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案

时间:2024-11-26 07:14:33 教案 我要投稿

有关小学美术教案四篇

  作为一名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美术教案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小学美术教案四篇

小学美术教案 篇1

  第一周:准备课(学习目的性教育、规范教育、学习准备)、立方体的透视现象介绍。

  第二周:立方体的包装盒。

  第三周:圆柱体的透视现象。

  第四周:圆柱体的生活用品(实物写生指导)。

  第五周:各种各样的房屋(写生指导)。

  第六周:想象中的机器人(想象画)。

  第七周:变体美术字(书写指导)。

  第八周:同上

  第九周:手拉手的动物(铅画纸制作)。

  第十周:生动的纸面具(铅画纸制作)。

  第十一周:泥塑面具。

  第十二周:泥塑小动物

  第十三周:△中国画学习 * 牵牛花 *

  第十四周: * 梅 花 *

  第十五周:△结合中国画欣赏 小鸡

  第十六周:调皮的小猴子

  第十七周:戏剧人物

  第十八周:复习

  第十九周:测评、总结。

  准备课

  一、本册教材分析、介绍:

  二、安排学具准备:

  1、思想准备

  明确学习目的,进行纪律教育。

  2、预习,熟悉教材内容。

  3、学习用品准备:2B铅笔、直尺、水彩笔、彩泥、中国画颜料、毛笔(大、中、小白云)、墨汁、调色盘、毛毡、宣纸4—6张等。

  第一单元 立方体和圆柱体的透视现象

  一、立方体的透视现象

  教学目标:

  1、了解立体方形的结构,以和人眼所能够看到的局部(从各个角度)——最多三个面,最少一个面。

  2、使同学初步掌握“平行透视原理”和“成角透视原理”。

  3、能够初步运用立方体的两种透视原理,画出平行透视、成角透视的立方体结构的物体。

  重点:平行透视、成角透视的原理。

  难点:掌握并运用立方体透视原理。

  教师课前准备:立方体石膏模型,直尺。

  第一教时:平行透视,成角透视的原理

  教学过程:

  一、 出示石膏立方体模型。

  1、结合数学课同学接触到的立方体概念,让同学分析(引导、启发)立方体的12条棱。

  2、分成三组线(每组4条相同角度的线)。

  二、 引导、分析。

  依据人在观察立方体的视线高度,人的位置,立方体的位置(角度)。

  概括出:

  a) 视平线,中心垂直线、心点;

  b) 视平线,左、右消失点。

  这两种透视的条件: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

  导出课题《立方体的透视现象》。

  平行透视:(板书)条件——

  1、立方体的一个面平行对着你。

  2、人眼视线的位置:视平线。

  3、人的位置:中心垂直线。

  4、视平线与中心垂直线的交点:心点。

  平行透视三组线:

  1、水平线

  2、垂直线

  3、对准心点的线

  成角透视:(板书)条件——

  1、立方体的一个棱角对着你。

  2、人眼视线的位置:视平线(人的眼睛在视平线的中心)。

  3、视平线两端:左、右消失点。

  成角透视三组线:

  1、垂直线。

  2、往左边消失点对准的线。

  3、往右边消失点对准的线。

  三、根据以上所板书的原理:

  1、举例示范,平行透视立方体写生步骤。

  2、举例示范,成角透视立方体写生步骤。

  以上板书要求:同学作笔记

  作画步骤要求:同学能按顺序口头述说。

  四、同学回家温习所学知识。

  第二教时:立方体的包装盒——临摹(写生指导)

  教学重点:通过立方体包装盒的写生,掌握立方体的透视方法,提高同学的绘画技能。

  教学难点:培养同学笼统思维和从实物中提炼几何体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根据上节课要求(同学回家复习),抽查提问:

  1、立方体的透视现象有哪两种?

  2、平行透视的条件,三组线?

  3、成角透视的条件,三组线?

  二、分析讲解

  分析讲解平行透视条件、成角透视条件。

  重点:示范演示成角透视立方体画法步骤。

  三、写生指导

  根据P4第二幅照片中包装盒,作写生指导。

  四、巡视指导

  要点讲解,注意点(易错地方)重点提示。

  五、色彩、投影、花纹装饰等作业要求讲解。

  第三教时:各种各样的`房屋(写生指导)

  教学重点:通过对各种各样的房屋写生或描绘,进一步运用立方体透视原理,对房屋形体作出适当的分解,将复杂的房屋看作是多种几何体的合理组合,画出符合透视规律的房屋建筑画。

  教学难点:对同学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应变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研讨同学作业

  指出普遍存在着的问题(黑板示范解决)。

  二、指导观察

  1、指导同学观察房屋(看作类似立方体)。

  2、启发运用已学的立方体透视原理去画房屋。

  三、示范

  指导面对一幢房子(或照片中选一座):

  1、确定视平线左、右消失点;

  2、从人站的位置确定中心棱线的位置;

  3、通过立方体定位,修整成房屋的形状,划分结构。

  4、最终完成房屋构图。

  四、练习

  同学调整、修改稿件,教师巡视指导。

  五、典型作业研讨

  引导同学进一步修整作品。

  六、拓展

  安排同学课后从学校操场和教学楼阳台,观察和近的建筑群。

  第四教时:高楼——写生指导

  一、分析,描述

  通过实景观察,让同学述说从要求的角度所看到的高楼

  (角度、形状组合、色彩和细节,周围的环境等)

  二、欣赏范画

  1、出示范画“高楼”。

  2、讲解构图方法、思路,景物的取舍。

小学美术教案 篇2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观察和分析棋的组成部分、棋的制作方法,让学生有目的地设计自己的棋,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设计能力以及相互协作能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强化学生的设汁意识,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让学生有目的地设计一副棋,通过设计和制作得到快乐。

  难点:棋的制作、材料的.合理使用以 及设计是否美观、大方和实用。

  (三)学习材料

  图画纸、彩色打印纸、水彩笔、油画棒、剪刀、胶棒以及可以利用的废弃物。

  教学活动:

  组织教学

  导人新课

  提问:

  同学们下过飞行棋吗?这种棋怎么下?好玩吗?

  对棋的组成进行分析

  问:一副飞行棋由哪几个部分组成?棋面上有什么? (如说明、画面…)

  分组研究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以下几类问题:

  1、书上的图片里、你最喜欢哪一副棋?它的主题是什么?哪儿最有特点?

  2、就一副棋说说它的制作步骤。如果你制作这副棋会注意什么?

  3、说说棋子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如果是你的话,你还能做成什么样的棋子?

  以小组为单位分析不同的问题。

  总结回答。

  分析书上的作品。

  组际交流。

  讨论与分清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先看课本第16页的问题,根据问题设计本组的

  棋,然后明确每个人的分工。

  课后展示

  让学生说说本组的设计最有特点的地方和最成功的地方。

  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另外有什么教训需要吸取。

  一起来玩完成的棋子。

小学美术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能选用合适的颜色画出家乡的夜景。

  2.从描绘家乡夜景中,培养同学绘画技能和技巧,提高发明美的能力。

  3.画画家乡的夜景,培养同学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媒体使用

  欣赏课件简单的步骤图

  蜡笔、水彩笔、铅笔、橡皮

  重点难点

  重点:让同学了解夜景的特点,能用画笔来描绘夜间的景色,激发同学对生活的热爱。

  难点:引导同学自身去体会夜景的不同感受,选择合适的颜色来表示不同的感情。

  教学过程(公开课实验稿)

  一组织教学

  猜谜激趣:(略)(打一自然景观)

  过渡:星星在天上朝你眨着眼呢?这样的夜景怎么样?

  二新课教学

  夜景欣赏图片

  1、谈话导入

  2、提出要求:这些夜景图片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3、欣赏图片(课件)

  西湖平湖秋月

  香港兰桂坊

  德国国会大厦

  美国阿拉斯加

  美国阿拉丁

  中国北方

  讨论启发:夜景中的内容和它所体现的情绪以和感觉(热闹、宁静、动人、雄壮、奇丽……

  欣赏作品

  欣赏图画(课件)

  《星夜》凡高

  修《夜间的咖啡屋》凡高

  同学作品2幅

  考虑:哪些是大师的作品?

  提问:作者是用什么颜色来表示夜色的?

  讨论启发:用什么颜色来表示夜色的。

  欣赏同学作品(课本)

  欣赏临安衣锦小学同学作品。

  观察讨论:主要是用什么方法来画的(蜡笔水彩)

  三、同学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提出任务:向游客贵宾推荐家乡的夜景

  送出礼物:照片设计

  出示步骤:草稿(铅笔)——轮廓线(蜡笔)——夜色(水彩)

  (采用的方式可机动)

  四、作业展评

  说说你画的这个地方的是什么特点。(内容、画法、感觉等)

小学美术教案 篇4

  教材思路:

  本课是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美术课。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会对各种各样的事物产生好奇,这节课就是要让学生们的想法具体化,并用艺术的形式表达出来,同时培养他们创新的精神、严谨的态度,提高学生的创造、想象及表现能力。使学生在认识和情感上获得挑战的机会,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奇思妙想带来的情趣,激起学生思的兴趣。

  2、引导学生尝试以换位方式展开想象,体验动物的情感并能认识生命的重要性。

  3、在探索尝试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思维方式。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尝试以换位方式展开想象,体验动物的情感。

  教学难点:在探索尝试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思维方式。

  教学准备: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水笔、素描纸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涉奇

  1、读课题,引导学生初略感知本课内容。

  2、 抛出问题,引出本课所思的主体。

  3、出示图片(媒体演示)引导学生想象。

  (把学生引入“奇“中,自己去发现、感受。体验一种最为直接的感受——我是发现者。)

  二、图片探讨 ——寻奇

  1、出示图片(媒体演示),引导学生寻找图片中奇妙之处。

  2、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观后感。

  3、尝试换位,从动物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有感而发方是实感,寻奇之妙处,体验另一种思维角度,感受其带来的奇特效果。)

  三、尝试表现——表奇

  1、学生尝试创作,师作巡回指导。

  (有思应显,激思而表,情之所趋也。)

  四、作品展示——展奇

  1、举行“机灵鼠‘我最棒’”作品展。

  2、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

  (图式展示,易于交流,便于学生间的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吗。)

  五、拓展视野——论奇

  1、 出示图片(媒体演示),看了这些图片,你开心吗?

  2、你认为奇思妙想除了给我们带来快乐,还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

  3、出示图片(媒体演示),从这些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要讲的吗?

  4、出示“懒汉脚盆”(媒体演示),猜猜这会是什么呢?

  (奇之妙与何处,仅仅是愉悦身心吗?还可服务我们的生活,如“懒汉脚盆”等等,不正是一个很好的引子吗?)

  六、大胆创作——鼓奇

  1、聪明的你还等什么呢?展开你的奇思妙想,拿出你的画笔进行一次小小的发明吧!

  2、出示图片并播放音乐(媒体演示),学生创作,师作巡回指导。

【小学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美术教案11-03

小学美术教案09-28

小学美术教案02-22

小学美术主题教案05-20

【热】小学美术教案11-06

小学美术教案【热门】09-28

小学美术教案【推荐】10-05

小学美术教案【热】11-05

【荐】小学美术教案08-11

【推荐】小学美术教案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