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美术教案范文汇总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美术教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美术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花鸟画的社会意义及审美价值。
2、理解花鸟画画家“缘物寄情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特点,感受画家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
3、了解花鸟画的艺术表现方法。
4、感受自然之美,体验花鸟画的乐趣。
内容结构:
①、本课有:“画出荷花多样的美”、“胸有成竹”、“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三部内容,从相同题材和不同题材展示花鸟画画家的作品。
②、以相同的题材,艺术家运用不同的表现方法寄托对花鸟的情感,表现自己对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本课以“画出荷花多样的美”为教学重点。
2、启发学生在艺术家的作品中获得审美感受,明确作品的社会寓意、艺术表现及画家的思想情感的表达是本课的教学设计格式重点。
3、花鸟画的表现方法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方法探究学习、问题讨论、创作体验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本课以设问的形式导入课题。
(二)、讲授新课
一、感知作品
1、感知作品,仔细观察《出水芙蓉》、《映日》、《荷塘》三幅作品。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作品。让学生对作品形成初步的印象。
◆ 播放背景音乐。
◆ 展示作品: 《出水芙蓉》 《映日》 《荷塘》
二、分析作品
画出荷花多样的美
1、学生仔细观察比较作品:寻找理解作品的中心要素(作品表现的内容、表现形式、画家的思想)。(从学生自己的理解出发,用心去理解论文提纲格式作品。)
2、分析作品: 中国画花鸟作品:《出水芙蓉》、《映日》、《荷塘》。
①、学生对作品中的要素产生问题并分组展开讨论。
②、讨论分析作品的异同。
③、分析作品的不同表现形式。
④、领会作品的内涵与创作理念。
3、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可以是自己的见解,也可以是小组共同的观点。
《出水芙蓉》: 是(南宋)吴炳的册页工笔画。
《映日》、《荷塘》写意花鸟,形象简练概括。笔墨生动有生机,赋予力量之美感。
1、引导学生仔细比较作品:
①、比较作品的'题材。
②、比较作品的表现形式。
③、比较画家对作品赋予的思想情感。
2、启发学生思考分析作品:
①、引导学学案导学展示激学生注意花鸟画作品的不同表现形式。
②、引导学生领会画家缘物寄情的思想情感。
③、了解中国花鸟画的艺术特点。
3、鼓励学生自我表现,发表自己的见解。
知识要点:
①、《出水芙蓉》:工笔画,画面构图饱满,形象单纯,但画家表现丰富。笔法精工,设色艳丽。是南宋院体画中的精品。
②、《映日》:写意花鸟,构图奇崛,墨色浓重,线条强劲有力,具有力量美。
③、《荷塘》:写意花鸟,线条色块交织,刚柔相济,虽是深秋却不显萧瑟,似乎是一首交响乐。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阐述自己的观点。谈自己对作品的感受。 胸有成竹
展示作品,学毕业论文的格式生分析、感受作品。
引导学生分析鉴赏作品:(北宋)文同《墨竹图》(明朝)徐渭《墨葡萄图》(清朝)郑燮《兰竹图》
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学生分析、感受作品。学生分析鉴赏 齐白石《虾》。
三、体验作品
播放背景音乐。学生体验作品。体验水墨的乐趣
四、知识拓展:五代、宋、元时期花鸟画的发展特点。
五、学生小结并进行自我评价,教师总结并进行总体评价。
六、课外延伸:查阅收集齐白石、郑燮的其他花鸟作品。
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对祖国京剧艺术感兴趣。
2、欣赏京剧脸谱,感受京剧脸谱夸张的色彩和形象。
3、能用鲜艳的色彩、对称的艺术形式装饰京剧脸谱。
【活动准备】
教师范画、多媒体课件、无色京剧脸谱面具若干、记号笔、油画棒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导孩子们听音乐
小朋友你们听,这是什么曲子啊?(京剧),对这就是京剧,京剧是我们中国特有的舞台表演艺术形式之一,京剧是我们的国粹。
二、播放多媒体课件,感受京剧演员们特有的服装和脸部的色彩。
1、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表演京剧的演员们是什么样子的!你们看到演员们的衣服和脸都怎么样啊?(他们的衣服很漂亮、他们的脸上五颜六色的')。
2、我们来欣赏一下大花脸还有什么样的?京剧脸谱上的颜色一般有红、黄、蓝、绿、黑、白等,色彩鲜艳,一看就很吸引人,观众可以从脸谱的颜色上分辨角色是英雄还是坏人,是聪明的还是愚蠢的……
3、 小朋友,京剧脸谱和我们不化妆的脸哪些地方是一样的?(都有眼睛、鼻子、眉毛、嘴巴、牙齿、耳朵)。京剧脸谱上的图案、花纹和颜色都是以鼻子为中心对称的,眼睛、嘴巴、眉毛、胡子用夸张的方法,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形状。
三、教师演示,幼儿学习装饰脸谱
京剧脸谱的特点就是左右对称,也有个别不对称的,老师已经准备好了他们的脸型,小朋友在其中用记号笔勾画线条,看老师怎么画,先在脸谱的中间定一个点,左右画对称的弧线,依此勾出额头、眼睛、鼻子、嘴,下巴等各部位。勾线条前一定要想好,勾时一下子画成。老师演示多种脸谱的画法。
四、幼儿开始画画:
现在请小朋友们来设计一张漂亮的京剧脸谱吧!在设计之前你们心里要想好今天你要设计什么图案的五官、要给它涂上什么颜色,颜色要深浅搭配。一定要注意左右对称。并根据我讲到的颜色来给这幅画涂色。涂色时先涂淡的颜色,如黄色,蓝色,再涂容易脏的颜色:黑色。这样就不易弄脏画面。
五、讲评小结,结束活动。
讲评:从图案、色彩、对称方面。
【活动延伸】
在活动后我们将画好的京剧脸谱制作成面具带起来我们举行一个京剧表演会!
美术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纲要》在艺术教育活动中的培养目标明确规定培养幼儿喜欢艺术活动,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我发现幼儿对身边的色彩非常感兴趣,尤其是大班幼儿除了兴趣外还产生了想尝试、研究色彩的欲望。一次在色彩活动中,小朋友问我这样一个问题:老师,我为什么一看到蓝色就想到大海?我都想去大海了。基于孩子们这种奇妙的感觉,我参考教材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孩子们在颜色的海洋里展开想象的翅膀尽情创作。
活动目标:
1、通过让幼儿感知颜色从而让幼儿发现色彩的奇妙魅力。
2、根据色彩的变化创作出富于想象的作品。
3、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范画多幅(成品、半成品)、各色水粉颜料、玻璃板、刮画纸、刮画笔、两个区域(一个压画区、一个添画区)
活动重点:发现色彩变化,感知色彩魅力培养幼儿对美术兴趣。
活动难点:
用压画法和刮画法的巧妙结合能够创作出赋予想象的美术作品。
活动过程:
1、出示红色纸板,提问:这是什么颜色?你们看到红色的时候你会想到什么?
出示蓝色纸板,提问:这是什么颜色?你们看到蓝色的时候你又会想到什么?
出示绿色纸板,提问:这是什么颜色?你们看到绿色的时候你会想到什么?
师说:色彩真是很奇妙,不同的色彩会给人不一样的感觉,让人想到许多美丽的画面。
2、教师演示
在一块玻璃板上倒上各种颜色,轻轻地搅拌使它们交织在一起,然后上面盖上一张纸,用手轻压纸面。(边做边讲解做法)
师提问:各种颜色都是神奇的魔术师看看它们给大家变出了什么?
轻轻的掀开画纸请大家欣赏。
师提问:色彩魔术师给大家画出的是什么呢?(教师启发幼儿回答,根据想象添画成具象的图形,并起一个好听的名字)
3、出示准备的范画,请幼儿欣赏。
这里是老师昨天压出的一幅画,看看它像什么,再添加点什么?并给范画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出示创作好的范画。(范画三幅以上)
师:这些色彩真是太奇妙了,这种作画方法也非常有趣,大家想不想也来尝试呢!
4、提出要求
1)选择颜色时要注意卫生,不要弄到外边。
2)将压好的画平端到添画区晾干,添画时要采用刮画的.方法。
5、幼儿操作,教师指导。(播放轻音乐)
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能力稍差的幼儿给予帮助。
6、(添画区)教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自己印出的图案,想象添画成漂亮的小作品,然后在丰富自己的画面。给自己的作品起一个好听的名字。
7、总结、评析作品
教师请小朋友介绍自己作品的名字(能力弱的幼儿大家帮助他起名字),然后请小朋友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作品,喜欢的理由。
8、作品欣赏
电视观看、欣赏抽象派的代表人物“梵高、毕加索”的代表作品。
活动延伸:
把幼儿的作品粘贴出来,布置成“色彩中的秘密”作品展。
效果分析:
本次教学活动,紧贴大纲、幼儿教材。充分的展现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学形式新颖、语言简洁明了,又不失孩子们的童真、童趣,吸引幼儿,充分的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不足之处是在添画时工具笔太细了,幼儿刮画时不易表现,最好采用粗一点的刮画工具。
美术教案 篇4
课 题
第9课 生命的甘露
教 学目 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地球水资源现状认识水对生命的重要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并设计保护水的招贴画、并能根据实际创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关心水资源、热爱大自然,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 点
培养学生的节水和环保意识,尝试设计招贴画。
招贴画创意设计。
教法学法
欣赏、探索、设计创作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学习活动设计
一、情境创设
众所周知,水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水资源相对充足的地方,人们很难想象,没有水的'情景,那么今天就让事实告诉我们,如果没有了水,人类将面临何种绝境。播放我国西南地区干旱造成的可怕景象让学生观看。
二、预习反馈
出示问题:地球差不多都被水包裹着,为什么又缺水呢?我们怎样来节约用水?怎样才能让更多的人都来保护和爱惜水?
三、探究方法
1、出示学习要求:欣赏课本中的三幅招贴画,说说作品各表现了什么内容。找一找作品的相同特点,试着总结招贴画由那几要素组成。
2、教师小结招贴画的一般格式要求:①主题与画面要明确、醒目、新颖,具有视觉冲击力,使人看着明白。②主题一般用文字口号来强调,简洁、通顺、突出。可用拼音或字母加以标示、装饰。
四、自主设计
1、作业要求:拿起我们的画笔,设计一幅招贴画,以无声的呐喊唤醒那些沉睡的心灵—— 珍惜生命甘露,保护生命之源!
2、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评价交流
展示部分学生作业,师生评价交流。
学生举例说说敦煌水资源情况。
各小组讨论分析、推荐人员回答讨论结果。
1、欣赏分析作品,讨论招贴画的组成要素。
2、师生共同总结归纳招贴画的一般格式要求。
学生设计制作,按照要求进行设计创作。
学生评价交流。
美术教案 篇5
一、教材分析
本课从破壳而出的小动物入手,引导学生探究神秘生命的世界,从感知、认知到思索、表现、创造,多层面地拓展学生创造的领域。
生命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个神秘的话题,他们想知道生命是怎样产生的,是从哪里来的。而卵生动物的鸟类在孵化过程中,最容易被学生观察到。让学生了解生命在形成的时候,是需要吸收补充很多营养才能孕育生成;了解小鸡出生的时候,就需要自己用嘴巴和脚挣破蛋壳的包裹,显示生命的力量。通过观察活动,懂得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关注生命,捕捉感人、美丽、生动的瞬间,表现自己的不同感受。
二、教学目标
探索生命伊始的奥秘,展开回忆与想象,大胆自由地表现出一种自己喜欢的生物出壳时的情景。通过观察、幻想、体验与交流,感受生命的不屈与独特的美丽,进行想象与构思,追求表现的新颖与生动。
三、重点难点
重点:启发学生回忆与联想动物出壳的生动情景,利用多种方法打开学生思路,鼓励创新,表现出生动的画面。
难点:表现的自由性和不同种动物的特点,通过欣赏、鼓励等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德育渗透
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生命奥秘的激情和关爱生命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在集体活动的过程中,相互交流、想到启发的良好品质。
六、材料准备
1、欣赏孵化过程的'录像、图片资料。
2、绘画用笔和纸。
3、胶棒、彩纸、剪刀。
七、教学过程
1、故事导入
(接故事):胖胖的芦花鸡妈妈每天都下一只蛋。可是有一天蛋全都不见了,鸡妈妈好伤心啊!过了几天,芦花鸡在草丛里捉虫子的时候,发现了有各种各样的蛋,不知是哪个粗心的妈妈丢掉的。芦花鸡用自己胖胖的身体盖住了蛋宝宝,辛辛苦苦地孵化了一个多月。这期间,先先后后地,蛋卵里的小生命一点点发生变化了……
(1) 谁会第一个从蛋壳里钻出来呢?
(2) 会不会只是小鸡呢?
(3) 鸡妈妈会不会带着一群宝宝回家了?有小野鸭、小天鹅、小孔雀、小驼鸟,甚至是小鳄鱼……
(4) 除了你知道的动物,还会不会有一些神秘的物种呢?
2、观察蛋壳中的神秘现象
10天――血管像树根一样输送营养。
20天――宝宝的身体成形了,安静地睡在里边。
29天――宝宝的身体越来越大,觉得里边的空间太挤了,它们开始动起来了,想冲出这个黑黑的房间。
3、表演
(1) 如果你是蛋宝宝。你怎么出来?请表演一下。
(设计一个大纸袋、塑料袋或者是透明的雨衣,打上几个出气孔,假设鸡蛋内的空音。)
组织学生带上尖尖的嘴巴,体会蛋宝宝出壳的艰难和勇气。
(2) 怎样用嘴巴啄蛋壳?
啄破一个洞,啄破一圈。
用脚蹬开,露出一半身体,滚出来……
(3)出来时的心情和动态是什么样了的?惊奇、兴奋、自豪、害羞?
讨论心情的具体表现:
兴奋地走来走去;自豪地伸长脖子;害羞地低下头;躲在妈妈的身后。
(3) 蛋宝宝看见这么多与自己长得不一样的同伴,会怎么样呢?
①马上成为好朋友,用动作表示友好。
②用眼睛看,用嘴巴碰与自己不一样的地方,表示奇怪与友善。
③帮助未出壳的宝宝出来。
4、构图思路
(1) 生命自然形成的连接图。
(2) 先出来的宝宝帮助正在出生的宝宝里外呼应。
5、画面具体指导
6、布置作业
7、评价
分小组讨论推荐典型的画面:
(1) 选出感情最生动、友情动人的作品。
(2) 谁画的家庭成员种类最多?
(3) 找出画面里最有意思的地方?
(4) 提出一个好的改进建议来。
(5) 挣脱蛋壳情趣点。
(6) 妈妈关注保护蛋宝宝的情节。
(7) 你喜欢哪个家庭?为什么?
课后记
许多学生将妈妈初次见到自己的孩子和小动物第一次破壳而出的心情揣摩的非常到位。但这种心情在画面上表现有一定难度。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教案07-21
(通用)美术教案12-04
中班美术教案11-06
(热门)美术教案10-15
(荐)美术教案11-12
美术教案【精品】07-30
小学美术教案02-22
美术教案[必备]01-29
大班美术教案05-11
美术教案(通用)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