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读书笔记

时间:2022-12-31 16:37:34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传习录读书笔记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让我们好好写份读书笔记,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那么如何写读书笔记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传习录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传习录读书笔记

传习录读书笔记1

  问:“燕平云‘讲理无私’。‘讲道理’和‘无私心’有什么区别?”老师说:“心就是理。”“无私之心”就是“讲道理”,不讲道理就是自私。如果你分析自己的内心和理智,你就不会好。”

  他还问:“史的激情不染人间,这似乎是无私的,但抛弃人情往来是不合理的。”他说,“这只是统一事物,只是让他成为一颗私人的心。”

  —— 《传习录》

  王阳明用朱的话来解释他的“心即理”,“理”就是正义的表现。正义要体现,就要改掉后天养成的习惯。自私是后天养成的体现,无私是去除的。无私当然是正义。另一方面,如果你的正义得不到彰显,那是因为你的心被后天蒙蔽了,自私就是自私。简单来说就是无私。他们是一回事。如果两者分离,就是因果关系,这是朱的理论,王阳明不同意。

  有趣的是,陆成问及佛教的无私之心与理性的关系。他认为佛教无私的.心是不合理的,因为他抛弃了人伦,这个人必须孝顺。在我们没有尽孝之前出家,首先是违反人伦的。作为一个人,父母养育了我们,我们必须孝顺。一个人可能没有伴侣,没有孩子,但一定要有父母。似乎世俗的欲望被抛在一边,一切都是空的。父母的爱呢?父母在世时,你追求的是佛教的无私之心,即没有正义的体现。

传习录读书笔记2

  三代以下之治,后世不可法

  本章中讲到孔子为什么把伏羲、黄帝、神农之书也在《六经》中予以删掉了呢?徐爱认为在类似于《三坟》之类的书在现世的国家治理还有一些值得借鉴的地方,为什么孔子把它们都删掉了?

  王阳明说到:伏羲、神农、黄帝之书即使流传下来,会因时代的变化逐渐不合时宜。社会风气日益开放,文采日渐兴盛,世道沧桑,周朝末年时要恢复夏商时期的淳朴风俗已经不可能了,更遑论尧舜时的世风了。

  太古时代的伏羲、黄帝的世风就更不可能挽回了。各国治理国家的具体方法尽管各不相同,但是他们遵循的天道准则都是一样的。他们都因时施政,因此制度政令都会有有所分别。夏商时期的政令在周朝实行就已经不合时宜得了。

  王阳明先生认为治国的制度要因时因地来制定,以使政令顺民心,使之得到切实地贯彻执行。因时政治是巩固政治的一个基本原则。

  因此圣人执政,法律与时代一起变动,礼制与习俗一起变化。从上古至今,朝代更替,时代日新,社会制度也随之变换,但是中华传统文化却代代相传,弘扬光大,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则是民族之魂,是时代不变的“理”。

  由此可以对企业经营管理者一个启示:现在的社会意识形态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还在沿用旧的企业管理模式、制度来经营管理企业,可能会有不合时宜之嫌。要因时因地来制定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就像那个不变的“理”一样,用中华传统文化武装企业,遵循规律,创造顺民心,并得以切实贯彻执行的企业管理制度。

传习录读书笔记3

  问题是:“孔门言志,由,求任政事,公西赤任礼乐,有多少实用性?以及曾皙说的话,不过是一种戏弄,圣人许他,是什么意思呢?”

  「三子是有意的,有意的必偏于一边,能此未必能彼。」曾经这样一句话却不经意地说:“我要做的,就是素其位子而行,不愿于其外;素其位子而行,不愿于其内;素其位子而行,不愿于其内。三子所谓‘汝,汝也’,曾有点‘不器’意。凡有三子之才的人,都卓然成章,非若世之空言无实者,夫子也都许之。”

  志向三重,人生三重。王阳明解读的不是谁对谁错,就是前三个弟子在立志向时,都有“意中人”跟随,只有曾经点过志向时,没有“意中人”跟随。之前在给自己定下目标时,我总是想当然地认为自己一定能实现。自我并不评价自己的能力,还没有象孔子的三个弟子那样,尽管说自己还在学习,但实际上已经具备了这种能力。

  孔子认为他们能达到那种境界,所以他不去批评他们。高深的经世致用,不是从自己的能力出发,而是从自己的`心境出发。本人目前还没有达到曾经的点滴境界,或者想很多世俗的事情,都是与物质利益有关的。进了师门,跟许多人聊天,都会问他们的远景是什么,大家在谈论远景时,不自觉地就会犯“意必固我”的毛病。比如,有人说我一定要成为百万富翁,也有人说我一定要成为慈善家,而且越说越觉得自己的事情是对的,结果就走偏了。

传习录读书笔记4

  问题:“延平云‘当理而无私’。“理”和“无私心”怎么分别呢?”先生曰:“理即心。“无私心”即是“有道理”,“无道理”即是有道理。如果心与理都能断定,恐也不是善的。”

  又问:“释氏于世间一切情欲之私,皆不染,似无私心,而外弃人伦,则非人伦也。”曰:“亦只是一件事,皆不过成就了他的私心。”

  王阳明从朱熹先生的一句话来说明其“心即理”的思想,“理”就是天理显现,要想天理显现,就要去掉后天的习染。私生活是后天习染的体现,去除私生活是无私生活。无私当然是一种天理。相反地,如果你的天理没有显露出来,那是因为你的心后天蒙蔽了,心有私欲就是有私心。单纯的说理等于没有原则,这两点都是一样的。如果将他两人分开来说,那就是因果关系,这是朱熹的'学说,王阳明不同意。

  有趣的是陆澄又问到了佛家的无私心与正道的关系,他认为正道就是佛家的无私心,因为他抛弃了人伦,这个人一定要做孝子。当我们还没有完成孝道时就离开了家,这是对人类道德的破坏。父母把我们生下来抚养长大,我们一定要尽孝。男人可以没有伴侣,也可以没有孩子,但必须有父母。看起来七情六欲四欲都是空虚的,那父母之情呢?当父母健在时,你去追寻佛教的无私心,这是没有天理的表现。你们的心被你们追求佛教的无私心蒙蔽了,说白了,你们为了自己的欲望舍弃了人伦,因为私心所以不合理。它从反面论证了王阳明的心理之道。

传习录读书笔记5

  读《传习录》,看到王阳明论孝。“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

  忍不住拍案。

  以前读不懂,现在明白了些道理,再来读,嗳!简直痛快。

  想起一事。

  曾经和某君聊天,他对成家立业之后仍需父母不时接济一事耿耿于怀。“愧对父母,让他们失望了。”他内心有深深的自责和恼火。我试图劝慰:“父母的心原本是为了你过得更好一点而已。”某君反问:“若是你的父母觉得你生活有困难,给你接济,你怎么想?”我不假思索:“那是因为父母爱我呀!”父母爱我,他们所做的都是他们愿意做的事。我爱父母,所做的也是从自己内心深处自然发出的考量。这之间,不求回报,也不需要愧疚。

  所以王阳明说:“此心若无人欲,纯是天理,是个诚于孝亲的心,冬时自然思量父母的.寒,便自要去求个温的道理;夏时自然思量父母的热,便自要去求个凊的道理。这都是那诚孝的心发出来的条件。”

  所谓去人欲,存天理,是希望我们内心遵循的是纯粹的爱,而不是各种回报、报答、回馈,只有这样,内心才没有矛盾。内心没有矛盾,就不会在做事的时候出现一个相反的想法来消耗自身的能量。

  难道不是这样吗?做一件自己内心深处反感的事情,会让人感觉疲惫不堪。而做一件身心都愿意接受的事情,则会有无尽的动力和持续的毅力。

  无论是王阳明时代的孝亲,忠君,还是现在过好当下的生活,都是这个道理。

  别让自己内心充满矛盾。别让自己消耗自己。

传习录读书笔记6

  爱问:“‘知止而后有定’,朱子以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似与先生之说相戾。”

  先生曰:“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却是義外也。至善是心之本体,只是明明德到至精一处便是。然亦未尝离却事物,本注所谓‘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者得之。”

  这段对话很经典,王阳明和朱熹隔了几百年的时空在书里辩理。爱是王阳明的一位大弟子,名为徐爱。朱子是朱熹。他首先挑了朱熹的代表作《大学章句》里的一句重难点,抛给了自己的王老师,然后自己拿起了笔开始记录手撕现场。

  这里其实缺少上下文,因为这种学术级别的古人在讨论时,经典原文早已烂熟于心,引经据典信手拈来,而对于我们现代人就有点苦。手打有点累,出处请诸君自行百度。这里朱熹说的“事事物物皆有定理”其实指的是他在《大学章句》中所要表达的其中一个核心观点:格物致知。朱熹认为事事物物都有自身的定理,要求人看清事物本身的特点,从而去学习其中的道理。这是不是很像诸君在政治中接触过的相关重点句?这思想很正确呀。

  此时我们在写论述题的另一句开头语又冒出来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王阳明在少年时已经开始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这句话。他决定去“格”竹子,弄清竹子中蕴含的规律道理。然后,他用近乎于打坐的方式盯着竹子,边看边想竹子的道理。结果…在看了七天七夜后,支撑不住,病倒了。竹子没看懂,自己还深受其害,王阳明从此开始怀疑程朱理学的'真理性。

  文中王阳明这里并没有说朱熹是错的。而说这只是義外(義用繁体,个人喜好,见谅)也。这个“義外”,出处在《孟子告子篇上》:食、色,性也。仁,内也。義,外也。这里的这个“外”字不是旁门左道,更不是指错误,而是指每个人的内心之外。

  先回头看,关于“格竹”之事。想必有诸君会想,此人真傻,何不先看看相关专业书籍或者问问内行专家,看完有不清楚的地方在结合实际去竹林弄懂即可,效率又高。问题就在于此。所谓“先看看相关专业书籍或者问问内行专家”,其实是要求个人要寻找正确的学习渠道。但是,由于每个人的自身认知能力不同,对于“正确的学习渠道”的理解是存不同的,这本身算是一个悖论。

  为了解决这个因个人主观因素带来的偏差,朱熹主张“事事物物皆有定理”,须“外心以求理”。即世间万物均有其内在规律,若要理解事物的本质,首先需要抛开内心所思所欲,以上帝视角将这个事物的内外看清楚后,再将这个绝对客观正确的所知反馈给内心,方为正心诚意,即“事事物物上求至善”。朱熹的这个观点,和六祖慧能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有相似之处,均要求个人首先追求的是顿悟,即所谓先顿悟而后修行。王阳明按这个办法去做了,结果失败了。在此后数十年的军旅仕途中,他从怀疑到确信,朱熹之言,虽绝对正确,但绝对做不到。做不到的真理,即是虚无。

  王阳明给出自己的见解:至善是心之本体,只是明明德到至精一处便是。《大学》篇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关于至善,王阳明在此提出自己的观点(敲黑板):至善是心之本体,即是说这至善是取决于每人自身的修为道行。练修为的办法:“明明德到至精至一处便是”,端正态度后、尽自己所能修行到极致即可,这个极致又是由你自身的本心变化决定的。“然亦未尝离却事物”,修行到最后,效果还是要看具体事物的结果。

  有的同学考英语四六级,连考3年,终在大四的上学期考过了四级。是因为背单词做练习需要三年的时间吗?不是,而是到了大四上学期,狠下了心认真复习了3个月。这个备考能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强的吗?不是,而是自己对待考试的态度发生了改变。而后醒悟自责,要是以前再努力一点,就考过六级了。

  那么,这三年时间本身能不能缩短?不能,因为该同学需要经历这三年的时间不断修正自己的态度。这可能是因为大三下学期在招聘会上被冷遇,也可能是心爱的人离开自己,也可能是种种遭遇的积累效应,皆有可能。那么对他而言,考过四级,就是他历经三年修行达到的极致。对这位同学而言,他今后的英语水平,肯定不止于四级。但首先,他应该先接受这个修行三年得到的善果,而后,以正确的态度继续向前;如果他只是一味的自责后悔,那么意味着这三年还不够。而正确的态度来源于德行与操守的修行——至善是心之本体。

  与六祖慧能相对的,是其师兄神秀写的“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星君以为,这句比较贴合王阳明之观点。顿悟修行是理想,渐悟修行是足下。

传习录读书笔记7

  看过王阳明的《传习录》后,深深地感受到这句话意味深长,仅仅读了一遍,我就不敢说完全理解王阳明的思想,但是读了《传习录》,我确实有了一点自己的体会。王阳明先生的智慧,跨越了许多时代,的确值得人们去细细品味。

  首先是心灵的净化。王阳明先生认为修身就是修身。万事皆在心,只要心在省就能致良知。做一个不欺人、信良心、有良心的人。良心在人,永不消逝。那些不能产生良知的人,只不过是被物质的'欲望所蒙蔽,并非他没有良知。“格”是外在的功夫,“格”就是改正错误,使之回归正道。当欲望萌芽时就把它扼杀,防患未然以求修身养性。

  其次是格物致知。将知性放在格物上,物格后知至,参透事物的本质,把握知识的来源。要断案,就要从断案中学习,这样才是真正的格物。举例来说,在判案的时候,不要因为对方的不礼貌而生气,不要因为语言的婉转而高兴,不要因为对方的抱怨而屈从于宽容。怕心中有一点偏差,怕妄想与是非,这是格物致知。把事情放在一边,学习就会不着边际。

  三是知行统一的问题。知者有为,行者有为,知之为行,行之决定行。读以知为目的,知以行为目的,所以读书必须用于引导行,从而知行合一,谓之“经世之道”。光看不想,只会越看越糊涂,光看不想就会变得自我。每一个人都能从身边的事物中体会到良心,这是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当人们漫无目的,碌碌无为的时候,不妨看看《传习录》,探寻一些人生的真谛。

传习录读书笔记8

  问:“你看不清楚,怎么看?”

  老师说:“这只是字面要求,不清楚。所以,还是从旧社会学起比较好。他能看得多,理解得多。只是他虽然为了学业什么都懂,但是一辈子都得不到。你必须在身心上努力学习。做不到的,一定要转向自己的心和身体,才能过。盖四书五经,然说此身心。这种身心叫道,而身心则清明,没有别的。这是为了学习心灵。”—— 《传习录》

  我也有同样的问题。我不识字。我看不懂怎么办?我还是照字面理解,这就把我们带到了儒学的另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读书?我个人把知识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正确的知识。像我们从小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和公式,都是对的。然而,这些知识对我们的现实生活并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也没有帮助我们解决任何问题。第二类是有用的.知识,即我们可以在现实生活中使用的、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处理人际关系的知识。我之所以看不懂,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把它当做正确的知识来读,或者按照以前的方法和套路,如果不结合自己的生活,我不会印在自己的骨子里,但我还是留在了储备中。

  大师说,向他学习主要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所以我们应该摒弃旧的模式,创造新的体系。如果我们在向师父学习的同时遵循旧的套路,还不如不学,这样会耽误师父的时间和我们自己的时间。

【传习录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传习录》读后感05-01

读书笔记09-02

孔乙己读书笔记11-15

边城读书笔记11-17

《伤逝》读书笔记11-21

关于读书笔记11-23

雷雨读书笔记11-24

《人生》读书笔记11-24

《边城》读书笔记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