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过河教案集合5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马过河教案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马过河教案 篇1
【说设计意图】
这一活动是根据新纲要中对艺术领域的要求而设计的,活动的设计是为了体现教师寓教于乐、幼儿寓学于乐,使节奏训练、律动、打击乐三者与音乐有机结合在一起,促进幼儿主动体验音乐。在整个活动中坚持了师幼互动,幼幼互动的原则,使活动气氛轻松自由又具有艺术性。总的来说,本次活动可以用三个“快乐”来概括:创设快乐的活动,营造快乐的气氛,引导幼儿快乐大胆地表现。
【说教材与教法】
1、《小马过河》是一首典型的回旋曲式乐曲,旋律幽默、风趣、动静结合,并且节奏欢快,十分形象的表现了小马诙谐逗乐的在大草原上嬉戏,玩耍的场面。幼儿对这些描述既新奇又熟悉,很容易理解、掌握,使幼儿在欣赏音乐时感到十分愉快,有利于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2、教法:
(1)、随机教学法:为激发幼儿学习主动性,我注重采用随机教学法,在教学中,始终注意追随着幼儿,从他们的肢体语言中敏感的扑捉可挖掘的、有价值得部分,启发鼓励幼儿进行创编活动。(2)、欣赏法:我在活动中,先引导幼儿整首欣赏,其目的是保持作品的完整性,给幼儿一种完整教学目标的感受,然后分段欣赏,重点部分重点欣赏。
【说教学目标】
1、感受乐曲《小马过河》幽默、风趣的音乐特点。
2、通过感受、欣赏、游戏创作等活动,使学生初步感知“回旋曲式”的特征, 能通过多种形式(律动、打击乐等)大胆的表现对乐曲的感知。
【说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首先,出示卡通图谱,进行节奏训练,节奏训练在这里就是入门的先导,也是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基础。通过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依次递进的节奏训练,有助于幼儿掌握乐曲的.基本节奏,为欣赏乐曲,做好准备。
(二)新课
1、欣赏《小马过河》
欣赏过程,分为三步:
第一步,老师带领幼儿完整欣赏乐曲,初步感知乐曲的风格及情绪;
第二步,教授律动,并通过律动引导幼儿感知回旋曲式的特点,通过不同的体态律动,使幼儿通过肢体语言的变 第三步,在熟悉音乐的基础上,给乐曲第一部分A段,加入打击乐:铃鼓、雪橇铃、三角铁,通过以上 三种乐器更好表现音乐。B段,加入律动——小马散步;C段,加入游戏——小马过河;感知乐曲情绪的变化。
通过打击乐与游戏相结合,使幼儿充分感受A段与B段、A段与C段音乐情绪的异同,从而,充分调动幼儿参与音乐的积极性,将本课推向高潮。
2、结束活动,在《小马过河》的音乐游戏中,结束活动。
小马过河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动手操作中,比较、观察、了解物体遇水溶解、吸水的变化。
2.能初步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实验结果,乐意把自己的发现进行分享讲述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增进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在动手操作中,比较、观察、了解物体遇水溶解、吸水的变化。难点:能对现象进行观察比较。
活动准备
1.教师材料:糖、盐、布、棉花若干。
2.幼儿材料:分别装有糖、盐、布、棉花的`盒子若干,水杯、温水、小调羹若干、记录表。
3.场地规划:小组形式。
活动过程
一、提出问题——故事导入,提出问题,引导幼儿独立猜想,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故事《小马过河》
——师:一天,佩奇给了小马一个大包袱,她说:“请你帮我把这个包袱运到河对岸去给乔治!”于是小马驮着包袱河边,突然,它的脚一滑,不小心跌进了河里。他使劲地往上爬,爬起来之后顿时感到背上原来重重的包袱变轻了。这是怎么回事呀?(提问:这个包袱里可能装了什么呢?)
第二天,佩奇又给了小马一个大包袱,让他运到河对岸去给乔治。他心想,昨天跌进河里再爬起来,背上的自轻了许多,于是就故意滑了一跤。可是这一次出乎它的预料,包袱掉在水里变得越来越重,小马再也爬不起来咦?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提问:这一次包袱里可能装了什么?)
二、猜测和假设,引导幼儿说出他们的想法和推测。
——师:包袱里到底装的是什么呢?今天我把佩奇家里的东西都带过来了,我们一起来做做实验,帮小马找答案。(介绍实验材料:盐、糖、布、棉花。)
——师:让我们把盐、糖、布、棉花放进水里,猜一猜,水在水里变轻了? 谁在水里变重了?
三、进行实验和观察。
1.第一次实验,交代实验要求:
——师:将四种材料放进用纱布缝制好的袋子里,然后放进水里观察, 会发生什么变化?
实验结束后,将袋子打开,引导幼儿观察,盐和糖遇到水之后,不见了,我们称它为溶解;棉花和布遇到水之后,喝饱了水,我们称它为吸水。
2.第二次实验,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分成三组进行实验,然后记录。
四、记录、处理信息和数据——鼓励幼儿记录及分享讲述探究结果,并结合已有经验进行想象。
1.介绍记录表,引导幼儿根据实验情况记录结果。
——师:如果材料在水里不见了,这种现象叫做溶解,请在相对应的位置上打“√”如果材料放在水里,喝饱了水,我们称它为吸水,请在相对应的位置上打“√”。
2.处理信息,鼓励幼儿大胆讲述探究结果。
——师:请小朋友分享一下,小马包袱里装的东西就是这四种材料里面的两种,可能装的是什么?为什么?
五、表达与交流——鼓励幼儿大胆迁移经验,说出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会 溶解。
——师:谢谢小朋友们帮助小马寻找答案,我们发现糖和盐放在水里会不见了,这种现象叫做溶解。那在生活中那还有哪些东西会像糖和盐一样放进水里也会不见呢?请小朋友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做实验,然后再来幼儿园和
我们一起分享吧。
活动总结
活动前,我收集了许多生活中溶解与吸水的物品,并了解这些物品在怎样的水温下溶解得更彻底。这些准备工作,为幼儿探索提供了条件,也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实验过程中幼儿自主、有序地把材料投进水里,再观察材料在水中发生的现象。孩子们使用材料进行探索,他们兴致盎然,争先恐后的发表着自己的看法。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孩子们没有压力,敢说,敢做,能将自己的认知和发现毫无保留的表达出来,孩子们发现了盐和糖会在水里会溶解,而棉布和棉花在水里会吸水。
活动中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如:我在活动的过程中,总是担心“我不讲,他们会知道吗?”,“再放纵下去会不会偏离了主题?”等等。在今后的活动中要将主权真正的交给孩子们,教师根据幼儿探索的需要灵活的提供有
针对性的支持,成为幼儿学习的帮助者。
小马过河教案 篇3
一、导入
1、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小马过河》。请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
2、读了课题,会读书的你们肯定有了疑问,你想问什么呢?
3、小朋友们可真了不起,提出的问题都很有价值。你们想去了解这个故事吗?
就让我们读读这篇课文,找出答案吧!
请小朋友们把书翻到P49,请你们自由的朗读课文,请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快快开始吧!
4、认字
【课件出示:字】
(1)听你们读得这么认真,生字宝宝想要和你们交朋友呢?谁先来和他们打打招呼?
(2)小朋友们在读得时候,注意读好了后鼻音,平、翘舌的字,现在老师把拼音去掉,你们能读好吗?谁想试试!
(3)你们读得很认真,把字音读得很准,现在组成词语了,谁愿意试试?
注意:轻声
(4)小结:小朋友们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认识了这么多的生字,你们可真了不起,请把掌声送给自己。
5、(1)【课件出示】请小朋友们看幻灯,老师这里有4个句子,请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带有问号的句子,应该怎样读好呢?(读出疑问的语气,是的在读时把语调抬高些)
现在你能把这些句子读出疑问的语气吗?自己先读读吧!你喜欢哪句就读哪句!
生展示:谁来评评他读得怎样?
(2)同学们读得很认真,把疑问的语气都读出来了,老师这里还有2句带有感叹号的句子,你们能读好吗?
(3)出示:既有问号又有感叹号的'句子,看谁读得好!大家先自己读读。谁愿意来读?
二、新课
1、现在回到课文,告诉老师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2、你们的预习工作做的真好。刚才我们读了这个故事,现在老师请你们听听这个故事,我们可以边听、边看,还要边思考:小马过河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都遇到了谁呢?【出示课件】就让我们听听这个故事吧!
3、故事听完了,这篇课文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呢?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二自然然段。【出示相关句子】
(1)(要帮妈妈做事;要到磨房去;小马要帮妈妈把麦子驮到磨房去。)
这个做就是今天我们要求会写的第一个生子,观察这个字,做是个什么结构的字?我怎样记这个字?(同学们记字的方法真多),在田字格里,怎样把他写漂亮呢?P53
你们真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下面和老师一起书空这个做字,在写时,单人旁写在左半格,古字写的窄些偏左半格,口字稍微往上提,反文旁写在右半格,撇、捺写得舒展开来!
小结:左中右结构的字要写得紧凑些,这样,这个做字就会写得很漂亮。
(2)小马帮妈妈做件什么事情呢?麦就是我们要求会写的第二个字。观察这个字,做是个什么结构的字?我怎样记这个字?(同学们记字的方法真多),如何写好它呢?
你们真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下面和老师一起书空这个麦字。
(3)展示学生的字,讲评。
4、老马让小马把这半口袋麦子驮到磨坊去,小马很愿意,(小马愿意吗?课文哪个词语你感觉到了?能做个动作吗?能换个词语吗?)
让我们读读他们之间的对话吧!
【课件出示:老马、小马的对话】
(1)师生合作读。
(2)分组读。
小马愿意为妈妈做事,说明这是一匹怎样的小马?
5、让我们有感情地把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再读读吧!
三、小马驮起麦子,飞快的往磨坊跑去,跑着跑着,被一条河挡住了去路,他都遇到了谁?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小马过河教案 篇4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规范书写。
2、认识“棚、驮、磨、坊、趟、筋、试”这7个生字。
3、观察画面,看清图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4、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规范书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指导学生学会难字:低愿突
2、观察画面,看清图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小马的图片,贴在黑板上,然后画一条小河。
2、揭示学习内容:面对眼前的画面你有什么问题吗?(小马为什么要过河?小马怎样过河?结果是什么?11)
3、板书课题,全班齐读。
二、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画出新词,并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2、同桌之间开展相互间的学习:
1)打开课后的生字表,分别读一读,如果读得不正确,进行纠正,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查一查,读准字音。
2)两个人读一读画的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意。利用工具书查一查,看看解释。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匹突然袋如道愿半拦低挡
在读生字的过程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
2)看投影,读词语: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
口袋突然拦住挡住愿意如果低头深浅明白
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
教师板书
袋:上面是代表的代,下面是“衣”字底,“代”字不能多撇。
然:意思是火烤狗肉。
挡:左右结构,部首是提手旁,右边是“当”字,第一笔写竖。这是一个左形右声的形声字。
低:这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单人旁,右边的笔顺是:撇,竖提,横,斜钩,点。注意与“纸”字区分。
愿:不要写成上下结构。部首是:厂字头。
突:上下结构,上面是穴宝盖,下面是犬字。
匹:注意与“四”区分。
动手书空写一写。(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
4)理解词意: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利用工具书查一查。
三、读课文,看插图,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自己练习读课文,要做到正确、流利。
2、同桌之间进行互查。
3、与小组成员一起看插图,说说画面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而后练习读书。
4、教师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1)指名读书,大家进行评价。
2)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练习:
1、指导学生进行书写:
1)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而后描写。
2)教师让学生进行板演,进行评价。
2、读一读,并用带点的字口头组词语。
愿意知道突然口袋
五、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提出不懂的问题。
板书设计:
小马过河
匹突然袋如道愿半拦低挡
小马过河教案 篇5
预设目标:
1、学习本课“驮、愿、匹、坊、唉、筋、鼠”七个字,理解“磨坊、前蹄”的词义。
2、正确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3、说说眼中的小马,初步懂得遇事不能光听别人说,要开动脑筋,敢于尝试。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本课教学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在想象中读,在读中学,在读中悟。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考和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发展思维,提高语文能力。
2、有机整合学习目标的三个维度,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通过一定的过程和方法,掌握知识和技能,得到情感体验。
预设过程:
一、揭示课题,预习课文
1、出示课题,训练语感
指名读课题,在评价中指导读出“谁要过河?小马要干什么?”的`不同语气
2、明确目标,预习课文
要求:读课文两遍,第一遍划出生字新词,第二遍标出自然段。
二、检查预习,读通课文
1、检查生字词
出示:一匹 愿意 驮到 磨坊 挡住 嗒 前蹄
伯伯 淹没 松鼠 拦住 脑筋 唉 既然
(1)自由读
(2)指名领读
重点正音:磨坊 一匹
(3)齐读
A、理解“磨坊”:磨坊是什么?
发散训练:染布、衣服等的作坊叫(染坊)。
榨植物油的作坊叫(油坊)
B、理解“前蹄”:看图找出小马的前蹄,理解“蹄”
发散训练:还可以说(猪蹄、牛蹄、羊蹄)。
2、分节读课文,思考:小马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三、整体感知,理解课文
交流体会,随机理解词句,指导朗读
1、乐意帮妈妈做事
出示:小马连蹦带跳地说:“怎么不能?我很愿意帮您做事。”
(1)哪个词最能看出小马很乐意?(连蹦带跳)
换词理解“连蹦带跳”
引读句子,理解反问句“怎么不能?”
(2)指导朗读
A、读小马的话
B、合作读第二节
(3)小结:妈妈让小马把麦子驮到磨坊,这就是小马过河的原因。
2、不爱动脑筋、容易听信他人
(1)小马难为情地说:“有一条河挡住了去路,过……过不去。”
小马低下了头,说:“没……没想过。”
小马说:“是呀!牛伯伯也这么说。可是松鼠说河水很深,还淹死过他的伙伴呢。”
根据学生回答,随机读句子
(2)出示:小马为难了,心想:“我能不能过去呢?如果妈妈在身边,问问她该怎么办,那多好啊!”
A、理解“为难”
B、联系平时,加深理解
C、指导朗读
(3)出示:小马听了老牛的话,立刻跑到河边,准备趟过去。
A、抓关键词“立刻”理解
B、指导朗读
(4)出示:小马连忙收住脚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他叹了口气说:“唉!还是回家问问妈妈吧!”
A、抓关键词“连忙”理解
B、想象说话:听了松鼠的话,当时,小马心想?
C、指导朗读
(5)读3——5节
3、小结,设疑:小马回到家后,妈妈是怎么说的?咱们等下节课再来学习。
四、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匹 愿 驮 坊 鼠 唉 筋
齐读生字
2、记生字
重点指导用象形法记“鼠”
3、书写生字
板书设计:
小马过河
乐意帮妈妈做事
容易听信他人
不爱动脑筋
【小马过河教案】相关文章:
小马过河教案11-17
大班语言教案《小马过河》12-06
幼儿园大班《小马过河》教案03-05
小马过河教案合集七篇12-01
小马过河教案范文汇总六篇09-18
小马过河教案范文集锦八篇11-02
幼儿园小马过河说课稿09-09
《过河》大班教案09-23
小兔过河大班教案12-04
《小马过河》读后感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