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模板集锦5篇
作为一名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语言活动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大胆地描述图片内容并以介绍的形式表述。
2、在集体中体验分享阅读的乐趣。
3、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大书《我的画》,最后一页遮去作品画;幼儿绘画作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展示幼儿绘画作品:这是谁的画?介绍一下你画的是什么?
2、请个别幼儿尝试介绍他人的作品。
二、阅读大书
1、 出示大书最后一页:你看到了什么?这个小姑娘漂亮吗?你们看她的表情怎么样?她为什么这么高兴呢?
这个小姑娘有一盒漂亮的画笔,可以用来画画,你们看,这是她的画。(拿掉遮蔽物)
2、“原来她最好的才艺是画画,她把才艺展示给大家看,所以才这么高兴,我们一起表扬她好吗?”
3、阅读封面
“今天老师带来的这本书就是关于小姑娘画的画,我们一起来看封面”,指读“我的画”。
4、逐页阅读,引导幼儿大胆描述看到的画,并以介绍的方式表达出来。逐页出示画面,让幼儿说说画面上有什么,“你怎么介绍这幅画?你怎么说才能让大家更喜欢这幅画?”每幅画都让幼儿大胆地介绍画的.是什么,并引导他们使用量词、形容词完整地以“我画的是……”的形式讲述。
5、教师小结:小姑娘画得真好,你们帮她介绍得更好,谢谢你们!你们看,她还在每幅画的旁边贴上了自己的照片,每一张都笑得很灿烂,因为她是个很自信的小女孩。
活动反思: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 理解诗歌,初步感受诗歌表现的育种情趣和积极向上的生机。
2、 借助幼儿用书上的图画以及教师的.语言线索,建构诗歌。
3、 体验建构活动的成就感,进一步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课件
活动过程:
一、采用提问的方式直切主题
1、师:春天到了,你们听"滴答滴答,怎么啦?"(下小雨啦)引导幼儿回答。
2、师:春天的雨,我们叫做《春雨》,春雨会落到哪里?
幼儿回答,会落到。
二、播放课件,教师朗诵诗歌《春雨》
1、 教师完整朗诵诗歌《春雨》
2、 师:种子说了什么?梨树说了什么?麦苗说了什么?小朋友说了什么?
在幼儿欣赏过程中,老师采用等待方式暗示幼儿与老师一起讲述诗歌中"对话"部分,例如:下吧,下吧,我要xx。"
三、幼儿看课件,完整地有表情地朗诵诗歌。
1、 师引导幼儿看图,教师念诗歌的前半句,幼儿念诗歌的后半句,如师念:滴答滴答,幼儿念:下小雨啦!
2、 鼓励幼儿有感情地,有表情地朗诵诗歌。
四、幼儿纺编诗歌
1、 师:除了种子、麦苗、梨树说要发芽、长大、开花,还有哪些植物会说这样的话呢?
2、 让幼儿纺编诗歌第五段
师:小朋友看见下雨,除了要种瓜,还要干什么呢?
让幼儿在完整的朗诵诗歌的基础上,纺编诗歌第五段。
活动反思:
本活动是以儿歌的形式锻炼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幼儿在念儿歌时有节奏感,能够对儿歌进行合理创编。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正确使用常见的数量词。
2、丰富幼儿词汇量,提高口语表达的准确性。
3、丰富幼儿生活经验,提高学习语言的乐趣。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丰富相关词汇。
活动准备:
1、布置好的动物超市,
2、手偶小猴子。
3、实物:一支笔、两本书、一盒蜡笔
4、各种图片
活动过程:
(一) 小小猴子送礼物。游戏“大门大门开开”,引出课题。
(1) 游戏“开门”引出小猴子送礼物:“我从超市买来一些东西,请小朋友看一看。”①“这是什么?”笔,多少?一支笔
②“这是什么?”书,多少?两本书
③“这是什么?”彩笔,多少?一盒彩笔
指明像“一支”、“两本”、“一盒”这样的词叫做数量词,数量词不能乱用,一定要用正确。如:这是“一条笔、两本书、一块彩笔”这样的.话听起来很别扭,还会弄出很多笑话,所以数量词一定要用恰当。
(二) 出示图片,请幼儿说出正确的数量词。
(1)如:三条鱼、一顶帽子、一双袜子、一捆青菜、三根黄瓜、一串葡萄、两个苹果、两棵大树、一把香蕉、一辆汽车、一架飞机。
(2)请幼儿在自己身体上找数量词。
“我有一个鼻子、一双眼晴、两条眉毛、两只耳朵、一张嘴巴、一双手、一件衣服、一条裤子、一双鞋等等――”
(三) 小朋友到动物超市选出自己最喜欢的礼物送给小猴子。
(1) 分角色:八个幼儿伴演收银员,两个一组。四个幼儿伴演小猴子,其余幼儿是小顾客。
(2) 要求:幼儿要用正确的数量词表示自己所买的东西,如:“我买了一架飞机”“我送你一瓶可乐”等
(3) 小结:今天咱们不仅送给小猴子这么多的礼物,还学会了好多的数量词,你们真棒。
(四)延伸活动:小猴子要和大家比赛到幼儿园、家里和回家的路上找不同的数量词,看谁找得多。
活动反思:
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幼儿积极性。同时,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动作表现能力及 思维的敏捷性。培养幼儿积极动脑、勇于探索、敢于尝试的精神。设计活动的目的主要引导幼儿在“玩”中学,“趣”中练。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4
设计意图:《纲要》指出,在幼儿园的语言教育中,我们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睡了》是一首童趣盎然的散文诗,这首散文诗的语言亮点就是描述了各种小动物不同睡姿的动词,带给幼儿许多乐趣,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这首散文诗语言清新优美,浅显流畅,紧紧围绕"睡"展开描述,字里行间流溢出恬静的意境,特别适合中班幼儿欣赏和学习。通过听听、看看、讲讲、学学等多种形式让幼儿欣赏和学习,并体验在活动的快乐。
活动目标:
1、欣赏散文诗,感受散文诗的意境美。
2、理解散文诗的内容,学习"躺、钻、睁、站、停"等词。
活动准备:
1、配乐散文诗《睡了》。
2、课件(夜晚背景图,小花猫、小白兔、小金鱼、小红鸟、小黄鹂的睡觉的图片)。
活动过程:
1、师幼互动;
2、教师出示夜晚背景图,引出活动。
3、欣赏散文诗
(1)完整欣赏散文诗,感受诗中的意境美;
提问:听了这首散文诗你有什么感觉?你喜欢这首散文诗吗?
(2)再次欣赏散文诗,理解诗中的主要内容,学习动词"躺、钻、睁、站、停";
4、学习散文诗,巩固幼儿对诗歌的理解和动词的掌握;
5、活动延伸:
师: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这首散文诗,知道了很多小动物是怎样睡觉的,那么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它们又是怎样睡觉的呢?
小朋友们知道得真多,让我们回教室把这些小动物也编到散文诗里好吗?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中,幼儿积极性很高,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动中,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活动中注重幼儿的情感体验,通过优美的配乐散文诗及背景图,幼儿有一种身临其境地感觉,通过各种感官感受到了夜晚的宁静与恬美,激发幼儿的审美情趣,得到美的享受。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儿歌尝试正确的使用生活中的一些量词。
2.感受大小,粗细,多少的不同。
教学准备:
课件ppt。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几张 有趣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出示图片
提问一:
第一幅图片上画了谁?比较西瓜和枣有什么不同?(大小不同 )经验回忆:你们平时在生活中看到的哪些东西很大哪些东西却很小?
提问二:
第二幅图片上有什么?比较一筐苹果和一只桃子有什么不同?(多少不同)再观察第四幅图:比较一包糖果和一块糕有什么不同?(多少不同)经验回忆 :在我们班级里你看到的哪些东西很多哪些东西却很少?
提问三:
第三幅图片上画了谁?比较黄瓜和葱 有什么不同?(粗细不同 )经验回忆 :你们平时在菜场里 看到的哪些东西很粗哪些东西却很细?
三、欣赏儿歌教师和幼儿一起念儿歌
(可以分成小组,个别多种形式朗读)对对歌一个大一个小,一个西瓜一颗枣一边多一边少,一筐苹果一只桃一个粗一个细,一条黄瓜一根葱一边多一边少,一包糖果一块糕一边唱一边跳,比比说说记得牢学习创编:
教师提问,幼儿回答;引导幼儿男女分组问答。
活动总结:
孩子们,我们今天的收获真大,学了词,读了对对歌,还编了对对歌。其实我们的身边处处都藏着反发现和积累反义词,并把它们编成对对歌写下来,背出来。
活动延伸:
在活动区投放图片,引导幼儿创编与各种形状有关的对对歌。
教学反思:
《对对歌》的内容是一首琅琅上口的反义词儿歌,在儿歌中作者把一些常用的反义词穿插其中。让孩子在游戏中学到知识。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亲身体会到反义词就在我们身边,激发了孩子进一步学习反义词的兴趣。把在身边找到的反义词用自己的方式编成儿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同时使幼儿更加明确的认识反义词。
总之,在培养幼儿的.语言时,要把握每个幼儿的实际,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让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那么,幼儿的语言一定会健康的发展。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02-17
中班语言活动小雪花教案09-15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15篇05-25
【必备】中班语言活动教案4篇04-16
【实用】中班语言活动教案4篇06-12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教案06-30
中班语言的教案02-26
中班语言活动说课稿02-22
【推荐】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模板10篇04-15
有关中班语言活动教案四篇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