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教案

时间:2024-12-05 08:50:11 教案 我要投稿

【必备】《草原》教案四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草原》教案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必备】《草原》教案四篇

《草原》教案 篇1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划出含义深刻的句子。

  3、读懂课文,在草原自然美和人情美的熏陶下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4、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划出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会本科10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

  难点 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教师准备 课件、课文朗诵磁带。

  学生准备 收集有关草原风光和民俗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将学生带入草原高原辽阔的境界。

  2、同学们在电视中见过草原,可能也收集了不少有关草原的资料少自己了解的草原。

  下面,我们随著名作家老舍一起走进内蒙大草原,去领略、感受那美丽的自然风光。

  二、自独自悟

  1、学生自读课文,练习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以轮读的形式检查学生读课文的情况,教师随时注意正因及把长句子读通顺。

  3、请学生自由结成学习伙伴,去游览美丽的草原,注意不要走马光滑,在美景中要仔细观赏。游览后向大家汇

  (1)你们觉得草原那些景物最美?为什么?

  (2)选一种恰当的汇报方式介绍自己的感受,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朗读、画画、唱歌、吟诗等)

  三、汇报交流

  1、激情把映入你眼中的'美景汇报给大家吧。

  2、组织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汇报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会。

  重点引导

  (1)“在天底下,一笔千里,而并不茫茫。”(可联系《敕勒歌》)

  (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崔色预留,轻轻流入云际。”(可厨师草原风光图画两幅,一幅为大写意画,一幅为工笔画。请学生辩别那幅画是“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

  四、品味语言

  1、看得出,同学们已被草原美景深深陶醉,请同学们再来读读第1段,并把你喜欢的语句画出来,仔细品味品味。一会儿我们一起来赏读。

  2、学生自由读,说自己喜欢的语句,教师注意知道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3、多么优美的景色,多么生动的语言,让我们把这优美的景色、生动的语言永远印记在脑海之中吧!请同学们练习背诵第1段。(指名背——齐背)

  4、抄写第1自然段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

《草原》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1.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并感受内蒙古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

  重点:感受草原之美和民族的团结互助。

  难点:通过课文的描述体会“蒙汉情深”。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有关草原的风光、资料;收集其他表现民族团结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教师准备:有关草原的歌曲。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放腾格尔以草原为主题的歌曲,将学生引入草原高远辽阔的境界。

  同学们,我们曾随着课文,一块儿登上安徽黄山,欣赏黄山奇石;走进北国,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来到四川松潘,看到了神奇的五彩池;飞向宝岛,见到了阿里山和日月潭……大自然真是一位了不起的大画家,它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美丽壮观、神奇的画卷。

  今天我们将跟随老舍先生去领略一碧千里的大草原的美丽风光和那里独特的民族风情。

  二、初读课文

  关于草原,你了解多少,能将你收集的资料与大家交流一下吗?(学生交流资料)

  课下,有些同学告诉老师说:我以读过好多遍课文了,还用再读吗?请同学们再读一遍课文,看看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

  学生读书──提问题。(根据所提问题来决定回答方式)。

  三、精读课文

  1.读完课文,草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觉?(美)

  既然是美景,那就让我们与老舍先生一起去参观这美丽的大草原吧,你可以找自己的学习伙伴,自由组成参观团,参观完了再汇报,听好参观任务:

  你们发现了哪些景物?

  2.你们觉得哪些景物美?为什么?

  3.你想怎样汇报你的参观结果?

  教师引导:要完成参观任务,先怎么办?

  (自己读,自己划,有了意见、想法再和同学交流。)

  当完成参观任务后,你打算用怎样的方式向所有的参观队员汇报你们的所得?

  (可以朗读,展示图片、画画,编成诗歌、儿歌的方法。)

  明白任务后,请同学们带

  着自己的任务进入到你最喜欢的草原参观吧。

  1.学生边读边用各种方式表达对课文的理解,谈体会,汇报感受到的美。

  可重点引导以下几处地方:

  “羊群……大花”写出了草原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变化之美!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流入云际”,一个“流”字将草原那具有鲜活生命力,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而“流入云际”则写出了草原无边无际的壮观之美,这种境界给人的感觉是什么样的?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自己读──指名读。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一个“吹”字则写出了速度之快、动作之轻盈飘逸。

  “群马疾驰,襟飘带舞……”远望去,就像一条彩虹在向我们飞。

  “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则又使静静的草原在我们的心中动起来了。

  此时此刻,我们参观者有怎样的心情?高兴、欢快。你能将这份喜悦读出来吗?

  四、布置作业

  陈巴尔旗草原美,同学们的描述也美,可更美的是我们蒙汉一家的情谊。课下请同学们通过各种途径查阅有关民族团结互助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导入

  通过上一节课的参观,我们知道蒙古草原上清新的空气,有明朗的天空,有翠绿的小丘,有迂回明如玻璃的小河,那里形美、色美,而更美的是那里的人。

  二、你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出蒙汉两族人民的.深情厚谊?

  “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的“、敬酒──回敬──再回敬”、“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只有心相同,才会“握手再握手”,才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主客人都舞的舞、唱的唱,以至于忘记了时间的流逝,是啊,“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你能将这段文章满含深情地读出来吗?

  三、课外延伸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民族团结互助的事情又何止这些呢?你还知道哪些?

  学生汇报收集的资料。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草原》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14个生字,会认4个字,能正确读写勾勒、骏马、无限、鞭子、疾驰、马蹄、礼貌、拘束、摔跤、襟飘带舞等词语。背诵课文一、二自然段。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文美。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和谐的教育。

  3.在草原自然美和人情美的熏陶下培养美感。初步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丰富的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中描述的精彩情景,体会句中所含的意思。

  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及表达上的作用。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1.带着想象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有层次的朗读,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体会。

  2.运用音乐的情感引导作用体会文中美景及表达的情感。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音乐铺垫、孕育情感

  1.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让学生说说歌曲中描绘的是哪里的景色。听着歌曲,在你头脑中呈现了怎样的景象?出示课题。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及见闻说说草原的美丽景象,与实践阅历相结合,缩短文本与生活的距离,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今天我们将在老舍先生优美文字的引导下走进那美丽的草原。

  二、自读感悟、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找出生字、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学生自由结成旅行伙伴,去“游览”草原的美景,在美景中细细观赏。

  2.汇报交流,共同感悟。

  课文中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把印象深刻的句子勾画出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说说你有怎样的感受?请把你的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

  3.内容归纳,整体感知

  引导学生说说作者老舍从哪些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草原?分别根据学生留下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得出介绍了草原的自然景色和蒙古人民的热情好客及民族间的团结友爱。(引导学生明确课文内容。)

  三、分层朗读,感悟美景

  1.找出描写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的段落,自己有感情地朗读,把你喜欢的'词句勾画下来,细细品读。

  2.引导学生说说草原的自然风光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感慨?

  “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3.是怎样的一种景象让作者有了如此的感慨呢?以此引导学生说说草原的天、地的景色各有什么样的特点?找出相应的句子读一读。

  4.找出第一自然段中描写天的句子有感情的朗读,说说天的特点。在这样的天空下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读出作者的感受。

  5.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描写羊群和小丘的句子,说说给自己在头脑中留下的印象。读中评价,体味美感。

  6.在这样的境界里你会有怎样的感受,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自然段。

  7.齐读感悟、练习背诵。

  四、品味练笔

  通过老舍先生优美的语言描写,让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写出一两句描绘草原美景的句子或小诗。也可以用你手中神奇的画笔画出草原的美景。

  交流展示。

  五、巩固练习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回顾美景、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回忆草原自然风光,今天让我们接着走进草原,继续我们的草原之旅。

  二、朗读理解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2自然段,说说你又看到了什么?

  2.行车在草原上所见到的景象、蒙古人民骑马几十里欢迎远到而来的我们的情景。

  3.请同学找出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读中评议。

  看到这样的场面你有何感想呢?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

  4.交流感受,齐读第二自然段。

  三、读中体会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3.4.5自然段,在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做上记号。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说出自己的感受,抓住课文片段进行理解体会。

  (1)主客见面时那真挚的感情。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用--线标出、交流。引导学生从词句中体会(如:

  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中的两个再。总是热乎乎地握着中的总是,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中的很多……都是……体会到主客双方的感情热烈、深厚。)

  (2)自由读思考,好客的主人是怎样款待客人的?把你体会最深的一点讲给同学们听。找学生朗读,同学们边听边想象画面。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有什么样的感受,你有什么话要说,你又会做些什么呢?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体验。

  (3)学习第五段:

  齐读最后一段,说说你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理解。

  四、总结感悟

  1.总结全文谈谈你的感受。本文通过写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表现了民族团结的精神。

  2.齐唱《爱我中华》。

  五、练笔拓展

  同学们,草原真的是美极了。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本文描写的是老舍先生几十年前去访问内蒙大草原所看到的景象,今天的草原又是什么样的呢?请你展开丰富的想象,用精彩的文字描述草原新景象。

《草原》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文美。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感受草原风光与人情的美好。

  2、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意思。

  教具准备:

  1、草原风光图。

  2、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教法学法:

  导读法

  小组合作交流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揭题质疑

  1、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让学生说说歌曲中描绘的是哪里的景色。听着歌曲,你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景象?板书课题:《草原》。

  2、介绍作者老舍。

  二、初读感知,自主学习。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1)把课文读通顺,同时划出生字新词。

  (2)简要说说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草原的?

  (3)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记叙这次草原之行的?

  2、交流初读情况。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描写草原风景的段落,画出相关句子,并有感情地朗读。

  2、课堂交流,随机点拨。

  (1)指明反馈

  ①理解草原的“绿”。

  说说“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的意思。

  闭上眼睛想象“一碧千里”的草原,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出示草原风光图片。

  ②想象草原上羊群奔跑的样子,理解“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③有感情地朗读。

  (2)“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①“这种境界”是指什么?

  ②在这种境界里,作者为什么要惊叹,为什么又想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③如果你当时也在这美丽的草原上,你会低吟一首怎样的小诗?(《敕勒歌》)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第一自然段。

  四、朗读感悟,体会情感。

  1、自由朗读课文,从文中找出草原人更美的相关句子做上记号,并有感情地朗读。

  2、课堂交流,随机指导。

  (1)“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①这段话描写了一个什么场景?(迎接客人)

  ②哪些词句特别能表现草原人民的热情?为什么用“彩虹”来比喻?

  ③想象当时车与马相遇的情景,说说如果你在场,你会有什么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2)“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

  ①读句子,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②通过朗读把当时的热情表现出来。

  (3)“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

  ①反复朗读这句话,体会其中洋溢的热情。

  ②想想大家在敬酒的时候会说些什么?

  (4)“这时候,鄂温克姑娘戴着尖尖的帽子……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①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②理解“会心”,“会心的微笑”里包含着什么?

  3、播放草原民歌及舞蹈音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

  五、深化主题,拓展延伸

  1、香醇的奶酒、激跃的赛马、嘹亮的牧歌、狂欢的舞蹈,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场面呀!可是夕阳西下,主客们不得不分别了。课文中哪句话表达出了他们当时的心情?(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如果这时你也在场,心情将是如何呢?

  ①逐句逐字地理解:“蒙汉”指五十六个民族。“何忍别”是指不忍别离;“天涯”是指蒙古族所住的地区,那已经是我国北部的边陲了,所以叫它“天涯”;“碧草”指一片绿色的大草原;“话斜阳” 是指在夕阳中,在那天涯碧草之上,我们互相高兴地、亲切地交谈着。

  ②连起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蒙族和汉族两族人民情深似海,哪里忍心离别呢?所以到了夕阳已经西落了,仍然谈兴正浓。

  2、小结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作业

  1、背诵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2、画一幅展现美丽草原的图画,表达出你对草原的爱。

  板书设计:

  景色美——风景如画

  草原 民族团结互助

  人更美——热情好客

【《草原》教案】相关文章:

《草原》教案03-05

草原的教案09-15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教案11-29

《草原就是我的家》教案10-20

草原教案汇编八篇12-16

实用的草原教案汇总九篇12-28

草原教案范文汇编8篇08-25

关于草原教案模板合集9篇12-15

关于草原教案锦集六篇12-20

《草原》教案模板集合十篇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