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科学教案8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学教案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科学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轮毂,了解轮毂的外形特征、作用。
2。增进幼儿探究科学的能力,产生初步的探索兴趣。
二、活动准备
教学PPT
三、活动过程
1、介绍自己!
2、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我这个有一个谜语,你们一起来猜猜好吗?小小一间房,有墙又有窗,马路当中跑,行人走两旁。猜猜一交通工具。(等小朋友才出来的时候出示图片)
3、那你们能告诉我汽车有哪些部分组成?
4、你们刚刚讲到了轮胎,在轮胎里面还有一个亲密的`好朋友就是今天我要跟你们介绍的,它叫轮毂。(出示图片)
5、轮胎本身是软体的,轮胎内廓支撑轮胎的圆桶形的、中心轮毂是装在轴上的部件就叫轮毂(指着图片说)。
6、想知道轮毂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白板(边放PPT边讲解)
7、轮毂不光只有一种颜色和一种形状,每一种汽车的轮毂都是不一样的,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我们厂里的最新的设计。(PPT演示)
8、今天的轮毂的秘密就到这里就要结束了,有机会欢迎你们来厂里参观!谢谢大家!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认识几种会爬的植物,了解他们的共同特征——具有攀爬性。
2、知道几种攀援植物的不同的攀爬方式。
3、愿意积极用动作表现自己对攀援植物的理解。
活动重点:
认识几种会爬的植物,了解他们的共同特征——具有攀爬性。
活动难点:
通过自己动手制作标记图来加深对标记的理解与认识.
活动准备:
1、知道几种攀援植物的不同的攀爬方式。
2、愿意积极用动作表现自己对攀援植物的理解。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观察种植的牵牛花,发现它生长的秘密。
(1)出示正爱生长的牵牛花,引发幼儿观察。
教师:这是什么花?请你们仔细观察牵牛花的茎是怎样的?
(2)鼓励幼儿用动作表现牵牛花的茎生长的样子。
教师:牵牛花和谁缠绕在一起呢?是怎样缠绕的呢?想想如果不给它一个支撑的东西,它会怎样呢?
二、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垃圾几种攀爬植物不一样的攀援方法。
(1)教师:这里还有四种植物,你认识它们吗?
你在哪里见过?它是怎样生长的`?
请你仔细观察图片,它怎样生长的呢?
(1)教师逐一引导幼儿观察图片。
教师:爬山虎是怎样生长的?它是紧贴在什么地方生长的呢?你知道为什么它能这样生长吗?请你学一学它的动作。
(2)按上述方法引导幼儿垃圾图片中的另两种植物。
三、总结攀援植物的共同特征。
1、教师:请你回忆一下,我们刚才认识的几种植物,它们都有哪些共同的特征呢?它们攀援的方法一样那如果它们离开了攀援的东西,还能向上生长吗?
小结:这些攀援植物它们都有脚,它们都会沿着墙攀岩上去。
2、帮助幼儿拓展对攀援植物的认识。
教师:你还知道哪些攀援植物?它是靠攀援什么物体而向上生长的呢?你还知道关于攀援植物的哪些知识呢?
四、游戏,巩固对几种攀援植物的了解。
1、幼儿模仿攀援植物向上生长的样子。
(1)教师出示一张攀援植物的卡片,幼儿用动作表示一种攀援植物的攀援方法。
(2)放一段音乐,请幼儿伴随音乐用动作表示一种攀援植物的攀援方法。
2、幼儿分组进行表演。
两两一组,一名幼儿扮演攀援物,另一幼儿扮演攀援植物。教师说出一种攀援植物名称,两铭幼儿用动作表现攀援物上攀援生长的现象。效果分析: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 认识几种玩具,知道它们的玩法,并尝试用简短的语句表达。
2. 尝试通过玩具结交朋友,体验分享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每桌一篮玩具,幼儿每人自带一件玩具。
2.教师准备小熊,小汽车玩具。
3.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了解两种玩具的`玩法。
(一)小熊
1.出示小熊玩具。
师:今天又客人朋友来我们班,是谁呢?(出示小熊)原来是小熊,是我们的玩具朋友。
2.小熊和小朋友互相问好。
3.说说小熊的玩法。
师:小熊要和我们做朋友,我们和小熊在一起可以这么玩啊?(小熊小熊抱抱你,小熊小熊拉拉手,小熊小熊转个圈……)
(二)小汽车
1.出示小汽车玩具。
师:老师今天还带来了另一个玩具朋友,它是谁呢?嘟嘟……嘟嘟……汽车汽车在哪里?快来让我找一找。哦,找到了,汽车汽车在这里(出示汽车)。
2.说说汽车的玩法。(汽车汽车开开,汽车汽车停停……)
二.玩自己的玩具。
1.幼儿拿自己的玩具玩。
师:你们把自己的玩具带到幼儿园来了,让我们一起拿出来吧。(在音乐声中,幼儿和教师一起说“****在哪里?我要把它拿出来”)
师:带着你的玩具朋友回到座位上,和它玩一玩吧。
2.幼儿说说玩具的玩法。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玩的?(引导幼儿用简短完整的语句来表达,例如:小鸟小鸟飞飞,小兔小兔跳跳……)
三.找同伴一起玩玩具。
1.玩具小兔找朋友。
师:咦,我好像听到谁在说话。哦,原来是小兔在说:“我想找个玩具朋友一起玩”。(出示玩具小兔)原来玩具小兔也喜欢找朋友啊。谁来帮帮它?
2.幼儿两两相伴玩玩具。
师:你们的玩具宝宝看到小兔找到了朋友,好羡慕啊!它们也想找个朋友玩。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帮帮它们吧。
3.幼儿介绍玩法。
师:大家玩的真好。哪位小朋友来说说,你们的玩具宝宝是怎么玩的?(引导幼儿用简短完整的语句来表达,例如:小兔小猫跳个舞,小鸡小鸭唱唱歌……)
4.幼儿尝试两个以上同伴一起玩玩具。
师:玩具宝宝说和朋友在一起玩很开心,那我们就帮它多找几个朋友吧。
四.把玩具送回家。
师:玩具宝宝出来这么久了,该回家了。我们把它们送回家吧。要想一想,它们的家都在那里,可不能把它们送错哦。
活动延伸:
幼儿户外活动时,可和同伴分享玩具。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观察各种物体的影子,感知积累与影子相关的各种经验。
2、记录自己所看到的影子的形态。提高观察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3、对探索影子活动感兴趣,激发探索兴趣。
活动重点:
提高观察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活动难点:
记录自己所看到的影子的形态。
活动准备:
PPT 美工 有阳光的户外场地。
活动过程:
一、猜谜引出主题,表达对影子的已有经验。
1、师出谜面:有个好朋友,跟你不分手,你走他也走,你停他也停,请你猜猜是什么?
2、提问:
(1)你在哪见过什么影子?影子是什么样子的?
(2)你知道影子是怎么来的吗?
二、找影子。
1、室内找影子。
2、户外找影子(引导幼儿从自己、身边的人、看到的物体找影子,发现影子的秘密)
三、讨论影子。
1、提问:
(1)你在哪见到了什么影子?是怎么样的?
(2)影子有什么共同的秘密吗?
2、集体观察PPT说说影子的来源与共同点。
四、记录影子。
使用幼儿用书《美工》画出自己看到的影子。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喜欢观察云的变化,有关注和探索天气现象的兴趣。
2、幼儿了解云的颜色、形状是多变的,初步了解云会变成雨、雪等落下来,感受天上云的变化与天气现象之间的关系。
活动重点和难点:
了解雨、雪是由云变成的。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平时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各种各样的云
材料准备:
多变的云视频、各种云的图片
活动过程:
1、回顾和交流幼儿关于多变的云的已有经验。
引导语:这段时间,我们在晴天、多云、阴雨的天气带小朋友观察过各种各样的云,云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云像什么?
提问:云会不会移动?云为什么会移动?怎样移动?
2、引导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云。
讨论:云会不会变成其他的样子?你有没有见过别的`云?是什么样的?是什么时候见到的?
3、观看云变成雨、变成雪的课件,感知云会变成雨、雪等落下来的现象。
讨论:谁知道云会变成什么?
通过课件向幼儿介绍天上下雨就是云变成的,冬天下的雪也是云变成的,进一步感知云的变化。
4、感受和发现云朵变化与天气的关系。
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的云呢?(让幼儿充分讨论猜测后,向幼儿介绍不同的云是和天气有关系的)
引导幼儿分小组将观察记录按天气进行分类整理和比较,制作小组大记录表,并向大家介绍本组的观察发现。
5、活动延伸:
让幼儿去户外观察天上的云,分别说说天上的云块像什么?并把它画下来。
活动反思:
幼儿到了大班好奇心明显增强,他们喜欢在生活中发现,在玩中发现许多有趣的事物,针对本班幼儿的特点,我在设计《多变的云》这节活动时,注重“情景化、过程化、活动化、经验化”,的教学方法,把复杂的自然想象,用浅显易懂的实验呈现给幼儿,虽然在实验的过程中,幼儿对云的形成认识还是很模糊,但是只要通过活动能激发幼儿对科学的热爱,保护他们这份积极探索的热情,就已经达到科学领域的教育目标了。在活动中,我班也有几个小朋友明显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可能是我的实验设计的有些单调,课前的准备工作做得不够成分,今后需要提前预设活动效果,避免出现幼儿被动参与的现象。
科学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 通过操作,知道振动产生声音,培养幼儿科学探索的欲望。
2、 乐于积极动脑实验。
二、活动准备:
1、小鼓、纸、小棍、瓶盖、玩具、音乐盒等。
2、幼儿用书。
三、活动过程
1、 游戏,激幼儿兴趣:在鼓面上放上豆子,教师敲鼓,让幼儿说说发现发什么?听到了什么?
——提问:敲鼓的时候,豆子怎么样了?
——提问:你们知道声音是怎么来的吗?
2、 幼儿通过探索,发现声音是怎么来的`。
——幼儿摸着自己的喉咙,然后发出声音,看看有什么感觉,相互讨论。
——教师:老师这里有很多的东西,请你们用它们发出声音。请幼儿用各种材料制造声音。并相互交流。
——教师:你是怎样让这材料发出声音的?材料发出声音时,你有什么感觉?哪里振动了?
——这些东西放在那里的时候没有声音,可是我们敲一敲、抖一抖,它们就会发出声音了,你知道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吗?(帮助幼儿得出结论:声音是由振产生的。)
3、 引导幼儿懂得在什么场合应该发出声音什么样的声音,不要影响别人。
——教师:我们要知道保护自己的嗓子,用自然的声音说话、唱歌,不要发出不好听的声音影响别人。
科学教案 篇7
一、活动目标。
1、观察鱼型的制作过程。
2、通过实验了解物体是有重心的。
二、准备活动。
Big eye small eye活动纸—— 游泳的鱼。(怎样才不会倾斜呢?)
三、活动内容。
(一)导入。
观看视频资料,推测一下吊饰移动的理由:
(1)你见过小鱼吊饰吗?
(2)你见过挂起来移动的物品吗?
(3)为什么它会移动呢?
(二)展开。
1、观看过视频后,说说实验目标,准备物品和实验顺序。
(1)今天我们要做的实验叫什么?
(2)做实验的时候都需要哪些东西呢?
(3)观察一下我们周围的吊饰。
2、看一看实验顺序 。
(1)在纸上画出鱼的样子。
(2)剪下画好的鱼。
(3)把鱼和曲别针链接在一起,用线挂起来。
(4)把线挂在衣服挂上。
活动1:根据线挂的位置的不同,鱼的样子不同。
3、说说鱼的位置。
(1)在纸上画一条鱼,应该怎样画呢?
(2)在鱼上挂一根线,应该把线挂在鱼的哪部分呢?
(3)把鱼挂在衣服挂上,看看鱼是什么样子的?
4、观察挂在衣服挂上的鱼。
(1)如果想让鱼的方向朝上应该怎样挂呢?
(2)如果想要鱼的.方向朝下应该怎样挂呢?
(三)结束。
实验结束后,Big eye small eye活动纸—游泳的鱼(物体是有重心的)写出实验结果。
四、备注。
用一根线可以挂几只鱼方便观察。
五、活动评价。
1、对于是否对鱼的移动积极实验观察进行评价。
2、对线的位置不同鱼移动方向的不同的理解程度进行评价。
六、教师活动相关信息。
随着线挂在鱼模型位置的不同,鱼的重心也会不同。
科学教案 篇8
活动设计背景
吹泡泡是幼儿生活中经常玩的一种游戏,也是幼儿非常喜欢玩的一种游戏,但每次都是用现成的泡泡水来吹泡泡,很大程度上印制了幼儿的科学探索热情,素服了有的思维发展,所以我实际了这届科学活动课,让幼儿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在探索中主动去建构知识。
活动目标
1、感知泡泡的特点。
2、通过操作,知道不同形状的棒棒吹出的泡泡都是圆形。
3、培养幼儿实际观察与动手操作的能力,同时让幼儿大胆想象与表达的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感知泡泡的特点,
2、通过操作,知道不同形状的棒棒吹出的泡泡都是圆形。
3、学会自治泡泡水。
活动准备
1、大小不同的吸管
2、香皂、肥皂、洗衣粉、洗涤剂、食盐、醋、白糖、酱油等
3、清水 ,废旧电线丝做成不同形状的吹泡泡工具。
活动过程
一:师演示吹泡泡,引起幼儿吹泡泡的兴趣,同时引出课题。
二:联系生活经验,让幼儿初步感知泡泡的特点。
三:动手实践,再次感知泡泡特点。
(一)设疑:所有的水都能吹出泡泡来吗?生大胆猜测,引出操作活动。
预设:1、说可以的幼儿,我让他们当场用自来水吹一吹。(通过演示自来水吹不出泡泡的过程,比老师的空说教效果强得多。)
2、说不可以的幼儿,我让他们说说理由,说说生活中在什么地方看见过泡泡。
(二)制作泡泡水
1、让幼儿用分别用身边的材料家在在水里。
2、吹一吹,能否吹出泡泡来。(能吹出泡泡来的就在材料旁边做上记号)
3、汇报交流制作情况,水中放入哪些材料会吹不出泡泡来,再次探索原因。
4、引导小结:泡泡水跟普通的水是有区别的,所放的东西也是有选择的,一般在在清水中加 香皂、肥皂、洗衣粉、洗涤剂、才可以做成泡泡水,但水不能太多,否则吹不出泡泡。
(三)引导幼儿观察泡泡的大小、形状、颜色
1、让幼儿观察用大小不同的吸管和形状不同的铁丝圈吹泡泡得出这样的结论:大吸管吹出的泡泡大,小吸管吹出的'泡泡小;吹泡泡的工具虽然形状不同,但吹出的泡泡都是圆形的。
2我让孩子们带上自己的泡泡水来到操场上玩吹泡泡,启发幼儿观察吹出的泡泡在阳光下是什么样子的。
四:活动延伸
让幼儿讨论“怎样留住吹出来的泡泡”
这下,孩子们可兴奋了,都用自己的办法去试,有的用手挥,有的用嘴吹,还有的索性站在高高的台阶上吹……孩子们的探索兴趣再次达到**。果然,经过他们的一番努力,泡泡真的飞上天去了,孩子们看得可开心了。
教学反思
本活动,我始终坚持以幼儿为主体,教师通过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探索空间,充分让幼儿自主感知,直接操作或得知识经验,发展幼儿的认知能力和观察能力,而教师始终是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参与者、协调者,这个活动组织有序,是和幼儿个性发展,幼儿自然成为活动的探索者,知识的建构者。
你乐,我乐,泡泡乐!在本次科学活动中,不仅激发了孩子们探索的兴趣和欲望,而且也使孩子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12-02
科学教案(精选)11-01
科学教案【集合】12-10
科学教案[荐]10-19
(精品)科学教案10-28
科学教案[精品]03-16
实用的科学教案09-28
【荐】科学教案11-17
关于科学教案11-18
科学教案[精]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