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中国观后感

时间:2024-09-21 16:28:00 观后感 我要投稿

航拍中国观后感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从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透过观影,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深刻的感悟。可是观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航拍中国观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航拍中国观后感

  航拍中国观后感 篇1

  “这个世界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句话不知曾触动多少人的心灵,是当之无愧的早期网络鸡汤。近来,我竟也和这“鸡汤”狠狠的共情了。

  步入初二,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的深入,看着桌旁那堆积如山的辅导资料,重复着单调枯燥充满压力的现实生活,让人很难不去向往那理想生活中的诗和远方。身处这样不得不内卷又不想卷的两难境地之下,《航拍中国》这部纪录片向我伸出了援手。让我在这一地鸡毛的功课之中,冲上云霄,去往当下难以到达的地方,像鸟儿一样,哪怕只是在视觉上,探寻属于自己的诗与远方。

  一个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晚上,距离小中考还有一百二十五天,我倦了,合上书本,躺在沙发上,随手打开面前的电视。航拍中国熟悉的音乐随之想起,正在播放的是景洪市的天灯节。那是傣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夜幕下,人们围在澜沧江边,小心翼翼的.将自己手中的孔明灯,连同着心中美好的期望与祝福,送到天际之上。放灯的人群中,有祖祖辈辈生长在这里的景洪人,也有初来乍到的外地游客,有即将面临大考的学生,也有年过古稀的老人。他们或为自己,或为远在他乡的亲人朋友,送上自己最澄澈的祝愿。

  幸运,有时没那么容易得到。幸福,往往需要等待。每一盏光亮的背后,都是一个温暖的故事。那一刻,没有人会觉得孤单。万千的欢乐与希望,冉冉升起。

  关上电视,回归日常。只有真正经历过苟且的生活,才能体会真实的诗与远方。

  航拍中国观后感 篇2

  在新疆这广阔大地上,冰川雪岭与戈壁瀚海共生,高原山水景观蕴含在天山、阿尔泰山、昆仑山等世界名山之中,有着众多的雪域冰川、叠嶂雄峰、飞泉瀑布、珍奇异兽……

  小飞机下的大美新疆,你一定没有见过!

  当我们惯看平面的.新疆后,换个角度,把我们的眼球置于云端,把我们的视线俯投到这片大地时,除了惊叹,剩下的就只有震撼了……

  航拍中国观后感 篇3

  作为《航拍中国》的总导演,余乐坦言,直到看到网上观众评价,他才松口气。毕竟,这是一个以80后为主体的新鲜团队,能够给观众带来多大的惊喜,还是取决于团队是否提供了清新的语言,与观众是否保持了平等沟通的姿态,并且最终节目本身是否呈现出了该有的质量。

  六集纪录片中,最令人关注的,除了航拍下的美景外,人文因素贯穿其中,也成为一大看点。在“新篇”中,绿洲文明的特色,驼队、登山队、转场的牧民、城市的繁华都成为一部纪录片中令人惊艳的成分。

  “人文的部分必须要关注。如果只拍风景,没有人类参加,就太孤单太冷艳了,人文跟自然是密不可分的两个部分。在新,自古人类逐水而居,绿洲文明是我们看新的总体方向。而且,新位于内陆腹地,亚洲中心,与多个国家接壤,与多个文明在历史上有交融,在大部分人眼里,新这种独特的人文特点,给人带来新奇的感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向全世界介绍新。”余乐说。

  拍人文纪录片并不容易,更何况,还是一个50分钟航拍的片子,要让观众有耐心地看,并心生喜欢,更加不易。毕竟,社会发展已令大部分人被新型的生活模式划分到不同空间,要从空中看,无法施展手脚,而室外的航拍,只能大部分还是以农业文明为主。

  “所以在新,我们尽量以农牧业文明来展示人文环境。比如哈萨克牧民的转场,非常适合于航拍,他们经历了很长的路线,每个路段又有不同,整体拍摄下来,壮观震撼。”他说。

  而对于王连明,更大的感受是遗憾:“没拍够,还是有很多镜头没有呈现得太理想。比如沙漠、戈壁,应该加入一些更有生机的元素,比如人,以及更能体现新野性的元素。”他说,“新篇”只是一次预演,自己的公司已打算拍电影版新,真正想把新的魅力拍出来,还得是在大银幕上:“虽然航拍中国得到较好的反映,

  但我觉得,新魅力只释放了一半。还要再下点功夫,会更美,更震撼。”王连明说。

  航拍中国观后感 篇4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古迹被人们发现,它们的美丽被越来越多人看见,可它们也在这儿虚荣的浪潮中变了形。从最初的单纯干净到后来的商业化,从最初的空灵到后来的冷冰,从最初的水墨味变成了铜臭味。多少美丽只如惊鸿般被最初的一批人看见,后来的人看见的只是人为营造的美景,而非最本真的美,它们的美似乎有些不是味儿。

  多少人也在这商业化的浪潮中变了心,走了样。抓的贪官,也许最初都有一颗作文向着民众的心。在社会上,不断开阔视野,不断拓展阅历,开始挑战内心的底线。人活着活着,走着走着,直到被人点醒,才发现自己成了过去自己最讨厌的样子。但在这社会中,仍有人用一腔热情守住自己最干净的'本心,像不肯倒下的灯塔,为随波逐流的人们提个醒——勿忘初心。

  趁着美景尚未变成冰冷的赚钱工具,赶快记下。

  趁着本心尚未被所谓的黑暗污染,赶快记下。

  为己为人,留片净土,权做栖身之所。

  航拍中国观后感 篇5

  新疆,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蓝天、草原、高山、流水,在新疆是最常见的,但也是最美丽的景色。水果、舞蹈和音乐,是新疆最有特色的东西。

  远远望去是一块辽阔的平地,两边似乎没有了界线。黄土、绿草、布满这片平原。绿色的青草是一块又一块的平铺在平原上,没有突然凸起的地方,也没有坑地。像是一块块绿色的地毯,延伸开来,最末一端,便消失在茫茫苍穹和边缘大地的那一条地平线上。一些没有青草覆盖的地方,裸露着黄土。那土并不是干的,一脚踩上去,是又软又有弹性,但是若一不小心,便会摔在上面。可是当你爬起来的时候,身上不会有泥土,而是一滴又一滴的水珠。平原一直摊开至那条横在平原上的小河。远看,就像一条反射着银光的丝带。那河水并不是银色的,而是青色的,青中透蓝,就像是一块碧蓝色的玻璃,在阳光下闪烁着。在河流的中间,一块突起的岩石挡在了中间。河水抽打在石头的上面,分开成了两股水流。拍打出来的水花就从石头的边缘溅了起来,大片的水花,形成了两条仿佛在流动的丝绸。

  被河流分割出来的`高山,一直屹立在那儿。从平原开始拢起,越来越高,越来越崎岖,一直到顶峰,没有一处不是被青草覆盖的,也没有一处不是被阳光照得闪闪发亮的。山太高,虽然看不见山的背面,但能望见顶峰上方的天空。一望无际的天穹只飘着几株散开的白云,稀疏的白色云团在悠闲地飘着,一直飘到那条银丝般的地平线。

  是那一个个美丽壮观的自然景观,造就了香甜的新疆水果。走进果园,一阵绿意扑面而来。一个个架子,攀爬着一根又一根的枝条,一根根枝条上,挂着硕大无比的哈密瓜。绿色的哈密瓜垂直得挂在枝条上。一条又一条翠色的花纹爬满了这一个个哈密瓜。在瓜架边,堆着一堆又一堆的蓝色哈密瓜。一个个黄得发亮,黄得透光。架子上还挂满了葡萄。走入了葡萄的天堂,一个个还未成熟的小葡萄多得就已经把枝条给压弯了,可是那树葡萄看上去还是长不够,深紫色的葡萄就像一个个美丽的珍珠,没有阳光的照射,但还是晶莹剔透,闪闪发亮。

  壮丽的景观,充满魅力的风土造就了新疆的舞蹈。一名名中年男子,长着较短的黑胡子,颇有绅士风度地握着女子的手,另只手高高举起,弯曲着,摇动着。又把左手放在胸前,专注得忘记了周围的所有人,仿佛世界只有自己一个人在跳舞,脸上充满着欢快的笑容,是在自享受。

  新疆,果真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

  航拍中国观后感 篇6

  一.看了之后才发现原来中国可以这么美,海南,陕西,新疆,黑龙江,江西,上海。希望下一季可以有家乡。

  二.随记,1海南,海口的骑楼,三亚108米南海海上观音像,船型屋将船上岸后倒过来就成了房子,海南的环岛高铁,大洲岛两侧不同的风景,三沙市七连屿,“蓝洞”大海的瞳孔。

  2陕西,因为秦岭中国有了南方和北方,朱鹮是日本的圣鸟亦是国鸟,终南山隐居的高人,“自古华山一条路”,大雁塔是玄奘保存经书与佛像的,日本的京都是依照长安城为模板,建造的`城市,地坑院—另类的窑洞,黄河九曲。

  3新疆,天山天池,棉花糖是制作人民币的一种主要的成分,辣椒制作口红的成分,伊犁的八卦城,“天使的眼泪”塞里木湖,蓝绿色的湖水—罗布泊盐湖,楼兰古城丝绸之路。

  4黑龙江,雾凇奇观,在库尔滨长达4个月的“花季”,哈尔冰的冰雪大世界一年一度的盛典,雪乡,冰瀑奇观,火山口中的寺庙和天然湖泊,壮观的冬捕,哈尔滨的中央街国际味十足。

  5江西,江西庐山诗词文人墨客,轱岭cooling避暑圣地,庐山西海的心形岛屿,徽派建筑“马头墙”,“”舞龙凳”习俗一家出一人一灯一凳子连成长龙,“晒秋”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天井的寓意“肥水不流外人田”,一段佳话“在女儿出生的时候都会在后院栽种一棵樟树,和女儿一起长大,到女儿出嫁时便砍掉樟树做成一个樟木箱陪着女儿出嫁”,鄱阳湖的永吴公路,鸬鹚捕鱼,垂直落差约千米的上堡梯田,客家人的围屋防御工程,客家人的烧瓦塔加硫磺,滕王阁“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6上海,外滩临江20多栋西式建筑,外滩海关大楼的时钟,苏州河的白渡桥,朱家角古镇“小苏州”,豫园灯会,石库门,上海影视城老上海的样子,上海中心大厦穿越云海,上海国际动物园有来自五大洲的动物们,“一座永远年轻的城市”,佘山法国人的天文台,上海跨海大桥。

  航拍中国观后感 篇7

  上次,我们从地理课上看了一个《航拍中国》的陕西篇,感触很深,深深的感受到了祖国大河山的壮丽风景。

  首先到达秦岭,秦岭是南北方的分界线,秦岭的高大阻挡住了夏季的暖湿气流难以北上。因为秦岭,中国有了南方和北方之分,今天就去北方地区的陕西看看当地的自然人文文化。

  陕西最出名的名胜古迹就属兵马俑和秦始皇陵。秦国军人的形象仍在复制。在这些作坊生产的兵马俑最小的八厘米,最大的达37米,那是为韩国拍电影定制的,距离兵马俑坑1。5公里的西面,有一座87米的山坡,它是秦始皇陵的封土堆。秦始皇一生追求永恒,他也希望死后也有这样一个大帝国,为此秦始皇用尽他有生之年的全部时间。他的陵墓是一项耗时达39年的超级工程。

  跟随着镜头来看看陕西的城市风光,夜景的美,日出的`美,日落的很美,高楼大厦,街道上都是川流不息的东辆,西安这个名字已经被叫600多年,长安这名字被叫1500年,长安的地标是大雁塔,大多数建筑不超过10米的唐代,64米的大雁塔鹤立鸡群,从长安城的各个方向,人们都能看到它的身影,现在人们也在不断的为大雁塔加宽,大雁塔也长胖了。从天空向下看,看到了陕西的美丽景观。

  即使天天卧在家里,航拍科技也可以让你走遍全国,带你看看祖国的壮美河山。

  航拍中国观后感 篇8

  我是在哔哩哔哩上看完的《航拍中国》海南篇,看着弹幕里齐刷刷发出“好美啊”的赞叹,真心觉得祖国河山的壮阔和美丽,有机会真的应该多出去看一看这个世界,才不会局限于眼前的微小得失。就拿海南来说,这片祖国南端的神奇土地,从古至今孕育了无数靠海而生的人民,对于他们来说,大海并不意味着阻隔,而是通往远方的道路。从一颗顺着洋流而来的椰子,到迎着灯塔生生不息的赶海人,海南不但是一片充满生机的土地,更是蕴藏着无限希望的沃土。

  身为北方人,我曾有幸去过海南,最大的感受是蓝天碧海,水清沙白,迎着阳光看巨大的.南海观音像时,总有种身处世外桃源的错觉。比起北方的雾霾和沙尘,海南真的是太适合度假休闲了。我家亲戚每年冬天,都要带孩子固定去海南住上一个月,好躲开雾霾最严重的那些天。所以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从明星到普通人,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选择在海南买房子。即使一年只能住1、2个月,这片土地都算得上如今中国最适宜居住的地区前三名了。

  多亏有了航拍中国这档纪录片,才让我能看到除了天涯海角外,更多元的海南。我知道了这里有东南亚风情的骑楼建筑,也有从小渔村变身亚洲论坛永久举办地的博鳌。还知道了博鳌这个名字代表的是鱼多鱼肥的意思,所以说,有时候起个好名字有时候真的很重要。

  除了看到海南的美景和自然地貌外,我还看到了海南飞速的发展。这里有全球第一条环岛高铁,只需要3小时,就可以绕岛一周。也有时而波涛汹涌,时而风平浪静的蜿蜒海岸线;有尽情享受慢生活的内地游客,也有渴望搭上祖国发展列车的海南当地人。就像海南篇最终的结语一样,海南岛的发展,得益于当地得天独厚的富饶资源,更得益于祖国对海南逐年的重视,从自然经济到国防发展,未来海南的发展就像它身后的这片大海一样,前方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永无止境。

  航拍中国观后感 篇9

  正所谓,“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在茫茫的西北边疆土地上,停留在目光深处的好像只剩下苍茫戈壁和漫天风沙,好像只弥留了几座高耸入云令人望而生畏的雪峰。而在观看了《航拍中国——新疆》之后,却明白了,何为:“万木长毫开丽境,一池浓墨壮河山。”随着自天空之上俯瞰而下的镜头,目光在那一个个瞬间流转,新疆这个“塞外江南”的风姿慢慢呈现了出来。虽不是亲身所及,可那美景,的确让人身临其境。

  或许,新疆美在她的英勇奔放。新疆是世界上离海洋最远的地方,她未曾拥有浩瀚无边的海洋,可金黄的沙漠之上却有着比海更壮阔的绵延: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浩浩沙丘,积蓄的是祖国北疆那种英勇而不退缩的`磅礴气魄。自高空望去,那抹无望与希望交织的黄色,在脑海中深深地镌刻。

  或许,新疆美在她的清澈明朗。那五彩斑斓而隐藏着诡秘水怪传闻的喀纳斯湖,那波光潋滟的博斯腾湖和天池,想必苍穹之上的云翳也因之而驻足了吧。哦,还有那广袤无垠的大草原,绿浪滚滚,承载着牧民们的辛苦。

  或许,新疆美在她的风姿迷离。壁画连绵的高昌古镇,“神鹰猎隼冲霄汉的“魔鬼城,还有那隐藏着古文明的楼兰古国……一到处,一景景,无不展示着新疆的独特的风姿。难忘,她的瓜果飘香;难忘,她的荡气回肠。

  记住了她的芳香,记住了她的明朗,更记住这片宽阔土地为我们带来的力气,记忆中,守住了每一片繁花似锦。守住了每一寸沃土芳香,更守住了西北边陲那天镜浮空的模样。 166万平方公里的宽阔,166万平方公里的不羁与明媚,一寸寸土地,一丈丈江山,回荡着的是幅员宽阔的祖国永不磨灭的历史和辉煌。这部纪录片当中,我读懂了来自祖国边疆的魅力与感动,更读懂了让祖国的每一寸土地潋滟于世的光荣,新疆是我们一抹充溢绮丽的颜色,激励着我们心怀感谢地面对祖国大地宽阔的江山,新疆的帧帧流影,让我们学会继往开来,学会为了祖国的万古流芳而努力的决心,展翅吧,我们是雏鹰,我们定要一同努力,共绘祖国明丽的风景!

  航拍中国观后感 篇10

  伊宁,中国西部边陲的一座花园城市,她北倚天山雪峰,南临悠然西去的伊犁河,四周是美丽的西部大地,气候宜人,物产丰富,自然禀赋得天独厚,素有“花城”、“苹果城”、“塞外江南”之美誉,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称号。

  伊宁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民族风情浓郁,古称宁远,始建于1762年,为清代伊犁九城之一,1952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建市,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首府城市。现辖八乡一镇二场、八个街道办事处,全市总面积755平方公里,目前总人口52万人,有维吾尔、汉、哈萨克、回、蒙古、锡伯、乌兹别克、俄罗斯等37个民族。

  从空中俯瞰伊宁,既有宽敞大道和现代建筑群,又有小巷深处绿荫流水的维吾尔人家。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民族英雄林则徐纪念馆、拜吐拉清真寺、伊宁回族大寺、三区革命烈士陵园、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文化博物馆、汉宾乡果园八角凉亭、汉家公主纪念馆、喀赞奇民俗旅游等景区;也可以看到雄伟的伊犁河大桥,美丽的伊犁河滨。一桥横跨,碧水涌流,河水滚滚西去,超越国界,引人遐想。独特的风景名胜、源远流长的文物古迹和多民族文化异彩纷呈的人文景观,各民族服饰、文化的交融交汇,多姿多彩,令人陶醉。

  如今的伊宁,不但是伊犁河谷的物资交流中心和商品集散地,还是国内市场与中亚市场的.重要结合部,是我国向西开放、同中亚各国发展经贸的桥头堡。20xx年XX月的新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国家明确提出了成立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随后伊宁区35平方公里正式成为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为标志,伊宁市进入了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新阶段。20xx年,全市生产总值达113.9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14.0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706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8937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46.2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115.15亿元。

  面对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伊宁市始终有着勇为天下先的勇气和开拓精神,并明确提出未来五年城市的发展目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3.6%,到20xx年达到300亿元;三次产业比重调整到25246;人均生产总值到20xx年达到50000元,在河谷率先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0.3%,到20xx年达到24亿元,实现翻一番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0%,到20xx年达到210亿元……

  如花的伊宁,是美的世界,美的天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人扑入她的胸膛,享受美,体验美。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勤劳勇敢善良伊宁人会把这座“花城”建设成为充满生机的活力城市、民富市强的实力城市、环境优美的生态城市、安居乐业的幸福城市、团结稳定的和谐城市。

  航拍中国观后感 篇11

  夤夜看完《航拍中国》第一集新疆,真的很震撼,太美了,美哭了,也学到很多知识。看了第一集新疆,瞬间改变了对新疆沙漠戈壁和干燥荒凉以往的印象,感叹生命奇迹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突然想起,奇葩说第三季中,史航老师的一句引用霍金的话,遥远的相似性让人感动。万水千山,毫不相关的两个地方,出现你未见过的相似,特别让人感动。也彻底明白了,无知源于不了解这句话。当我们静下心,愿意去了解并接触,那份我们不了解且陌生的历史文化.自然奇观与社会背景,我们才能真正互相理解,相互包容。否则,那个地方,纵使是我们的国土,在我们的`心中也永远是异域。

  回首过往,注意到每个省份和它们的人民在我们内心形成的固化形象,正是因为我们对他们的不了解,这份不了解造成我们对彼此的偏见。因此,我们要真正做到互相了解,形成我们的世界观,我们就必须跟随镜头,或者身临其境,出去多看看。当然,也特别希望,高铁建设能联通新疆与国家各地,缩短我们的时空距离,真正拉近我们彼此想互相了解和理解的心。

  航拍中国观后感 篇12

  刷了《航拍中国》第一季最后两集,有点失望…江西这么一个物华天宝的地方,自然风光竟然只有这么点,而人文也并没有很大的可观性…

  大魔虽然除了崇明岛没啥风景可言,可高楼大厂也是特色,比较适合超级工程这种题材…

  第一季完整看下来,新疆第一。除了海洋,湖泊、雪山、峡谷、沙漠、盆地,应有尽有。不到新疆,不只中国之美,很可惜只能拍一集。

  黑龙江中规中矩,最东跟最北还是给这个省份带来了很多独一无二的美景。

  陕西有些小惊艳,颠覆了原来课本上的满目疮痍的印象,地图上满满的'绿色真是有点不敢相信。

  海南美中不足的是没能完整呈现海洋之美,三沙有可能是政治限制,并没有花大笔墨介绍,可惜了。

  航拍中国观后感 篇13

  纪录片《航拍中国·江西篇》以独特的视角——上帝视角,向观众展现了江西省的地理风光和人文风情,结构上可依动画制作的江西地图导航分为6个部分,形式上走马观花而不失探究,内容上简雅质朴而不失俊逸,看似单一的航拍镜头俯视芸芸众生,然则所到之处百转千回于绵延不绝的山川风情、忽远忽近至鄱阳湖沧桑的岁月年轮、碰撞在真实性画面与艺术性编辑的字里行间,表达出“江西之美”的主题。

  影片的6个部分犹如诗歌的分行排列,不但使影片在形式上充满美感,而且让影片得以通过真实的地理风貌展开叙事。然而,叙事的层次也很讲究,大体上可从三个层面体现出“江西之美”的主题:

  大自然的珍贵献礼——高空航拍的魅力。

  影片以庐山着手,航拍镜头一路向南,越过牯岭和白鹿洞书院来到西海。四个景点组成影片的第一段落,为接下来一整排绵延不绝的山川风情做了铺垫,为整部影片山水两脉做了引子。等于影片6个部分前3个可以归纳为山篇,后3个部分可以归纳为水篇,山篇以庐山统领,水篇以鄱阳湖驾驭。这些风景在高空航拍镜头下都显得气势恢宏,山依靠水的滋润、水环抱山的巍峨的画面频频出现,引人入胜的.同时,令人不由得发出对大自然的感叹。

  古人民的智慧结晶——低空航拍的细腻

  高空航拍让观众领略了造物主的鬼斧神工,低空航拍则进一步让观众看清了造物主之下人类智慧的结晶。

  影片前半段高空镜头翻山越岭——三清山、龙虎山、井冈山,低空镜头也适时抓住了其中的人文风情,比如近距离拍摄连四纸、悬棺安放、毛泽东旧址。与高空镜头的严肃性不同,低空镜头的调度更为灵活,景别也多元化。同样,在表现婺源村落和客家人的文化古韵时,低空拍摄也体现了应有的价值,推镜头和拉镜头呈现出马头墙、天井的时代变迁,升镜头和降镜头则左右逢源,勾勒出其独特的细节;烧瓦塔在一套全景、中景、远景的组合调度下火光四射,晒秋在均匀的移动镜头和快速叠画中向阳而生。

  影片后半段沿江而上,拍摄鄱阳湖和赣江,以及赣江滋养的城市。相比于崇山峻岭,江水则显得婉约得多,镜头多以低空拍摄为主,由此更能体现其生命的律动。无论是客家人的梯田、围屋,还是赣南两市的浮桥、楼阁,低空镜头都很好地展现出了它们的美,样式和作用也都被一一读解,仿佛是对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结晶的礼赞。

  历史文化的哺育传承——音乐、解说词、剪辑的张力真实性是纪录片的灵魂,但通过此片我反而更能深刻认识到艺术性对纪录片的重要,就像没有灵魂的人只是一具躯壳,没有真实性的纪录片仅仅只在名义上叫纪录片。然而,并不能说有了灵魂的人就一定优秀,他还需要正确的价值观和丰富的知识技能,同样优秀的纪录片也应该在真实性之上补充更多东西,那便是在纪录片范围内决定艺术性的配乐、解说词和剪辑。

  影片的配乐众多,但可以听出主题音乐只有一个,而且用了两个版本演奏,第一个版本出现在28分钟讲述长江的段落,包含高音女声、大小提琴、钢琴等乐器,配合厚重的男声解说词,仿佛历史的长河滚滚而来。第二个版本在48分钟讲述南昌赣江东西岸的夜景,主要以钢琴为主,既符合现代都市的丰富和奇妙,又诠释了人类对建筑这一艺术的古典追求与传承,历史的气息也随着这份追求扑面而来。

  “江西之美”可能远远不止于此,但影片依然优秀。从《航拍中国》这个大主题不难理解,它个性十足、特点明确,因此难免会有无法涉及的地方。不过,一部作品,只要能通过合理的艺术手法,将主题表达出来,就足够称得上优秀。最后,再让我们回味下那些未能提及的“江西之美”的航拍镜头:

  赣江支流中下游,落星滩、鄱阳湖,降水浅没茫茫草原,冬候白染海阔天空,鸬鹚笑江豚戏水,白鹭坐龙南围屋,傩班夜豫章闹市,滕王“序”金碧永存。

【航拍中国观后感】相关文章:

《航拍中国》观后感09-08

航拍中国观后感06-06

《航拍中国》观后感06-02

航拍中国观后感14篇06-05

《航拍中国》观后感8篇06-02

《航拍中国》观后感(精选14篇)06-06

航拍中国观后感15篇06-02

美景随拍感言12-03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09-05

《中国机长》观后感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