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教学设计

时间:2023-05-18 08:18:20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八年级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八年级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教学设计

八年级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新闻特点,把握记叙的六要素;

  2、综合运用默读的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把握课文中的人物、事件,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二、教学重点:

  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语言。

  三、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语言美。

  四、教材分析: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解放战争中渡江战役的胜利战况。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奇观,千里江面上万船齐发,人民解放军冒着炮火奋勇挺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毛泽东亲自撰写了这则新闻,给全军战士和全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今天读来依然令人回肠荡气。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反映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

  五、教具准备:

  mp3

  六、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课型:新授。

  方法:讲述、讨论。

  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你们都是通过哪些方式来了解世界的风云变幻、国家的政治策略以及群众的街头巷议呢?

  新闻缩短了你、我、他之间的距离。让我们寻常百姓足不出户,便可了解国内外时事,获取各种生活的信息。好的.新闻是可以穿越时空,供人们品读与回味的。今天,并让我们来共同研读一篇来自于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佳作,让我们重温那段荡气回肠、青春激扬的硝烟岁月。

  二、关于生字新词:

  要塞()阻塞()堵塞()塞子()

  荻港()获得()溃退()

  歼灭()阡陌()纤维()

  锐不可当():

  当真()

  不含:

  业已:

  三、新闻的有关知识:

  {一}、新闻的特点:新闻这种文体从广义上来讲,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从狭义上来讲,只指消息,本文就是一篇报道及时的消息。消息有三个特点:1.让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或夸张。2.报道迅速及时。3.简明扼要。

  {二}、新闻的要素:六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三}、新闻的结构:新闻的结构有五部分,即标题(分为:主标、引标、副标)、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和结语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四}、新闻在表达方式上的特点:以记叙为主,可适当议论

  四、学生自读课文(包括读“预习提示”,以了解背景知识)。

  五、布置课堂练习:

  {基训2}

  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时间(从20日夜

  地点(1000余华里的战线)

  事情的起因(人民解放军要横渡长江,进而解放全中国)

  事情的经过(分三路大军横渡长江,23日可全部渡)

  事情的结果(人民解放军全线告捷)

  第二教时

  课型:新授。

  方法:

  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回顾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新闻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新闻的特点:观点鲜明、内容真实、报道及时、语言简明准确。

  2、整理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的六要素:

  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时间: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华里长江战线

  事件发生的原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

  经过与结果:人民解放军兵分三路横渡长江,23日可全部渡完。

  二、研读课文:

  研讨:为什么按中、西、东的顺序叙述?西路军与东路军是同时发起渡江作战的,为什么先说西路军,再说东路军?

  教师点拨:

  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所以先说。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军抵抗甚为微弱,而东线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所以西路接着中路说,合在一起,可以议一议。最后说东路激战,文势也涌起高潮。

  主体,三路三个层次,看三个层次的衔接,一气呵成。中路和西路,都从时间说起,这样并列,层次分明,又紧相衔接。说了西路战况之后,又合起来有所议论,议论最后一句是“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话题从“西面”转向“东面”,很巧妙很自然地转到了下一层。可见,作者是很注意一层与一层之间的衔接的,所以全文流转顺畅,一气呵成。

  讨论:本文语言有什么特点?请找出文中的词加以说明。

  准确,首先是用词准确。例如,“冲破”与“突破”词义有所区别,“冲破敌阵”“突破安庆、芜湖线”“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都运用得准确。又如,东面防线经过整天激战,敌军一部分被歼灭,另一部分被击溃,不是一概说歼灭,或者一概说“击溃”,而是说“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词在程度上的差别,表达才算准确。例如,“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加上“较为”二字就十分准确。而汤恩伯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加上一个“很”,可见他骄傲自负的心理。

  必须明确交代的地方,一点也不含糊。例如,“西起九江”后面还注明

  语言的精练、铿锵,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能用单音节的词不用双音节词。电文要求极端精练,军事用语更要求斩截有力。二是适当采用文言词。例如,“至发电时止”斩截有力,如果写成“到发电文的时候为止”,就拖沓了。又如,“现已占领”不说“现在已经占领”。这类例子还很多。

  这篇新闻许多语句很文气。或雅或俗,各得其妙。

  三、学习新闻《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一)整体感知:

  1、速读新闻,理清新闻六要素:

  人物:中原我军

  时间:1984年11月4日下午

  地点:南阳

  事件发生的原因:蒋军因全局败坏,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近百个师得兵力集中于以徐州为中心和以汉口为中心的两各地区。在我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军配合打击下,困守南阳的蒋军被迫弃城南逃。

  经过与结果:自去年七月,南阳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进军,大量歼敌,扩大并巩固了根据地,壮大了人民武装,彻底孤立了敌人,南阳守敌王凌云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从此河南全境除若干个据点外,全部为我解放。

  (二)思考品味:

  1、完成研讨与练习四

  2、全文共分为五个层次:

  1)导语,概述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指出南阳守敌弃城南逃的背景、时间

  2)背景材料,用两则史料说明南阳自古以来在军事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3)回顾过去一年蒋介石从重视南阳到放弃南阳的变化,指出蒋军全局溃败的原因

  4)有河南全省基本解放进而回顾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伟大胜利

  5)预言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暗淡。

  三、拓展延伸:

  1、思考题:俗语云:“得民心者得天下。”从文中选择论据来证明蒋军的大势已去?

  阅读全文寻找证据,证明我军进行的是一场正义的战争。

  2、完成研讨与练习三第三组,感受新闻语言的生动与形象

  例:比较下面两段话:

  A、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越过安庆芜湖线,到达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共渡过了30万人。

  B、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

  分析:上面两段话主要意思一样,但第1段表达较笼统。第2段中将“越过”改为“突破”,体现了人民解放军是经过激烈的战斗才取得胜利的。“渡至”比“到达”的意思具体确切,说明人民解放军是从水路进军的。而第2段中的“24小时内”和“即已”则比“共”字更具体、更准确了,突出人民解放军渡江时间短、进军神速。第2段是毛泽东的原文,和第1段作比较,充分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和简明。

  四、教师总结:

  1、《新闻两则》所报道的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胜利。学习这两则新闻,使我们了解了历史,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两则新闻气势磅礴,语言准确简明,感情色彩鲜明。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希望同学们把今天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生活中去,用心体验、感受、思考周围的世界,开阔视野,提高认识水平。

  2、新闻的作用,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

  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新闻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新闻的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新闻的特点,观点鲜明、内容真实、报道及时、语言简明准确。

  五、提高巩固

  从近期报纸上找一则你最喜欢的新闻进行分析,分别找出该则新闻的六要素、结构要素以及进行适当的点评,具体的阐述你喜欢它的原因。

  六、作业练习

  1、检查字词

  2、课后练习讨论

八年级教学设计2

  【导学目标】

  1、反复诵读并默写这五首诗。

  2、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领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感受古代诗歌文化的独特魅力,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课时计划】

  2课时。

  第一课时 赏读《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

  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圈点关键词,做到对学习任务心中有数。

  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东皋(gāo) 徙倚(xǐ)

  驱犊(dú) 萋萋(qī) 燕然(yān)

  2、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

  薄暮:傍晚。 徙倚:徘徊。

  历历:分明的样子。 长河:黄河。

  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 乡关:故乡。

  问边:慰问边关守军。

  3、作者简介

  ①王绩(约589—644)唐代医生,著名诗人,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官宦世家,王绩一生郁郁不得志,在隋唐之际,曾三仕三隐,心念仕途,却又自知难以显达,故归隐山林田园,以琴酒诗歌自娱。

  ②崔颢(704—754)唐朝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唐代诗人,他才思敏捷,长于写诗,系盛唐诗人,《旧唐书·文苑传》把他和王昌龄,高适,孟浩然并提,但他宦海浮沉,终不得志,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

  ③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汉族,盛唐诗人的代表,祖籍山西祁县,创造了水墨山水画派,有“诗佛”之称,擅书画,通音律,多才多艺,与孟浩然合称“王孟”。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见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4、背景介绍

  《野望》王绩入唐后以秘书省正字待诏门下省,不久辞官还乡,贞观中出为太乐丞,旋又告归,此诗当作于诗人辞官隐居东皋(在今山西河津)之时。

  《黄鹤楼》唐代诗人崔颢到湖北武昌的黄鹤楼有感而作,全诗写登楼所见所生的联想,以及从昔人仙去,江山胜景依旧而抒发世事茫茫,人事短促的感叹。

  《使至塞上》是唐代诗人王维在开元二十五年以监察御史身份出使凉州时所作,是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纪行诗,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

  5、大声朗读,用:“/”划分朗诵停顿。

  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州。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学法指导一:

  【古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感情】

  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迁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乐、黑暗官场之苦、离别思念之情、贬官谪居之恨、时光易逝韶光不再之感慨。

  学法指导二:

  【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

  月:思乡、怀人。

  菊:隐逸、清高。

  莲:超凡脱俗。

  梅:高洁。

  兰:高洁、隐士。

  松:坚贞、不屈。

  竹:正直、虚心。

  梧桐:凄凉悲伤。

  杜鹃:凄凉哀伤、乡思。

  鹧鸪:离愁别绪。

  寒蝉:思乡、离愁别绪。

  鸿雁:思乡怀亲、羁旅伤感。

  柳:送别、思念。

  雁:思乡。

  夕阳:时光流逝,世事沧桑。

  阑干:思念、寂寞、离愁。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步骤二 学习《野望》

  1、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交流点拨】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牧人驱赶着牛群返回家园,猎人带着猎物驰过我的身旁,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2、名句赏析。

  (1)“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常为后世诗评家称道,请说出这两句的妙处。【交流点拨】这两句是诗人对眼前景观的粗线条描绘,着重于色彩的透明度,层层树林已染上萧瑟的金黄的秋色,起伏的山峦惟见落日的余晖,这是多么宁静、开阔、美丽的画面。

  (2)“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为我们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场景?

  【交流点拨】这两句着力刻画视野所见山野放归的生动场景,为整个静谧的画面,注进一股跳动的情致和欣然的意趣,这种动态式的描写愈发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祥宁静。

  3、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交流点拨】这首诗写的是山野秋景。全诗在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

  步骤三 学习《黄鹤楼》

  1、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交流点拨】传说中的仙人早乘黄鹤飞去,只留下了这空荡的黄鹤楼,飞去的黄鹤再也没有归来了。唯有悠悠白云仍然千载依旧。晴天从黄鹤楼遥望江对岸,汉阳的树木看得清清楚楚,鹦鹉洲上,草长得极为茂盛,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才是我家乡?面对烟波渺渺,大江令人发愁!

  2、名句赏析。

  (1)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写景有什么特点?

  【交流点拨】这两句由写传说中的仙人,黄鹤及黄鹤楼,笔锋一转,转而写诗人眼前登楼所见,由写虚幻的传说转为实写眼前的所见景物,晴空里,隔水相望的汉阳城清晰可见的树木,鹦鹉洲上长势茂盛的芳草,描绘了一个空明,悠远的'画面,为引发诗人的乡愁设置了铺垫。

  (2)尾联中的“烟波”一词妙在哪里?

  【交流点拨】“烟波”把水波渺茫,暮霭沉沉的景象形象自然地表现出来了,在极有深度的视觉形象中蕴含着醇厚的韵味,它与“日暮”一同构成一幅灰暗的背景,烘托出诗人的怀乡之情。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交流点拨】这首诗通过诗人在仕途失意之际来游黄鹤楼的所忆所见,抒发了吊古伤今之感和游子的思乡之愁。

  步骤四 学习《使至塞上》

  1、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交流点拨】我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一直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山高路远,我觉得自己像飘飞的蓬草一样出了汉塞,又似北归大雁一般飞入胡天,只见那苍茫无际的沙漠,远处烽火台一缕白烟直上云霄,黄河横贯其间,天空中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终于碰到了骑马的侦察兵,一问才知道将官正在燕然前线呢!

  2。名句赏析。

  (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交流点拨】一“征”一“归”,一“出”一“入”,构成了鲜明的对比,既是写景,也是叙事,以“蓬”“雁”自喻。抒发了作者被排挤的苦闷和远离家乡异地漂泊的愁绪,情感复杂。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交流点拨】构图美:近处烽烟,远处夕阳

  大漠无边,长河奔流空间阔大

  线条美: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层次丰富。

  色彩美:黄沙漫漫,夕辉橘红,白烟一缕,河水闪闪——鲜明优美。

  这句话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交流点拨】诗歌叙述了作者出使塞上的艰苦行程,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表现了作者抑郁、孤寂的思想感情。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野望》写的是山野秋景,朴素清新,流畅自然,在闲逸的情调中,带几分彷徨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

  《黄鹤楼》为咏黄鹤楼的名篇佳作,诗人将黄鹤楼的历史传说与人生的感发写得如此空灵,真实,不仅情景交融,而且时空切换自然,意境涤远而又不晦涩,犹如信手拈来,读之如行云流水,一泻而下。

  《使至塞上》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内心孤苦无依,寂寞伤感的情绪。

  课外搜集王绩、崔颢、王维的诗歌赏读。

  【附:板书设计】

  野望首联——远望、徘徊——百无聊赖

  颔联

  颈联暮中所见秋色,落晖

  牧人,猎马——远景近景搭配

  静态动态结合

  尾联——无言、高歌——孤独无依

  黄鹤楼首联——鹤去楼空——怅然若失

  颔联——物在人非——世事茫然

  颈联——绿树芳草——引发乡愁

  尾联——落日暮江——烘托乡愁

  使至塞上首联叙事——出使边塞

  颔联抒情——内心抑郁

  颈联绘景——塞外风光

  尾联叙事壮丽风光

  抑郁心情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

  不足之处在于:

  第二课时 赏读《渡荆门送别》

  《钱塘湖春行》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七年级时我们曾学习过表现乡愁的诗歌——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同学们还记得吗?大家还知道哪些描写乡愁的诗歌?(学生回答,教

  师可再作补充),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首反映故园之思的诗歌——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荆门(jīng) 仍怜(lián) 啄春泥(zhuó)

  没马蹄(mò)

  白沙堤(dī)

  2、理解诗歌重点词语的意思。

  (1)古今异义。

  仍怜故乡水(古义:爱,喜爱;今义:可怜)

  (2)解释下列词语。

  从:往。

  大荒:辽远无际的荒原。

  初:刚刚。

  暖树:向阳的树。

  3、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李白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诗歌现存九百九十多首,豪迈奔放,别具一格,与杜甫并称“李杜”,对后代的诗歌创作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中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的诗题材丰富、内容深刻,表达平易浅近,现存诗近3

  000首。代表作品有《卖炭翁》《钱塘湖春行》等。

  4、背景介绍

  《渡荆门送别》李白青少年时期是在蜀中度过的,这次从三峡出蜀,面对江汉平原,眼界大开,心旷神怡,不由得借景抒情,写下了这首广为传诵的五言律诗。

  《钱塘湖春行》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年)七月,白居易被任命为杭州刺史,所以这首《钱塘湖春行》写于长庆三、四年间的春天,也就是他任职时所作。

  5、大声朗读,用“/”划分朗诵的停顿。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步骤二 学习《渡荆门送别》

  1、疏通文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这首诗的大意。

  【交流点拨】远道而来渡过荆门之外,来到楚地游览。山随着低平的原野出现并逐渐消失。江水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中奔流,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下来的一面天镜,云彩升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我还是怜爱故乡的水,流过万里送我行舟远行。

  2、研读诗句,体会诗歌的内涵。

  (1)首联写了什么内容?

  【交流点拨】写从蜀到楚远游的行踪。

  (2)颔联描写了哪里的景色?

  【交流点拨】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

  (3)颈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交流点拨】比喻,描写了江水里的月影和云彩,将水中的月影比作明镜,用海市蜃楼形容江中云霞之美,想象奇特。

  (4)你觉得诗中写景最妙的是哪一句?说说理由。

  【交流点拨】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由游动的视觉来写景物的变化,景观壮阔,远近景结合,给人空间感和流动感。

  (5)诗的主旨句是哪一句?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交流点拨】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通过写出游途中的景观,流露诗人欣喜、激动的感情,并以此引出他远别故乡的思乡之情。

  步骤三 学习《钱塘湖春行》

  1、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是初春的景色?

  【交流点拨】首联:诗人从大处落笔,写行经孤山寺贾亭时看到的山光水色,“初平”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平,“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勾出了早春的轮廓。

  颔联:写莺燕,是诗人所见,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一片生机勃勃之势。

  颈联: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感受,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看花的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会产生迷乱的感觉。

  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

  2、颔联中“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

  【交流点拨】诗人对周围事物的选择是典型的,莺是歌手,燕是信使,只因是初春,故不是处处,不是家家。从这莺和燕的动态中,把春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出来,使人可以想象出,过不多久,姹紫嫣红开遍,草长莺飞的景色就会到来。

  3、这首诗主要描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交流点拨】这首诗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对西湖,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和诗人的喜悦心情。

  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步骤四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渡荆门送别》描绘作者乘舟过荆门时所见的景色,抒发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钱塘湖春行》这首七律诗通过描写湖水,云脚,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等景,展现了一幅景色明丽、春意盎然,充满生机的西湖早春图,抒发了诗人对西湖,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思乡是中国文学的主题之一,你还知道哪些“思乡”名句?请搜集整理一下吧。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附:板书设计】

  渡荆门首联——叙事

  颔联

  颈联写景——激动、欣喜

  送别——尾联——思乡、惜别

  钱塘湖春行首联:总写天光水色

  颔联:高处着眼写莺燕

  颈联:低处入手写骑马游春

  尾联:由点到面写湖东胜景春光明媚

  心情喜悦。

八年级教学设计3

  【导学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词汇、句式。

  2、学习掌握本文运用说明和描绘相结合的笔法。

  3、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探究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

  4、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感情。

  【课时计划】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步骤一、二,第二课时完成步骤三、四、五。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1995年10月27日《文汇报》上刊登了这样一则新闻:稀世珍宝明代桃核舟“苏东坡夜游赤壁”惊现宁波,消息传出后,文物界、收藏界纷沓而至。据专家鉴定,这是迄今发现的世上仅存的明代果核雕刻品。今天,我们有幸一睹芳容,让我们一同走进魏学洢的《核舟记》去开开眼界。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读准字音,认准字形

  器皿(mǐn) 罔(wǎng)贻(yí)

  八分有奇(yòujī)二黍许(shǔ)箬篷(ruò)

  髯(rán)石青糁之(sǎn)不属(shǔ)

  诎(qū)椎髻(zhuījì)楫(jí)

  2、文言知识梳理

  (1)通假字

  ①诎右臂支船(“诎”同“屈”,弯曲)

  ②左手倚一衡木(“衡”同“横”)

  (2)一词多义

  ①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奇妙)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零数)

  ②有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与“无”相对)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③为为宫室、器皿、人物(做。这里指雕刻)中轩敞者为舱(是)

  ④端东坡右手执卷端(头,右端,名词)其人视端容寂(正,端正,形容词)

  3、作者简介

  魏学洢(约1596-约1625),字子敬,明末嘉善(今浙江嘉兴)人,著有《茅檐集》。《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选编的《虞初新志》。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1、听录音范读课文(多媒体播放)。学生思考:能概括全文,总括王叔远技艺高超的词是什么?表现核舟主题的句子是什么?

  【交流点拨】词:奇巧。句子:盖大苏泛赤壁云。

  2、结合课下注释与课前预习,把握课文大意。

  【交流点拨】课文通过介绍王叔远雕刻核舟的高超技艺,反映了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伟大成就。

  步骤三精读课文理清顺序

  1、这是一篇古代的说明文,它的说明对象是什么?说明对象有何特征?

  【交流点拨】核舟。奇巧(体积小,构思巧,雕刻的人物、字数量多)。

  2、说明顺序是怎样的?请具体说一说。

  【交流点拨】①空间顺序:中——头——尾——背。②逻辑顺序:先整体后局部——先写舟的尺寸大小,后写船舱、船头、船尾。先主后次——正面是主,背面是次,所以先写正面,后写背面;船舱是主,船头、船尾是次;船头是主、船尾是次;苏东坡是主、黄鲁直、佛印是次。

  步骤四细读课文深层探究

  1、课文如此细致地介绍核舟这一雕刻品的艺术形象,说明了什么?

  【交流点拨】说明雕刻家构思的巧妙,显示出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者的高超技艺。

  2、工艺品核舟艺术之精湛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交流点拨】一是用料体积极小,二是所刻事物繁多,三是刻物情态毕备。课文原句: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3、核舟上为什么要雕刻苏东坡《前后赤壁赋》中的文字?

  【交流点拨】是为了突出工艺品“核舟”的内容是“盖大苏泛赤壁”。

  4、哪些内容可以引发人们的联想和想象?

  【交流点拨】作者的构思极为巧妙,如借助“山高月小”等十六个字,很容易使读者想象散文《赤壁赋》《后赤壁赋》里的意境。再如“如有所语”“若听茶声然”等神态毕现,使人回味无穷。

  5、本文题目有“记”字,是否意味着是记叙文?它与《桃花源记》是不是同一种文体?

  【交流点拨】这是一篇介绍事物的说明文。题目中的“记”在这里是描述、摹写的意思。文章全面而真实地描述了雕刻在核舟上的人和物,活灵活现,使人能领会神奇的雕刻技巧。从对象看,《桃花源记》记的是事,是记叙文;而《核舟记》记的是工艺品,是说明文。从语言看,《桃花源记》多用描写,而《核舟记》则多用说明。

  步骤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总结课文

  本文所写的“核舟”是明代果核雕刻珍品。原材料只是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却生动地再现了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文学典故——“大苏泛赤壁”。它构思巧妙,形象逼真,显示了我们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核舟”本是静物,却被作者表现得形神兼备,栩栩如生,这有赖于作者对事物的细致观察和准确刻画,由此看来,《核舟记》与“核舟”可谓双璧交辉,相映成趣。

  2、拓展延伸

  联系课文,探究古汉语中数词使用与现代汉语的差异。

  (1)找出文中的数词并分析其特点。

  【交流点拨】八分有奇。左右各四,共八扇。船头坐三人。横卧一楫。为字共三十有四。苏黄共阅一手卷。由此可见,古汉语中一般情况下,数词可直接修饰名词,也就是说,数词+名词。而现代汉语中则有较严格的数词+量词+名词形式。

  (2)说说文言文数量词的翻译并解释上面句中数量词。

  【交流点拨】文言文中数量词翻译时:①省略的量词应补出。②数词用在名词之后,翻译时调整到名词的前面。

  【板书设计】

  核舟记船身中间:上有箬篷,旁有小窗,刻有十六字船头:佛印(右)——苏(中)——黄(左)船尾:一人仰面,一个听茶声船背:顶部——题名(十四字)——篆章(四字)

八年级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艺术风格。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

  1、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培养学生读诗的情感。

  2、了解诗歌情交融、理趣盎然的特点。

  3、品味名句,积累名句,增加语言积累,丰富文化积淀。

  德育目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格调美,培养审美情趣,陶野情操。

  教学重点:诵读诗歌,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味诗情,明确诗歌主旨,并积累名句。

  教学难点:

  1、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和思想感情。

  2、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培养学生读诗的情感。

  教法:朗读法、联想想象法、讨论点拨法。

  教学设计:

  《饮酒》

  一、导入新课:(陶渊明的名言:不为五斗米折腰)

  二、板书课题、题解、简介作者。

  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东晋人,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著名诗人。主要作品有《归去来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

  东晋是我国历史上很黑暗、很混乱的朝代,统治者重视门阀(出身),很多品质低下,才能平庸的人占据高位,一些品德良好,才能出众的优秀人才却屈居低位。陶渊明当过十多年的地方小官,每逢上级来地方巡视的时候,他都必须前去迎接,曲尽礼节。后来,他很厌烦这种情形,有一次他终于说:“吾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结果他就归隐田园,并写下很多诗来表现这种生活,而且这些诗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所以后人称他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对唐朝的王维、孟浩然等人影响很大。

  三、教师范读全诗,学生齐读,学生明确:

  本诗分为两层。

  1—4句为第一层,讲作者因为能够超脱现实纷扰,有高尚的精神境界,所以觉得所在的地方也偏僻幽静了。

  5—10句为第二层,说明欣赏美丽的自然景物,能获得无限的意趣。

  四、研习新课

  1、研习第一层:

  提问:“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怎么理解?

  尔:这样。这几句的意思是: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却感觉不到车马的喧闹声,请问你怎么能够这样呢?这是由于精神超脱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第一层描写的是“身居闹市,一尘不染”,其根本的原因就是“心远”,“远”的对象是什么?是远离官场,更进一步说,是远离尘俗,超凡脱俗。这四句,从感觉方面肯定了自己“心远”的正确。

  [附]板书设计:

  在人境

  第一层(果)←心远地自偏(因)

  无车马喧

  2、研习第二层

  提出以下问题,师生共同分析解决:

  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怎么理解?“采菊”这一动作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

  明确:在东边的篱笆下,诗人在采撷菊花,正在专心聚志悠闲地采,偶一抬头,无意间望见了悠远的南山。这两句是千古名句,刻画了诗人自己悠闲自得的形象,“采菊”这一动作不是一般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把菊花称为“花之君子”,采菊,实际上是自我高洁的表现。

  ⑵“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可否改为“看”、“望”等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明确:表达效果明显不一样。“见”是无意中看见,把人与物融为一体;而“看”或“望”是有意远观,使人和物拉开了一段距离。用“见”追求的是一种不用意而境与意融汇的完美的境界。苏东坡曾说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采菊之次,偶然见山,初不用意而境与意会,故可喜也”。这种写法,古诗中常见,有些明明是作者自己看到的,却偏偏写成是景物自己撞上来的,变有意为无意,化有我为无我,例如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裁。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的最后两句,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将“一水”、“两山”写成富有人情的亲切形象。弯弯的河流环绕着葱绿的农田,正象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着一“护”字,“绕”字也显得那么多情。门前的青山见到庭院这么美丽,主人这样爱美,也争相前来为主人的庭院增色添彩,顾不得敲门就推门而入,奉献上自己的一片青翠,这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隐主观,显客观,极力忘我。

  ⑶“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两句是什么描写?有何深刻意义?跟前两句的人物描写有何关系?

  明确:A、诗句的表面意思是:太阳下山时,山色十分美丽,成群的飞鸟结伴而还,这两句是景物描写。

  B、这两句诗的深刻含义是:鸟飞倦了,也知还家,可有些人呢?为什么还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不肯接受这种美好的归宿呢?不思返归这优美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呢?诗人在《归去来兮》里说过:“鸟倦飞而知还”,这句正好应和“飞鸟相与还”。“相与”指“成群”,这时我们隐隐可知诗人不光在勉励自己“还”,还在规劝其他人,不妨也“还”吧,我们仿佛又一次听到诗人在呼吁:“归去来兮,田园荒芜胡不归”?

  C、这两句虽是写景,实是抒情悟理,与上两句写人是紧密相关的,首先是悟理——飞鸟尚知还,人亦更知还,用飞鸟相与还的现象类比出人应“归真返朴”。而这个“理”,正好为两句的“悠然”的行为提供了哲理基础。由此可见,这几句写人写景,水乳交融,互为表里。

  ⑷《饮酒》最后两句应怎样理解?

  明确:这两句说的.是这里边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忘言”通俗地说,就是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至情言语即无声”,这里强调一个“真”字,指出辞官归隐乃是人生的真谛。

  [附]板书设计

  悠然→超脱尘俗,热爱自然、高洁

  第二层飞鸟相与还→人、“呼吁”归真还朴

  有真义→归隐乃人生真谛

  3、学生齐读全诗。

  五、小结:官不在高,为民则可;权不在多,为君则行。斯是结庐,惟吾心远。绿藤上篱笆,菊香沁人心。谈笑有良民,往来无奸臣。可以观山景,闻鸟鸣。无谗言之乱耳,无官文之劳形。唐代柳宗元,晚清龚自珍,陶潜云:何喧之有?

  《行路难(其一)》

  一、忆海拾贝,走近李白

  (一)回忆李白的诗歌及诗人形象

  师:提及李白,相信大家并不陌生。我们从小学到现在学过不少李白的诗作,从这些内容丰富的诗歌中,你认识到一个什么样的李白呢?联系作品,谈一谈你印象中的李白。

  出示课件:我们学习过不少李白的诗作,记忆中的李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请你用以下句式来回答:“我从‘________’(诗句)中,读出______的李白”

  (例如:“我从‘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读出孤单寂寞的李白”)

  如1:“我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读出思乡的李白”。2:“我从‘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中,读出才华横溢、满腹忧愁的李白”。3:“我从‘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中,读出怀才不遇的李白”。4:“我从‘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中,读出自信乐观的李白”。

  师:说得真好!思乡的李白,才华横溢、满腹忧愁的李白,怀才不遇的李白,自信乐观的李白,一个千年万年都让人读不厌、读不透的李白。今天,我们将带着对李白的了解再一次走近这个伟大的诗人,共同来学习他的另一篇千古名作:《行路难》。看看今天,我们又将认识一个什么样的李白。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一)了解诗歌创作背景。

  师:大家知道李白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下这首《行路难》的吗?

  出示课件:(教师讲解)《行路难》古代乐府《杂曲歌辞》。722年诗人应昭入京,供奉翰林,试图施展自己的经国济世的宏愿,但他很快感到受到排挤,遭受谗毁离开长安南下,找不到政治出路,在或去或留之时,写下这组诗(共三首),这是其中第一首。

  (二)学生初读诗歌,找出诗歌中的生字难字。

  师:“行路难”,一个“难”字道出了李白心中的忧愁,到底李白借这首诗抒发了自己怎样的感慨呢?下面我们将一起走进诗歌,共同来品味。

  (三)师生互动,正确把握诗歌朗读节奏及感情基调。

  出示课件:这首诗歌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三、再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并结合注释解释重点字词。

  2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内容。

  师:字词难不倒我们,那整首诗歌的内容大家又理解了多少?哪位同学愿意来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的内容?

  出示课件:金杯盛着昂贵的美酒,玉盘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但是我停杯扔筷不想饮,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要登太行,但风雪堆满了山。当年吕尚闲居,曾在碧溪垂钓;伊尹受聘前,梦里乘舟路过太阳边。行路难啊,行路难!岔路何其多,我的路,今日在何处?总会有一天,我要乘长风,破巨浪,高挂云帆,渡沧海,酬壮志。

  四、研读诗歌,理解诗歌主旨及诗人形象。

  师:理解了诗歌的内容,现在请大家来思考几个问题。

  出示课件:1面对美酒佳肴,诗人的心情如何,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2李白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作者为何会有这种感受的?

  3诗中借用哪些历史故事?有何作用?

  4怎样理解“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怎样的志向?

  (教师归纳小结)出示课件:金樽、玉盘——美酒佳肴的铺陈

  停杯、投箸、拔剑、四顾——茫然、忧郁悲愤

  冰塞黄河、雪满太行——艰难险阻

  吕尚垂钓碧溪、伊尹梦舟日边-----信心倍增

  长风破浪、云帆济海——乐观自信

  师:这首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是的,诗人正是借这首诗歌来表现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积极追求,乐观自信,顽强地坚持理想的高尚风格。

  师:那么在这首诗歌里,我们又看到一个什么样的李白呢?

  是的。李白毕竟是盛唐的大诗人,他悲而不伤,那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顾影自怜、自怨自艾的李白,而是一个铁骨铿铿的李白,一个豪气干云的李白,一个英风傲岸的李白,一个高瞻远瞩奋斗不息的李白,一个穿越了千年依然在对我们自信地微笑的李白,我们为李白的诗折服,更为这些诗歌中所展现的李白的魅力所折服。

  五、品读诗歌,赏析诗歌艺术手法

  师:我们知道李白的诗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那么在这首诗歌里,这种浪漫主义的风格又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呢?

  出示课件:

  默读诗歌,说说这首诗歌是如何体现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的?

  师:在这首诗歌里诗人运用了像“黄河”“太行山”“沧海”这些壮美的意象,通过丰富的想象,象征出人生道路的艰难也表现自己的雄心壮志,用了极夸张的笔法为我们展现了一场珍贵的胜宴却笔锋一转道出自己“不能食”更突显其内心苦闷的程度,又巧用典故来表明自己的信念又丰富了诗歌的内容。短短的几句诗却似乎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画面以及穿越千年依然在向我们自信微笑的诗人形象,加上诗歌跳动的韵律和节奏,全诗情感一波三折,跌荡起伏,无不体现出古典诗歌所具备的意境美、形象美、韵律美及情感美。

  出示课件:

  夸张的描写意境美

  行路难壮美的意象形象美

  巧用历史故事韵律美

  跳跃式的结构情感美

  六拓展延伸

  师:潇洒如李白也有苦闷的时候,但李白毕竟是李白,生活的挫折没能让他一蹶不振,李白选择了坚强,选择了自信,选择了乐观。那么我们呢?当我们面对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难时,你认为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结合你所积累的诗词名句来谈谈你的生活态度。

  出示课件: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七总结,布置作业

  (一)小结

  师:今天的学习让我们看到一个从愤懑中挣脱,洋溢着自信风采的李白。诗人用浪漫的笔法、跳动的韵律告诉我们:面对困难的时候,请记住: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其实,行路虽难,我们只要努力,精诚所致,金石为开

  (二)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行路难》2以“我心目中的李白”为话题,写出自己对李白诗歌及为人的解读。

  板书设计:

  《饮酒》陶渊明

  在人境融意

  第一层(果)←心远地自偏(因)景境

  无车马喧情深

  悠然→超脱尘俗,热爱自然、高洁理远

  第二层飞鸟相与还→人、“呼吁”归真还朴为含

  有真义→归隐乃人生真谛一畜

  体

  《行路难》李白

  美酒

  一、设宴朋友的深厚友情

  佳肴

  停杯投箸

  拔剑四顾胸中郁积的苦闷

  二、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象征对某种理想的追求象征仕途的艰难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三、吕尚垂钓用典故,表示对前途仍抱有

  伊尹乘舟希望,心情由郁闷趋向开朗

  四、“行路难”反映了诗人想继续追求进取,又恐世路艰难的

  心理,情绪又趋低沉。

  五、长风破浪借南朝宗悫之语,表达自己冲破一切阻碍,

  济沧海实现远大抱负的信念.充满乐观和希望

  课后反思:

八年级教学设计5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的有关知识,体会作者对屏的感情。

  2、体会本文生动富有文采的说明语言 。

  3、以屏风为媒介,激发大家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文章诗情画意的说明语言。

  2、通过本文的学习,使学生能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工具】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设计】

  1、导入:

  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我国有一种名叫屏风的家具吗?”学生作出肯定的回答之后,展示古代具有代表性的屏风的图片,请同学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多媒体展示)

  师:“那这种家具有什么作用呢?”(联系同学学过的课文《口技》引导学生回答出两点,美观和起遮挡视线的作用)

  师:大家刚才说的都很好,屏风在我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它逐渐由单纯的家具演变成为了一种工艺品,古朴典雅的屏风往往会给人无限的遐想,难怪屏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笔下留下各种优美的身影,琢磨一下,屏为什么总能牵动人们悠悠的情思呢?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陈同洲先生的《说“屏”》。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吧。”导入课文。

  2、检查预习情况,弄清重点词语的读音。(多媒体展示)

  3、学生自读课文,多媒体播放幽雅的乐曲,配合学生的朗读,布置学生思考以下问题:第一,弄清楚什么是屏,课文介绍了关于屏的哪些知识?第二,作者对屏的感情怎样?(多媒体展示思考的问题)

  4、师提问:“什么是屏?”学生用原文“屏者,障也”回答,并且解说。然后请学生找出,作者还介绍了关于屏的哪些知识,学生答出屏的功用(多媒体展示)

  5、接着梳理文章,继续要求学生寻找文章所介绍的关于屏的知识。

  学生发言后,老师明确:屏的分类和屏设置时的注意事项,如:造型要轻巧,色彩不要伧俗,绘画要有诗意,屏的设置要注意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等方面要做到得体。总之作者用一个字来形容屏的结构功用---“巧”。

  6、师:“作者给我们介绍的这种造型精巧,用途广泛,历史悠久且有深刻的文化底蕴的工艺品,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它的感情如何?”

  学生回答后老师明确:“喜爱和向往。”,师引导学生继续深入理解“这种喜爱和向往之情你是怎么体会出来的呢?”学生首先会在原文中寻找答案“便不禁心生向往之情”,老师继续引导:“只有这个地方可以体现出作者的感情吗?”要求学生找出直接能书法出这种感情的句子。

  7、学生继续深入体会,找出文章中流露出感情的语句。“ 这是很有诗意的`名词”,“其情境真够令人销魂的”,“擅长在屏上做这种功能与美感结合的文章”这些句子自然的流露出作者对屏 那种喜爱和向往之情,那作者还借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呢?

  8、体会“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一句引用在文中的作用。(多媒体展示全诗)这是杜牧《秋夕》中的句子,指导学生抓住句子中“冷”,“轻”,“小”等字,体会诗歌中幽婉凄清的意境,师问:“为什么作者在这里会引用这样的一句诗歌呢?”学生回答后老师明确,作者开篇的引用给我们营造俊逸清雅的艺术氛围,流露出自己对屏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9、要求学生找出文章中其它作引用的地方体会其作用。

  学生回答后老师明确:引用汤显祖的《牡丹亭》的戏文,既增添了想象空间,又使文章更加流光异彩。生齐读文章最后一段,体会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愿望?“希望那些建筑师和家具师能够还屏丰富的文化内涵。”作者结尾引用诗句来表达这个愿望有什么好处呢?用富有诗意的语言来提倡屏的文化内涵,是平实的说明中流动着诗歌的韵律,使文章生动而富有文采。充满了诗情画意,也更好表达作者希望人们更好的开发和使用屏风的愿望。

  10、体会文章语言的特色。

  刚刚我们体会到文章所用的说明方法中最吸引人的就是作引用,那作者巧妙的运用,展现出文章语言有什么特色呢?

  明确:文章语言生动而富有文采,字里行间流露出感情,大量诗词的引用是行文中荡漾着诗情画意。

  11、屏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和艺术的结晶,它或清雅或华贵的身姿总能牵动多少文人骚客的悠悠的情思,下面是一些大家有关屏风的诗词,大家一起来欣赏欣赏。(多媒体展示,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诗句,并简单的说明理由)。其实古老的中国像这样的有教高的审美和实用价值的工艺品不计其数,他们漫漫演变成物一种器物文化,你能再给我们说出一些吗?”学生各抒己见,例如中国的茶具,

  12、总结:

  刚才大家都说的很精彩,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国家,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感到骄傲,更有责任把这种文化发扬光大。布置作业(多媒体展示)

八年级教学设计6

  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

  2.研读品味,体悟诗的表现手法。

  3.反复阅读,领会作者意志和情趣。

  课前准备

  1、背景资料《饮酒(其五)》《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一组五言古诗,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借“饮酒”的题目,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这组诗共20首,以这一首的格调最为闲雅有致。此诗写作时间大约是作者归田的第20年(417年)。此诗写他在农村里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哲理,表达了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找到乐趣的恬适心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

  《行路难》是李白在天宝三载(744)离开长安时所作。诗中写世路艰难,反映了政治上遭遇挫折后,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抑郁和不平;同时,又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于上元二年(761)八月。茅屋,即成都草堂,是杜甫入蜀后,在成都浣花溪边盖的一座茅屋。诗中描绘了秋风破屋,长夜沾湿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是盛唐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他的这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也成为边塞诗的名篇佳作。

  《己亥杂诗》龚自珍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学家,他在清王朝表面繁荣之际,就向当局发出了警告,极力呼吁改革。但他在政治上不受重视,他48岁,对清朝统治者大失所望,毅然决然辞去官职,回归故里。一路上,他有所思,有所感,就用鸡毛写在账簿纸上,投入一个竹筐里。这就是著名的《己亥杂诗》──那一年是己亥年。

  2、熟读背诵这五首诗歌。

  课文研讨

  饮酒(其五)

  1、怎样理解陶诗中的“而无车马喧”与“心远地自偏”?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一种怎样的境界?

  3、如何理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两句的诗意?

  《行路难》

  1、《行路难》(其一)的主旨是什么?

  2、李白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作者为何会有这种感受的?

  3、陶渊明的《饮酒》诗序中说:“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然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而李白这首《行路难》却写了对酒停杯的情境。一个是“既饮”之作,一个是“未饮”之歌,这两首诗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这首诗可分为几节?概括内容。

  2、怎样看待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为什么说这两句诗是咏雪的千古名句?

  2、“风掣红旗冻不翻”写出了边塞怎样的情景?’

  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4、岑诗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都是“歌行体”诗,请从句式、叙事、抒情等方面说说这两首诗的异同。

  《己亥杂诗》

  1、怎样理解龚自珍的“化作春泥更护花”?

  2、你从“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句诗中你联想到什么?

  我的'收获

  诗人的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课堂练习

  填写诗句。

  1、饮酒(其五)中达到物我合一境界的诗句

  2、李白《行路难》中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的句子

  表现他豪迈气概的句子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达诗人美好的愿望的句子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写雪后景色的名句

  5、《己亥杂诗》中表现诗人献身精神的名句

  是:

  6、《行路难》中用典的语句是:

  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写北方边地风狂雪大的句子是:

  (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相间映衬的两句诗是:

  文学常识填空

  1、《行路难》作者,字,号。代诗人。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伟大的主义诗人。现存作品有《》。

  2、杜甫,字,代伟大的主义诗人。他的诗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深刻反映了这个时代,后世称为“”,他被称为。杜甫丰富和提高了诗歌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表现力,并且形成了“”的独特风格。

  3、《己亥杂诗》选自《》。龚自珍(1792—1841),代浙江人。代家、家。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作者,代诗人,和并称高岑。

  读《饮酒》,做题

  1.全诗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填原文)的道理。

  2.诗人在与大自然的亲近中获得了怎样的心境?

  3.前人评论这首诗时曾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用的非常精妙,换成“望”就没有这种效果。请你说说为什么。

八年级教学设计7

  一、教材依据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五课。

  二、设计思路

  本单元的主题是至爱亲情,是一组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和熏陶的文章,因此在教学上要指导学生通过学习,懂得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品味稳重朴实而饱含深情的语言,通过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和事物,体会父母兄弟间的至爱亲情,做到懂亲情、惜亲情、感亲情。

  《父母的心》便是这一单元中颇具特色的一篇文章,它是日本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小说家川端康成的一篇小小说,作者以他惯有的柔腻的纤细笔触,怀着淡淡的哀怨,描写了在一艘轮船上发生的至亲至爱的故事,通过父母几次将孩子送走又要回的曲折情节,告诉我们再优越的条件也割舍不断父母对子女的情愫,纵然有千万个理由,也不能把自己的亲生骨肉送给别人,进一步体现了父母之爱的伟大,崇高,让我们窥见的是一颗真挚的爱子之心,平凡的故事,催人泪下。文章充分体现了小小说的写作特点:情节上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结构严谨,而且也展示了作者的个人写作风格:浓浓的爱心,淡淡的哀愁。因此,在讲述中,必须让学生重点体会文章的两美:结构美和情感美。

  在阅读方法上,采用学生齐读,自由朗读等多种方法,切身体会文中平实语言中饱含的深情。在情感体悟上,我通过深情讲述故事,通过让学生回忆父母对自己的爱心来理解父母的爱心。在内容情节上,引导学生研读课文,进行合理的想象,体会文章波澜起伏的结构特点,揣摩人物的心理。在拓展上,让同学们课外收集反映父母关爱子女的故事、谚语、格言、民谣、诗歌等,从而达到理解父母的爱心并学会爱他们。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小说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写法。

  2、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描写人物的性格特征。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文章思路理解课文一波三折的写法,并体会跌宕起伏这一妙处。

  2、通过精读曲折的情节理解人物个性。

  3、通过完成探究练习二,展开合理想象,完成小练笔并更深刻准确地理解文章主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悟父母深情,乌鸦反哺,学会关爱自己的父母。

  四、重点难点

  1、重点:情节的曲折性。

  2、难点:作品流露出的淡淡的哀怨。

  五、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

  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梗概。

  搜集有关作者情况。

  收集有关父爱母爱的故事、谚语、格言、民谣、诗歌。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导语:同学们,你可曾记得,是谁第一次牵着你的小手蹒跚学步,是谁第一次为你背上小书包,是谁在你哭泣时拥你入怀,是谁在你生病时为你守候,是谁冒着雨为你送伞,又是谁唱在你耳边嘘寒问暖?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你开始讨厌这种关心,开始躲避这种亲情。你们时常想:父母怎么这么烦?父母也不时感叹:这孩子怎么了,怎么就不了解父母的心呢?同学们,你们理解解父母的心吗?

  今天就让我们跟着日本小说家川端康成一起去了解去体会一下《父母的心》。

  2、你能展示有关作者的情况吗?

  学生用心聆听,回答:父母。

  多媒体展示课题《父母的心》。

  指名展示搜集到的作者情况。

  大屏幕展示:川端康成,日本现、当代小说家,主要作品有《雪国》《古都》《千羽鹤》《伊豆的舞女》(成名作),1968年以《雪国》一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透溢着隐隐的幽谧和淡淡的哀怨是他作品的共同风格。幼年父母双亡,后祖父母和姐姐又陆续病故。孤独忧郁伴其一生。所以他特别渴望父爱和母爱。

  (二)整体感知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让我们带着一颗善解人意的心,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并复述课文。

  大屏幕展示:

  复述故事时应注意:

  (1)抓住主要事物

  (2)语言生动简明

  2、梳理故事情节

  同学们是否觉得文中的父母很可恶,居然把自己的孩子当货物一样一个个送给别人?具体说说换回孩子的时间及理由。

  3、你觉得每次的理由都充分吗?同学们认为,应该送走那个孩子好呢?

  小结:正如俗语所说:手心肉手背肉,手心手背都是肉。

  4、本文的内容其实也挺简单,就是讲一对夫妇送走又要回孩子的故事,为什么我们读的时候会感到感人至深呢?生自由朗读课文,自主完成以下问题。

  指名复述小说梗概,其他同学结合复述注意事项进行点评。

  不是,一是因为送给一个又换来换去,最后又换回来了;二是因为生活困顿,迫不得已。

  大屏幕出示:

  梳理故事情节

  送走()——()换()

  ——()换()——要回()

  时间事件理由

  当天傍晚送长子

  第二天早晨用二儿子换回长子接班人

  第二天傍晚用女儿换回二儿子像婆婆

  第三天上午要回小女儿太小

  理由不充分,很牵强,正因为牵强,才更能看出他们的不忍心送走孩子。每个都是掌上珠,送走哪一个都舍不得。

  故事情节曲折,大屏幕展示:

  一波三折,跌宕起伏。

  (三)合作探究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你还能从文章哪些地方看出父母舍不得孩子?(点拨:是不是他们觉得送走一个少一些负担,日子能好过一些,所以如释重负呢?因此要抓住送孩子时的神态语言等描写。)

  ⑴、读课文,抓细节

  从神态描写可以看出:

  师小结:看来真是父母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从语言描写可以看出:

  ⑵、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

  小结:这却是文中父母的肺腑之言,他们认为挚爱亲情是任何东西都替代不了的,在优厚的物质条件,也不可能动摇这份天下最诚挚、最浓郁的感情,无论怎么说,这句话体现的是父母对儿女那份浓浓的爱,这颗心,是穷父母的性格特征。

  3、每每回忆亲情,心中温馨幸福的感觉总是多,为什么作者的作品却充满了淡淡的哀愁?(指导学生结合背景了解)

  小结:正如古人说,文如其人,所以在创作中总能体现浓浓的爱心和从心底挥之不去的淡淡的哀愁。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

  小组选代表展示后大屏幕展示:

  眼含热泪——无精打采——失魂落魄——痛哭失声

  指名一生深情朗读15自然段语言描写。

  生各抒己见,鼓励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只要言之有理。

  和作者的遭遇有关,有了从小失去亲人的`遭遇,才有了对人间亲情更强烈的渴望。

  (四)课堂练笔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2、文中的父母深深爱着他们的孩子,却不得已三番五次送走孩子,他们的心里一定是很复杂的。仔细体味课文中所写的“当爹妈的心”,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用一两句话写出“那位父亲”和他妻子的心理活动。(探究练习二)

  ⑴。财主夫人要一个孩子时:

  ⑵。送走长子时:

  ⑶。用次子换长子时:

  ⑷。用小女儿换回次子

  ⑸。要回女儿时:

  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进行小练笔。

  每生挑选两个练习写话。

  指名课堂展示,其他同学做简单必要的点评。

  每个情境重点词语详见教参。

  (五)拓展延伸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我们在平时一定收集并积累了不少有关父爱母爱的故事、谚语、格言、诗歌,和同学交流一下好吗?

  2、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一位母亲在女儿过13岁生日时,带她去滑雪,结果,由于玩的高兴,他们在雪地里迷了路,再加上过度的劳累与饥饿,女儿晕倒在地,母亲焦急万分,正当这时,母亲看到了救援飞机,但由于母女俩穿的都是与雪的颜色相近的羽绒服,救援人员并没有发现他们……但女儿醒来时,发信自己躺在医院的床上,而母亲却不幸去世了。原来,母亲为了让救援的直升机从空中发现他们,用石头划破血管,然后再血迹中爬出十几米的距离。母亲因流血过多而永远闭上了双眼,但她的女儿却获救了。

  4、我们的父母又何尝不是这样呢?让我们走进自己的父母,说说我们的父母最让你感动的事儿。

  小结:说到这儿,同学们还对父母的唠叨,过分的关心反感埋怨吗?让我们共同对疼爱关心我们的父母说一声:谢谢你,爸爸妈妈!

  最后让我们一起祝愿文中的父母和几个儿女能在这份浓浓的爱中度过生活的难关,愿一家人能幸福快乐地生活。生自由展示

  大屏幕出示谚语:

  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日本谚语)

  娘想儿,长江水;儿想娘,扁担长。(中国谚语)

  岁月给母亲忧愁,但未使她的爱减去半分。(华兹华斯)

  母亲的心是儿女的天堂。(柯罗里)

  生用心聆听故事。

  用一句话说说父母亲做的让自己感动的事。

  (六)课堂练笔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文中的父母深深爱着他们的孩子,却不得已三番五次送走孩子,他们的心里一定是很复杂的。仔细体味课文中所写的“当爹妈的心”,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用一两句话写出“那位父亲”和他妻子的心理活动。(探究练习二)

  ⑴。财主夫人要一个孩子时:

  ⑵。送走长子时:

  ⑶。用次子换长子时:

  ⑷。用小女儿换回次子

  ⑸。要回女儿时:

  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进行小练笔。

  完成后全班交流。

  (七)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都学到些什么?

  点拨:

  ⑴。从积累到的词语、名言、诗歌等上说。

  ⑵。从本文情节曲折的写法上说。

  ⑶。从体会学习到的情感上上说。

  ⑷。从复述故事梗概的注意事项上说。生自由发言

  (八)作业布置

  1、爱是相互的,在我们享受父母关爱的同时,你有没有想过回报父母呢?比如做件让他们欣慰的事儿,说句温暖的话,或者和父母谈谈心,也可以把你学到的谚语诗歌抄一首送给父母。

  2、故事的结尾写道“那一家六口终于又团聚了”,尽管大多数人已经很欣慰,认为这是一个完美的结局,可是有人仍为他们一家的生活担忧,他们以后的生活会怎样,请展开想象力,为课文写个续。

  七、教学反思

  学生热情很高,要展示的谚语诗歌很多,都要分享自己父母的平凡而伟大事情,在这个环节上,多出预设时间,应在鼓励学生的同时,学会收,可让学生课后交流。

  本节课我是用心在备,用情在讲,我充分发挥自己的演讲,表演天赋,牢牢的把握住学生的思绪,情绪,让他们在读中品味了文中平实而饱含深情的语言,在分析中了故事情节曲折的写作特点。对于现在生活条件不错的独生子女来说,可能对故事中父母被逼无奈的做法理解起来有点难度,因此在讲课时,我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亲身感受,加强渲染感情的力度,理解父母的爱子之心,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并学习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

八年级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抓切点理读课文内容及小说结构特点。

  2.看表演揣摩人物形象特征。

  3.品精段赏语言析主旨。

  【教学重难点】

  1.解读“吃草”。对文中“吃草”与“议草”部分的解读,是授课的重点。首先要让学生在反复诵读课文中,明确红军战士们是怎样认识“吃草”这一问题的;“议草”的作用又是什么;然后才能真正弄明白“草”、“吃草”的意义与内涵。

  2.解读“语言”。品读语言,就是品读一个人的生存状态。本文语言一读平淡无奇,再读余味无穷,表面朴实,实则蕴藏着作者饱满的感情。可耐心引领学生在高声诵读中,品味平实背后的丰厚,无华背后的艳丽!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忆《柳叶儿》导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柳叶儿》中作者儿时吃柳叶儿的情形与滋味吗?那可不是一种好味道:苦涩!但它可以给人填肚子,并不会给人带来伤害!可是在长征途中,当大家面临饥饿时,他们唯一的选择是吃草,你想过草的味道吗?而且其中的可能还会有毒。读完王愿坚的小说《草》,你就会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二、抓切点理读课文

  1.抓切点理故事。

  任何一部优秀的小说,它都有数个切点,抓住这一切点,我们就可“牵一发”而动全身,把全文的内容带出来。请同学们读课文,边读边尝试找一个切点,沿着它理读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生可能从以下几个方面理内容。

  (1)草:躺在草地→回忆砍草→吃野草中毒→持野草求救→周副主席尝草→命令勿食有毒野草→感谢野草→记住这些野草(吃的是草,流的是血)。

  (2)救人:杨光为救人昏倒草地→救人心切与医生争执→医生需救周副主席→副主席为救众人尝野草→杨光携草传达救人命令。

  (3)变化:A.杨光:摸黑冲、爬、昏→踉踉跄跄走上山包→横倒身躯滚→觉得自己变得强大了,有力了,这力量是足能一走出草地(乏力→虚弱→沮丧→自信→信心十足)。

  B.周副主席:开了一夜会,又发高烧,昏迷→缓慢欠起身→疾病折磨变化大→从昏迷中醒来→他倚在卫生员肩头→眼里浮上了异常的严肃的神情→周副主席严肃地点点头→那浓浓的胡须绽开了,宽慰地笑了。(昏迷→衰弱→坚定→宽怀)

  (4)对草的认识:不识草(误食)→怨恨草→辩识草→感谢草→吃草吃强大→充分认识了草。

  2.抓故事,理结构。

  通过刚刚的解读,同学们对文章的内容已经了解非常透彻了,但全文却杂然一片!让我们尝试以“开端、发展、高潮、结构”为解读本文结构的`标准,文章自然地分成四个板块,分别为其命名(以四字语为好,抓住“草”更好)。

  开端:误食毒草。 发展:持草求救。

  高潮:尝草辩识。 结局:议草救人。

  三、读题记解读主旨

  刚刚说过,本文结构井然,板块清晰,其实还有一个板块我们没有去看,那就是文题下的一段话,我们且称之为“题记”。

  1.朗读题记。

  2.解读作用。

  (1)藏族同志为何在此建糖厂?

  这是当年红军走过的草地,是他们以吃草的苦,换来了今天我们生活的甜。

  (2)“最甜”的内涵是什么?

  ①糖甜。

  ②我们要继续革命传统(巨大的精神财富)去创造甜美的生活。

  3.解读主旨。

  由此可见,文章要表达的主旨是什么?

  歌咏周副主席置个人安危于不顾、沉重冷静、指挥若定的精神风范,赞美红军战士吃苦耐劳、正面困难、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表达作者对前辈的崇高敬意!

  第二课时

  一、看表演,揣摩人物形象

  1.自选片断,同学合作表演。

  片断一:为救人双方争执。

  片断二:为救人主席尝草。

  2.看表演,读课文,品析人物形象特点。

  (1)抓住关键动词与人物语言通过对学生表演及课本内容的比较,分析形象。

  片断一:光:“狂喜”、“横倒身躯滚”、“紧紧抓住”、“焦急地叫起来”、“伸开手拦住了路口”——勇于承担责任,救人心切。

  片断二:周副主席:“举起”、“慢慢放进嘴里”、“闭住” 、“不停地抖动着”、“浓眉皱紧”、“嚼一阵”——以身试毒草,直面风险,不怕困难。

  3.朗读两个片断,重读人物语言,再品人物个性。

  二、抓佳句,品评语言艺术

  本文语言表面看平淡朴实,读之则韵味无穷,主要原因是作者于字里行间饱含着深刻的感情,

  1.试举例品析语言特色。

  (1)“应该感谢他们,感谢这些同志用生命和健康为全军换来了经验。也要记住这些草!”

  两个“感谢”句表明周副主席对中毒红军战士的关怀,对全军战士生命和健康的关注之情。

  (2)“等你们长大了,就会想起这些草,懂得这些草;就会看到,我们正是因为吃草吃得强大了,吃得胜利了!”

  一方面是周副主席充满激情地对草的赞美,另一方面也表达了作者对这些吃草的红军战士的敬佩之情。

  (3)“为革命嘛,我们吃的是草,流的是血,可我们比那些花天酒地的敌人高尚得多,也强大得多呀!”

  流露了作者的乐观精神,对吃草者无比强大的赞美之情!

  (4)“周副主席那浓浓的胡须绽开来,宽慰地笑了。他笑得那么爽朗,那么开心。自从患病以来,他还是头一次笑得这么痛快。”

  为周副主席带病指挥成功而感到欣慰,赞美周副主席指挥若定的神采与气质。

  (5)“顿时,他觉得自己变得强大了,有力了,这力量足足能一气走出草地。”

  形象地表现了杨光对周副主席的崇敬之情和他从周副主席的教导中获得的伟力,也表达了作者对年青人(杨光)思想走向成熟的首肯。

  2.朗读,品味。

  文章处处寄寓作者的是非感情,从作者的饱满感情中,我们仿佛看到了红军直面困难,勇往直前的乐观精神及战胜一切的勇气。

  再浏览全文,探究红军是怎样战胜困难的?又怎么会具备这些优秀精神?

  探究结果:

  领导指挥若定,方针明确,教育有方。

  红军团结一致,意志坚定。

  在实践中成长。

八年级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朗读课文,把握内容,感悟爱的博大

  理清思路,体会描写的作用,感受语言风格。

  关爱生活中的不幸者,陶冶美的情操。 ‘

  教学重点

  全面把握课文,领会作者与人物的思想感情。

  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预习字词,熟读课文,搜集作家杨绛的有关资料。

  思考:想想自己生活周围有哪些不幸者,你是怎样对待的?

  教学内容

  《老王》写的是作者与车夫老王交往的故事。老王一辈子很苦,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他的眼睛又不好,生活更是凄凉艰难。但是他心好,老实厚道,关心人。作者笔下的老王虽然穷苦卑微,但是精神上没有受到任何污染,是极其淳朴的`好人。作者在文章里含蓄地提出了要关怀不幸者的社会问题。

  学习时,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

  教学设计

  一、导入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17岁的男孩在投海自杀时,被一位在伊豆山温泉旅行的老太太救起。男孩是个美国黑人与日本人的混血儿,愤世嫉俗,穷途末路。老太太对男孩说:“你可知道你生来要为这个世界做一些除你之外没人办到的事吗?”男孩冷笑着说:“我会相信这一套?”老太太不慌不忙说:“跟我来,我让你自己瞧。”老太太把男孩带回自己家,让他在菜园里打杂。虽然生活清苦,但她对男孩爱护备至。让他培植一些生长迅速的红萝卜,10天后萝卜发芽生叶,男孩得意地吹着口哨,红萝卜熟了,老太太把萝卜腌得可口,给男孩吃。后来男孩用竹子自制了一支横笛,自吹自娱,老太太听了称赞说:“除了你没有人给我吹过笛子。孩子,真好听。”男孩似乎渐渐有了生气,老太太就把他送到高中读书。在高中读书的4年,男孩继续在菜园里种菜,高中毕业,男孩白天做工,晚上上夜大学习深造,毕业后在盲人学校任教。盲学生常对男孩说:“你吹笛子,能使我知道很多东西的形状和颜色,简直像看到了一样。”男孩从学生们的脸上看到了感激的光辉。他对老太太说:“现在,我已相信,真有别人不能只有我才能做的妙事了。”这以后,男孩利用假期自撰笛曲,继续吹奏给他的盲学生听。老太太以自己的爱心让不幸的男孩知道活着的快乐一也就是知道有人爱护自己的快乐,也使自己的晚年生活富有意义。

  你曾用自己的爱心感动过别人吗?哪怕是一个深情的微笑,一句亲切的问候,一次“希望工程”的小小的捐助——现在,你的周围有没有生活艰难的不幸者?你是怎样对待的?让我们一起学习新课文《老王》,感受普通人相互关爱的情感,想想我们每个人应该怎样做。

  1、板书课题并出示目标。

  2、检查预习“读一读,写一写”。

  二、整体感知

  1、学生朗读课文,理清思路,把握内容。

  2、教师出示问题组:

  文章写了老王哪几个生活片段?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作者一家是怎样关心老王的?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篇文章叙述的事情较多,作者是怎样组织的?文章的线索是什么?

  3、学生边读边思考,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4、教师引导

  在把握课文内容,概括老王是怎样一个人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既注意老王“善”的一面,还要注意老王“苦”的一面。为提出“应该怎样关心不幸者”的问题埋下伏笔。

  三、精读研究

  1、教师导学。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个人由于境遇不同,就有幸运与不幸的差别,甚至差别很大。一个幸运者只有关爱不幸者的责任,没有歧视不幸者的理由。现在,社会要求我们每个人有人道主义精神,要关心别人、尊重别人对社会作出的贡献,作者一家就是对不幸者老王怀有一颗爱心,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人。

  2、学生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3、教师出示问题组:

  为什么作者一家能对老王那样的不幸者那么关心、爱护?要有怎样的精神才能做到作者那样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怎样理解文章结尾的最后一句话?

  4、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参与。

  明确:主要是平等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

  揣摩语句。

  教师引导:

八年级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含义。

  2、通过分数的学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认识单位“1”和概括分数的意义

  教学工具

  ppt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师:三年级上学期我们已初步学  生:

  师:谁能说出分数各部分的名称:生说师板书。

  师总结引入新课:从以上看来同学们对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关于分数的知识还有很多,这节课我们一起进一步研究分数。

  二、探究新知

  (一)分数的产生

  1、出示米尺:同学们这是什么?(生:米尺)知道干什么用的吗?(生:测量用的)好我们一起测量我们的黑板(或人的身高),老师量时要认真观察,看会遇到什么问题,想一想应如何解决?(生:最后测量时不够一米了)

  师:(出示情景图)其实古人也发现类似的情况:他们用打了结的绳子来测量石头的长度,每两个结之间表示一个单位长度。发现这块石头长3段多一点。这时旁边记录人提出疑问:剩下的不足一段怎么记哪?

  2、(出示一个西红柿图:)同学们,把1个西红柿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能分得一个完整的西红柿吗?

  3、教师小结:生活中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要想准确表示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这样分数就产生了。(出示并板书:分数的产生)

  T:小结:我们通过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是一些物体等都可以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一份得

  3、教师总结:课件出示图,像这样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是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像这样的一个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这个1在数学上通常叫做单位“1”。

  板书: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齐读)

  谁能说说自然数1与单位“1”有什么不同吗?生:………

  我们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分,就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分,所以分数的意义是: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分,表示其中一份或几份的数就叫分数,齐读一遍

  (同学们表现得非常棒,同学们看看看生活中的单位“1”。出示图)

  四、巩固训练大闯关(看谁反应快、回答得对):

  (出示练  五、总结:通过学  通过这节课的学  掌握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能正确地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教学重难点

  学  学  一、复  教师根据学生的分类,把假分数取出来,让学生观察。

  2.观察以上假分数,根据分子能否被分母整除这一特征,假分数可以分为几类?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3.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来一起学  二、探究新知。15分钟)

  教学例3。

  1.把3/3 8/4化成整数。

  (1)课件出示例3(1)的圆形图,提问:分别用分数怎样表示?

  (2)讨论:如何把3/3、8/4化成整数?

  2.把7/3 、6/5化成带分数。

  (1)提问:7/3 、6/5的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这种情况怎样转化?

  (2)交流讨论方法。

  (3)学生在练小结: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

  学案

  1.根据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进行分类,汇报交流。

  2.交流假分数的分类情况。

  3.明确本节课的学小结。

  三、巩固练  四、课堂总结。(5分钟)

  1.通过本节课的学  课后小结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教学主要采用方法算理,概念结合,帮助学生掌握方法。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既可以由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导出,又可以根据分数的意义来解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结果,结合直观图解释。教学时,先让学生探索交流,感受方法的.多样性,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优化各自的想法,教师做“画龙点睛”式的引导。

  课后  八又七分之三

  写作:_____________

  十五又六分之一

  写作:_____________

  二十三又四分之三

  写作:_____________

  1.读出下面的带分数。

  3 1/8读作:_____________

  70 3/57读作:_____________

  2 4/79读作:_____________

  2.写出下面的带分数。

  八又七分之三

  写作:_____________

  十五又六分之一

  写作:_____________

  二十三又四分之三

  写作:_____________

  答案:8 15 23

  3.填一填。

  (1)23÷9= ( )/( )

  (2)6= 12/( ) =( )/3 = ( )/5 = 24/( )

  (3)3 1/2读作( ),它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4.做同一种零件,张师傅2小时做17个,李师傅3小时做20个,谁做得快些?(化成带分数再比较)

  答:张师傅做得快。

  板书

  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

  用分子除以分母,当分子是分母的倍数时,能化成整数,商就是这个整数;

  当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时,能化成带分数,商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是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

八年级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把握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涵。

  2、研读重点语句,感悟人物形象。

  3、抓住全文线索,学习如何选材。

  教育重点:

  揣摩全文的细节描写,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

  策略和方法:

  教师导读,学生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通读全文,了解故事梗概,把握人物形象。

  教学设计:

  *课文导入:

  同学们,不知大家注意到了没有,本单元讲述都是小人物平凡的经历与感受。鲁迅笔下的阿长、朱自清回忆中的慈父、杨绛文中老王……他们虽然平凡,但是我们却恰恰被他们的那份平凡中的不平凡感动着,思考着。其实,现实世界的人事物,如同小草、如同蚂蚁,也如同卑微的你我他,只要我们用心观察,用爱体会,或许都会对蕴含在彼此身上的那份平庸与伟大又一种新的认识与体会,就如浙江作家李森祥笔下的那平凡的父亲……

  *出示课题,展示目标

  *整体感知

  学生速读课文,运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表达方式讲述故事梗概,然后思考下列问题:

  故事梗概:

  父亲总是觉得自家的台阶低,总是对人家的高台阶羡慕不已。他不甘低人一等,立下宏愿,也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父亲经过漫长的准备,终于造起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父亲一辈子的心愿得以实现,喜上心头,但是为此却付出了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的代价。

  [问题组]

  1、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2、父亲是怎么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

  3、新屋造好了,父亲怎么样?为什么?

  4、你如何认识父亲这个人物形象?联系课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自由探究,教师点评指导。

  [明确]

  1、因为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在“我”的家乡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正因为如此,父亲认为自家的台阶只有三级,怕被人小看,所以,想通过盖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来改变自身的地位。

  (教师出示投影片,补充“马斯罗理论”:人的需要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加强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联系本文,父亲觉得台阶低,想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其实父亲也是对尊重的要求。这是其毕生的奋斗目标。)

  2、父亲通过每天捡砖、瓦、鹅卵石等方式积累建造新屋的材料,通过往瓦罐里塞角票的方式积累建造新屋的.资金。父亲就这样积累了大半辈子,“终于觉得可以造屋了,便选定了一个日子,破土动工”。

  3、父亲反而觉得不自在了。台阶低,意味着经济地位的低下,父亲由此形成的自卑心理是长期存在的,一下子难以消除的,所以,当“我”家的台阶真的高了的时候,父亲反而无法改变原先的自卑心理,感到处处不习惯,不对劲。

  4、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他有志气,不甘人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长远的生活目标,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父亲又是一个老实厚道的农民,他用诚实的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同时,父亲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自卑,当新台阶造好后,他反而处处感到不对劲、不自在,并且不好意思上去坐了。

  *思考品味

  学生再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揭示父亲造屋原因的关键一句话是什么?你对此是如何理解的?

  2、品味下列语句,谈出你的感受:

  ①“父亲坐在绿荫里,……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表现父亲怎样的思想感情?为何不用心理描写?

  ②“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因此,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

  高台阶的新屋建成了,父亲明明应该高兴才对,可是却表现得极不自然,你对此是如何理解的?

  3、父亲回来时,为什么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这种心态怎么理解?

  4、本文还运用了哪些方法来展现父亲这一人物形象?请找出相关语句,分析一下。

  学生自由交流,教师点评指导。

  [明确]

  1、“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这是全文的关键句,这篇小说着眼在台阶,台阶是地位的标志,台阶高,地位就高,就会受到别人的尊重;台阶低,经济地位就低下,就会受到别人的歧视。父亲对台阶的要求,就是对地位的要求,就是对尊重的要求,父亲毕生的奋斗就是要赢得尊重。

  2、①一方面,专注的望着别人家高高的台阶,他羡慕、向往,他在谋划怎样加快准备,争取能早日造起高台阶的新屋,像人家一样气派,也叫人羡慕。因为全文使用的是第一人称,不允许写别人的心理活动,所以只能以形写神。

  ②父亲奋斗了大半辈子,高高的台阶就要砌起来,新屋就要完工,他心里的高兴是无法形容的。可是,父亲一辈子低眉顺眼、老实厚道已经成为了习惯,因此高兴的方式也有点与众不同,感觉一双手放在哪里都不是。

  3、父亲干了一辈子,劳动就是生命,在他的精神世界中,劳动是创造,劳动有收获,劳动体现了自己的价值,一旦不能干活,就失去一切,所以感觉若有所失。

  4、学生自主品读课文,交流感受,教师点评指导。

  *拓展延伸

  1、全文的中心事件是讲述父亲建造高台阶新屋的故事,但文中却夹杂了一些看似与中心事件无关的内容,你能找出来吗?请你找出来,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2、父亲为了建造高台阶的宏愿劳苦了一生,但是,当新屋真的建成了,父亲却付出了“人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的代价,你认为父亲这样做值吗?请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3、谈谈你心目中的父亲。与课文中的父亲进行比较,谈出你的感受。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明确。

  [明确]

  1、关于老屋的三级青石板的描写。这段看似多余的内容交待了如下信息:

  1)交待台阶的来历,强调父亲的体壮如牛(与后文父亲闪了腰形成强烈对比。)

  2)交待台阶粗糙,强调“我”家经济条件差,交待父亲建造高台阶房屋的心理原因。

  3)描写“我”跳上跳下,强调“我”的年幼,新屋盖好,我“长成大人”,所用时间之长。

  4)描写父亲在台阶上洗脚的情景,说明父亲终年辛劳,暗示“我”的家庭穷困。

  这段内容,看似多余,实则与后面的内容有着紧密的联系,埋下了伏笔,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2、学生谈自己的价值观。

  *教师总结

  同学们,这篇文章通过描写父亲建造高台阶新屋的感人故事,讴歌了父亲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艰苦创业的精神,但文章的魅力决不仅仅在于赞美父亲的美好品质,其感人之处更在于文章深蕴的那种淡淡的凄楚与辛酸。我们在探究本文的文学魅力的同时,更应关注一下农村生产力水平低下,人民生活极端困苦的现状。我们应将亿万农民的希望铭记在心,发愤图强才是!

八年级教学设计12

  一、磁场

  1、物体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物体的性质,该物体就具有了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

  2、磁体两端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体中间磁性最弱。当悬挂静止时,指向南方的叫南极(S),指向北方的叫北极(N)。

  3、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4、磁体周围存在一种物质,能使磁针偏转,叫做磁场。磁场对放入它里面的磁体会产生力的作用。

  5、在物理学中,为了研究磁场方便,我们引入了磁感线的概念。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南极。

  6、地球也是一个磁体,所以小磁针静止时会由于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的原理指向南北,由此可知,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

  7、地磁南极与地理北极、地磁北极与地理南极并不完全重合,中间有一个夹角,叫做磁偏角,是由我国宋代学者沈括首先发现的。

  8、一些物体在磁体或电流的作用下会获得磁性,这种现象叫做磁化。有些物体在磁化后磁性能长期保存,叫永磁体(如钢);有些物体在磁化后磁性在短时间内就会消失,叫软磁体(如软铁)。

  二、电生磁

  1、通电导线的周围有磁场,磁场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有关,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磁效应。这一现象是由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在1820年发现的。

  2、把导线绕在圆筒上,做成螺线管,也叫线圈,在通电情况下会产生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相当于条形磁体的磁场。

  3、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以及螺线管的绕线方向有关。磁场的强弱与电流强弱、线圈匝数、有无铁芯有关。

  4、在通电螺线管里面加上一根铁芯,就成了一个电磁铁。可以制成电磁起重机、排水阀门等。

  5、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可以使用右手定则:将右手的四指顺着电流方向抓住螺线管,姆指所指的方向就是该螺线管的北极。

  三、电磁继电器 扬声器

  1、继电器是利用低电压、弱电流电路的通断,来间接地控制高电压、强电流电路的装置。实质上它就是利用电磁铁来控制工作电路的一种开关。

  2、电磁继电器由电磁铁、衔铁、簧片、触点组成;其工作电路由低压控制电路和高压工作电路两部分组成。

  3、扬声器是把电信号转换成声信号的一种装置。它主要由固定的永久磁体、线圈和锥形纸盆构成。

  四、电动机

  1、通电导体在磁声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它的受力方向跟电流方向、磁感线方向有关。

  2、电动机由两部分组成:能够转动的部分叫转子;固定不动的部分叫定子。

  3、当直流电动机的线圈转动到平衡位置时,线圈就不再转动,只有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线圈才能继续转动下去。这一功能是由换向器实现的。换向器是由一对半圆形铁片构成的,它通过与电刷的接触,在平衡位置时改变电流的方向。实际生活中电动机的电刷有很多对,而且会用电磁场来产生强磁场。

  五、磁生电

  1、在1831年由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首先发现了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当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路中就会产生电流。这个现象叫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2、没有使用换向器的发电机,产生的电流,它的方向会周期性改变方向,这种电流叫交变电流,简称交流电。它每秒钟电流方向改变的次数叫频率,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我国的交流电频率是50Hz。

  3、使用了换向器的发电机,产生的电流,它的方向不变,这种电流叫直流电。(实质上和直流电动机的构造完全一样,只是直流发电机是磁生电,而直流电动机是电生磁)

  4、实际生活中的大型发电机由于电压很高,电流很强,一般都采用线圈不动,磁极旋转的方式来发电,而且磁场是用电磁铁代替的。发电机发电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我们把物体能够 的性质叫磁性。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 ,条形磁铁的 磁性最强, 磁性最弱。

  2.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名磁极相互 ;异名磁极相互 。

  3.磁体周围空间存在着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我们把它做 ,所以我们只能通过它对____________的作用来认识。

  4.为了形象而又方便地表示磁场的方向和磁场分布情况,我们在磁场中画一些有方向的曲线,这样的曲线叫 。磁体外部周围的这种曲线都是从磁体的` 极出来,回到磁体的 极。

  5.1820年丹麦科学家 发现电流的磁效应;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 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6.地球是一个巨大的__ ____。地球周围的磁场叫做 。地磁的南极应在地理的 极附近.实际上地理的两极和地磁的两极并不正好重合,世界上最早注意到这一事实的人是我国宋代学者 ,这个发现比西方早了400多年。

  7.实验表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 的作用,作用方向 与和 都有关。

  8.我国供生产和生活用的交流电,频率是 Hz,周期是 s,电流在每秒内产生的周期性的次数是 次。

  9.电磁继电器是利用 、 电路的通断,来间接地控制高电压、强电流电路的装置,它是利用 来控制工作电路的一种开关。

  二.单项选择题(共30分)

  1.下列关于磁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将一根磁铁一分为二,它们仍各有两个磁极B.磁体间只有相互接触时,才能产生力的作用

  C.一个磁体可以分割成只有一个磁极的磁体D.磁体周围的磁感应线都是均匀分布的

  2.关于磁场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磁场是由磁感线组成的 B.把磁体放在真空中,磁场就消失

  C.磁场中任何一点的磁感线方向跟放在该点的小磁针S极所指的方向一致

  D.磁感线只是用来描述磁场的假想曲线,实际上不存在

  3.把钢条的A端靠近小磁针北极,它们相互吸引,靠近小磁针南极,它们仍相互吸引,则 ( )

  A,钢条A端为北极,B端为南极 B,钢条A端为南极,B端为北极

  C,钢条可能有磁性,可能没有磁性 D,钢条没有磁性

  4.下列哪种物理现象的发现和利用,实现了电能大规模生产(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 )

  A、 电磁感应现象 B、电流通过导体发热 C、电流的磁效应 D、通电线圈在磁场中转动

  5.关于通电导体在磁场里受力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电导体受力方向与电流方向无关 B.通电导体受力方向与磁场方向无关

  C.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一个改变,通电导体的受力方向就改变

  D.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同时改变,通电导体受力方向肯定改变

  6.下列有关电磁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导体中感应电流方向只与导体运动方向有关 B.发电机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

  C.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 D.电动机工作时,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7.利用磁场对通电导体产生力的作用制造的装置是( ).

  A.电动机 B.发电机 C.电铃D.电磁铁

  8.磁现象可以为我们的生活提供很大的方便,以下这些做法中,不恰当的是( ).

  A.将磁性材料装在冰箱的门框上,制成“门吸” B.利用磁铁制成双面擦窗器

  C.电视机上面放一块磁性治疗仪 D.用磁带来纪录声音

八年级教学设计13

  【教学步骤】

  一、多角度感知

  1、多媒体播放电视纪录片《北极纪行》片段。

  2、伴随各种“旅鼠”图片,播放课文的音频朗读,学生听,思考对文章的整体感受。

  3、将感受用“从……看,这是一篇……的文章”表达出来。

  提示:可以从内容、构思、表达方式、写法、主旨等方面说。

  如:从内容看,这是一篇介绍旅鼠之谜的文章。

  从构思看,这是一篇通过对话展开内容、表达知识的文章。

  从表达看,这是一篇用文学的笔调介绍科学知识、知识性和趣味性完美融合的的文章。

  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篇兼有记叙文和说明文特点的文章。

  二、多侧面探究

  1、探究文体特点:

  有人说,这是一篇兼有记叙文和说明文特点的文章,我们就分别将其作为记叙文、说明文来读,从记叙的要素、说明的方法两个侧面来探究。

  ⑴读记叙文,找出记叙的要素。

  提示:

  时间:“有一天”;

  地点:“巴罗附近的爱斯基摩人村落遗址”;

  人物:“我”和丹尼斯·马洛拉斯先生;

  起因:“我”捉到了一只旅鼠;

  经过:“我”听丹尼斯讲述旅鼠的种种奥秘;

  结局:丹尼斯就旅鼠的研究和旅鼠行为的奇特发表他的感想。

  ⑵读说明文,体味说明的语言。

  典型的说明性语言示例:

  它们虽然是哺乳动物,但在所有动物之中,甚至也包括昆虫在内,是繁殖能力最强的动物,也许只有细菌分裂才能和它们相媲美。它们一年能生七八胎,每胎可生12个幼崽。更加有趣的是,只需20多天,幼崽即可成熟,并且开始生育。(用作比例、列数据的方法使要说明的道理准确、严密)

  旅鼠是一种啮齿类动物,主要以草根、草茎和苔藓之类的植物为食,这些植物遍布北极草原,即使达到每公顷250只的密度也还是地广鼠稀,不可能发生严重的饥荒。“啮齿类动物”“每公顷250只”都显得非常严谨科学。

  ⑶小结:

  这样看来,这篇文章是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生动有趣地介绍知识的科学小品。从文体上可以说,是说明文和记叙文杂交品种,或者叫做跨文体的文体。

  2、探究文章启示:

  这篇文章给了你什么启示?请从不同角度思考。

  点拨:

  ⑴“旅鼠之谜”“人们研究了好几个世纪,却始终解不开它们的奥秘”。说明大自然还有许多奥秘人类无法解释,有些奥秘是非常难解的,有待继续探究。

  ⑵旅鼠奇特的行为给我们一个启示,即人类也不应该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

  ⑶美国的.丹尼斯、中国的位梦华等科学家离开繁华的城市和温馨的家庭,来到边远极地,醉心于观察和研究,表现出崇高的献身科学的精神。

  ⑷“过去的事实似乎表明,看来用通常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是难以解开旅鼠之谜的。”科学研究过程要不断调整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只有创新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才能解开大自然之谜。

  ⑸自然界本身具有调节机制,一旦打破生态平衡,就出现向新的平衡转化的新趋势。

  ⑹自然界的调节中,人类应该觉悟,人类也要注意自我调节,以求和谐发展。

  三、多方式积累

  1、提要式:可以用概括提要的方法归纳北极旅鼠的几大奥秘。

  如:旅鼠第一大奥秘是:繁殖能力惊人,为动物世界之最。一对旅鼠,一年就有近百万后代。

  旅鼠第二大奥秘是:旅鼠的繁殖并非年年如此,一旦繁殖过多,就有种种奇怪的自杀行为,或停止进食,或在天敌面前主动挑衅,或改变毛色,吸引天敌。

  旅鼠第三大奥秘是:死亡大迁移,数百万旅鼠汇成浩浩荡荡的队伍,奔向大海,葬身大海。

  2、摘要式:

  如:把丹尼斯讲述旅鼠三大奥秘的话筛选出来,连接起来,是—篇完整地介绍旅鼠知识的说明文。

  3、感悟式:

  将自己读文章后的所思所感记下来。

  如:旅鼠奇特的行为给我们一个启示:人类也不应该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

  【备选创意】

  〖创意说明〗

  学者先要会疑,这篇文章的标题充满神秘色彩,引人入胜,可以尝试以标题为中心,让学生自主质疑,进而阅读,从而释疑,并且产生新的探究欲望。

  〖教学步骤〗

  1、欣赏旅鼠图片导入。

  2、围绕课文的标题多角度质疑;在文中寻找疑问的答案。

  3、再读课文,就课文其他部分进行再次质疑。

  4、讨论释疑,给出答案。

  5、总结学法。

八年级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了解散文诗的一般特点。

  2.体会象征、比喻、拟人、反复等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3.体会课文的深刻含义,把握海燕形象。

  教学重点

  1.反复朗诵,分析海燕形象的思想内涵。

  2.教学难点:理解象征手法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方法:

  诵读法和研讨点拨法相结合。

  课时:1节课

  教学设想

  《海燕》是一篇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好教材。

  语文课上对学生(特别是对初中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必须高度重视形象的感染手段。学生受感染的过程一般可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依据作者所提供的全部艺术细节,在自己的头脑里初步再现作品的境界,把握其中的主要形象,并在思想感情上跟作者产生共鸣爱作者之所爱,恨作者之所恨。第二阶段是在教师的启发、帮助下,学生能运用自己的想象去感受作者曾经感受过的生活,据此,再逐步深入领会作者怎样按照自己的写作方式把他的感受凝聚成作品中的形象。到这一步,也只有到这一步,学生才能接受作者美学观的影响,变作者的追求为自己的追求。历来的教学经验证明:形象的感染是深入理解的基础,也是学生从作品中获取审美感的必经途径。

  教《海燕》这篇作品,尤其离不开形象的感染。

  《海燕》写于1901年,正是俄国第一次革命(1905年革命)的前夜。它以象征和对比的手法塑造了海燕的艺术形象,热情地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坚强无畏和乐观战斗的精神,号召人民群众跟沙皇专制制度进行决战。由于高度集中地表现了当时俄国革命群众的斗争要求,这首诗发表后立即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作者高尔基也因此被誉为俄国革命的海燕和反抗的群众的天才表现者。要使学生深刻理解这篇作品的主题,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是,使学生真正进入作品中所描绘的暴风雨到来之前海上风云变幻的壮阔境界,并在自己的想象中出现那高傲飞翔的海燕的形象,进而体会在作品的字里行间渗透着的作者渴望用战斗迎来光明前景的炽烈感情。这就意味着必须有效地利用形象感染的手段。

  要使诵读法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收到实效,下面几个问题值得注意:

  (一)朗读的起码要求是把节奏读好,把重音找准。这首诗的原文是有格律的(轻重音按一定的规律交错安排),译者非常重视这一点,他用不同的形式让读者能感受到散文诗的语言美,不仅把词语译得十分准确,而且语句的节奏非常鲜明,句中重音也很明确。应当首先要求学生读出节奏和重音,而后在理解作者创作意图的基础上继续提高,直至能够有表情地朗读全文。

  (二)讲清时代背景,在本课教学中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这不仅是认识作品主题的条件,也是理解作品思想感情的基础。不懂得作品的背景,只凭直感,也不可能朗读好这篇作品。

  (三)要正确地讲解作品中的象征手法。文学作品中的象征物不是现实生活中某些事物的简单代号;它们在本质上仍然是艺术形象。应当首先把它们作为完整的艺术形象来加以分析,而后让学生通过联想去认识它们的象征内容;切忌每讲一个细节都要说它象征什么,这种索隐式的讲法对学生理解作品内容其实并无好处。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你们看过高尔基的哪些作品?

  (学生回答,老师确定)

  谁能介绍高尔基情况?

  (学生回答,老师补充)

  (投影)高尔基(1868-1936),俄国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列宁称他是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他出生于木工家庭,四岁丧父,当过鞋铺学徒、轮船杂役、面包工人和更夫,备尝了人间的苦难,亲眼目睹了俄国劳动人民在沙皇统治下所遭受的种种压迫和剥削,这就为他的创作提供了坚实的生活基础和丰富的题材。他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剧本《小市民》。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这篇文章以深刻的思想、锐利的锋芒激越的诗情赢得了读者的喜爱,成为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瑰丽明珠。让我们一起走近这首充满激情的`时代奏曲,去感受凝结着高尔基敏锐艺术感悟力的海燕形象。(板书文题、作者)

  二、解题

  散文诗《海燕》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当时正是俄国1905年革命前夕最黑暗的年代。

  三、诵读,整体感知文章。

  1.学生自读全文,初步感知文章。,疏解、积累字词。

  2.学生听录音范读,思考:

  (1)体会文章的朗读感情处理,注意重音、停顿和语速。散文诗有什么特点?

  (2)海燕是一个是什么样的形象?课文中赞美海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

  (3)作者写海鸥、海鸭、企鹅的目的何在?

  (4)本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四、深层探究

  全班有表情的朗读课文。小组讨论探讨下列问题:

  1.本文在象征手法的运用有什么特点?

  2.本文如何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方法?

  3.作者为什么多次大声疾呼暴风雨的来临,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五、总结

  《海燕》是一首色彩鲜明的抒情诗,又是一幅富有音乐节奏和流动感的油画。他把诗和散文的特点结合起来,又表现出音乐美和绘画美,文笔粗犷,气势磅礴,色彩厚重,情感激越,给人以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本文最重要的写作特色是象征手法的运用。象征作为文学创作中一种重要的表现方法,也就是所谓的托义于物。它能够使不容易或不便于直接说出的思想感情委婉、曲折、含蓄地表达出来,而且化抽象为具体,使思想更加形象、可感,极大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在今后的阅读中,我们要仔细揣摩。

  六、分组朗读

  将全班分成三组,分别朗读三个场景,体会作者在这三个部分情感上的变化和语气、节奏的变化。

  七、课堂作业

  研讨与练习三、四。

  板书设计

  海燕

  高尔基

  结构

  形象

  手法

  画面一:渴望暴风雨

  海燕:英勇无为、乐观豪迈(正面描写)

  象征

  画面二:搏击风浪

  海鸭

  比喻

  迎接暴风雨

  海鸥

  恐惧胆怯(侧面描写对比烘托)

  拟人

  企鹅

  反复

  画面三:呼唤暴风雨

  对比

八年级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奇幻、葱茏、叹服、海枯石烂”等词语。

  2.反复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节奏韵律之美和前后照应的结构特点。

  3、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生物进化探究的兴趣和爱科学爱文学的思想感情。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反复朗读,感受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节奏韵律之美。

  教学难点

  联系生物学的相关知识,激活联想想像思维,揣摩品味语句,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或录音机及示范朗读磁带、投影仪)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想]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感知诗歌大意。设疑探究,调动想像力,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首尾呼应的结构美。

  教学过程

  一、导课、解题

  (导语)同学们,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随着自然环境的变迁,许多物种相继灭绝,但他们的生命信息被化石保存了下来。当我们面对这些化石,思绪总会把我们带进曾留下生命痕迹的远古洪荒。它们似乎在向我们叙说着亿万年前那奇幻的神话。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赞颂化石的抒情诗——《化石吟》。(板题,放投影理解化石意思。

  《化石吟》是一首科学诗。科学诗是以诗的形式写科学内容,全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从而赞美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吟”是古诗中的一种体式,内容多有悲愁慨叹之意,这里是赞颂的意思。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轻声朗读,勾画并疏解字词,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guǒ( )藏 骸( )骨 潜( )行

  躯壳( ) 猛犸( )

  (2)根据释义说出文中相应的词语。

  ①称赞而且佩服。( ) ②形容经历的时间极长。表示意志坚定,永不改变。( )③(草木)青翠茂盛。( )④奇异而虚幻。( )

  (3)回忆课文,在下列横线上填上恰当的修饰词语。

  ( )的神话 ( )的真理 ( )的骸骨

  ( )的密码 ( )的魔法师 ( )的雕刻家

  2.听朗读录音,学生感受其中对自然高妙的赞叹和节奏韵律之美。

  1听了录音后你有什么感受?请说一说。

  2仿照录音学读课文。

  提示:诗人以优美的语言,富有感情地赞颂了会讲话的奇异的化石。全诗节奏鲜明,声调和谐,音乐性强,并且以第二人称来称呼化石,亲切自然。诵读中要仔细体会语气语调的变化。

  三、理解诗歌内容。

  (1)小组合作完成:诗中的哪几节是诗人对化石的吟咏?分别吟咏了哪些方面(即化石说了哪些话)?

  (2)诗的第2节与结尾有什么关系?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口答)

  (3)化石重现的“逝去万载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请展开想象具体描述。

  四、品味、积累(任选一句说明喜欢的理由并做好积累)

  1、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

  2、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

  3、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

  研读诗文,你还有哪些喜欢的句子或有哪些思考和体验提出来,共同分享。

  五、课堂练习 分组朗读课文

  六、课堂小结

  科学家研究保存了古生物生命信息的化石,从中窥见了亿万年前像奇幻的神话一样的生物世界。诗人张锋饱含感情地赞颂了会讲话的奇异的化石,引领我们去遨游那远古洪荒、沧海桑田。遐思之余,我想,如何尽可能地去保护地球上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而不是让后世的人们在博物馆去慨叹、遐思,这更多地需要全人类珍爱我们生活着的这个星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七、课外作业

  收集有关生物进化的资料或卡片办一期手抄报。

  附:板书设计 化石吟

  发问、引发联想----抒写遐想、吟咏化石---强调深化、回应发问

  (1--2) (3--6) (7)

  总领 ---------- 主体 -------------- 总结

【八年级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八年级《背影》教学设计06-26

八年级《阿长与》教学设计06-28

八年级《敬畏自然》教学设计06-25

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01-04

八年级《苏州园林》教学设计05-09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敬畏自然》教学设计06-09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07-20

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04-27

《合唱》教学设计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