小学的作文3篇[荐]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的作文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的作文 篇1
我的家乡在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野马川镇,那里花美、果美……总之一句话美。家乡的人都喜欢去花果林那里游赏。
那一年,暑假我从第二个故乡慈溪,回到了贵州老家,我就缠着爸妈带我去花果林玩,后来爸妈敌不过我。只好答应我这个无理取闹的请求。一路上我兴奋不已。到了后,我走进了花林,我首先看到那桃花有些开放,有些未开放。那开放的桃花像一个个活泼、调皮的小姑娘,那未开放的桃花像一个个内向、害羞的小姑娘。突然,有一阵清香,引起了我的注意,我随着清香走,来到了荷花旁,那荷花像一把把“小伞”,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小伞亭”。那有一些“小飞机”。不过,你仔细看会发现原来是小蜻蜓。还有许多黑黑的“小纸屑”。可你一仔细看,它就是小蝌蚪。还有许多……各种各样的.花。最后,我们来到了果林,首先看见的是一盏盏“红灯笼”,那“红灯笼”吃进去是酸溜溜的,有时,还甜甜的。但你仔细一看,原来是西红柿。再往里走,有一大片像“月亮”的林子,之所以叫它为“月亮”是因为它跟月缺有一样的颜色和相似的形状,但他可不是月亮而是香蕉林。在往里走,还要一个个“大皮球”,不过,你仔细一看原来是大西瓜啊。还有许多……各种各样的水果。
逛了一会儿,爸妈说该走了。我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果美、花美的花果林
小学的作文 篇2
这两年我观察到一些生命的现象,这些生命的现象令我惊叹不已。
大家都认为地板砖下的小草永远不会长出来,但是去年暑假,在我奶奶家我发现一个“反常”的现象,小草从地板砖里长了出来,在没有浇水的艰苦的.情况下,举起一块沉重的地板砖,这是不可思议的事,但是它发生了。
我邻居家有一株爬山虎,已经爬满了整个墙,但是它的地盘只有一方泥土,因为主人没在家,经常被孩子扒所以它的一方泥土只剩一半,它的根叶裸露出来。半墙爬山虎也枯萎了。我还觉得它活不成了呢我!过了两三天,又看它的时候,我发现他又活了,又爬了一面墙。
上个暑假,我和哥哥到绿豆地里玩,哥哥捉了一只蚂蚱,哥哥要把它活埋了,又要挖出来看他有没有死,哥哥看了看发现它没有死,又把它埋了,又挖出来看了看还是没有死,我觉得很残忍,让哥哥把他放了,哥哥还是不放。我只好打了一下哥哥的手,蚂蚱马上逃跑了。我被蚂蚱顽强的生命力震惊了,他被埋两次,居然还能跳,他的生命力真强啊!
小草,爬山虎,蚂蚱这些不起眼的小东西,竟然有这么强的生命力,使我不能不佩服他们追求生命的勇气。
小学的作文 篇3
“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或许大家认为我穿越到了严酷的军营,其实这是寒假的一天,爸爸在训练我站军姿呢。
爸爸是一名转业军人。从我小时候起,爸爸就每天训练我站军姿。站得不好,我就会被爸爸骂。有时,我会站上一两个小时。
记得三岁时,有一次我站了一个多小时军姿,已经疲惫不已,便用求助的眼光看向爸爸,可是爸爸却视而不见。实在受不了了,我就问爸爸:“时间到了没有”,爸爸仍然没有反应。我以为爸爸没有听到,就又问了一遍。爸爸终于肯理我了:“你今天表现不错。”我调皮地说:“那是必须的。”谁知,爸爸突然话锋一转:“既然你想站,那就再站一小时吧。”听了爸爸的话,我才知道自己又多嘴了。
但父命难违,我只好继续站。当时我心想,别的孩子都被爸爸、妈妈娇生惯养,而我却每天被爸爸训练站军资,重复着简单而枯燥的动作。当时,一种不平衡心态促使我说出了不该说出的'四个字:“我——不——站——了!”瞬间,爸爸一记耳光重重地打在了我稚嫩的小脸上。于是,我委屈的眼泪向断了线的珠子,流了下来。当时,我低着脑袋,夹着双臂,灰溜溜地又回到了墙跟边,重新站好。“宝贝不哭,咱们出去玩去吧。”站在一边且有着菩萨心肠的姥姥安慰起了我。我拒绝姥姥说:“我不去,既然我想当一名合格的军人,就应该为我的理想而努力。”“说得好!”这时,刚才铁青着脸的爸爸走过来,拍拍我肩膀说“对不起,刚才爸爸怒火冲昏了头脑。”此时,我似乎变成了一名新兵,而爸爸就像那位开导我的老班长,家也成了我可以活蹦乱跳的军营。我顿时反应过来,抱住爸爸说:“没事,既然我想当兵,就应该朝着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后来,我和爸爸就像没有发生过这件事一样,开心的玩了起来。
随着年龄的长大,我渐渐明白,爸爸当时打我就是为了让我这颗小苗更加挺拔,做人就不能骄傲。如今,我相信总有一天,一定会向张雨生的歌词中唱得那样“我的未来不是梦”!
【小学的作文】相关文章:
(精选)小学的作文06-10
小学的作文(经典)02-07
【精选】小学的作文06-01
经典小学作文11-26
等小学作文10-04
小学作文12-24
小学的作文(经典)11-23
[精选]小学作文11-06
小学作文12-23
小学的作文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