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三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清巴迪父母的不同评价对孩子起了什么作用。
2、训练学生自读自悟、质疑问难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及语言表达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4、学会生字,理解文中不懂的生词。
5、在讨论的基础上能及时写下自己的真情实感。
【学习重、难点】
对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两种完全不同评价的理解。
【学习准备】
预习,大体了解课文的内容,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查阅有关资料等。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质疑并通过朗读,讨论解疑。
〖教具准备
1、抄有现代诗教育与孩子的'投影片。
2、抄有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的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朗读诗歌引出课题
1、投影片出示现代诗教育与孩子引出课题。
2、由课题提出问题:
⑴ 为什么要打引号?
⑵ 分别是谁说的?
⑶ 为什么会这么说?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思考:
为什么会有两种完全不同评价?
3、再读课文,质疑问难:
(引导学生梳理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⑴ 父母各自不同的评价对孩子起了什么作用?
结合实际谈感受,相机指导感情朗读。
(花时间使学生切实理解第一个问题,这对解决后两个问题起着关键作用。)
⑵ 为什么我越来越体会到我是多么幸运?
以生活例子具体说说幸运和不幸运。
⑶ 作者为什么说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结合第二题,以简笔画形式来理解。
4、小组合作,探究,解疑。
5、班内交流、汇报成果,教师点拨,相机指导感情朗读。
三、小结
四、作业
准备下节课的辩论赛。
【板书设计】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母亲:鼓励 父亲:批评
兼而有之(幸运)
只有一种(引入歧途)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精彩、糟糕、誊写、敬仰、出版、谨慎、迫不及待、一如既往、引入歧途。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3.从父母对孩子的评价中体会到父母对孩子的爱。
教学重点
1.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2.从父母亲对孩子各自不同的评价中体会父母对孩子的爱。
教学准备
生字生词卡片、小黑板(或.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说出“糟糕”的反义词和“极”的近义词。
2.导言:今天,我们要共同学习的这篇文章,题目就叫《“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读过带有这样有趣题目的文章吗?你猜猜课文所讲述的到底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呢?
二、检查预习,初步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
朗读课文,重在校正字音和纠正读破的词。
2.学生当场识记生字词。
⑴给本课的七个生字组词。(可以在文中找,也可以自己想或查字典)
⑵.课件出示“读读写写”。
老师建议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再请同学们根据个人喜好,在后边的横线上试着添上自己喜欢的三至五个词语。)
精彩糟糕誊写敬仰出版谨慎迫不及待一如既往引入歧途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3)互相交流识记方法。
学生也可以动手抄个别字词一两遍。(课堂上学生“动口不动手”不好。)
三、尝试自读,讨论交流
学生默读课文,也可以轻声读书,可以查找资料,可以直接在课本上画画写写(在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旁加一点批注,有疑问的地方打个问号),还可以写读书笔记。学生既可以同座交头接耳;也可以离开座位找谈得来的同学切磋。老师则密切关注学生的自学状况,释疑解惑。
四、角色转换,生讲师听
组织学生就初步阅读的收获和不懂的'问题进行交流。此时,教师则扮演类似“实话实说”主持人崔永元(或和晶)的角色,尽可能地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表现。教师可进行画龙点睛式的插话,随机指导,并把来自学生的各种学习方法、学习所得及尚存问题以简要的表述方式写在黑板上。
五、朗读课文,领悟情感
1.听录音(或老师)范读,后自由读,个别读,分角色读。最后请几位学困生读个别段落。
2.朗读指导要点:
⑴母亲和父亲对“我”的诗不同的评价及“我”不同的反应。如,母亲的兴奋和赞美,父亲的严肃近乎冷酷;“我”听到母亲表扬后盼望父亲回来的心情、表现等孩子的一系列体验,都应努力读出来。
⑵课文最后两段,是作者对两种评价的冷静思考和独到见解,是成年后的理性认识,也应有别于前面的朗读。
3.想想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六、课堂作业
1.抄写生字。
2.抄写要求正确读写的词语。
七、课外作业
1.在课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短语,并画记起来。
2.在课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三至五个句子并熟读成诵。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 篇3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上课前,请大家告诉老师一个问题:长大以后,你最想做什么?
生:画家、电影明星、电脑高手、老板、医生、出国留学、运动员……
师:是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美好的理想,可是你要想成功就得依靠许多人的帮助和指教。他们可能是你的父母也可能是你的老师和朋友。帮助我们就是爱我们,因为有了他们的爱,我们才能更加勇敢与自信,才能健康的成长。哪位同学愿意上黑板把这个“爱”字写下来?
“爱”字并不难写,可有的人却不能真正的理解它。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5课,相信学完以后你一定会有所领悟。(出示课题)
2.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谁能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3.小结过渡: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巴迪长大以后,终于理解了父母对他的爱,可是同学们,你理解了吗?下面请大家自由读文,边读边按自学提示学习课文。
二.出示要求、自主探究:
1.出示自学提示:
⑴.对巴迪写的人生第一首诗,母亲和父亲读过以后各有什么具体的表现?“我”当时的反映怎样?
⑵.两种不同的评价对巴迪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请找出相关的语句并在书中的空白处写写体会。
2.学生自学勾画,小组合作、互相交流。
三.汇报交流、领悟重点
1.谁能说说,通过刚才的自主合作学习,你弄懂什么问题了?
生:我弄懂了母亲读诗后的表现和父亲读诗后的表现……
2.师:那么,谁能先来汇报一下,母亲读诗后的具体表现和“我”当时的反应?
(一).引导学生体会母亲读诗后的表现和“我”当时反应:
生:读“记得七、八岁……再次拥抱了我。”这段描写表现了母亲特别高兴的心情,因为她看到自己的孩子会写诗了,她特别开心。
生:抓住母亲的神态,进一步体会她兴奋喜悦的心情及对巴迪的赞美。
师:你能用兴奋的语气把母亲的感受读出来吗?听了母亲的赞美,“我”呢?
生:“我既腼腆又得意扬扬……写的。”我听了母亲赞扬既高兴又有点害羞。
生:我有点不好意思、但心里却十分高兴。
师:如果你是文中的巴迪,此时的表现会怎样?
生:设身处地谈感受。
师:是的,同学们都爱听表扬的话。
那么巴迪的`父亲是怎样看这首诗的呢?
(二).引导学生体会父亲的表现和“我”当时的反应。
生:“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放回原处。从这句话可以看出父亲并不欣赏这首诗,而且认为这首诗写得很不好。
生:父亲不喜欢这首诗,没有表扬我。
生:父亲批评我说这首诗写得很糟糕。
师:还有吗?
生:“我不明白……哪条法律规定巴迪一定要成为诗人?”母亲认为这是我写的第一首诗,需要鼓励,而父亲并不赞同,并为这首诗和母亲吵了起来。
生:从这段话我还能体会到父亲并不因为母亲的看法而改变自己的观点,他态度冷淡,对这首诗的评价毫不留情。
师:说的真好,听了父亲的评价,如果换成你,你会怎样?
生:再次设身处地谈感受。
师:是的,批评的话听起来的确很不好受。那么巴迪的反应怎样呢?
生:“听了父亲的评价,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起来”。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相关文章: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说课稿06-15
实用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三篇04-24
【精华】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4篇05-02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集合5篇05-13
六年级语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说课稿12-24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读后感04-29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读后感05-01
树和喜鹊教案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