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怀念母亲》教学设计最新

时间:2024-05-07 08:21:13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课文《怀念母亲》教学设计最新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课文《怀念母亲》教学设计最新,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课文《怀念母亲》教学设计最新

课文《怀念母亲》教学设计最新1

  教学目标:

  1、准确认读课文中生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意思,一部分词语能运用。

  2、感受课文朴实的语言中所含的复杂的思母与思国之情。

  3、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

  准确认读课文中生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意思,一部分词语能运用。

  教学难点:

  感受课文朴实的语言中所含的复杂的思母与思国之情。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描述心中的母亲,引入新课

  母亲,多么熟悉的.字眼,多么亲切的称呼,我们曾无数次呼唤着母亲,无数次沐浴着母亲的爱。让我们一起轻轻地喊一声──母亲。

  你脑海中浮现怎样的形象?用一两个词语来形容。(练说:___的母亲)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母亲,都对自己的母亲有着一份独特的爱。著名学者季羡林的里,对母亲也有着独特的解释。

  二、初读课文,感受文中的母亲

  1、自由朗读课文,把生字新词读正确,把课文句子读通顺。

  2、交流哪些字词比较难读或者难懂,引导学生朗读,结合语言环境理解。

  3、选择自己认为比较难读的语句再读一读,请部分同学进行交流。

  4、再读课文,说说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作者有两个母亲,对这两个母亲有着同样的敬意和爱慕。)

  哪些自然段给了你这样的认识?

  三、抓住重点语句,理解生身母亲

  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感受对生母的怀念。

  1、谈感受,质疑。

  2、重点研读以下几句:

  ⑴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①理解寝不安席的意思。

  ②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作者会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是不是仅仅因为母亲的逝世。

  ⑵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

  ①联系上下文理解:我的愿望(随母亲于地下)终天之恨。交流自己的理解。

  ②真正让作者遗憾和痛恨的是什么?(无法尽孝,心存自责,愧疚之情。)

  ③补充资料,谈感受。

  ⑶我不忍想象母亲临终时思念爱子的情况,一想到,我就会心肝俱裂,眼泪盈眶。当我从北平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

  3、再读整段话。

  四、朗读文中的佳句,回想母亲

  1、摘抄词语。

  2、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母亲的爱。

课文《怀念母亲》教学设计最新2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真挚、避免等词语。能抄写对祖国魂牵梦萦的句子。

  2、感悟课文内容。能抓住关键词、句、段和日记,体会季羡林爷爷思念祖国的情感,感悟爱国情。

  3、感情朗读。

  4、搜集文中相关的资料。

  教学重难点与突破方法

  教学重、难点:能抓住关键词、句、段和日记,体会季羡林爷爷思念祖国的情感,感悟爱国情。

  突破方法:课前了解季羡林、阅读《永久的悔》一文,课堂上采用多读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关于季羡林的资料和阅读文章《永久的悔》

  《我的中国心》的歌碟

  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1、看了课题,你认为题目中的母亲指的是谁呢?让我们读读课文,揭开这个迷吧!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读课文,扫除生字障碍,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检查读书情况。注意正音:廷是后鼻音,怅是翘舌音,寝和频都是前鼻音。

  3、默读全文,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我对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对这两位母亲的怀念,一直伴随着我度过了在德国的十年,在欧洲的十一年)

  4、再读课文,想想文中的两个母亲分别指的是谁?

  (一个是生身母亲,一个是祖国。)

  5、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对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呢?生再读课文,找出句子。

  小组交流、汇报。

  (对自己的母亲:我痛哭了几年,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如今到了德国,来到哥廷根这一座孤寂的小城,不知道是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我看了她的神气,想到自己的在故乡地下卧着的母亲,我真想哭!

  对祖国母亲:我的'祖国母亲,我这是第一次离开她。离开的时间只有短短几个月,不知道是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我想到故乡,故乡里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却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我现在还真是想家,想故国,想故国里的朋友。我有时简直想得不能忍耐。心里思潮起伏,又想起故国了。一想到我的母亲和祖国母亲,就心潮腾涌,惶惶不可终日,留在国外的念头连影儿都没有。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对这两位母亲的怀念,一直伴随着我度过了在德国的十年,在欧洲的十一年。)

  6、检查句子勾得是否完整。

  7、朗读勾画的句子。交流读后的感受。

  三、细读怀念生母的句子,体会作者的真挚情感

  1、读怀念生母的句子,说说从哪些关键词体会到什么?

  (生抓住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泪流不止、频来入梦等词体会到作者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失去母亲的悲痛等。其中,教师可引导学生理解寝不安席,频来入梦的意思,结合对《永久的悔》的阅读,进一步体会到作者对生母的敬意和真挚的情感。为理解对祖国母亲的情感作好铺垫。)

  2、有感情地朗读这几个句子。

  四、练习

  1、写生字,对难写的字和易错的字,教师进行指导。如:寝、朦、胧、频、挚。

  2、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感情朗读怀念生母的句子。

  二、细读怀念祖国母亲的句子,体会爱国情感。

  1、自由读句子,说说自己的感受。

  2、结合课后练习,重点体会以下三个句子

  (1)出示第一句:我的祖国母亲,我这是第一次离开她。离开的时间只有短短几个月,不知道是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

  教案《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怀念母亲》教案与反思》,频来入梦。想想频来入梦是什么意思?

  (常常进入梦乡或梦境。)

  祖国母亲频来入梦的原因是什么呢?(我第一次离开祖国,我热爱祖国)

  从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作者有一颗爱国心。强烈的思国情。)

  请有感情地读读这句话。

  (2)出示第二句:然而这凄凉却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为什么我在想到故乡、老朋友时,心里感到凄凉,却又是甜蜜的呢?

  (因为我深爱故乡、深爱老朋友,虽然我身在异国他乡,暂时不能与他们见面,但他们在我的心中永远都是美好的,所以我在想到故乡、老朋友时,心里感到凄凉,却又是甜蜜的。)

  从这句话,我们能感受到什么?(作者认为故乡、朋友都是最可亲、可敬的,在心目中,不管身处何地,他们都是美好的,令人回味的。足以看出他的思乡情、爱国情。)

  有感情地朗读。

  (3)出示第三句: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在你的想象中,母亲的面影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谈。(只要不偏离主题。)

  有感情地读。

  3、从其他几个句子,你又感悟到什么呢?

  4、齐读这几个句子,想想这几个句子让你体会到什么?把自己的感悟通过读表达出来。

  在1984年的春节联欢会上,香港歌星张明敏唱了一首歌,震撼了所有中国人的心,你知道那首歌的名字吗?

  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来唱唱这首《我的中国心》吧!

  唱完这首歌,你有什么想说的呢?

  总结:这首歌唱出了所有海外游子的心声,虽然他们常年漂泊在外,可他们始终不忘自己的祖国,不忘自己是一个中国人。

  最后,让我们深情地朗诵这首《我的中国心》

  三、作业

  1、抄写对祖国魂牵梦萦的句子。

  2、搜集关于爱国方面的歌曲、散文。

  板书:

  怀念母亲

  崇高的敬意真挚的爱慕

  生身母亲=祖国母亲

  【自评反思】

  我个人对本篇设计的最得意之处是板书。你觉得呢?它简洁、巧妙,它不仅突出课文重点,而且体现两位母亲在作者心目中的分量。板书的设计体现了文章的线索,所以根据板书,我的问题设计比较精要,与课后练习结合,注重了提高课堂效率,还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让他们通过读表达自己感悟到的情感。

  课文的结束部分设计得也很有创意,本来教材是朗诵诗,我把它设计为先唱后朗诵,因为音乐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在音乐的氛围中,人会显得轻松,而且学生更易接受,更容易表达和抒发自己的情感,这样最后朗诵诗歌时,学生的情绪会更饱满、感情会更到位。

  本课,作者的情感是很深沉的,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因而教学此课前,可引导学生了解季羡林的成长过程和拜读《永久的悔》一文。至于如何更好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深层的思想感情,我还得思考。

课文《怀念母亲》教学设计最新3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真挚、防止等词语。能誊写对祖国魂牵梦萦的句子。

  2、感悟课文内容,能抓住关键词、句、段和日记,体会季羡林爷爷思念祖国的情感,感悟爱国情。体会季羡林爷爷思念祖国的情感,感悟爱国情。

  【教学重点】

  体会季羡林爷爷思念祖国的情感。

  【教学难点】

  能抓住关键词、句、段和日记,感悟爱国情。

  【教学准备】

  同学搜集关于季羡林的资料和阅读文章。

  【课时布置】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自渎,交流生字词。

  2、默读全文,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3、再读课文,想想文中的两个母亲分别指的'是谁?

  4、你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到了什么?

  三、朗读课文,用横线勾出关键词句,加深体会

  1、找出写怀念生母的句子,反复读,想想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2、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你是从哪些关键的词句中体会到作者的感情的?

  3、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4、作业。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二、(接第一课时)继续交流感受深刻的句子

  1、重点体会祖国母亲的句子:

  出示第一句,有感情地读读这句话。

  出示第二句,有感情地朗读。

  出示第三句,有感情地读。

  2、从其他几个句子,你又感悟到什么呢?

  3、“对这两位母亲的怀念”作结。

  三、读文体会表达特点,有机拓展

  1、通读全文,说说这篇文章的写法与其他的文章有些什么不同。

  2、读文拓展,想象习作。

  四、听音乐读诗歌,升华情感,结束教学

  1、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来唱唱这首《我的中国心》吧!

  2、朗诵文后诗歌《我的中国心》。

  3、唱完这首歌,你有什么想说的呢?

  4、课后作业。

【课文《怀念母亲》教学设计最新】相关文章:

课文秋天的怀念教学反思12-24

课文鲸的教学设计08-01

《怀念母亲》教学反思05-24

怀念母亲教学反思04-20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03-31

松鼠课文教学设计12-06

课文《找春天》教学设计03-03

《冬冬读课文》教学设计03-08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范文12-21

六年级语文《怀念母亲》教学设计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