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大班教案汇编6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自选游戏内容和游戏伙伴进行区角游戏活动。
2、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形式,感知雨、表现雨,培养幼儿大胆表现的能力及创造能力。
3、与同伴分享参加区角活动的快乐,并在自我评价活动中感受、体验创造活动带来的乐趣和成功感。
分区目标:
1.动手区(雨具加工厂)
一级目标:幼儿能收集并自选喜欢的废旧材料(一次性桌布、购物塑料袋、米袋、防水布等)制作各种各样的雨具;
二级目标:能大胆运用各种辅助材料、采用多种手段(绘画、手工)对制作好的雨具进行装饰;
三级目标:与同伴能友好合作、相互帮助,制作与众不同的雨具,并结伴表演。
2.设计区(七彩染坊)(本周重点指导内容:扎染伞面)
一级目标:初步掌握用各色颜料扎染宣纸伞面的技能;
二级目标:掌握协调配色的规律,在活动中能注意清洁卫生,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三级目标:乐于向同伴介绍自己的构思、设计过程及活动中快乐的情感体验。
3.气象区(小小气象员):
一级目标:学习做个小小气象员,向大家报告今天的天气预报;
二级目标:会做气象记录,并能向同伴介绍自己做的气象记录;
三级目标:了解下雨天动植物变化的一些情况,并能用响亮的声音、用气象预报的形式介绍给观众。
4.语言区(娃娃读画和雨天的故事)
一级目标:能看图点字,认读有关“雨”的诗歌;
[page_break]
二级目标:能以拉线画方式表现下雨的情节,并尝试讲述。将自制图片、字卡替换进诗歌,对诗歌进行创编,并有表情地进行朗诵、表演,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乐趣。
三级目标:幼儿能大胆做小老师,会教同伴讲述自己和爸爸妈妈编的图书,并尝试表演。
5.音乐区(小雨点在唱歌)
一级目标:会唱“春雨沙沙”“小小雨点”等歌曲;
二级目标:能自选小雨点的节奏卡编排节奏型并进行打击乐活动,培养幼儿创造力;
三级目标:尝试用自己收集的废旧物品(蚌壳、酸奶瓶、易拉罐等)制作打击乐器并进行演奏活动,体验创作、合作演奏的乐趣。
6.科学区(小雨点旅行记)
一级目标:通过观察、讨论图片,了解小雨滴的形成过程;
二级目标:仔细观察、思考,尝试用各种工具测量并记录雨量;
三级目标:尝试用绘画的方式来表现小雨滴旅行记,并向同伴及老师介绍。
活动准备:
1、知识
准备:活动前让幼儿看雨、玩雨、感知雨、讨论雨等,在前阶段系列活动中获得了一定知识经验。
2、环境创设:师生共同收集各种雨衣、雨伞、雨披等材料,并将其布置在活动室内。
3、活动区域创设
(1)气象区:气象记录板、气象广播台,幼儿前阶段记录的各种气象图及笔、记录纸、有关标记图、话筒。
(2)动手区:各种塑料袋、一次性桌布、包装纸、西装袋、即时贴、彩笔、剪刀、胶带、丝带、塑料篓子等。
(3)语言区:拉线板、彩线、画报、图片、幼儿自制的图书等。
(4)设计区:各种颜料水、宣纸、餐巾纸等。
(5)音乐区:节奏板、雨滴卡、茶叶筒、易拉罐、黄豆、沙子、小石子等,打击乐器若干、话筒、录音机、磁带等。
(6)科学区:白纸、彩笔、有关水的三态图片、各种装雨水的杯子、尺、小棒记录纸等。
活动流程
(1)自由选择(幼儿自由选择活动区域、游戏材料和合作伙伴,到各个区角活动。)
(2)自主展开(幼儿自主活动,教师以观察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幼儿的活动,并给予适当指导。)
(3)自主交流(在活动中启发幼儿互相交流、互相合作;活动结束时能对游戏情况进行自我评价,讲述今天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体会。)
a请幼儿向同伴介绍游戏情况,讲述自己在游戏中碰到哪些情况,是如何解决的。
b引导幼儿讲述自己在游戏中快乐的情感体验。
2、观察重点:
(1)结合幼儿在动手区(雨具加工厂)内,制作的雨具同一款式多的特点,观察幼儿今天是否能发挥想象,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制作不同的雨具。
(2)引导幼儿在语言区,大胆、富有创造地创编并表演雨天的故事。
(3)高晔菁小朋友做事情很快,但是缺乏创造性,每次活动表现得较单一,做完后往往不能自主地到其他区角去活动,常常会重复活动。在今天的活动中,教师将重点观察她在这方面是否有进步。
指导重点
(1)当幼儿在活动中出现兴趣下降的情况时,教师采取以下措施:及时增加新的游戏材料丰富区角内容,吸引幼儿参加;对幼儿提高游戏要求、难度;引导幼儿友好地与其他组小朋友调换游戏内容。
(2)当有幼儿在制作中运用与昨天不同的材料时,及时予以表扬,有意识地引起幼儿对多种材料的注意。
(3)针对部分幼儿只会操作,不善于交流的薄弱点,重点指导他们讲述操作的内容和过程,帮助这些幼儿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大班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感受和表现3/4拍节奏。
2.感受和表现休止符,体验游戏的快乐
3.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4.学唱歌曲,掌握断顿、欢快和连贯、舒缓的不同演唱方法。
重点难点:
感受和表现3/4拍节奏。
环境与材料:
1.小帆船图片3-4个。
2.音乐录音带。
重点指导:
感受和表现休止符,体验游戏的快乐
一次备课
学说歌词
播放歌曲录音,幼儿倾听,理解,说一说歌曲里唱了什么。
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歌词。
再欣赏一遍歌曲,教师引导幼儿注意倾听歌曲中间停顿部分,在停顿的四拍处和幼儿一起说"一、二、三、四"。
第三次欣赏歌曲,教师引导哟额为歌曲拍3/4拍的节奏,并在中间停顿的`四拍处和幼儿一起说"一、二、三、四"。
学唱歌曲
教师放歌曲录音,幼儿跟音乐一起唱歌,教师在幼儿身后,悄悄地将小帆船藏在幼儿的椅子底下。
歌曲结束后,幼儿找小帆船,找到小帆船可中新开始
游戏"小帆船"
玩法:幼儿扮小帆船,边唱歌边模仿小帆船随意"漂"动,每唱到歌曲中停顿部分,都要马上立正站好。看谁听的准,做的对。
教师作示范,全体幼儿一起边唱边表演歌曲。
活动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首先学生进行思考帆船是考什么进行运动的?这个简单的问题,学生都能够较好的进行回答。但是下个问题,帆船运动时,帆船的风帆面和风向的之间的关系。首先设想简单的问题:船向北航行,刮南风,帆面是怎样的?如果刮东南风或者是西南风,帆面是怎样进行悬挂的。学生进行进行猜想。在猜想的过程中,学生出现各种各样的想法,这个时候争论是没有用的。需要学生进行实验进行验证。
学生们进行实验的设计。然后进行实验验证。
在课堂上没有条件进行,进行课下进行验证。
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活动。但是活动的参与度还是不够。这需要更好进行引导。还要更好地去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探究活动之中。我想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更多的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问题。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之中,能更容易的进行进入活动角色。
大班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解读画面中长颈鹿和鳄鱼因不同特点而带来的乐趣,体会天生一对的美好。
2、观察了解生活周围的配对,感受朋友之间和谐的情感。
活动准备:教学ppt
活动流程:
一、活动导入:
出示课件图片:故事的.名字叫《天生一对》,故事中谁和谁是一对?
二、理解生活中的配对
1、概念了解:
分别出示三组课件图片,让幼儿说出:谁跟谁是一对?然后说出理由。
:外形相同可以是一对,类型一样也可以是一对,外形和类型不一样也可以是一对。
2、观察了解长颈鹿和鳄鱼的般配
(1)观察两朋友的不同:找找,哪两个是可以配成一对的?
(2)寻找它们般配的地方,理解天生一对。
3、模仿表现,尝试合作猜谜。
找一个朋友,尝试配合猜谜,两个朋友一人说一句描述所猜物品的话,让其他小朋友猜猜你们说的是什么东西?
三、阅读倾听故事
可是,这天生一对来到长颈鹿城,他们来到鳄鱼城,显然,大家觉得他们是奇怪的一对。
n 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呢?你认为他们是天生一对吗?
n 我们来看看这本书,名字就叫《天生一对》。
n 鳄鱼先生和长颈鹿小姐是一对,是相亲相爱的一对。
四、延伸
l 寻找生活中的“天生一对”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设计背景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他们开始对大自然的变化产生兴趣,特别是生活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对孩子们有特别的吸引力,自然界中的云彩变幻无穷,常听到幼儿对云彩有这样或那样的想象,针对这个问题让幼儿通过观察各种云彩图片,借助散文诗中云彩奇异变化的美妙意境,启发幼儿在看看、想想、说说、做做、玩玩中,了解、感受风对云所带来的变化,以此激发幼儿学习散文诗的兴趣。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欣赏诗歌《云彩和风》,尝试用完整的语言仿编诗歌。
2、能力目标:萌发观察自然想象的兴趣,能够大胆进行想象。
3、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讲述、表现云彩的`变化。
教学难点:用完整的语言仿编诗歌。
活动准备
1.诗歌《云彩和风》
2.浅蓝色纸、胶水、棉花
3.各种云彩图片、照片,音乐
4.云彩头饰、风儿头饰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播放音乐,引出云彩
播放音乐带幼儿走进“云彩王国”,让幼儿观察各种云彩的图片说说都是什么样子的,我讲述云彩和风的关系,知道云的形成,大自然的一些变化。
二、基本环节:播放多媒体课件,准确理解诗歌
这个环节分为三个步骤:
1.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幼儿观察,说说动画里都有什么,云彩是怎么变化的,都变成什么了,准确把握诗歌内容,完整的朗诵诗歌请幼儿欣赏。
2.制作云彩:分发材料,请幼儿将棉花撕扯成片状,粘到浅蓝色的纸上,表示蓝天中的白云,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做的白云像什么?鼓励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表述.
3.学会创编。根据诗歌的形式,教师示范,请幼儿发挥想象,说说云彩都可以变成什么。(例:吹呀吹,云彩变成大苹果,又圆又大,真好吃!云彩变成大足球,你踢一脚,我踢一脚,踢到天边看不见。云彩变成一只鸡,喔喔叫,叫你不要睡懒觉!)我做小结:云彩不旦可以变成物体、小动物,还可以变成食物,人物等等,它是千变万化的,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发挥想象,把它比作什么它就是什么。
三、结束环节:情境游戏
分发头饰,我扮成“风儿”,幼儿扮“云彩”,“风儿”一吹,“云彩”就变出不同造型来,幼儿可任意摆出造型,并用诗歌的语言的形式表达云彩的变化。
大班教案 篇5
一、目标
1、初步了解做条形统计图的方法,提高观察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敢于尝试和探索,并能用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操作过程。
3、愿与同伴合作,学协商。
二、准备
1、每桌准备一份动物卡,记录数量用的纸、笔。
2、人手一份几何图形,一支粗记号笔,水果卡片一份。大统计图3张,小统计图每人一张。
三、过程
1、分类计数,记录下数量
(1)今天我给小朋友带来了许多动物卡片,可是,不小心把它搞乱了,请你们每组的小朋友互相合作把它分开,排整齐,好吗?排好后看看有哪些动物?数一数每种动物各有几只?并且用一种方法把小动物的数量记录下来。
(2)幼儿与同伴合作操作。
提问:你们是用什么方法记录下来的?表示什么意思?请小朋友介绍。
小结:刚才小朋友都很聪明,用各种方法来记录数量,可是,小朋友的`记录方法只是自己知道,别人看不懂呀。那怎么办呢?今天我和小朋友一起学习一种新本领,用条形统计图来记录数量,让别人一看就明白。
2、观察条形统计图,初步了解用直条按一定顺序排列起来进行统计的方法。
(1)观察
请你们仔细看一看,这张条形统计图上有什么?表示什么意思?
(2)幼儿讨论,探索图上内容所表示的意义
(3)教师小结
3、出示水果卡片,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条形统计图的方法。
(1)我这儿有许多水果,怎样才能使别人一看就知道每一种水果的数量有多少呢?
(2)集体检查对错
4、通过统计几何图形,探索,尝试自己制作条形统计图
(1)观察图形。这些图形有什么不同?
(2)讨论制作方法。请你们根据这些图形每人做一张统计图,那怎样来做这张统计图呢?小结:请你们先想好应怎样来分类?确定后就先画好标记,再数一数每种图形有多少?最后用直条表示出来。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请幼儿介绍自己制作的统计图,你是按什么统计的?每种图形有多少?
(5)小结
5、结束
小朋友的本领可真大,学会了用条形统计图来统计物品的数量,那请你们也用这种方法统计一下我们的玩具有多少吧!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唱准歌曲旋律和休止符,唱出歌曲的愉快情绪。
2、在教室手势暗示下,用跳跃和连贯的唱法表现歌曲。
3、进一步表达幼儿热爱幼儿园的情感。
活动准备:对3/4节拍的音乐有一定的感受和演唱经验。
活动过程:
1、熟悉新歌旋律
师:我们先来听一首曲子 ,小朋友试着辨别一下音乐是几拍。(老师弹琴,小朋友听,可以多弹几遍,注意引导幼儿)接下来,谁来试着做一下?(鼓励小朋友的勇气,多叫几个小朋友),我发现有些小朋友还是不会,现在我们一起来试着打一下这种3/4节拍(老师示范,小朋友跟着做,基本熟练后停止)
2、学唱新歌
师:一个暑假很快过去了,终于到了开学时间了。一个假期没见小伙伴和老师了想不想呀?所以我们小朋友一大早来幼儿园是很激动,很高兴,我们抬起头,哇!看见太阳公公也在给我们笑,快听,还有鸟叫!“太阳咪咪笑,鸟儿吱吱叫”。跟着我说两遍。当我们走进幼儿园里看到老师应该怎么办?(小朋友可以答出是“老师早”),现在我们到了幼儿园见到了老师小朋友,那是不是我们快乐的一天就要开始了?(是)太阳咪咪笑,咪咪笑,鸟儿吱吱叫,吱吱叫 ,走进幼儿园,同叫老师早 ,啦啦 啦啦 啦啦 啦 啦,快乐的一天开始了! 小朋友和我一气读。(老师先带幼儿有节奏地念歌词,再在音乐伴奏下念歌词。)
师:我现在弹曲子,小朋友试着唱一下吧!(幼儿尝试主动学唱,老师提醒幼儿唱准歌曲中的休止并重点练习,初步掌握音断气不断的唱法)
3、有表情的唱新歌
师:刚才好多小朋友的'音没唱准,现在跟老师来一遍,注意,你的心情是愉快的应该怎样表现呢?对,就是面带微笑高兴的唱。
(老师有表情地教,并引导幼儿说出哪些地方是断顿、跳跃的唱的,哪些地方是连贯地场的。并且教师用手势表示出这些地方让他们可以识别)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经典)04-17
(经典)大班教案05-08
大班教案01-14
(经典)大班教案12-25
《消防》大班教案09-26
《火》大班教案10-28
《变废为宝》大班教案10-26
《鸽子》大班教案01-09
《运球》大班教案10-13
梦大班教案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