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模板合集九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9篇,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认识各种各样的蛋,知道蛋有大小和颜色的异同等。
2。知道鸡、鸭、鸟全都会生蛋,对事物有探究的兴趣。
活动准备
1。ppt—各种各样的蛋
2。实物—鸡蛋、鸭蛋、鹅蛋、鹌鹑蛋。
幼儿园课件
活动过程
一、认识各种蛋
1。出示蛋,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你们知道这是谁的蛋吗?
你们还认识什么蛋?
2。ppt课件:各种各样的蛋
引导幼儿将动物图片与蛋一一对应。
3。你还知道什么动物也会生蛋?
二、引导幼儿运用比较的方法观察蛋。
1。教师:这些蛋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引导幼儿从蛋的大小、重量、颜色来比较。
2。教师小结:有的蛋大,分量重;有的蛋小,分量轻。
有的蛋是深黄色的`,有的蛋是白色的,还有的蛋是青色的活带斑点的。
三、由表及里观察,产生探索的兴趣。
1。教师:鸡蛋里面是什么样的呢?
引导幼儿回忆已有经验,并将鸡蛋打开观察。
2。观察:是不是每种蛋都有蛋白、蛋清呢?
每种蛋的蛋白、蛋清都一样吗?
(逐一打开蛋。)
3。教师小结:每种蛋外面都有很薄的蛋壳,敲碎蛋壳,里面都有蛋黄、蛋清。
四、活动结束
教师讲述有关蛋的故事,引导幼儿进一步讨论有关蛋的话题。
如:蛋黄怎么会变成动物宝宝的?为什么蛋有大有小?
结合主题活动,引导幼儿探索如何使蛋站立起来的各种方法。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看、摸、说等感知活动,激发幼儿对干果的兴趣。
2、引导幼儿认识常见干果,了解其主要特征,及其营养价值。
3、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PPT、核桃、板栗、花生、桂圆、葡萄干、红枣等,各种果实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放音乐《摘果子》,激起幼儿兴趣。
二、认识干果。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神秘的篮子,想知道是什么吗?让我们一起来倒数5个数吧!"5、4、3、2、1哇!有好多好吃的'果实呢!谁来说说都有什么?
有板栗、核桃、花生……真多呀!。
2、在生活中你们吃过这些果实吗?
教师出示PPt,这是什么?核桃。谁来说说核桃摸起来有什么感觉呢?
请幼儿来摸一摸。他的壳怎么样?吃起来怎么样?吃起来像苹果一样有很多果汁吗?
幼儿说出,皮很硬,果汁很少。
师总结:外壳坚硬,吃起来干燥少汁,这些都是干果,我们一般吃它的种子。果汁很多的苹果属于水果。
出示PPT,幼儿说出板栗、花生、桂圆。幼儿观察,他们的壳怎么样?吃的果肉怎么样?
师总结:外壳坚硬,吃起来干燥少汁,我们一般吃它的种子,这些都是干果。
3、小朋友想一想,还有哪些果实也是干果?幼儿讨论。
师总结:开心果、瓜子、杏仁、松子等,这些果实外壳坚硬,吃起来干燥少汁,吃它的种子,这些都是干果。
4、出示加工而成干果食品--葡萄干、红枣,引导幼儿知道这也是干果,是叔叔阿姨经过加工而成的。
瞧!这是什么呀?(葡萄干、红枣!)它们是水果还是干果,为什么?
小结:葡萄干和红枣它们都属于干果,是人们用晒干、烘干等方法把它变成干果,所以他们都属干果。
三、干果对我们身体的好处。
小朋友,认识了这么多的干果,那干果对我们的身体有哪些好处呢?
多吃坚果还可以美肤、健脑、保护心脑血管健康、抗衰老等好处,但凡事有度,不可贪吃,
避免营养过剩引起发胖。补充微量元素。
四、游戏:《我是谁》
小朋友们今天高兴吗?高兴。那我们一起来玩《我是谁》的游戏!
我来说一下游戏规则:
当摇铃开始时,大家分2组传球,当摇铃音乐停,球就不传了,球在谁的手里,小朋友就介绍自己是哪种果实!
例如:我是苹果,苹果是水果!老师发果实的图片,小朋友贴在胸前。听摇铃音乐!玩游戏!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探索发现各种工具固定图书的方法。
2、进行简单统计,提高认知能力、观察能力、操作能力、记录能力。
3、能积极参与装订图书活动,体验观察和探索的乐趣。
活动重点
知道一些常用小工具的名称以及用途。
活动难点
学习常用小工具的一些使用方法。
活动准备
幼儿准备:认识身边常用的工具。
教师准备:小鸭玩具手偶,图片、回形针、订书机、夹子、铅笔、毛线、眉毛夹、固体胶若干,统计表、四个画架和适合活动情境的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以故事情境导入活动
老师出示小鸭手偶说:嘿,大家好!我是小鸭乐乐,我刚开了一家印刷厂,厂里印了好多画纸,我想把它们装订成图书,但我不知道该用什么工具装订,你们能帮我想到好办法吗?(请幼儿说出自己的办法)
二、探索发现哪些小帮手能够帮助固定图书
1、操作前的猜想。
教师:我这里有很多工具图片(出示六张图片),请你们把认为能装订图书的工具放在上面,不能装订的放下面,谁来试试。有人有不同的意见吗?
2、幼儿操作。
教师:每个人的篓子里也都有这几样工具,我们一起来做一做,看看哪些工具是我们的小帮手,能帮助我们装订图书,请把每一样工具都试一试。
(教师除了鼓励幼儿各种工具都试一试之外,可以尽量减少直接指导、语言提示,让幼儿在自己的探索中发现,教师要给予幼儿充分的操作时间。)
3、交流经验。
教师:请做好的孩子拿着图书和笔,把你用了哪几种工具记录在统计表上。(一张大的统计表)谁能拿着图书告诉大家,你用到哪些小帮手装订图书的?是怎么做的?哪些工具能够帮助我们装订图书?
三、探索发现固定图书本领最好的小帮手
1.幼儿的讨论。
教师:小鸭乐乐说,你们真有办法,能用这么多的小帮手装订图书。但是我的图书应该装订得不容易散,你们觉得是哪一种小帮手呢?谁来说说?有不同的想法吗?
2.幼儿再次操作。
教师:请孩子们选一种你认为能装订得最结实的小帮手来试一试。(幼儿自由选择一种工具装订另外一套图书,装订好后按顺序摆放在画架上。)
3.得出结论。
幼儿一一演示。演示完以后老师和幼儿一起得出结论:订书机装订的'图书又结实、又牢固。
四、给装订好的图书编页码
1、教师再次创设情境:小鸭乐乐说,你们真棒!帮他找到了装订图书最好的办法,如果给他的图书编上页码,图书就可以卖出去了。请用订书机订图书的小朋友帮图书编上页码,不是用订书机装订图书的孩子可以试试用订书机装订一本图书,再编上页码。谢谢你们!
2、幼儿根据自己的装订情况自行选择编页码、改进装订方法。
教师小结:我们刚刚用到的回形针、订书机、夹子、固体胶等都是工具,有了这些工具,我们做事就会很方便。这些工具能帮助我们做很多的事情,以后我们慢慢去发现,它们都是我们生活中的好帮手。(王红)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试试,玩玩,做做中积累有关转动的经验,发现转动的很多有趣现象。
2、为自己和同伴的成功而高兴,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设计意图:
现实生活中转动的现象随处可见,风车的转动、电风扇的转动、车轮的转动……在成人看来是理应如此再正常不过的现象却深深吸引着我们的孩子,转动的奥秘让孩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探索欲望。为了顺应孩子的心理,我选择了《旋转的物体》这一科学探索活动来帮助幼儿去发现探索转动、体验转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玩具车、陀螺、筷子、积木、圆片、吸管、牙签、碗、杯子、毛巾、硬币等 。
活动过程:
(一)通过操作,让幼儿初步获得有关转动的经验。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请你来猜猜它是什么?说它是辆车,可它不是车,风儿一吹来,脑袋随风转。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2、幼儿探索操作,鼓励幼儿发现转动的各种有趣现象。
师:那除了风车能转,你觉得还有哪些东西是可以转的?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很多东西,我们一起来看看有什么:玩具车、陀螺、硬币、纸片、吸管呼拉圈,它们能转吗?我们来试一试!
3、幼儿交流,鼓励幼儿将自己的发现大胆地告诉同伴,鼓励幼儿为同伴的成功而高兴。
师:你玩的是什么?你是怎样让它转起来的?
小结:我们小朋友真棒,用嘴吹,用手转,有手推,想出了那么多转动的方法,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
(二、)第二次操作,探索、引导幼儿用两种不一样的东西使其中的一样东西转起来。
1、今天我们班要开展一个“转转转”的'展览会,老师还想让你们来玩一次,不过这次有点难度,你们怕不怕?
2、请大家用两种不一样的东西合作,使其中的一种东西能转动起来。
3、谁来说说你用了哪两样东西,是怎么玩的?
4、小结:中二班的小朋友真会动脑筋,想出了各种办法让桌子上的东西转动起来了,真棒!
(三)、延伸活动:游戏“迷迷转”,引出身体的转动。
1、老师为了表扬你们,我们一起来做“迷迷转”的游戏。“迷迷转,迷迷转,大风停了我不转。”“咦,我们在做游戏的时候身体怎样了?”(哦,原来发现我们的身体也会转动的,真神奇。)
2、那请小朋友找一找在我们身上还有哪些地方,哪些部位也会转动起来的?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尝试活动,让幼儿感知空气里看不见摸不着的特点,在我们周围到处都有。
2、培养幼儿学习探索事物的简单方法和细致观察的能力,提高动手动脑能力。
3、培养幼儿对科学小实验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每桌一盆清水;每人一份操作材料;手帕、玻璃杯、塑料袋。
活动过程 :
一、引起兴趣 教师做深呼吸,幼儿也模仿着做深呼吸。 提问:我们用鼻子吸到了什么?空气在哪儿?能用眼睛看到吗?
二、尝试活动:装空气
1、幼儿每人拿一塑料袋在活动室任何地方自由地抓空气。(告诉幼儿先张开塑料袋口,然后再捏紧袋口)
2、提问:你们在什么地方抓到了空气? 引导幼儿初步感知空气在我们周围,到处都有。
3、讨论:想一想,你见过、用过、玩过的哪些东西里有空气?
4、总结。
三、尝试活动:手帕的变化
1、请幼儿每人拿一玻璃杯,让他们看看杯子里有东西吗?(杯子里没有东西,杯子是空的)
2、请幼儿将手帕塞入杯底,把杯子倒扣着压入水下,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教师个别指导幼儿按要求进行操作,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
3、讨论:手帕为什么没有湿?水为什么进不了杯了?杯子里有什么东西不让水进去呢?
4、请幼儿将手帕放入杯底,然后将茶杯倒扣倾余着放入水中,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同时提醒幼儿观察手帕的变化,并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观察到的现象。
5、讨论: 第一次手帕为什么没湿? 第二次手帕为什么湿了呢?
6、总结。
四、活动延伸
将一只昆虫和一盆花分别放在密封的容器中,观察它们的变化。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能观察寻找大自然中的色彩,并能用较恰当的语言描述。
2.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出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册记录本
2.铅画纸、宣纸、水粉颜料、水彩笔等。
活动过程:
一、认识五彩宝贝
1、今天,老师请来了五彩宝贝朋友来和大家做游戏,它们是:红、黄、蓝、绿、紫。(认识五彩宝贝)
2、五彩宝贝在我们的周围到处都是,让我们的生活色彩斑斓,你知道他们在哪儿吗?
二、寻找五彩宝贝
1、引导幼儿在彼此的衣服上寻找,在活动室的墙壁、物品中寻找。
2、幼儿结伴在幼儿园里寻找五彩宝贝。
三、谈谈自己找到的五彩宝贝
1、你找到哪些颜色?
2、你是从哪里找到这些颜色的?
3、幼儿将找到的颜色用绘画的方法记录下来
四、绘画:我找到的.五彩宝贝
1、幼儿自由选择水粉、水彩、蜡笔等绘画工具、作画。
2、鼓励幼儿将刚才观察到的景物和色彩,大胆地表现出来(如:大型运动器具、服装、动植物、日用品等)
3、展览作品,共同欣赏
4、用较丰富的词语描述色彩画面。
五、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家和父母一起到大自然中寻找更多的颜色。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活动初步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
2.知道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幼儿保护青蛙的情感。
3.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
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小蝌蚪变青蛙的操作步骤
活动准备:
1.小蝌蚪成长过程操作卡(人手一份)、胶棒若干
2.PPT课件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1)师: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
(2)模仿青蛙的叫声。
(3)师:你们见过青蛙吗?谁知道青蛙是什么样子的?
2.出示青蛙和蝌蚪的ppt,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主要特征。
(1)出示青蛙ppt,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青蛙的特征。(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露着白肚皮,四条腿。)
(2)师:你们知道青蛙小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吗?
出示蝌蚪ppt,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蝌蚪的特征。(黑黑的身体,大大的脑袋,细长的尾巴。)
3.观看PPT课件,教师引导幼儿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并分发小蝌蚪变青蛙的步骤卡片进行操作。
(1)引导幼儿讨论小蝌蚪是怎样变青蛙,在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后教师把操作卡分发给每位幼儿。
(2)幼儿分步骤粘贴操作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教师巡回指导。
(3)展示幼儿作品。
4.与幼儿一起观看小蝌蚪变青蛙的视频《青蛙一生》,加深幼儿对小蝌蚪变青蛙成长过程的认识。
5.教育幼儿要爱护青蛙(PPT)。
(1)师:青蛙有什么本领?(青蛙最大的本领就是捉害虫。)
(2)师:那你们知道一只青蛙一年可以捉多少害虫吗?
(青蛙是捉虫能手,一只青蛙一年可以消灭一万只害虫,保护了庄稼。)
6.师:青蛙的本领这么大,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呢?(PPT)
小结:小朋友们,青蛙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帮我们保护庄稼,所以我们要保护青蛙,不能伤害小青蛙,不要去捕捉和吃青蛙,若看到有人捕捉青蛙和小蝌蚪要去阻止他们,好吗?
设计意图:
暖和的春天来了,池塘里的冰融化了,青蛙妈妈在泥洞里睡了一个冬天,也醒来了,在这温暖的季节里,青蛙妈妈钻到水里开始繁育她们的后代,全身黑油油长着长尾巴的小蝌蚪就是小青蛙的后代,但小蝌蚪到底是怎么变成小青蛙的呢,孩子们都感到好奇,为此我设计了本活动内容,让我们带着这一神奇的.变化去探讨小蝌蚪变青蛙的奥妙吧。
教学反思:
幼儿的情绪高涨,在老师的引导下能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短短活动运用了一系列活动方式,使得幼儿无暇分神,乐此不疲。通过多媒体教学,不仅让幼儿对蝌蚪变青蛙的过程有直观的影响,而且让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掌握到教学的重难点,并且进行了反复练习。在活动过程前,我还担心会出现混乱的现象,但在活动过程中因为是第一次用多媒体教学,并且掌握住了幼儿年龄的特点,在整个活动中幼儿表现的都很积极。
小百科:蝌蚪古时写作"科斗",是蛙、蟾蜍的幼体,又称蛤蟆蛋蛋。刚孵化出来的蝌蚪,身体呈纺锤形,无四肢、口和内鳃,生有侧扁的长尾,头部两侧生有分枝的外鳃,吸附在水草上,靠体内残存的卵黄供给营养。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认识四中常见蔬菜的外形特征,按食用部分进行归类。
2、知道蔬菜营养丰富,教育幼儿要多吃蔬菜。
活动重点:知道从蔬菜的食用部分,比较异同点,形成蔬菜概念。
活动准备:
与内容有关的课件
西红柿、白菜、土豆、萝卜等实物若干、展板一张
蔬菜图片与幼儿相等
活动过程:
1、今天有赵老师与小朋友们一起来上课,小朋友们高兴吗?(高兴)
2、刚才老师接到了一个电话,小朋友想不想知道是谁给老师打来的?(想)是蔬菜王国的国王给老师打来的,它告诉老师说他们蔬菜王国给咱们小朋友寄来了许多东西,放在了咱们活动室里,小朋友想不想去看看是什么?(想)那咱们一起去看看吧?
3、展板、实物(各种蔬菜):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有那些蔬菜?你喜欢吃哪一种蔬菜?你知道你是吃它的哪一部分?
4、我们先来看看蔬菜都是有哪部分组成的?(大屏幕)(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5、小朋友知道了蔬菜都是有那几部分组成,那么小朋友就该回答老师的问题了。
6、猜谜语:又红又圆象苹果,酸酸甜甜营养多,既能做菜吃,又能当水果。(西红柿)谁能说一说西红柿是什么样子的?(颜色、形状、皮是怎样的、还有小坑、味道、可以做菜也可以生吃)那我们应该吃西红柿的哪一部分?(果实)还有什么蔬菜是吃它的果实部分?(茄子、辣椒、南瓜、冬瓜、胡子)。
7、还有一个谜语猜猜看:一个胖娃娃,埋在地底下,头顶绿巾穿红褂,夏天播种秋天拔,我们人人都爱它。(萝卜)说一说萝卜的'样子?(形状、颜色、可以生吃也可以做菜)老师告诉小朋友萝卜还有“土人参”之说。因为萝卜中含有淀粉酶,能助消化,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民间自古就有“萝卜是土人参”之说。我们应该吃它的哪一部分?(根)
还有什么蔬菜我们可以吃它的根?
8、看图中有哪些蔬菜?(白菜、菠菜、油菜)老师可以说说白菜的样子。我们该吃它的哪一部分?(叶)还有什么蔬菜我们吃它的叶。
9、这是什么?(土豆也叫地蛋或马铃薯)土豆的样子。土豆发了芽时有毒,不能吃,如果芽很小,可以把芽和周围的肉削干净,才可以吃。我们吃它的茎。老师还有一个关于土豆的儿歌:老师说一遍,课下再教小朋友说。
10、考考小朋友:小朋友们,平时吃我的哪一部分(屏幕)
11、谁在一拽老师的衣角,摸出来瞧一瞧,哦,是一一封信,看看上面写的什么?是蔬菜王国给小朋友的信:(我想考考小朋友对我们蔬菜的了解,呀,还有小奖品呢?谁答对了给谁一个)看看都有什么问题?
12、问题:
(1)哪些蔬菜既能生吃又能熟吃?
(2)哪些蔬菜既能当水果吃又能当蔬菜吃?
(3)为什么称萝卜为土人参?
(4)发芽的土豆为什么不能吃?
(5)为什么要小朋友们多吃蔬菜?
13、小朋友都累了咱们来休息一下,做个游戏:找朋友
小朋友拿着自己手中的图片找自己的朋友。(老师讲评)
14、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出示蔬菜拼盘)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制作蔬菜拼盘。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学习9的形成,知道8添上1是9,理解8、9两数之间的关系。
2、能细致地观察并说出物品的数量,尝试对物品进行初步统计。
3、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花园背景图1张,9朵蓝花、9朵黄花、9只蜜蜂、9只蝴蝶的粘贴卡片。
2、幼儿人手一份内容不同的食品店图片和统计表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导入
师:孩子们,春天来了,花园里开满了漂亮的鲜花,我们一起到花园里看看吧。
(教师出示花园背景图)
师:哇,好漂亮的花园,谁能告诉大家花园里都有什么颜色的小花?
二、基本部分
2、点数小花知道8添1是9
(1)师:孩子们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花园里有几朵蓝花,有几朵黄花,谁多谁少?
(2)请幼儿讨论:怎样让蓝花变成和黄花一样!
教师引导幼儿在8朵蓝花后面添上1朵蓝花,点数验证,理解8添上1是9。
(3)怎样让黄花变成和蓝花一样多,点数验证,理解9去掉1是8、
3、游戏《花儿找朋友》
师:孩子们花园里开了这么多漂亮的鲜花,不光我们小朋友喜欢,小蜜蜂、小蝴蝶也飞来了,他们要和小花做找朋友的游戏,蝴蝶找黄花做朋友,蜜蜂找蓝花做朋友,现在我们帮他们一起找吧。
(教师出示9只蜜蜂和8只蝴蝶)分别贴到小朋友身上,先发蜜蜂给小朋友,粘到孩子的身上,(放音乐“春天”)老师带着孩子上台学蜜蜂飞一圈后再一个一个粘贴图片,贴完后说,帮小蜜蜂找到好朋友的回到座位上。
师:其他小朋友都帮他们找到好朋友了,怎么还有一只小蜜蜂没找到蓝花做朋友,这是为什么呀?
幼儿:红花少了1只或蜜蜂多了1只。
师:是这样吗?我们一起来数数看,(点数)红花有8朵,黄花有9朵,9比8多1,所以多的这只蜜蜂没有好朋友,现在老师贴上一朵红花让它和小蜜蜂做朋友吧。现在所有的小蜜蜂都有好朋友了,我们再帮小蝴蝶找朋友吧。
(教师再找部分幼儿贴上蝴蝶,再放音乐,飞一会儿再粘贴。)
师:我们来看看,蝴蝶找到黄花朋友了吗?(点数蝴蝶),蝴蝶都有好朋友了,还有一朵黄花没有找到好朋友,那个大家来说一说为什么?
幼儿:黄花多了1朵,数一数,蝴蝶有8只,黄花有9朵,8比9少1,所以这朵黄花没有好朋友。(表扬鼓励幼儿。)
4、抢椅子的游戏
我师:们帮小蜜蜂、小蝴蝶都找到了好朋友,现在我们和小椅子也来做找朋友的游戏吧!
(1)教师把小椅子(8把)搬上来,请一组小朋上来(9人)。游戏规则:音乐开始,9个小朋友围着椅子转,音乐停看谁先找到小椅子做朋友。
游戏结束,师:他为什么没有椅子呢?看看有几把小椅子,几个小朋友?(8把、9个)9比8多1,所以他没有小椅子。
师:现在怎么让他也有椅子呢?(加上1把)加上后再玩一次,正好一人一把。
(2)再换一组(8人)幼儿游戏,音乐停,有1把椅子空着,再说出8比9少1,所以多一把椅子。在加1人重新游戏。
5、找找数量是8和9的食品
师:刚才的游戏好玩吗?是不是有点累了,肚子饿吗?
幼儿:饿。
师:我们去食品店看看有什么好吃的'吧。
教师出示食品店图片和统计表
师:请小朋友用最快的速度找出那些食品的数量是8?
那些食品的数量是9?
三、结束部分
交流分享统计结果
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让我感受到:要组织好一次数学活动,我们一定要尽量做到寓教于乐、生动有趣,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并能注重幼儿的个别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让每个幼儿的知识、能力都能在原有水平都能得到提高。其次,教师引导的策略是尤为的重要,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要时刻明确活动的目标,既然给孩子创设学习的情境,就要围绕教学目标和课堂中产生的问题,恰到好处地引导幼儿去探索、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为幼儿学习数学服务。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4篇04-17
精选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三篇04-28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4篇06-09
精选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四篇05-04
【推荐】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4篇04-30
【必备】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4篇05-03
【精华】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四篇04-22
【必备】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三篇05-09
关于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三篇05-12
有关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四篇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