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4-12-09 17:41:31 教案 我要投稿

【推荐】小班教案集合九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教案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推荐】小班教案集合九篇

小班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模仿小动物的活动中获得快乐。

  2、培养幼儿主动同别人打招呼、问好的习惯。

  二、活动课时:1

  三、活动准备:

  动物卡片、头饰、录音机、

  四、活动重难点:

  重点:1、培养幼儿大胆的用自然音说话

  难点:2、指导幼儿表演出几种典型动物的叫声和动作。

  五、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小朋友们在教师带领下模仿小鸟飞入活动室并入座。

  2.师:“小朋友们,今天张老师跟你们一起玩,好么?”“我们玩什么游戏呢?诶,有了,《回音的游戏》!”(教师喊话,幼儿做回音,如:小朋友们好!小朋友们我爱你!我是乖宝宝!我的声音最好听!小鸟我爱你!小猫我喜欢你!)

  3.师:“嘘,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么?张老师最喜欢小动物了!这不,前几天我去了一趟小动物乐园,那里的小动物好可爱呀。我回来的时候,它们每人还照了好几张照片给我呢!说是让我分给小三班表现好、说话声音好听的小朋友。”

  4.师:“瞧,小动物们朝我们笑呢!咦,对了,我这次去小动物乐园收获可大了。(神秘的、轻声的)我呀,还带回来一个小秘密呢!现在请小朋友都揉揉你的小眼睛,让它们变成孙悟空的火眼金睛—看着张老师,再捏捏你的小耳朵,把它们变成孙悟空的顺风耳仔细听我的这个小秘密是什么?(吃惊的)原来呀,我发现小动物们走路的姿势都不一样,可奇怪、可好玩啦!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个秘密呀?”“哦?你们这么聪明么?我可不相信!那我可要考一考小朋友们,(语气夸张的)你们害怕么?”“哟!这么勇敢!”

  二、基本部分

  (一)游戏中模仿小动物走路

  1、师:“你们看,张老师这里有许多漂亮的小动物卡片,我要请勇敢、聪明的宝宝来模仿一下它们走路的姿势。”

  依次出示小兔、小鸭、小乌龟、小鱼的卡片让幼儿模仿并口述其走路的姿势。

  2、师:(做听声音的样子)“嘘,好像有谁在说什么,你们听到了么?(轻声的并手势示意幼儿安静)原来呀,有的小朋友说,呜呜(双手做哭泣的动作),张老师,你刚才让几个小朋友上去模仿小动物,可是都没叫我也表演,呜呜!没有上来表演模仿的小宝宝都着急了吧?不用着急,下面这个时间就是留给所有小朋友的,让我们一起来学小动物吧!(请幼儿起立)请放音乐(《走路》)!”

  (二)游戏中模仿小动物的声音

  1、教师小结简评

  2、“哇,小朋友学小动物走路学的可真好、真像!

  3、依次出示小青蛙、大老虎、大公鸡、小老鼠的卡片让幼儿模仿并口述其叫声。(如:小青蛙的叫声是呱呱呱,大老虎的叫声是嗷、嗷等,并发给表演的`幼儿动物挂链一个)

  4、及时给与幼儿于肯定,表扬幼儿。

  (三)师:(伸伸懒腰)“哎,可累坏我了,小朋友学了这么长时间的小动物一定也累了吧!来,我们一起学小花猫伸个懒腰,休息一会儿。”

  (四)故事《唱歌比赛》

  1、小白兔:(敲门)“你好,我可以进来么?”

  2、师:“诶?谁呀?小宝宝,快挣开小眼睛,有客人来了!(教师开门)小朋友们,你们看谁来了?(小兔向小朋友问好,教师引导幼儿向小兔问好)”

  3、师:“小朋友们,小白兔来我们小三班干什么呀?张老师都不知道,你们呢?那我请一位勇敢的、说话好听的小朋友问问小兔子吧!(引导幼儿主动向小白兔问好,并为小白兔为什么到我们小三班?)”

  4、小白兔:“我是小动物幼儿园的小朋友,我的好朋友小鸡、小鸭、小狗、小羊和小花猫要比赛唱歌,可是我们班的大老虎和大灰狼总是在活动室里发出又尖、又大、又难听的声音,吵死人了,它们都没办法比赛了。我们都不喜欢它们!”

  5、师:“小朋友们,小动物幼儿园的 大老虎和大灰狼总是在活动室里发出又尖、又大、又难听的声音,吵死人了(捂耳朵),害的小白兔它们都没办法比赛了。要不,我们邀请小白兔它们到咱们小三班做客吧!(鼓掌欢迎小动物,并向小动物问好)”

  6、师:“嘘,唱歌比赛开始了!”(分角色表演朗诵故事)

  7、师:“小朋友们,小鸡是怎样唱歌的?可是我不知道,有哪个小朋友能帮帮我?

  8、师:“小花猫得了第一名,我们也送它一个小礼物好不好?(请一名幼儿为小花猫送礼物)小花猫:“哇,这个礼物可真漂亮,谢谢小朋友,我得了第一名可真高兴,希望小朋友说话唱歌也能像我一样,声音不快也不慢,不大也不小,好听极了。”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游戏的名称,激发幼儿的兴趣,在教师的鼓励下能参与建构游戏活动。

  2.让幼儿对建构材料感兴趣,感知特征,熟悉材料操作方法。

  3.通过老师的鼓励、帮助,初步学习插、搭高、拼的技能。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积塑、插塑,带幼儿熟悉幼儿园的环境以及房子图片。

  活动过程

  1、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请大家来当小小建筑师,帮幼儿园盖房子。

  2、观察示意图,引导幼儿说出外型特征

  (1)、幼儿园有哪些房子?他们是什么形状的'?

  (2)、围墙是什么样的?高不高?

  (3)、幼儿园的楼房它是几层的?宽吗

  (4)、我们要建幼儿园的哪几个部分?

  3、教师示范搭建房子的技能和方法

  老师按顺序搭出房子的形状,墙可以用正方形、长方形搭建,屋顶可以用三角形盖顶。

  4、提出建构要求

  (1)、要搭出房子的主要结构,可以自由选择材料按意愿自由建构。

  (2)、游戏时要爱护玩具,掉到地上要及时捡起来,不要把别人搭建的房子碰倒。

  (3)、要正确收放材料(轻拿轻放、按标记归类摆放)

  5、幼儿活动,教师指导

  (1)、对搭建能力低的幼儿,可引导其模仿教师或看房子图片进行建构。

  (2)、引导他们从搭平面房子过渡到搭立体房子。

  6、欣赏作品

  你们觉得哪个房子搭的最漂亮?为什么觉得它漂亮?

  7、评价总结

  我们今天搭了什么?你是用什么材料来搭的?你还会搭哪些和老师不一样的房子?

  表扬能大胆建构、大胆创造的幼儿。

  8、自然结束。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欣赏描写欢乐雨景的儿歌,体验下雨时小动物们的欢乐情绪。

  2.引导幼儿认知一些动物的生活习惯。培养幼儿丰富的情感和想像力。

  3.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4.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课件、雨伞、头饰、蘑菇伞、花瓣伞、荷叶伞、小红伞。

  活动过程

  1.出示雨伞,引入活动。

  师:小朋友看,老师带来了什么?伞是用来干什么的呀?请小朋友看大屏幕,天气怎么样了?下雨了,滴答滴答,快到老师的伞下来避雨吧!雨伞真好,有了伞我们就淋不到雨了。

  2.观看课件,初步欣赏第一段诗歌:

  (1)出示蘑菇伞,师:小朋友看,这是一把什么伞呢?小朋友猜了对了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屏幕吧。

  (2)播放课件,师:下雨了,滴答滴答,是谁打着一把蘑菇伞?下雨了,滴答滴答,是谁打着一把花瓣伞?下雨了,滴答滴答,是谁打这一把荷叶伞?下雨了,滴答滴答,是谁打着一把小红伞?

  (3)教师示范朗诵第一段诗歌。

  3.再次观看课件,欣赏第一段诗歌,初步学习分角色表演。

  (1)小朋友,你喜欢诗歌里的'谁呢?让我们再来看一看可爱的小动物、小姑娘和漂亮的伞吧!

  (2)小朋友,你们愿意扮演诗歌里的小动物和小姑娘吗?(出示小兔头饰)下雨了,滴答滴答,小兔打着一把什么伞?(帮答对问题的幼儿戴上小兔头饰)依次出示蚂蚁、小鸡、小姑娘头饰并提出问题,帮答对问题的幼儿带上头饰。

  (3)组织部分幼儿表演诗歌,其余幼儿跟教师一起朗诵。

  4.观看课件欣赏第二段诗歌并学习表演。

  (1)为什么小兔、蚂蚁、小鸡、小姑娘下雨时要打着伞呢?

  (2)有一些生活在水里的小动物不怕雨,淋着雨,真快活。快活是什么意思呀?哪些小动物不怕雨呢?

  (3)播放第二段课件,师:是谁呱呱呱的唱着歌,淋着雨,真快活?示范朗诵诗歌2—3遍。

  (4)组织幼儿分角色表演第二段诗歌。

  5.看课件完整跟诵诗歌。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诗歌里的小动物和小姑娘吗?让我们一起看着大屏幕来念一念诗歌吧!

  6.模仿诗歌里的小动物,到户外游戏。

  师:小朋友,我们学着诗歌里的小动物,出去做游戏吧!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倾听和观察故事,感知青蛙的特征,感知蹦蹦跳跳的绿汽车的有趣的外形特征。

  2、通过讨论活动,进一步感知理解故事情节,知道小青蛙能发挥自己的长处,就是最棒的。

  3、大胆想象神奇的汽车,并乐意与同伴交流。

  4、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5、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活动准备:

  课件:《蹦蹦跳跳的绿汽车》

  活动过程:

  一、教师设疑,引导幼儿活动的话题。

  小朋友,你见过汽车吗?你见过蹦蹦跳跳的小汽车吗?下面我们一起欣赏故事《蹦蹦跳跳的绿汽车》。

  二、老师讲述故事前关段,让幼儿初步感知绿汽车的由来。

  1,故事里有谁?青蛙想参加什么比赛?大家是怎样帮助它的?

  2.请小朋友猜一猜,青蛙汽车能行吗?他能得第一名吗?

  三、老师讲述故事的后半段,感知青蛙汽车参加比赛的`过程。

  1.青蛙绿汽车跑得快?还是其它汽车跑得快?

  2.后来,小青蛙是怎样做的?最后,蹦蹦跳跳的绿汽车得到第几名?

  四、讨论:

  1..青蛙的什么本领最大?

  2.为什么青蛙汽车没有轮子也能得到第一名呢?

  小结:用四条腿跳远的本领很大,他发挥了自己的优点,用自己的四条腿向前跳,用四条腿在水里游,终于得到了冠军,让我们一起为小青蛙鼓鼓掌吧!

  五、启发幼儿教育大胆想象,并尝试用语言讲述。

  森林里又要举办汽车拉力赛啦!你想变成什么动物参加比赛呢?你想怎样打扮自己参加比赛呢?

  六、音乐游戏:开汽车

  教师带领幼儿随着《我的小汽车》音乐,玩开汽车的游戏结束活动。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一组物品的色彩、图案等细节发现相同的物品,并将相同的物品放在一起。

  2、能按教师的指令操作,并愿意边操作边讲述。

  3、乐意参与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1、5张小熊的图卡(颜色和装扮各不一样)贴在教师身体的各个部位,有口袋的围裙(当作一个小熊的家),透明文件袋4个(分别当作其他小熊的家)贴在4张大椅子,幼儿操作大图。

  2、每人2张小熊图卡(1张是大家和教师一样的小熊,还有一张分别和教师的其他小熊图片是一样的),幼儿用书,彩笔一支,人手一个小篓子。

  活动过程

  一、热身游戏:找小熊

  1、教师:"我身上藏了许多小熊,请你们把它们找出来好吗?"

  2、教师念儿歌:"找小熊,找小熊,我的'小熊在哪里?"请个别幼儿找出来。

  3、教师将找到的小熊图卡展示在展板上,请大家向小熊们问好。

  二、问题解决

  1、教师戴上贴有小熊标记的围裙,请幼儿找出和围裙上一样的小熊。

  教师:这是小熊的家,请你们找出一只和它一模一样的小熊。

  仔细看一看,比一比,它们什么地方是相同的?

  2、教师引导幼儿边送边说:小熊,我送你回家。

  3、请幼儿在自己的篓子中找出和围裙上相同的小熊并将小熊送回家,

  教师提醒幼儿边送边说:小熊,我送你回家

  4、出示另外的4只小熊的家,请幼儿仔细看一看小熊家的标记,并将自己的小熊送到和标记相同的家里,

  教师提醒幼儿边送边说:小熊,我送你回家。

  5、集体检查:看一看每个家里的小熊是不是相同的。

  三、操作练习

  1、出示挂图,介绍操作内容与方法。

  教师:麦斯一家都有自己爱吃的东西,看一看他们手上拿的,再看看桌子上有些什么食物?

  请找出和她们手上一样的东西,然后用一条直直的线把它们连起来。

  (教师先示范将相同的两个物品旁的点点用直线连起来,然后请幼儿徒手练习)。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与指导,提醒幼儿从点点开始到连线。

  3、师幼一起检查操作结果。

  教师出示一张正确的操作题,请幼儿检查自己的操作是否和教师展示的一样。

小班教案 篇6

  教学意图:

  《捉迷藏》的结构简单,内容贴近幼儿生活,能激发孩子欣赏和学习的热情,很适合小班孩子欣赏、学习。

  活动目标:

  1、尝试从整体到局部观察常见的水果,提高观察能力。

  2、乐于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活动准备:

  1、已有经验:

  幼儿对常见水果的名称、形状、颜色等有初浅的认识。

  2、材料准备:

  (1)教师用具:

  ①自制大图书。

  ②用纸盒做成“苹果的家”,里面装入红、黄、绿苹果。

  ③用多张大图书的页面遮挡苹果、梨、香蕉的图片,在遮挡的页面上挖洞,越往后洞越大,露出的水果面积越大。

  (2)幼儿操作材料:

  ①用黑色手工纸做成苹果、梨、香蕉的影子,放于幼儿身边的桌子上。

  ②用透明塑封纸做成的苹果、梨、香蕉,藏于大图书内的信封里,多种颜色的底板纸。

  ③活动室一角布置成“水果乐园”。

  活动过程:

  寻找苹果、梨、香蕉的影子激趣导入

  师:今天我们要一起来阅读一本大图书,书的名字叫《捉迷藏》。我们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展示大图书中苹果、梨、香蕉的.轮廓图。

  师:小一班的宝宝们,我们是苹果、梨、香蕉。我们的影子已经在你们的桌子上了,快来找出我们的影子吧。

  一、交代任务

  师:原来是苹果、梨、香蕉要和我们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现在请你走到桌边,看一看、想一想桌子上的影子是谁的,然后把它送到苹果、梨、香蕉的家里。

  1、幼儿操作,老师观察指导。

  幼儿将影子贴到大图书相应轮廓图的下方。

  教师观察指导要素:

  (1)幼儿能否按照外形把水果影子送至相应的地方。

  (2)当幼儿匹配正确时,教师宜用提问帮助幼儿提升:这是什么水果的影子?它的形状是怎么样的?

  2、教师小结。

  (1)重点提问:你怎么知道这是苹果、梨、香蕉的影子?它们的形状是怎么样的?

  (2)同步出示实物水果并小结:苹果的形状是圆圆的,梨的形状是一头大一头小,香蕉的形状是长长的、弯弯的。我们是根据形状找到了苹果、梨、香蕉的影子。

  寻找苹果、梨、香蕉的颜色再次激趣。

  师(模拟水果宝宝的声音):没想到你们这么厉害,一下子就找到了我们的影子。我们再来玩一次吧。你们准备好了吗?

  二、交代任务

  师(出示塑封纸做的透明的水果):这次水果们把自己的颜色藏起来了。你们想一想苹果、梨、香蕉是什么颜色的?把它们送属于自己颜色的家里吧。

  1、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教师观察指导要素:

  (1)幼儿是否将透明的水果送至与其颜色相应的颜色底板纸上。

  (2)当幼儿匹配正确时,教师用提问帮助幼儿提升:你为苹果、梨、香蕉穿上了什么颜色的衣服?

  2、教师小结。

  (1)当绿色没有幼儿使用时,重点提问:苹果宝宝有哪些颜色的衣服?你在哪里看见过不同颜色的苹果?

  (2)有个别幼儿用到绿色时,重点提问:你在哪里用到绿色时,重点提问:你在哪里见过绿颜色的苹果?苹果宝宝还有什么颜色的衣服?

  (3)出示“苹果的家”并小结:不同的水果有不同颜色。有些同种水果也会有不同的颜色。

  寻找躲在门后的水果

  第三次激趣。

  师(模拟水果宝宝的声音):你们一会儿就找到了我们的衣服颜色。我们还没有玩够呢,再躲起来。哈哈,这次有点难找哦。

  三、交代任务

  师:这次苹果、梨、香蕉躲在门背后,只露出一点点。我们来看看到底门后面躲着谁。

  1、幼儿观察、判断,谁躲在门后。

  (观察用多张大图书页面遮挡的苹果、梨、香蕉的图片。若幼儿看第一页就能判断出则最好,若不能判断出,就往后翻到第二页、第三页。越往后翻,露出的面积越大,判断难度越小。)

  可能出现的情况:

  (1)当幼儿猜出水果时,教师重点提问:你从哪里看出这是苹果、梨、香?

  (2)当幼儿猜不出水果时,教师就再打开本一扇门,露出更大面积的水果局部,降低幼儿猜测的难度。

  教师重点提问:你能根据颜色、形状猜出是什么水果吗?还有什么可帮助你猜出是什么水果?

  教师小结:

  看来要找出它们,我们要看得仔细一点、认真一点呢。

  活动延伸:

  师(模拟水果宝宝的声音):你们的眼睛可真厉害,我们只露出一点点还是被你们认出来了。

  师:活动室后面有一个“水果乐园”,现在我们去那里和更多的水果宝宝玩玩吧。

  教学反思:

  目标是让宝宝们在感受到游戏快乐的同时也学习很多知识。主要内容是我们的水果宝宝的影子和颜色藏起来了,启发我们的小朋友通过水果宝宝的不同形状找到自己的影子,同时也对于平时经验的积累找到水果的不同颜色。激发幼儿参与的积极性,给与了每位孩子的表述机会,真正体现了玩玩乐乐中学习了语言,在学习语言中体验快乐,在快乐的体验中增长知识。整个活动在欢快活跃的气氛中进行着,课后结束受到教师们的好评。

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乐意参加种植活动。

  2、学习并尝试用“按”的方法种大蒜。

  3、关注植物的生长,愿意连续观察自己种植的大蒜。

  活动准备:

  1、大蒜若干

  2、废旧的`小杯子、罐子

  3、小铲子、浇水用的小杯子若干。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认识大蒜头。

  师:“这是什么?大蒜头长大后是什么样呢?种下的蒜头能长出叶子吗?”

  2、与幼儿共同讨论,准备材料器具。

  师:“我们种大蒜需要什么?”

  与幼儿商量分工准备。

  3、带领幼儿种大蒜。

  教师示范种大蒜的方法:每人拿一个小器皿,盛上泥土,手捏大蒜头,将尖头朝上,按进泥土,最后浇一点水。

  4、幼儿动手尝试,教师给与帮助与指导。重点观察是否将大蒜头尖头朝上,并请幼儿种好后端平,放到自然角。

小班教案 篇8

  一、教学名称:

  红花献给好妈妈

  二、教学目标:

  1、激发幼儿热爱妈妈的情感。

  2、发展幼儿走、跑动作的'协调性和反应的灵敏性。

  3、引导幼儿能听信号准确地向指定方向小碎步走、起重走和跑。

  三、教学准备:

  纸花若干,小蓝一个;活动前教幼儿熟悉儿歌。

  四、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幼儿排成一列横队,站在场地一边,每个幼儿手拿一朵化。教师扮妈妈,手提小蓝站在场地中央。

  (二)基本部分: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念儿歌::大红化,真美丽,红花献给好妈妈。“说完儿歌,幼儿小碎步走到妈妈身边献花,把花轻轻放进小蓝,然后小碎步走回原位站好。最后妈妈举起小蓝说:谢谢孩子们。”游戏结束。

  〈三〉结束部分:教师讲评。收放教具

  五、教学延伸:

  让幼儿回家后和妈妈一起练习红花献给好妈妈的游戏。

小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认识不同水果直面、横切面的不同图形,建立水果与其切面的联系。

  2、欣赏不同水果切面图形的轮廓和花纹。

  活动准备:

  苹果、杨桃、桔子、梨、猕猴桃、桃子等常见水果,挂图,《小朋友的书秋天到了》

  活动过程:

  一、欣赏水果切面,初步尝试将其与水果匹配。

  1.出示几种常见的水果切面图,初步尝试将其与水果匹配。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图片吗?这些都是水果切出来的图形,你们喜欢哪一个?

  2.请幼儿大胆发言,讲述自己心中的想法。

  师:我请你来猜一猜,这些漂亮的图案是什么水果切出来的?

  二、观察水果切面

  师:我发现孩子们的一件有些不一致了,有的说我胖的这张图片是这个水果的切面,有的说是哪个水果的切面,那到底是哪种水果呢?我们来动手做一做吧,相信答案就会出来了!

  1.教师取出苹果、梨和猕猴桃等水果,切出横切面,验证幼儿的猜测。

  师:你找到答案了吗?这些水果的横切面是这样的,那我如果把这个水果竖着来切的话,会不会和刚刚切猪来的是一样的呢?也来一起试试看吧!

  2.教师切出水果的.直切面,将横切面与直切面放在幼儿面前,引导幼儿进行比较。

  师:你们觉得这个横切面切出来的水果像什么呢?直切面切出来的水果又像什么呢?

  三、找水果

  1.教师请幼儿坐回到自己的位置,将位置上事先布置好的其他水果的图片,和这些说过的图片,请幼儿进行比较。

  2.请幼儿帮这些水果找到正确的水果图,并能够说出这些水果的名字。

  3.引导幼儿便找水果,边说一说你看到的说过切面图像什么?与旁边的小伙伴们讲一讲。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小班教案11-16

小班教案07-22

【优秀】小班教案10-09

小班教案(精品)12-13

小班体能教案06-24

小班活动教案06-25

牙齿教案小班06-01

小班洗澡教案11-01

小班优秀教案11-05

小班教案[精]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