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的教案

时间:2023-01-15 08:19:27 教案 我要投稿

师说的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师说的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师说的教案

师说的教案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了解相关的文学常识及写作背景,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

  2、掌握、积累文言文常用实词和虚词,熟记文中通假字,进而疏通文意。

  能力目标:

  1、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2、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明确结构。

  3、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4、理解文章的语言特点。

  情意目标:

  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

  1、掌握、积累文言文中常用实词和虚词;

  2、疏通文意;

  3、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教学难点

  1、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2、理解文章的语言特点。

  课外作业

  1、结合注释理解词句,读懂课文并熟读成诵。

  2、整理课后习题。

  3、完成《同步练习》。

  板书设计

  授课主要内容

  第一教时

  一、导入新课。

  用《论语》中孔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导入。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一:了解相关的文学常识及写作背景,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

  1、文学常识简介:(学生答,教师补充)

  韩愈(768一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四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韩愈著有《昌黎先生集》四十卷。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师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师说》是针对时弊而写,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老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具有进步意义。

  2、解题:

  板书课题。指出题目不是“说说老师”的意思。“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初中学过的《捕蛇者说》、《马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刚才说过,当时社会风气不重视从师之道,认为从师学习是可耻之事。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三、出示学习目标二:

  掌握、积累“师、传、道、受、惑、贱、圣、愚、群、足、攻、经”12个文言常用实词;

  学习“之、其”两个文言虚词;

  学习本文其他文言虚实词;熟记受(授)、不(否)两个通假字。

  进而疏通文意。

  在预习的基础上读通课文,读准字词。

  1、疏通文意,掌握实词与虚词。

  2、帮助学生归纳:

  A:一词多义

  B: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古之学者古:求学的人今:有专门学问的人

  句读之不知古:句子停顿的地方今:看字发出声音

  小学而大遗古:小的方面学习今:小学校

  C:讨论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

  (1)师

  找出课文中出现的师,并说说它的不同含义:

  ①作名词,有三种情况

  作“老师”讲古之学者必有师

  作“专门技艺人”讲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作“姓”讲孔子师郯子……师襄

  ②作动词,有三种情况

  A、作“学习、效法”讲:

  吾师道也(“师道”,动宾关系)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师说的教案2

  教学目标:1、在疏通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掌握重点文言实、虚词,词语的特殊用法以及特殊文言句式。

  2、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分析本文“总—分”式的双重论证结构。

  3、阐述本文写作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掌握重点文言实、虚词,词语的特殊用法以及特殊文言句式;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并明晰本文“总—分”式的双重论证结构。

  教学难点:阐述韩愈所论述“谦虚好学、尊师重教”的思想。

  教学方法:朗读品味法;问题引导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这里针对第二课时设计教案

  教学过程:

  一、 导入(2min)

  切入文本,直接导入。通过上节课我们的学习,大家已经疏通了文章大意,那么接下来,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诵读全文,来加深我们的学习的记忆,同时请同学们在诵读的时候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篇文章为谁而作?从文中可以得出哪些信息?”

  二、 诵读全文,整体感知(10min)

  问题不难,从课文的最后一段可以得出答案,韩愈的这篇《师说》是写给一个叫李蟠的十七岁小伙子的。

  三、深入文本,讨论研习(30min)

  【问题二】韩愈为什么要给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伙子写下这样一篇流芳千古的名篇佳作,想想看,有哪些原因?

  【明确】可以总结为三个原因:

  ① 李蟠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② 他不拘于时,学于余

  ③ 能行古道

  【教师点拨】

  以上三个方面都是原因,虽然说当时“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人也许不多,但一定还有部分与李蟠相志同道合的人,而韩愈正是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的精神,所以才以李蟠为他们的代表来写这篇文章的。也就是说,韩愈写这篇文章的根本的原因在于阐发“不拘于时和能行古道”的意义

  【问题三】这里所谓的“古道”指的是古人从师学习之道,那么请同学们结合课文第一、三两段,分组讨论“韩愈是如何认识古人从师之道呢?在课文里有哪些体现?”

  好,接下来我们先分析第一段,在这里作者认为的古人所从师之道的方法是什么?

  【明确】古人从师之道——古之学者必有师

  【问题四】古人如此的注重从师学习,那么有哪些方面的缘由呢?(根据原文概括回答)

  【明确】教师的职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择师的原因: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择师的标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同样的,在文章第三段中,作者认为的古人所从师之道的方法又是什么?

  【明确】古人从师之道——古之学者无常师

  【问题五】作者是如何论证古人学习无常师这一观点的?

  【明确】举圣人从师却无常师的范例) 行:孔子师老聃等人;言:三人行必有我师。本段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同时引用圣人孔子的话,称为引用论证

  【教师点拨】

  以上是古人的从师之道,也是韩愈对于从师的观点,许许多多的成功者正是得益于这种古道——“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才成就了他们的辉煌,相信这对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会有所启发的。

  【问题六】前面说过,韩愈为李蟠写文章的主要原因还有一个:不拘于时,即不被当时的社会风气所拘束。当时的社会风气是怎样的`呢?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分析并批判这种风气的?运用了什么论证手法?

  (引导学生自读课文第二段,讨论明确)

  【明确】

  ①社会风气——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耻学于师

  ②作者运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手法,从三个方面批判了当时的社会风气。

  1、纵比:古之圣人,从师而问;今之众人,耻学于师。

  2、自比:对其子,择师而教;对其身,耻学于师。

  3、横比: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群聚而笑之。

  【点拨分析】

  作者在课文的第二段给我们展示了当时“耻学于师”的不良社会风气,并通过三组正反对比,论证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批判了“耻学于师”的不良社会风气。

  全文通过对师的讨论,表达了作者对古人从师之道的赞扬,对“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的无情批判。我们深切体会到作者那因“师道不传”而痛心疾首的情感的同时,也为这位伟大文豪非凡的斗争勇气和正直的品行所倾倒。

  【问题设计】虽然文章说,这篇文章是写给那个叫李蟠的学生的,可是读到这里我们还会只是这样看吗?他还是写给谁看的呢?

  【点拨】这个问题可以从韩愈《师说》一文当时的现实意义及长远影响来谈,学生可以展开思维,拓展想象空间。

  【明确】可以说,韩愈的文章还送给以下的两种人:

  ① 写给当时那些不愿学习的士大夫阶层看的。提醒他们改掉这种坏习惯,否则后果会很严重。 再读文章最后一段文字,我想我们就不难理解韩愈写这篇文章的感情了,那种社会风气造成的忧心如焚是远远超过李蟠个人勤学好问带给自己的喜悦的。(再读课文最后一段)

  ② 1200多年过去了,今天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人在重复着唐人同样的错误,社会上不尊重教师的现象比比皆是:家长袒护孩子,辱骂老师;学生课堂和老师顶嘴甚至围攻老师;学生在路上碰见老师却形同陌路……,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篇文章何尝不是写给今天的我们的呢?

  正是这种穿越时空的恒久价值,使这篇文章历久弥新,成为经典。同学们,反思自己吧,让中华民族的美德在我们身上发出更耀眼的光芒。

  【艺术特色鉴赏】

  1、顶真手法(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上递下接)作用前后紧凑,气势通畅,前后事理有机联系,充分阐明它们之间的辨证关系。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2、整句散句结合。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

  例如 “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

  3、一种意思,多种句式。第二段一连用了三个对比,结语都是批判士大夫不重师道的恶劣风气,但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

  第一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诘语气;第二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否定、责备语气;第三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与软”,讽刺语气.感情强烈。

师说的教案3

  一、导入新课

  儒家经典《论语》中有句话:“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表现了被后人誉为“万世师表”的孔子虚心好学的精神。可以说从师学习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中唐时期的大文学家韩愈在他的文章《师说》中就为我们深刻探讨了这一话题。

  初中阶段我们已经学过柳宗元《捕蛇者说》、韩愈《马说》、周敦颐《爱莲说》等带“说”的文章,那么“说”这种文体有何特点呢?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问:大家通过预习,谁来回答一下,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古之学者必有师。”

  二、师生朗读,涵咏其中

  (1)教师示范朗读、背诵

  (2)学生自读(2分钟。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读出语气和语势。)

  (3)学生代表朗读,师生共同纠正(3人,每人一段)

  (4)教师领读,学生感悟。

  (5)学生代表朗读(还是原来的三名同学)

  (6)学生齐读课文

  初步感知:概括每段主要内容

  (一)总论从师的道理(正面陈述从师的必要性和择师标准)

  (二)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正反对比论证)

  (三)援引圣人从师的态度,进一步阐述师道、师生关系(举例论证)

  (四)说明写作原因

  三、第一段(正面陈述)

  (一)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决

  解决重点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二)通过朗读,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2)概述教师职责和任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表明从师必要性:人非生而知之者……终不解矣。

  (4)提出择师标准和原则:生乎吾前……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四、第二段(正反对比论证)

  本段以感叹发端,携着批判的锋芒。“师道”唯其失传“久矣”,则今日扭转世风更难!

  (一)此段与上一段是怎样联系的?

  通过针砭时弊,从反面论证第一段所提出的中心论点。

  解决重点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二)第二段三组对比

  古之圣人,今之众人;择师教子,自身耻师;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

  五、写作动机(韩愈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呢?)

  介绍作家作品及创作背景

  课文最后一段鼓励李蟠

  《师说》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岁时在长安任国子监博士时写的。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监。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文章针对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学习的恶劣风气,阐述了“师”的作用和标准以及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

  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做《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六、课外拓展

  1、韩愈强调的“师”和今人有何不同?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韩愈所说的“师”有其独特的含义。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老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授业解惑”的人。

  2、作者在文中提到的教育思想有哪些,有何局限性?

  对教师职责的明确规定/择师的态度和标准/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师生关系

  (强调学而知之,必须从师学习,能者为师,不耻下问,尊重老师,奖励后学等)

  局限性:学的是“六艺经传”,习得是儒家之“道”

  七、熟读课文,力争背诵。

  完成课时作业

师说的教案4

  教学目标

  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

  2.学习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课时分配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并解题

  初中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马说》,《马说》实际上是“说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说老师”,说“从师风尚”的文章,叫《师说》。

  “说”是一种文体,偏重于议论,可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

  二、作家作品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

  韩愈和柳宗元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提出了“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语言质朴,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倡导古文运动,把当时的文体从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古文的基础,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写作背景

  魏晋以来,门第制度十分严格,分为高门和寒门,门第观念严重破坏了从师学习的风气。到唐代,魏晋以来形成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关于韩愈写此文的背景,从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一段可见一斑。柳宗元说:“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敢于反抗流俗,倡言师道,勇气可贵,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四、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看书下注释,查字典,初步理解文章含义,不清楚的地方作出标记。

  2.教师板书需正音的字:

  愚(yú)句读(dòu)谀(yú)经传(zhuàn)

  郯(tán)苌(cháng)聃(dān)蟠(pán)巫(wū)

  3.请学生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并注意断句,声调等。

  五、分析课文

  1.第1段

  (1)补充注释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学者,古今异义,今指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文中指求学的人。

  ②生乎吾前。

  乎,在。

  ③吾从而师之。

  师,以……为师,动词的意动用法。

  ④吾师道也。

  师,从师学习。

  (2)理解分析

  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教师的职责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从理论上阐明从师学习的必要性。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④择师的标准。

  “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凡先闻道者我就可以拜他为师。

  ⑤从师的原则。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学生当堂背诵第1自然段。

  六、布置作业

  1.背诵第1段。

  2.课后练习二、三、四。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课后练习二、三、四。

  2.补充讲解

  (1)通假字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

  ②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

  (2)虚词

  ①之:

  古之学者之,助词,的。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之,助词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之,取独

  句读之不知之,倒装标志

  作《师说》以贻之之,代词

  ②其:

  其为惑也其,代词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人称代词

  其可怪也欤其,副词,表推测

  于其身也其,人称代词

  (3)词类活用

  ①耻学于师(形→意动)

  ②吾从而师之(动→意动)

  ③句式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倒装)

  二、分析课文

  1.第2段。

  (1)请学生朗读

  (2)分析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明确:承上启下。

  ②“师道”指什么?

  明确:“师道”是从师原则和风尚,指上文中所讲的“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③从师的风尚不再流传,是因为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为了批评“耻学于师”的人,作者从哪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论证?

  明确:

  a.古之圣人

  今之众人

  结论:“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b.爱其子

  于其身也

  结论:“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

  结论:“师道之不复,可知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3)背诵

  2.第3段

  (1)学生朗读。

  (2)分析

  ①本段引用孔子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

  明确:“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②总结:“圣人无常师”语出《论语·子论》,包含着广泛学习的意思。要想得到广泛的知识,就要向许多内行人学习,在这方面,孔子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韩愈从“圣人无常师”出发,针对当时社会现实,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很有意义。

  (3)背诵。

  3.第4段。

  (1)分析:

  ①作者用哪些话明确表示了他的立场?

  明确:“不拘于时”,表示他反对“耻学于师”的坏风尚。

  “能行古道”,表示他赞成以道为师的从师风尚。

  ②“古道”中的“道”指什么?

  明确:儒家道德。

  ③本段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说明了写作缘由。

  (2)背诵。

  三、本文写作特点

  1.语言上,多用整句,对句,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

  例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等。

  2.论证上有破有立。

  例如:第1段,教师职责,择师标准。(立)

  第2段,师道不传的原因。(破)

  第3段,推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论断。(立)

  3.对比论证。

  四、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附:板书设计

  师说

  韩愈

  一、解题:说,一种文体。

  二、韩愈及本文写作背景

  三、分析

  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论据:

  “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

  “爱其子”与“于其身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

  四、写作特点

  1.有破有立

  2.对比论证

  《师说》公开课说课稿

  各位评委:

  大家好!

  今天我要说的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的第21课《师说》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及其分析。

  《师说》是第二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论说文。文中韩愈批评了“耻学于师”的士大夫,提出以“道”,即以儒家思想为师。表现了他不顾流俗,锐意改革世风的进取精神。现依据教学大纲、考纲、教材、学情对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的制定及教学程序的.设计等方面作如下说明。

  一、说大纲、考纲、教材和学情

  (一)关于大纲

  《语文教学大纲》对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要求是:能诵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重点掌握常见的12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课文中的的用法;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二)关于考纲

  据《大纲》要求,高考《考试说明》对古文阅读作了三个递进层次要求:

  ①理解(能力层级B级):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②分析综合(能力层级C级):筛选并提取文中重要信息;概括中心;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③鉴赏评价(能力层级E级):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三)关于教材

  新教材在文言文教材的编排上有明显的“两重一轻”倾向。“两重”是指重视诵读,重视积累;“一轻”是指轻篇章的琐屑分析。这一倾向从新教材的练习设计上可明显看出来。我个人认为文言文教学应体现这种倾向,多诵读、多积累,培养语感,避免大量无效的分析。

  (四)关于学情

  高一(9)、(10)两班均为实验班,语文基础较扎实。经过初中和高一上学期的文言文学习,学生已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阅读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但仍有一些难点待突破。如词类活用、虚词的用法等。

  针对以上的分析情况,《师说》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学法、教法和教学程序确定如下。

  二、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①掌握、积累实词“师”“传”“从”“道”、虚词“之”“其”“而”“乎”“所以”的意义和用法。(重点)

  ②区别古今异义词语,把握文言特殊句式。

  (二)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有感情地、用多种语气朗读课文,达到熟读成诵。(难点)

  ②培养学生自读注释、疏通浅易文言文的能力。(重点)

  (三)德育目标

  ①培养学生敢于向世俗流弊挑战的精神和勇气。

  ②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三、说学法、教法

  (一)学法

  ①诵读法

  这是学习文言文最基础、最重要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诵读法成功的关键是要读出声音的各种形态,如节奏、语调、语气等,只有这样,才能听到“古人”的心声,才能触摸到言语主体的情味。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有一个探究、发现的过程,老师应指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察语气,逐步读出“情味”来,揣摩文意。因此,范读、多读尤为重要。

  ②圈点法

  使用各种圈点勾画符号阅读文言文也是古人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唐彪曾说:“凡书文有圈点,则读者易于领会,而句读无讹。”我从两方面指导:一是指导使用圈点勾画符号,二是指导学生在此基础上适当作一些批注。

  ③提问法

  这是打破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自读、自解等方式解读课文,学会向老师质疑。

  ④练习法

  这是巩固知识、发展能力的有效方法,关键在一个“精”字。“练”不求“多”,,应求“精”,要用最少的练习巩固学生的知识,也培养学生的做题能力。我设计了一套课堂巩固练习,重点巩固课文重要词语,当堂“消化”。

  (三)教法

  ①点拨法

  所谓“点”就是点击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此法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我主要点拨的是在不同的句子中怎样准确理解一词多义的几种方法,通过比较,温故知新,从而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②归纳法

  从高一上学期开始,我一直指导学生对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进行系统归纳,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这样既便于记忆,又便于运用。例如《师说》第一课时讲解重要实、虚词,我主要运用归纳法,归纳“传”“师”“道”等实词义项及“之”“其”“所以”等虚词用法。

  四、说教学程序

  (一)总体设计

  通过以上分析,我确定了教学整体思路:通过诵读把握全文;通过质疑师生互动;通过归纳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通过精练巩固知识,强化记忆。在这个思路指导下,《师说》一文教学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诵读,理清思路,积累实虚词;第二课时主要是诵读,归纳实、虚词,分析论证结构。

  (二)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及解题(2分钟)

  学生齐读注释①;补充作者相关内容及文学常识(屏幕展示)

  2、整体把握(共21分钟)

  ①教师配乐示范朗诵(4分钟)

  ②难读、异读字读音点拨指正(屏幕展示)(1分钟)

  ③教师诵读指导(2分钟)

  ④学生自由朗读(4分钟)

  ⑤个别学生示范朗读(4分钟)

  ⑥齐读(4分钟)

  ⑦理清全文思路(板书)(2分钟)

  3、着重分析第一段(共13分钟)

  ①一学生示范朗读,其余学生看注释疏通文意(2分钟)

  ②学生质疑,教师点拔,师生互动(6分钟)

  ③师生归纳重点词语、句式(3分钟)

  ④学生试背诵第一段(2分钟)

  4、课内巩固练习(共4分钟)

  出题(屏幕展示)

  5、布置作业

  五、说板书

  板书是一堂课的精华所在。我设计的板书如下:

  师说韩愈

  为师作用:“传道受业解惑”

  一段从师必要:“不从师,惑终不解”

  择师标准:“无贵贱、无长少,道所存,师所存”

  古之圣人——今之众人

  二段对其子——于其身批判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

  医、师、工——士大夫“智不能及”

  三段:师生,师道关系

  四段:写作缘由

师说的教案5

  一、教学设计

  《师说》是个传统篇目,也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事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文章不长,按照学生的理解程度和一般的讲课进程,利用两个课时完全可以完成教学任务。但考虑到本文需要背诵,而高一学生课程较多,又面临历史、地理、计算机的会考,课外几乎腾不出时间来背诵。所以,为了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决定多加一课时,把背诵的任务揉合到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外不再留任何作业。

  为此,我对《师说》的教学过程作了这样的设计。

  第一课时

  1.先由本学期接触过的“论”“序”“辞”“赋”“疏”“传”等文体引出“说”并讲述这类文体的特点。

  2.再由“说”引出文章标题《师说》。

  3.解题,留下“本文是解说关于老师的道理的吗”的悬念,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阅读注释(1),了解作家生平,要求将重点信息记熟。

  4.要求学生合上书本,老师打出关于作者韩愈的幻灯片,指名让平时语文学习最吃力的同学进行信息复位。用以当堂记住作家知识。

  5.教师范读课文。

  6.让学生回顾开头留下的悬念,带着问题朗读课文,进行整体感知。

  7.提问:整体感知之后,大家发现本文哪一段与解说“师”的道理关系不大?引出第四段。

  8.提问:第四段起什么作用?让学生对照注释翻译第四段。

  9.提问:作者的写作目的何在?

  10.在回答过程中讲清重点实、虚词、特殊句式。

  11.通过“不拘于时”简述写作背景,破解解题时留下的悬念。

  12.理清该段思路,背诵全段。

  13.过渡到第一段,让学生对照注释翻译第一段,若有疑难,请教各小组长,小组长有问题问老师。利用幻灯片检查实、虚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特殊句式的掌握情况。

  14.让学生理清第一段的写作思路。

  15.教师根据论点-教师的职责(正面)──教师的重要性(反面)──择师的态度──择师的标准这一思路指导背诵。

  16.连贯背诵全段。

  第二课时

  1.齐读第二自然段。

  2.让学生借助注释用现代汉语语言读一遍(即口头翻译)。若有疑难,请教各小组长,小组长有问题问老师。

  3.教师利用幻灯片检查文言实、虚词,特殊句式,通假字的掌握情况。

  4.完成海淀版练习册104页的第八题,全面了解本段的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并体味这种思路和方法的好处。

  5.借助此表指导背诵。

  6.连贯背诵全段。

  7.默写全段。

  第三课时

  1.齐读第三自然段。

  2.让学生借助注释用现代汉语语言读一遍(即口头翻译)。若有疑难,请教各小组长,小组长有问题问老师。

  3.教师利用幻灯片检查文言实、虚词,特殊句式的掌握情况。

  4.让学生归纳总结论证方法并体味这种方法的好处。

  5.指导背诵。

  6.理全文思路,背诵全文。

  7.处理课后习题和海淀版练习册。

  二、教学效果

  当初设计的从文本出发,让学生从原文中摘取背景信息并通过这些信息揣摩文章主旨的目的基本达到。同时也顺利实现了在课上完成背诵、处理完作业的预想。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安排学生活动,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同时,在各个活动过程中给不同程度的学生制定不同的目标和任务,使每个层次的学生在同一个时间段里有不同的收获,解决了“优生吃不饱,潜能生消化不了”的问题。

  从课堂回答问题的情况看,学生对文言实、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的掌握比较好。第二天提问的结果也表明,同学们都掌握了本文的文学常识。课程结束以后,百分之八十的同学能够背诵全文并默写。说明大家对本文的逻辑思路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另外,教学处在第一课时结束以后对学生做了一个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同学对本课内容感兴趣并有较大收获。

  三、教学反思

  面对《师说》这样一篇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老课文,我的教法仍然比较传统,没有深入开掘其蕴含的文化特色和时代精神。同时,由于过分强调背诵的当堂落实,把对课文严密结构的分析放到次一等的位置,使学生在这个问题上的思维密度降低。即便有论证方法和逻辑思路的讲述,也仅仅是为背诵服务,并没有提到文学欣赏的高度,在提升学生的品位方面有欠缺。而且,讲课时过分依赖事先的设计和讲究各个环节的无缝连接,没有安排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使他们没有机会对课文内容和观点质疑求异,后来有位同学在写《师说》读后感时曾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认为,“小学而大遗”不是“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的意思,而应该理解为:“小孩让他学习,大人反倒不学习”。如果我当时提供给他一个机会,相信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对探索氛围的创设乃至对求索精神的弘扬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师说的教案6

  【教学目标】

  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

  2、学习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并解题

  1、同学们,你们每节课都要喊“老师好”,用此表示心中对老师的尊重。古人也曾用“天、地、君、亲、师”来表达对老师的尊重。“天”和“地”都是虚的,教师是排在国君和父母之后的,实际上名列第三位,可见其重要性。教师是传播人类文明的使者,没有教师,人类的文明之火就无法传递下去。那么,老师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从师学习?择师的标准又是什么呢?让我们走进韩愈的《师说》来探个究竟吧!

  2、关于“说”:

  “说”,古代议论、说明一类的文章的总称,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它与“论”无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论说文。《文章辨体序说》指出:“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之意述之也。”可见,“说”属于议论文的范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说”与“论”相比要随便些。像《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都属“说”一类文章。“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以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中学阶段出现的这种体裁的文章有:《爱莲说》、《马说》等。

  3、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4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二、走进作者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籍昌黎,因为昌黎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又称他为“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死后谥“文”,也称“韩文公”。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他的整个中年时代是不得志的。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反对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的口号,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

  韩愈不仅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而且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因此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师说》是韩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岁时在长安任国子博士时写的。柳宗元很推崇这篇文章,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曾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晚辈),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抗颜,端正容颜。抗颜而为师,正正经经地做起老师来了),世果群怪聚骂,指目(手指而目视)牵引(拉拉扯扯),而增与为言辞(增添一些言辞来毁谤韩愈)。愈以是得狂名。”文章针对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恶劣社会风气,阐述了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还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因有进步的一面,在当时是具有移风易俗影响的 。

  三、探寻背景

  这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师表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韩愈写这篇文章时35岁,正在国子监任教。那么,韩愈为什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原来他听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教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韩愈既以这样的人自我标榜,也以好为人师而著称。《新唐书》本传说他“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

  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示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 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实际上,可以把《师说》看作韩愈提倡“古文”的一个庄严宣言。六朝以来,骈文盛行,写文章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尽管也产生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却导致了文学创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韩愈不是第一个提倡“古文”的人,却是一个集大成者。他无论在文学理论还是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文运动”的兴起、发展,并身体力行,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人。

  四、语篇脉络梳理

  1、语篇品读: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译文: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靠(他)来传授真理、讲习学业、解释疑难的。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的,谁能没有疑难呢?有了疑难而不向老师求教,那些疑难就始终无法解决了。生在我前头的人,他懂得真理和知识本来就比我早,我应该向他学习;生在我后面的人,如果他懂得真理和知识比我早,我也应该向他学习。我(向他们)学习的是真理和知识,哪管他们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因此不管地位贵贱,不管年纪大小,真理和知识在哪里,老师也就在哪里。

  品味:“古之学者必有师。”“古”,古时候,指两汉以前。“之”,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者”,附在动词“学”的后面,结合成一个名词性的结构,叫“者”字结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的”字结构“……的(人)”“学者”是学习的人,不同于今天所说的有学问的人。三字“必有师”,鲜明地针对时弊提出问题,突出地强调了论点,是全文论述的总纲。第二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用他。这里的“者”是个语气助词,用在句子里表示略作停顿。“……者,……也”是古汉语中判断句的格式。以上从正面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知”,懂得、明白;“之”,代词,代“知”的对象,指知识和道理。“惑而不从师”,有了疑难问题而不去跟随老师学习,“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最后也得不到解决了。“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一个难句。“夫”,音义同“彼”。“庸”是疑问语气助词,可译成“怎么”。动词“知”后面的结构复杂。“其年之先后生于吾”,“先生于吾”是“大”,“后生于吾”是“小”。这句意思是:那怎么去管他们的年龄是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道之所存,师之存也”,有不耻下问、能者为师的观点。

  体会:

  第一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本文的中心论点在开篇的第一句话中就带出,“学者必有师”。托古言事,更增加了立论的力度。接着,对“师”的职责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简短的概括,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在传道、受业、解惑三者当中,传道是核心。所谓“道”,就是儒家的思想。在佛、老盛行的唐代,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主张“文以明道”,表现出反映社会现实的积极进取精神。如果说“传道”是目的,那么“受业”就是手段。“业”是指儒家的经典,是“道”的载体。在“受业”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疑问,所以老师具体的任务就是“解惑”,而韩愈也正是从这方面申述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这一有力的论辩,解决了“从师”的问题,已不容置疑。然后,将讨论的焦点引到择师的态度和标准上来,推出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这一观点直接指向了士大夫阶层的门第观念,具有在学问面前人人平等的民主精神和辩证思想。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译文:唉!从师学习的风尚失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们没有疑难问题也就难了!古时候的圣人,他们(的才智)超过一般人远得很哪,尚且从师而求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也很远,却以从师求学为耻。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其原因不都是出在这里吗!(人们)疼爱自己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教育他;但对于自己,就以拜师学习为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孩子们念书,告诉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的老师。读书不会断句,有疑难问题不能解决,(在这两事中,)前者去请教老师,后者却不去,学了小的,丢了大的,我看不出(这种人)是高明的。巫师、医生、乐师和各种工匠,他们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一类人,一说到“老师”“弟子”这样的话,就聚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笑),他们就说:“那个人与那个人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不相上下,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十分羞耻,以地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似于奉承巴结。”唉!从师而学的风尚之不能恢复就可想而知了。巫师、医生、乐师和各种工匠,是士大夫们看不起的,如今士大夫的智慧反而比不上(这些人),这不真是奇怪的事情么!

  品味:“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其”,音义同“岂”,表推测语气,“大概”的意思。“此”,代词,指从师与否。这一句中的两个“所以”,与文章开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的“所以”是不同的,这一句中的两个“所以”,由“凭借它”的意思引伸为“……的原因”;文章开头句中的“所以”则是“用他来”或“靠他来”的意思。都跟现代汉语中表因果关系的连词“所以”不同。“句读之不知……明也”,也是一个难句,要理解为:“句读之不知,或师焉;惑之不解,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小学”指“句读之不知,或师焉”;“大遗”指“惑之不解,或否焉。”“官盛则近谀”的“谀”后面的引号应当移到上文“道相似也”的“也”后面,因为“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是韩愈对“耻学于师”者的批评,不是“士大夫之族”讲的。这段末一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句中前一“其”,指代“君子”,“智”可作“见识”讲;后一“其”,音义同“岂”,表反问语气 。

  体会:

  批判“士大夫之族”的“耻学于师”。

  如前所述,本文有复杂的写作背景,并不是一时的即兴之作。经过前面一段的理性陈述,涌动在作者心中的“不平之气”终于一吐为快。第二段以感叹发端,携着批判的锋芒,如暴风聚雨,涤荡乾坤,令人耳目一新。“师道”唯其失传“久矣”,则今日扭转世风更难。作者运用了三组对比,将论述的重点转移到批判现实中来。先以“古之圣人”比照“今之众人”,得出了“圣益圣,愚益愚”的结论;再以择师教子和自身“耻师焉”作对比,得出了“小学而大遗”的结论;最后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的学习态度进行对比,揭示了尊卑贵贱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现象,发人深思。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译文: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向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学习。而郯子这些人,他们不如孔子贤能。孔子说:三人同行。其中必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有才智,(只不过)懂得道理有先有后,学术技能各有专长罢了。

  品味:“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其贤”的贤,是指德和才。下文“师不必贤于弟子”中的贤,则可作高明讲。“术业有专攻”,术,本义是道路;术业,“不是技术才能和学业”,而是所从事的学业。“术”的相同用法如《隆中对》有“智术浅短”,智术是“智慧和所采取的建国路线”。“三人行”的“三”不是只表多数,很多人在一起走路,当然会有老师,这就失去这一格言的警辟性。“三”是“少中见多”,即最起码的多数的人在一起行走,就必然有我的老师。

  体会:

  援引圣人从师的态度,进一步阐述师道、师生关系。

  第三段的开头语气又归于和缓、理智、在平易中道出“圣人无常师”的事实。虽然论述文字很少,但十分有力。无论是举实事,还是引言谈,都能令人心服。最后,作者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专业有专攻”作结,既是对前面有关从师学习态度的申述,也是对师生关系、师道关系的新的概括。这一思想表现了一种动态观,用相对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师生关系,将老师和学生之间那条人为的固定的.界限取消了,并对自古以来“师道尊严”的传统提出了挑战。这种闪光的思想,被后世许多教育家引申发挥,对教育理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可是在当时,却遭到士大夫阶层的鄙视和痛恨,也不为一般人所理解。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译文:李家的孩子名蟠的,十七岁了,喜欢古文,六经和它的传文,全都学习过。他不受时俗风气的限制,向我来学习。我赞许他能实行古人求师的正道,就作这篇《师说》赠给他。

  品味:“好(hào)古文”,“不拘于时”,“能行古道”,为的慨叹“师道之不传”,古今对照,虚实并举,突出了中心,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体会:

  说明写作缘起。

  从表面上看,《师说》是为了鼓励一个十七岁的孩子学“古文”而作的,也许还包含了一点自鸣得意的意思(因为李蟠“不拘于时,学于余”),实际上这只不过是触动韩愈发表议论的一个契机,或者干脆说是一个借口。全文论证严密,说理透辟,是一篇深思熟虑的作品,它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一对师生之间的往来赠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2、内容结构:

  第一段:

  正面阐述:

  ⑴ 老师的作用:传道受业解惑──下定义。

  ⑵ 从师的必要:孰能无惑。

  ⑶ 择师的标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作结论。

  第二段:

  批判士大夫阶层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第二段分论点:士大夫之族耻师之风是错误的。

  论据:

  三个对比:

  ⑴ 纵比:

  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今之众人……而耻学于师

  结论: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其皆出于此乎。

  ⑵ 自相矛盾: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⑶ 横比:

  巫医乐师百工,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耻相师。呜呼,智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分论点与总论点关系,批判中阐明总论点。

  第三段:

  以圣人孔子从师的例子,再论从师的必要性。

  师生关系: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师道关系: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论证方法:例证法、引证法。

  第四段:

  写作缘起:李蟠好古文不拘于时。

  五、写作特点赏析

  1、论证方法:

  ⑴ 下定义、作结论:文章一开头就断言,“古之学者必有师”,并下定义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接着从这个定义出发,由“解惑”说到“从师”。经过一番推论,又得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这其间层层衔接,一气贯通,毫无冗余之处,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⑵ 对比论证:本文第二段写得最为精彩,这和恰当地运用了对比的论证方法有直接的关系。这段所用的三组对比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经过双方的对比,造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效果,都可以用“反而”承接上文,在语意上形成了一个逆接序列。如,“古之圣人”才智高,尚且从师学习;“今之众人”才智低,反而“耻学于师”。通过对比,揭示了“士大夫之族”不从师学习的违背常理,则作者主张从师学习的观点不言自明。

  ⑶ 引用论证:本文第三段,作者引述了孔子的言行来进一步阐明自己的观点,这就比前文笼统地说“古之圣人”更加切实可信。有了孔子这样一个强大的支持者,更增强了说服力。而在短短的几行字中,述事引言简洁明快,表现出作者非凡的语言功力。

  2、语言特色:

  ⑴ 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的运用:韩愈的散文以气势充沛、笔力雄放著称,这体现在多用排比和对偶句式上。他的这种风格,在本文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这种句式的运用,形式整齐,气势飞动,增强了表现力。

  ⑵ 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顶真,又称连珠,顶珠、蝉联,民间俗称为“咬字”,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上递下接。“历历如贯珠”。本文这样的句式很多,如开头的几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这种句式的运用,加强了句子之间的连接,使论述环环相扣,严密紧凑。

  ⑶ 丰富的语气表达:丰富的语气表达,可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本文在这方面是相当成功的。如用“嗟乎”“呜呼”这样的语气词语加强感叹,用“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这样的摹状语句有声有色地描绘“士大夫之族”的神态,用“如是而已”这样的限止语句表示结论的无可置疑。文章的第二段,一连用了三组对比揭示“耻学于师”的不明智,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但语气却各不相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是疑问语气;“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是判断语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是感叹语气。这种错综变化的语句,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

师说的教案7

  教学目的

  1、学习有“破”有“立”的写法。

  2、体会“说”这种体裁笔锋犀利的特点。

  3、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文第2段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从全篇布局来看,作者先“立”(第1段)后“破”(第2段),“立”是为了“破”;“破”后再“立”(第3段),乃其“余事”,可见“破”是要害。这所谓“破”,实质上是针对砭时弊,即批判“耻学于师”的恶劣风尚。这不是一般性问题,必须联系当时特殊的社会背景进行分析,才能得到比较透彻的理解。对这个方面存在的困难,不不估计到。

  此外,将这一段视为教学重点和难点,还出于这样的考虑:这一段笔锋犀利,汪洋恣肆,充分体现了“说”这种体裁“炜晔而谲诳”(陆机《文赋》)的特点。学生此前已学过《马说》《捕蛇者说》《黄生借书说》《少年中国说》等篇,对这个特点已有所认识,在此基础上着重体会一下本文作者的行文方式,对学生今后阅读同类作品必有很大的好处。

  二、教学方法。

  本文可以兼用诵读教法和讨论法。诵读,用来熟悉课文语句,领悟作者的思路;讨论,用来加深学生对本文思想意义和行文特点的认识。前者是基础,后者是提高,在时间分配上,应以前者为主。

  采取逐段进行的方式:诵读一段,讨论一段。有关全篇主旨和布局的问题,放在最后讨论。讨论题应是开放性的,可以各抒己见,不给固定答案,要在于能自圆其说,以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由于本文语言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要留出时间让学生做一点语言积累的工作。

  三、课时安排。

  本课拟用3课时。分配如下:

  第一课时:介绍本文写作背景,初步了解本文基本内容,诵读第1段,讨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这一命题。

  第二课时:诵读第2段,讨论韩愈对“耻学于师”时风的批判和文章的锋芒。

  第三课时:诵读第3、4段,讨论“圣人无常师”这一命题。总结全文(认识本文思想意义和写作方法),积累语言。

  预习安排

  这篇课文的预习工作十分重要,时间应相当充裕,做得越细致越好。为此,拟在课堂抽出20──25分钟让学生预习,掌握要领;未完成的部分由学生自找时间补做。

  一、给下面的字注音后朗诵全文2—3遍。

  谀(yú)苌(cháng)聃(dān)郯(tán)

  欤(yú)蟠(pán)经传(zhuàn)贻(yí)

  二、本文是针对“耻学于师”的坏时尚写的,笔锋犀利。试就下列两个方面各举出几个例子。(划在课本上)

  1、批判坏现象的尖锐语气。

  2、叙述正确主张的决断语气。

  三、下面的一段文字出自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注意加黑点的语句。仔细阅读一遍,然后说说韩愈写《师说》有什么意图。

  “自魏晋氏以下,人益(更加)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学生),作《师说》,因抗颜(态度严正不屈)而为师。世(世人)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

  四、下列诸字在本文中都不止一义,阅读时要注意结合上下文仔细辨析。例如: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这篇课文的价值何在呢?这个问题现在还不忙作答。大家已经读过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那一段话,知道韩愈因写此文而被当时人目为“狂人”。请大家根据预习的印象,说说韩愈究竟“狂”不“狂”;如果说他“狂”,这又意味着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要求是:结合文中的某些句子说明韩愈有反对流俗的巨大勇气,有坚持真理的精神,敢于发人之所未发,敢于尖锐地指责坏习俗。)

  在学生发言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恰当的时机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作为补充。例如:

  ①柳文中说韩愈“抗颜而为师”,这一点在本文中是否有所反映?

  ②韩愈在本文中是怎样表述“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这种现象的?对此,他又是怎样评论的?

  ③韩愈对孔子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作了怎样的解释?等等。

  [说明]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大致了解本文的内容。

  二、作者和写作背景简介。

  韩愈反抗流俗的这种勇气的确是难能可贵的。他以文章为武器批判落后事物的做法,贯穿着他的一生。同学们学过的《马说》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它大约写于贞元十一——十六年间,比《师说》早几年,那时韩愈才30岁上下。更值得一提的是,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宫中要迎佛骨,韩愈上表反对,要求将佛骨“投诸水火,永绝根本”。唐宪宗是信佛的,览表大怒,要杀死韩愈,多亏宰相说“愈虽狂,发于忠恳,宜宽容以开言路”,乃贬潮州——这年韩愈是51岁。他有诗记载这件事:“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政,肯将衰朽惜残年。”这种胸怀在封建文人中是不可多得的。

  韩愈在《师说》中所批判的“耻学于师”的坏风气,是在门第观念影响下产生的。门第观念源于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到唐代,改以官爵的高下为区分门第的标准。显贵之家称“高门”,卑庶之家称“寒门”。这对择师也有很大影响,在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就普遍存在着“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心理。韩愈针对这种错误观念,提出以“道”为师,“道”在即师在,是有进步意义的。

  三、诵读第1段。

  1、诵读的准备。

  先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表示极短暂的停顿,下同):

  人/非·生而·知之者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然后解释词语句: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句话,如改用现代语表述有几种方式?(教师是传道受业解惑的人。教师的任务是传道受业解惑。)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中的“孰”,可否改为“岂”?(用“孰”表示无例外,虽为圣人,亦不能无惑。用“岂”表示反问,意即凡人皆有惑。用“孰”可以照应下文“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这句话,不改为好。)

  ③“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课本以为“其”是指代之辞,但译为“那些”则不确切。按:句中的“为”,用法同“于”,其为惑”即“彼之于惑”。全句大意是,他们(指“惑而不从师”的人)对于那些疑难,终生也不能解决。

  ④“生乎吾前”句与“生乎吾后”句也是一种对举的行文方式。

  ⑤“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是判断句的一种形式。

  2、学生练习背诵并划分本段层次。

  划分层次的步骤是:先分析文理,再归纳各层的大意,最后点明本段主旨,画示意表以助记诵。

  分析文理时提出下列问题:①第1、2句之间是什么关系?(先指出现象,后做解释)。重点是哪一句?(后一句,因为提出教师的任务,这是立论的出发点)。②第3句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跟上文有什么联系?(承“解惑”而来,说的是不从师则惑不得解。)第4句呢?(承“传道”而来,说要以“道”为师。)把第4、5句合在一起看,行文上有什么特点?(以年龄大小为烘托;先对举,后反问;先分说,后以“师道”一语概括之。)最后一句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跟上文有什么关系?(承“师道”一语,指出择师标准。)

  归纳各层大意:①指出教师的任务(前两句);②说明解惑和“师道”的必要性(中间三句);③指出择师的标准——“道”在即师在(最后一句)。

  在分析上述内容同时,画出文理示意图如下:

  传道受业解惑(教师的任务)

  ↓↓

  闻道在先不从师则

  即从而师之无以解惑

  ↓(释“传道”“解惑”)

  “师道”

  ↓

  “道”在即师在(择师标准)

  于此可见,本段主旨是阐明择师的标准。

  3、熟练地背诵这一段,然后讨论:

  (1)教师既有三项任务,但本段仅阐述了其中两项,“受业”一项未作阐述,这是为什么?

  (2)所阐述的两项中,哪一项是主要的?有什么理由?

  (3)对“师道”这个口号,你有什么看法?

  [提示]回答上述问题,最好能从文章全局着眼。进行的步骤:先分组讨论(前后桌四人一组),推代表发言,然后由教师总结并适当补充。

  答案要点是:①“受业”是教师的起码工作,即下文说的“授之书而习其句读”,人尽皆知。开头全面概括教师的任务时不可不说,但不是论述的对象。②在韩愈看来,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传道”,他“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主要目的就是要“传道”,恢复儒家的“道统”,因而提出“师道”的口号。这个意图是贯穿全文的(例证略)。③“师道”的.口号的提出是有积极意义的,“道”是知识的统帅。“师道”才能学到根本上,这一点在今天仍有借鉴的价值。

  四、留作业。

  1、熟练地背诵第1段。

  2、准备诵读第2段,并思考下列问题:

  ①本段可分几层?

  ②本段主要的论述方法是什么?

  ③本段语言犀利,锋芒毕露,要认真体会。

  ④本段在虚词的运用上颇有特色,要注意品味作者行文的语气,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状态。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背诵第1段。

  2、就虚词和语气表达的关系回答问题:

  ①删去句中加括号的虚词后,语气是否有变化?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慨叹意不足)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同上)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问变为陈述,平淡无奇)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失去可悲之意)

  ②“嗟乎”和“呜呼”都是叹词,都有领起一层新意的作用,有时区分不很严格,但在本段中却是有明显区别的。试将它们位置互换一下,作点比较,说说二者究竟有什么区别。(“嗟乎”表示慨叹,而“呜呼”表示悲叹,在本段中不能互换位置。)

  ③有人说,“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后,可加上“也”字以示极其肯定之意,你对此有什么看法?(不能加。加“也”有收束全段的意思,下面“其可怪也欤”一句就成为多余的了,而作者的主要意思恰恰在这句话上。)

  二、诵读第2段。

  1、读读讲讲背背。

  方式:分段进行,各段字数大体相等;读(包括教师领读,学生自读)而后讲,讲而后背。

  “嗟乎”!……其皆出于此乎?”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一句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一是过渡作用,上文说“古”,由此开始说“今”;二是提示本段内容,将要分析“师道”不传的原因。)“师道”的内涵是什么?(此语承接上文“无贵无贱……师之所存也”这句话,这就是它的内涵。)

  ②从行文方式看,下面包括三组“对举”——以“古之圣人”和“今之众人”对举,对举的内容彼此相关而又有别,试作分析。(第一组说的是两种不同的学风:古圣乐于“从师而问”,今众则“耻学于师”。第二组说的是这两种学风的不同结果。第三组是总括性的,指出结果不同,就是由于学风不同的缘故。)

  ③这段话中有四个“也”字是表示句中停顿的,请指出来。(“不传也”“无惑也”“出人也”“下圣人也”)“犹且从师而问焉”中的“犹且”跟下文哪一个虚词相照应?(“而耻学于师”的“而”)哪一种句式是表示因果关系的?(“之所以……,出于……”)

  “爱其子……吾未见其明也。”

  ①“于其身也”的“身”是指谁说的?(从“爱其子”可以看出,这是指做父亲的人。)从行文方式看,这一整句话是否也算对举(可以算对举,但句子构造则不相同。)作者是否仅仅指出这种现象的存在?(不是,也有评论:“惑矣”。)删去“惑矣”行不行?(不行,它有领起下文的作用。)

  ②下面哪句话是直接呼应“惑矣”的?(“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小学”是指什么说的?(不知句读,从师而学。)“大遗”又是指什么说的?(不解惑而耻学于师。)

  ③再来看看作者的表述方式,先齐读一遍:“句读之不知……或不焉。”作者把两种状况和两种态度交错起来叙述,而不写成“不知句读而从师,不解惑而耻学于师”,有什么好处?(用特殊的对照方式,更加引人注目;长句划短,读来铿锵有力。)

  ④教师小结:这段话先将为子择师和其身耻师两种做法加以对照,点出一个“惑”字;接着说明童子之师仅“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而不能“传其道解其惑”;最后再作对照比较,“惑”在哪里就很清楚了。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其可怪也欤!”

  ①这里也有对照的叙述,但对照方式与上述两种不相同:两相对照的事物;一个叙述简略,一个叙述详细。说说为什么作者为什么要着重叙述“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情况。(“师道不传”关键在于士大夫之族的学风不正,本文就是针对这个问题写的。)如果把“问之……官盛则近谀”这几句删去,是否会影响行文的连贯性?(不会影响。)删去好不好呢?(不好。“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这两句是要害,门第观念对择师的影响于此可见。)

  ②“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这句话已将本段内容轻轻收住,为什么作者接着又说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其可怪也欤”这么一段话?(要加强批判的力量。)“其可怪也欤”一句改为“怪哉”是否可以?(改“怪哉”,也通,但意味不同:“怪哉”有不可解之意;“其可怪也”是极言这种现象反常,再加个“欤”字,更有发人深思之意,还是不改为好。)

  2、划分层次。

  方式:先给提示,让学生在课本上划分层次,然后师生共同归纳各层大意。

  提示:①要注意段的起结,找出关键语句(“师道之不传”“师道之不复”两语意思相近);②再看中间部分跟起结的关系(具体阐述“不传”“不复”的原因);③中间部分有三小层意思,在注意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并列还是其他。

  各层大意如下(板书其中加黑字眼):

  第一层(开头两句)提出师道长期失传的问题。

  第二层(“古之圣人”到“官盛则近谀”)分析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人们当中存在着“耻学于师”的坏风气。可分三小层:

  ①总提(今之众人“耻学于师”)

  ②分提之一(“小学而大遗”)

  ③分提之二(士大夫之族讥笑从师而学者)

  第三层(“呜呼”到结尾)归纳本段主旨。

  3、学生练习背诵。

  方式:开始背时,可以参照板书;稍稍熟悉后,拭去板书再背诵。

  4、自由讨论。

  方式同前。讨论题如下:

  (1)韩愈批评“耻学于师”的风气,涉及的面似乎很广——开头是“今之众人”,接着是所有做父亲的人,最后又是“士大夫之族”,他的主要批评对象究意是谁?请说明理由。

  (2)本文语言犀利,试从这一段中举出几个例子。

  答案要点:

  (1)主要的批判对象是士大夫之族。理由有二:第一,从行文看,本段结尾对士大夫之族的批判语气十分严厉,说他们瞧不起劳动群众,却不如劳动群众聪明,不懂得从师的道理。第二,“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正是这类人的特殊心态,也是门第观念很深的反映,而门第观念跟以“道”为师的正确主张恰恰是格格不入的。这段话中的“众人”(从下文看,至少不能包括“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等也都是指士大夫阶层说的)。

  (2)例如“欲人之无惑也难矣”,表面上是作者的慨叹,其实骂尽了士大夫阶层中的腐儒及不学无术之辈,他们读了几本书,自以为了不起,实则是一本湖涂帐,真要问起他们,就会瞠目结舌,说不出个所以然的。“圣益圣,愚益愚”,语气是斩钉截铁的,不容置辩,也是骂这个阶层中的高位置的人(还有一些例子,可参见前面的分析)。

  三、留作业。

  1、背诵第1、2段。

  2、准备诵读第3、4段,并思考以下问题:

  ①作者提出“圣人无常师”这个命题,他的意图是什么?

  ②写作缘由可以放在最后写,也可以放在开头写。如果将第4段移至开头,再加上“其文曰”三字,是不是也可以这样安排?

  3、完成课后练习第二、三、四段。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只查背诵一题,其余二题在诵读和总结过程中自然完成。

  二、诵读第3段。

  这段文字浅显,又富于节奏变化,易于成诵。诵读前可作简要提示,以利迅速记诵。学生能大体背诵下来后就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加深理解。

  1、提示如下:

  “圣人无常师”——这是本段立论出发点。下句“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是用事实说明这一点。

  “郯子之徒,及贤不及孔子”——推出新意,提出问题:不及己而师之,这是为什么?下句引孔子语,就是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以上为一层,以下另一层:用“是故”引出作者的推论。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回文”辞格。此即观点,下句“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是解释。“如是而已”是决断之词。

  2、学生练习背诵3—4遍后进行检查。

  3、讨论:“圣人无常师”这个说法的实质是什么?对我们有怎样的启示?

  讨论方式同前。

  小结要点:(1)“圣人无常师”这一命题,出自《论语·子张》:“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子贡语)包含着广泛学习的意思。世上学问门类众多,人不能尽知,要想得到广泛的知识,就要向许多内行的人学习。孔子向这么多的人学习,给我们树立了榜样。(2)人总是有长处也有短处的,用这种观点来看周围的人,才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3)韩愈从这个观点出发,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论断,告诉我们要向闻道在先的人学习,向术业上有专长的人学习,是很有意义的。

  4、齐诵一遍。

  三、诵读第4段。

  此段更易成诵,无须提示,先背下来,然后讨论有关全篇宏旨的问题。

  1、学生练习2—3遍后,检查背诵。

  2、讨论:

  (1)作者用哪些话明确地表示了他的立场?(“不拘于时”,表示他反对“耻学于师”的坏风尚;“能行古道”,表示他赞成以道为师的好风尚。)

  (2)韩愈所说的“道”是指什么说的?(主要是指儒家的“道统”,本段中“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一句可证;上段说孔子向郯子等四人学习官职名称、礼、乐等,也包括在儒家“道统”之内;第二段说“彼童子之师……传其道解其惑者也”一句中,也很明显地表示出这个意思。至于说“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则是仅就从师风尚而言,所以下文用“术业有专攻”来照应,这不过是附带论及,非全篇主旨所在。)

  明确上述认识后回答上节课留下的作业题:第4段加上“其文曰”三字后能否移至开头?

  答案要点:这段话中“不拘于时”和“能行古道”二语是点睛之笔,放在开头,读者不明所指,倒显得无足轻重,不如卒章显志为好。

  3、连贯背诵第3、4段。

  四、总结全文。

  1、本文的思想意义。

  导入方式:课文题注中指出,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这句话十分重要。唐初,文坛上继承六朝文风的余绪,写的是“近体文”即骈体文,以四字、六字为句,上下句相对,又叫“骈四俪六”,这种文体追求形式上的美,很束缚人的思想。为此,韩愈提倡恢复古文的传统,他本人则取法于司马迁、司马相如和扬雄;当时有许多人都跟着学,形成了风气。所以后来就有了“古文运动”这个名称。苏轼十分赞赏韩愈的这一番努力,说他“文起八代之衰”(“八代”,指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其时骈体文占统治地位)。古文运动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恢复儒家道统。

  提问:韩愈写《师说》,跟古文运动有没有关系?文中有没有这个方面的表示?(文中说李蟠“好古文”就是明确的表示,说明韩愈“抗颜而为师”,是以恢复古文的优良传统自任的,通过培养“后学”,扩大古文的影响。)

  小结:本文的思想意义在于:(1)明确指出教师的职责的“传道授业解惑”,而居首位的是“传道”;因此,“道”就是择师的主要标准,“道”在即师在。(2)“传道”就是传授以六艺经传为代表的儒家道统,韩愈既以儒家道统的接班人自居,所以才敢于作《师说》,“抗颜而为师”。(3)要恢复儒家道统,就要在文风上来一个解放,提倡古文,反对近体文即骈体文。

  2、写作方法。

  (1)从全篇看,用的是“立”与“破”相结合的写法——先“立”后“破”,“破”后再“立”。

  进行步骤:先列出第1、2、3段的论述方式,然后归纳出上述写法。

  第1段:由教师职责推论出择师标准。(立)

  第2段:分层论述师道不传的原因。(破)

  第3段:由“圣人无常师”推论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论断。(立)

  归纳后再提问:第二次的“立”跟第一次的“立”是怎样的关系?(发展的关系)

  (2)从第2段看,用的是对比论述的方法。

  这个部分的内容,在诵读中已经涉及,可让学生在课堂上回答课文练习第二题(即填空题),要求答得简要;对表中某些繁琐项目,也可以不填。但要求学生掌握以下几点:

  ①本段主要批判士大夫阶层“耻学于师”的坏风气,指出门第观念是这种坏风气的根源,这是全文分论点之一,从反面论证以“道”为师、“从师而问”的正确性。

  ②“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的对比,正是为了提出这个分论点。“众人”,主要指士大夫阶层。

  ③为子“择师而教之”与其身“耻师”的对比,是用一般现象来证明上述分论点,也说明了“耻师”的内涵,即不愿“闻道”,不想“解惑”。

  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的对比,将内容深化一层,更有力地证明了上述分论点,因为这里指出了“耻学于师”的坏风气来源于门第观念。

  [说明]学文章就要学文理。填表也是一种学习的方法,但也有它的局限性,不可滥用,既不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又不要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3、语言积累。

  关于一词多义(练习三)

  ①道:(按练习排列的顺序,例句略,下同)A、(儒家的)思想体系。B、说。C、道路。D、方法。(按:此题无相同的义项,练习题有误。)

  ②传:A、流传。B、传授。C、(zhuàn)阐述儒家经义的文字。D、同A。补充:E、(zhuàn)古时供来往行人住宿的旅舍。例:舍相如广成传舍。

  ③圣:A、具有极高智慧的。B、同A。C、圣人。D、封建统治阶级对帝王的谀称。补充:E、旧称学问技术有特高成就的人,如诗圣、棋圣等。

  关于名词、形容词活用如动词后意义的变化:

  ①耻:以……为耻。

  ②师:以……为师;向……请教(学习)。

  ③羞:以……为羞。

  ④小:以……为小。

  ⑤奇:以……为奇。宾客:以……为宾客(把……当作客人来招待)。

  ⑥粪土:以……为粪土(把……看得一钱不值)。

  补充通假字:

  ①受:通“授”。

  ②不:通“否”。

  五、留作业。

  1、背诵全文。

  2、预习《问说》(要求见该课“预习安排”)

师说的教案8

各位老师、家长:

  你们好!今天我要上的课是一节拼音拼读游戏课,拼音这门课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它将为入小学的汉字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但同时也是一门比较枯燥乏味的课,幼儿学完以后掌握的怎么样,发音是否准确,是否掌握了拼读方法都非常重要,至今我们已经学完了拼音课的内容,但孩子是否能熟练运用还是一个重要课题。

  所以在整个课程学完以后能让幼儿更好的巩固所学知识,我准备了这节拼音拼读游戏课,以拼读作为重点,让幼儿在灵活多变的方式下反复、熟练的拼读各种音节,让幼儿能非常牢固的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因此我采用了三种方法来上这节课。一、字母卡拼读;二、汉字拼读;三、实物拼读。

  开始部分:先进行复习总结学过的拼音内容分为三大类“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通过复习把这三大内容融到一起,从以下三种方式里来让幼儿熟练掌握拼音:

  一、字母卡拼读

  1、教师先出示We、sheng、wang、jin、轻声字母卡,拼读之前先请幼儿说出两音相拼的拼读方法“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然后再拼读。最后请幼儿说一说给拼音带声调的儿歌“a 要在把帽戴,a 要不在o、e戴,要是i、u一起来,谁在后边给谁戴”。这样小朋友会很清楚的戴在哪个字母的`头上。然后请幼儿拼读带声调后的音节:“wèi、shēng、wáng、jìn”。同样用以上方法,出示第二组字母卡:huo、gai、jing、sui,带声调后成为“huǒ、gāi、jǐng、suì,”然后请幼儿拼读,教师随时引导、纠正幼儿的发音。

  2、以上是两拼音节,幼儿掌握后过渡到三拼音节。

   二、字卡拼读:

  1、教师出示汉字字卡:起、好、娃等让幼儿看字卡、拼读字卡的音节,集体或个人分别。

  2、教师出示字卡组词:翅膀、祖国、广场、练习、困难、世界等字卡,请个别小朋友举手起来拼读。锻炼幼儿发音的准确性,并能丰富幼儿词汇,熟练掌握拼音的拼读。(给予表扬)

  通过以上两种方法字母卡拼读、字卡拼读这两种方法的融合,让幼儿产生了浓厚的拼读兴趣,这时老师将进行下一步练习。

  三、实物拼读:

  (用形象直观的物品引起幼儿的拼读兴趣)教师分别出示实物:钟表、小水桶、文具盒、玩偶唐老鸭、花篮等,用实物调动幼儿的注意力及学习欲望,请幼儿拼读各种实物的音节。(教师现场讲评或示范)

  能过以上三种方式的融合、灵活变换方式,让幼儿在不同的方式下反复拼读音节,幼儿的拼读能力一定会增长很多,能为幼儿上小学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师说的教案9

  一、文学文化常识填空:

  1、《师说》作者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籍昌黎,因为昌黎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又称他为。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称。死后谥“文”,也称。他不仅是唐代的领袖,而且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后世尊他为之首。(补充阅读:梁衡《读韩愈》)

  2、“说”,古代议论、说明一类的文章的总称,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 “说”属于的范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一般用来。《师说》意思是。

  3、古文运动其实是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

  《师说》知识要点整理

  二、虚词

  1.乎

  (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介词,相当于“于”,前一个是“在”的意思;后一个是“比”,表比较)

  (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语气助词,表反问,译为“吗”)

  (3)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助词,表揣测,译为“吗”或“吧”)

  (4)嗟乎!师道之不传了久矣(语气助词,表感叹,与“嗟”连用,译为“唉”)

  2.而

  (1)人非生而知之者(连词,表承接)

  (2)惑而不从师(连词,表转折)

  (3)吾从而师之(连词,表承接)

  (4)择师而教之(连词,表承接)

  (5)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连词,表并列)

  (6)小学而大遗(连词,表转折)

  (7)则群聚而笑之(连词,表修饰)

  (8)如是而已(与“已”连用,表陈述语气)

  3.之

  (1)古之学者必有师(助词,的)

  (2)人非生而知之者(代词,指代知识、道理等)

  (3)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5)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6)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7)圣人之所以为圣(代词,指代这件事)

  (8)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助词,的;代词,指代童子)

  (9)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10)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这一类)

  (11)郯子之徒(代词,这,这一类)

  (12)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代词,这,这一类)

  (13)作师说以贻之(代词,他,指代李蟠)

  4.其

  (1)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那些,指代疑难问题)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代词,他,指代“生乎吾前”者)

  (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他的)

  (4)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

  (5)其可怪也欤(副词,与“也欤”配合表反问语气,相当于“这不是……吗?”)

  5.于

  (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介词,比)

  (2)而耻学于师(介词,向)

  (3)于其身也(介词,对于)

  (4)皆出于此乎(介词,从)

  (5)不拘于时(介词,表被动,被)

  6.也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末语气助词,与“者”连用,表判断)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

  (3)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

  (4)其可怪也欤(句末语气助词,与“欤”连用,加强语气)

  三、实词

  1.通假字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或师焉,或不焉

  2.古今异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求学的人

  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义:用来……的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古义:不一定

  今义:用不着

  (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古义:无论

  今义:没有,常为否定副词

  (5)吾从而师之

  古义:跟随、而且

  今义:表目的或结果的连词

  (6)今之众人

  古义:一般人

  今义:众多的人,大家

  (7)小学而大遗

  古义:小的方面学习

  今义:指教育的`一个阶段,也指实施这种教育的机构

  3.一词多义

  (1)师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求学)

  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吾师道也(名词作动词,学习)

  (2)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传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zhuàn,名词,解释经文的著作)

  (3)道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有“风尚”的意思)

  道相似也(名词,道德学问)

  (4)惑惑之不解(名词,疑难问题)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形容词,糊涂)

  惑而不从师(动词,遇到疑难问题)

  4.词类活用

  (1)吾师道也(名词作动词,学习)

  (2)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3)而耻学于师(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4)孔子师郯子(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

  (5)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名词作动词,低于)

  (6)小学而大遗(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7)吾未见其明也(形容词作名词,高明的地方)

  (8)惑而不从师(形容词作动词,遇到疑难问题)

  (9)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形容词作名词,圣明的人、愚昧的人)

  (10)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动词使动用法,使……学习)

  四、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省略句

  (1)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

  (2)吾从(之)而师之

  3.变式句

  (1)而耻学于师(于师学,介宾短语后置)

  (2)师不必贤于弟子(于弟子贤,介宾短语后置)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读,不解惑,宾语前置)

  4.被动句

  不拘于时(介词“于”表被动)

  五、重点句子翻译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译文:老师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的人。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译文: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

  3.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译文:我学习的道理,哪里计较他生年比我早还是晚呢?

  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译文:所以无论地位显贵还是地位低下,无论年长还是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5.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译文: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

  6.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惑师焉,惑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译文:文句不理解,疑惑不能解决,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求教,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丢弃,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明智的。

  7.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译文: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强,闻知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学业各有专门研究,如此而已。

  《师说》原文阅读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後,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於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於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於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焉。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之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吾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子、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於弟子。闻道有先後,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於时,学於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的教案10

  教学目标:

  1、 学生通过探讨认识从师的重要意义。

  2、 领会课文正反对比、破立结合的论证方法。

  3、 掌握重要字词及文言现象,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1、理解文中的多义词,解释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2、掌握文中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能解释具体语境中意动词的含义。

  4、 区分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理解它们的古今义。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我们刚学习过荀子《劝学》,明确了学习的重要意义。通过学习,人们的修养与学问可以得到提高,人们的素质可以得到改变。那么,学习的最佳途径是什么呢?是自学,或是从师学习?答案应该是不言自明的,但是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

  (写作背景)魏晋以来,社会上风行非学无师,重视家传,。在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虽然推行科举制度,但耻于从师的风气却很盛行,上层士大夫之族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所以他们不愿从师学习,而且他们也反对别人从师学习。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由魏晋世以下,不益不事师。进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唯有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并著《师说》千古佳文。

  在这著名的《师说》,作者借为文送学生李蟠来抨击那些上层士大夫之族,大力宣扬从师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师说》即说说从师的道理。

  (作者)说起韩愈,我们应该不陌生,请哪一位同学来介绍他的有关资料。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文公,昌黎先生。

  韩愈是与古文运动联系在一起的,他和柳宗元一起大力提倡古文运动,主张文章应该象先秦散文一样言之有物,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只求形式而内容贫乏的骈俪文;语言要新颖,言贵创新,词必己出。二人不论在理论上或是在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进了古文运动的兴起、发展,并身体力行,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体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散文的基础。因此二人影响巨大,韩愈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齐读,思考:韩愈对从师持什么态度?当时人是什么态度?找出文中词句。

  四、复读课文

  1、研读课文第一段

  方法:(1)教师范读课文。

  (2)注意理解下列问题。

  哪句可以看作是本文的中心论点?首句:推出中心论点:学者必有师。托古言事,乃针对当时士大夫以从师为耻而说的,更增加力度。

  为什么要从师?选择老师的标准是什么?

  2、理解本段中的古今异义词语

  学者 古:求学的人 今: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的人

  所以 古:用来的 凭借 今:因果关系连词

  从而 古:跟从并且

  今:连词,表示结果或目的。即因此、就

  3、词语活用

  吾师道也 师,名词用作动词即学习

  吾从而师之 师,名词用作意动词即以为师

  5、 讨论:

  我们今天所说的自学成才是不是与韩愈说的必有师

  相矛盾?韩愈所说的道指什么?我们今天要以什么为师?

  6、总结本段

  总说老师的'作用和从师学习的必要性、重要性,指出择师的

  原则,推出无贵无贱,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

  7、背诵本段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提名背诵。

  2、提问个别字词。

  二、研读第二段

  1、指导朗读。

  指导正确断句

  如:师道之不传也/久也

  2、词句辨析

  师道者不传也久矣 (从师的道德风尚)

  吾师道也 (学习道理)

  师道之不复 (从师的道德风尚 )

  惑而不从师 (老师 )

  吾师道也 (学习)

  师道之不复 (从师)

  不耻相师 (学习)

  3、古今异义词辨析

  众人 古:一般的人众人 今:许多人

  小学 古:小的方面要学习 今:初等教育的学校

  4、重点句子解释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宾语前置句,之,提宾的标志)

  彼童子之师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否定判断句,非也构成否定判断)

  5、 读本段。思考:本段的论点是什么?

  第一层: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师道的道指风尚;句中两个也,表示停顿。为什么韩愈要这么说?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

  第二层:针对时弊,从三方面对比,剖析不从师的症结。

  先以今之众人与古之圣人作对比:作者在这组纵向比较中用反诘句点出不从师的结果。再以为子择师与其身则耻师作对比:作者在这组自身矛盾的对比中,对不从师的表现加以评论,并给予直接的否定。 最后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作对比:作者在这组横向比较中,对不从师的言行加以描述,并发出带有讽刺语气的强烈感慨。

  本段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方法。

  6、 讨论:《劝学》中有一句与本段中圣人、愚人的论述相仿,是哪一句?你认为句读之师与传道之师有何区别?你认为韩愈对君子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看法是否符合现代观点?

  7、 教师总结,学生背诵本段。

  三、作业:背诵当堂所学的内容

  第三课时

  一、检查复习

  1、背诵 2、字词

  二、分析第三、四段

  (一)第三段

  1、指导朗读

  2、自译:师,不必 古指不一定今指不需要

  3、简析:列举孔子为例,进一步论证从师的重要性

  以孔子为例的好处:一石三鸟,典型精当

  1) 阐明了从师的意义;2)也说明了从师的3)与古之学者和古之圣人圣益圣等呼

  (二)第四段

  虽为附记性质,但是紧扣中心。作者赞扬李的不拘于时、行古道,也是对士大夫的有力批评。既针砭了时弊,又通过李来倡导了从师。因此结尾虽然简单,但有力地照应了开头,围绕了中心。

  (三)问题探讨:

  李蟠好的是什么样的古文?他不愿被什么样的时所束缚?

  韩愈反对浮靡的文风,倡导古文运动,而李蟠好的正是韩愈倡导的六艺经传当时社会风气不好,人们不肯从师而学,李蟠不受风气影响,拜韩愈为师。

  齐白石有一句话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你能不能结合《劝学》《师说》的内容来分析一下?

  两文都谈到学习的重要,那么正确的学习目的究竟是什么?

  《劝学》认为学习的本质其实是改变自己学不可以已,永远不停止,也即常言所说的活到老,学到老。《师说》中认为学习是为了闻道解惑。这些认识都是正确的。作为现代人,黑塞论述得更全面,他认为读书学习是获取教养的途径,是自我意识的增强和扩展,并非是为了提高某种能力或本领(因为那样的学习过于功利),而在于寻找生活的意义,也就是说,学习者需要有自己的精神追求。没有追求的学习是低效的学习,只能满足一般的生存需求。

  三、分析论证结构

  提出中心论点

  正面阐述(必要性、原则)反面阐述(对比)

  例证:孔子 附记:赞扬

  四、体会语言:整散结合 顶真手法

  五、作业:背诵全文;积累相关文言知识

师说的教案11

  课文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dòu)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fǒu)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_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决疑难问题的人。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疑惑却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他对于疑惑的问题,就始终不能解决。出生比我早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比我早,我跟从他向他学习;比我出生迟的人,他懂得道理如果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学习,而且把他当作老师,我学习的是道理,哪里计较他生年比我早还是晚呢?因此,不论地位显贵还是地位低下,不论年长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唉!从师学道的道理没人传布已经很久了,想要人们没有疑惑很难呐!古代的圣人,他们超过一般人很远了,尚且跟从老师向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跟圣人相比相差很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为羞耻。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而引起的呢?众人喜爱他们的孩子,选择老师教育孩子;对于他们自己(来说)呢,却以从师学习为耻,这真是糊涂啊!那孩子的老师,教孩子读书来熟悉书中的句子,并不是我所说的给人传授道理,给人解释疑惑的老师。文句不理解,疑惑不能解决,有的人向老师学习,有的人却不向老师求教,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丢弃,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明智的呢。巫医,乐师及各种工匠,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中,如有人称人家为老师,称自己为学生,这些人就聚集在一起嘲笑他。问那些嘲笑者,他们就说:"那个人与某个年龄相近,修养和学业也差不多,(怎么能称他为老师呢?)以地位低的人为师,足以感到羞愧,称官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于谄媚。"啊!从师学习的道理不能恢复,由此就可以知道了。巫医、乐师及各种工匠,士大夫之族是不屑与他们并列的,现在士大夫们的智慧反而赶不上他们。这不是很奇怪的事么!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一类人,他们的道德才能(当然)赶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走在一起,其中就一定有我的老师。"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_强,听闻道理有先有后,学问和技艺上各有所长,只是这样罢了。

  李蟠,十七岁,爱好古文,六经的_和传文都普遍学习了,不受世俗的限制,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遵行古人从师学习的风尚,特别写了这篇《师说》来赠给他。

  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

  2.学习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导学流程:

  一、了解感知

  写作背景

  魏晋以来,门第制度十分严格,分为高门和寒门,门第观念严重破坏了从师学习的风气。到唐代,魏晋以来形成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关于韩愈写此文的背景,从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一段可见一斑。柳宗元说:“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敢于反抗流俗,倡言师道,勇气可贵,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注音:

  愚()句读()谀()经传()

  郯()苌()聃()蟠()巫()

  2.用课文原句回答下列问题。

  ①老师的职能是什么?

  ②择师的标准是什么?

  ③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得出了什么结论?

  二、深入学习

  1、找通假字,并解释。

  (1)传道受业解惑

  (2)或不焉,或师焉

  2.一词多义

  之: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郯子之徒

  ③吾从而师之

  ④句读之不知

  ⑤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⑥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其:

  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②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③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④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

  ⑤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⑥其可怪也欤

  师: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十年春,齐师伐我

  ③吾师道也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于:

  ①耻学于师

  ②其皆出于此乎?

  ③于其身也

  ④师不必贤于弟子

  ⑤不拘于时

  道:

  ①闻道有先后

  ②策之不以其道

  ③不足为外人道也

  ④得道者多助

  ⑤会天大雨,道不通

  3、古今异义

  ⒈古之学者必有师

  ⒉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古:

  今:今:

  ⒊吾从而师之

  ⒋吾从而师之

  古:古:

  今:今:

  ⒌小学而大遗

  ⒍今之众人

  古:古:

  今:今:

  4、词类活用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吾从而师之:

  3.吾师道也:

  4.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5.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6.则耻师焉:

  7.小学而大遗:

  8.不耻相师

  10.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5、特殊句式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耻学于师。

  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4)师不必贤于弟子。

  5)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6)不拘于时

  理解分析

  第一段:

  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教师的职责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从理论上阐明从师学习的必要性。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④择师的标准。

  “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凡先闻道者我就可以拜他为师。

  ⑤从师的原则。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第2段。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明确:承上启下。

  ②“师道”指什么?

  明确:“师道”是从师原则和风尚,指上文中所讲的“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③从师的风尚不再流传,是因为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为了批评“耻学于师”的人,作者从哪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论证?

  明确:

  a.古之圣人

  今之众人

  结论:“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b.爱其子

  于其身也

  结论:“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

  结论:“师道之不复,可知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第3段

  ①本段引用孔子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

  明确:“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②总结:“圣人无常师”语出《论语?子论》,包含着广泛学习的意思。要想得到广泛的知识,就要向许多内行人学习,在这方面,孔子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韩愈从“圣人无常师”出发,针对当时社会现实,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很有意义。

  第4段。

  ①作者用哪些话明确表示了他的立场?

  明确:“不拘于时”,表示他反对“耻学于师”的坏风尚。

  “能行古道”,表示他赞成以道为师的从师风尚。

  ②“古道”中的“道”指什么?

  明确:儒家道德。

  ③本段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说明了写作缘由。

  本文写作特点

  1.语言上,多用整句,对句,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

  例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等。

  2.论证上有破有立。

  例如:第1段,教师职责,择师标准。(立)

  第2段,师道不传的原因。(破)

  第3段,推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论断。(立)

  3.对比论证。

  三、迁移运用

  1、读与论师道有关的文章。

  2、古今中国文化尊师名言:

  (1)经师易遇,人师难遇。-----司马光

  (2)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荀子.大略》

  (3)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吕不韦

  (4)举世不师,故道益离。-----柳宗元

  (5)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程颐

  (6)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关汉卿

  (7)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

  (8)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9)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10)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晋.葛洪《勤求》

  反思

  《师说》上完了,可是并没有自己想要的欣喜。明确而有深度的思维,也并没用挽救我的课堂。经过了很多的探索,可是备好课和上好课之间有长长的距离。这个距离充满着探索的艰辛与思考的苦楚。

  在备这篇课文时,我有了活跃的思维字课文的'处理上我打破了顺流而下的顺序,我从当时的社会的风尚谈起,然后再去发现作者立论的勇气与智慧。这样的处理,我想学生更能够理解文本的实在内容,更能够解读文本的价值。只是在处理文本时,我忘记了应该把难点放在哪个问题上,而课堂之上,我是否引领学生去理解这个难点?这个是我收获到却又常常忘记的备课要点。

  另外,文与言,要应该怎样处理?言经常阻碍了学生对文德理解。在没有扫除障碍的时候,文的理解就变得仰视,变得像水中月镜中花。当然,如果时间充足,那么我想两者的关系会更好处理一些。我的遗憾在于,这篇课文,我的理解可以说比较到位了,也比较有深度,真正用自己的知识读出了文章的品味,但是,由于一节课的时间,我的学生对与文章的语言和内容没有较充分的熟识过程,虽然文章的主要内容是讲从师之事,与学生的知识经验有连接,但是,在连接之外,由于语言表述的陌生学生并不能真的理解文意,更重要饿是学生该如何看待一定要有老师这样的观点?一定要有老师是从狭义的角度啦理解的,其实文章真正的要义在于重塑学习风气,提倡人人应该谦虚地相互学习,从根本上纠正当时对谦虚求学的错误看法。但是,语言的难度让学生没有理解到这个通俗的确永远具备真理性的话题,理解上的差距让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充满了生硬的理解。而我没有抓到学生这个理解的差距,在学生生硬理解的基础之上把学生引到韩愈所体现出来的魅力、勇气与智慧,又把学习提拔到对人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上来,这样就脱离了文本。就算没有脱离文本,首先就脱离了学生的现有水平,没有真正地从他们具备的基础出发。这是我课堂的失败,也是课堂效果没有我预期的那么好的原因。

  由此想来,我们面对文本应该灵活处理。浅显的学生易于理解的文言可以如此处理,但是难度较深的文言,这样的处理方式使得教学的过程有点揠苗助长的意味。上好课,真是不容易,很多问题并不能预见,总是在课上完了之后,才会发现自己的失败。我们的失败也常常在惯性的错误。因此,我们懂得之后,还要记得去改善。

  在文言知识的总结课上,我的总结很潦草。我只是让学生顺着课文总结,在泛泛的寻找与总结中,我们抓到的是零碎的知识点,真正的总结应该是在学生的基础上提高概括性,能够把知识前后联通,实现知识的迁移。

师说的教案12

  师说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理解韩愈阐明全新师道观念的斗争精神和“尊师重教”的观点;

  2、学习借鉴本文事理结合论证和对比论证的议论文写作方法;

  3、积累掌握“传”“师”“道”“受”“固”“从”“也”“则”“于”

  “乎”“所以”等词的用法;

  4、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介绍背景材料,疏通文字障碍,正确理解课文。

  2、归纳“所以、师、于、则、传、从、也、夫”等词的义项。

  3、培养学生的背诵激情。

  教学步骤:

  一、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发现疑难,课堂上提出,师生共同研讨。

  如下为学生课堂上可能提出的问题,教师应准备好。

  1、解题:

  “说”是古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论说文范畴,一般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师”是本文要着重论述的论题。“师说”,意思是“说说关于从师的道理”。韩愈写这篇文章是送给他的学生李蟠的,是他35岁时在长安当国子监四门博士时写的。文章针对当时社会上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痛加针砭。着重阐明教师的作用和从事应采取的态度,有破有立,对我们今天仍有借鉴作用。本文是韩愈文集中的名篇之一。柳宗元“自魏晋氏以下,人益(更加)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学生),作《师说》,因抗颜(态度严正不屈)而为师。世(世人)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

  2、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生三岁而孤,靠兄嫂抚养长大。幼年好学不倦,到十七八岁,学问已有相当扎实的基础。二十五岁中进士,二十九岁登上仕途。以后历任地方上和中央的一些官职,其间有两次因上疏皇帝提意见,被贬官,第二次差一点儿被处死。最后官至吏部侍郎(相当于副部长),故亦称韩吏部。因先世居昌黎,宋代追封他为昌黎伯,故又称韩昌黎。又因死后谥“文”,故称韩文公。韩愈、韩退之、韩昌黎、韩吏部、韩文公是同一人的许多异称。

  韩愈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他的重要功绩,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倡古文运动,主张恢复先秦、西汉的优美散文传统,坚决摒弃南北朝以来只讲究文章形式,不重文章内容,矫揉造作,华而不实的文风,并提出要创造性地学习古文,反对模仿因袭,人云亦云。(观点“师其意不师其辞”、“唯陈言之务去”、“唯古文必己出”、“文从字顺”)他不仅是古文运动的领袖,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传诵的优秀散文。他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所以后人称他的文章为潮水一般(韩潮)。他的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对当时和后代都有相当大的影响。宋代文学家苏轼曾誉他“文起八代之衰”、“匹夫而为百世师”。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

  他所谓“古文”,是和当时流行的重词藻、轻内容的骈文相对立,即奇句单行,以儒家思想为基本内容,取法先秦两汉文体的散文。本文是一篇议论文,说为李蟠而作,实际上是抨击当时那些自恃门第高贵,看不起别人,不肯从师学习,甚至对别人从师也进行嘲笑的士大夫阶层。

  初中课本选了他的《马说》一文,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来比喻贤才难遇知己,难得重用。把自己一腔愤懑之情发挥得无余,富有现实意义。

  3、词的多义现象

  ⑴所以a、表原因。译为“……的原因”“……的缘故”

  b、表凭借或目的。“用来……的”“……的凭借”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③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④此世所以不传也

  ⑤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⑵师a、二千五百人为一师,泛指队。例:齐师伐我。《左传》

  b、老师c、效法、学习d、乐官、乐师

  ⑶也a、句末语气词,表示判断或肯定。b、句末语气词,与“何”等词相应,表示疑问语气。c、句中语气词,表示语气的停顿,以引起下文。d、副词。也(后起意义)

  ⑷于a、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时间和对象,可以翻译为“在”“向”“到”“从”“对于”等。b、介词。表示比较,相当于“过”。c、介词。在被动句中引出动作的主动者。

  ⑸其a、人称代词。第一人称:自己第三人称b、指示代词c、句中语气词。表示揣测、反问、期望或命令。

  ⑹传a、客舍b、传记。c、注释或解释经义的文字d、传递e、传达、传授f、流传

  ⑺之a、到……去。b、第三人称代词。c、助词。相当于“的”d、放在句子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e、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的标志。

  韩愈的《师说》一文针对性很强,具有批判现实的精神。学习中,可先参照课文注解和有关背景资料,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和动机。然后,看注释,通读课文,了解全文的总体结构和主要观点,特别要重点理解第一段观点的新颖和第二段对比论证的有力。在此基础上,反复读熟课文直至背诵。背诵时要注意语气和语句的停顿、词语的连属、声调的抑扬等。如有不正确,则说明在理解上有误差,应该及时纠正。词语方面重点要辨析传、师、道、惑、益、从、也、则、于、乎、所以等的意义和用法。可先做好后面的跟踪试题。

  初中学过韩愈的《马说》,是讲识别人才、爱护人才的,内容和本文有一定的联系。韩愈宣扬“尊师重教”,也以伯乐自许。学习中,可以回顾复习《马说》,增强对本文思想内容的理解。

  文章的思和路结构:本文是一篇议论文,说为李蟠而作,实际上是抨击当时那些自恃门第高贵,看不起别人,不肯从师学习,甚至对别人从师也进行嘲笑的士大夫阶层。为达使人信服的目的,文章必须既要有理论论据又要有事实论据地提出自己的新观点,因而作者先从老师的功能角度做演绎推理立论,然后,再以现实存在的不良风气和孔子从师的言行作归纳推理加深论点。全文结构严谨,论证有力,是古代论说文的典范。

  结构: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理论论据)演绎推理(观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士大夫耻学于师(反面现象)

  归纳推理(观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孔子从师的言行(正面实例)李蟠从师行古道(身边活例)呼应印证(观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如何理解本文思想的进步性?韩愈在《师说》中的创新,在内容上至少有三点:一是突破了一般人对教师作用认识的局限,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受(授)业”,扩大到“传道”、“解惑”,明确提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个对教师作用的全面而崭新的界定,在当时是个了不起的进步,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二是针对上层“士大夫之族”的门第观念,明确提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全新的从师之道的观念:从师即是学道,惟“道”是问,凡是闻道者无论贵贱长幼都可为师。这是石破天惊的新观念,开拓了为师者的广阔领域。三是在“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指导下,从“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客观事实出发,推论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崭新观点,说明师生关系是相对的,教与学是可以相长的,闪耀着朴素的辩证唯物论的思想光辉。

  如何理解本文的行文气势?韩愈的论说文向以气势通畅著称。就本文而言其气势来自三个方面:崭新理论本身的说服力,加上严密逻辑的论证力和语言上奇偶骈散结合的表现力,形成文章的夺人气势。首段思路是:“古之学者必有师”,师的作用是“传道受业解惑”,惑则必从师,从师即学道,“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结句大有如截奔马之势;全段层层顶接,步步推进,逻辑严密,一气呵成,更是势不可当。次段紧承首段对师道的论述,连用三个层层深入的对比,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中流行的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批判的语气也一句比一句加重,由“……其皆出于此乎”的疑问语气,发展到“吾未见其明也”的责备的语气,再到“其可怪也欤”的带有强烈感情的讽刺语气。这种语气上的层层递进,声势逼人。三段正面论述“圣人无常师”,以备受尊崇的圣人孔子的无可辩驳的.言论和实践为例,说服力极强。且为一段“古之学者必有师”、二段“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提供有力佐证,一石三鸟,精当无比。结尾又从行古道、嘉今人的角度点明写作目的,贯通古今,继往开来,更有高屋建瓴之势。全文文势硬转直接,陡直峭绝:开篇“古之学者必有师”突兀而起,有如横空出世,已见出奇;中间三个对比,如三峰插天,兀然峭立,直起直落,了不相涉,更见其奇。营造这种雄直峭兀之势,最为韩愈所长。本文灵活多变的散句,于流畅中含顿挫,参入对偶与排比(本文中指句中词语的排比),又于灵活中见整齐。奇偶骈散交错运用,自然配合,错落有致,亦增势不少。

  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评析:劈头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的论断,紧接着概括指出师的作用“传道受业解惑”做为全文立论的出发点和依据。然后句句顶接,推论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同时,一开头郑重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就隐然含有对“今之学者”不从师的批判意味,很自然地为第二段埋下了伏笔。本句翻译时要注意“者……也……”和“所以”在句式中的含义和作用。

  运用:(翻译)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交授学业、解答疑难的。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评析:这一句是在前文已用老师的职能作出了理论论证和用孔子言行作了事实论证之后,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地得出了进一步的结论。这个结论,是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深化,也是对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进一步批判。说明了师生关系是相对的,教与学是可以相长的。这一句由“是故”引出,用“如是而已”结尾,化繁为简,既显见解的深辟透彻,又有一种高瞻远瞩的气势。

  运用:(翻译)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先有后,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师说》教学反思

  在教学《师说》一文时,我的导入部分是这样设计的:从幼儿园到现在,差不多有十年寒窗了吧。那在这十几年中,大家接触过不少老师。同学们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对老师的看法。通过这样一个提问,让同学们各抒己见,表达对老师的看法,从而引出课文。

  学生对导入部分的问题很感兴趣,对于如何看待老师都有自己的贴近现实的想法。其实这个导入和课文还有一定的距离,可以再深入一点,问一问学生应该如何对待老师,从而引出“耻学于师”的问题,更好地和课文接轨。

  讲到“句读”的时候,穿插了古今中外有关标点的故事,如“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雨果和编辑社之间“?”和“!”的故事,慈禧太后与《凉州词》之间的故事,对联“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横批“人多病少财富”等等故事。讲故事的时候,学生注意力很集中,所以我应该要善于寻找文中的兴趣点,尤其是在上古文时,找到文中可以引起学生兴趣的地方,并加以拓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在最后一个课时中,我归纳了“之”“师”“其”“师道”几个字词的一词多义,我是用ppt展示出来的。正是由于使用了幻灯片,学生就光是抄笔记,完全不去思考,所以我提问的时候,学生都没有反应。应该让学生在记笔记的同时也能思考,做到手动,脑动,心动。

师说的教案13

  一、 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

  《烛之武退秦师》位于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处于由初中到高中过渡的地位,是从初中短小浅显的文言篇目向高中篇幅长、难度大的文言篇目的过渡,因而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与意义。

  但本文的篇幅短小,内容精炼,叙事性强,学生学习起来在内容理解上的难度并不大。

  本文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是一篇记述外交使者辞令的散文,赞扬了主人公烛之武在国家临危受命,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持了国家安全,维护了国家利益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这篇文章除了精彩的外交辞令描写,还有生动的叙事描写,是一篇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优秀散文作品。

  (二)学情分析: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xx版)》在“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的任务群中提出:“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积累文言阅读经验,培养民族审美趣味,增进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理解。”在初中时,学生已经学过了一些文言文篇目,掌握了一定的文言文学习方法,积累了浅显的文言文阅读经验,这些方法和经验对于高中文言文的学习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因此他们很容易感受到本文的独特之处,容易获得学习文言文的喜悦感与成就感,进而主动地加入到背诵,了解大意,归纳相关知识点到学习中来。

  (三)教学目标:

  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xx版)》在第8个任务群里,对“学习目标与内容” 的要求,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 了解《左传》有关知识,解决生字、生词问题,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2. 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内容。

  3. 学习烛之武说辞的论辩艺术。

  4. 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深明大义、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本文虽是两千多年前的作品,但其内容生动有趣,语言浅显易懂。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而核心素养之一就是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因此,我把本文教学重点确定为: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词句,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本单元的单元导读中指出:“学习这个单元既可以领略古人的才华和品德,又可以欣赏和借鉴叙事的艺术。”烛之武的说辞非常漂亮,短短百余字,却讲了五层意思,婉转曲折,却面面俱到,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其语言也具有很大的艺术魅力。据此,我确立的教学难点为:学习烛之武说辞的论辩艺术。

  二、 说教法学法:

  文言文教学,应重视积累、感悟、熏陶,要重视对学生语言感知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而要培养语感,诵读是十分有效的手段。在诵读过程中去理解文本的大意、体会说辞的语言魅力。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积累言语经验,把握语文运用的规律,学会语文运用方法,有效地提高语文能力”,同时对学生的思辨能力的培养,是教师的使命。

  根据以上几点,本课的教法确定为:

  朗读法、释疑法、点拨法、讲授法。

  根据教学目标的设定、课程标准的要求与高一学生的'发展特点,结合课本单元导读中“反复诵读,悉心体会”的要求,将本课的学法确立为:

  诵读法、质疑法、合作探究法。

  三、 说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论语》中说:“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自古至今,我国有很多外交使节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敢出色地完成了肩负的使命,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国家的利益和尊严。如“东方哥伦布”张骞,一箭书退敌百万兵的鲁仲连,“东方俾斯麦”李鸿章,民国第一外交家顾维钧等等。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个故事的主人公被后人评价为“五论救弱国,妙语退秦师”。我们看看他是用哪五论,如何妙语退秦师的。

  (二)了解文学常识:

  集体朗读课下注释,并采用勾画法,掌握重要的文学常识。

  点名学生补充《左传》相关的文化常识。

  教师归纳补充。

  文章的写作背景以及情节中的相关背景知识均在文本学习的过程中,结合课文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补充讲解。

  (三)诵读文本,整体感知:

  苏轼曾说过:“好书不厌读百回,熟读课思子自知。”文言叙事特有一种简洁之美,学习时要注意反复诵读,悉心体会。

  1. 初读正字音

  大声自读文章,注意以下几个字的读音。

  氾南 佚之狐 夜缒

  (备课资料:佚之狐:佚地,名叫“狐”的人;大家试着解释一下“烛之武”这个名字:烛地,名叫“武”的人。)

  2. 再读知大意

  点名学生概括本章大意。(此环节的设置目的是培养学生理解并概括文言文大意的能力。)

  3. 粗读会质疑

  浏览全文,让学生提出自己在知识点、文意理解上的难点,通过讨论交流、教师释疑等形式来解决这些难点。(此环节设置意图在于督促学生自主学习、善于思考、学会质疑。)

  预设学生会提出的问题如下:

  (1) 郑国如何无礼于晋又为何对楚有二心,这里教师可以补充相关历史知识。

  (2) 烛之武劝秦伯将郑国作为东道主是什么意思,学生通过讨论,来理解烛之武此话的意图。

  (3) 个别句子翻译问题,相机解决。

  4. 深读析文本

  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形象特点。

  提问:在本文中,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烛之武?请从文中找到相关内容,进行批注式分析。(关注情节、细节,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等。)

  全班交流。

  如:(1)开篇的形势紧急,为烛之武的出场作了铺垫,而佚之狐的话“师必退”,暗示了烛之武的才能,这种局面,只有烛之武才能力挽狂澜。(侧面描写)

  (2)从烛之武的推辞“不如人”“无能为”等,我们可见烛之武对自己年轻时不得重用的怨忿、不满;心怀不满,面对郑伯的请辞,烛之武“许之”。请同学们关注这里的“许之”,前面没有任何的修饰,如“不情不愿”“勉强”等,而是干脆利落地答应郑伯的请求,可见烛之武的深明大义、临危受命。

  (3)细节描写:“夜缒而出”。“夜”,在夜里,名词做状语;“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高处往下送。这两个细节的作用是什么?

  说明形势危急,而烛之武在白发暮年,为了国家利益,冒着生命危险,在夜里从墙上缒下,可见烛之武的英勇无畏。

  (4)语言描写:烛之武巧妙说服秦伯,瓦解秦晋联盟,让郑国转危为安。体现烛之武高妙的口才和高超的论辩艺术。

  教师小结:

  烛之武形象:

  (1)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2)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

  (3)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5.精读品艺术:

  重点诵读精彩句子,学生采用圈画批注的方法,体会并分析烛之武说辞的艺术魅力。

  班级交流,谈谈你认为哪些句子能够体现出烛之武说辞怎样的艺术魅力。

  教师归纳:

  烛之武说服秦伯运用了高超的攻心术: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坦言知亡,避其锐气:郑既知亡矣。)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亡郑只对晋有利:邻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舍郑会对秦有益:君亦无所害。)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四)归纳文言知识点:

  学生分类对本文的重要文言知识点,如:特殊句式、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进行归纳整理,小组内进行交流补充。

  (五)补充学习,体会论辩艺术的社会意义与价值。

  中国有句古话:“伴君如伴虎。”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勇与大智。作为君王,则应虚心采纳,方可成就霸业。

  1.邹忌与齐威王

  齐王接受皱忌的进谏,听取群臣吏民的意见,于是有“此所谓战胜于朝廷”的美谈。

  2.触龙与赵太后

  抓住赵太后爱子、怜子之心,触龙拿人心比自心,以己子做诱引,动之以情,申明大义,进而解开太后心结。

  3.魏征与唐太宗

  唐太宗虚怀若谷,善于纳谏,终成一代名君。唐太宗“夫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今魏徵殁,朕失一鉴矣!”

  4.管仲与齐桓公

  齐桓公豁达大度,听了鲍叔牙的话,不但不办管仲的罪,还立刻任命他为相,让他管理国政。后来齐国就越来越富强了。

  5. 比干与纣王。

  纣王拒谏饰非、耽于酒色、暴敛重刑,甚至将比干剖腹挖心,最终是民怨四起。

  6.召公与厉王

  周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止谤”使得老百姓“道路以目”。三年之后,被“流于彘”。

  (六)小结:

  清朝金圣叹说:“妙在其辞愈委婉,其说愈晓畅。”

  清林云铭评论说:“烛之武为国起见,说秦之词,句句悚动,有回天之力,其中无限层折,犹短兵接战,不虑秦伯不落其彀中也。”

  烛之武委婉劝说的艺术在今天的人际交往中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给别人提意见和建议时,我们要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到启发,从而愉快地接受意见。同时我们还应学会倾听与交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还要善于自己思考,把好的意见总汇起来,唯有这样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七)作业布置:

  假如你有一位沉迷网络游戏、无心学习的好朋友,请你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小短文来劝他戒掉网瘾,致力于学习。可以借鉴烛之武的劝说艺术。

  (八)板书设计:

  烛——志士 欲扬先抑,以退为进

  之——勇士 攻心之术 阐明利害,动摇秦君

  武——辩士 替秦着想,以利相诱

  引史为例,挑拨秦晋

  推测未来,劝秦谨慎

师说的教案14

   教学目标:

  1、认识从师的重要意义,师说教案。

  2、领会课文正反对比、破立结合的论证方法。

  3、掌握重要字词及文言现象,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1、理解文中的多义词,解释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2、掌握文中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能解释具体语境中意动词的含义。

  3、区分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理解它们的古今义。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解题

  在上学期,我们学习过荀子《劝学》,明确了学习的重要意义。通过学习,人们的修养与学问可以得到提高,人们的素质可以得到改变。那么,学习的最佳途径是什么呢?是自学,或是从师学习?答案应该是不言自明的,但是——

  二、背景及作者简介:

  (写作背景)魏晋以来,社会上风行非学无师,重视“家传”,。在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虽然推行科举制度,但耻于从师的风气却很盛行,上层“士大夫之族”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所以他们不愿从师学习,而且他们也反对别人从师学习。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由魏晋世以下,不益不事师。进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唯有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并著《师说》千古佳文。

  在这著名的《师说》,作者借为文送学生李蟠来抨击那些上层“士大夫之族”,大力宣扬从师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这不是一般的论述,而是一部战斗檄文!

  (作者)说起韩愈,我们应该不陌生,请哪一位同学来介绍他的有关资料。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文公,昌黎先生。

  韩愈是与古文运动联系在一起的,他和柳宗元一起大力提倡古文运动,主张文章应该象先秦散文一样言之有物,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只求形式而内容贫乏的骈俪文;语言要新颖,“言贵创新,词必己出”。二人不论在理论上或是在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进了古文运动的兴起、发展,并身体力行,终于把文体车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俪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高中三年级语文教案《师说教案》。因此二人影响巨大,推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初读课文 四、研读课文第一段

  1、字词疏通

  2、内容梳理

  思考:哪句可以看作是本文的中心论点?哪句指明教师的职责?那些语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哪些语句阐明择师的原则和态度?

  明确:

  1)首句:推出中心论点:学者必有师

  托古言事,乃针对当时士大夫以从师为耻而说的,更增加力度。

  与结尾“余嘉……”呼应。

  2)第二句:教师的重要作用或职责

  突破了一般人对教师职责认识的局限,把教师的职责从“授其书而习其句读”扩大到“传道……”,这在当时是个不小的进步。

  道,儒家的思想。业,儒家的经典,道的载体。

  3)三、四句:从师的必要性

  这是承“解惑”而言的。

  4)择师的原则和态度

  针砭了当时上流社会看重门第高低的恶劣风气,提出“师之所存……”的原则,此思想无疑是积极的,进步的。学问面前,人人平等嘛。

  这是承“传道”而言的。那么为什么不承“受业”展开呢?因为人人皆知教师有“受业”的职责。

  3、总结本段

  总说老师的作用和从师学习的必要性、重要性,指出择师的原则,推出“无贵无贱,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

  4、背诵本段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学习第二段 一、检查复习

  1、提名按要求和全段背诵。

  2、提问个别字词。

  二、研读第二段

  1、指导朗读。

  指导正确断句,如:师道之不传也/久也

  2、词句疏通

  3、思考完成表格

  4、简析

  如前所说,本文有着复杂的写作背景,并不是一般的即兴之作。经过前面一段的理性陈述,涌动在作者心中的“不平之气”终于一吐为快。第二段即批判“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陋习。文势如暴风骤雨,涤荡乾坤,令人耳目一新。

  1)以感叹发端,由从师学习的理论分析转入对今人“耻学于师”的批判。

  2)下面作者运用三组对比:

  正确态度 错误态度 结果 作者态度

  古圣人与今众人

  对子女与对自己

  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

  3)作者态度语气的变化:疑问推测——肯定责备——感叹讽刺:语气步步加强,具有很强的感

师说的教案15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发展幼儿的倾听能力。

  2、愿意参加游戏,体验游戏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咕咚》故事一则;语言游戏“老师说…”。

  活动过程:

  一、听口令做动作,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教师发口令,幼儿做出相应的动作。发口令的速度渐渐加快,动作出错的幼儿取消游戏资格,最后的幼儿为获胜者。

  二、加深难度,听短句数相同的字。

  教师口述一短句,让幼儿数句中共出现几个“我”字。看哪位幼儿数得最正确。

  三、再加深难度,听故事数相同的`字。

  教师讲故事《咕咚》,让幼儿数故事中共出现了几个“咕咚”,看哪位幼儿数得最正确。

  四、游戏“老师说……”。

  1、教师发出口令,口令中有“老师说”的幼儿照口令做相应的动作,没有“老师说”的幼儿就保持原来的动作,看谁坚持到最后。

  2、 游戏数次后,可请幼儿做发口令者,教师参与幼儿活动。(该游戏可请听课老师一起参与)

  五、活动结束。

【师说的教案】相关文章:

公开课教案《师说》09-06

【精品】师说教案3篇01-03

【推荐】师说教案4篇12-29

关于师说教案四篇12-31

师说教案锦集六篇03-08

师说教案模板锦集9篇10-15

有关师说教案模板十篇06-07

师说说课稿01-18

《师说》教学设计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