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范文汇总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篇1
目标
1.懂得只要有爱心,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帮助别人。
2.愿意给别人带去快乐。
准备
1.挂图,故事磁带。
2.两幅表情图:一幅为哭泣的表情,一幅为微笑的表情。
3.空白的圆形卡片,油画棒等。
过程
1.看表情图。
――教师出示两幅表情图,请幼儿说说看了哪幅图能联想起快乐的事。
――引导幼儿说说为什么喜欢微笑的表情。
――让我看看你们甜甜的微笑吧!
2.欣赏故事第一段。
――出示挂图,欣赏故事第一段。为什么小蜗牛很着急?
――小鸟、大象、小兔为朋友做了什么?朋友感到怎么样?
――小蜗牛能为朋友做些什么呢?
――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充分想像并讲述。
3.完整欣赏故事。
――请幼儿边看挂图,边完整欣赏故事。
小蜗牛做了什么让朋友感到高兴的事?
――为什么小蜗牛会想到把微笑送给朋友?
――它是怎样把微笑送给大家的?
――朋友们喜欢微笑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大家为什么认为蜗牛了不起?
4.制作“微笑”标志。
――幼儿自制两枚微笑标志,即在圆形卡片上画上微笑的表情。
――启发幼儿将其中一枚“微笑”标志别在自己胸前,时刻提醒自己为朋友带去快乐,另一标志则送给其他班级的幼儿。
建议
1.作品通过简炼、优美的语言展示了一个互助、友爱的童话世界,在教学中,教师应让幼儿充分感受小蜗牛的助人之心和与朋友的友爱之情,体验为朋友做事的'快乐。
2.最后环节可放在日常活动中进行。
附:微笑
森林里的动物们都是好朋友。小鸟为朋友唱歌,大象为朋友盖房子,小兔为朋友送信……小蜗牛很着急,他只能在地上,慢慢地爬,别的什么也干不了。
小兔走过小蜗牛的身边,小蜗牛向着小兔微笑。小兔说:“小蜗牛,你的微笑真甜。”小蜗牛想:“对呀,我可以对朋友们微笑。”小蜗牛又一想,“可是,怎么样让朋友们看到我的微笑呢?”
小蜗牛想出了好办法。第二天,他把很多信交给小兔子。小兔子把信送给了森林里的朋友们。朋友们拆开信,信里是一张画。画上的小蜗牛正在甜甜地微笑。森林里的朋友们也都微笑起来,他们说:“小蜗牛真了不起!他把微笑送给了大家。”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篇2
活动背景:
我们生活周围,有越来越多的各种标志,它是社会繁荣和人性化的体现。了解一些简单的标志,可以积累生活经验,增强孩子的生活能力。
当然,对生活中标志的理解,还活跃了孩子的思维,丰富了孩子的表达手段,使孩子逐渐养成关注周围生活的良好习惯。
对标志的了解和认识,可以分类进行,如日常生活标记、建筑设施标记、交通标记等。
内容与要求:
1、了解一些常用标记的含义,并尝试自己设计标记。
2、对生活周围的标记感兴趣。
活动准备:
1、各种标记的.录像。
2、各种标记与实际事物的配对卡。
3、参观过一些公共场所。
4、投影机。
过程与指导:
一、观看各种标记的录像
1、看录像:你看到的是什么?你在哪里看到过?
2、讨论:为什么要有这些标记?
3、游戏:玩卡片配对。
这些标记是什么意思呢?(你认识这些标记吗?)什么地方才会有这种标记呢?请你帮一个标记找到它应该去的地方。
4、交流讨论:说说你帮哪个标记找到了家?(使用投影机)
二、设计标记
1、了解设计任务。我们都知道,标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这些标记有的是用图形来表示,有的是用图画来表示,还有的用字母来表示,很有趣,让我们一看就懂。
2、设计制作:为幼儿园的厕所设计标记。(老师及时表扬孩子中的表达方式,以促进孩子间的相互启发)
3、交流分享:说说自己的设计。
4、标记展览。
5、延伸。
我们的周围还有许多各种各样的标记,请小朋友用心去发现(并把它记在本子上)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专心倾听故事,对有生活哲理的趣味童话感兴趣。
2、知道人有各自的本事,别小看自己。
3、学说完整句:“我不会……,可是我会……”。
4、体会做事要仔细,不要粗心大意。
5、喜欢并尝试创编故事结尾,并乐意和同伴一起学编。
二、活动准备
1、在活动前,幼儿对动物(小鸟、大象、蛇、老虎、狮子等)的一些本领有所认识;
2、小黑象玩偶一个,活动挂图一幅;
3、各种体育器械若干(呼拉圈、哑铃、绳子、皮球等)
4、绘画材料(白纸、油画棒、彩色笔等)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创设语言环境
以现在共同关注的奥运会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小朋友,现在全世界的叔叔、阿姨还有小朋友们都共同关注着一个盛大的运动会,你们知道那是什么运动会吗?”(教师做一个举重动作,请幼儿猜一猜是什么比赛)“今天,老师就要给小朋友介绍一个重要的客人,他就是森林奥运会的举重冠军——小黑象。(幼儿欢迎)他今天给小朋友带来一个他身边的故事,小朋友想不想听啊?有请小黑象!”
(二)、小黑象讲故事——《想飞的小象》
1、以小黑象的口吻生动的讲述故事,提醒幼儿专心倾听。
小黑象提问:
1)、我的故事讲的是一只什么样的小象啊?它为什么想飞?
2)、故事里还有些什么小动物呢?他们是怎么对小象说的?
幼儿在自由讨论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视时机出示挂图,“瞧!就是这只想飞的小象。他刚刚生下来,第一天,他就看见了许多小动物……”自然过渡到第二次讲述。
(三)、教师结合活动挂图,第二遍讲述故事。
讲述过程中,在对话处放慢速度,引导幼儿模仿故事对话语言。
提问:1)、小象看见天上的小鸟,它想什么?
2)、蛇会飞吗?它会什么本领?蛇是怎样对小象说的?
3}、狮子和老虎又是怎样说的呢?
4)、小象有什么本领?它最后还想飞吗?为什么?
(四)、谈话活动“我的本领”
1、小黑象:“小朋友们真棒,我的故事你们一听就明白了。你们想不想也去参加奥运会啊?可是,我还不知道你们的本事呢?能告诉我吗?”
鼓励幼儿大胆的',声音响亮地在集体面前说说自己的或好朋友的本领,启发幼儿用“我(他)不会……,可是我(他)会……”的句型讲述。
2、提供体育器械,幼儿自主选择活动材料进行游戏;
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扮演小黑象的角色参与幼儿的游戏,引导幼儿交谈。
如:1)、“小明你会什么呀?”启发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本领,小象以“你真棒!”给予肯定;
2)、“小明你会不会玩呼拉圈呀?”启发幼儿运用完整句“我不会……,可是我会……”。
*选择适当的时机,结束幼儿游戏。
“今天我们的训练就先到这里吧!(提醒幼儿收拾玩具材料)
(五)、活动延伸
小黑象:“哇!小朋友们的本事可真不少啊,真了不起!等会儿,我就要回到森林王国去了,你们能把你们的本领画下来送给我吗?”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篇4
设计思路
绘本《先有蛋》描述了蛋变成鸡、小蝌蚪变成青蛙、种子变成花朵、毛毛虫变成蝴蝶……《先有蛋》不仅仅是一个故事,还蕴涵了对“生命起源和变化”的审美感知。通过绘本学习,教师可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学习联系前后页讲述动植物或事物的变化过程,同时引导幼儿用“先有……然后才有……”的句式将些简单的科学现象说清楚。
其次,绘本中隐藏着有趣的洞洞,幼儿会发现图像构成和变化的“秘密”、事物之间的奇妙联系。如同一个洞洞既是“鸡蛋”又可以是“小鸡”的身体;既是“毛毛虫”又可以是“蝴蝶”的一部分……在这些“部分”与“整体”的变化中,幼儿感知了生命的成长和变化,理解了“洞洞”中的丰富意义,由此也可以培养幼儿有意识地观察的能力。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仔细阅读,能够联系画面的前后页运用“先有……然后才有……”的句式讲述事物的变化过程。
2.阅读绘本让幼儿感受生命起源和变化的过程。
活动准备
1.绘本《先有蛋》入手一册(后半部分从字的变化开始用夹子夹住)。
2.绘本封面蛋形镂空处,制作能转动的环形纸条(纸条上有问号、蛋、小蝌蚪等图样)。
3.与绘本相同的图片一套。
4.文字(先有、然后才有)。
活动过程
一、出示绘本,解读故事名字
1.这本书的名字叫什么?
2.问号代表什么?
3.教师小结:问号代表其中有许多问题和变化,要我们自己去寻找、发现。
【设计意图:教师要有意识地将封面上的环形纸条转动到问号处,引导幼儿解读“先有”,让幼儿从一开始就感知到绘本当中的内容是会变化的,从而引发幼儿阅读的愿望及好奇
心。】
二、引导幼儿自主阅读第一部分
关注点:
引导幼儿发现绘本画面前后页的联系,鼓励幼儿运用“先有……,然后才有……”的句式讲述动植物变化的过程。
幼儿能否发现图像构成和变化的“秘密”。
1.阅读前提问:请你们仔细阅读,等会儿告诉大家,你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2.幼儿自主阅读。
3.交流讲述:
(1)你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幼儿发现动植物的变化。
幼儿讲到哪幅图,教师就出示相应的图片。
(多数幼儿会讲述自己看到的内容,但有的幼儿只讲述其中的一幅图片,针对这个现象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追问:“你看看小鸡这页的前一页和后一页上面分别有什么?”这样幼儿就会将前后页内容联系起来。教师要注意同时将动物的变化过程呈现在幼儿的面前。)
原来,前后几页的画面内容是有联系的,它们能告诉我们一个有趣的变化过程。
呈现先有蛋,然后才有母鸡;先有小蝌蚪,然后才有青蛙;先有种子,然后才有花朵;先有毛毛虫,然后才有蝴蝶的变化过程。
(幼儿寻找的时候,教师要及时帮助幼儿梳理,引导幼儿发现动植物的变化过程,鼓励幼儿运用“先有……,然后才有 ……”的句式讲述动植物的变化过程,积累相关的科学经验。)
(2)发现书上的“洞洞”。
提问:一起来看看这个“洞洞”, 它们一会儿变成了什么?一会儿又变成了什么?
教师小结:同一个“洞洞”既是鸡蛋又可以是小鸡的身体;同一个“洞洞”既是毛毛虫又可以是蝴蝶的一部分……
(在寻找讲述这些“部分”与“整体”的变化过程中,让幼儿感知洞洞变化的有趣,进一步培养幼儿有意识地观察的能力。)
【设计意图: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发现加以引导,如幼儿先发现洞洞的'变化。教师就可先引导幼儿一起观察洞洞的有趣,然后讲述动植物的变化过程等。】
三、阅读第二部分,引导幼儿讲述不同事物的变化
刚才我们发现了动植物的变化过程,猜猜接着还会出现其他什么有趣的变化?
1.幼儿自主阅读。
2.引导幼儿一起边看边讲述第二部分。
(引导幼儿一起边看边讲述字的变化、颜料的变化,感受事物的奇妙变化过程,拓展视野。)
3.感受动植物的轮回变化。
原来生命是那么的奇妙,它会发生许多的变化。到底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
(1)幼儿互相讨论。
(2)教师贴出:蛋→小鸡→母鸡的轮回图。
(通过讨论,让幼儿知道许多事物是轮回变化的。)
四、为小故事取名字
1.每个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小故事,你觉得这个故事的名字可以叫什么呢?
2.引导幼儿为小故事起名字,并抽拉纸条到相应的小故事处,如有关小蝌蚪的,就拉到小蝌蚪的地方)。
【设计意图:此环节与开始部分相呼应,幼儿在了解绘本内容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自己看到的变化编不同的故事名字。】
五、拓展延伸
1.结合生活经验,讲述自己发现的周围生活中的变化。
2.在区角活动中将自己发现的变化做成一本洞洞书。
点评
1.绘本与科学教育的有机融合
借用绘本故事中有趣的画面,让幼儿在情境性的阅读过程中体验故事的多元和生活化,图文并茂的绘本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阅读能帮助幼儿逐渐形成稳定的探究能力。此外,幼儿在阅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了解了一些动植物、事物的变化过程,无形中也提高了幼儿的科学能力。
2.教学具材料的巧妙运用能激发幼儿探究的愿望
活动过程中教师巧妙地运用教学具,有意识地将封面上的环形纸条转动到问号处。教师还让幼儿为每个动植物的变化起一个小故事的名字,引导幼儿解读“先有”等,这些都让幼儿从一开始就感知到绘本中的内容是会一直变化的,从而引发他们阅读的愿望及善于提问的好奇心、探究愿望。
3.关键经验的把握能有效促进幼儿阅读能力的提高
中班幼儿阅读能力的核心经验之一就是要能够看画面的前后页信息,理解故事的内容和情节等。在本次活动中教师有意识地追问:“你看看小鸡的前一页和后一页上面分别有什么?”这样幼儿就会将前后页的内容联系起来。而后当幼儿再阅读下一个变化时,他们就会完整地讲出自己所看到的整个变化过程。这样的启发能有效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 了解太阳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2、 理解故事,大胆猜测并讲述故事的情节。
活动准备:教学课件,太阳图片,眼罩
活动过程:
一、 故事导入
——中班的小朋友都长的特别漂亮,你们还记得自己小时候长的也这么漂亮吗?今天何老师给你们带来的.故事说的就是小时候的故事,看看是谁小时候的故事。
——太阳公公也有小的时候,猜猜太阳小时候会是什么样的?(出示太阳小时候的图片)
二、 阅读理解故事
-----看看他们想出的是什么办法呢?三个办法里,你看懂了几个呢?三、小鱼救太阳
-------这些办法都不行,这时候有个人要出来救太阳宝宝了,你猜是谁呢?
-------实践体验,找小朋友带上眼罩做小鱼,台下小朋友告诉他太阳的方向来找到小鱼的位置。
活动结束:
我们都很喜欢这个找太阳的游戏,我们再来找一次吧,找太阳之前先跟后面的老师说再见吧!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教案06-30
中班语言的教案02-26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教案:家12-16
【热】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01-09
【推荐】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01-15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推荐】01-12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热】01-12
【荐】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01-17
【精】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01-10
【热门】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