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经典【6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教案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尝试在多种情境下正确数数的方法,感知数量。
2、在故事情境中体验和朋友一起游戏的愉悦心情。
【活动过程】
一、认识故事中的任务,在捉迷藏的游戏中目测群数。
1、出示图片菲菲,认识朋友。
——今天有个女孩来我们这里做客,她的名字叫岚岚,我们跟她打个招呼吧。
2、猜猜他们玩的是什么游戏?
——猜猜看他们在干什么?捉迷藏的游戏你们玩过吗?怎么玩的?
3、看看菲菲的朋友躲在什么地方?
——我们看看菲菲的朋友躲在什么地方?大树的什么地方,房子附近有吗?还有什么地方躲着岚岚的好朋友?可能有几个?一共有多少?
4、尝试把找到的'朋友数出来。
——你先数的哪里?我们把这些朋友找出来。刚才数到2,接着往下数,还有哪里躲着人?我们一共找到几个朋友?可以用几来表示?
小结:我们可以先数一边又多少人,再接着数另一边。
二、学习围合的数数方法,在操作中尝试10以内的点数。
1、观察画面并进行点数,学习围合数数的方法。
——岚岚和朋友围成一个圆圈,猜猜他们玩的什么游戏?(切西瓜)几个人在玩呢?你怎么数的?
——请你介绍你数数的方法。
小结:这真是一个好办法,随便选一个小朋友开始往后数,在心里记住它,这样就不会重复数了。
2、幼儿个别操作,点数围成圈的小朋友并用数字表示。
——这里还有很多小朋友围成圆圈在做游戏,你们用这个方法试一试,数数有几个人在玩切西瓜。然后数字贴在中间。
3、观察分析,利用线索对任务进行点数,感受两只鞋对应一个人的关系。
——他们把鞋子留在这里,他们又去玩什么游戏了?你能数的出小朋友几个出去玩了?两只鞋子为什么数1?
小结:一个人有2只脚,要穿一双鞋,所以要一双一双的数,原来看不到人的时候找到和他有关的东西也可以数数。
三、在观察和思辨中,点数人物。
——观察岚岚和她的朋友合影照片,看看来了几个好朋友给她过生日?
——菲菲的朋友们已经等不及了要为她唱歌吹蜡烛,岚岚过几岁生日?我们一起来为她唱生日歌吧!
小结:数数的时候还要想想应该数什么?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乱扔果皮纸屑的害处。
2、教育幼儿要自觉保护周围环境的整洁,养成讲卫生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操作卡片《瓜瓜吃瓜》、电视机、展示仪
活动过程
1、幼儿看操作卡片,教师讲述故事,让幼儿了解故事的情节和含义。
(1)、教师讲故事。
(2)、提问:瓜瓜吃到瓜了没有?为什么?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3)、组织幼儿讨论,如何做一个讲卫生的好孩子?
生活中有没有像瓜瓜一样的`人,他们是怎样做的?
2、带领幼儿观察幼儿园里保育老师的工作,让幼儿了解是他们为小朋友们创造了一个清洁的环境。
3、散步结束,组织幼儿回园延伸活动"组织幼儿将园内草坪上的果皮、纸屑、杂物等投放到清洁箱内。
活动反思:
每人每天都会“生产”很多的垃圾,怎样处理这些垃圾,是孩子们每天都要面对的,也是最容易忽视的一个问题。所以选用贴近幼儿生活的题材作为教学内容,容易激发幼儿的兴趣及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幼儿动手、动脑参与活动。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体验同伴之间团结友爱,在一起快快乐乐的情感。
2、学习用较完整、连贯的语言讲述图片内容。
3、理解儿歌的内容,尝试续编“四/五……条鱼,水里游,XXXX”。
4、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5、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创编过诗歌,懂得基本的创编规则;有类似的情感体验。教具准备:《三条鱼》的课件,小鱼的胸饰若干。
活动过程:
1、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学小鱼游入活动室,体验与朋友玩的乐趣。
提问:刚刚你和你的朋友一起玩,心情怎么样?
2、教师操作教具,帮助幼儿熟悉理解诗歌。
(1)教师以一条小鱼的口吻和语气,表现儿歌中小鱼的孤单情绪,感受小鱼的心情。
(2)教师出示第二条鱼,用动作表现儿歌中小鱼摆尾巴、点点头的动,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述。
(3)教师出示第三条鱼,表现儿歌中小鱼“快快活活、笑开口”,引导幼儿用儿歌的句子进行表述。
3、教师演示课件,让幼儿完整欣赏儿歌。
4、教师与幼儿一起朗诵儿歌。
5、教师带领全体幼儿有表情的朗诵儿歌,教师注意指导幼儿用不同的语调表达不同的感情。
6、教师引导幼儿尝试仿编诗歌“四 /五……条鱼,水里游,XXXX”。
教师逐一出示小鱼,请幼儿说出小鱼的数量,并学用儿歌的句子“一 /二……条鱼,水里游,XXXX”,进行仿编诗歌。
附儿歌:
三条鱼
一条鱼,水里游,
孤孤单单在发愁。
两条鱼,水里游,
摆摆尾巴点点头。
三条鱼,水里游,
快快活活笑开口。
许多鱼,水里游,
大家都是好朋友。
教学反思:
孩子们非常地感兴趣,通过本次活动,我们也知道了只要幼儿感兴趣地东西,他们就会给你意想不到地惊喜,所以,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应该从幼儿地兴趣出发,来提高活动地质量,因为兴趣是幼儿最好地老师。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帮妈妈找纽扣的情境中,按2个特征辨别图形、尝试看标记图钉纽扣,感受数量的序列。
2、能够遵守操作规则,正确使用操作材料,清楚讲述操作过程与结果。
活动准备:
教学材料:妈妈图片一张 标记等若干幼儿操作材料:无纽扣的服装人手一件,有红黄蓝绿颜色特征的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的纽扣若干,上面有4——8不等的纽孔,上面有标记的小筐人手一个、固体胶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活动,引发兴趣——妈妈做了许多的衣服,想开一个服装店,但是她一个人还来不及完成,想和你们合作完成,愿意吗?
(二)帮妈妈找纽扣(按两个特征标记分类)
1、巩固按2个特征辨别图形。
——先来找找看,妈妈做的衣服上面还缺什么?(纽扣)——真的,衣服上还没有纽扣呢!各种各样的纽扣混在一起,妈妈想请你们帮忙,你们愿意吗?
——(出示红色和圆形标志):不过,妈妈对每个人提出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谁能看懂妈妈要找什么样的纽扣?红色的什么形状的纽扣?这个可以吗?为什么?
——:对!看到这两个标志就是要找红色的圆形的纽扣,两个特征要求都找对才能放进去。
2、第一次操作:按两个特征找纽扣。
——等会,请你先拿起你的小篮子仔细看看、轻轻说说“妈妈让你帮忙找怎样的纽扣?”然后轻轻再边找边说:“我找到的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纽扣?”最后数一数你找到了几颗纽扣?(妈妈的年纪大了,声音太大了她会受不了,我们不要吵到妈妈哦!)——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孩子边操作边讲述。
——幼儿将小盆子拿好放到椅子下面,然后开始集中交流:你找到了几颗什么样的.纽扣?怎样找才不会错不会遗漏?(仔细地看看……)个别关注:你找的是不是红色的三角形纽扣呀?看清楚颜色、形状,都一样才能放进自己小框。不要把别人的纽扣拿走哦!这是你要找的纽扣吗?)
(三)第二次操作:按量的多少进行正逆排序。
1、手口一致点数。
——咦!你们的纽扣上有什么?(圆点)——哎呀!看得真仔细,这圆点是纽扣穿线的洞洞,拿一颗出来数数上面有几个洞洞啊?
再数一数其他纽扣吧!
把洞洞最多的纽扣,找出来!拿最少的让我看看?
2、帮妈妈钉纽扣(正逆排序)。
——你们帮妈妈找到纽扣了,她可真高兴!愿意帮她把纽扣订到衣服上吗?从哪里开始钉?怎样订纽扣呢?妈妈说,这个问题有点难,只有听清楚、想明白的宝宝,才会知道。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准备
1、男孩木偶。
2、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活动。
教师:
(1)小朋友们,你们玩过穿珠游戏吗?
(2)明明也来玩串珠,发生了什么事呢?
2、教师操作木偶表演故事情景。
(1)木偶表演:
旁白:游戏时间到了,明明选了自己最喜欢的穿珠游戏。
明明:小珠子,真有趣。(明明把小珠子塞到了耳朵里。)
(2)教师:明明玩串珠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你们觉得明明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3、引导幼儿观察挂图,继续讲述故事。
(1)教师:我们来看看后来怎么样了。珠子塞在耳朵里出不来了,老师赶紧把明明送到了哪里?医生是怎么做的?
老师送明明到医院,医生挖出珠子。医生还告诉明明,下次可不能再把珠子塞到耳朵、鼻孔、嘴巴里了,那样做耳朵和鼻孔会流血,还有可能会发生危险。
(2)教师操作木偶,模仿明明的声音说:我再也不把玩具塞到耳朵里了。
4、拓展幼儿经验。
(1)教师:我们身体上有一些小小的孔,如:耳朵、鼻子等等,这些小小的孔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不能把东西塞进这些小孔里。想想看,还有什么东西像小珠子一样小?什么东西比小珠子还小?它们可千万不能塞进我们身上的小孔孔里呀。
(2)教师总结:教室里的小珠子、小插粒、小磁钉,家里的`小纽扣、小橡皮都不能塞进我们的耳朵、鼻孔、嘴巴里,如果不小心掉进去,一定要马上去医院请医生来帮助我们。 家园共育
家长应将家里的细小物品摆放在幼儿不易接触到的地方,同时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尝试探索 “分类装货物”的方法。
2、发展幼儿的合作、协商能力和倾听能力。
3、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分享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对火车已有初步的感性认识。
2、16块火车外形的底板(15块小的,1块大的),各种货物卡片,各种图形片。
3、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多媒体演示,让幼儿观察、了解火车分为客运火车和货运火车两种。
“小朋友,看,我们来到了哪儿?”
2、“五一劳动节刚过,装运货物的工人叔叔们又开始繁忙地工作了,他们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忙,一起装运货物,你们愿意吗?”
二、操作活动。
1、幼儿分组合作,第一次尝试装运货物。(为一节车厢的火车装运货物)
(1)请幼儿观察认识各种物品,初步感性认识“分类”。
(2)请幼儿尝试装运货物,并为车厢设计标记。
活动要求:幼儿四人一组,分配角色,协商讨论选出小组负责人及操作结果汇报员。(要求每组幼儿全部完成任务,重点指导能力弱的幼儿完成任务,体验成功的`喜悦)
(3)汇报操作结果。
2、第二次尝试装运货物。(为两、三节车厢的火车装运货物)
(1)幼儿尝试装运货物,并为每节车厢设计标记。
活动要求:首先完成两节车厢的操作任务,在验货认可之后将列车放回货场后方能操作三节车厢的操作。 (两节车厢的操作是满足能力中等幼儿的需求,三节车厢的操作是为能力强的幼儿提供提高能力机会。)
(2)请个别幼儿讲一讲:你们是怎样摆放的?
3、幼儿集体合作装运货物。(将具体的实物操作卡片换成抽象的图形卡片)
(1)出示一列大火车。
“现在,我们要把这些木材分别运送给三位客人。一位是南京的客人,他要红色的木材;一位是北京的客人,他要圆形的木材;还有一位是新疆的客人,他要的是大的木材。请你们想一想,该怎样摆放这些木材?”
(2)请幼儿自己检验“劳动成果”,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三、活动延伸。
1、小结集体操作情况,发现交集分类的现象,为下次活动打基础。
2、幼儿开着火车出活动室,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新《纲要》中指出要让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并体验到数学活动的乐趣和重要性。为了将枯燥、逻辑性较强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浅显易懂,并能融入孩子们感兴趣的操作活动中去。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经典)11-21
【精选】中班教案08-11
[经典]中班教案08-04
中班教案08-08
中班教案【精选】02-23
中班教案[经典]08-22
中班教案12-06
中班诗歌教案11-12
中班教案(热门)09-11
中班教案【荐】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