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5-03-25 10:01:03 教案 我要投稿

【热门】小班教案合集五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教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热门】小班教案合集五篇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自己穿脱鞋子的能力,不穿反鞋。

  2、引导幼儿知道不同季节穿不同的鞋子。

  3、教育幼儿不乱穿鞋,知道脱下的鞋子放回原处。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重点难点

  幼儿能够掌握穿鞋的方法,不穿反鞋。

  活动准备

  与幼儿人数相等的各种各样的鞋; 春、夏、秋、冬的图片;冬天里不穿鞋子的男孩图片 美工区投放剪裁好的纸拖鞋底和鞋面、胶水。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幼儿随音乐模仿教师进入教室。

  基本部分

  1、 出示不穿鞋的男孩图片,引导幼儿说出男孩应不应该穿鞋子,不穿鞋有什么不好;

  2、 提问幼儿:生活中还见到过什么样的`鞋子,他们都是什么时候,什么人穿的;

  3、 出示各种各样的鞋子,提问幼儿这些鞋子都是什么时候穿的;

  4、 出示四个季节的图片,请幼儿说出四个季节的名称及特征;

  5、 请幼儿每人拿一双鞋子,根据季节特征放在图片下方;

  6、 提问幼儿会不会穿鞋子,并请一位说会的幼儿到前边来为小朋友们表演穿鞋子;

  7、 教师讲解穿鞋子的方法:先认识左右,再讲解方法,请幼儿按着老师讲解的方法穿鞋子,对个别幼儿进行指导;(背景音乐)在活动中引导幼儿根据自己脚的大小穿鞋子。

  结束部分

  请幼儿将脱下来的另一双鞋子放回鞋架。

  延伸部分

  美工区活动:教师为幼儿演示做拖鞋的方法,和幼儿一起做拖鞋。

  反思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幼儿都非常配合老师的讲解及操作,就是有些个别能力差的幼儿,还需要老师在日常生活中多多锻炼,我相信天长日久他们一定会学会穿鞋子的。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体验人多力量大,同伴之间应该相互合作的情感。

  2.能够根据故事情节模仿各种角色进行故事表演。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培养细致观察和较完整表述能力。

  5.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老公公、老婆婆、小姑娘、小狗、小猫、小老鼠等胸饰若干;萝卜胸饰若干;

  《拔萝卜》伴奏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教师出示萝卜头饰,引出故事主题。

  教师:看,这是什么啊?(教师出示萝卜头饰)

  教师:这个啊是昨天有一个老公公种的一个萝卜,老公公每天都给它浇水、施肥,萝卜越长越大。后来啊老公公想把萝卜拔出来,可是怎么拔也拔不动,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你们想不想知道呢?那好,现在啊,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就是有关这个萝卜的故事,小朋友想不想听?

  (二)、展开部分

  (1)教师讲述故事,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正确回答。

  教师:老公公萝卜呀拔不动,我们看看,老公公会用什么办法拔萝卜呢?(老婆婆、小姑娘、小黄狗、小花猫、小老鼠)

  教师:最后萝卜拔出来了没有啊?那是怎么样拔出来的呢?有谁一起拔的啊?

  教师:这么多人,人多的力量是不是很大啊?

  (2)再次讲故事,请个别小朋友进行角色表演

  教师:那好,那我们现在也一起来拔拔这个萝卜好不好?我请小朋友当老公公、老婆婆、小姑娘、小狗、小猫还有小老鼠一起来表演这个游戏好不好?

  (教师请个别小朋友上来表演,请小朋友试着 和 老师一起讲,主要掌握“XX来拉,来拉” “‘嗨哟,嗨哟’拔呀拔,还是拔不动”这两个句子)

  教师小结:恩,人多的力量真是大啊?那小朋友想想再拔一次这个萝卜啊?那好,现在啊,我们大家一起来把这个萝卜拔出来!(教师引导全部小朋友一起分角色表演这个故事)

  (三)、结束部分

  教师引导全部幼儿一起表演故事。

  教师:这么大的萝卜,小朋友们有没有拔出来啊?萝卜拔出来了小朋友们开不开心啊?

  (四)、活动延伸

  在音乐伴奏《拔萝卜》下结束

  教师:那我们现在一起把这个萝卜搬回家吧。

  教学反思:

  语言教育的方式灵活多样,种类也多不胜数,可以说是生活中无处不在。而幼儿园的语言活动则是教育者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有目的说话的`环境,并且鼓励幼儿与教师之间、幼儿与幼儿之间主动交流、积极合作。

  故事《拔萝卜》是一个趣味性与表演性相结合故事,它是将人物和动物串连起来以此来引发幼儿的兴趣!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就发现小班孩子最喜欢不仅能表演又很具有趣味性的故事,它告诉幼儿一个“人多力量大”的道理,告诉幼儿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困难时,可以寻求他人的帮助。

  在《拔萝卜》的教学中,在讲故事时,我注意了语速较慢,吐字清晰,语言生动,并特意加重了“拔、拉、帮”的读音,加上多次地重复,幼儿很快便学会了这三个词,从而达到了本活动目标中丰富词汇这一项目标;复述故事阶段也是一个识记的过程,孩子在复述故事时不仅可以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与记忆,同时回答问题也锻炼了幼儿语言组织能力。在回答问题时,小朋友们都很积极,回答地也很准确,这说明孩子们能把简短的,重复性强的对话记清楚。在做“拔”的动作时,他们都纷纷主动站起来,模仿老师做着拔萝卜的动作。

  让幼儿通过表演故事,使幼儿对故事情节,内容进行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每幅图片是以故事的形式出现的,那丰富多彩的画面,生动的人物形象深深的吸引了幼儿的注意。我先出现大萝卜和老爷爷,接着便出现了老婆婆、小狗儿、花猫、小耗子的形象。看完后,我便以问题的形式开始问幼儿,“故事中你看到哪些人去帮老公公的啊?”幼儿能把大部分的人物给说出来,“那谁先去的呢?接着又去了谁?还有谁啊?”通过一系列问题的提出来激发幼儿的回忆,并再次完整的欣赏故事,让幼儿带着问题带着思考来听故事,以此来抓住幼儿的注意力,在第二遍的倾听中,幼儿对我提出的问题基本能回答出来了,而且兴趣依然很高涨。

  一听说要表演,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举起小手,他们强烈的反应,充分表现出对表演活动的兴趣及喜爱。表演时我让幼儿自由选择,你喜欢什么角色就去扮演什么角色。游戏玩的比较顺利,孩子们的表演还算不错。通过配上《拔萝卜》的音乐,既有韵律还有歌词提醒孩子,将气氛渲染的更好。表演有利于促进幼儿自信心的形成,幼儿在表演游戏过程中,可以按照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自身的生活经验、发展水平来反映故事且容易获得成功的体验,不易受挫折。所以,以后的语言活动,我应多加一些表演活动,这样既可以锻炼孩子的表演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孩子们的自信心。

  通过玩“拔萝卜”故事,让孩子们懂得有些事情光一个人努力是不行的,要靠大家配合,才能做成一个人不能做成的事情。一个人是要努力锻炼自己的生活本领,像老公公那样,种的萝卜比别人的个儿大,但还要与其他人友好相处,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像“拔萝卜”那样一个帮一个,劲往一处使,克服困难,走向成功。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 养成不随地吐痰的良好习惯

  2 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挂图“痰吐在哪里”,可提前请家长为幼儿讲解随地吐痰的危害

  活动过程:

  1通过谈话,引导幼儿初步讨论:痰应该吐在哪里?

  教师:“天气冷啦,老师有点咳嗽,喉咙痒痒的,很想吐痰,可是,痰应该 吐在哪里呢?”

  2幼儿观察图(一),讨论在游玩时,痰吐在哪里?

  教师:“图上有谁?他们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他这样做对不对?”(公园里,爸爸妈妈带着小强在玩,小强把痰吐在地上,小强这样做对不对?)

  讨论:在公园里,痰应该吐在什么地方?(痰应该吐在废物箱里,或吐在餐巾纸里,包好扔在废物箱里。)

  3幼儿观察图(二),讨论;在幼儿园里,痰吐在哪里?

  教师:“图上有谁?这是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情?这样做对不对?”(小朋友在幼儿园里游戏,小兰把痰吐在了教室的'地上,小兰这样做对不对?)

  讨论:在幼儿园里,痰应该吐在哪里?(应该把痰吐在厕所里)

  4师生讨论随地吐痰的危害

  教师:为什么不能随地吐痰?(痰里有许多细菌,会传染疾病,痰吐在地上,细菌就会漂在空气里,别人吸入后,人就会得病;痰吐在地上,影响环境整洁。随地吐痰是不好的卫生习惯)

  教师小结,并对幼儿提出希望。

  教师: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保持环境的整洁。

小班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春夏季是易发病的季节,孩子十分容易发生感冒,常常会流着两根长长的鼻涕。对此,有的孩子似乎毫不理会,有的用鼻子吸、有的即使知道擦鼻涕,也是随意用衣袖或手巾等乱抹一下,甚至还有的将鼻涕吃进嘴里。针对这种情况,如何因势利导,让幼儿学会使用手帕、纸巾等擦鼻涕,乃至养成相应的卫生习惯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近来,出现“非典”,如何对幼儿进行爱清洁,讲卫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对防范疾病,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就显得十分重要。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爱清洁的活动,如:洗手、擦脸、用餐等。《鼻涕虫》的活动,就是想通过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尝试、感知,积累一定的知识、经验,从而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活动目标:

  1、结合故事背景及图画,建构对故事的基本理解。

  2、能提出自己对故事人物的看法,在讨论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对其特点的认识。

  3、尝试擦鼻涕的方法,积累自理生活的经验,并逐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1、教学大书

  2、蜗牛和鼻涕虫的图片

  活动重难点:

  重点:结合故事背景及图画,建构对故事的基本理解。

  难点:能提出自己对故事人物的看法,在讨论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对其特点的认识。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1)出示蜗牛与鼻涕虫的图片,请幼儿仔细观察,比较蜗牛与鼻涕虫的'相同与不同。

  (2)教师介绍鼻涕虫和蜗牛,小结二者的共同点(又长又软的身体,长长的眼睛等)与不同点(鼻涕虫背上没有壳),由此引出故事《鼻涕虫盖房子》

  2、建构故事

  遮挡大书文字,参考下表进行有层次的观察与讨论。

  (1)封面:观察封面标题,预测故事。提问:这本书的主人公是谁?会讲什么故事?

  (2)扉页:向幼儿介绍扉页:通过扉页可以了解到关于大书的哪些信息?

  第2—5页:鼻涕虫和蜗牛分别是住在什么地方?鼻涕虫为什么要盖房子?

  揭示第5页文字,教师朗读,想象第4页的对话。鼻涕虫和蜗牛说了什么?

  第6—9页:房子造好了,鼻涕虫和蜗牛各自是什么心情?知道第9页文字后再进行推测,鼻涕虫为什么要盖房子?蜗牛对它说了什么?

  第10—12页:蜗牛看到鼻涕虫的厨房后是什么心情?蜗牛又挑了什么毛病呢?知道第12页的文字后再推测,鼻涕虫为什么要盖卫生间?

  第13—15页:鼻涕虫的卫生间造好了吗?蜗牛这回又会怎样挑剔?鼻涕虫接下来又会做什么?

  第16页:故事的结局是什么?蜗牛心里会想什么?

  3、从头到尾翻看大书,阅读文字给幼儿听,然后请幼儿进行概括总结。

  故事讲了谁和谁的事情?鼻涕虫为什么要造房子?它是怎么造的?故事的结局如何?

  4、学习擦鼻涕的方法。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会区分会游泳和不会游泳的小动物。

  3.乐意参加讲述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

  4.能简单复述故事内容,并进行角色表演。

  5.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活动准备:

  课件《谁的救生圈》。

  活动过程:

  一、图片引入。

  (设计意图:引导幼儿谈论关于游泳的话题。)

  1.播放课件【图片欣赏】,引出救生圈。

  提问:图片里是什么?你们用过吗?什么时候会用到?为什么要用呢?

  小结:无论什么图案的救生圈在不会游泳的情况下我们都需要它们。

  2.过渡语:一天,小猫捡到了一只救生圈,让我们赶快来看一看,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二、完整欣赏故事,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设计意图:感知理解画面的主要情节,尝试运用已有经验大胆讲述。)

  1.教师播放课件【故事欣赏】,请幼儿认真欣赏。

  2.故事的题目叫什么?你听到了什么?

  三、根据提问,大胆讲述,分段理解故事内容。

  (设计意图:理解依次出示课件,引导幼儿感知理解画面主要情节。)

  1.教师播放课件【第一段】的主画面,提问:救生圈是谁的?XX为什么不需要救生圈?(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述)

  分别点击每个小动物,请幼儿寻找答案。

  小结:xx会游泳,所以不需要救生圈。

  播放“看故事”,请幼儿欣赏故事第一段。

  2.教师播放课件【第二段】的主画面,提问:小鸡为什么要救生圈?救生圈有什么用?

  点击“小鸡”,请幼儿欣赏。

  小结:小鸡不会游泳,所以需要救生圈帮忙。

  播放“看故事”,请幼儿欣赏故事第二段。

  四、学习区分会游泳和不会游泳的小动物。

  (设计意图:迁移新的讲述经验。)

  1.播放课件【故事欣赏】,请幼儿再次完整地看故事,说一说故事中哪些动物会游泳?哪些不会?

  2.讨论:还有哪些动物是会游泳的?

  播放课件【会游泳的动物】,引导幼儿欣赏并认知。

  3.讨论:还有哪些小动物是不会游泳的呢?

  播放课件【不会游泳的动物】,请幼儿欣赏。

  五、结束。

  请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找一找更多的会游泳的'动物和不会游泳的动物们!

  活动延伸:

  1.在活动区提供课件【故事欣赏】,鼓励幼儿自由地分角色表演故事,激发幼儿大胆讲述的欲望。

  2.游戏:谁会游泳。

  播放课件【谁会游泳】,请幼儿参与课件游戏,分辨出会游泳的小动物。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学习在今后教学中师生互动环节要再详细。在具体。在儿童化一些。

  小百科:救生圈是指水上救生设备的一种,通常由软木、泡沫塑料或其他比重较小的轻型材料制成,外面包上帆布、塑料等。供游泳练习使用的救生圈也可以用橡胶制成,内充空气,也叫作橡皮圈。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小班教案11-16

小班教案01-02

小班的教案11-15

小班寒假教案08-25

(精华)小班教案01-13

实用的小班教案10-11

(热)小班教案11-14

小班教案【精】02-18

【荐】小班教案10-16

小班教案(热门)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