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

时间:2024-11-21 10:36:06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精选】教学计划范文汇总九篇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不经意间,又将迎来新的工作,新的挑战,此时此刻需要为接下来的工作做一个详细的计划了。我们该怎么拟定计划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计划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教学计划范文汇总九篇

教学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通过系列扎实的第一轮复习,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奋实基础。以课本为基础,循序渐进,知能并重。以读写为突破口,侧重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抓住中等生,促进学困生,进一步提高优等生。

  二、教学内容

  重点放在高一、高二教材(BOOK1----BOOK8)的复习与巩固上。一轮复习主要采用分单元复习的形式。基础知识的复习如下:

  1.重点的词汇、短语。根据高考词汇表以及近几年湖北高考英语试题,找出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及短语,重点记忆、讲解、巩固、拓展。每单元进行重点短语过关检测。

  2.重点语法。根据每单元重点要求掌握的.语法进行复习,对学生容易出错的语法点重点突破,精讲多练,练习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选择、造句练习、语法填空,逐步培养学生理解并灵活运用语法知识的能力。

  3.听力专题训练。每周2--3次泛听,以高考题型为主。

  三、复习资料

  一轮复习以《优化方案》主要复习资料,适当删减,每个单元7---8个课时,同事配合其他练习作为学生课后作业以及每个单元的检测试题。

  四、具体安排

  1.20xx.7---8:Book1

  2.20xx.9:Book2

  3.20xx.10:Book3

  4.20xx.11:Book4

  5.20xx.12:Book5

  6.20xx.1:Book6

  7.20xx.2:Book7

  8.20xx.3:Book8

  在对每单元进行复习的同时,交替进行单元重点词汇短语过关检测、写作训练、阅读限时训练。

  总之,我们的复习备考要针对教材的特点和高考的新题型,更新观念,理清思路,科学地安排,周密地计划,在有限的时间内力争达到最佳的复习效果。

教学计划 篇2

  一、培养目标

  贯彻执行国家教育、卫生工作方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培养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素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素质、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熟练掌握护理操作技能,能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事护理、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技能型、服务型的高素质劳动者。

  二、培养标准

  以护理岗位需求为标准,通过3年学习,毕业生应具有以下专业知识、职业技能与服务态度,并能顺利通过国家执业护士资格考试。

  1、掌握本专业必需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保健知识。

  2、掌握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具有以护理对象为中心,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

  3、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对护理对象进行健康评估,具有分析和解决临床常见护理问题的综合能力。

  4、具有规范、熟练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基本操作技能。

  5、具有对护理对象进行病情变化、心理反应和药物疗效的观察能力。

  6、具有对急、危、重症病人的应急处理和抢救配合能力。

  7、具有初步的病室和病人管理能力。

  9、具有运用卫生保健知识,进行基本健康指导的能力。

  9、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伦理意识、法律意识、医疗安全意识,以及评判性思维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有健康的体魄。

  10、具有良好的医疗服务文化品质、心理调节能力,以及人际沟通与团队合作的能力。

  11、具有熟练的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和一定的英语应用能力。

  12、具有初步获取专业领域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能力。

  三、招生对象、学制与时间分配

  1、招生对象 初中毕业生。

  2、专业学制 3年。

  3、时间分配 第1学期入学教育和军训l周,教学16周,复习考试1周;第2-3学期教学19周,复习考试1周;第4学期教学15周,临床见习4周;第3学年43周,其中毕业实习39周,长假2周,毕业教育1周,技能考证训练1周。

  4、学时安排 每个教学周为5天,每天教学时数为6学时,每学时45分钟。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计算

  1、课程设置 由5种课程模块构成:基础课模块、专业课模块、专项实践课模块、选修课模块、毕业实习模块。

  2、学分计算

  (1)必修课程为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实践课程、毕业实习。必修课程(毕业实习另计)17-20学时计1学分。

  (2)选修课程为校定选修,每门选修课程计2学分,共计10学分。

  (3)毕业实习(含见习)以总学时的三分之一计学分,共计56学分。

  五、教学见习与毕业实习

  (一)时间分配

  第四学期安排4周教学见习。第五、六学期毕业实习共39周,根据专业方向不同具体安排如下:

  医院实习39周:包括内科12周,外科12周,妇产科5周(病房4周,分娩婴儿1周),儿科2周,传染科2周,五官科1周,急诊室2周,手术室2周,供应室1周。

  医院实习原则上选择二级甲等以上医院。

  (二)目标要求

  1、树立整体护理理念,以护理对象为中心,养成护理程序的工作习惯,具有对临床常见疾病进行初步护理评估的能力。

  2、具有正确、规范、熟练地进行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基本操作的能力。

  3、具有对临床常见疾病病人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

  4、具有对临床常用药物的`疗效与反应进行观察和处理的基本能力。

  5、初步掌握急、危、重病人的急救原则和常用方法。能说出抢救仪器及监护仪的使用常规,并能进行操作。

  6、具有巡回和配合中、小型手术的能力。

  7、了解一般病室的布局和急诊室、手术室、产房、婴儿室、儿科病房、ICU病房和CCU病房的布局特点。

  8、具有对人、出院病人进行一般卫生宣教和必要的健康指导的能力。

  9、掌握护理文件中的书写格式与规范要求,熟悉医疗档案的管理。

  10、掌握基本的护患沟通、交流技巧,在护理工作中学会与人和谐相处、友好合作。

  11、能初步运用预防保健知识向个体、家庭、社区提供保健服务,并能初步进行健康指导。

  12、熟悉医学相关的法律法规,具有保护个人和集体合法权益的法律意识。

  六、考核

  1、学生学习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包括毕业实习)和选修课程,所有课程均应参加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态度3方面。

  2、必修课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2种,各门课程的考核必须按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跨学期课程按学期分别计算;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未通过必修课程考核时,可补考2次获取学分。

  3、选修课的成绩评定原则上采用合格与不合格制,个别科目根据需要可采用百分制,未通过选修课程考核时,可补考1次获取学分。

  4、护理学基础等实践性强的专业课程均应进行技能考试,成绩单列。

  5、毕业考试课程为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护理技能操作、外科护理。

  6、护理专业学生须获得170学分及以上,同时通过毕业考试,准予毕业。

教学计划 篇3

  一、课程的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09110025 课程性质: 专业选修课/任选课 学 时:42 学 分:3.0 开课单位:土木工程系 适用专业:工程造价 先修课程:无

  二、课程目的与任务

  本大纲编写依据是“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计划”,本课程为专业基础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口语及书面表达的,以及阅读、理解、分析建筑工程应用文的能力,达到独立写作建筑工程应用文目的,为后续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等课程打好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口语及书面表达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适应工作需求,解决实际问题的职业能力。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在本课程的学习中,要求学生了解应用文的类型、结构及其语言特点,掌握建筑类应用文的写作知识、写作格式及写作要求,理解各类建筑工程应用文的功能作用,能运用建筑应用文体解决工程建设的相关问题。

  五、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章 建筑工程应用文概述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建筑工程应用文概念

  第二节 建筑工程应用文种类

  第三节 建筑工程应用文特点

  第四节 建筑工程应用文的写作用语及书写要求

  第五节 撰写建筑工程应用文的注意事项

  重 点:建筑工程应用文的写作用语及书写要求

  难 点:无

  第二章 施工前期应用文写作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建筑工程招投标文书

  第二节 企事业单位资信调查报告

  第三节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

  重 点: 建筑工程招投标文书及企事业单位资信调查报告

  难 点: 建筑工程招投标文书的撰写

  第三章 施工中期应用文写作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报审表

  第二节 报验单

  第三节 工程申请书(表)

  第四节 建筑工程策划书

  第五节 施工现场宣传牌标

  第六节 通告

  第七节 记录文件

  第八节 技术交底文件

  第九节 工程变更单

  第十节 工作通知单和工作联系单

  第十一节 催款单 重 点: 施工中期各类应用文的撰写 难 点: 记录文件的'撰写

  第四章 施工后期应用文写作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报告

  第二节 建筑纠纷起诉状和答辩状

  第三节 述职报告 第四节 总结

  重 点: 施工后期各类应用文的书写格式 难 点:建筑纠纷起诉状和答辩状的区分及撰写

  六、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考查(闭卷) 考试用时:120分钟

  成绩评定:本课程成绩构成比例为: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 70%,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时成绩的构成及比例为:考勤占 5 %,课堂测验成绩占 5 %,实验成绩占15 %,作业占 5 %。期末总评成绩=(平时成绩×30%)+ (期末成绩× 70 %)。

  补考方法: 总评成绩低于60分的学生,须参加学院统一组织的补考。 补考总成绩=(平时成绩×0%)+ (补考成绩×100%)。

  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

  教 材:

  建筑工程应用文写作教程,程超胜等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20xx年9月第1版 参考书:

  (1)应用文写作,夏晓鸣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xx年7月。

  (2)新编现代应用文写作大全,陈纪宁等编,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xx年9月第1版。

  (3)应用文写作,王首程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年8月第2版。

  (4)建筑工程应用文写作,赵立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xx年6月 ,第1版。

  (5)建筑应用文写作规范与实务,唐元明等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xx年8月。

  八、大纲编写必要的说明

  执笔人签字: 教研室主任签字:

  教学主任签字:

  制订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计划 篇4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紧紧围绕医疗卫生改革发展的中心任务,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基本理论、职业道德和卫生政策法规教育,引导广大医务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弘扬白求恩精神、 郭春园精神和抗击非典精神,增强抵制不正之风的能力,端正医德医风,提高服务水平,促进我院今年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

  二、工作目标

  一是切实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对加强医德医风教育的认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解决一手硬、一手软,重医疗、轻医德的问题。

  二是不断提 高职工队伍的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素质,使广大医务人员努力做到:政治合格,牢记宗旨,践行“三个代表”,献身卫生事业;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心系人民健康,提高服务能力;勤奋学习,开拓创新,追求技术精湛,争创一流业绩;以人为本,诚实守信,铭记救死扶伤,发扬人道主义;遵纪守法,廉洁自律,抵制不正之风,维护我院形象;求真务实,科学发展,维护社会和谐,促进我院发展。

  三是进一步规范医疗管理和服务行为,使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得到有效遏制,就医环境更加温馨,医患关系更加和谐,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

  四是建立医德医风教育的'长效机制,使广大医务人员长期受教育,始终保持白衣战士的良好形象。

  三、具体措施。

  (一)政治理论教育。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医德医风教育的首要任务。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理论武装广大医务人员,牢固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各项工作中的指导地位,树立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始终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要把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结合起来,与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结合起来,与学习反映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干部职工政治思想觉悟。

  (二)理想信念教育。崇高的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开展形势任务和时事政治教育,大力弘扬爱岗敬业和艰苦奋斗精神,引导干部职工坚定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处处从病人的利益上思考问题,始终坚持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

  (三)法律法规教育。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和《医疗机构管理条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为基本教材,加强卫生法律法规的学习教育活动,使医务人员熟知卫生法律法规的内容,切实增强法律观念和纪律观念,自觉用党纪国法约束自己的行为。

  (四)医德规范教育。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加强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责任和职业纪律教育,弘扬“救死扶伤、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满腔热情、开拓进取、精益求精、乐于奉献、文明行医”的行业风尚,牢固树立救死扶伤和“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同时完善各个层次、各类岗位的医德医风行为规范,使医务人员自觉加强医德修养,规范从医行为,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五)建立个人医德医风档案。每月考核一次,年终将考核结果存入个人档案,并与劳务费挂钩。每年全性医德医风教育不少于二次。科室每季度开展医德医风教育两次以上。

  (七)加强监督检查。对科室医务人员的规范约束,同时公开接受患者、社会公众的监督。设立意见箱意见簿,每季度到病区发放征询病人意见表及职工问卷调查表,定期召开工休会和社会监督员座谈会,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

教学计划 篇5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气温特点是具有短时间的多变的。现实生活中,气温与人类生活的厉害关系不胜枚举,我们通过学习,了解了气温变化与分布规律,就可以趋利避害,顺应自然环境的变化,与自然和谐相处。

  一、气温与生活

  日常生活中,我们最关心就是一天中的气温,如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是多少等。

  1、天气的观测

  (1)工具:温度计

  (2)表示方法:℃,读作“摄氏度”

  (3)次数:一天4次(8时、14时、20时、2时)

  2、气温的计算

  (1)日平均气温: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数(4段相加再除以4)。

  (2)月平均气温:一月中各日平均气温值的平均数。

  (3)年平均气温:一年中各月平均气温值的平均数。

  ▲活动:P50

  二、气温的变化

  1、气温的日变化和日较差。

  (1)以一天为周期的变化,叫做气温日变化

  (2)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日较差。如图3。12最高气温约为30℃,最低气温约为24℃,则气温日较差是6℃,说明该地气温日变化不大。

  2、气温年变化与气温年较差

  (1)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气温年变化。

  北半球南半球

  陆地7月1月1月7月

  海洋8月2月2月8月

  (2)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气温年较差。

  如图3。13月最高气温为27℃,月最低气温为-5℃,则气温年较差为32℃(注意:27-(-5)=27+5=32,而不是27+(-5)=22),说明该地冬冷夏热,气温年变化大。

  三、气温的分布

  1、等温线

  世界各地冷热不同,气温的分布有很大差别。通常用等温线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

  2、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原因

  (1)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因为随着纬度的升高,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照逐渐减少)

  (2)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由于海陆的物理性质不同造成的,陆地吸热快,放热也快,海洋吸热慢,放热也慢,因此,吸收(或放出)同样的热量,陆地和海洋的温度不一样,因此,海陆上空大气的温度也不一样。

  (3)在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练习

  1、P53活动

  (1)随纬度上升,温度下降;(2)南北回归线之间。

  2、下列关于世界气温分布的叙述,不正确的有(D)

  A.世界气温的.分布大致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B.海拔的高低会影响气温的变化

  C.南半球的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

  D.同纬度的地区气温完全一样

  3、读下列某地月平均气温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月份123456

  气温(℃)-20.1-15.8-6.05.813.919.7

  月份789101112

  气温(℃)23.321.614.35.6-6.7-16.8

  (1)该地所在地区可能为(C)

  A.北半球热带B.南半球热带C.北半球的陆地上D.南半球的海洋上

  (2)该地的气温年较差是(D)

  A.20.1B.23.3C.16.8D.43.4

  (3)该地区的夏季包括的月份是(B)

  A.12、1、2B.6、7、8C.9、10、11D.3、4、5

  4、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上,南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原因是南半球(C)

  A.地势低平B.平原面积广阔C.海洋广阔D.受太阳光热均匀

  5、试分析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中所蕴函的地理原理。

  答案:由于山地区域海拔较高,山地气温比同纬度平原地区气温低,所以当气温较高的平原地区各地植物的花期过后,山地的寺庙里桃花才盛开,可见地势的高低影响气温的垂直分布。

  6、

  (1)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功能:

  ①估计一年中的最高月均温和最低月均温,计算气温的年较差。

  ②判断气温年变化的大小:看气温曲线弯曲程度大小,弯曲程度小,气温变化就小;反之,气温变化就大。

  (2)等温线图的判图

  ①在同一条等温线上,气温相等。

  a.等温线稠密,气温差异大;反之,气温差异小。

  b.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说明气温主要受纬度影响。

  c.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说明气温受海洋影响显著。

  d.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说明气温主要受地势高低影响。

  ②在气温分布图上,比较同一纬度陆地和海洋的气温的高低。如图3.2-12,同纬度上的A、B两点,A点气温小于10℃,B点气温大于10℃,可知在这一纬度,海洋平均气温高于陆地,为冬季等温线分布图。

  (3)从等温线的排列状况可以判断南北半球。如图3.2-12,由于等温线由南向北数值递减,结合气温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变化规律,可知这是北半球。

  (4)若陆上等温线向南凸说明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月份应是1月份前后几个月,南半球夏半年,北半球冬半年(如图3.2-12)。若陆上等温线向北凸说明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月份为7月份前后,北半球夏半年,南半球冬半年。

  7.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59米,山顶气温比同纬度海拔900米处气温约低(D)

  A.30℃B.18℃C.20℃D.25℃

  8.我国的北戴河成为夏季避暑胜地的主要因素是(B)

  A.纬度因素B.海陆因素C.地形因素D.洋流因素

  9.关于等温线图的判读,不正确的是(C)

  A.若等温线和纬线、海岸线或等高线大致平行,说明气温受纬度位置、海陆或地形影响明显

  B.一般地说,等温线较平直,反映影响气温的因素较单一

  C.等温线的稀疏和密集不能说明温差大小

  D.等温线向低纬方向突出时,说明突出地区的气温低于同纬度相邻地区

  10.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A.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B.低纬度气温低,高纬度气温高

  C.中纬度气温高

  D.各地气温高低与纬度没有关系

  11、“早穿棉袄,午披纱”反映的是()

  A.某地的气温日较差大B.某地的气温月较差大

  C.某地的气温年较差大D.某地的气温年际变化大

  12、我国江西庐山是夏季避暑胜地因为()

  A.所处纬度高,气温低

  B.靠近海洋,降水多,气温低

  C.地势高,气温高

  D.气压低,空气上升,降水多所以气温低

  13、下面表达天气的用语是()

  A.风和日丽,雨过天晴B.冬冷夏热,春旱秋涝

  C.昆明四季如春D.赤道地区,全年高温多雨

  14.世界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A.同纬度地区气温都相同

  B.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相同

  C.气温从低纬向极地逐渐降低

  D.同纬度的高山高原比平原气温高

  15.关于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有()

  A.气温从低纬向两极逐渐降低

  B.北半球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没有差异

  C.南半球由于海洋面积广阔,气温受海陆地分布影响小,等温线大致与经线平行

  D.气温的高低除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影响外,不受其它因素的影响

  16.一年中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

  A.气温日较差B.气温月较差C.气温年较差D.气温季较差

  17.下列对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最高气温在热带海洋上

  B.最高气温在热带岛屿上

  C.最高气温在23.5°N附近的撒哈拉地区

  D.同纬度的陆地、海洋气温一样

  18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纬度相当,在不考虑其他因素、仅考虑地势因素的情况下,当长江中下游平原气温为32℃时,青藏高原(4000米以上)气温大致为()

  A、10℃B、.9℃C、.8℃D、.7℃

  19.某地气温年较差是指()

  A.某地一年中最高气温值与最低气温值之差

  B.某地的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同月平均气温最低值之差

  C.某地七月的月平均气温和一月的月平均气温之差

  D.某地夏季的平均气温与冬季的平均气温之差

  2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全球气温的分布具有从北向南逐渐降低的变化规律

  B.同一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是一样的

  C.一般来说,陆地受热快、放热慢,海洋受热慢,放热快

  D.在同纬度地带内,高山、高原的气温比平原地区的气温低

  21.下列叙述中,描述天气的是()

  A.北京冬冷夏热

  B.赤道地区终年炎热多雨

  C.两极地区全年寒冷干燥

  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2.一天当中,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

  A.中午12时B.上午10时C.午后2时D.午后4时

  23、下列叙述中,描述天气的为()

  A.全年炎热干燥B.冬冷夏热C.长冬无夏D.狂风暴雨

教学计划 篇6

  一、活动名称:《旧书姐姐和新书妹妹》

  二、活动目标:

   激发幼儿爱书的情感。

   培养幼儿整理图书和修补图书的能力。

   教育幼儿爱护图书,轻拿轻放,不损坏,不乱扔。学会正确看书,收拾图书。

  三、活动准备:

   故事磁带。

   新书和破旧的图书若干,胶水,纸条等。

  四、活动过程:

  n 开始部分:

   听故事,引导幼儿说说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旧书姐姐为什么哭了?新书妹妹为什么不见了?最后是怎样做的?

  n 基本部分:

   提出问题。

  1.启发幼儿根据旧书姐姐和新书妹妹的对话,说说在日常生活中自己是怎样做的?以后应该怎样做?

  2.再次检查班级的新旧图书,教育幼儿在做错事以后,勇于承认错误,接受批评,并改正错误。让幼儿在做错事以后,勇于承认错误接受批评,就是好孩子。

  3.教师与幼儿一起,边唱歌《小人书不要哭》,边修补上一活动中检查的'被撕坏的图书。

  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提醒幼儿爱惜纸张和书本,看书时要轻翻,不要乱涂,乱画,不撕书本,轻拿轻放。

教学计划 篇7

在新课程改革大潮中,我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到了新学期的工作中来。本着求创新,求发展,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的目的,根据学校20xx年教学工作计划来制定我的个人教学工作计划。

  一.加强学习

  面对新的课程改革,教育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精湛的专业水平,还要有多元化的知识储备,才能适应新课程实验改革。为不被时代所淘汰,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在一个学期的基础之上,要利用业余的时间进一步学习有关于新课程改革的理论知识及最新的教育理念。尝试着把学习渗透在工作的点点滴滴,融合到备课和讲课上来。把学习使终放在第一位,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充实自己,才会有不断的创新,才会不断的发展,我将继续不懈地努力,刻苦专研,成为新型教师,适应时代的发展

  二.向科研教师型转变

  1.在课堂教学改革中严格要求自己,努力使自己的课堂做到“放”“活”“趣”“新”“实”。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打算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入手,让学生们乐学、勤学、会学。我要养成每天记日记的习惯,注意总结经验,在课堂常规训练上有自己的特色。

  2.扎实做好新课改的每一项工作。在比较准确地掌握了上一册教材的基础上,本学期我仍将毫不松懈地用好新教材,深入学习新课标。新学期开始,我把“如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作为自己研究的子课题。在教学中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在学期末将上交一份有价值的论文,同时会以年组研究课的.形式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本学期我还会十分重视成长记录袋的使用,使其发挥应有作用。主要表现在:扩充成长记录袋的内容、定期专人负责装袋、定期进行总结评价、鼓励家长参与,保持教育一致性。

  3.为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学校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我将报着学习提高的态度积极参加六年制一年的校内“讲评推优”课、校内首届“教师基本功大赛”、“师徒结队验收课”、“校内评估课”等教研活动。在向别人学习的同时使自己的业务水平有所提高。

  4.教案的编写是作为教师必做的一项工作。但如何使教案的编写更具科学性、实用性,我将尝试着冲破传统备课的清规戒律,编写实用、新颖、具有个性化特点的教案。

  5.根据学校这一学期对写字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打算在写字上要下大功夫,首先注重自身写字水平的指导,其次加强对学生的写字指导,注意学生对汉字基本笔画、基本结构的把握,增强学生“提笔就是练字时”的意识,使具备基本的写字技能和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

教学计划 篇8

  第一期

  造型基础规范化训练/小升初/中考/高考/成人(两个月/共 16次/2小时)

  目标:系统掌握学院派造型基础知识,纠正错误观念与不良作画习惯,补充遗漏知识,为下一步深入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

  主要学习内容:透视、解剖、空间表达、体积塑造、明暗、构图、素描表现技法、质感练习。

  1 线条训练

  线条是素描绘画的根本。通过不同线型的训练,掌握不同线型语言带来的体会,同时平稳的心态更是画好素描的前提。

  2 体积感训练

  讲解概括之后的素描精要,目的在于提高基础的造型能力。训练概括的能力。

  3 单体透视

  一方面需要了解基础的透视知识,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在于学习“视觉透视”。

  4空间一点斜透视

  既简单又活泼,是我们常用的一种透视方法。

  5单体训练--简单

  针对素描绘画中会出现的各种主体的基础训练。

  6单体训练--复杂

  针对素描绘画中会出现的各种主体的提高训练。

  7单体组合训练--简单

  将以上的内容组合起来训练,关键在于掌握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虚实关系。

  8单体组合训练--复杂

  将以上的内容组合起来训练,关键在于掌握多个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虚实关系。

  9完整空间训练

  整体静物空间练习,到此基础训练基本结束,开始构图、黑白灰虚实关系训练。

  第二期

  综合能力深入训练/小升初/中考/高考/成人(两个月/共 16次/2小时)

  目标:在规范系统的掌握造型基础上,对学生综合绘画能力进行深度和广度深入训练。这一阶段的学习要使学生无论在绘画能力还是审美能力方面都有质的飞跃。从而树立学生自信心。

  主要学习内容:石膏像写生、静物写生、细节刻画、质感练习,场景速写和慢写,黑白构成、现代绘画赏析、风景写生、大师作品赏析。

  1空间二点透视(成角透视)

  生动活泼。但必须控制好视点的高度。

  2 材质训练

  有针对性的对素描绘画中会出现的各种材质进行系统归类,使学生心中形成形象丰富的材质资料库,如石材、木材、金属、玻璃、布艺、植物等等材质的具体表现。

  3单体训练--复杂

  针对素描绘画中会出现的各种主体的提高训练。

  4单体组合训练--复杂

  将以上的内容组合起来训练,关键在于掌握多个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虚实关系。

  5完整空间训练

  整体静物空间练习,到此基础训练基本结束,开始构图、黑白灰虚实关系训练。

  第三期

  升学应试强化训练/中考/高考(两个月/共 16次/2小时 )

  目标:在提高综合能力的同时,也认清了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在老师的帮助下确定专业方向,教师按不同专业分科教学,学生侧重研究本专业学科。这一阶段将学完所有考试科目,要使大部分学生达到全国重点院校/北京重点美术特长高等中学的专业录取标准。

  主要学习内容:

  造型专业:素描半身像、素描头像、水粉头像和半身像,场景速写、手部解剖、素描手部、素描足部、全身解剖,创作构图、创作表现技法。

  设计专业:平面设计,创意表达、招贴画、装饰画、效果图、图案、命题创作,立体设计,素描头像、色彩静物、速写、色彩风景、设计素描、设计色彩、创意速写、线描,素描、速写默写和色彩默写。

教学计划 篇9

  一、 指导思想

  我们中华传统文化浩如烟海,博大精深。 本学期国学教学以《千字文》为主,反映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以诵读原创经典、感怀名人志士、游历名山胜水、品味艺术文化为基本活动内容,旨在使民族文化得以血脉相承,使少年儿童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从而陶冶情操,开启心智,提升志趣,提高综合文化素质,激发爱国情感,培养民族气节。

  二、教学目标

  1、能将经典回放中的优秀国学篇目进行背诵。

  2、能将与“经典回放”中的相关内容进行主动的资料收集,并能进行分析,成为自己的另一份经历。

  3、在日常生活中,将学到的优秀品质内化为自己做人的基本原则,做到学以致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将经典回放中的优秀国学篇目进行背诵。

  难点:在日常生活中,将学到的优秀品质内化为自己做人的基本原则,做到学以致用。

  四、教学措施

  1、通过家长检查、同学互查、教师抽查来巩固学生对国学经典的诵读。

  2、充分开拓班级展示栏的宣传功能,把学生好的国学个人感悟作品进行张贴示范,带动更多的.学生热爱国学。

  3、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国学”诵读活动。

  五、教学进度

  每周二学习一课时,做到不间断。

  课间和周末的时间,安排学生对国学的相关作品进行资料的收集及阅读,并请家长做好“亲子阅读”的工作,便于学生更好的、及时的了解国学经典的内涵。

【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学期教学计划12-06

数学教学计划08-18

数学教学计划09-01

生物教学计划06-18

体育教学计划10-11

历史教学计划10-16

陶艺教学计划06-10

篮球教学计划07-16

幼儿教学计划12-12

美术教学计划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