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美术教案

时间:2024-12-03 22:42:44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中班美术教案三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美术教案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实用】中班美术教案三篇

中班美术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在活动中能发现不同颜色在混合后发生的变化,培养感知颜色的能力。

  2、体验红黄蓝三种颜色,在相互手拉手后变出的颜色进行作画,并感受其中的乐趣。

  3、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

  红黄蓝三种颜料,棉签,调色盘,空白水果图,ppt幻灯片,水果屋

  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操作发现两种颜色混合后能出现新的颜色。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示范法操作法观察法角色演示法幻灯片展示法

  用变魔术开场,用圣诞老爷爷穿插演角色。

  教学过程:

  一、用魔术的方法把大树变绿,激发幼儿的乐趣,幼儿仔细观察颜色的变化。

  秋天到了,大树的树叶都变成了黄色(边说边喷上黄色),春天又来了,树叶变成了绿色(请幼儿睁大眼睛观看,边说边喷上蓝色),但是结果却变成了绿色。

  1、提问:一开始大树是什么颜色?(黄色)

  2、后来我喷的是什么颜色,却会变成绿色的。原来两种颜色加在一起会变成另外一种颜色,老师这还有红色,我们来试一试把红色和黄色放在一起,看一看有什么变化?(变成了橙色)我们再来试一试红色和蓝色放在一起,看一看有什么变化?(变成了紫色)

  3、教师出示ppt进行小结:

  红色+黄色=橘色

  红色+蓝色=紫色

  黄色+蓝色=绿色

  二、幼儿动手操作

  1、现在小朋友的面前也放了红黄蓝三种颜料,等会你们也来试着做一回魔术师刘谦,把两种不同的颜色放在一起,变成另外一种漂亮的颜色。

  2、在幼儿操作之前,教师要强调几点:

  (1)红黄蓝三种颜料里面各有三个棉签,如果要取颜料,必须用各自杯子里的棉签,否则颜料会弄脏,变出来的颜色就不好看了。

  (2)两种颜色相互混合,取出的量一定要一样多。

  (3)量弄得不要太多,避免弄到桌子和椅子上,特别是小朋友的衣服上,因为颜料不容易洗掉。

  (4)记住自己把什么颜料和什么颜料放在了一起,变出了另一种什么颜色。

  3、幼儿在操作时,教师要来回的巡视,及时的指导,幼儿完成后,教师把幼儿的作品进行展示,并让幼儿说出使用什么颜料加什么颜料变成的。

  三、让幼儿欣赏图片并作画。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橙色,紫色和绿色的水果蔬菜,观看ppt。

  橙色的有:橙子、南瓜、胡萝卜等

  紫色的有:紫包菜、茄子、葡萄等

  绿色的有:黄瓜、西瓜、苹果等

  情景介入:圣诞老人要求帮忙

  教师扮演圣诞老人:小朋友们你们好,圣诞节还没有到,我闲的很无聊,最近仅开了一个水果店,可是没有经验,进的水果都不漂亮,卖不出去啊,请小朋友们帮帮忙,用你们调出的颜色,给我的水果都穿上好看的衣服吧。

  幼儿开始作画,在这之前教师提要:

  1、给水果图上合适的颜色。

  2、作画时不要弄到其他小朋友的身上。

  3、注意自己的坐姿。

  教师在幼儿作画时,来回的巡视,给与相应的指导。

  把幼儿的作品贴到水果屋上,展示出来。

  圣诞老爷爷感谢幼儿的帮忙,说完就去卖水果了。(结束)

  教学设计:

  一般我们上过的《颜色变变变》多数是科学课,但是这次给的课题是一节美术课,那就要以美术为主,也要涵盖部分的科学领域,颜色混合的秘密,对于中班的孩子还是比较新奇的,我在设计的时候就要想,怎么样才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和兴趣,最后我以魔术师变颜色为主线,设置悬念吸引幼儿。我为什么选择用魔术作为开场白呢,近几年的魔术比较流行,儿童的好奇心计较的强,魔术能够引起幼儿的兴趣。

  整个活动,我让幼儿通过看、听、讲、操作等多种渠道,激发幼儿的操作兴趣。在幼儿动手操作之前,我先示范,激起幼儿的兴趣。让孩子带着好奇心动手操作,怎么把两种颜色和起来会变成另外一种颜色?

  了解变化后的.颜色,由于活动中幼儿的自主性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所以孩子们大胆操作、思维积极,主动大胆地与同伴、老师交流着,分享着……整个活动过程不仅发展了幼儿的审美情趣,还激发了幼儿对颜色的喜爱,同时幼儿的观察力、创造力、操作能力都有了促进和提高。使用ppt演示把刚才知识点进一步加深,认识橙色、绿色、紫色的水果图片,使幼儿了解不同水果的颜色,

  最后一个环节圣诞老爷爷出场,引起幼儿的兴趣,为什么是选圣诞老爷爷呢,因为最近还没有到圣诞节,圣诞老爷爷对开水果店没有经验,导致他的水果店进来的水果不好,所以生意很差,请幼儿用自己刚才调成的漂亮颜色,帮忙画出漂亮的水果,幼儿很乐意帮忙。

  这节活动既给幼儿提供了自由表现的机会,又鼓励了幼儿用不同形式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了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同时还能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

  反思

  在日常生和中,带幼儿到户外去找千变万化的色彩。

  此活动可以分多此进行,并在活动区中复习巩固。

中班美术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引导幼儿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感知水流动的特点,并尝试用绘画的方式进行大胆的表现。

  2、通过曲线表现画面的过程,充分感受线条的艺术美;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和艺术创作的成功感。

  教学准备:

  场地布置:小河,河中各种石头,录音机;

  教学具:各种蜡笔,卡纸;

  幼儿:已有将各种线条整齐排列的绘画经验。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游戏。

  我是水妈妈,你们是谁呀?(水宝宝)今天水妈妈要带水宝宝到小河里去游泳呢!宝宝们快来吧。

  (二)自由探索,丰富感性经验。

  1、提出游戏规则。

  1)我们来到小河边,哎呀,河里有什么?(圆石头、方石头)宝宝们动动小脑筋想想,我们跳下去游泳时,怎样游才能既不撞到石头,又不撞到其他水宝宝?

  2)今天,我们要从岸的这边一直游到岸的那边。如果你觉得游了一次还不够,就可以游上岸,从岸的旁边走过来,来到开始的地方再游一次,好吗?

  2、幼儿通过身体感知获得“绕着石头走”的进一步体验,感受水流的方向。

  3、宝宝们跟着妈妈从这里跳下去开始游泳吧!(放音乐)

  1)教师语言提示:“妈妈慢慢地游呀游,哎呀,碰到大石头了,怎么办?”(拐个弯,继续往前游)

  2)幼儿游戏:游泳2——3次。

  (三)游戏结束,讲解绘画方法,幼儿操作。

  1、讲解绘画方法。

  1)宝宝们来吧,到妈妈身边来,找个地方坐下休息一会儿。你们刚才玩得开心吗?

  2)你们看,这就是我们刚才游泳的小河,河里有圆石头、方石头、三角形石头……哪个水宝宝告诉妈妈,你刚才是怎么游的?你碰到了大石头是怎么办的?

  3)噢!你是这样游的。(教师边讲边示范画,表示水的曲线)从岸的这头“扑通”跳下水,慢慢地游呀游,碰到大石头拐个弯,继续往前游,一直游到岸边,你游得真好。

  4)你们想知道妈妈是怎么游的吗?我从这头跳下去慢慢地游呀游,碰到大石头我拐了个弯,又回到岸边,重新选了个地方又跳下去游。

  5)刚才妈妈看见除了你们这样游以外,还有许多水宝宝也是这样游的。(示范画一组水宝宝游泳的曲线)

  从这头跳下去,慢慢地游呀游,肩并肩,你不撞到我,我不撞到你,碰到大石头拐个弯,继续向前游,一直游到对岸。

  6)除妈妈这样游以外,还有许多水宝宝也是从这里跳下来,慢慢地游呀游,你不撞到我,我不撞到你,碰到大石头回过去重新游。

  7)水宝宝真能干,我们今天就把自己在水里怎样游泳的,碰到动石头怎么办的事情画下来,好吗?

  2、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重点指导幼儿将游戏过程进行创造性再现,大胆流畅地画曲线。

  3、教师讲评,结束活动。

  1)看到水宝宝游泳你会想到什么?

  2)那些水宝宝最聪明,会绕过大石头拐个弯,继续向前游泳。

  区域设置和日常活动组织:

  保留小河的场地布置,在美工叫提供笔和纸,让幼儿随时体验并随时把体验的结果表现在纸上。在日常美术活动时,让幼儿多多练习各种线条进行有规律的排列。

  与家长沟通计划:

  建议家长平时多带领孩子观察感知河水的流向,并尝试用曲线进行表现。活动后保留幼儿作品,供幼儿和家长观赏。

  设计意图:

  一次散步的.时候,孩子对小河里潺潺流动的河水非常感兴趣,不时地还在讨论观察一番。忽然有个小朋友惊喜地喊到:“河水碰到小石头还会向前流的,真有趣。” 孩子们的惊喜使我联想到我正要组织的一个美术活动——“弯弯的小河”。按照以往的教学,我会和小朋友分析河水是怎样流的,然后让小朋友把曲线整齐的排列成小河。这样,幼儿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有了散步的启发后,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环节:布置一条小河,河里有些小石头,让教师分别扮演水妈妈和水宝宝去学游泳。通过这个游戏让幼儿感知水流动的特点。使幼儿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索,从而感受线条的顺序美和艺术美。

中班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利用剪贴、绘画、捏泥等方法表现螃蟹的主要特征。

  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乐于动手操作的兴趣。

  重点难点:

  利用多种方法表现螃蟹的主要特征和乐于动手操作的兴趣,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幼儿的细心和耐心。

  活动准备:

  1、鲜活的螃蟹数只。

  2、课件:各种不同的.螃蟹。

  3、操作材料:油画棒、各色彩纸、彩泥、绘画用纸、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谈话引起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小客人,瞧他是谁?

  配班老师戴上螃蟹头饰:嘿嘿,我是螃蟹爸爸,瞧我长得多神气,今天我把我的孩子们也带来了,请小朋友仔细看看我们长得什么样子

  二、幼儿观察,寻找特征。

  1、观看课件各种各样的螃蟹,幼儿说一说、议一议螃蟹的外形特征。

  2、每小组一只玻璃缸内有几只螃蟹,幼儿围着玻璃缸观察。教师进一步引导幼儿说出:螃蟹有一个圆形的身体,八条长腿,两个大钳子等。

  3、学一学螃蟹爬行的样子。

  师:小朋友知道螃蟹的样子了,你们知道螃蟹是怎样走路的吗?

  师手拿一只螃蟹在课桌上行走。引导幼儿说出螃蟹是横着爬的。

  师带领幼儿一起模仿螃蟹走路的样子,个别幼儿再次表演。

  三、示范指导,幼儿操作

  1、出示螃蟹的三种操作方法作品:绘画 剪贴 泥工

  师:这是照相馆里的叔叔给螃蟹们拍下的照片,你们想不想也来帮螃蟹照张相?

  2、示范剪贴和泥工的螃蟹要点。

  3、幼儿自选绘画制作螃蟹的方法,师进行相应的指导,重点指导剪贴组的幼儿。

  幼儿操作时,提醒幼儿要将螃蟹的主要特征表现出来,同时注意画面的整洁。

  四、讲评作品并展览,活动结束

  1、三种操作方法的作品各选一份分别进行讲评。

  2、其余幼儿作品放在桌上,师带领幼儿有秩序地进行相互欣赏。

  3、小结:今天小朋友们给螃蟹照的相真漂亮,我们一起学螃蟹跳舞吧。

  4、听音乐《螃蟹歌》走出活动室。

【中班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美术教案11-06

中班美术教案10-02

中班美术教案《鱼》10-18

小鱼美术教案中班07-16

最新中班美术教案10-24

中班美术教案7篇11-10

中班美术优秀教案树林08-28

太阳公公中班美术教案10-13

中班美术教案:美丽的桃花11-23

中班美术教案:春天来了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