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万古流初中音乐教案

时间:2024-01-24 11:40:53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江河万古流初中音乐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江河万古流初中音乐教案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江河万古流初中音乐教案

江河万古流初中音乐教案 1

  一、编写意图

  从形式上看,这个单元是七年级上册中第四单元“神州大地(1)──辽阔的草原”的延续,在具体内容上选取了具有典型意义的赞颂祖国大江大河的音乐作品,如《长江之歌》《黄河船夫曲》《乌苏里船歌》《塔里木河》等。在这个单元里,不仅突出了江河的自然美,而且还更加强调孕育中华民族七千年文明史的长江、黄河所具有的象征意义。比如,《江河万古流》中有“天下兴亡多少事,莽莽我神州。中华自有雄魂在,江河万古流”等诗句,《保卫黄河》中的“黄河”象征着中华民族。很自然地,本单元可以和地理知识相互贯通。在音乐知识方面,对旋律、曲式结构、散板、切分节奏等提出了要求,安排了一个综合性练习,帮助学生及时总结学习内容。

  二、教学安排

  本单元可以安排为2~3课时。第一课时可安排“唱歌”或“欣赏”两项内容,第二课时为“欣赏”和各种旨在掌握音乐基础知识的活动,第三课时可安排欣赏和器乐合奏等内容。

  从材料上看,本单元所包含的歌颂祖国江河的音乐作品易于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同时有助于学生自由展开联想,认识到音乐的抒情性、描绘性特征。从学科知识上看,本单元包含民歌知识、歌曲结构手法、演奏演唱形式等。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搜集大量有关的文字、图片、录音、影碟等资料,在课堂教学时相互分享。

  第四单元第一课

  教学内容:

  唱歌《江河万古流》;欣赏《黄河船夫曲》、《保卫黄河》。

  教学目的:

  学会歌曲《江河万古流》,理解歌曲中旋律、节奏与歌词的密切关系,两段相同结构的歌词与不同旋律和节奏达到的艺术效果。欣赏《黄河船夫曲》和《保卫黄河》,了解黄河──中国的母亲河,体会在《保卫黄河》中所表现的黄河的汹涌气势和中华民族的精神。

  教学过程:

  1.以提问导入新课。

  我国幅员辽阔,有很多江河、湖泊,在众多的江河中,最的是哪两条?为什么?它们流经的省份有哪些?

  黄河和长江(可出示地图)

  黄河:青海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山西省、河南省、山东省。

  长江:青海省(通天河)、西藏自治区、云南省、四川省、重庆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

  黄河、长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中华民族对它们有着特殊的感情。《江河万古流》中寄托了我们对黄河、长江的感情。

  2.教唱《江河万古流》。

  (1)播放歌曲《江河万古流》。

  (2)讲解歌曲中的节奏难点,并做练习。体会歌词与节奏、曲调结合在一起所表达的`情感。

  (3)教唱歌曲,并打拍子唱乐谱。用自然的、较深沉的声音演唱歌曲。

  (4)学唱歌曲后,启发学生体会歌曲的结构──单二部曲式(二段体)。两段开始处的不同旋律所表达的不同情感,旋律的再现起到歌曲“统一”的作用。

  3.欣赏《黄河船夫曲》(2遍)

  以提问引入欣赏内容:

  你是否知道与黄河、长江有关的故事,或以黄河、长江寄托某种感情的音乐作品?

  (1)欣赏一首描写黄河边人们生活的歌曲──《黄河船夫曲》(第一遍)。

  (2)参考谱例找出歌曲中的“重复”部分。

  (3)其旋律是由几句构成的?歌曲的分句与歌词的写法(排比)和内容有着直接的关系。

  (4)跟着录音模唱这首歌曲(第二遍)。

  4.欣赏《保卫黄河》

  (1)以“抗日战争”引入欣赏──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提问:在这个作品中感受到了怎样的气势?强调中华民族不畏强暴的精神和乐曲中所表现出的滔滔河水奔涌向前的宏伟气势。

  (2)介绍《黄河大合唱》及其词作家光未然,曲作家冼星海。简单介绍钢琴协奏曲《黄河》的创作背景。

  (3)介绍《保卫黄河》中的主题旋律。分段欣赏,感受不同音乐形象:引子、主题旋律(第一、二部分)、主题展开(第三部分)、宽广的旋律(第四部分)、主题再现(第五部分)。

  (4)完整欣赏。

  5.小结

  通过唱歌和欣赏,感知歌曲的二段体结构和音乐中的再现、重复,感受和体会歌曲的不同风格,什么叫做钢琴协奏曲,以及不同作品中的不同音乐形象。

江河万古流初中音乐教案 2

  一、设计理念:

  本课时在所选材料上选取了《黄河船夫曲》、钢琴协奏曲《黄河》、歌曲《保卫黄河》。通过加强学生的音乐实践活动去理解歌词,感受跌宕起伏的旋律、明快的节奏、鲜明的民族风格......结合对歌曲背景的了解,使学生激起更多的情感投入.领悟到更多的精神力量。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二、学习目标:

  1、通过欣赏《黄河船夫曲》、钢琴协奏曲《保卫黄河》,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2、通过学唱《保卫黄河》,让学生感受黄河的气魄及中华民族奋进的的伟大精神。

  3、通过欣赏《长江之歌》及音乐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音乐知识:乐句、乐段、分析乐曲的结构。

  4、能够体会与分析乐(歌)曲的情绪表达。

  二、学习重点、难点:

  a)重点:充满感情的演唱歌曲、了解合唱的演唱形式之一轮唱、体会歌曲的情绪。

  b)难点:正确的感受和体会乐曲,掌握乐句、乐段。

  三、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打击乐器

  四、教学时间:1课时(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也可分为2课时)

  五、教学过程:

  1、课前音乐,营造轻松、和谐的学生学习环境。播放《江河万古流》的伴奏音乐。

  2、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演唱情绪演唱上节课所学歌曲《江河万古流》

  3、新课学习:

  (1)导入新课:

  “千百年来,这里的人民默默地生活在这片苍凉贫瘠的土地上,与严酷的自然环境做斗争,在贫苦中过着充实的生活。他们唱着发自肺腑的歌谣,简单却真实,正如这辽阔的黄土地一样!”

  “听!黄河的船夫们唱起了悠扬的歌声。”

  (2)学生通过歌词及多媒体播放的图片欣赏《黄河船夫曲》

  这是一首朴素、短小、精悍并具有鲜明形象的民歌。旋律给人一种起伏、摇荡的感觉,感觉是在船上。它的节奏和速度既平稳而又具有一定力度,使人感觉象是在较宽阔平静的水面上行进,使人想象黄河是宽阔深广的。透过歌词内容,仿佛又看到黄河迂回曲折的河道及无数船只和艄公形象。

  (3)欣赏抗战时期我军英勇奋战的片子《血战台儿庄》的片段。

  “他们也曾与黄河一起,用自己的身躯阻挡了敌寇的铁蹄,捍卫了华夏民族的生存,当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音乐也是战斗的武器。”

  (4)欣赏钢琴协奏曲《黄河》选段《保卫黄河》

  (5)感受乐曲的.情绪,在钢琴协奏曲《黄河》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气势?(学生发表感慨)

  “黄河以其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象征着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古往今来,多少诗人为它赞颂着,歌唱着。正是祖国千千万万的优秀儿女保卫着黄河、保卫着华北、保卫着全中国!”

  (6)欣赏合唱《保卫黄河》,随音乐哼唱或自由的宣泄自己的爱国热情。(动作或手势)

  (7)了解曲作者冼星海及创作背景。

  (8)分析作品的结构,了解轮唱的演唱形式和方法。

  (9)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演唱方法及情绪演唱第一部分(齐唱部分)

  (10)分组看谱把握节奏及演唱方式练习轮唱。

  (11)各组展示其成果。(并自己分析哪一组唱的好,为什么?)

  (12)师小结,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歌词的涵义,感受歌曲的情绪,合理运用力度表现,把握好节奏指挥全班进行大合唱《保卫黄河》。

  (12)加入拍打节奏或运用打击乐器(锸、鼓)渲染气氛。

  (13)共同探讨:

  师生共同探讨本课欣赏和演唱,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对学生进行热爱民族音乐文化的情感教育,并用一句话或诗歌来赞颂长江、黄河及其中华民族坚强不熄的斗争精神。

  4、音乐活动:

  (1)欣赏《长江之歌》,分析乐曲的旋律音调和节奏上与《保卫黄河》的不同之处,并选出符合《长江之歌》的结构图式。

  (2)学习音乐知识乐句、乐段,并做音乐活动2:歌曲的乐句划分

  5、总结今天的收获。

  6、推荐网站,搜索更多的关于歌曲作者及歌曲创作背景的资料。

  7、学生听音乐走出课堂。

【江河万古流初中音乐教案 】相关文章:

大班音乐音乐教案10-11

音乐教案:小小音乐家10-01

小班音乐教案11-06

春天音乐教案01-04

《老狼》音乐教案05-25

奥尔夫音乐教案12-31

中班音乐教案01-20

大班音乐教案03-26

小鸟音乐教案12-11

初中音乐教学总结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