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教案锦集9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想教案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想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 指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2、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3、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仿照课文第三节再编一段。
4、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想象我要和爸爸妈妈商量什么。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仿照课文第三节再编一段。
第一课时
一、 预习课文要求
1. 自读课文,借助字典把诗歌读正确,读通顺,了解诗歌的内容。
2. 标记自己不懂的地方,以便上课进行讨论。
二、导入 新课
1. 学生闭上眼睛,聆听老师范读诗歌,想象诗歌情节。
2.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三、小声读诗歌,小组交流诗中的生字新词,课文的大意。
四、检查学生小组学习情况。
1. 认读词语:花苞悠荡布谷鸟脚丫湿软汲取营养风筝柔软柳絮遥远
2. 重点理解词语:悠荡汲取生辉柳絮遥远
3. 选择重点理解的词语造句。
4. 说说你从诗歌中知道了我的愿望是什么。
五、指导认真阅读,深入理解诗歌
1.指名读分节读诗歌,学生评价朗读情况。
2.小组提问,全班讨论交流。
3、全班讨论:我要和爸爸妈妈商量什么?
4、齐读最后一段,谈谈自己的`感想。
六、选择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想想怎样才能读得更好。
第二课时
一、 将自己喜欢的且又读得最好的一段课文读给同桌听。
二、多种多样的形式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分节进行)
1. 可以通过表情朗读、给诗歌配画、或者自己讲讲读了诗歌之后感受到的场景,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等等。
2. 引导学生讨论:我望啊望,望到了什么呢?
为什么说蓝天是我的课堂?
遥远的地方会是哪里?飞到那里干什么?
3、学生模仿诗歌自创诗歌: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想象,展开丰富的联想,先说再写。
二、认读和抄写词语
1、认读词语:花苞悠荡布谷鸟脚丫湿软汲取营养风筝柔软柳絮遥远
2、用自己的办法记生字,评议生字的写法,练写生字:悠谷脚丫柔软 营堂遥
3.在课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读一读,抄下来。
三、巩固练习:背诵《我想》
我想教案 篇2
设计背景
太阳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和它相关的儿歌、舞蹈在幼儿园里也很丰富。平时幼儿的图画中也有多种多样的太阳,有的做游戏,有的学习...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大多幼儿表现太阳的方式都是一个红色的圆圈,周围是黄色的光芒,很缺乏创造力。所以我想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创造想象,于是就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讨论谈话的方式让幼儿了解太阳。
2.画出幼儿自己想象的太阳,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想象创造出自己的太阳,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对色彩的敏感度。
难点:丰富幼儿对太阳的认识。
活动准备
1.有关太阳的图片。
2.音乐《种太阳》。
3.画纸、画笔。
活动过程
一、播放歌曲《种太阳》,请幼儿想象。
幼儿随着歌曲舞蹈,教师讲解歌词大意。
二、通过欣赏歌曲,进行讨论。
1.在这首歌曲中你听到了什么?
2.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离不开太阳?
3.我们看到的太阳是什么样子的?
4.想象一下与众不同的太阳,和伙伴分享。
三、幼儿进行作画,教师指导。
我想教案 篇3
本课教学设计重在体现我校的尚美教育特色。开展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挖掘歌曲的旋律美、歌词美、意境美、内容美。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音乐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领者、组织者和学习者,与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是与学生共同参与学习的人。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的每个环节,首先要关注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到教学设计是否适合学生发展的需要。
本课最大的收获是:
1.科学设计教学环节,认真反思,反复研磨,勇于尝试,使自己的教学不流于形式。 例如为歌曲划分乐段,我听的课通常都是放在聆听感受环节之后。于是我也这样设计。但经过多次尝试、实践,我发现此时划分乐段只有少数优秀的学生能够准确划分。于是我把这一内容调整到学会歌曲之后,表现歌曲的环节之前,为表现歌曲做准备。调整之后的课堂实践中,大部分同学都能正确划分乐段了,而且能探索出乐段之间旋律、节奏及情绪的变化,为机一部的表现歌曲做了充分的准备。
2.怎样设计学生自主探究环节,提高学生能力。
为了使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为了让他们在探究合作市能有所收获我反复研磨要探究的内容,力求做到:
1.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强。
2.给足探究时间。
3.小组中边演唱,边体会,边探究。
例如:五年级音乐研究课《我心里想》一课。我在第一次讲课时设计的学生合作探究的内容是:设计演唱形式,加配打击乐伴奏,创编动作表演。探究内容虽然也做到了以上三点,但没有深度,没有对歌曲的旋律、力度、唱法及表现内容和表达情感的深入挖掘。经过反思,我重新设计了这一环节的`内容。在学生学会歌曲后,找出乐曲的高潮部分,兵划分乐段,说明划分依据。学生都能够找出歌曲的高潮部分,能够正确划分两个乐段,并说出两个乐段在歌曲旋律和所表达内容的不同之处。接下来我对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要求是:边演唱边体会,找出哪里用连唱的方法,唱的圆润连贯,哪里用断唱的方法,
唱的轻巧活泼,哪里的演唱力度强,哪里的演唱力度弱,并说明理由,最后在小组汇报表演时能准确表现出来。为了让学生记住要探究的内容我概括为:哪儿“连”哪儿“断”,哪儿“强”哪儿“弱”。经过学生的充分合作、探究。在小组汇报表演时,孩子们给了我惊喜。他们分析的是那么准确,演唱的是那么投入,我和全班同学一起沉浸在美妙的歌声中。完美的演唱让他们的自信心大增。
打造尚美的课堂的实践研究使我的音乐课堂更有实效,更具魅力。
我想教案 篇4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基础训练6“写一种你想发明的东西”。
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作者是怎样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思想内容表达清楚,怎样展开合理想象,丰富作文内容的。
2.写一种你想发明的东西,要写清楚你想发明的东西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儿的,有什么用途。要把句子写通顺,不写错别字。
习作指导:
一、以谈话、实例激趣、揭题
1.谈话:同学们一定读过大发明家爱迪生的故事吧!他从小就爱动脑筋想问题,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发明创造了一千多种东西,为人类的进步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然,要想当大发明家,还得从搞小发明开始。今天,老师就先给大家介绍两位同学的小发明成果。
2.介绍“小发明”。(四川达县赵家镇中心校四①班胡萧艺、刘忠鑫的《单腿圆规真管用》,详见20xx年4月5日《少年百科知识报》)
3.揭题:怎么样,他们的.小发明不错吧?你们想不想也发明一种东西呢?
二、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引导补充
1.先默看书111页习作提示及要求,然后出示要求,全班齐读。(习作要求:请你联系实际,大胆想象,写一种你想发明的东西。要写清楚想发明的东西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儿的,有什么用途,要把句子写通顺,不写错别字。)
2.自由发言:联系实际,想一想,你想发明什么?
3.小组讨论:你认为写小发明可以从哪些方面写?重点是什么?还应注意些什么?
4.学生汇报交流,教师补充小结,并作如下板书:
想象
什么
我想发明……
样儿
重点
实际
用途
三、构思、交流、评议
1.学生根据预习及刚才的学习,具体构思或修改“小发明”。
2.小组交流,推举代表。
3.全班交流。(学生代表作“我的小发明”新闻发布会。)
4.师生共同评议。(台下学生充当小记者,向台上“小发明家”提问或提建议;教师小结,向发布者发“小发明家”卡片,以示激励。)
四、激励性总结
其实,搞小发明就这么容易,它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只要大家平时留心观察生活现象,进行认真研究,提出自己认为较好的解决方案,并付之行动和努力,你的小发明就会成功。如果长期坚持,你当“发明家”的梦想就会成为现实。
五、课后作文
请你联系实际,大胆想象,按一定顺序,写一种你想发明的东西。要写清楚你想发明的东西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儿的,有什么用途。题目自拟,写完后认真修改。
我想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纲要》中提出:“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根据这一要求,我从认知、能力、情感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1、能看懂画面的主要内容,并尝试讲述画面中的故事。(体现在教学环节一)
2、能用完整的话说出河马帮助了谁?怎么帮的?(体现在教学环节二)
3、帮助幼儿感受与体验河马助人为乐的情感。(体现在教学环节三)
4、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重、难点:
现在的幼儿通常生活在成人的“保护圈”里,与人交往的能力较差,自我意识强,缺乏友爱、助人为乐的意识,我把“帮助幼儿感受和体验河马助人为乐的情感。”定为本次活动的一个重点。为了培养幼儿养成说完整话的习惯,根据本次活动的目标,又把“能看懂画面的主要内容,并尝试用完整的话说出河马帮助了谁及所用的方法。”做为本次活动的重点也是难点。
活动准备:
课件、动物头饰、字卡“帮忙”
教法:
直观法、提问法、情境表演法等。
(情境表演法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故事的内容。幼儿在情节表演的过程中不仅能感受主角的快乐,又能充分展现自我,同时培养自信,学会帮助他人。)
说学法:
观察法、谈话法、游戏法等。
(游戏法的运用是为了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巩固对词语的认识和理解。)
说活动程序:
本次活动我设计以下三个环节:
一、展示《我想帮忙》课件,引导幼儿看图说话,并认读词语:帮忙。
二、引导幼儿情境讲述,进一步理解画面内容。
三、尝试表演,感受和体验河马助人为乐的情感。
一、展示《我想帮忙》课件,引导幼儿看图说话,并认读词语:帮忙。
1、谈话导入:
(教师神秘地说)告诉大家一个秘密:老师发现了一群小动物们之间的'故事,你们想知道吗?可是,小动物们说了要想知道它们的秘密必须靠小朋友自己,要用自己的小眼睛认真观察,动脑筋思考,还要大胆回答出问题才行呢!大家能做到吗?就让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出示幻灯一)引导幼儿说说画面中的小动物们都在干什么。
(出示幻灯二)猜猜“河马会怎么帮忙呢?”
(这样的设计就是抓住幼儿喜欢小动物的心理,利用幼儿观察小动物们生活化的动作形态和解答悬疑问题,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出示幻灯三——六)在展示画面的过程中,引导幼儿认真观察,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并使幼儿养成注意倾听的好习惯。
3、认读词语:帮忙。利用字卡和情境画面帮助幼儿直观形象地去了解、认识词语,再通过游戏《帮字宝宝找朋友》进一步加深理解词语。
(此环节不但培养了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而且使幼儿能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实现活动目标1。)
二、引导幼儿情境讲述,进一步理解画面内容。
为了进一步加深幼儿对画面内容的理解,我以启发、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讲述主要故事情节,如:河马帮助了谁?(河马帮助了小兔。)河马是怎么帮忙的?(河马用嘴巴含住小兔,又把小兔送到草地上了。)要求幼儿用完整的话说出自己所看到的、想到的及听到的,告诉幼儿也可以用动作、肢体语言来表达。
(此环节既突破了重难点:能看懂画面的主要内容,并尝试用完整的话说出河马帮助了谁及所用的方法。又着重体现了活动目标2。)
三、尝试表演,感受和体验河马助人为乐的情感。
教师出示河马等小动物头饰激发幼儿表演的兴趣。
提问:
大家都喜欢爱帮忙的河马,如果你是河马,你会怎么帮助这些小动物们呢?我们一起来表演一下吧!
(在愉快的表演中,实现活动目标和重点的突破。这个环节不但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培养了幼儿的自信,并学习帮助他人。)
延伸活动:
引导幼儿在生活中要学会与别人友好相处、互相帮助,做一个爱帮忙的人。
我想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自己独特的感受。
2、学习与人交往的方法。
3、正确认读本课十四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八个生字。
4、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自己的事情自己处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准确认读生字十四个生字,正确、规范书写田字格里的八个生字。
2、分析阅读课文第五自然段,说一说贝贝做法的妙处,学习与人交往的方法。
3、激发学生的独立性,培养学生不依赖大人自己处理生活中问题的能力,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当你玩球被抢,做游戏有人捣乱时,你是怎么做的?用什么方法来解决矛盾的?(学生有的答告诉老师或家长,寻求帮助;有的答大喊、大叫、大哭,吓唬他;有的答不理他,躲开到别处去玩;还有的答和他讲理,用拳头告诉他不许捣乱,动别人的东西要经过人家的同意。)还有没有更好地解决问题的方法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七课“我想我能行”(师板书课题),看一看文中的贝贝当篮球被大一点儿的孩子抢走后,是如何做的?他的做法好不好?希望通过这课的学习,我们大家都能得到一些启示。
二、初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
1、自渎课文,画出生字、词,借助拼音识字。
2、标出自然段,同桌合作认读生字、词。
3、小组内每人一段读课文,采取不同的方法识记生字、词。
三、再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1、生开火车读文,师相机纠正错误指导读准。
2、齐读课文,说一说文中讲了一件什么事?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四、读准全部生字,指导书写田字格中的字。
1、师出示生字卡片,生齐读,开火车读。
2、师出示词语卡片,生开火车读,齐读。
3、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提出不会写,写不好的字,师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范写,生先看师写,然后虽师书空,加强记忆。
4、重点指导“场”的第四笔,即“横折折折钩”,要求学生记住笔画名称,找准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准确规范的书写。
5、其它字可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写一写,评一评,议一议。同组内相互纠正,相互指导。
6、将课后田字格中的八个生字,在田字格本上每字写三个。师询回观察,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五、精读课文,分析理解文章第五自然段。
1、指导朗读:
(1)、把自己当作是贝贝读出感情,让学生通过贝贝的.语言和行动进行感悟。
(2)、分析如何读好爸爸说的“你想让我帮忙要回篮球吗?”这句话,要读出询问的语气。若学生读不好,师可以范读,引导学生感受。
2、分析理解第五自然段,学习与人交往的方法。
(1)、分析贝贝是如何和大孩子融在一起,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的。
可以让女生当记者,男生是贝贝进行现场采访,挖掘人物内涵,换位思考,与人进行交往时如何能够寻找到最佳处理问题的办法。
(2)师出示话题,进行口语交际。
你喜欢贝贝的做法吗?为什么?
A、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归纳,推荐一名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B、全班交流,加深情感积淀和交往方法的学习。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总结拓展
1、总结课文:
贝贝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爸爸又是一个什么样的爸爸呢?用一句话对贝贝进行评价,也可以评价贝贝的爸爸。
2、课外拓展:
像贝贝这样的情况你遇到过吗?遇到这样的情况,你有什么想法,你会向贝贝一样用自己的方式来解决矛盾吗?以后再遇到这类情况时,你会怎么做?
3、整理归纳好,写在“我的小本本”上。
七、布置作业
把这个故事回家讲给父母听。
我想教案 篇7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诵读诗歌的情趣,并尝试写诗歌。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3、使学生更加体会教师职业的高尚,并进行尊师教育。
活动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诗歌。
活动难点:
使学生通过活动,体会教师职业的高尚。尝试写诗歌。
活动准备:投影仪、VCD、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的工作多么辛苦,教师的心灵多么美好,他像蜡烛一样燃烧了自己,却照亮了别人,他把自己的一切无私地奉献给了他的学生为了达对教师的感激与敬慕之情,人们把每年的九月十日定为教师节。今天,同学们你们想对培育你们,在你们内心深处留下永恒印迹的老师们说些什么呢?
板书主题:老师,我想对你说!
二、组织活动
1、组织学生观看与教师相关的'生活影片。
边看边讨论,边想:你明白了什么?哪些教师的行为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2、同学间讨论。教师参与。
3、组织朗读。
(1)学生朗读课前准备好的关于歌颂教师的文章。
同桌评论。(可以加动作,注意用真情去读)
(2)学生自由练读,同桌间互相朗诵。。
(3)小组选代表上台朗诵。
(4)自由挑战小对手,看谁最棒。
4、练写诗歌。
(1)教师指导。
要求:注意格式,让学生紧扣主题,抒发自己真实情感 。
(2)学生自由练写。
(3)教师巡视指导。
(4)指名读自己 的作品。
(5)学生自己自由评议。
三、教师总结。
我想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幻想、想象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3、学会本课的生字、生词。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现在正处在爱幻想的年龄,在你们的头脑里,一定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美好的愿望,现在,想不想起来交流一下?
2、多么丰富的想象,多么美好的愿望。我们看书,书中有一个和我们同龄的小朋友,她梳着马尾辫,右手托着下巴,正在出神地想着,想不想知道她在想些什么?这节课,咱们一起来学习《幻想与想象》这一单元里的第一篇课文《我想》。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 赶快读读课文,看看书中的小朋友都想到些什么?不认识的字想法子把它弄会。
2、 指2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纠正字音。
3、 同桌合作认读生字词。不会的互相教一教。
出示:小黑板1: 悠哇、布谷鸟、脚丫、湿软、营养、柔软、课堂、
遥远、汲取、风筝、柳絮
小黑板2:悠、谷、脚、丫、软、营、柔、堂、遥、汲、筝、絮
要求:1、“小黑板1”中的词语,同桌可互相读读,也可用这些词作说话练习。
2、“小黑板2”中的生字,同桌可一字多词练读,也可练习说话。
4、 采取多种方式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引导交流,了解学情。
1、学生自由再读课文,边读边展开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读了课文你都知道些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2、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可以说自己知道的,也可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因势利导,着重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使学生弄明白每一小节的主要内容:我想变作什么?;根据学生的疑问以及本课教学重点,确定下一学段的教学重点。
四、解惑释疑,引导想象,体会文章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 重点引导想象第一小节。
1、 师有感情地朗读这一下节,学生闭眼想象。
2、 说说你脑袋里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师小结:
桃树枝上一串串粉红色的桃花,张着鲜艳的笑脸,随风悠哇、荡啊……多美呀!哎,布谷鸟也发现了桃花的美,你听,她唱着悦耳动听的歌飞来了,落在桃树枝上,和桃花愉快地交谈着:布谷、布谷……
同学们,你听到了吗?看到了吗?想说点什么?
3、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小节。
4、 .总结学习方法,提出学习要求。
师:刚刚我们边读边想象,在脑子里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感受到了诗歌给我们带来的那种美。其他三个小节,同样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面。赶快读读、想想,用心去感受一下。同学间可互相交流一下。
(二) 引导交流、想象,体会其他三个小节的美。
1、 随便谈,想谈哪一小节就谈哪一小节;想谈什么就谈什么。
2、 根据学生的交流,引导想象、体会、指导朗读。
(1) 交流第二小节时,重点引导体会“绿色的帐篷”。
a、师:“绿色的帐篷”指什么?从“绿色的帐篷”你想到些什么?
引导想象:湿软的土地上,绿柳成荫的美景。
b、在学生入情入境的基础上,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 交流第三小节时,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尽情表达。
a、师可引导:如果把这一小节的文字,变成一幅动感的画面,
那会是一副怎样的画面?(我变成了一只风筝,飞上了高高的蓝天,风筝上装着我的一对善于观察的眼睛,我看到在湛蓝的天空中,有柔软的白云,有明亮的太阳……我望呀,望——)
b、想想看,我还能望到些什么?
师:在天空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认识的事物,当然,天空中还有许多我们不认识的事物,我们也可以发现。经过探索,我们可以了解到许多我们不明白的事物。所以,大家齐读这一小节的最后一句话——“蓝天是我们的课堂”。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我想教案 篇9
本课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家里的每一分钱都是父母辛苦挣来的,要珍惜每一分钱,培养学生合理消费、节约资源的良好习惯。
2、行为与习惯:指导学生养成合理消费的良好习惯。
3、知识与技能:学习选购商品的生活技能,懂得合理消费要有计划、不浪费。
4、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讨“想要的能不能要,怎样合理用钱”,指导学生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学会与同学合作交流,分享感受。
教学重难点:
学习现代化的消费理念;学习选购商品的技能。
第1课时
一、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心愿卡
二、教学过程
(一)、走进圣诞屋,开心购物。
1、同学们,今天有一位朋友,来到了我们的课堂,猜猜他是谁?
2、(播放圣诞歌,出示圣诞老人乘着雪橇送圣诞礼物的动画)瞧,圣诞节快到了,圣诞老人乘着雪橇,来给大家送圣诞礼物啦!
3、圣诞老人(电脑播放):同学们,你们好!圣诞节快到了,我来给大家送圣诞礼物啦!(出示美丽的圣诞屋)圣诞屋里应有尽有,快和你们的爸爸妈妈一起来圣诞屋购物吧!
把你最想要爸爸妈妈为你买的一件礼物写在心愿片上,然后和小组内的同学讨论讨论,为什么想要它?
4、学生写心愿卡,并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创设贴近生活的、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化的圣诞节的情境,让学生获得生活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欲望。在这一模拟场景中,学生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礼物并说说理由,让学生的消费欲望欲罢不能,引出教学讨论的课题,为下一环节的教学拉开序幕。)
(二)、圣诞礼物,想要能要
1、谁来告诉大家,你最想要的礼物是什么?为什么呢?
板书:我想要
(学生各抒已见,并把心愿卡贴在黑板上)
2、(教师按类整理学生的心愿卡) 大家想要的礼物有学习用品,有生活用品,有玩具等等,那么,是不是我们想要的东西就能要呢?再和小组的同学讨论讨论?
3、先小组交流,每小组用一个词概括“想要”的理由,写在卡片上,贴上黑板,再大组交流,师生评价,在讨论评价中引导学生理解购物要综合考虑、整体把握“科学合理、价位合适、考虑自我爱好”等因素。
4、教师小结:同学们,我们花的每一分钱都是爸爸妈妈辛辛苦苦的劳动所得,所以,当我们想要一样东西的时候,不能盲目攀比,不切实际的追求高档,而真正需要的,能要的东西,才(板书:我能要)齐读――能要。
(以活动为载体,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情景,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想要的东西以及购物理由,使学生对自己的需要进行反思,明确想要的.东西不一定就能要,都需要,只有我们生活真正需要的,并且价格是家庭经济能承受的,才是真正的合理消费,同时,在实践中,培养学生选购商品的技能。)
(三)、圣诞超市,yes or no
1、现在,我已经知道了,哪些些能要,哪些不能要,可有的小朋友却还不会选择,让我们坐上圣诞老人的雪橇,再次走进圣诞屋看看吧!
2、再次走进圣诞屋:(课件播放录像片段)
片段一:蓉蓉和妈妈逛超市,看到一个漂亮的名牌书包,尽管自己不久前刚刚买了一个新书包,可还是缠着妈妈再卖一个。
片段二:恺恺和妈妈在广场玩,看到同学刚刚在玩一种高级的电动玩具,这个电动玩具很贵,恺恺不顾爸妈妈现在下岗的实际情况,闹着对妈妈说:“同学刚刚有,我也要有。”
片段三:丁丁高兴地对小朋友们宣布,自己聚的零花钱终于可以买自己梦寐以求的滑板车了。
3、学生讨论三个片段中的小朋友做的“yes or no”,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三个典型案例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故事,有些也可能就是学生自己经历过的。镜头一是学生消费中存在的喜新厌旧的消费观,镜头二反映的是学生盲从及攀比的心理,镜头三反映的是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消费观念。通过学生的移情体验,进一步明理:消费时要看是不是真正需要,条件是不是允许。)
(四)、圣诞故事会,聆听心声
1、同学们,平时你是怎样消费的?说说,演演你生活中的购物的小故事吧。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购物故事,每小组再选择一个有意义的大组交流,讲一讲,或演一演。
(在学生的生活中,乱花钱,不懂得计划、节制还较普遍,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的消费故事,引领学生个性化消费理念、技巧和科学健康享用生活的行为方式。)
(五)、布置作业
完成书P81小调查:全家的必要开支 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用品开支
(作为家庭的一员,应对自己家庭的经济来源有所了解,使学生通过询问与调查体会到自己对家庭的依赖,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及对自己的爱。)
第2课时
一、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家庭必要开支调查,自己生活、学习用品开支调查
3、小书签
二、教学过程
(一)圣诞考场,实践运用
1、同学们,通过上一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吗?
2、是呀,我们现在知道了,并不是我想要什么就能要什么,而是,我想要什么我能要什么。那么,怎样才能合理的要到我们想要,能要的东西呢?让我们走进圣诞考场,考考自己吧!
2、(课件出示超市商品及其价目表,如:牛奶每瓶2.5元 面包每个1.00元……
电脑播放学校通知:学校将要组织一次秋游,中午要在旅游景点吃一顿午饭。你想购买哪些食品,为自己准备一顿既经济又合理的午餐呢?算算这顿午餐共需多少钱?
3、小组交流,并说出购买这些东西的理由。
评出小组里的“最佳小购物师”。(评价标准:经济、合理)
请每组“最佳小购物师”上台将食品单配置在投影中出示,并说说你的购物理由。
(以学生真实活动的秋游为载体,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情景,让学生说说购物的理由,通过评议评选出最佳小购物师,使学生明确什么才是真正的合理消费。)
(二)、回归生活,出谋划策
过渡:最佳购物实在重要!请我们的一个个最佳小购物师们回到我们自己的家庭中,继续发挥自己的重要作用吧!
1、出示小调查一:
全家的必要开支 我的生活和学习用品开支
(1).伙 食 费 (1).给我买衣服__________
(2).水 电 费 (2).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计: 合计:
我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小组交流后大组交流,对家庭必要开支调查和自己生活、学习用品开支进行调查后,你有什么新的想法?
3、你能向家里提一些合理用钱,节约开支的建议吗?
4、“金点子发布会”。
学生写建议书,说说自己的“金点子”。
(从个人消费到家庭消费,让学生参与家庭经济管理,对于培养学生合理消费的意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5、出示小调查二:
我每月的零用钱大约是:_____ 元
我的用钱计划: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关于合理用钱的问题讨论到这,现在,同学们,你又打算如何重新来花费你每月的零用钱呢?给自己制定一个用钱的计划,好吗?
6、学生制定零用钱使用计划,进行交流,评比零用钱最佳使用计划。
(当学生对合理消费有着重要意识后,再由家庭消费回到个人消费,通过提建议,制定计划,规范消费行为,增强家庭责任感。培养学生合理消费、节约资源的良好习惯),
(三)、深化道理,赠送书签
1、活动总结:每一分钱都是爸爸妈妈辛辛苦苦挣来的,这些钱不光要支付家庭必要开支,还要支付我们在学习上,生活上的各种费用,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学会合理使用家里的每一分钱。真正能要的东西才能要,还要合理的要!
2、送给大家两句名言,与大家共勉。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3、读名言,再记一记。
4、教师把名言制作成各种各样的小书签,作为送给大家的圣诞礼物。
(以情明理,以情导行,以情育人)
【我想教案】相关文章:
我想教案范文10-25
《我想》活动教案11-17
我想教案3篇07-16
《我想飞》大班教案09-23
实用的我想教案4篇12-23
中班语言教案:我想10-06
【必备】我想教案三篇09-04
我想教案汇总九篇06-08
我想教案集合5篇11-17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我想帮忙》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