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

时间:2024-08-06 12:30:15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晏子使楚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晏子使楚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晏子使楚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

晏子使楚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理解晏子说的话的含义,体会晏子的语言中蕴含的智慧。

  2、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字,理解重点词语。

  3、了解晏子出使楚国,有力地反击楚王的三次侮辱,维护了齐国的尊严的故事。

  二、教学重点重点:

  精读晏子的话,理解句子中含着的意思,体会晏子的智慧和口才。

  三、教学准备:

  小黑板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今天我们认识一个人,板书晏子。谁知道这个人?(原名晏婴,春秋时期齐国的国相,著名的外交家。)请同学说几个带“子”的人物。(孟子、孔子、孙子等)为什么这些人物可以称——子?其他的随便什么人都行吗?(不行,子是古代对有贡献的男子的尊称,所以不是谁的姓后面都可以加个“子”。)今天我们学习课文《晏子使楚》,齐读,理解题目。

  (二)初学课文:

  1、自己轻声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读通课文。

  2、检查学习情况:

  (1)字词:侮辱敝国规矩囚犯淮南柑橘枳盗贼赔不是;

  (2)读通课文带小黑板上生字的句子。

  (3)读课文一、二自然段,你知道些什么?(楚王想趁机侮辱晏子)侮辱晏子就是侮辱——齐国。楚王几次侮辱晏子?晏子是这么好欺负的吗?所以结果都是——晏子胜利了。让我们来学习第三自然段,看看楚王怎样侮辱晏子。

  (三)细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1、请同学读,认真听,令你最气愤的是什么?最佩服的是什么?最开心的是什么?

  2、学生交流。

  板书:

  气愤:让晏子钻狗洞

  佩服:晏子的.话

  开心:楚王只好吩咐打开城门

  3、指导读晏子说的话,(出示句子)晏子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楚国是狗国)假设晏子看到狗洞掉头回去了,会是什么后果?晏子直接说楚国是狗国,又是什么后果?从这里,你佩服晏子的什么?(智慧和口才)

  4、接待的人把晏子的话传给了楚王,是怎样传达的?(训练说话)楚王如果硬要晏子钻狗洞,会是什么后果?所以他只好吩咐打开城门,迎接晏子。

  5、指导朗读,看板书小结学习方法。

  (四)自学课文第四自然段。

  1、分组进行自学。

  2、汇报交流:

  气愤:说齐国没有人,没把晏子放在眼里。

  佩服:晏子说的话

  开心:楚王只好赔着笑

  3、请学生读晏子说的话。

  出示:晏子严肃地回答:“……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你读懂些什么?谁能用成语说说晏子的话?(张袂成阴、挥汗如雨、摩肩接踵)

  出示: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所以派到这儿来了。”你知道晏子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吗?(国是下等国家)你佩服晏子的什么?(没有直接说楚国是下等国家,也套住楚王的话)

  4、指导分角色朗读,研究几次笑:

  冷笑:楚王第一次失败,所以一见面就向晏子进攻,嘲笑晏子。

  赔着笑:无可奈何地笑,也是失败的笑。

  晏子故意的笑:胸有成竹地笑,自信地笑,胜利地笑。

  (五)教师总结,布置作业:

  用今天学习的方法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

晏子使楚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2

  第一课时

  一、简介背景,揭题

  1、师:距今二千多年前,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个群雄纷争的春秋战国时代,其中齐国和楚国是大国,而齐国的强大离不开一个人,此人虽然身材矮小,但能言善辩,口才极好,被派到其它国家执行外交任务,帮助齐国解决了许多外交上的争端,他就是晏子。

  2、板书课题,全班齐读——《晏子使楚》。

  3、师:谁来说一说你对课题的理解?

  4、指名回答。

  (晏子原名"晏婴","子"是古代对男人的一种尊称。使:出使。)

  二、扫清生字。

  1、开火车组词。

  2、由生提问比较难写或要注意的生字。

  三、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师: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你觉得晏子是个怎样的人?

  2、生自读课文。

  3、指名回答。

  4、师:课文讲了几个小故事?(3个)请同学们选择其中一个故事来谈谈晏子到了楚国以后就受到了楚王怎样的侮辱?用复述的形式把它介绍给你的组员。

  5、四人小组交流。

  6、全班交流,指名回答。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已初步学习了《晏子使楚》一文,知道了故事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派大夫晏子出使楚国,那么楚国是如何接待晏子的?晏子有辱自己的使命吗?出使的结果又是如何?这些都是这节课我们所要关注的。下面请大家打开课本,把文章速读一遍,用“——”划出晏子出使结果的'那句话。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3、全班交流,引导:

  (1)师:同学们真聪明,一下子就找到了,哪位同学大声读出来?

  (2)指名回答。

  (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4、从这句话你明白了什么?

  二、抓中心句,理解脉络:

  1、师:同学们,一句话往往能告诉我们许多信息,你认为横线上可以写些什么?

  A、在这之前,楚王(不断地侮辱晏子)。

  B、后来晏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挫败楚王的三次侮辱)。

  C、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2、指名回答。

  4、师:同学们可真认真,把长长的一篇课文就读短了。但要想真正理解课文,咱们还得好好研究。今天,咱们就抓住“侮辱”一词展开研究,去看看,在这之前,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

  5、师:请同学们继续读课文,划出三次楚王侮辱晏子的句子,并讲讲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三、学生交流

  1、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个5尺来高的洞。晏子来到楚国。楚王就叫人把城门关了,让让晏子从这个洞钻进去。

  (1)师:你能用自己的话讲得更简单一点吗?

  (2)指名回答。

  (楚王要晏子钻狗洞,想以此侮辱晏子达到侮辱齐国的目的。)

  2、楚王对他瞅了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人了吗?”

  (1)师:该怎样读这句话(瞅、冷笑)。

  (2)指名读,全班读。

  (3)师:这句话表达了楚王对待晏子是什么态度?

  (轻视晏子没才干,想以此侮辱齐国没人才的目的。)

  3、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情?”

  (1)师:楚王说这句话是要侮辱齐国人什么?联系上下文解释。

  (2)指名回答。

  (楚王借此讥笑齐国人没出息,齐国社会风气不好。)

  过渡:

  楚王对晏子的侮辱真可谓是居心(叵测),处心(积虑),用心(不良),同学们积累的词汇还真多!面对楚王一次又一次的侮辱,晏子又是如何反击的呢?

  四、学习晏子反击

  1、师:咱们先去看看,晏子第一次回击楚王的语句,是哪个句子?

  2、指名回答。

  3、师:晏子为什么这么回答?他这么说的结果如何呢?

  4、生:访问正常的国家开城门,访问狗国钻狗洞,楚国让我钻狗洞。所以楚国是狗国。楚王只好吩咐打开城门,把晏子迎接进去。

  5、师:楚王这城门打得是无可奈何啊,要不然就承认国家是狗国了,自己是狗王了。从这次的回答中,我们又进一步体会到了晏子的聪明才智。他不仅维护了自己的尊严,而且还把这种侮辱还给了楚王,让楚王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番话的确巧妙。

  6、小结

  是啊,面对这意想不到的侮辱,晏子只有冷静的反驳,不卑不亢地把侮辱还给楚王,才能维护自己和齐国的尊严,又不伤了两国的和气。

  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反复朗读——仔细思考——结合自己的理解,都学懂了晏子第一次反击,而好戏还在后头。现在请大家利用这种方法学懂之后的二次反击,四人为一组,读二、三次反击的话。

  7、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8、全班交流完成习题。

  A上等人访问上等国,等人访问下等国。

  我是最下等人,访问楚国。

  所以楚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淮南自然条件好,产柑桔。淮北自然条件差,产枳桔。

  齐国人在齐国安居乐业,在楚国当强盗。

  所以楚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师:请大家思考,课后的第二个问题。它说的故事是文中的哪个部分?

  10、指名回答。(第五自然段)

  五、分析人物

  1、师:如果晏子回到齐国,齐王大喜,给他开了个庆功宴,你也去参加这个会,你讲一讲晏子为什么能取得胜利?

  2、指名回答。

  A、晏子才智过人,有善辨的口才。

  B、侮辱晏子就是侮辱齐国,在晏子的心目中,不会让自己的祖国受到侮辱,他爱国,所以促使他一次又一次维护了祖国的尊严。

  C、正义在晏子一方,邪不压正。他才会理直气壮。

  六、课外扩展——聪明人的题目:

  有一次,爱国将领吉鸿昌在街上走,一个美国人走过来傲慢地说:“我去过一座岛,岛上就缺中国人和猪这两样东西。”吉鸿昌听了,不紧不慢地说:“……”

  七、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晏子使楚》一文,懂得了晏子以智慧击退楚王侮辱。同学们,只有今天学好知识,才能像晏子一样,不辱使命,维护尊严。

  八、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2、完成《伴你成长》;

  3、预习《为了他的尊严》。

  板书设计

  晏子使楚

  楚王——————晏子

  (侮辱)—————(反击)————结果

  钻狗洞、是狗国、只好打开城门

  没人才、下等国、只好赔不是

  没出息、强盗国、只好陪着看

晏子使楚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3

  教师:

  董xx

  教学时间:

  20xx年5月12日第2节

  教学内容: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楚王是用什么办法三次侮辱晏子的,晏子是用什么办法反驳楚王的。

  2、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二)能力训练点

  1、课文中运用了推理形式,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对已有知识的运用能力。

  3、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学习晏子热爱祖国、维护祖国尊严的崇高品质。

  二、学法引导

  本课是一篇阅读课文,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小组讨论学习”教学法,深入探究课文内容。

  综合运用前面学到的阅读基本功,通过读、思、议、演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理清叙述顺序,并通过感情朗读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1、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晏子是如何对待的。

  2、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二)难点

  理解晏子反驳的话。

  (三)疑点

  晏子的话为什么那么有力并能反驳得对方无话可说?

  (四)解决办法

  1、主要通过阅读、思考、自学、讨论、表演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晏子临危不惧和爱国精神。

  2、表演是指把课文内容通过表演的形式再现出来,它形象直观,形式自由,实用性强,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一种活动方式。课堂表演可以突破课文的重点、难点,促进知识的巩固,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地思考,大胆地想像,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取知识。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学生课前自学字词,朗读课文。

  2、结合课前预习,讨论交流,教师点拨归纳总结。

  3、学生角色表演。

  五、教具准备:小黑板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步骤

  (一)揭题并解题

  板书课题:。

  上节课,老师布置了预习任务,谁能根据自己的预习向大家介绍一下晏子?(晏子,姓宴名婴,字平仲,“子”是古代对人的尊称。)“使”和“楚”是什么意思?谁再用通俗的话讲讲课题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字词的掌握情况。

  2、根据课文预习的提示,想想课文讲了几件事,都是什么事?

  3、交流以上问题。

  课文讲了三件事(进城门——见楚王——赴宴席),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晏子每次都反驳了楚王,维护了齐国的尊严。

  (三)深入探究课文,突破重难点

  默读课文,思考并勾画理解:

  1、楚王为什么要侮辱晏子?

  2、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晏子是怎样反驳的?

  3、楚王三次侮辱晏子,结果怎样?

  小组讨论交流,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记下来,待全班交流时共同解决。

  全班交流。(指定一个小组回答,其他小组作补充,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并相机板书。)

  小结:楚王仗势欺人,想显显自己国家的威风,侮辱晏子,实质是侮辱与楚国平等的齐国,晏子每次都能因势利导,逼楚王于被动地位,维护了国家的尊严。

  4、晏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四)理清课文叙述顺序

  学生快速测览课文,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你是怎么体会到的?

  指名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谈谈本文的写作顺序。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作相应的点拨。

  (五)表演的故事。

  教师提示学生注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几方面。

  (六)布置作业

  1、摘抄好词、好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完成配套练习。

  诚请各位教师提出宝贵意见!

晏子使楚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读懂课文,并能体会“侮辱”和“尊重”这两个词语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晏子是怎样智斗楚王的,为什么晏子的话会驳得楚王无言以对?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代,出现过许多政治家、思想家,晏子就是其中的一个。晏子是春秋时代齐国人,当过齐国的宰相。晏子善于言辞,机智果敢,是当时著名的外交家。这篇课文就是写晏子的故事。

  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语句,说说课题中的“使”作什么解释?并且说出课题的意思。

  二、读课文,自学字词。

  要求读准生字字音,理解字词。

  三、再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1.课文写了晏子的几个故事?从哪里到哪里是写这几个故事的,给课文分段。

  2.读课文中的三个小故事,用晏子说的话概括每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四、阅读理解第一个故事。

  1.默读思考: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

  2.晏子说“楚国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这句话的言下之意是什么?

  理解晏子的推理方法:访问狗国得钻狗洞,楚国开的是狗洞,所以________

  3.楚王听到传话,为什么只好吩咐打开城门,楚王当时是怎样想的?

  4.有感情地朗读这个小故事。

  (二)阅读理解第2、3两个故事。

  1.默读思考:这两个故事中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晏子是怎样回击楚王的,结果怎样?

  结合填空理解晏子话的含义:

  (1)上等人访问上等国家,下等人访问下等国家,我最不中用,所以派我来访问楚国,因为楚国是____。

  (2)齐国人在齐国安居乐业,到了楚国却做起了强盗,因为____。这句话中的“水土不同”是指____

  2.有感情地朗读两个小故事。

  (三)总结课文,巩固练习。

  1.朗读全文。读后讨论:晏子是个怎样的人?(机智果敢,善于言辞,热爱自己的国家)

  2、课本剧表演比赛,体会“侮辱”和“尊重”这两个词语的含义。

【晏子使楚 《晏子使楚》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晏子使楚教学反思04-20

《晏子使楚》教学反思04-20

《晏子使楚》说课稿12-16

晏子使楚北师大版教案04-17

《晏子使楚》读书笔记11篇02-13

《晏子使楚》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04-09

《晏子使楚》读后感05-01

观《楚门的世界》有感02-06

《楚门的世界》观后感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