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教案

时间:2024-09-17 21:16:25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北京教案范文汇总八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京教案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北京教案范文汇总八篇

北京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及演奏,让幼儿充分感受乐曲高低起伏的旋律,掌握乐曲的节奏。

  2.通过身体模仿动作的'练习,熟悉节奏,学习看图谱演奏。培养幼儿对打击乐器的兴趣。

  3. 并选择适当的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和手眼协调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及演奏,让幼儿充分感受乐曲带来的活泼、欢快的情绪。

  教学难点:

  通过身体模仿动作的练习,熟悉节奏,并选择适当的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活动准备:

  节奏谱、提示图片若干、CD、多媒体、打击乐器若干。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学解放军进教室。

  2.教师谈话,引出课题《我爱北京天安门》。

  二、基本部分

  1.教师与幼儿共同复习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调动幼儿已有学习经验。

  2.欣赏音乐,播放CD。

  听后提问:

  (1)这首乐曲是几拍子的?

  (2)乐曲的节奏感怎么样?

  (3)听了这首乐曲你想干什么?

  3.教师引导幼儿通过演唱学习拍节奏。

  4.出示图谱,教师引导幼儿看图谱分声部练习拍节奏。2/4 X X|X X|X X|X - ||

  2/4 X -|X - |X - |X -|XXX|X - ||

  5. 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图谱选择乐器演奏乐曲。

  (1)完整看节奏谱用手拍出节奏型

  (2)教师指着示意图谱并放慢速度,让幼儿尝试演奏。(3)教师指导幼儿看指挥完整演奏乐曲。

  6.自选打击乐器看节奏普进行演奏。

  7.看指挥用乐器演奏一遍。(提醒幼儿要注意看老师的指挥)

  三、结束部分

  1.教师总结:这首原本就很快乐的乐曲让我们用打击乐器配上伴奏,显得更加热闹、活泼起来,生活多美好啊,小朋友高不高兴啊?

  2.收拾用具,下课休息。

北京教案 篇2

  一、紧扣题眼,初步感知

  1.读课题,找准题眼“色彩”。

  2.默读课文,找到课文中能概括北京的“色彩”的句子。

  启发学生在首尾段落中,找总起句和总结句。

  总起句:深秋时节的北京城,很快便以她那壮丽而辉煌的色彩驱除了我的偏见。

  总结句:大自然有的,北京都有。

  3.根据总分结构,理清课文层次。

  二、紧扣题眼,体会理解

  1.课文主要是从哪些方面突出北京“壮丽而辉煌”的色彩的.?

  (第4、5、6段从“自然风光”,第7、8段从“人文景观”)

  2.自读描写“自然风光”的部分,勾画出自己感兴趣的句子,感悟北京色彩的“壮丽而辉煌”。

  3.自读描写“人文景观”的部分,对比古迹与现代建筑的不同色彩与风格,进一步感悟北京色彩的“壮丽而辉煌”。

  三、紧扣题眼,深化主题

  1.再读勾画出的概括全文的句子,想一想:这样的开头、结尾有什么作用?

  2.理解“大自然有的,北京都有”这句话的含义。

北京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了解北京的四合院的基本结构及居住情况,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2、理清课文的描写顺序,能按一定的顺序介绍建筑物。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1、阅读课文,了解北京的四合院的`基本结构及居住情况,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2、理清课文的描写顺序,能按一定的顺序介绍建筑物。

  教具:

  1、课文插图。

  2、故宫等房屋照片。

  教学过程:

  一、提示课题:

  1、板书计题。

  2、你曾见过哪儿的四合院,能说说它们的样子吗?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文,遇到不会读的字查字典。

  2、想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介绍北京的四合院的?介绍了四合院的哪几个方面。

  三、检查自学效果

  1、对字词掌握情况:

  字音:胡同和谐气氛

  字义:胡同坐北朝南和谐疏远

  2、课文按事物的几个方面介绍四合院:朝向、结构、作用、规模、居住情况这几个方面内容。

  四、指导学生分小组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展开讨论学习。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1、北京建筑物的特色:胡同、四合院。(古朴)

  2、朝向:坐北朝南。(吉利、阳光充足)

  3、结构:正房、厢房、南房(倒座儿)

  4、作用:

  (1)独居方便,便于联系,适合人多家庭居住。

  (2)正房----长辈厢房-------晚辈

  5、规模:小型四合院(普通老百姓)

  大、中型四合院(有钱人家如王府)

  6、

  (1)居住情况变化:A:过去:一家一户

  B:现在:许多户(挤、乱、和谐)

  (2)高层建筑:人际、家庭关系冷漠、感情疏远。

  (3)国外:仿四合院

  (4)激发学生自豪感。

  五、指导朗读课文。

  六、小结。

  《北京的四合院》一文介绍了四合院的朝向、结构、作用、规模、居住情况。我们可以模仿这种类型的文章进行习作。

  七、作业。

  完成课时作业。

北京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结合问题解决,让学生初步感受记时法产生的必要性,并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记时法。

  2.通过对比,树立学生辩证看待两种记时法的意识,并能熟练掌握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的互化。

  3.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并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两种计时法互相改写。

  教学难点:

  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刚才的铃声告诉我们上课的时间到了,对吗?那古时候的人们是怎样来确定时间的呢?请看大屏幕。

  伴随课件画面的呈现,教师介绍: 在古代,原始人白天外出打猎,晚上回到自己居住的山洞里休息。他们只知道用日和夜来表示时间。后来,人们发现一天中太阳影子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就学会了用测太阳影子的方法来确定时间。再后来,人们还发现,容器中的水或沙子,从一个小孔中流出的'时间是固定的,就想到用滴水或漏沙的方法来计算时间。

  提问:那么,如果今天我们需要知道时间,要看什么呢?(看钟表) (屏幕出现钟面,显示时刻10时)

  提问:你能读出现在钟面上的时刻吗?一般这个时刻你可能在干什么呢?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 上课 10时 睡觉 10时)

  提问:一天之中怎么会有两个10时呢?你觉得这两个10时是同一个时间吗?请看大屏幕: 夜里12时是一天结束的时刻,也是新的一天开始的时刻,这个时刻我们一般在做什么?(睡觉)就让我们从这个时刻开始,时针和分针转动起来了,这时我们应该还在睡梦中,渐渐地天亮了,该起床了,来到学校上课,现在来到了第一个10时,就是我们同学们所说的在上课的10时,太阳越爬越高,当它爬到一天中最高的那个位置的时候,就来到了中午12时,这时时针已经在钟面上走了整整一圈,一天结束了吗?吃过午饭我们又来到了学校进行下午的课程,很快放学了,回家了,吃过晚饭我们洗洗漱漱可能又要上床睡觉了,这时时针再次指向了10,就是我们同学所说的在睡觉的10时,时间继续在走,又回到了我们一开始开始的那个时刻,夜里的12时,完整的一天结束了。

北京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练习过程,使他们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及运用知识的技能。

  3.能看懂生活中常见的统计图表。学会分析统计图表中数据的变化情况,培养学生进行简单预测的能力。

  4.直观地认识角,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并能正确地数出角的个数。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确定东南、东北、西南和西北四个方向,并能正确辨认各个方向。

  2.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能够熟练地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

  复习要点:

  一、角的知识和认识方向

  1.复习角的知识: 回忆学过哪些角? 什么是锐角、直角、钝角? 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 独立完成第4题 校对

  2.复习方向知识 在地图上复习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 看图说说相对应的位置。 在小组内说一说完成第3题第(1)小题 每人设计出几条路线,求出长度,并在小组内交流,并进行比较哪条路最短。

  二、平面图形和统计图表

  1.一折并剪一剪回答问题 把一张正方形纸沿直线剪掉一个角后,剩下的部分是几边形,它有几个角,说说各是什么角? 让学生实际操作,由于有不同的剪法,就有不同的答案:

  (1) 三条边,三个角,一个直角,两个锐角;

  (2) 四条边,四个角,两个直角,一个锐角,一个钝角;

  (3)五条边,五个角,三个直角,两个钝角。

  2.根据统计表绘制统计图,再回答问题。 让学生按要求在方格里涂色,绘制条形统计图。 独立想想打算怎样组织小小运动会。 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

  3.小结

  说一说本书中哪些内容自己最感兴趣,哪些内容感到还有困难,提出和大家一起交流交流。

北京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践、操作和推算,让学生体验、联想,建立1千米长的观念。

  (三)情感与态度

  感受千米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重点:

  1、建立1千米长的观念。

  2、熟记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并进行初步的应用。

  教学难点:建立1千米长的`观念。

  课前活动:

  1、请学生沿100米跑道走一走,记录走完100米所需的步数。(一步大约是半米,100米大约走200步)。

  2、以小组为单位测量学校内从哪儿到哪儿的距离大约是100米。

  (从学校大门一直到南墙之间的距离大约是100米。)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软尺。

  教学过程 :

  一、多元复习、 需求导入

  (一)多元复习

  1、同学们! 你们知道自己的课桌有多高吗?先估计一下,再用软尺测量。

  2、咱们上课的教室有多高呀?谁来估计一下

  3、大家在回答问题时,用到了两个学过的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会用字母表示吗?

  板书:米m,厘米cm

  (二)需求导入

  1、(出示图片)北京到天津的距离能用米和厘米作单位吗?用厘米做单位是12000000厘米,用米做单位是120000米。

  2、读一读,说说读这两个数时的感受。

  (预设:不会读、数太大了)

  3、谁能换一个单位表示?读一读,说一说感受。

  (120千米,数比较小,读起来容易。)

  (预设1:能,可以换成千米。出示:120千米 。)

  (预设2:不能,不知道。引导:可以用千米表示。出示:120千米 。)

  二、利用体验、认识千米

  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

  千米也是国际通用的长度单位,你们知道它还叫什么吗?会用字母表示吗?

  板书:千米(公里)km

  2、了解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

  (1)同学们说一说在哪儿见过或听过千米这个长度单位?

北京教案 篇7

  中队活动目的:

  让学生了解奥运,发扬奥林匹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活动准备:

  电视机、影碟机、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出旗仪式略)

  (主持人甲、乙、丙、丁上,男女各2名)

  主持人合:腾飞的,相约在北京。

  甲乙合:我们出生在太阳升起的地方,

  丙丁合:那是一块美丽而神圣的土地。

  甲:它有山明水秀的南国景致,

  乙:更有雄壮粗犷的北国风光;

  丙:它有碧波荡漾的东海之滨,

  丁:更有浩瀚无垠的戈壁沙漠。

  主持人合:它的名字叫,万里江山--美如画!

  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盛开在祖国的阳光下。

  乙: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共同的名字叫中华。

  丙:我们从小爱祖国,祖国时刻装心中。

  丁:下面请听歌曲《爱我中华》

  甲:悉尼奥运的圣火已经熄灭。

  乙:中华健儿的辉煌已经铸就。

  甲:人在世界体坛上扬眉吐气。

  乙:健儿奋勇拼搏,英姿飒爽。

  甲乙合:华夏儿女--(队员合):无不感到激动万分。

  丙丁合:炎黄子孙--(队员合):无不感到骄傲和自豪。

  甲:队员们,在历届奥运会上,我省运动员也为江苏人民争了光。下面请**同学讲一讲女子羽毛球双打冠军葛非、顾俊的成长故事。

  乙:我们的首都--北京,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

  丙:从那里放射出五彩的光芒。

  丁:你热爱北京吗?了解北京吗?你看,我们请来了一群北京的队员,他们会给我们讲讲北京的事。

  队员一:北京的大街小巷贴满了申奥海报、广告。(队员们拉起横幅:祝北京申奥成功)

  队员二:北京已经开始修建新的公路、体育场和其它基础设施。

  队员三:北京承诺,将降低大气污染的程度,一些工厂已被关闭,小汽车、公交车正在更换清洁燃料。我们将要比悉尼的"绿色奥运"办得更好!

  队员四:1990年,举办的亚运会获得了圆满成功,我们坚信一定能成功举办奥运会。我们有这样的经验和能力,我们已做好了准备!

  丙:真精彩!我相信北京一定会成功!

  丁:那就让我们8年相约在北京!

  男主持人合:屈辱的历史,不屈的斗争。

  甲:曾几何时,人被称之为"东亚病夫"。

  乙:曾几何时,运动员被排斥在奥运大家庭之外。

  甲乙合:请听相声《漫漫奥运路》

  女主持人合:你对奥运了解多少,下面进行奥运知识竞答。

  甲:奥运会全称是什么?(奥林匹克运动会)

  乙:奥林匹克起源于哪儿?(希腊)

  丙:奥林匹克是什么?(更快、更高、更强)

  丁: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是谁?哪国人?(萨马兰奇,西班牙人)

  甲:0年9月在哪里举办的第几届奥运会?(在澳大利亚的悉尼,第27届)

  乙:北京申奥的结果是什么时候揭晓?(1年7月)

  丙:奥运会几年一度?下届在哪儿?北京申办第几届?(4年,希腊的雅典,第29届)

  丁:0年悉尼奥运会谁为夺得首金?(陶璐娜)

  甲:悉尼奥运会上,谁为夺得乒乓球男子单打冠军?又是谁夺得女子单打冠军?(孔令辉、王楠)

  乙:悉尼奥运会上,代表队共夺得金牌多少枚?(28枚)

  丙:在悉尼奥运会上名列第几?(第三)

  丁:申办8年奥运会的除了北京,还有那些城市?(巴黎、多伦多、大阪、开罗、吉隆坡、伊斯坦布尔、布宜诺斯艾利斯、里斯本、塞维利亚等九个城市)

  甲:了不起,大家对奥运了解得真不少。

  乙:已经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大体育王国。

  丙丁合:凭着这样的实力,我们一定能把第29届奥运会办得更加精彩,更加迷人。

  甲:请欣赏歌曲《拥抱明天》

  男主持人合:我们为申奥助威。

  丙丁合: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辉煌的梦想。

  队员们合:相信8年的奥运会一定会在我们的首都--北京举行。

  丙丁合:这是我们每个少年的.共同心愿。

  队员合:我们为申奥助威,为健儿加油。

  丙:你们为北京申奥都做了些什么?(几名队员展示自己制作的关于支持申奥的美术作品)

  队员一:我每天坚持锻炼身体,为的是向世界展示少年的健康体魄。

  队员二:我们每人养了一盆花,栽了一棵树,美化我们的祖国。

  队员三:我们自觉讲文明话,做文明事,向世界展示少年的文明风采。

  队员四:我还教爸爸、妈妈学习100句英语。

  队员五:我还给萨马兰奇爷爷写了一封信!(朗读信的内容)

  甲:我还写了一首诗《欢迎你,奥运》,下面请大家跟我一起来朗读。

  丁:队员们为了申奥成功,还真作了不少努力!

  丙:我坚信8年北京奥运会一定更加美丽,更加让人心驰神往。

  甲:我看到五环旗在长城上空飘扬。

  乙:我听到各种语言在北京荡漾。

  丙:相约在8年。

  丁:相约在北京。

  四名主持人合:让我们畅想8年北京奥运会。

  队员一:我正坐在观众席上挥舞着五星红旗,为健儿们加油!

  队员二:我们队包揽了羽毛球、乒乓球的所有金牌,五星红旗一次又一次地冉冉升起。

  队员三:我为女排重振雄风,勇夺金牌,流下了眼泪。

  队员四:男子游泳队进步了,奋力夺得金牌。

  队员五:昔日的马家军又跑上了环行跑道,披上了五星红旗。

  丙:中华健儿在奥运赛场上为祖国赢得了一个个荣誉,是什么在支持着他们奋勇拼搏呢?是慈祥的祖国母亲。下面请听歌曲《祖国,慈祥的母亲》(一个队员领唱,全体队员合唱)

  主持人合:朋友们,让我们8年相约、相约在北京,让奥运圣火在熊熊燃起!

  甲:下面请我们的辅导员。(略)

  主持人乙宣布队会结束。(退旗仪式略)

北京教案 篇8

  课题动物时装表演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1、以学生发展为本,体现素质教育要求和义务教育本质、

  2、构建灵活开放的语文教材体系,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以及促进学科之间的融合。

  3、发挥语文的人文教育功能,渗透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养健康的个性和爱美的情趣。

  4、利教利学,为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为教师与学生的创新,发长提供广阔的空间。

  5、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

  《动物时装表演》一课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4册第3单元第6课的内容。这是一篇介绍科普知识的课文、通过一场时装表演,介绍了五种动物的皮毛及作用,说明动物为了生存,都有自我保护性能和特殊性能,使人感到大自然中动物十分奇妙,有趣。

  学生情况:学生对于课文中提到的几种动物都比较熟悉,但对于它们皮毛的作用还不甚了解。

  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

  采取启发、合作、体验的整合学习资源的教与学的方式。

  教学准备:

  技术准备—设计制作课件,课堂演示使用的电脑设备等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查找资料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认知:

  1、能读写指定词语

  2、在讨论中了解动物的皮毛各有各的作用

  3、复习字词

  4、朗读课文

  5、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

  1、对大自然中的动物产生兴趣

  行为:

  1、自觉爱护动物、

  2、见到同学或小伙伴不爱护动物行为能劝阻

  教学过程(文字描述)

  一、激趣导入:(约3分钟)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生活间,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师:听音乐响起,森林里好不热闹!那里有什么事?

  (生:时装表演)

  师:这个时装表演一定很精彩,你想不想参观呢?板书课题

  小松鼠正带领远道而来的小白兔也赶来看表演了,但要通过一道读词语的智力闯关才能进得去,谁能帮帮它们?(出示词语课件,)

  二、粗读课文,整体感知:(约17分钟)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生活,发现动物时装的作用]

  1、动物时装表演开始了,(出示思考课件,)你发现都有哪些动物参加了时装表演?你最喜欢哪个小动物的时装?轻声读一遍课文,边读边用笔圈出来、

  2、学生读后回答上面的'问题(板书五种动物名称)

  3、(出示课件)

  (1)你喜欢的那个小动物的时装是什么样的?用笔划在书上。

  (2)它的时装有什么好处?

  读读描写那个小动物的自然段。

  三、精读课文

  [设计意图: 围绕上面两个问题了解每个小动物的时装](根据学生的介绍随机出示,因学定教)

  ① 孔雀:出示句子“孔雀穿着五彩缤纷的时装,在乐曲声中舞蹈、”体会孔雀时装的“五彩缤纷”。

  ② 北极熊:(出示北极及北极熊图片)指导读“它生活在北极,不穿着厚袍子就会冻死、”知道北极熊的时装为什么是“雪白的皮袍”。

  ③ 刺猬:刺猬的时装有什么好处呀?体会比喻句,练习:刺猬团成一团,活像————

  ④ 青蛙:为什么想在稻田里找到青蛙却不容易?体会青蛙的保护色

  ⑤ 变色龙:

  (1)(出句子)“它一会儿站在岩石上变成灰色,一会儿站在树叶上变成绿色,一会儿钻进花丛变成红色、” 你想告诉我们什么?应该怎样读出来?(读出变成了什么颜色可以;读出在什么地方变换颜色可以;读出变换速度快也可以、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读后放课件看图,给直观感受。

  (2)变色龙为什么能变换体色?(放光盘)延伸课外知识。

  四、回归整体(约3分钟)

  [设计意图:总结本课观点,提出希望]

  1、再读全文,每个小动物的时装是什么样的?有什么好处?再读全文,回忆一下。

  2、最佳时装竞选开始。

  (1)看竞选词“我是( ),因为我的时装( ),

  所以我的时装是最佳时装、请大家选我一票、”自己先想想,再和同桌交流一下。

  (2)请5名同学扮演5个小动物,把自己时装的优点说出来,赢得小动物们的选票。

  3、讨论:小动物们能评出最佳时装吗?让学生“七嘴八舌”充分发表意见、只要有道理,什么结论都可以、

  五、总结及课外延伸

  [设计意图:课外延伸]

  是呀,小动物们的时装各有各的好处,对自己来说,都是最佳时装,自然界还有很多动物的时装也很有意思,你还能向大家介绍哪个小动物的时装有什么好处?(时间若不允许,延伸可在课下)

  作业:搜集有关动物时装的知识介绍给大家;

  背诵第二自然段

【北京教案】相关文章:

北京的春节的教案08-16

精选北京教案范文锦集八篇12-15

大班社会教案:北京―中国的首都04-14

【推荐】北京教案模板锦集7篇10-04

课文北京亮起来了教案设计04-18

关于北京教案范文集锦6篇08-09

《北京》教学反思09-27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案06-14

北京导游词11-25

北京游玩小学作文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