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江苏何园导游词
作为一名专门引导游客、助人为乐的导游,时常需要用到导游词,导游词可以帮助旅游者欣赏景观,以达到游览的最佳效果。导游词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江苏何园导游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江苏何园导游词1
何园的主要特色是充分发挥了廊道建筑的功能和魅力,1500米复道回廊,是中国园林中少有的景观。左右分流、高低勾搭、衔山环水、登堂入室,形成全方位立体景观和全天候游览空间,发挥了中国园林艺术的'回环变化之美和四通八达之妙,是中国最早的立交桥雏形。
园中的植物配置也独具匠心。半月台旁的梅花、桂花、白皮松,北山麓的牡丹、芍药,南山的红枫,庭前的梧桐、古槐,建筑旁的芭蕉等等,既有一年四季之布局,又有一日之中的早晚变化。
中国的古典私家园林的建筑布局,不同于国外园林中轴线对称理念,采用的是自然法,其亭台楼榭不规则地散落分布于或人造或依地貌而成的山水之间,取天人合一之意境。何芷舠建于清光绪九年(1883年)的扬州何园,不仅深谙中国园林的山水境界,也熟悉开放性布局和由各种两层回廊组成的网络状结构,观念创新。
江苏何园导游词2
游客们:如果说东园是何园的序幕,那么西园就是何国的主体。楼台的豪华,层次的深密,复廊的透迄曲折,山石的深幽空灵,在中国园林中也的确是独树一帜。西园以水地居中,空间开阔,四面设景,都以申楼为主体,并有石板曲桥延伸至水池中央的水心亭。水心亭是什么意思呢?“亭”者停也,是停留休息的地方,水心亭,顾名思义,是在“水中央”休息的地方。此亭是为了巧用水面和环园走廊的回声,增强其音响的共鸣效果而建,供园主人观赏戏曲、歌舞和“夏日招凉”之用。这种水心方亭,在扬州园林中称作“小方壶”,“方壶”即海中仙山。电影《红楼梦》、《毕昇》,电视连续剧《青青河边草》等影视剧都把它作为拍摄的'场景。
西园楼台极富层次,在水池北面,有上下两层的七楹楼房,中间三间稍突,两侧两间稍敛,歇山顶式建筑四角昂翘,就像振翅起舞的蝴蝶,我们称之为“蝴蝶厅”。这里原为园主人接待宴请宾客之处,所以也称“宴厅”。这些厅堂一个个都装扮得极为富丽,厅内术壁上雕刻有历代名碑字画。如苏东坡的竹,郑板桥的兰,唐寅的花鸟,曹操的诗等,雕刻面积达140平方米,从这些书画作品美术工艺中,可以看出画家飞逸的翰墨,雕刻家明快的刀刃,流畅的线条,都得到了极为细致的体现。
在水池的西面古木相映,绿意盈野,花丛中矗立三门厅房,这就是桂花厅。厅前种有大量的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等,每当中秋佳节,桂子月中落,花香云外飘,此厅是赏桂的最佳处,因此称之为“桂花厅”。
在水池的南面有太湖石假山一座,峰高约14米,是全园的最高处,有险壁,悬崖,奇峰,幽岩,或如一人,或似一物,或像群猴戏闹,或如雄鹰高踞,底部还有梅花三洞,互相串联,碧水贯注其中,远远望去,显得幽深清冷。此处构山极为适宜,为什么呢?因为这里是何园的边缘,仅一墙之隔就是园外,而游客们看着眼前高耸的假山边缘,定会产生“正人万山圈子里,一山过后一山拦”的感觉,这就增加了景深,开拓了意境。而整座假山既有盘山曲道,直达山顶,又与山脚空谷相连通。园主人在工作之余,来此散步之际,既可沿山道玩味山石奇趣,又可登山顶俯视全园美景,还可来到山谷品味纳凉,叙谈话旧。
另外,在水池西墙壁上刻有王羲之的《十七帖石碑》,颜真卿的《三表真迹》,苏武的《海市并叙》等石刻文物,由于时间关系,今天我就不—一展开讲解了。
江苏何园导游词3
各位游客:“园林之妙在于借”,这是中国园林常用的造园手法之一,可是当我们踏上位于扬州市古运河畔的徐凝门街77号时,却发现这里民宅林立,远处无山,近处无水,周围光景可惜,可见在这里造园是多么的艰难啊!整个何园占地面积为l.4万平方米,要想在江南园林中独树一帜,只有充分显示自己的特色。那么何园到底有哪些造园手法呢?请游客们跟我前去游览。
各位游客:何园,原名“寄啸山庄”,是清代同治元年(1862年),湖北道台何芷舠离任后归隐扬州,购得“片石山房”旧址进行扩建,历时20_年而建成的一座大型住宅园林。建成后,取陶渊明《归去来辞》中“倚南窗以寄傲,登东皋以舒啸”的意境,题名为“寄啸山庄”,又因为园主人姓何,故俗称何家花园,简称“何园”。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何园吸取了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精华,又融入了西洋建筑的格调,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全园空间有东西花园、住宅庭院和片石山房三部分组成,建筑总面积7000多平方米,厅堂98间,主体建筑前后三进,全部用水磨砖砌成。《扬州揽胜录》一书,称其为“咸(丰)同(治)后城内第一名园”,是清代后期扬州园林的'代表作。
穿过一片建筑群,迎面看到一幢磨砖门楼,这就是何园大门,进入大门,就来到何园的后花园,整个后花园可分为东、西两部分。现在我们所站的位置就是东花园的过院,穿过“寄啸山庄”圆洞门就来到东园部分。东部以厅堂为中心构成一组院落,前面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有两座厅,南面嵌有“凤穿牡丹”砖雕的厅,我们称其为“牡丹厅”。这幅砖雕是扬州晚清时期一件不可多得的砖雕工艺品,正中还刻有牡丹、凤凰等图案,四周牡丹枝叶的形状有正有反,花纹有疏有密,刀工明快,线条流畅,整幅画面造型丰满,主题突出,层次分明,错落有致。
江苏何园导游词4
嗨!大家好,我是开心旅行社的张导游,今天由我来给大家介绍这历史悠久的苏州园林之一的何园。大家都知道咱们扬州有两大名园——何园和个园。个园是以植被、园景著名,而何园是以建筑闻名。何园的建筑,融入了很多西方元素,中西合璧。一会儿参观的时候大家便可以发现。
请大家跟我往前走,大家看,“何园”二字在石额上写着,可是这并不是何园的第一个名字,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寄啸山庄。它坐落于扬州城内,由何芷舠在双槐园旧址上改建作为何园的后花园,很是费了一番功夫。
何园分为东、西两园。接下来我们将来到何园的西园。最具有独特的景象是这里的“复道回廊”。大家看,虽然这只是一条长廊,但是主人在建造时,把长廊分成了人字形的两个支叉,在双面回廊的中间加一面墙形成复道,起到分流的作用,复道的交叉口一面通向蝴蝶厅,一面通向读书楼。复道回廊贯穿全园。全长1500多米。回廊被我们扬州人称为串楼,它是分为上、下两层的呢,它的作用就是将东园、西园和住宅部分串在一起,十分神奇。请大家不要小看这长廊,其实它在中国园林占有很大的地位,因为它是中国园林中稍有的景观。大家看,这弯弯曲曲的长廊像不像我们在修建的蜿蜒盘旋的立交桥?所以这条长廊被誉为中国立交桥的'雏形。
咱们继续往前走,小心台阶,现在呈现在大家眼前的就是“一船厅”。为什么叫一船厅呢?请大家看脚下,现在我们脚下踏着的方砖,是像水波纹的形状,在正前方有一个似船形的大厅,以前何芷舠经常出海,所以就有了水和船只。大家看,一船厅的这些窗户还都是琉璃的呢。据说中国当时还不能生产玻璃,需要从国外进口。这些全部是从法国进口而来的琉璃,所以就有了“一克琉璃,一克金”的说法。可见园主人的经济实力也是十分强大的。所以“一船厅”就是这么得名的。
因为这的人比较多,所以大家不要掉队哦!现在我们来到了何家“至高点”,这里有3棵白皮松,这本是北方的树种,全扬州也只有这3棵,很是稀罕,至今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小心台阶!接下来咱们看到的便是何家的住宅区了。大家看这里,那时什么?对,这就是我们现在用的百叶窗,早在那时何家就从西方引进了这种窗户,十分先进。大家再抬头向上看,这些栏杆上写着几个大字,从左往右是:益寿延年。这是园主人为了让老母亲健康长寿,特意从法国进口而来,它的造型也是很有西式的韵味,全部是铸铁的。
到这里我的讲解就要结束了,请大家自行游览二楼展示区。上楼的楼梯比较窄,请大家小心。最后祝大家旅途愉快!
江苏何园导游词5
各位游客,大家好!
古语有云“苏州以市肆胜,杭州以湖山胜,扬州以园林胜”,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扬州园林的代表之作——何园。何园,始建于1883年,独特多样的建筑手法,多方兼容的艺术风格使得何园被誉为“中国晚清第一园林”。
“依南以寄傲,登东皋以舒啸”,何园主人何芷舠效陶潜之情操“吾其归去”,辞归田园,寄情山水,“寄啸山庄”是以得名。但园主人姓何,故而后人惯称何园。
何园布局精巧,住宅、景点,独立成章又相契相和,其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堪为中国园林改革之最,长期以来备受推崇,是“江南园林中的孤例”。因而,何园如梦幻般的人间天堂也吸引了诸多剧组前来取景,《红楼梦》、《还珠格格》续集等近百部影视剧,都在这里录制了大量亭园风光的曼妙美景,深受观众好评!
首先,步入东园,迎面月洞门上镌刻的便是当年园主亲自题写的园名——“寄啸山庄”,移目而前,一座长达60多米的贴壁山状若蛟龙,有“城市山林”之美誉。
转过玲珑剔透的石屏风,牡丹花香扑面而来,花朵微颔,随时准备被簇拥着前来观赏的游人轻拈一嗅。池花相映,合抱着敞开山门迎客的牡丹厅。厅北是在构造装饰上最具创意的构撰——船厅。两千多年前,孔子乘牛车周游列国推行自己的主张时说过:“道不行,吾将乘桴桴于海”,是故船厅又名桴海轩。厅两旁有楹联一对曰“月做主人梅做客,花为四壁船为家”。船艇后面的西北角上有座不起眼的小楼,大年大公子何声灏在此夜夜奋读,勇过三试,一朝钦点翰林,成就了何门祖孙两翰林的巨大荣耀,也给何园留下了一座“翰林公子读书楼”。读书楼里简朴清寒的陈设,威严肃穆的'家训和工工整整的试卷、热烈醒目的捷报陈列在一起,相映成趣,对人们讲解着“学而优则仕”的真理。
人间仙境是西园——
和东园相比,西园的山水特色设计更为别具匠心。幽深廊道,山水重复,蝶语花飞,巧妙的构成一幅浑然天成的优美画卷。同时,西园还是欣赏“天下第一廊”——复道回廊的最佳角度。
园主人在艺术上有较高的艺术追求,在此理念的指导下,相继在园中建造了水心戏台——水心亭和专门收集经史子集的蝴蝶厅。
桂花厅坐落于山石桂树丛中,厅内百余种桂花竞相绽放。“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中秋到何园赏月,赏桂,观赏水心戏台曲艺表演,尽情吮吸桂花的芳香体味远离城市喧嚣的另一种宁静。所谓“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这大概就是园主人当年设计园林时的心境写照吧!
素有小花园之称的片石山房,其故事引人寻味,风景耐人寻味。据说,刚满十岁就遭国破家亡之痛的明皇室后裔朱若极,为避灾祸,隐姓埋名,出家为僧,法号石涛。他钟情山水,一生遍访名山,“搜尽名山打草稿”,开创中国画坛绘事一代风尚。他同时也是一位叠石造园的高手,在四十一岁时结束羁旅,隐居扬州,创作了其遗留人世的唯一叠石作品,那便是人间孤本——片石山房。直至光绪九年,何芷舠购之并至于何园。
过“注雨观瀑”门景,有琴、棋、书、画四景陈于水榭三间其东是有四百多年历史的“天任馆”,堪称何园最老的建筑。厅东面墙镌有“片石山房”石刻一幅,字体飞舞灵动,古色古香。
游罢片石山房,则不可不揽怀镜花水月。片石山房之西廊有镜一面,镜湖相映,步行其间,月随人移,极尽盈缺之变,此景暗隐佛理,用心方可彻悟。
各位游客,最后让我们大家一起来欣赏我国已故著名园林专家陈从周先生的这首诗:江南园林甲天下,二分明月在扬州。水心亭上春波绿,览胜来登一串楼。
江苏何园导游词6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去参观游览的是何园。
何园位于扬州古运河畔的徐凝门街,是清光绪年间任过湖北汉黄德道台何芷舠辞官归隐后建造,是扬州大型私家园林中最后问世的一件压轴之作。因主人附庸风雅,从陶渊明“倚南窗以寄傲,登东皋以舒啸”取意,为“寄啸山庄”。但人们习惯因园主人姓何而称何园。
何园一改我国私家园林前宅后园的传统,把住宅融入叠石理水的花园之中,力求人居环境的最大美化,被我国文史专家罗哲文题为“晚清第一园”,它也是扬州现存规模最大的官邸园林。
何园大体上分为东园、西园、园居、片石山房和祠堂五个部分。我们的参观路线是从东门进,南门出,整个行程大约需要一个半小时。现在请大家跟着我参观游览。我们首先来到的是东园部分,东园入口是一座玉带小桥,不仅玲珑可爱,还使全园充满水的灵性。何园的三个花园全部有真水,这可能和主人的`名字有很大关系。
我们迎面看到的就是牡丹厅,牡丹是何园的园花。请大家向西屋山墙顶上看,那是砖雕“风吹牡丹”,是晚清扬州砖雕中的精品,牡丹厅也因此而得名。
东园中央的点石是一峰太湖石,点石的北面是贴壁假山。过去大户人家的围墙都很高,不高没有气派,也不安全。但高高的围墙会挡住视线,让人拘束。于是对高墙进行装饰的贴壁假山在中国的私家园林中得到普遍运用,增加景色,丰富视野。
【江苏何园导游词】相关文章:
何园导游词11-04
扬州何园导游词10-07
江苏蠡园导游词07-15
江苏网师园的导游词12-15
江苏网师园导游词10-06
江苏导游词09-12
江苏西山导游词09-20
江苏苏州导游词12-20
江苏明孝陵导游词11-05
江苏景点的导游词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