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中班教案模板锦集7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教案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设计背景
现代家庭以独生子女为主,他们很多以自我为中心,爸爸疼妈妈爱,在与他人的相处中表现出一种特有的自私自利的特性,不会主动关心周围的人。针对这一特点,我开展了《小山羊找快乐》这一活动,让幼儿知道帮助别人能让别人快乐,也能让自己快乐。
活动目标
1、能理解故事《小山羊找快乐》。
2、知道帮助别人能让别人快乐,也能让自己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快乐的意义。
教学难点:知道帮助别人能让别人快乐,也能让自己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小山羊找快乐》
2、《幸福拍手歌》光碟
3、《小山羊找快乐》故事光碟。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入。
播放《幸福拍手歌》光碟,教师和孩子一起歌唱,让孩子感受快乐气氛,引出《小山羊找快乐》的故事。
二、欣赏故事《小山羊找快乐》。
1、教师播放《小山羊找快乐》光碟,幼儿欣赏故事,初步了解故事情节。
2、教师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小山羊找快乐》,熟悉故事情节,认读词语:小山羊、妈妈、乌龟、小树。
3、教师:小山羊在找快乐的路上,都做了什么事情?小山羊找到快乐了吗?为什么山羊妈妈说小山羊已经找到快乐了?
4、教师小结:帮助别人能让别人得到快乐,也能让自己快乐。
三、说一说:我的快乐
1、教师:你在幼儿园里帮助过别人吗?你觉得快乐吗?
2、幼儿相互讲述自己的快乐。教师引导幼儿用一个例子表现自己的快乐。
3、教师:你觉得快乐是什么样子的?
4、教师:每个人感觉到的快乐都是不一样的,快乐在你脸上,在你心里,你看不到它,但是可以用心感受到快乐。
三、活动延伸
帮助别人会让人快乐,课后小朋友要做个有心人,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让生活更美好。
教学反思
1、孩子对事物的了解都是比较直接的,通过课前准备的光碟,孩子更直观地了解故事内容,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2、通过让幼儿听故事并讨论故事内容,让幼儿知道帮助别人能让别人快乐也能让自己快乐,再让幼儿说说自己帮助别人的.经历,进一步强化幼儿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美好思想。
3、设计让幼儿相互讲述自己的快乐这一环节,全面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
4、如果让我再上这节课,我想增加一个幼儿表演环节,让幼儿自创帮助别人的情境,幼儿进行自导自演。我想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都会有所提高。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启发幼儿对数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2、发展幼儿对数的抽象概括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幼儿初步的口语表达能力。
3、能不受物体的名称、大小、颜色和排列等因素的影响,正确认识5以内物体的数量。
活动准备:
1、家长和教师在日常活动中有意识引导幼儿关注5以内的数。
2、秋景图一幅,盆栽菊花5盆,画有2—5个大小、颜色、排列形式不同的物体卡片。
3、幼儿操作材料:粘贴卡片、纸、剪刀、胶水等。
活动过程:
1、教师、幼儿相互交流看到的秋天的景色后出示秋景图,请幼儿观察,说说自己的感受。引导幼儿说出每种物体的数量,如2棵大树、3只大雁、4位小朋友、5盆菊花等。
2、请幼儿拿出数量为5以内的.大小、颜色、排列形式不同的实物卡片进行观察。与同伴讨论后,说出每张卡片的物体数量。
3、教师引导幼儿发现规律:以此使幼儿明白:物体数量的多少与颜色、大小等因素没有关系。
4、请幼儿结伴或分组进行操作:
(1)与同伴相互交流手中卡片物体的数量,找出相同数量的放在一起。
(2)把物体数量一样多的卡片进行粘贴记录,如:三只小鸟卡片和三棵树的卡片粘贴在同一栏内。
5、请幼儿向老师或同伴说一说自己的操作结果,帮助幼儿正确表述。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根据图意为图片排序,编讲合乎逻辑的图片故事。
2、懂得在生活中要遵守交通规则。
重点: 让幼儿知道,在生活中要遵守交通规则。
难点: 根据图意为图片排序,编讲合乎逻辑的图片故事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排队买票》。
2、幼儿用书A《排队买票》。
3、拍摄生活中各种排队场景的照片。
活动过程:
1、请幼儿观察图片,了解图意:
出示挂图:“这是什么地方?动物们在干什么?”“有哪些动物在排队买票?谁排在第一?谁排在最后?”
针对挂图提问:
“发生了什么事情?”“长颈鹿在干什么?它为什么要这样做/“你认为小狗的做法对吗?它应该怎么做?”
针对挂图提问:
“最后小狗是怎么做的呢?”
2、请幼儿尝试给图片排序,完整编讲故事;
“今天我们要为三张图片排出顺序,然后编讲一个故事。”
请幼儿自主为图片排序,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请幼儿交流给图片排序的理由。
“哪张图片排在第一、哪张第二、哪张第三?”
“你给故事取名字了吗?”
“你喜欢故事里的谁?为什么?”
3、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遵守规则的.意义:
“生活中你遇到过排队的情况吗?什么时候需要排队?”
教师展示照片质料。
中班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一)认知目标
1.通过电教手段,让幼儿欣赏散文中优美的意境,理解散文含义,学习新词:“万紫千红”、“色彩”,丰富幼儿的想像。
2.学习用优美的语言描述春天的景色,知道春雨绵绵是春天独有的景致,并用自己的话完整地表达出来,培养幼儿思维的流畅性。
3.学习观察春雨的颜色,培养幼儿思维的批判性、求异性和发散性。
(二)情感目标
通过伴随优美的音乐朗诵散文,培养幼儿对文学语言的感受力和欣赏力。
(三)人格目标
通过让幼儿积极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事物,寻找春雨的颜色,提高幼儿探索性、兴奋性和自主性。
(四)动作技能
通过角色表演,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角色中的.对话,并以抒情优美的动作进行情境表演,培养幼儿创造性的动作技能和动作协调性。
二、活动准备
(一)知识经验准备
幼儿了解春天的基本特征。
(二)环境及物质准备
利用三围空间布置春天景色,录音机、磁带、幼儿表演用的小鸟头饰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运用电教手段,播放影片,启发幼儿说说春天的景色,丰富词语:“万紫千红”、“色彩”。
1.师:请小朋友看一看片中有些什么?(引导幼儿逐一细致观察并描绘草地、柳树、桃树、杏树、油菜地、蒲公英)
2.师:谁能说一说,它们是什么颜色的?(引导幼儿语言连贯、用词恰当,教师重点提示植物各自的色彩)学习词语:“万紫千红”、“色彩”。
3.师:春天为什么这么美?(启发幼儿明白是气温、阳光、春天等各种自然条件,促进万物生长,形成春天美丽的景色)
(二)教师制作投影片,出示小鸟,引导幼儿观察。
1.师:看,这里有几只鸟?它们是什么鸟?停在什么地方?这些小鸟在干什么?
2.师:原来小鸟都在争论一个有趣的问题,知道是什么吗?(引出主题——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
(三)播放配乐散文,让幼儿欣赏。
1.师:你认为他们的话对不对?
2.欣赏最后一段,师:“那你们知道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了吗?”
3.再次一边欣赏配乐散文录音,一边出示投影片,加深幼儿对散文的理解。
(四)角色表演。
师:小朋友,刚才小鸟们的话,你们还记得吗?现在请你们来做小鸟吧。
四、各领域渗透
艺术:学会用鲜明的色彩画出美丽的春天。
科学:了解天气的变化,认识雨的形成。
五、生活中渗透
让幼儿观察周围景色,了解春雨给大地带来的美丽。
六、环境中渗透
在音乐区设置各种小鸟头饰,让幼儿进行表演。
七、家庭中渗透
建议家长多让幼儿观察一些自然景色,多接触大自然。
八、活动评价
九、附散文
春雨的色彩
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没完没了地落在地上,沙沙沙,沙沙沙……
一群小鸟在屋檐下躲雨,他们在争论一个有趣的问题: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小白鸽说:“春雨是无色的。你们伸手接几滴瞧瞧吧!”
小燕子说:“不对,春雨是绿色的。你们瞧!春雨落在草地上,草地绿了;春雨淋到柳树上,柳树绿了……”
麻雀说:“不不!春雨是红色的。你们瞧!春雨洒在桃树上,桃花红了;春雨滴在杏树上,杏花儿红了……”
小黄莺说:“不对,不对,春雨是黄色的,落在蒲公英上,蒲公英的花儿也黄了......”
春雨听了大家的争论,下得更欢了,沙沙沙,沙沙沙……它好像在说:“亲爱的小鸟,你们的话都对,但都不全面。我能给春天的大地带来万紫千红……”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 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爱护花草,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
2 培养幼儿欣赏和感受花的美以及动手操作能力.
3 初步了解花的主要结构,能说出自己喜欢的花名及主要特征,并能动手表现出来.
活动准备
1 将幼儿园内各种鲜花集中在一个操坪里并标上花名;
2 各种花的图片;
3 识字卡:花,花瓣,花托;
4 剪纸用的剪刀,正方形的彩纸,小蓝子等
活动过程
活动一 认识花
1 赏花
教师扮"花仙子"带幼儿到户外赏花,要求幼儿回答问题:你看见了什么颜色的花?它叫什么名字?
2 说花
1)幼儿见到过的花:请幼儿个别发言讲讲自己见到过的花.
2)许许多多的`花:幼儿说到的这些花大都是现在这个季节的花,还有不是这个季节开的花,老师带来了一些花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花的图片).
3 认识花
重点认识花的主要结构:以玫瑰花为例,教师引导幼儿由外到里认识:花托,花瓣,花蕊.
4 爱护花
讨论:我们怎样保护花?
活动二:我喜欢的花
1 复习认识花的结构
2 说花:启发幼儿说出自己喜欢的花:主要说出花的名称以及花的颜色特征等.
3 介绍活动场地,交代活动要求:室内分为几个大组:水墨画组, 粘贴组,剪纸组,幼儿可以按自己的意愿选择活动但要注意把自己喜欢的花表现出来等
4 幼儿操作
教师分别到各组进行个别指导
5 舞蹈:花仙子
中班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能发现身边浪费水的行为,愿意与同伴、家长共同探讨节约用水的方法,初步萌发节约用水的意识。
2、能在家长的支持下,积极参与制作剪贴宣传画活动,增进亲子间的交流与协作。
二、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已在系列主题活动中了解了水的重要性,并与家长共同收集与水有关的资料。
2、物质准备:
⑴课件:幼儿洗苹果的录像。
⑵在活动室四周布置节约、浪费水的对比图。幼儿人手一份粘贴纸。
⑶师生与家长共同收集的宣传资料,并分类。
⑷剪刀、浆糊、湿抹布、绘画工具(水彩笔、油画棒、及水粉颜料)。
⑸宣传画纸6-10张、未装饰的小宣传单人手一张。
(6)相机若干
3、场地准备:
三、活动过程:
1、儿歌《大苹果》引入:
“小朋友,你们吃过苹果吗?吃苹果前咱们要做什么准备?(洗手、洗苹果)(幼儿个别回答)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录象,我们来看看这位小朋友是怎么洗苹果的”
2、幼儿观看课件,并引导谈谈洗苹果时怎样节约用水。
“她的方法对不对?哪不对?为什么?”
“我们应该怎么帮助她?”
“怎样用水才节约?”
3、观看课件:正确的洗苹果的方法。
“小朋友说了这么多节约用水的.方法,我们来看看,这回她有没有改过来。”
4、请幼儿与家长观看教室四周的图片,讨论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并为正确的做法贴上红花粘纸。
集中谈话,模糊统计红花数量。
提问:“你把小红花奖给谁了?为什么?”“这几个人为什么没有得到红花?这样浪费水会造成什么不好的后果?”
5、鼓励幼儿和家长利用幼儿与家长共同收集的宣传资料说一说、评一评生活中的各种用水的现象和行为。
小结:今天我们学到了很多节约用水的办法,也发现了生活中还有很多人在浪费水资源,今天我想请小朋友与爸爸妈妈一起当节约用水的宣传使者,制作宣传海报。
6、亲子制作:节约用水剪贴画(此环节不要太罗嗦,主要让家长幼儿明白自己的任务就行,可以有一定的时间限制)
(1)师讲解制作宣传画的方法。
①分版块制作: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水的用处等。
②图文并茂,有说服力、号召力。作完在一角签上全体制作者的名字。
③小传单只需装饰边缘添加小图案即可。
(2)要求:
①剪刀的使用。(安全、取放。)
②糨糊用量、湿布的用法。
③垃圾应放在框里、物品要及时归回原位。
(3)亲子制作。
(4)展示作品合影留念。
7、分工合作,在幼儿园适宜的地方张贴宣传画、到各班分发小传单,宣传节水知识。(教师或家长跟踪摄影)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根据农作物的特征尝试编谜语,并努力做到较完整地讲述自己编的谜面。
2.能积极参与,大胆想象,体验编谜和猜谜的乐趣。
重点难点:根据农作物的特征尝试编谜语,并努力做到较完整地讲述自己编的谜面。
活动准备:
1.准备各类农作物,如棉花、玉米、稻子、花生等。
2.师幼收集各种各样有关秋天的谜语,布置成一个"欢乐秋天猜谜会"活动区。
3.《幼儿画册》(第2册第11页)。
活动过程:
一、设立情境,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进入已布置好的"欢乐秋天猜谜会"活动区,师幼共同参与猜谜会,体验猜谜的乐趣。
2.幼儿自由的参与,师幼间.同伴间相互猜谜,鼓励幼儿开动脑筋,根据谜面猜谜语。
二、幼儿学习编谜语。
1.教师念花生的谜语,让幼儿猜,如: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个白胖子。出示花生,分析谜面,让幼儿了解什么叫谜面,什么叫谜底。
2.出示一种农作物,如:玉米。启发幼儿发挥想象,尝试用形象的方式说说它的'特征(颜色.形状.味道用途等),学习编谜。鼓励幼儿将谜面编完整。
3.为其他农作物编谜。
谈谈看过.吃过的各种农作物的特征,进行想象,鼓励幼儿将其编完整.形象的谜语。
师:想想你给我们猜的农作物它是什么颜色的?形状又是什么?味道又是什么?
三、谜语画。
鼓励幼儿将自编谜语的谜底画出来,布置到活动区中。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精选】02-23
【精选】中班教案08-11
中班教案07-20
[经典]中班教案08-04
中班教案08-08
中班教案(经典)11-21
中班教案[经典]08-22
小羊中班教案01-08
中班绘画教案05-14
中班健康教案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