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课桌手势舞一年级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课桌手势舞一年级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基础的课桌手势舞动作。
2、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舞蹈感觉。
3、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团体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掌握课桌手势舞的动作。
2、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舞蹈感觉。
3、形成团体配合的集体舞蹈。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音乐、课桌。
2、学生准备:舒适的运动服。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导入活动
1、教师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学生自由舞动,放松身体。
2、教师和学生一起完成一些简单的手势动作,如挥手、摇头、扭腰等。
3、教师提示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特别的舞蹈,叫做课桌手势舞。你们知道什么是课桌手势舞吗?"
4、学生回答后,教师简单介绍课桌手势舞的概念,并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先感受一下这种舞蹈的表演方式。
5、教师提问:"你们觉得课桌手势舞有什么特点?"
6、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予肯定,并进一步解释课桌手势舞的特点。
第二课时:学习动作
1、教师分组,每组4-5人,每组一张课桌。
2、教师示范并引导学生跟随完成一些基础的课桌手势舞动作,如敲击、拍打、旋转等。
3、教师观察学生的动作情况,适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4、学生分组练习,互相观摩、交流经验,并提醒彼此注意动作的协调性和整齐度。
5、教师组织每组轮流向其他组展示学习成果,并互相评价。
第三课时:整合表演
1、教师组织学生将学习到的课桌手势舞动作进行整合,并设计出一段小型的表演。
2、教师指导学生在表演中注重动作的节奏感和配合默契。
3、学生分组演练,并适时检查和调整动作的协调性和流畅度。
4、教师鼓励学生尝试自己设计一些动作,增加创意和个性。
5、每组展示表演成果,并进行集体评价和分享。
第四课时:总结反馈
1、教师与学生共同回顾整个学习过程,听取学生对课桌手势舞的体验和感受。
2、教师提问:"在学习课桌手势舞的过程中,你们有什么收获和突破?"
3、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突破。
4、教师总结教学要点,强调舞蹈的表演技巧和团体合作意识的重要性。
五、教学延伸
1、教师鼓励学生自主设计一段课桌手势舞,并进行小组比赛或表演。
2、学生可利用下课间或课外时间,通过观摩、学习其他舞蹈形式,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舞蹈水平。
3、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制作一段课桌手势舞的视频,分享给家人和朋友,展示自己的舞蹈才艺。
六、教学评价
1、通过学生在学习和表演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2、通过观察学生对表演技巧的掌握和团队合作的积极参与来评价学生的舞蹈能力和表达能力。
3、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评来评价学习效果和个人进步情况。
七、教学心得
通过教授课桌手势舞这种特殊形式的舞蹈,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舞蹈感觉,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团体合作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个性,让他们感受舞蹈的乐趣和美丽。同时,教师还要通过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不断提高技巧和自信心。只有通过积极的参与和努力,学生才能真正体验到舞蹈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
【课桌手势舞一年级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优质小学手势舞教案范文10-13
《阳光》一年级教学设计09-23
一年级影子教学设计08-09
一年级美术教学设计11-09
一年级《家》教学设计07-28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10-08
一年级语文教学设计09-08
一年级《动物儿歌》教学设计11-12
小学一年级教学设计范文03-06
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