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美术教案

时间:2024-12-22 08:03:44 教案 我要投稿

【热门】中班美术教案集合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美术教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热门】中班美术教案集合5篇

中班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让幼儿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

  2.感受染纸活动带来的乐趣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愿望。

  3、学习浸染的方法。

  活动准备:

  1.桌布、颜料、调色盘、纸巾若干。

  2.纸袋一个、三张信封、一张白色纸巾及一张浸染后的纸巾、一个U盘。

  活动过程:

  一、 魔术导入

  1.导入魔术

  师:“小朋友们早上好,和客人老师们打声招呼吧。”

  师“小朋友们喜欢看魔术吗?今天李老师要给大家变个魔术。”幼儿回答。

  2.教师出示纸袋

  师“请问我的纸袋里有东西吗?”幼儿回答。

  师:“好,魔术开始了,请小朋友们睁大眼睛仔细看,我变出了什么?”幼儿回答。

  3.教师变出三封信

  师:“小朋友们想知道这些信是寄给谁的吗?我们一起来看看,有一封信上面有字,有小朋友认识字的吗?

  信封上面写了呼图壁县第三幼儿园中一班,哦,原来呀这些信是寄给我们中一班的小朋友的,那小朋友们想先看哪封信呢?”幼儿回答。

  师“第一封,你们怎么知道它是第一封呢?噢,原来上面有数字呀。”

  4.教师让幼儿先猜测一下信里面是什么东西

  师:“老师呀想请小朋友用自己的小手摸一摸,猜猜看信里装的是什么?请小朋友告诉老师答案。”

  5.教师让幼儿摸一摸信里面的东西,然后让幼儿猜是什么。

  6、教师出示第一封信里的白色餐巾纸。

  师:“原来是白色的餐巾纸,那请小朋友告诉老师餐巾纸是干什么用的?”幼儿回答。

  7、师:“除了这些用处之外,纸巾还能干什么呢?请小朋友带着问题和老师一起猜猜看看第二封信里装的是什么。”

  师:“原来是彩色的纸巾,现在有谁能告诉老师,白色的纸巾为什么会变成彩色的呢?”幼儿回答。

  8、师:“小朋友们想知道答案吗?答案呀就在第三封信里。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三封信里装的是什么?原来是一个U盘,老师把U盘按上,请小朋友们仔细观看。”

  二、播放视频,介绍纸巾浸染过程。

  1.教师播放视频。

  师:“视频中的张老师是不是把白色的纸巾对折了几次,然后把每个角都染上了美丽的'颜色?”幼儿回答。

  “小朋友们现在知道一张白色的纸巾是怎么变成彩色的了吧?(先折叠,然后再染)我们把这个过程叫做'浸染。”

  三、幼儿浸染

  1.师:“老师说了这么多,小朋友肯定都想去试一试。但是,在操作之前,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注意不能把颜料洒了,也不能把衣

  服弄脏,请完成浸染后的小朋友们将漂亮的纸巾打开放在自己的面前,老师要请表现好的小组到前面向大家展示一下你们的作品。”

  师:“现在小朋友们赶紧行动吧!”

  2.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评价小结

  教师请完成好的小组带上自己的作品上前展示。

  师:“小朋友们染好了吗?现在请小朋友面向老师坐下。请个别小组进行展示。”

  师:“请小朋友说一说你最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

  师:“请纸巾的主人告诉我们,他是怎么把纸巾染那么漂亮的。”

  五、教师小结

  师:“其实呀,用不同的折叠方法是可以染出不同的图案的,比如将纸巾折成三角形浸染出来颜色是和将纸巾折成正方形浸染出的颜色是完全不一样的。

  小朋友们如果感兴趣,回家后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来染一染,如果你在浸染的过程中,知道了其他好的方法可别忘了告诉老师哦!”

  师:“现在请所有小朋友起立,把你亲手做的纸巾送给客人老师吧。”

中班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体验大家一起布置环境的快乐,知道自己的小手很能干,可以装扮我们的活动室。

  2、学习看折纸图示,在理解图示与步骤的基础上,折出小青蛙,并添画细节部分。

  3、愿意并喜欢参加活动,在画画、唱唱、贴贴的活动中发展手部肌肉。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认识小昆虫并能说出它们的名称,有装饰活动室的愿望。

  物质准备:折纸示意图,小青蛙范例,折纸用纸,荷叶与荷花的背景图,《悄悄话》磁带。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引起幼儿折纸兴趣。

  (1)师:夏天到了,看池塘里什么开放了?池塘里除了有荷花,还有什么呢?(教师边说边出示荷花及池塘等教具,并和幼儿一起讨论把它们贴在活动室的哪个区域。)

  师:呱呱呱,谁来了呢?这里住着一群小歌唱家,你们知道他是谁吗?(教师魔术似的从“池塘”后面变出一只小青蛙,让幼儿看看青蛙的外形及制作,随后又变出了一群小青蛙。)

  师:谁愿意来摸摸它?它还会变呢。(教师折出的青蛙是可以当玩具玩的,提高了活动的趣味性。)

  (2)请一个幼儿来摸摸会跳的青蛙。(请了一个小女孩,她很高兴地摸了摸小青蛙,小心翼翼地按住了青蛙的尾部,看到小青蛙真的跳起来了,高兴极了,其他的孩子看到青蛙跳起来像真的一样,都兴奋地拍起手来,并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想凑上前看个究竟。)

  2、看折纸示意图,理解各张折纸示意图代表的`意思。

  师:这里有小青蛙折纸的示意图,你们能看懂吗?

  请幼儿一起说说虚线、箭头所表示的意思,对看不懂的地方,做局部示范。

  3、幼儿折小青蛙。

  (1)鼓励幼儿先看懂折纸图示再折,折的时候注意角与角对齐,边与边对齐。

  (2)幼儿折纸,教师在需要的时候加以指导和帮助。

  (3)为折好的小青蛙画上花纹,一起唱《小青蛙》的歌曲,玩一玩折好的小青蛙。

  4、活动结束。

  大家一起把小青蛙装饰到池塘里,再唱唱跳跳,游戏结束。

中班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尝试用棉签画的方法作画。

  2、鼓励幼儿大胆用色,表现出菊花的主要特征,并进行简单装饰。

  3、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棉签、颜料、盆子、抹布、纸

  2、不同品种、不同颜色的菊花,每组一盆。电脑图片

  3、参观过菊花,知道菊花有不同形状、不同颜色。

  活动过程:

  1、秋天到了,什么花儿开了?都有什么颜色?

  2、你看这朵菊花的花瓣像什么?

  师幼共同观看屏幕,欣赏秋菊。

  3、重点介绍花的颜色和花瓣形状。边欣赏秋菊边引导幼儿在观察的基础上用棉签画的形式表现菊花。

  (1)简单介绍绘画工具——棉签及其使用方法。

  (2)师幼共同讨论绘画菊花,感受菊花的美。

  (3)教师提示棉签换色的方法:一个棉签蘸一种颜色。提示幼儿保持桌面、画面整洁干净。

  4、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画出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菊花。

  5、展览作品,讲评作品。

  (1)幼儿欣赏自己和同伴的作品,说说自己的画、体验作画的快乐。

  (2)学习从形态、颜色上进行简单评价。

  活动反思:

  手工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活动,是幼儿用他们的双手对材料进行加工改造的创造活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手工活动能促进幼儿手部小肌肉的发育、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以及幼儿心理和其他能力的发展。

  为了让孩子对菊花有更深的了解,我制作了课件。通过观看课件,孩子们在愉快的活动中对菊花的外形特征有了充分的感知。这次活动采用了用铅笔卷菊花瓣的方法做出漂亮的菊花。这种新的表现方式,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也能让幼儿体会到不同的表现方式带来的乐趣。

  在活动开始前我先将菊花瓣的形状都剪好了,重点教小朋友怎样来卷花瓣。经过观察,我发现动手能力比较强的幼儿在老师示范后就能独立操作卷花瓣的活动,而且动作很快,做出来的菊花形状各异很是漂亮。还有个别幼儿拿着花瓣在铅笔上搓来搓去就是卷不到铅笔上,于是我就重新对他们进行了指导,发现他们在开始将花瓣绕在铅笔上时绕的不紧,所以在后来卷的过程中松开了,于是我就让他们一开始将花瓣绕在铅笔上时就要绕紧,然后慢慢地将铅笔卷上去。经过慢慢的练习,最终也做出了漂亮的菊花。

  在孩子操作的过程中,我也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去,对幼儿进行示范、观察幼儿的制作过程,当幼儿遇到困难需要我的帮助、点拨时,就与其一起迎接困难、解决困难。这样,既可以减少幼儿在活动中对教师的依赖性,也可以增强幼儿双手的灵活性,而且还可以培养幼儿在遇到困难时如何解决。当孩子们将自己做的菊花拿在手里,自豪地说:“这是我做的。”这时是他们最高兴的时候,因为这时他们的价值得到了体现,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

中班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粘贴的技能,发展幼儿手指肌肉,动作协调。

  2、了解鸟儿的各种各种姿势,学会粘贴。

  3、培养幼儿爱护小动物的良好习惯。

  活动重点:

  让幼儿学会粘贴的方法,体会共同创设教室环境的乐趣。

  活动难点:

  幼儿能够粘贴出各种姿势的小鸟。

  活动准备:

  各种颜色的蜡光纸的大小不一的半圆、三角形、圆片若干,胶水。

  活动过程:

  一、欣赏音乐,动听的鸟叫声。小朋友们,你听到了什么声音?你们看见过小鸟吗?它是什么样的呢?你们想不想去看看呢?

  二、出示挂图:《鸟儿满天飞》。

  1、你们瞧睢,这些鸟儿美吗?那请小朋友来介绍介绍,你觉得小鸟美在什么地方?

  2、小鸟喜欢在什么地方玩呢?我们一起来模仿一下小鸟飞翔。

  3、小鸟喜欢吃什么呀?(害虫)小鸟是我们朋友,我们要爱护它。

  4、小朋友们,在看看小鸟是什么样子的呢?(脑袋、身体、翅膀、尾巴是像什么图形?)

  三、师示范粘贴“一只鸟”。

  1、师:现在我多么想有只小鸟来到我们教室里,和我们一起学习,一起玩耍。你们欢迎小鸟来吗?请小朋友看看教师是怎么做的呢?

  2、教师示范:

  1)一个大圆片作小鸟的头,粘上胶水贴在纸中央,用同样的方法;用半圆作小鸟胖胖的身体,先大小不一的三角形作小鸟的嘴巴,翅膀,尾巴;最后用一个小圆片作小鸟的'眼睛。

  2)在粘贴小鸟的各部分时,要把它们紧紧地挨挨在一起,不能分开。

  3、请幼儿自己动手制作。在教室墙壁地周围,选用自己喜欢的颜色,贴好各种不同姿势的小鸟来吧,让我们的教室到处都是美丽的小鸟。师巡视指导,注意把身体的各部分紧挨在一起。

  四、展示活动。请小朋友到教室里参观,看看谁贴的小鸟最漂亮,你觉得它哪里漂亮呢?师给好的幼儿颁奖。小朋友们,现在我们和小鸟们一起外面去玩耍吧!

  活动反思:

  鸟儿是孩子熟悉且喜欢的朋友,当他们看到五颜六色的鸟儿时,他们为之惊叹:哇!麻雀、老鹰、还有天鹅……尤其对它们各种飞行的姿态充满了好奇,所以他们观察的仔细、认真。

  在绘画过程中,由于幼儿掌握了鸟儿飞翔的不同形态的经验,所以整个画面特别丰富,使“鸟儿满天飞”变得更加生动。

中班美术教案 篇5

  选材分析:

  春天是最一个美丽的季节,在春天里万物复苏、万树萌绿、绿草如茵、百花争艳。它们给大自然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美。美术课应贴近幼儿的生活,让幼儿接触大自然,到大自然中寻找春天,感受、观察、了解、欣赏春的气息、春的风采,大胆表现春天的色彩。过程分析:

  在亲近大自然的活动中让幼儿初步掌握观察的方法,初步训练观察的能力和对色彩的感受、记忆和表现能力。本课主要意图是让幼儿较充分地感受春天的美,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引导幼儿发现春天的变化,用自己的想象去装饰去表现春天。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以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春天的景象,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2、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想象来表现春天。

  活动准备:

  1、春天里一些标志性的东西的图片(燕子、柳树、桃花、蝌蚪、花丛、种子发芽、放风筝、春雨)

  2、布置有春天气息的环境。

  3、幼儿已有春游的经历和春游时的照片。

  4、勾线笔、画纸、油画棒等材料。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

  2、教师:春天到了,你们有出去春游过吗?你们在春游时都看到了些什么属于春天特有的景物呢?(请幼儿根据以有的经验回答)

  3、在幼儿回答之后出示幼儿春游的照片并请幼儿讲解。

  二、引导幼儿观看春天的景色,并讲述春天的特征。

  1、出示已准备好的图片,请幼儿观赏。

  教师:前几天,老师也出去春游了,回来的时候还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属于春天特有的东西,这些东西老师有的拍下来了,有的画下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是什么吧!(请幼儿观看图片,教师引导幼儿讲出图片中的景物)

  2、激发幼儿能用绘画的方式表现自己看到的春天。

  教师:你们觉得你们看到的春天美吗?你们想不想把这么美丽的春天留住呢?

  三、引导幼儿用绘画的方式将春天画出来。

  1、教师:老师有一个办法可以把春天留住,我们可以用绘画的方式将春天画下来!然后将画出来的画放到墙上展示,为春天做一个画展。这样我们就能天天看到美丽多彩的春天了。

  2、请幼儿到教师布置好的环境中边感受春天边绘画出自己看到的春天。

  四、欣赏春天画展。

  1、在幼儿画好春天后教师将画放置到已备好的主题墙上,并请幼儿为自己的画讲解同时请大家欣赏。

  2、相互欣赏、评价。

  五、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分析与反思:

  本活动目标定位我根据本年龄段幼儿的认知特点,重在培养幼儿对常见科学现象的兴趣和初步的探索欲望。在活动中我注重让孩子在玩中探究,丰富体验,特别是能大胆地尝试让幼儿将自己的感受与体验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给幼儿较充分的发展机会。由于孩子已经有了春游的经验,使得他们在活动中能大胆的去想像春天,并用自己的想法来装饰春天。而在绘画的过程中我给幼儿们准备了有关于春天的歌曲,让幼儿们都感受到了春天的乐趣。

【中班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美术教案10-02

中班美术教案11-06

小鱼美术教案中班07-16

最新中班美术教案10-24

中班美术教案《鱼》10-18

中班美术教案爸爸的领带10-17

中班美术教案15篇10-01

中班美术教案(精选15篇)11-27

中班美术漂亮的颜色教案08-24

中班美术熊猫布店教案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