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

时间:2024-10-20 12:57:24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实用的教学计划范文汇总八篇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我们的工作又将在忙碌中充实着,在喜悦中收获着,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开始做一个计划。拟起计划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学计划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实用的教学计划范文汇总八篇

教学计划 篇1

  一、教学进度

  1、开学至3月20日,授完第八章,做完实验八至十和部分选作实验。采用县编资料等对学生进行训练与检测。

  2、3月21日至5月20日,专题复习和训练:⑴化学基本常识(运动形式、仪器性能、药品使用、基本操作);⑵空气的组成与污染防治;⑶氧气的制备、性质、用途、燃烧与缓慢氧化;⑷分子和原子;⑸元素和元素符号;⑹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⑺水及水的污染防治;⑻氢气的制法、性质、用途;⑼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及化合价;⑽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⑾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⑿碳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单质、氧化物、碳酸盐);⒀常见的有机化合物;⒁铁和铁的化合物;⒂生铁、钢和常见金属;⒃溶液和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饱和性、溶解度、组成表示法);⒄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⒅化合物的电离与溶液的导电性;⒆常见的酸、碱及其通性;⒇常见的盐、盐的性质、化学肥料;〔21〕初中化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采用市编资料等对学生进行训练与检测。

  3、5月21日至6月中旬,综合复习,强化训练,模拟考试。

  二、教学要求

  1、各校要参照以上教学进度,结合本校的实际,制订出相应的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以保证化学教学有序进行。

  2、要个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面向全体学生,给每一个学生带给平等学习的机会,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挥究过程,获得科学的方法。

  3、课堂教学要讲究教法,讲究艺术。做到程序要规范,环节要紧扣,知识要落实,效率要提高。

  4、激活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潜力。要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优化创新潜力,让化学教学充满新的活力;营选创新环境,培养创新品质;精心设计教学,激发创新灵感。

  5、充分发挥实验教学作用。化学实验具有生动、直观、新异搞笑等特点,要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兴趣,搞好实验教学,提高实践的技能技巧。

  6、把多媒体应用到化学教学中。多媒体不但能强化课前研究,而且还能优化教学过程,能创设情景、解剖难点、模拟实验、提高视度等;多媒体还能进行辅助学生总结和反馈检测。

  7、化学教学中要贯穿人文精神。透过教学,培养学生意志坚定,热爱科学和精神;培养学生道德高尚,献身科学的精神;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唤起学生关注地球,关注人类,提高环境道德素质,树立社会职责感等。

  8、要认真研究市“中考说明”。研究专题的知识结构和重点,研究样卷的资料和标高,做到不超纲,不拓宽,不加大难度。

  9、提高自身素质。深化教研教改,提高教研水平,做到表达准确,板书简洁,操作规范,教法创新,使自己的备课、教课、说课、操作、写作等水平不断提高,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三、有关活动

  1、组织部分教师参加全市化学教研会。

  2、评选:(1)优秀论文评选。①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意境创设艺术;②对“××××”实验评价和优化的设想。(2)研究性学习的教案和学案评选。

  3、全国初中化学竟赛(初赛4月5日,复赛4月20日)

  4、复习备考研讨会

教学计划 篇2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不挑食

  活动目标:

  1、创设情境,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初步学会儿歌。

  2、根据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尝试更换原来的`一些词。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不挑食》、吃饭的场景(桌子、椅子、米饭、鱼、青菜、鸡蛋等)、小熊嘟嘟布偶。

  活动重点: 学会儿歌。

  活动难点:

  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尝试更换原来的一些词。

  活动过程:

  1、观察图片,讲述内容:——“真香呀,小熊嘟嘟在吃什么?”教师朗诵儿歌,然后请幼儿说说听到了什么。

  2、创设情境,表演儿歌:——“谁来当小熊嘟嘟?”(一幼儿表演,其他幼儿朗诵儿歌)(集体边表演小熊嘟嘟,边朗诵儿歌)

  3、幼儿仿编:——“还可以请小熊嘟嘟吃什么呢?”请幼儿尝试仿编其中的一两句,教师将幼儿的仿编内容总结。幼儿将自己的仿编内容进行表演。

教学计划 篇3

  劳动技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重要的课程之一,搞好劳动技术课的教学工作可以使学生掌握简单的劳动方法。提高劳动技能,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高尚品质。特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

  一、掌握基本知识情况

  1、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不爱动手操作,劳动态度需端正

  2、劳动课受条件的限制,缺乏参加实践活动的机会。

  二、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整体素质较好。大多数同学热爱劳动,几个别学生不爱动手操作,劳动态度不端正。

  三、教学内容、课时安排

  劳动课内容分为三部分;

  ①自我服务和家务劳动;

  ②手工编织手工制作;

  ③生活小常识;手工制作;

  这些内容不仅注意适应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而且具有思想性、科学性、实践性和趣味性。本学期共有16周,每周一节课。

  四、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劳动方法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自立能力和耐心细致的性格

  3、提高学生对劳动生活的学习态度

  4、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创新精神。

  五、本学期教措施

  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

  2、认真钻研学习《新课程标准》,备好每一节课。

  3、积极进行劳动课的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率。

  4、改革劳动课的评价制度

  5、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师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热爱劳动的兴趣。

  6、经常引导学生参加适当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他们大胆创新,勇于竞争的实践能力。

  六、教学进度

教学计划 篇4

  今秋我担任三年级4个班,四年级4个班的品德教学工作,一周共16节课,每课都有配套的练习题,一课一练、做后要改,工作量相当大。

  一、指导思想:

  小学思品课是一门教学性、情感性很强的,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激性、明理、导行”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三要素,而激情则是重要因素。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还处于儿童期,这一阶段是儿童品德和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是学生由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向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自然衔接。

  四年级四个班的学生比三年级学生稍微好一点,已经有一年的品德学习经验。学生学习习惯、风气、态度良好。热爱学习,热爱生活,有一定安全意识。

  三、工作目标:

  总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综合指数达到规定标高。

  四、方法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掌握必备的知识。

  2、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

  3、创设学习情境,灵活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4、充实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5、拓展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

  五、培优辅差措施:

  培优对象为20xx年春期末考试成绩临优学生,辅差对象为20xx年春期末考试成绩临及学生。

  1、教师了解和正确对待学生中客观存在的个别差异,其实并不是以消灭差异为目的,而是推动有差异的发展。在“吃透两头”的基础上,通过分层教学目标的设计和实施,使快者快学,慢者慢学,先慢后快,全面提升。

  2、教师坚持做到每节课“层级化”训练分明,练习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既有“双基”知识,也有拓展训练,保证后进生学有所获,优等生能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

  3、平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努力做到多鼓励,多宽容。耐心细致地帮助,上课时多留意,多体贴,督促他们及时完成相关作业以及练习。

  4、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引导家长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科学育人;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勇敢战胜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做学习和生活的强者;鼓励孩子在爸爸妈妈的支持和鼓励下,另行自我发展,找到自己的'长处。

  5、使他们明确学习的目的性、端正学习态度,逐步做到上课专心听讲,独立、按时完成作业,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6、课堂活动中,尽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恰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譬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7、对学困生在教学中做到:“四优先、五跟踪”(“四优先”即课堂提问优先、作业批改优先、课外辅导优先、家庭访问优先,“五跟踪”即思想跟踪、课堂跟踪、作业跟踪、测试跟踪、学法跟踪)。

  六、教学进度表:

  20xx年秋季三年级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进度表

  周数

  具体时间

  应完成的教学内容

  课时数

  备注

  第1周

  9.1———9.4

  新学期开学习惯教育

  1

  只有2天教学时间

  第2周

  9.6———9.10

  第一单元我的一家

  2

  第3周

  9.14———9.18

  爱的港湾

  2

  第4周

  9.21———9.25

  安全地成长

  2

  第5周

  9.28———10.2

  复习第一单元

  1

  只有3天教学时间

  第6周

  10.5———10.10.

  复习第一单元

  1

  只有3天教学时间

  第7周

  10.12———10.16

  第二单元说说我自己

  2

  第8周

  10.19———10.23

  夸夸我的同学

  2

  第9周

  10.26———10.30

  同学之间

  2

  第4周

  11.2———11.6

  复习第二单元

  2

  第11周

  11.9———11.13

  第三单元我爱我们班

  2

  第12周

  11.16———11.20

  学习交流站

  2

  第13周

  11.23———11.27

  大家一起玩

  2

  第14周

  11.30———12.4

  复习第三单元

  2

  第15周

  12.7———12.11

  第四单元画画我们的学校

  2

  第16周

  12.14———12.18

  学校里工作的人们

  2

  第17周

  12.21———12.25

  学校的变化

  2

  第18周

  12.28———元月1日

  复习第四单元

  2

  第19周

  元月4日———元月8日

  总复习

  2

  第20周

  元月11日——元月15日

  总复习

  2

  第21周

  元月18日————元月22

  考试周

  20xx年秋季四年级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进度表

  周数

  具体时间

  应完成的教学内容

  课时数

  备注

  第1周

  9.1———9.4

  新学期开学习惯教育

  1

  只有2天教学时间

  第2周

  9.6———9.10

  第一单元学会合作

  2

  第3周

  9.14———9.18

  当意见不一致时

  2

  第4周

  9.21———9.25

  诚信是金

  2

  第5周

  9.28———10.2

  复习第一单元

  1

  只有3天教学时间

  第6周

  10.5———10.10.

  复习第一单元

  1

  只有3天教学时间

  第7周

  10.12———10.16

  第二单元我是学习的主人

  2

  第8周

  10.19———10.23

  和好书交朋友

  2

  第9周

  10.26———10.30

  复习第二单元

  2

  第4周

  11.2———11.6

  第三单元我的家乡在哪里

  2

  第11周

  11.9———11.13

  长江两岸是家乡

  2

  第12周

  11.16———11.20

  说说家乡的故事

  2

  第13周

  11.23———11.27

  复习第三单元

  2

  第14周

  11.30———12.4

  第四单元家乡的变化真大呀

  2

  第15周

  12.7———12.11

  我的发现与担心

  2

  第16周

  12.14———12.18

  复习第四单元

  2

  第17周

  12.21———12.25

  复习第1、2单元

  2

  第18周

  12.28———元月1日

  复习第3、4单元

  2

  第19周

  元月4日———元月8日

  总复习

  2

  第20周

  元月11日——元月15日

  总复习

  2

  第21周

  元月18日————元月22

  考试周

教学计划 篇5

  本学期小学英语工作要继续认真贯彻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而展开,不断研究、总结、推广教学经验,探索英语教学规律,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一、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转变教育观念

  1、要继续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系统学习一本理论书籍以及杂志上有关教学改革的经验文章,探寻以先进的、正确的教育教学思想,切切实实地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的途径和方法,将素质教育的要求真正落实到学科教学中。

  2、要继续认真学习《英语课程标准》,明确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

  3、要转变观念要不断创新,适应新的教学评价机制,小学英语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评价形式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评价形式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以学生平时参与各种教学活动的表现和合作能力为主要依据。

  二、依据本组教研,提高自身教学教研水平

  1、加强课程管理,要认真对待要积极利用音像、电视、书刊杂志、网络信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 使学生乐学、爱学,以避免部分学生过早失去学习兴趣和信心,造成学生的两极分化。

  2、要加强对英语教研组工作的学习,要真正形成钻研教材,研究教法,探讨学法的浓郁教研氛围。要通过教研不断总结科学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去处理教材,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促使自己创造性地使用好新教材。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听说读写技能和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是英语教学的重点。因此要根据小学生学习的特点创建以活动课和任务型的教学模式。采用韵律儿歌、歌曲、表演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大胆运用英语。同时,积极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英语课外活动,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和个性,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改革评价方式,完善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在课程体系中起着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本学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励及发展上进和推动课程不断完善的评价体系。

  1、不断完善学业评价体系。对考试内容、考试形式等方面进行大胆改革,探索建立促进学校发展、教师成长和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

  2、改变只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单一总结性的考试评价方式,着眼于充分全面了解学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关注个别差异,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应建立以自评为主,同时有校长、同行、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方面获得改进工作的信息,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激发在自审、反思基础上的自评,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3、加强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问题的研究,构建符合本地实际、促进师和生发展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4、加强对小学英语考试的研究,加大考试内容改革的力度,以考试为切入口,促进改进教学行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计划 篇6

  设计理念

  1.注意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索,通过一些熟悉的、具体的事物,让学生在观察、思考、探索中体会有理数的意义,探索数量关系,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来获取、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2.本课注意降低了对运算的要求,尤其是删去了繁难的运算。注重使学生理解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基本的运算技能。

  教学目标知 识 与 技 能

  1.使学生理解有理数倒数的意义。

  2.使学生掌握有理数的除法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除法运算。

  过 程 与 方 法

  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及运算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有理数除法法则。

  难点(1)、商的符号的确定

  (2)0不能作除数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叙述有理数乘法法则

  2.叙述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二、自主学习计算:

  1.师生共同研究有理数除法法则:

  问题:

  一个数与2的乘积是-6,这个数是几?你能否回答?

教学计划 篇7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单元教材分析:

  通过第一学期的“比长短”的学习,学习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主要特点有:

  1、注意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

  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

  3、改变了线段的编排。

  单元教学要求:

  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5、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单元教学重、难点:1、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

教学计划 篇8

  一、指导思想:

  在小学进行环境教育,其深度和广度都是基础性和启蒙性的,使学生对环境有个初步了解,通过多种形式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宣传教育活动,培养小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地球家园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保理念;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环保实践,提高学生的绿色环保意识。

  二、基本情况

  五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知识,但不系统、不全面。对所开设的课程有一些了解,但不够深入。五年级学生学习习惯良好,能够从各方面对本学科知识进行补充和充实,但个别学生因家庭环境的影响,对此认识不深,不愿开动脑筋,学习兴趣不浓。

  环境教育这门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去探索自然界的奥秘、探索实际问题、参与实际生活。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把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回到生动的社会生活中去。五年级学生在以往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已经初步掌握了一定的研究能力,可尝试自己独立面对社会与自然,去关注、调查、探究、思考、总结,做出自己的判断。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内容以"环境教育"为主题,引导学生更加熟悉自己的生活,了解自己周围的`环境,提高学生的整体的素质。

  三、工作目标:

  1、新时代对学生开展环境教育关系到我们国家的生存,人类的发展,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是素质教育的需要,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悟环保的重要性,掌握环保的简单知识,从小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资源意识。

  2.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牢固的环保意识与可持续发展观念,

  3. 使学生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观念逐渐增强,成为主体自觉参与环保活动的源动力。

  4. 要改变"环境教育主要是通过活动途径进行"的认识。要发挥课堂主渠道教育途径的重要作用。将环保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教学之中。使学生全方位的受到环保教育。

  5、结合本学科的特点,进行安全教育。

  四、教学任务和重点难点:

  1、结合学校原有课程,有意识地渗透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环保教育;

  2、结合专题教材,专门开设环境教育课;

  3、利用兴趣小组进行环保小分队活动,交流、评估、布置与辅导,同时提供榜样,树立典型,期末评比"环保小卫士"。

  五、工作措施:

  1、注重知识渗透,寓环境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

  2、加大宣传力度,普及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3、开展活动,丰富学生生活,重视环保实践教育。

  4、 创设环环相扣的环境教育途径,使学生初步树立环境意识。

  5、各学科教学渗透环境教育途径,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指导学生制作"保护环境、美化村庄宣传卡等活动。使学生懂得社区环境的好坏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使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

  努力挖掘教材中可渗透环保教育的渗透点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利用学科教学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是提高学生环保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6、丰富多彩的环保教育活动途径,强化学生环保意识和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活动育人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深知的教育方法,所以把开展丰富多彩的环保活动作为强化学生环保意识与主体自觉参与环保活动教育的最佳途径。组织的活动:

  六、工作安排:教学时间按十六周计算

  第十课:扮靓我们的校园

  第十一课:天上的雨水干净吗

  第十二课:菏泽牡丹花中的奥秘

  第十三课:风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第十四课:当青蛙成为人们的美餐

  第十五课:黄河为什么会断流

  第十六课:博山开元溶洞探秘

【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学期教学计划12-06

数学教学计划08-18

数学教学计划09-01

生物教学计划06-18

体育教学计划10-11

历史教学计划10-16

陶艺教学计划06-10

篮球教学计划07-16

幼儿教学计划12-12

美术教学计划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