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教案

时间:2024-08-23 02:52:47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桥教案锦集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桥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的桥教案锦集5篇

桥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 引导学生领略我国丰富的桥文化,提高文化素养。

  能力目标:

  1、增强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2、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意识。

  3、提高学生言语表达、拓展思维、写作能力。

  情感目标:欣赏桥文化及其内涵,激发爱桥的情感,提高文化素养。

  ●活动重点:学生言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活动难点:训练学生拓展思维、写作能力

  ●活动课时: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茅以升曾这样风趣地说过:桥是经过放大的一条板凳。人类在发展的几千年历史中,创造了林林总总、千姿百态的这种板凳。这些板凳,不仅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便利,更主要的是在这几千年里,它自身也孕育出了丰富多彩的桥文化。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桥的世界,去领略这多姿多彩、妙趣横生的桥文化。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中外名桥。

  二、活动过程

  第一环节:赏桥:欣赏有名的桥的图片(多媒体显示)

  第二环节:知识桥

  看了这么多世界各地、风情万种的桥,肯定让大家大开眼界、受益匪浅吧。下面就让我们进入一个紧张、激烈的问答环节,来检测一下同学们对桥知识的掌握情况。这些问题就是一座雄伟的大桥知识桥,也是我们本节课要完成的目标,看哪一些同学回答得最多、最完整,在本节课结束后,他就率先过桥,就是这次竞赛的冠军,当然,我们希望每个同学能顺利渡过这座桥。好,现在让我们来看第一题。(多媒体显示问题及答案)

  读题1:桥从形式的角度主要分为哪些? 明确:梁桥、吊桥、浮桥,拱桥、立交桥等。

  读题2:建桥的常用建材有哪些? 明确:钢铁、水泥、木材、石头

  读题3:我国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是哪座桥?

  明确:赵州桥

  师:能说出它的所在地吗?

  明确:河北赵县。

  读题4:现存最早,桥洞最多的石桥是哪座桥?这个题稍有难度,不过如果仔细看书了,也是可以很快找到的。

  明确:是江苏苏州的宝带桥。

  读题5:吊桥首创于哪个国家? A,俄罗斯;B,希腊;C,罗马;D,中国。

  明确:中国

  读题6:国内第一座钢箱梁悬索桥是哪座桥?没有人知道吗?提示一下?它在广东,而且就在东莞。

  明确:虎门大桥!现在大家应该记住这座桥,它可是我们的骄傲!

  读题7:下面哪几座桥是架在珠江上的?A,人民桥; B,放生桥;C,华南大桥;D,莲花桥;E,吊桥;F,广州大桥;G,商桥;H,海珠桥。这是一道多选题,多选、漏选都不正确。

  明确:人民桥,华南大桥,广州大桥,海珠桥。

  读题8: 万里长征,犹忆泸关险;三军远戍,严防帝国侵. 这幅对联与哪座桥有关?A,泸定桥;B,四元桥;C,虎门大桥;D,金门大桥

  明确:泸定桥!

  师:到现在呢,我们有关桥的知识问答就结束了,同学们就积极踊跃,很不错。不管是刚才回答最多、最准确的同学,还是没有机会回答的同学,都不要有什么想法,后面还需加油。

  师:在紧张激烈问答之后,让我们轻松一下。咱们一起来朗诵一首优美的诗《再别康桥》

  (多媒体显示)

  第二环节:桥话,话桥

  (一)有关桥的故事

  桥在我们生活中应用普遍,分布广泛,相信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走过、见过、听闻过许多桥。很多桥都被赋予了美丽的传说故事与浪漫色彩。如杭州西湖的断桥,就因为有了白娘子和许仙的爱情故事面经久不衰;又如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鹊桥,妇孺皆知。你们还知道哪些桥名的由来和关于桥的故事传说呢?下面就请同学们讲一下你们所知道的桥,以及有关这座桥的故事。

  (本环节学生讲述,师适当的点评)

  (二)有关桥的诗句、俗语、成语、谚语、谜语

  师:原来大家知道这么多有关桥的故事,让老师也大开眼界,看来同学们的知识面还挺广的。的确,自古以来,桥有着丰富的文化,许多文人墨客都留下了写桥的优美诗句,无论古时,或是今日,这些诗词都有非凡的魅力。同学们对于含桥的诗、词或俗语、成语一定也有一些了解,现在,就让我们来比一比,看谁知道得更多?

  1、诗句 2、俗语、谚语 3、成语 4、谜语

  (本环节学生讲述,师适当的点评)

  第三环节:喻桥

  桥是平凡普通的,但它早已超越了它本身的含义,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不光是有关它的诗句、成语、俗语,生活中还有这样一些桥,既不架在水上,也不架在陆地上,建造它们甚至用不上一砖一瓦,可它们却实实在在地发挥着桥的作用,它在我们的心中是些什么样的桥呢? 就像班干部,他们是老师与同学之间的桥。又如电话,它是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桥。下面让我们以这样的句式,展开联想:

  ______________是一座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确:(1)友谊是一座桥,连接着同学的心。(2)书本是一座桥,带着我走向知识宝藏的大门。

  (3)自信是一座桥,引导我们走向成功的彼岸。(4)知识是一座桥,搭造出我们的成才之路

  (本环节让学生思考,并动笔写)

  第四环节:理想之桥

  同学们的想象能力都不错,发现了这么多生活中起着沟通作用的桥。关于喻桥的这个环节到这里就暂时结束了,那么在你的生活中,你有没有想过要搭建属于自己的理想之桥呢?比如说:在与父母和老师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与朋友同学之间搭建交心的桥梁;盼望大陆人民与港澳同胞交往的桥梁大家想想,你想搭建怎样的桥梁呢?好了,大家都说得很好,或贴近自己的生活,或抒发自己的理想。不管怎样,老师都希望你们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搭建起属于你明日能自己心中的桥梁。

  小结:最后我们来看一个趣味问题,轻松轻松。这个题目很简单,同学们可以在我读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就举手回答,看看谁的思维够敏捷!

  趣味题:一个农民伯伯卖完粮食回家,挑着两只空箩筐经过一条只能容一个人走的小桥。当他走到桥中间时,一个小学生迎面走来,他想让小学生先过,就反身要退下桥去,不料又一个小女孩在他身后走来。他正在进退两难时,突然想出一个办法,谁也不用让谁,三个人同时经过了小桥。你知道这个农民伯伯用的是什么方法吗?

  明确:让两个小孩分别坐在空箩筐中,然后那个老伯旋转180度,就可以了。

  到22世纪,月球将可能成为人类的第二家园。在地球与月球间要修筑空间轨道,设计成螺旋折叠式,不阻碍空中日常航行,便于宇宙飞船通行,方便人们走亲访友和到月球旅行。 今天我们坐在一起领略了无数名桥风采,包括有形的桥和无形的桥,十几年后,或许我们同学设计的桥梁,将入围世界名桥画廊。就让我们一起去跨越时代的桥梁,去构架属于我们自己的时代桥梁吧。 (再读《再别康桥》)

桥教案 篇2

  创意说明:“说不尽的桥”是八年级第三单元安排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课前,立足于当地教学资源,发动学生利用网络等多种工具收集、整理、分析资料,促其形成个性认知并形成文字;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古今中外桥建筑,本地桥特色,集画、音于一体的桥文化等,组织学生围绕四个探究话题——桥名趣谈、桥与文学、家乡的桥、小设计师。同学们既是参观者,又是解说员;既是表演者,又是鉴赏家、设计师。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丰富了学生的视野,扩大了课堂容量,增长了见识,拓展了想象力,为学习活动构建了精彩的平台。

  课型:综合性学习课

  活动目标:

  1、领略我国丰富的桥文化,提高文化素养。

  2、比较全面地了解桥,如结构、功能、建筑材料,并能用说明性的语言介绍具体的桥。

  3、了解家乡的桥。养成善于观察、思考生活中的`现象,从中获取知识的习惯。

  4、进一步学习收集、整理、分析资料。

  课前准备:

  1、学生——收集关于桥的图片、故事、诗词、歌曲,初步了解各种类型的桥。

  2、教师——制作.课件,带领学生观赏学校外的银湖大桥。将学生的资料分类,布置分组准备重点。

  教学设计:

  一、导入活动: (大屏幕:中国画桥背景,字幕:说不尽的桥) 宋范与求诗云:“画桥依约垂杨外,映带残阳一抹红。” 唐杜牧诗云:“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每首诗中都提到了一座古桥,一处景致,一个动人的故事。岁月流逝,世事变迁,不变的是那些桥的风姿,向我们真情诉说……今天就让我们步人“桥’’的世界,一起来感受多姿多彩,妙趣横生的“桥”文化。 ’

  二、展开活动 (大屏幕:字幕:)

  ㈠、桥 名 的 由 来一、谈桥论名 ㈡、中 外 名 桥 ㈢、桥 知 识 竞 答

  ㈠、桥 名 的 由 来。 第一小组介绍: 地名命名——赵州桥形状命名——钥匙桥(周庄)、宝带桥(苏州)由传说故事命名——放生桥(上海朱家角)断桥(杭州西湖)大渡河上的铁索桥 莲花桥 鹊桥派两名同学讲述关于桥的故事,a.当阳桥的故事, 曹操统帅五十万大军杀气腾腾地直奔刘备驻地新野。当时,刘备手下的战将只有关羽、张飞和赵云,士兵不过三千人,难抵曹操大军。刘备打算率领部下逃到江陵,又不忍丢下百姓,于是只能日行十几里路。曹军追兵日行三百里,终在长坂坡追上刘军。刘备眷属失散,赵云几进曹军救出阿斗,但至当阳桥时却无力对付敌兵,幸好张飞出现,他怒喝三声,吓死曹将夏侯杰,使曹操也由疑到惊到怕,狼狈逃窜。京剧里有唱词:“当阳桥头一声吼,喝断桥梁水倒流”。b.洗耳桥 相传尧要将天下传给许由,许由自命清高,认为听了这话污了自己的耳朵,就去河边洗耳,后来就在许由洗耳处,现在的河南汝州建了一座桥,定名为“洗耳桥”,。

  ㈡、中 外 名 桥(用简洁的语言介绍)

  第二小组介绍:

  1、明石海峡桥—— 日本 连接四国和本州岛,是世界上最长的双层桥,跨度 1990米。

  2、江阴长江公路大桥——中国 位于靖江,是中国第一大斜拉索桥,现排名世界第四。有世界第一大沉井之称,埋A地下部分有20层楼深。

  3、旧金山金门大桥 —— 美国 连接旧金山市与Marin县,不是世界最长却是最著名 一的斜拉索桥

  4、博斯普鲁斯大桥 土耳其 是世界十大名桥之一,跨欧亚两洲。是欧洲第一桥,狭 长如机翼,长1074米。

  5、宝带桥 中国 位于江苏苏州,是现存最早、桥洞最多的联拱石桥。6、英国泰晤士河伦敦桥、澳大利亚悉尼海港大桥、加拿大魁北克桥、意大利威尼斯里阿尔托桥赵州桥、南京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钱塘江大桥、…… ’

  ㈢、桥 知 识 竞 答。

  第三小组同学问。其他三组回答。

  1、桥从形式的角度主要分几类?(梁桥、浮桥、吊桥、拱桥……)

  2、桥从功用的角度主要分几类?(公路桥、铁路桥、公路两用桥、立交桥……)

  3、建桥的常用建材有哪些?(石头、木材、竹、钢筋水泥、钢铁……)

  4、现存最古老的敞肩石拱桥是哪座桥?(是河北赵县的赵州桥)

  5、现存最早、桥洞最多的联拱石桥是哪座桥?(是江苏苏州的宝带桥)

  6、我国目前最大的城市立交桥是哪座桥?(四元桥)

桥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半湾活水千江月,一粒沉沙万斛珠。”这副对联所描绘的情境;

  3.通过本课的学习,初步了解有关对联的知识,激发学生对“对联”这一汉语言独特艺术形成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作者(郑板桥)的相关资料;

  2.搜集对联和关于对联特点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设计方案一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关于“郑板桥”,你知道哪些?

  2.交流关于郑板桥的资料。

  3.齐读题目,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 郑板桥为什么给渔民题联?

  * 郑板桥给渔民题了怎样的对联?

  * 这副对联中蕴含了怎样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课文,结合书后生字表和工具书读准字音。

  2.值得注意的读音有:傍晚、袅袅、狂风骤起、菱藕、斛

  3.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听准字音。

  4.通过弄清字音与字义。

  斛:量器名,古时以十斗为斛,后来又以五斗为斛。

  5.着重强调易错的生字,如:“艘”的笔顺;“骤”的第12笔是“丿”不能丢;“碑”的第11笔为“丿”。

  三、再读课文,体会当时作者见到的情景。

  1.为生动形象地描绘郑板桥乘船去兴化途中所见的情景,作者在遣词造句上十分注重四字词语,请同学找一找。

  2.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词语:“湖光十色”、“轻烟袅袅”、“渔歌阵阵”等等。

  3.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指导朗读。

  4.交流课前提出的问题:指导朗读“半湾活水千江月,一粒沉沙万斛珠”这副对联。

  5.画一画对联的第一句和文种的哪些语句相对应?文中的哪些语句写了对联的后半句。

  6.分别指导朗读第一和第三自然段。

  7.交流自己对文字的.理解,想象郑板桥当时看到的画面。

  8.回过头再来读这幅意味深长的对联。

  四、背诵与积累。

  1.背诵对联。

  2.背诵你认为描写优美的语句。

  3.阅读课后的“积累”中的文章《斗鸡山上的对联》。

  设计方案二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对联,就是写对子,它言简意赅,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汉语言的独特表达形式。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对联的故事。

  二、以读为主,读中探究。

  1.自主读书。要求:

  (1)要把课文读通读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生字、新词可利用工具书解决。

  (2)把不理解的内容和有疑问的地方标出来。

  2.汇报交流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情况。如:你读懂了哪些内容?

  (2)提出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3.自读释疑: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三、指导朗读。

桥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本文简洁生动的说明语言。

  2.学习打比方等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3.培养学生合理的、科学的想像力,认识科学幻想与现实的密切联系。

  过程与方法

  1.朗读感知课文内容,感受文章富有文学色彩的语言特点。

  2.分析体味课文合理的想像,培养学生关注科学的兴趣。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比喻,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学生能够合理、科学地想像。

  教学难点

  形成广泛而形象的认识,进行合理、科学的想像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突破

  运用辐射阅读教学方法,合理启发适时点拨,使学生掌握更丰富的知识,以此来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辐射材料《大脑移植的幻想与现实》,投影片,图片(或vCD光盘)。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自己解决生字词,寻找相关图片。

  教学步骤

  (第1课时)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导语: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18页,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说明文《桥梁远景图》。(出示课题)

  2.解题造境:请学生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什么叫远景图?利用课文来学习一下茅以升先生在19"79年时对桥梁的未来情况的设想。

  二、朗读感知(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要求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

  检查阅读效果:

  (1)读词述文:(读词语,用词语复述课文片断)承载 颠簸 袖珍 小巧玲珑水涨船高 胜似闲庭信步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勾画圈点词语句子。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

  (1)用词语连缀复述课文片断,感知文章内容。

  (2)文章主要写了有关桥梁的哪些内容?

  2.要求学生重点研读自己喜欢的一个自然段。批注理解本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3.指导学生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

  (1)请概括你研读的'那个自然段的大意。

  (2)文中哪段是过渡段,具体作用是什么?

  (3)把各自然段归纳,划分文章层次。

  三、解读体昧(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顺势提出:将来的桥会有哪些变化?将来造桥会有哪些变化?(指导学生再读课文,将主要内容勾、点出来,总结归纳)

  2,学习本文的说明方法。

  提出问题:

  (1)我们平时在向别人介绍某种事物的样子时,除了对这种事物具体描绘之外,为了说明得更清楚,更形象,我们最爱用哪一种修辞方法?

  (2)作者在说明桥梁的三个要素时,运用了什么方法?试加以具体分析。

  3.补充介绍打比方这种说明方法:现在我们学习的是说明文,那么这种比喻的修辞手法已经是一种说明方法了,这就要给它改个名称,应该叫它打比喻或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说说使用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 ’

  4.文中还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从文中找出来,具体说明。(指导学生读文,寻找使用说明方法的句子,并分析作用)

  2.回答问题:

  (1)比喻、拟人……

  (2)把桥比喻成板凳,面是“桥梁”,腿是“桥墩”,脚是“基础”。

  3.分组讨论,回答问题。如:把桥比喻成板凳,我们很容易地能理解桥是什么样的;还能了解桥的构造,很形象;我们容易接受;使语言“深入浅出”……

  4.读课文,分析文中运用了说明方法的句子。作诠释。(说明什么是桥的语句)作比较。(现在的桥与将来的桥比较)

  四、本课小结

  本节课我们仔细阅读了课文,了解了文章的大致内容,也了解了作者对未来桥梁的展望,分析了文章的说明结构和说明方法。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分析文章的语言和句式。

桥教案 篇5

  一、自读自悟

   1. 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自己一边看图,一边读文。

  2. 小组内同学互相帮助,学习字词。

  3. 小组内讨论交流:学会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

  二、引导读中体会

  1. 全班讨论:你学会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

  2. 自己再读课文,对照图认一认七种颜色。

  3. 请小朋友把写有“赤”、“橙”、“黄”、“绿”、“青”、“蓝”、“紫”的生字卡,贴在对应的颜色下,再读一读词语。

  4. 请学生试读课文,大家评议。

  5. 齐读课文,理解“赤”、“绘”的'意思。用“……和……”说一句话。

  6. 分小组比赛读课文,学生互相评议。

  7. 学了课文,你知道七彩桥是什么吗?

  8. 请根据自己读课文后体会,拿出纸笔画一幅画,然后在班上交流评比。

  三、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 请小老师来教读生字,大家评议、纠正。

   2. 看卡片读生字,口头组词语。

  3. 组织学生进行猜谜语游戏:请甲生上台,背向黑板,教师任指一词,甲生便开始猜“是不是……”其余学生回答“不是……”甲生猜对了,其余学生拍手答“对对对,请回答!”

  4. 指导书写,适时纠正写字姿势。

  板书设计

  七彩桥

  彩虹的图片

  赤 橙 黄 绿 青 蓝 紫

【桥教案】相关文章:

美丽的桥教案与反思06-20

桥教案集合十篇08-03

关于桥教案范文锦集五篇12-06

有关桥教案范文锦集6篇08-03

实用的桥教案范文集合六篇10-31

【精华】桥教案范文汇总七篇11-25

桥教学反思10-12

桥教学设计07-06

《桥》教学设计09-08

《桥》教学设计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