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什么》教学设计优秀

时间:2024-10-15 08:19:24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幸福是什么》教学设计优秀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幸福是什么》教学设计优秀,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幸福是什么》教学设计优秀

《幸福是什么》教学设计优秀1

  设计理念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篇略读课文的教学,要充分让学生自主阅读和表达。根据本课童话特点,通过自主阅读,了解童话的主要内容,抓住文中人物的语言并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进行有效的合作指导,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获得感悟和启迪。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编排剧本并能积累运用文本语言。

  3、通过表演,懂得幸福的.,并学会珍惜幸福。

  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中所讲的幸福的含义。

  教学过程预设

  一、激趣引入课文,明确学习要求

  1、同学们这一单元要求我们和同学们合作演童话,这节课我们就来演童话《幸福是什么》。

  (板书课题)

  2、要演好童话,我们先要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还要写好剧本。

  (播放《幸福拍手歌》调节气氛)

  二、初读了解内容,学当编剧

  1、请孩子们自由读课文,要求:

  读准、读通课文,生字处、难读处多读几遍。

  2、了解故事大意:

  要演好这个童话,首先得有剧本,这篇童话篇幅较长,默读故事,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

  ⑴同学们交流:

  课文讲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先指名学生说。再师生合作概括出课文主要内容。)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提纲:

  第一幕:

  时间:从前的一天。

  地点:树林的老泉旁。

  人物:牧童甲、乙、丙,智慧姑娘。

  牧童甲:来,咱们把这口老泉清理一下,再挖一口小井,好不好?

  牧童乙、丙:好。

  (快乐地)

  ……

  第二幕:

  时间:十年后的一天。

  地点:树林的小井旁。

  人物:青年甲、乙、丙,智慧姑娘。

  青年甲:你们知道我这十年做了些什么?我们分手以后,我到一个城市去了,进了学校,学到了很多东西,现在是一个医生。

  青年乙、丙:你弄明白是什么了吗?

  ……

  (第一幕以教师的导为主,第二幕放手让学生自己列。)

  板书:

  清理老泉、给病人治病、做过很多事、耕地种麦子

  ⑵根据学生补充的剧本或板书,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交流:三个牧童清理老泉,因而得到智慧的女儿的祝福,并让他们自己去弄明白幸福是什么。十年后,三个青年与智慧的女儿在小井旁边再次相遇,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亲身体会到了幸福是什么!

  三、自主想象,研读重点片段

  1、请学生自读16~26小节,指导:

  充分朗读对话,想想三位青年体会到幸福是什么了吗?默读十年后三个牧童相聚时的对话并用直线划一划。

  交流回答:

  ⑴第一个青年对幸福的理解是什么?

  (学做医生,为人治病。)

  想象:医生为人治病,想象一下他给病人治好病后,他会说些什么,病人又会说些什么呢?再次齐读“弄明白了……”

  ⑵第二个第三个青年对幸福的理解又是怎么样的呢?并回答第二个青年对幸福的理解是:

  勤恳工作,对人有用。

  第三个青年对幸福的理解是:耕地种麦,养活多人。

  ⑶齐读三青年的对话。

  2、这是三个青年对幸福的理解,此时此刻出现了谁?(智慧的女儿)她说了些什么?用波浪线划一划。男生齐读,女生齐读,全体齐读。

  (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板书:

  靠劳动,尽义务,做益事。

  四、自演故事当演员

  1、交流剧本,再次熟悉角色。

  2、以四人组为单位合作表演。

  3、根据情况组织评议。

  五、再次感悟文本

  1、读了童话,编了剧本,演了故事,幸福是什么,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说一说。

  2、填空:

  幸福是,;

  幸福是,;

  幸福是。

《幸福是什么》教学设计优秀2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本课6个生字,读准“铁锹、诧异、耕地”等词。

  2、使学生懂得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来获得。人们从你的劳动中得到了好处和快乐,你也就得到了幸福。

  3、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初步的自主阅读能力,愿意的话可以和同学演演这个故事。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在三个牧童对幸福的寻找和认识当中体会幸福的真正含义。

  2、教学难点:理解智慧的女儿与牧童两次对话的深刻含义。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好奇,导新课

  1、幸福是什么?多少年来人们寻寻觅觅……在那遥远充满神奇力量的童话王国里,有一位谦虚、善良、美丽的智慧的女儿,她能告诉你幸福是什么,你们想知道吗?

  2、那就需要每一位同学静下心来细细读懂第十课。

  二、带好奇,初读文

  1、默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遇到难读的反复多读几遍。

  2、你能用上“先……再……接着……最后……”来说说课文是怎么叙述这个故事的吗?

  3、指名答,教师适当引导。

  (先写三个牧童把一口老喷泉挖成一口小水井,再写他们得到了智慧的女儿的祝福,并让他们自己去弄明白幸福是什么。接着写十年以后,三个青年与智慧的女儿在小井旁边再次相遇,此时他们已通过自己的'劳动亲身体会到了幸福。)

  4、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你可以将课文分成几大部分内容呢?

  5、师:幸福是什么?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吗?

  三、解好奇,精读文

  1、默读全文,想想三个牧童分手后,各自都做了些什么。

  2、同桌交流,列写小标题。

  3、师生交流。(板书:学做医生,为人治病;勤恳工作,对人有用;耕地种麦,养活多人。)

  4、十年后,三个牧童已经变成三个青年,他们明白什么是幸福了吗?从哪些句子读懂的呢?引导学生交流中品读重点词句。

  如:“弄明白了,很简单。我给病人治病。他们恢复了健康,多么幸福。我能帮助别人,因而感到幸福。”

  仔细读读这句话,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让这个青年感到幸福的原因是什么吗?

  这里有两个“幸福”,你怎么理解它们的含义。

  你能想象这位青年是怎么治病的吗?当他看到自己的医术治好了病患时,心里会怎么想?会有怎样的感觉呢?

  又如:“他们感到自己只做了一件这么小的事,却给别人带来这么大的好处。”

  这三个青年曾经做过什么?对当时的他们来说,这是件怎样的事情?(生答:多么小的事情、多么快乐的事情等。)

  现在来看呢?从哪里你读懂了这是件给别人带来好处的事情?

  指名答。

  指导读好“小”与“大”的对比感。

  5、三位青年找到的幸福是什么?你再读读他们各自说的话,谈谈你的看法。

  6、指导读好这些句子,边读边想象他们找到幸福后满足的笑容。

  设计意图:好奇是引发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因为好奇所以求知,因为好奇所以探究,因为好奇所以记忆!

  四、留思考,引下文

  是谁让三个牧童去寻找幸福的呢?又为什么要去寻觅?她最终告诉牧童的幸福和你想的一样吗?

  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

  五、课后作业

  熟读课文。

  六、板书设计

  10、幸福是什么

  学做医生,为人治病;

  勤恳工作,对人有用;

  耕地种麦,养活多人。

  第二课时

  一、找人物,抓特点

  1、课文中有个人物,一直在指点着迷茫中的人们到生活中去体会真正的幸福,你知道她是谁吗?(指名答。)

  2、作者笔下的“智慧的女儿”这个人物形象有什么特点呢?(指名答。)

  师:她不仅拥有着神奇的力量,而且美丽、善良、谦虚,你从哪些语句体会到她的这些品质的呢?

  学生自由发言,围绕智慧的女儿出现的原因,引导牧童体会幸福的含义,揭示幸福的真正含义三大板块内容,找到有关语句,小组合作理解。

  二、谈体会,悟启示

  1、智慧的女儿把幸福的真正含义藏在了她说的话中,你能通过反复朗读,并结合三个牧童的经历体会到吗?

  2、小组讨论,师巡视了解学生想法。

  3、读智慧的女儿的话,结合三个青年的体会说说幸福是什么。

  (通过自己的劳动,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给人们带来快乐,这就是幸福。)

  4、联系自己的生活或三个牧童的行为谈谈对“义务”“有益”两个词的理解。

  5、朗读全文并想想本文给我们的启示。

  设计意图:在文本中感悟幸福,在生活中发现幸福,在和作者同眼看、同耳听、同心知的过程中体会幸福。

  三、品特点,学方法

  1、课文中智慧的女儿能够突然而来,飘然而去,有着非比寻常的本领,之前我们学习的《巨人的花园》一文中,谁也有着这样神奇的本领呢?(指名答。)

  2、想想原来你读过的童话故事和这两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你发现了童话故事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有什么特点吗?(指名答。)

  3、《巨人的花园》和《幸福是什么》在写法上也各有特点呢,你发现了吗?

  设计意图:归类与概括能帮助学习事半功倍!

  四、选作业,勤实践

  作业ab餐:

  a餐:选择几种动物或几件物品,以它们为主人公,编个童话故事。

  b餐:选择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和心爱的小伙伴一起表演表演。

  五、板书设计

  10、幸福是什么

  学做医生,为人治病;

  勤恳工作,对人有用;

  耕地种麦,养活多人。

  通过自己的劳动,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给人们带来快乐,这就是幸福。

  六、名言链接

  人类的一切努力的目的在于幸福。——欧文

  金钱和享受的贪求不是幸福。——赫拉克利特

  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

  想不付出任何代价而得到幸福,那是神话。——徐特立

【《幸福是什么》教学设计优秀】相关文章:

幸福是什么教学反思04-21

aieiui教学设计 《aieiui》优秀教学设计优秀06-23

《母鸡》优秀的教学设计优秀12-16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优秀优秀06-25

《乞巧》教学设计优秀08-02

《穷人》教学设计(优秀)12-28

《蜜蜂》教学设计优秀02-23

《琥珀》教学设计优秀11-14

《春》优秀教学设计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