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动物告别会》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动物告别会》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动物告别会》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珍重友情的精神
2、通过学唱歌曲,为下一步表演做准备。
教学重点:
注意区分2/4拍及3/4拍,并能按要求演唱
教学难点:
表演唱《小动物告别会》,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比较大的曲目,可能会有一定难度,需要靠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完成
教学准备
录音机、录音带《小动物告别会》、小动物头饰及场景布置 、 《小动物告别会》歌词。
教学过程
(一)学习歌曲《小动物告别会》:
1. 教师播放有关动物冬眠的画面。
2. 听录音范唱。
3. 教师分段、分句教唱,可放慢速度教唱。
4. 教唱第一乐段过程中,注意启发学生的情绪,应唱得抒情、优美。
5. 教唱第二乐段歌词。注意第二段与第一乐段在节拍、情绪、速度等几方面的区别。
6. 教唱第三乐段,注意情绪的'对比:小动物们在依依惜别,相约明年再相会。
7.学会歌曲后,第一、三乐段齐唱,第二乐段可按歌词内容分配角色演唱。由于歌曲较长、歌词较多,要求学生背唱有一定难度。学生能跟着录音比较完整地延长就可以了。在以后排练、表演的过程中,学生还有机会进一步熟悉这首歌曲。
(二)歌表演《小动物告别会》
1. 播放《小动物告别会》的伴奏带,请三个小组的同学分别上台,为大家表演本小组为歌曲设计的动作,并组织大家简单讨论。
2. 教师与学生中的骨干分子领先起舞,另两组同学,一组伴唱,一组学生用打击乐器奏出三拍子的节奏型(如“× × ×”、“× ×× ×”等)。
3.其他学生陆续加入,可以模仿教师的舞姿,也可模仿同伴们的舞姿,即使动作不太协调,也没有关系,关键是要参与,要能感受到三拍子的韵律。
4. 如场地条件稍差,无法让全班学生同时表演,也可分三组进行,分别表演歌曲的三个乐段。
《小动物告别会》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小动物告别会》表演《小动物告别会》
1课时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通过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珍重友情的精神
[智育目标]:通过学唱歌曲,为下一步表演作准备。
[素质发展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注意区分2/4拍及3/4拍,并能按要求演唱
[教学难点]:表演唱《小动物告别会》,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比较大的曲目,可能会有一定难度,需要靠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完成
教学准备
录音机、录音带《小动物告别会》、小动物头饰及场景布置、 《小动物告别会》歌词
学生活动设计
分角色演唱歌曲歌表演
教学过程
(一)学习歌曲《小动物告别会》:
1.教师播放有关动物冬眠的画面。
2.听录音范唱,
3.教师分段、分句教唱,可放慢速度教唱。
4.教唱第一乐段过程中,注意启发学生的情绪,应唱得抒情、优美。
5.教唱第二乐段歌词。注意第二段与第一乐段在节拍、情绪、速度等几方面的区别。
6.教唱第三乐段,注意情绪的对比:小动物们在依依惜别,相约明年再相会。
7.学会歌曲后,第一、三乐段齐唱,第二乐段可按歌词内容分配角色演唱。由于歌曲较长、歌词较多,要求学生背唱有一定难度。学生能跟着录音比较完整地延长就可以了。在以后排练、表演的过程中,学生还有机会进一步熟悉这首歌曲。
(二)歌表演《小动物告别会》
1.播放《小动物告别会》的伴奏带,请三个小组的同学分别上台,为大家表演本小组为歌曲设计的动作,并组织大家简单讨论。
2.教师与学生中的骨干分子领先起舞,另两组同学,一组伴唱,一组学生用打击乐器奏出三拍子的节奏型(如“× × ×”、“× ×× ×”等)。
3.其他学生陆续加入,可以模仿教师的舞姿,也可模仿同伴们的舞姿,即使动作不太协调,也没有关系,关键是要参与,要能感受到三拍子的韵律。
4.如场地条件稍差,无法让全班学生同时表演,也可分三组进行,分别表演歌曲的'三个乐段。
设计意图
为了上好本节课,事先要有一些准备,教师要准备一些头饰、面具,音乐教室也要适当布置一下,还要事先培养各班的音乐骨干,让他们在活动中起带头示范作用。
继续培养学生的演唱能力,根据歌曲的内容表现不同的情绪从中可以体会小动物们之间的友爱,知道珍惜友情。在表演活动中培养创造能力。
【《小动物告别会》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鲁迅《风筝》教学设计-教学设计07-08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08-31
《彩球的设计》教学设计04-07
教学设计09-04
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12-11
aieiui教学设计 《aieiui》优秀教学设计优秀06-23
《乡愁》教学设计11-08
《雷雨》教学设计10-15
爵士教学设计09-12
绝句教学设计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