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小班音乐教案模板汇编八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音乐教案8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A段与B段旋律不同的情绪,初步了解作品所表达的主要内容。
2、尝试用身体动作表达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3、体验小狗嬉戏的快乐。
重点:感受A段与B段旋律不同的情绪,初步了解作品所表达的主要内容。
难点:尝试用身体动作表达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幼儿人手一条自制的"尾巴";《小狗圆舞曲》的音乐、小狗的叫声;相关的PPT
经验准备:
和家长一起了解小狗的生活习性和小狗喜爱的活动。
活动过程:
一、音乐欣赏A段。
1、幼儿聆听A段旋律第一遍,感受快速、活泼的音乐情绪。
2、幼儿聆听A段旋律第二遍,初步感知旋律与音乐形象。
提问:"听了这段音乐,你觉得开心吗?""音乐是快快的还是慢慢的呀!"(快快的)
3、幼儿聆听A段旋律第三遍,初步感知音乐形象
提问:"其实,这段音乐里还藏着一只小动物,会是谁呢?你们来听听。"
4、请幼儿用动作表现,请其他幼儿模仿跟学。
二、音乐欣赏B段。
1、播放B段音乐,感知音乐变化。
提问:"小狗玩累了,这个时候它会干什么呢?"(播放B段音乐)
〇幼儿用动作表现。
提问:"你怎么知道的?你从哪里听出来的。"(音乐里)
"那这个音乐是变快了还是变慢了?"
2、随乐集体表演。
三、再次欣赏——A段。
再次欣赏A段音乐,体验音乐得再次速度变化。
四、欣赏《小狗圆舞曲》,并提供自制"尾巴"让幼儿尝试用动作表达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1、边完整欣赏音乐,边游戏。
2、介绍音乐名称及作者。
五、结束部分
完整播放《小狗圆舞曲》,在结束部分引导幼儿随着配班教师离开活动现场。
延伸活动:
提供自制乐器、传统乐器让幼儿尝试随着节奏演奏,细细品味乐曲的旋律及乐曲所表达的情感。
活动反思:
音乐对学生的美育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其中蕴涵着道德哲理和丰富的情感体验,因而在欣赏教学中,通过让学生仔细地聆听乐曲,张开想象的翅膀,在广泛的时间,空间里遨游,用心去感受,体验音乐的美,从中找出最佳的答案。
1、如在欣赏课《小狗圆舞曲》中,初听时,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再听时,让学生按节奏的变化区为乐曲分段,并辨别哪两个部分基本相似。
2、分段听时,分析比较两个主题在旋律进行及节奏上的特点,联想这两个主题各描写了小狗怎样的形态,并随着音乐模仿小狗的不同神态,动作;接着分小组讨论,可用哪些形式来表现乐曲。
3、于是学生们充分发挥想象,有的创编故事,有的创编小品,有的用绘画等形式惟妙惟肖地表现乐队员后出示一条旋律,学生仔细观察后找出提示中的旋律进行及变奏规律,进行创编乐曲。
4、然后分别视唱改编前后的乐曲,再次体验旋律,节奏等因索与乐曲情绪的关系。这样经过在不同层次上的反复聆听及亲身体验,合作参与后,使学生在体验,内化的基础上得出音乐的旋律进行及节奏变化与音乐所表现的情绪之间的内在联系。
5、最后通过再次合作,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这样的欣赏教学,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及实践能力均有提高;思维及反应能力较前敏捷;自修心增强;研讨气氛形成。
小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名称:《大拇指》
活动目标:
1、学会分辨大拇指和小拇指,并熟悉它们的名称。
2、初步学习跟唱歌曲,能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的手指动作。
活动准备:
1、《大拇指》音乐 2、自制的大拇指和小拇指手偶。
活动过程:
1、出示画有笑脸的大拇指和小拇指,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两位客人。那让我们先请出第一位客人!(出示一个大拇指)
大拇指:“我叫大拇指,小朋友们好!”幼儿:“大拇指好!”
师:第二位客人也来了!(出示一个小拇指)小拇指:“我叫小拇指,小朋友们好!”幼儿:“小拇指好!”
2、采用拇指对话表演的方式熟悉歌词。
(1)熟悉《大拇指》歌曲歌词。师:大拇指和小拇指今天想让我们帮忙找朋友,我们一起来帮帮忙吧!(师边表演边朗诵歌词。)
(2)提问:大拇指找到朋友了吗?他的朋友是谁?(另外一个大拇指)它们见了面,是怎样打招呼的?(小拇指的提问同上)
3、幼儿初步学唱歌曲。
(1)听录音范唱一遍。师:大拇指和小拇指找到朋友后,可开心了,还唱起了歌呢,我们一起来听听看!
(2)师范唱一次。师:哇!它们唱的好听吗?范老师也想唱了,你们听听范老师怎么唱的吧!
(3)幼儿初步学唱,并能初步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的手指动作。
师:你们想学大拇指唱歌吗?那我们一起来学学!
4、教师幼儿互动。
师:客人老师也想唱呢!我们也把这首好听的歌交给她们好不好?
5、活动结束。
小班音乐教案 篇3
一、导入
播放《春节序曲》,学生听音乐拍手进教室。让学生感受春节的气氛,以谈话的方式导入新课。
二、听赏与跟唱
1、播放歌曲《冬天的请帖》,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意境和情绪。学生仔细聆听歌曲并结合感受说说歌曲意境和情绪。
2、再次播放歌曲《冬天的请帖》。
学生说说歌曲的'强弱规律,并用身势节奏为歌曲伴奏。
3、第三次播放歌曲《冬天的请帖》。学生轻声跟唱歌曲。
三、节目策划与排练
1、播放一场音乐会。(音乐会中包含独唱、独奏、表演唱、小组唱、合唱、合奏等多种表演形式。)介绍节目的表演者。学生欣赏音乐会,回答节目的表演形式。
2、出示“比一比谁的歌儿多”字样及拉歌规则。
学生分组讨论哪些歌曲或曲目适合在“新年音乐会”上表演,选出拉歌带头人。
3、分组拉歌。
4、出示“我的金点子”。在黑板上写出“××中队新年音乐会节目单”,记录学生最喜欢的节目。
5、介绍歌曲《祖国歌》,选定“新年音乐会”压轴节目为《祖国歌》,展示歌单。
6、各小组展示自学歌曲的情况,分组接龙演唱《祖国歌》。
7、随琴轻声齐唱《祖国歌》。
8、组织《祖国歌》的排练活动。学生讨论并排练歌曲的其它演唱形式。
9、请同学们选出“小导演”,负责正式节目单上各节目的排练。(学生自由组合并推(转载于选“小导演”负责组织排练工作。共同商讨填写节目策划单并排练节目。)
四、新年音乐会
1、请同学们推选“新年音乐会”主持人。
2、指导主持人做好相应的准备,为需要伴奏的节目伴奏。
3、将各组的节目策划单贴在黑板上,分组表演节目。学生自评、互评与师评。
五、教师小结。
小班音乐教案 篇4
小班《懒惰虫》(歌曲)
活动名称:《懒惰虫》(歌曲)
活动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理解歌词内容,并较自然地进行歌唱。
2、能在歌曲结束时,及时模仿动物叫声或用语言对问句作出相应的回答。
3、不愿意做懒惰虫,乐意做一个勤劳的孩子。
活动准备:
一只毛茸茸的小鸡玩具,幼儿用书人手一册,座位排成“圆形”,并玩过“点兵点将”游戏。
活动过程:
学习歌曲
一、音乐活动《蜜蜂做工》。1、以故事理驾驶带领幼儿随着音乐从活动室外面飞进教室,并在解歌词:刚才教室里边唱歌边表演《蜜蜂做工》。毛毛虫和大
二、玩“点兵点将”游戏。树爷爷做挠
(1)教师出示小鸡玩具,问小鸡:“你是小小鸡,你痒痒的游戏,是一只小小鸡?(小鸡没有回答)。可开心了!
(2)组织幼儿讨论:你们能帮助小鸡回答吗?(如:咦,有一条毛小鸡发出叽叽叽的声音,就表示回答)毛虫还在睡
(3)教师边用《懒惰虫》歌曲旋律唱问:你是小小懒觉呢,大家鸡??“边逐个对座位上的幼儿点小鸡。歌曲唱完,都去叫它:被点的最后一名幼儿站起用“叽叽叽”叫声表示回“醒来啦,太答。阳出来啦!”
(4)由幼儿建议,教师边唱其他小动物边点兵点将,可是它却说:鼓励和表扬幼儿大胆地利用相应的叫声进行回答。“哎哟,我眼
三、学唱歌曲《懒惰虫》。睛痛,我的'肚
(1)看图片,并用语言表现对懒惰虫的理解。“懒惰子痛,我的一虫是什么样的人?”身都是痛。
(2)边玩游戏边听教师范唱,理解歌词内容,教师边大家怎么叫唱边点人,唱完后提问:“懒惰虫什么地方痛?”他都不愿意
(3)倾听教师第二遍范唱,然后讨论用什么动作表示起床,不愿意一身都是痛。(如牛动身体,双臂抱紧等)做事请。大伙
(4)秒年用手指两拍一下做点人动作,边跟随教师儿生气了,就学唱歌曲。叫他“懒惰
四、游戏《懒惰虫》。虫”。大树爷
(1)学习用语言和动作,坚决大胆地表现对懒惰虫的爷笑眯眯:否定。“别着急,我教师:你们是不是懒惰虫?幼儿:我不是懒惰虫。来试试”。(2)介绍游戏玩法:教师或幼儿扮演点人者,边唱歌2、清唱示范边点数寻找懒惰者,当歌曲唱完后,被点到这,必须歌曲。
小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随音乐模仿表现解放军的动作。
2.感受进行曲的力度和均匀的节奏。
活动准备:
1.在电视上看过解放军的操练。
2.解放军的图片、音乐、军帽。
活动过程:
1. 听赏歌曲《我是一个兵》
●欣赏歌曲《我是一个兵》前奏部分
——“听谁来了?是人还是动物? ”“是什么人?”
● 出示解放军的图片,听音乐,欢迎解放军的到来。
2.学习律动《我是一个兵》
●欣赏歌曲“我是一个兵”
——“歌曲中除了有军人的走路声,还有什么声音?”(吹喇叭的.声音)
“怎样吹喇叭? ”(幼儿学一学)
●听到军人走路声拍腿、听到吹喇叭声音做吹喇叭的动作。
●幼儿讨论军人如何走路
——“解放军叔叔是怎么走路的?”(如:很有地踏步走)
●听音乐表演《我是一个兵》谁表演?怎么表演?
●创编《我是一个兵》动作
——“听了这音乐曲,你们想干什么?”(单一说和做动作)
——“解放军叔叔是怎样打敌人?”(如:开枪、打炮)等,并请幼儿用动作表现出来。
●欣赏个别小解放军的表演
●戴上军帽表现《我是一个兵》
3.欣赏视频《我是一个兵》
——“你知道有“兵”分哪几种?”
●欣赏视频
活动建议:
本次活动前期可以让孩子观看解放军走路,重点可放在分享交流上。
附歌曲:
小班音乐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稳定、均匀的节奏。 2、认识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节奏图谱。 活动准备: 节奏图谱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1、看图谱,拍节奏。
师:今天赵老师给小朋友们情来了四位小动物客人,我们一起说有请,然后把它们一个一个请出来好不好? 2、出示小牛节奏图谱 ,
小牛:“小朋友,你们好。” 幼:“小牛,你好。”
小牛:我知道咱们班的小朋友可聪明了,那你们能不能学一学我的叫声呀?
师:恩,真棒! 赵老师也来学一学。(小牛叫一次,是四拍,每一拍拍一次手,共拍四次手。)咦?赵老师学的和小朋友学一样吗?(引导幼儿说出学习叫的时候拍了四次手)
师:有的小朋友说我学叫的时候拍手了,现在我再来学一次,小朋友们一起来数一数我拍了几次手?
师:好跟老师一起来拍一次。 3、出示小猫节奏图谱
小猫:小朋友们好,你们好! 幼:小猫,你好!
师:让我们来听一听小猫是怎样叫(小牛叫一次,小猫叫两次,每叫一次是两拍,两拍,拍两次手) 。
师:小朋友也一起来学一学吧。 4、出示小鸭节奏图谱
小鸭:小朋友,你们好!
幼:小鸭子,你好!
师:让我们来听一听小猫是怎样叫(小鸭子的叫声又响亮又短,小牛叫一次,它叫四次,每叫一声为一拍,一拍,拍一次手。)
师:小朋友也一起来学一学吧。 5、出示小鸡节奏图谱 小鸡:小朋友,你们好! 幼:小鸡,你好! 师:呀,两只小鸡挤在一起都想坐这个小板凳呢,它们叫的.特别快,你们听(小鸡的叫声很急很快,小牛叫一次,它叫八次,每叫两次为一拍,叫两次,拍一次手。) 师:小朋友也一起来学一学吧。 听儿歌,拍节奏。 1、师:小朋友学的真不错,小动物们听了可高兴了,它们还为你们带来了好听的儿歌,你们想不想听?(儿歌前半句随歌词做动作,小动物叫声的时候拍手做。) 2、师:请小朋友们一起来跟我学一学。 儿歌:有趣的叫声 我是小牛,我就这样叫,哞 ——————————
我是小猫,我就这样叫,喵 ———— 喵 ————
我是小鸭,我就这样叫,嘎 嘎 嘎 嘎
我是小鸡,我就这样叫,叽叽 叽叽 叽叽 叽叽 活动延伸:[] 师:好说的真不错!今天跟小动物们一起玩的开不开心呀?好,听小猫说什么…… 小猫:喵——,小朋友们,今天能够和你们一起玩,真高兴,在说再见之前,我还要告诉小朋友们一个秘密,你们看,我们每个小动物旁边,都有一个这样的小符号,他们的名字叫音符,下次让我们一起来玩好吗?好,那再见了!
小班音乐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了解故事内容。
2、学习一页一页地翻看图书,与老师、同伴大声地边说边表演故事中的内容。
3、喜欢看书,感受阅读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绘本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介绍书名,猜测内容。引起读书的兴趣。
1、师:今天,我们要读一本新书,书名叫《不见了》。(教师用手指书名,带领幼儿指读书名。)
2、师:咦,什么不见了呢?请小朋友猜一猜。(幼儿自由猜测书中内容)
3、教师:那到底什么不见了呢?我们一起来看书吧。
二、阅读图书,引导观察,理解书中内容。
1、引导幼儿观察书的1—4页师:请小朋友翻看第一页,注意哦,要用小手摸着它的耳朵轻轻翻。
提问:
(1)看看,图上的架子上挂着什么呀?(请幼儿观察画面,说出画面上有衣服、手套、围巾、雨伞)
(2)我的帽子不见了,去哪儿了呢?(翻第一页)
(3)你们找到帽子了吗?(引导幼儿发现帽子做了小鸟的家)
(4)教师:翻一页,在图上看到了什么?(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上的小物品)
(5)我的手帕不见了,去哪儿了呢?翻一页
(6)手帕做了什么呢?(引导幼儿发现手帕做了青蛙小船的彩旗。)
2、幼儿自由阅读图书后面的内容,教师给予指导。
师:还有什么不见了呢?请小朋友接着往下看书。
3、师幼共同讨论阅读图书后面的'内容。
师:你还发现有什么不见了。(幼儿说说自己阅读图书的发现,教师根据情况,打开相应的书页,观察、讲述)
4、教师和幼儿完整地阅读图书,鼓励幼儿边看书,边跟着说一说,并用小手指相应的画面。
三、动作表演:游戏"说说做做"鼓励幼儿大声地说出故事内容,并用动作来表演。
活动延伸:
游戏"说说做做"鼓励幼儿大声地说出故事内容,并用动作来表演。
活动反思:
孩子们都积极参与活动,感受、体验学习的乐趣。
小班音乐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能听辩音源的方向,提高听音的能力。
2、能遵守游戏规则,愉快地参与游戏。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小动物头饰人手一个。
2、小仙女头饰一个,音乐盒一个,配班老师一个。
活动过程:
一、听听音乐:
教师以小鸟姐姐的身份:“今天,小鸟姐姐请来了一位美丽的客人——小仙女,小仙女带来了一个漂亮的音乐盒,我们闭上眼睛一起来听听音乐盒里的音乐。”
二、跟着音乐走:
“音乐盒里的音乐好听吗?”
“那我们一起听着音乐让小仙女带我们到森林去玩。”
三、玩玩游戏:
1、“谢谢小仙女带我们来森林,一起说再见。”(小仙女“再见有什么事就大声喊我。”)
2、玩拉拉手的游戏,中途老师说天黑了,小动物将头饰拉下遮住眼睛。教师引导幼儿想想回家的`办法。(是谁带我们来的森林?)
3、请小仙女用她的音乐盒带我们回家:“小仙女,小仙女,快来帮帮忙。”
4、小动物们遮着眼睛听着音乐回到了家,拉开头饰一起说:“谢谢小仙女,再见。”(谁帮助我们回的家?我们是听着什么回家的?)
游戏重复3次后,请个别幼儿来扮手持音乐盒的小仙女。
四、结束活动:
“想不想再玩一次游戏?那我们去找更多的好朋友一起玩。”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小动物们”能够按照游戏规则参与进来,并能够较准确地听辨声源的位置。但孩子们只能听辨出音源的前后左右,并不能很好的听出音的高低位置,这有待于我们以后的训练。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还可根据幼儿情况设置三个或四个音源让幼儿听辨,加大了声音的干扰,为听辨制造更大的困难。
【小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音乐教案07-16
有关小班音乐教案03-03
小班音乐教案:在农场里01-08
小班音乐木偶跳舞教案12-15
小班音乐乖孩子教案12-10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05-24
《春晓》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12-18
精选小班音乐教案范文集锦7篇04-04
【精选】小班音乐教案锦集七篇04-11
【热门】小班音乐教案模板集合10篇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