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人物小学作文四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物小学作文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物小学作文 篇1
我的爷爷身材魁梧,说起话来声音洪亮,做事很鲁莽。
他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吃,他年轻时曾经一顿吃过一只鹅,现在大约能吃4-5个包子。而且吃时吃的很干净,上次我吃不下的.河豚给他吃,他吃得一干二净只剩下鱼骨。还有一次他饿死了,一打开抽屉,发现一块饼干,拿起来一咬,“咔嚓”牙齿爆了,原来他把爸爸挂在车上的“福”字当成了饼干。
他非常贪小便宜,买菜根本不看好坏,就瞎买,爸妈都说过他好多次了。
性格非常急躁,早上7:20就想把我送进学校了,还多亏了爸爸说说劝劝。
这就是我的爷爷。
人物小学作文 篇2
相信大家都看过《西游记》吧!并且对其中的人物形象印象深刻吧!尤其是四大主角——唐僧,沙悟净,孙悟空,猪八戒,他们的形象被刻画的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不过我最感兴趣,最钦佩的就是孙悟空了!可能你会问为什么?因为他“大闹天宫”的勇敢让我敬佩;因为他“三打白骨精”的机智让我折服;因为他“巧借芭蕉扇”的坚持令我动容。
孙悟空不像唐僧般固执,懦弱,他机智,勇敢;他不像悟净般老实,他顽皮,好动;他更不像八戒般糊涂,笨拙,他做事认真,尽心竭力保护唐僧西去取经。在取经路上的九九八十一难之中,孙悟空几乎在每一难中都发挥着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孙悟空的出现,让妖精恶人无藏身之地;让好人安居乐业;让唐僧成功取经;让整个故事变得活跃,灵动。
当然,“人无完人”,孙悟空也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他有时也会冒失,莽撞,失去理智。比如:在“三打白骨精”时,狡猾的白骨精化为百姓模样,若不是他的冲动,想要打死白骨精。也不会让唐僧误以为他打的是平常人家的.百姓,因此一气之下便写了休徒之书,使他不得不重回花果山。再比如:孙悟空见有强盗欺民行窃,便一怒之下打死了他们,唐僧一见,必定就要怪罪于孙悟空伤及了生命,使他承受紧箍咒之苦。不过,这些也不能全怪孙悟空的冲动,冒失,因为他毕竟也是出于好心。而且若没有他这等勇气于魄力,唐僧也未必会成功西去取经。
总的来说,孙悟空功大于过。在西去取经的路上,他披荆斩棘,斩妖除魔,造福了各方百姓,而对唐僧也可谓是忠心耿耿。
孙悟空正直,聪明,勇敢,坚强,他就是我的榜样。在生活和学习中,只要想到他,我就要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孙悟空的精神就如一颗璀璨耀眼的明星,照亮我前行的道路并引领我向前。
人物小学作文 篇3
瑜卿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她今年大约10岁,个子矮矮的,身子瘦瘦的,可爱的小脸上长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小巧玲珑的鼻子下长着一双不爱说话的嘴巴。我们大家都十分喜欢她。
她写得一手好字,也会折纸,折出的小狗、小猫和小鸡都像真的.一样,我好羡慕她呀!
她不但心灵手巧,而且还乐于助人。
有一次,我的尺忘带了,她看见了,关切地说:“你怎么了?有事需要我帮忙吗?”我连忙说:“我的尺忘记带了,你能借我一把吗?”她爽快地说:“行。”说完,就从文具盒里拿出一把尺给我。我连忙说:“谢谢!”她说:“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谁叫我们是好朋友呢!”说完,我们就开始认认真真地写起作业来。
这就是我最要好的朋友——瑜卿。
人物小学作文 篇4
人生不是量体裁衣,不能尽善尽美。如果你不能适应它,改变它,那你的人生便不能圆满。
——题记
读宋词的人,没有不知道南唐后主李煜的,他的绮丽才情,惊艳了历史,虽然他同同时也是一个失败的帝王。却让人不忍心怪罪于他。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又仿佛早己注定,与李煜一样,宋徽宗赵佶也是这样的一个帝王,他们都没有帝王应有的.谋略与胆识,却生在帝王家,不得不听从命运的安排,接过象征着无上权利的玉玺,坐上那高高的王座。成为接受天下人膜拜的王。
但他们都没有帝王精厉治图的抱负,没有气吞山河胸怀,这都注定了他们各自悲剧的人生。
坐在那高高的位置上,却没有任何抱负,他们都只好用最无益的方法,逃避。沉浸在自己的世界的风花雪月中。但是现实是,你越是躲避,这条路越难走。
一朝帝王梦断,他们无所作为,被赶下高高的皇位,就要承认这些后果。
被摘下了王冠不可怕,但同时却失了自由,沦为阶下囚。朝为帝王,暮为俘虏。一个帝王的悲剧。
耳边似乎又响起而首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还有赵佶回不去的汴京。
身在新世纪的我们更需以史为鉴,人生现在不是尽善尽美,也一定不要放弃希望,努力去追梦。
【人物小学作文】相关文章:
人物小学作文08-11
人物小学作文[推荐]10-30
小学人物作文07-14
人物小学作文9篇[精品]02-22
(精)人物小学作文8篇08-13
【精华】人物小学作文合集六篇07-14
实用的人物小学作文4篇06-10
有关人物小学作文四篇07-22
小学人物描写作文07-15
【必备】人物小学作文汇编九篇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