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3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通过分组设计个子小对的活动标志,以及画一画给自己留下美好记忆的小队活动,掌握设计中的简洁、明快的表现方法。体验合作的乐趣以及团结友爱的精神,养成爱集体的好习惯。
通过表演、绘画等活动,对固定节奏型有所了解。在多种艺术形式中,尤其是一领众唱的歌曲演唱形式,体会同学之间的友爱之情,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
教具:小队活动的照片资料、设计标志的图片资料、完成帽子的实样照片、歌曲磁带
学具:彩笔、画纸、油画棒、剪刀、胶水、松紧带
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一:听一听
欣赏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活动二:做一做
为自己的小队取一个好听的名字,以小队为合作形式,共同讨论设计一次小队活动方案和活动的标志,以及帽子的图样,并制作出来。
活动三:游戏——让我们荡起双桨
学生自由组合,模仿掰手腕的动作进行比赛。
活动四:讲一讲
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小队艺术活动。
活动五:时间一下
让学生利用自己手中制作好的小队标志、小队帽子等道具,进行一次实践性的活动。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画记忆画
教学准备 :小队活动的照片资料、歌曲磁带、画纸、彩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课
三、新授
1、听一听
欣赏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体会、想象歌曲中所表现的快乐的小队生活。
有感情的朗读歌词。在音乐伴奏下学唱歌曲。自由表演唱这首歌曲。
2、说一说
教师提问:曾经开展过哪些活动?希望开展哪些活动?心目中的小队生活应该是怎样的?书上提供的一些小队活动的照片有趣吗?
激发学生对快乐小队生活的回顾和想象。鼓励学生将自己小队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说出来。
3、写一写、画一画
小队活动一定很愉快,根据记忆写一些、画一画小队活动的图画。
欣赏书13页的`作品,分析画面构图、色彩、衣着、动态的特点。
学生绘制时重点描绘队员的动态和神态及人物前后遮挡关系。可适当把重点人物夸大描绘,把自己熟悉的同学的一些外貌特征在画面生表现出来。
概括写重点的、最有趣、印象最深的东西。整幅画面可以像日记的形式那样自由表现。
课堂拓展:通过设计标志,可以拓展到设计队旗、袖标等。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标志设计
教学准备:各种标志范例、色卡纸、剪刀、胶水、松紧带、油画棒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表演唱《让我们荡起双桨》
三、导课:各种团体和组织都有自己的标志。我们的小队也应该设计出自己的标志,为我们今后更好地开展活动服务。
四、新授
1、做一做:讨论一下书第6页上的四种头饰标志,优、缺点在哪。
为自己的小队取一个好听的名字,说一说小队的主要精神理念。以小队为合作形式,共同讨论一次小队活动方案和标志,及头饰、袖标、队旗的图样,并制作出来。
教师可出示一些标志资料,启发学生设计思路。各种标志应形状简洁,色彩鲜明,高度概括本队精神,易于人们识别、记忆。同时这次设计还要体现出儿童活泼、好学、积极上进的特点。
2、演一演
从听唱歌曲入手,自由组合,模仿掰手腕的动作。分成几个组互相比赛,选出啦啦队在旁助威,然后引申到讨论活动。
3、讲一讲:利用刚才设计制作的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小队艺术活动,如:看图讲故事、看图演故事、看图后分角色扮演。
课堂拓展:试着策划一次小队活动,计量把地点、内容、将会遇到的难题各方面都想周到。可以让父母参与策划和活动。
课堂评价:美观又实用小队标志,可以作为正式的小队标志确定下来。
课后札记:学习过程中,一直贯穿着与其生活密切相关的小队活动,效果好。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 篇2
三年级《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巩固生字生词,学会书写四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感受生活的幸福,认识到要好好珍惜幸福生活。
重点难点:
1、学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指名读课文,说说读懂了什么?
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课文
1、教师质疑:课文诗歌有三节,分别写了些什么?是怎样写的?你会用怎样的感情来读?为什么?
2、小组选择你喜欢的一节探究学习。教师听学生汇报学习情况,及时给予评价。
3、汇报交流学习情况,相机指导感情朗读。
提示:这是一首家喻户晓的歌词,分为三个小节,每节的结构基本一致,内容浅显易懂,但是在引导学生读的过程中,也应当让学生了解作者的表达顺序。作者在描写景物是按照从远到近,从静到动的顺序来写的,先写远处的白塔、绿树、红墙,后写水中的鱼儿。同时在写鱼儿的时候,作者还运用了拟人的描写手法。最后一节是写小伙伴的质疑“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可以在学生的自我感悟中的出答案。歌词中有一个句子反复出现了三次,“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每一次出现的语言环境是不同的,所以朗读的'情感也应该不一样,第一次是被美丽的风景陶醉,可以读的轻柔一些;第二次是面对活泼的小鱼,可以读的轻快一些,最后一次出现在感受幸福生活的快乐,语音可以适当的提高,读出愉悦欢快的感受。
4、学生感情朗读全文。
5、练习背诵课文。
6、指名背诵课文。
三、书写生字。
1、自由认记“洒、做、课、排”,想想怎样记住这些字。
2、重点指导“洒”,右边是“西”。
3、学生自由练写,老师巡视。
四、作业设计
1、用下面的部首组成本课学习的生字。
2、扩词。
浪()()()周()()()
凉()()()课()()()
排()()()洒()()()
3、区别组词。
浪()轻()做()课()
很()青()作()棵()
4、学唱这首歌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 篇3
一、教学要求:
1.阅读课文,感受到新中国少年儿童生活的丰富多彩,幸福美满。
2.学会课文中的10个生字,理解环绕、飘荡、凉爽、尽情等词义、并区别运用映与应、漂与飘等字的形义。
3.读懂诗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中的红领巾谁指什么。
二、教学重点:
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背诵,并通过想象说出诗歌描绘的情景。
三、教学课时:3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诗,题目是《让我们荡起双桨》作者乔羽(乔羽作词)写的是我们少年儿童在公园划船的欢乐情景。
2.介绍北海:
在北京故宫西北侧,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园林之一,是首都北京的游览胜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范读课文,学习课文中的生字。
1、指导看图。
①水面上有哪些人?哪些景物?他们在干什么?西周有哪些美丽的景物?
②范读课文。
③学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④学习课文的部分生字。
三、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知识学生读课文,联系句子理解环绕、飘荡、凉爽等词义。
2.想象、看图、画面有些什么?
3.出示句子。
水面上…………
小船…………
四周…………
我们…………
4.提问,这一小节主要写了哪些景物。<小船、白塔、绿树、红墙>
从课文中找出来。
四、作业:
1.描红:
2.根据拼音写出词语:
3.将下列的字加上偏旁部首,组成词语:
4、熟读课文第一小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指名背诵第一段:
2、默写生字: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指名学生朗读第二段。
①提问这一段又描写哪些景物?(阳光、小鱼)
②课文中红领巾迎着太阳一句中的红领巾指的是什么?(少年儿童,少先队员)
③比较映与应、漂与飘字的音、行、义。
讲课文中洒的意义,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④课文中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拟人)
⑤比较迎面与迎着的词义。
2.小结。(让学生自己讲)
三、学习课文第三段
1.学习课文第三段(集体朗读)
2.理解词义尽情
3.思考:
①课文中是水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生活中谁指什么?(读中体会)从文中哪一句看出划船时间?
②课文中每段最后两句三次重复,有什么作用?
4.小结这一段。
四:作业:
1口头扩词:
荡()()()推()()()
课()()()墙()()()
2区别助词:
谁()狼()消()西()
推()浪()悄()洒()
3添上合适的'词语:
美丽的()愉快的()
凉爽的()尽情的()
第三课时
一、指名读课文。
二、齐读课文。
三、指导背诵.
①根据挂图,指导背诵。相机板书
第一小节:倒映、环绕(欣赏美景)用轻声和赞美的语气读。
②第二小节迎、洒、望、听用高兴和自豪的语气朗读。
③第三小节问、谁安排用感激的语气朗读。
④同桌互背练习。
四、歌曲欣赏《让我们荡起双桨》
播放歌曲、闭眼想象,孩子在北海公园,夕阳下游玩的欢乐情景。
五、作业:
板书:
1.让我们荡起双桨
倒映
环绕
(欣赏)
自然
迎、洒、望、听
(歌唱)
热爱党
问谁
安排
(感情)
祖国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相关文章:
《一起玩》活动教案03-03
小班社会教案大家一起玩07-26
小班社会教案:我们一起玩10-13
双11活动方案11-05
双联户工作总结10-21
双11电商口号02-27
双减工作方案06-20
双减工作总结07-08
小学双减工作总结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