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小班教案范文合集六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学习有感情的朗读儿歌。
2、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培养幼儿学习兴趣。
活动准备:
《月亮和星星》教学课件音乐磁带,录音机,荧光笔月亮头饰一个,星星头饰若干,上面分别写上月亮和星星的字宝宝
活动过程:
1、阅读封导入,并学习汉字月亮和星星。
(1)(播放课件封面)咦,你们看这里有什么?(月亮和星星)这是白天还是晚上呢?
(2)晚上的天空中月亮和星星出来了,我们一起来说说月亮和星星(教师用荧光笔指着月亮和星星的汉字宝宝,引导幼儿认读汉字。)
(3)有几个月亮?多少星星?就像妈妈和谁在一起(娃娃)
(4)谁是妈妈?(月亮)我们一起说,月亮月亮是妈妈。
谁是娃娃?(星星)我们一起说说,星星星星是娃娃。
(5)月亮和星星在一起会这么样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课件图7)月亮的嘴巴怎么样?;本文(笑一笑)我们怎么笑?我们也来学学月亮的嘴巴笑一笑,渗透儿歌,月亮的嘴巴笑一笑,并引导幼儿学做动作。
(6)星星的什么在动?(眼睛)怎么动?(眨一眨)我们也来学学星星眨眼睛。
教师小结:月亮和星星像妈妈和娃娃在一起的事情,用儿歌说一说,儿歌的'名字就叫《月亮和星星》我们一起来听听是怎么说的?
2、引导幼儿边看课件边欣赏儿歌。
(1)儿歌的名字叫什么?
这首儿歌真好听,我们一起用最好听的声音跟着课件学学儿歌。
(2)小朋友念的真好,现在我们来分角色念儿歌,老师念月亮这句,小朋友念星星这句老师念月亮月亮是妈妈,小朋友们念星星星星是娃娃。
3、表演儿歌播放《闪烁的小星》音乐伴奏,设置配乐朗诵情景,请幼儿带上星星头饰,老师带上月亮头饰,一起在音乐的伴奏下表演儿歌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这是一首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儿歌,儿歌中的形象是幼儿熟悉喜爱的月亮和星星,我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的把“月亮的嘴巴笑一笑”,“星星的眼睛眨一眨”展现了出来,加深了幼儿的印象,唤起了幼儿的真挚情感,它所营造的动态情境,激发了幼儿语言表达的积极性。活动结束后,感觉此次活动还可以增设一些师生互动的环节,这样更有利于幼儿熟记诗歌。比如,老师戴头饰扮演月亮,幼儿扮演星星,边欣赏诗歌,边表演。也可以师生一对一表演,利用眼神,动作表情的交流增进师幼之间的亲切感,使活动氛围更加温馨,幼儿能更加投入。
小班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在欣赏故事的情景中学说短句,理解“快乐的梦”的含义。
2、喜欢爸爸妈妈,愿意帮助爸爸妈妈做事情。
教学准备:
(认知准备)幼儿已经在娃娃家中扮演过爸爸妈妈。
(材料准备)图片
重点:学说短句。
难点:欣赏故事,理解“快乐的梦”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妈妈生病了
——小朋友,你们爱自己的妈妈吗?为什么?
——(看图片)熊妈妈怎么了?(生病了)
二、大家想办法
1、幼儿讨论
——熊爸爸不在家,小熊该做些什么事情才能照顾好妈妈呢?
2、教师讲述故事第一第二段。
——让我们来仔细听听小熊为妈妈做了几件事?(倒了一杯水、放了一块甜糕、坐在妈妈的床边。)
——他为什么要做这三件事情?
小结:小熊为妈妈做了三件事:妈妈醒来会渴的,他就倒了一杯水放在桌子上;妈妈醒来会饿的,他就拿了一块甜糕放在茶杯边;妈妈喜欢小熊,醒来会找小熊的,“我就坐在妈妈的床边。”
——妈妈醒来会说什么?
1、教师讲述第三段。
——妈妈说她做了一个什么样的梦?(快乐的梦)——为什么这是一个快乐的梦?你做过快乐的梦吗?梦见了什么?
小结:在梦里会梦见许多自己想得到的'东西、自己心里想做的事情,让自己感到很高兴、很快乐,这就是快乐的梦。
三、一起来说说——妈妈对小熊是怎么说的?怎么样的水?怎么样的糕?怎么样的儿子?我们再来听一听。
——为什么是凉凉的水?甜甜的糕?亲爱的儿子?
*幼儿学说短句:梦见喝到了凉凉的水,梦见吃到了甜甜的糕,还梦见亲爱的儿子一直坐在身边陪着她。
小班教案 篇3
这个活动包含了欣赏、理解、朗诵和创编诗歌几个环节,糅合了音乐、美术以及游戏等多种元素,初看似乎结构合理,幼儿也可能会“念”这首诗歌,但仔细读了几遍之后,我产生了几点疑惑,感受到设计者在新的教育理念(重视幼儿的经验、感受、体验)和传统的教育惯性(重视记忆)之间挣扎,对小班教案《太阳和月亮》的几点疑惑。
疑惑一:以“为太阳公公、月亮阿姨找朋友”活动引导是否需要。是否适宜?
关于“找朋友”部分,教师的意图是激发幼儿的已有经验,使幼儿初步了解诗歌内容,幼教之友《对小班教案《太阳和月亮》的几点疑惑》。可是这个环节是否需要?目标是否达到?达到的方式是否合适?有没有更好的方式?
我们首先要注意设计者的预期与幼儿的经验是否相符,即幼儿眼中的白天是否就是那么热闹,夜晚就是那么安静?教师不断地“引导”。从喜欢“热闹”“安静”的角度提问太阳公公与月亮阿姨的朋友是谁,尝试引出诗歌。但显然幼儿只有说出诗歌里所说的事物才是正确的,因为与诗歌内容相关的'图片是教师准备好的。这样的一个导入过程与直接呈现诗歌相比,既费时又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我认为并不合适。
疑惑二:是感受体验还是记忆?
活动目标中清楚地写着“感受”“体验”,而非“记忆”“背诵”,但事实上,原方案大多数环节都是为了让幼儿记忆、背诵这首诗歌,而“感受”“体验”这两个目标已被削弱、掩盖,进而流失。这是幼儿园诗歌教学活动的通病。
疑惑三:有表情地朗诵是否应该成为诗歌教学的一个目标?
原方案在目标中提到“学习有表情地朗诵诗歌”,在过程中也有教师示范朗诵的环节。“示范”显示出教师强烈的“教”的意识,甚至连幼儿表达情绪的方式也“教”。孩子如果真正能够“有表情”地朗读诗歌,那是因为孩子通过欣赏真切地体验到了诗歌所表达的情感。这时孩子的表情是真实自然、发之内心的,完全不需要教师“教”。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名称:
语言——迎春花
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感知迎春花的外形特征,知道迎春花是春天开的花朵。
2、通过欣赏和讨论活动,理解儿歌内容。
3、能以快乐的心情参与朗读活动。
活动准备:
迎春花图片一张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出课题。
1、师:(出示图片)你们认识这种花吗?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从颜色、形状等方面去观察)
2、、教师:这种黄黄的,像小喇叭一样的花叫迎春花,你们看过迎春花吗?迎春花什么时候开?
二、老师示范朗读儿歌。
1、教师朗诵儿歌《迎春花》,
提问:儿歌的名字叫什么?儿歌里都说了些什么?
2、再次朗诵儿歌供幼儿欣赏,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儿歌:
A、儿歌的名字叫什么?
B、迎春花开什么颜色的花?
C、迎春花像什么?
D、它张开小嘴巴干什么呢?
E、滴滴嗒,吹的.啥呢?
三、带领幼儿学念儿歌
1、完整教念儿歌两遍:请小朋友跟老师一起读一读这首好听的儿歌,老师大声地读,小朋友一边听一边小声地读。
2、请小朋友跟读儿歌。
3、请小朋友完整地读一读这首儿歌。
4、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朗诵儿歌。
四、教育幼儿要爱护花草树木。
春天花园里、田野里到处都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你们喜欢这些漂亮的花吗?我们去看这些漂亮的花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教育幼儿爱护花草树木)
小班教案 篇5
一、活动内容:生活活动“小花被,自己盖”
二、活动目的:
1、通过学习儿歌帮助幼儿掌握盖被子的正确方法。
2、激发幼儿自己事情自己做的兴趣。
3、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重难点分析:重点--掌握正确的盖被子方法。
难点--在日常生活中会自己盖好小花被。
四、活动方式:集体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五、活动准备:物质--小被子若干,娃娃几个。
知识—幼儿自己尝试盖被子。
六、活动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我们困了的.时候怎么办?(睡觉)天冷的时候我们还要怎么样才不会着凉?(盖被子) 这几个小宝宝没盖被子,谁能给他们盖上?
二、展开:
1、小朋友会给自己盖被子吗?请几名幼儿盖被子,大家观看。
提问:谁盖的小被子最好?
2、教师引导幼儿边观看边分析。
(1)有的把被子不拆开,整个放在自己身上,这样做有什么不好?(身体两边都露在外面,一翻身背也露在外面,容易着凉)
(2)有的从被口钻进去,这样做有什么不好?(被子很皱,脚上的脏东西都在被口,很不卫生)
(3)有的掀开被子的一边,开的太大,被子乱糟糟,一半压在身子下面,身体不暖和。
2、 教幼儿正确盖被子的方法。
怎样能把被子盖好,有暖和,又整齐呢?老师教你一个好办法: 教幼儿儿歌
“先开一扇门,慢慢轻轻钻进;再把小门关紧,快快闭上眼睛。”
教师边说边示范盖被子。
请个别幼儿试一试。
(三)结束
p; 教育幼儿以后睡觉时要先把被子盖好,做个能干的好宝宝。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准备:图形板、各类图形块若干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的大脑灵活,开创幼儿的思维灵敏性。
2.能够通过观察发现并寻找相对应的图形块。
玩法:
在活动中幼儿通过各种熟知的图形块寻找正确的摆放位置,在图形板中有挖空的各类图形,供幼儿观察摆放。
娃娃家
活动准备:油泥、泥工板、各类工具若干、娃娃若干、废旧材料制作的梳妆台、废旧材料制作的衣柜、废旧材料制作的电视机和微波炉等等
活动目标:
1.能让幼儿通过活动学会照顾和关心别人的情感
2.通过一些简单的工具制作各种不同的食物,并能够懂得好东西要给别人吃
3.知道老师和妈妈照顾自己是多么的辛苦,激发幼儿热爱照顾自己的每一个人。
玩法:
通过游戏区的.各种工具,知道每个工具的作用以及玩法,制作出各种各样的食物,能够学会如何照顾小宝宝,会抱和喂宝宝吃东西,能够给宝宝穿衣服,穿鞋子、梳头、擦脸、系鞋带、扭纽扣等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情。
小小表演家
活动准备:各类小动物头饰若干、废旧材料制作的衣服若干、各类打击乐器
活动目标:
1.能够通过一些简单的故事情节进行正确的头饰选择
2.正确使用打击乐器,根据音乐节奏有节奏感的运用各种打击乐器
3.能够进行简单的情景表演和对话,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玩法:
在幼儿学习过的故事中,教师可以将一些故事图片粘贴在表演区,让幼儿通过观察图片简单叙述出故事内容并找出相应的头饰进行情景表演。也可以让幼儿随意的找出自己喜欢的头饰进行创编式的表演形式进行表演,还可以配上打击乐器和一些音乐等多种形式进行表演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小班教案11-16
小班教案07-22
小班的教案11-15
小班音乐教案11-22
小班优秀教案11-26
小班教案[精]04-12
爆米花教案小班07-13
小班体能教案06-24
小班活动教案06-25
小班卫生教案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