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学语文教案:马踏飞燕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马踏飞燕,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教案:马踏飞燕1
《马踏飞燕》的教学重点是第二段(第二、三自然段)和第三段(第四自然段)。其教学设计如下:
一、指导看图,培养观察能力。
1.设置疑难。看图前提出问题:
(1)这是一匹什么样的马?
(2)马怎样踏飞燕?
(3)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构思?
2.初步解疑。看图时教给方法:
(1)整体观察马的外形特点。按马的身躯、体形、鬃毛、四蹄、头、尾、口的顺序看,使学生认识这是一匹奔跑中的骏马,能给人以姿态优美、栩栩如生的感觉。
(2)重点观察马的腿、蹄的姿势。按马的右前腿、左后腿、右后蹄的顺序看,使学生认识这是一匹右后蹄踏在一只飞燕上正在快速奔跑的骏马。
3.口述图意。看图后要求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图意。
二、图文对照,发展思维能力。
1.朗读课文。自读课文第二段,想想哪些描述与图意相吻合?
2.勾画词语。画出“匀称”“坚韧”“构思奇妙”“匠心独运”等词语,并结合图文和词典自己理解意思。
3.寻找答案。出示看图前提出的第三个问题,先让学生在第三自然段中找出两个疑问句,再将其变换为陈述句,然后用关联词语“为了……”造句。
4.深层理解。提出问题:
(1)“构思奇妙”怎样解释?
(2)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构思奇妙”?使学生弄清楚,一是通过马的右前腿和左后腿的.动作,充分表现马快速奔跑;二是通过“连飞燕都来不及躲闪”的描述,把“快”具体化;三是通过马踏飞燕而“飞燕竟安然无恙”来衬托奔之神奇。
5.展开想象。让一学生带着喜爱和赞扬的感情朗读第三段,其他同学边听边看图想象这匹马是怎样四蹄离地、风驰电掣般地飞奔,激发其发出“不愧是一件艺术珍品”的赞叹。
6.归纳段意。
三、实物演示,理解科学原理。
1.解决难题。教学第三段,为帮助学生理解“重心”“支撑点”等词语,可用木制或纸制的小马活动模型,仿照课文的写法作表演。
2.课堂作业。
(1)用关联词语“不仅……而且……”口头造句,不能与课文原句重复。
(2)齐读本段。
四、欣赏图文,提高审美能力。
1.朗读课文。播放第二、三段配乐朗读的课文录音或声形并茂的录像,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欣赏物美、文美。
2.现场讲解。请一名学生登台当讲解员,按第二、三段的描述,向全班同学介绍这一珍贵的艺术品。
小学语文教案:马踏飞燕2
第一单元本单元由看图学文《马踏飞燕》《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讲读课文《古诗二首》和基础训练1组成,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案。
一、教学要求:
1、掌握生字,注意“膘、颈、咒、沮”等字的读音;“龄、祭”字的写法;注意“载、兴、荷”等多音字的不同意义。
2、理解字词。能够辨析“宽广、宽阔”“繁重、沉重”等近义词的意义及用法。
3、复习汉语拼音字母表的顺序以及字母的大小写。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本单元课文,能背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会默写《示儿》。
三、教学重点:
1、两篇看图学文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
2、古诗二首要让学生弄懂诗的内容及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怎样观察事物,抓住特点表现中心,根据事物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写作顺序。
看图学文
1、马踏飞燕
一、教学要求
1、通过了解“马踏飞燕”的特点,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具有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先进的`科学知识和卓越的创造才能,增强民族自豪感。
2、学习从几个方面观察事物的方法。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运用图文对照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1、继续培养观察能力。
2、图文对照,理解内容。
三、教具准备:
1、绘有铜奔马的挂图。
2、生字生词卡片。
【小学语文教案:马踏飞燕】相关文章:
中班体育教案 《踏浪追浪》03-26
小学语文《麻雀》教案07-24
小学语文母鸡教案07-11
小学语文教案11-23
【经典】小学语文教案08-07
小学语文尊严教案06-20
小学语文穷人教案11-17
小学语文教案11-21
小学语文教案[实用]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