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蚌相争》教案最新

时间:2025-03-02 18:39:06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鹬蚌相争》教案最新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鹬蚌相争》教案最新,欢迎阅读与收藏。

《鹬蚌相争》教案最新

《鹬蚌相争》教案最新1

  一、导入

  1 、猜成语。

  同学们,我们今天做个游戏好不好?看图猜成语,看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课件展示)

  2 、引入寓言,导入本课《鹬蚌相争》

  二、新授

  1、解释鹬和蚌(课件展示)

  2、了解《战国策》

  3、老师今天给大家介绍一种学习古诗文的方法:读——明——品——悟。希望大家以后学习顾问能够用到它。

  4、学习寓言:

  (1)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2)正字音:曝箝禽鹬

  (3)对照节奏,再读课文。

  (4)对照译文,自读寓言,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从而读懂全文。

  (5)检查重点的字词的解释:

  方:刚刚曝:晒箝:通钳夹住

  禽:通擒捉住雨:名词作动词讲下雨

  谓:对某人说喙:嘴

  (6)用你自己的话讲故事讲给同学们听,自主复述课文

  (7)带着下面的问题再看课文:

  A、它们为什么争?

  B、它们怎么争?

  C、结果怎样?(要求用波浪线画出它们相争时的语言)

  (8)汇报交流

  (9)指导鹬和蚌相争时的语言朗读。

  (10)要求读出它们毫不示弱的语气(分角色来演一演)。

  (11)从课文中你读懂了什么道理?

  (三)拓展延伸

  生活中有这样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事例吗?

《鹬蚌相争》教案最新2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字和一个多音字“燕”,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到朗读课文。

  3.能讲述“鹬蚌相争”的故事。

  4.了解这个成语故事的内容,懂得“互不相让,只能让别人得利”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1个生字,一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

  2.了解故事内容,并懂得成语背后的含义。

  教学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

  2.鹬蚌的图片。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通过课外阅读你一定又知道了许多成语故事,知道了哪些呢?能讲给大家听听吗?学生自主汇报积累的成语故事。

  2.大家知道的可真不少!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个新的成语故事《鹬蚌相争》,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认识“鹬、蚌”两个字。教师出示图片,介绍鹬和蚌。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文,画出不认识的.字。

  2.学生在小组内轮流读课文,并交流识字方法。

  3.教师检查识字情况,抽读生字卡片,正音。

  4.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开火车。

  摆脱赵国燕国罢兵懒洋洋劝说夹住

  鹬蚌相争毫不示弱鱼翁占便宜

  5.找出带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

  6.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7.指名朗读课文,评一评,你认为他读得怎么样。

  三、学习会写字。

  1.出示会写字,读一读。

  2.同桌说词,看谁说的多。

  3.学生识记生字,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怎样写这些字才好看呢?

  4.说说你的发现。

  5.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范写。

  6.学生练写,教师个别指导。

  7.书写评价。

  作业:

  1.读课文。

  2.写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生字。

  2.出示带生字的句子读一读。

  二、听故事,了解课文内容

  1.听故事,故事主要讲了什么?指名回答。

  2.自由读课文,看看通过读你又有什么收获。

  3.提出你心中的疑问,全班交流。

  三、朗读感悟

  1.学习课文3.4.5自然段。

  (1)自由朗读这一部分。

  (2)出示插图:学生观察,用自己的话说图意。

  (3)找一找,课文的哪一自然段写了这副图的情景呢?指名读一读。

  (4)找出第三自然段中的动词,画上“—”。

  (5)出示小黑板:

  河滩上有一只蚌,它舒服地了蚌壳……结果把鹬的长嘴了。

  (6)哪一个词写出了蚌收拢蚌壳速度非常迅速呢?你能用“连忙”说一句话吗?

  (7)指导朗读。

  (8)学生自由读4.5自然段,想想该用什么样的语气的读呢?

  (9)同桌间互相朗读,读后全班汇报朗读,分男女比赛读课文。

  (10)鹬蚌相争谁输谁赢呢?请大家读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从哪一个词可以看出鱼翁十分轻松的抓住它们俩呢?

  (毫不费力)

  分组讨论:鱼翁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鹬蚌它们听后又会说些什么呢?

  全班反馈。

  (11)齐读课文3.4.5自然段。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

  3.分组说说故事。

  4.指名说故事。

  5.学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呢?

  6.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讲解。

  7.学习课文1.2.7.8自然段。

  8.默读这一部分,从这里你知道了什么?指名反馈。

  四、拓展

  你现在明白了“鹬蚌相争,鱼翁得利”的意思了吧。学生自由回答。

  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呢?

  齐读课文。

  作业:

  1.读课文。

  2.把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鹬蚌相争》教案最新3

  作者:郑梅转贴自:吴老师工作室点击数:651

  《鹬蚌相争》教学实录

  教学过程:

  一、谈话:

  学生做“快速抢答”游戏(猜出图上寓言故事的名字:

  (1)自相矛盾(告诉我们什么?)

  (2)掩耳盗铃(看谁能告诉我们它的道理。)

  (3)郑人买履(什么意思?这是我们刚刚学习过的。)

  生:告诉我们做事要动脑筋。

  师:这些道理你们都是从哪儿知道的?

  生:课文中。

  师:课文中的故事里。寓言就是通过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二、学习课文

  齐读课题:鹬蚌相争

  师:要注意“蚌”这个字怎么写,师板书“蚌”字,在田格中写,边写边讲要领。“第三横最长,要感谢谁给它留出了位置?”(生:虫)

  师:你们想不想写一写?要注意“虫”字旁写在左边偏上的位置。要注意写字的姿势。

  学生在作业纸上写“蚌”字。

  再读课题。

  试着讲一讲这个寓言故事的意思。

  生:互相争执,谁也不让谁。

  师:你们见过鹬吗?(看图片)

  师:蚌生活在哪儿?

  生:生活在河里。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从课文中的“河蚌”一词。

  师:你们真聪明,能联系课文中的词语来理解。

  把课文读一读吧。

  学生自由读文。

  两个伙伴互相读一读、评一评。

  师:谁能读一读?

  指名学生读文。

  生1读。(师打出课件全文。)

  生:“谁”字读成“谁”了。

  师:两个字音都可以。

  师:鹬和蚌相争,结果怎么样了?

  生:一起被鱼翁捉去了。(师板书:一起被捉)

  师: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它们俩为什么不放开?

  生:它们俩为什么一起被渔翁捉走了呢?

  师:你们都会用“为什么”来提问,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鹬和蚌是怎么争的,一起来标画下来吧!

  学生默读,标画有关句子。

  指名汇报。

  生:双方互不相让,谁也不肯放开。一个渔夫走来了,就把他们一起捉去了。

  师:这是他们怎么争的语句吗?

  生:第一句是,第二句是结果。

  生:“你今天不放开你,明天不放开你,你这鹬……”

  师:他找的是完整句吗?

  生:不是。

  师:画句要画完整,大家帮他补充出来。

  生:鹬生气了,说:“今天……”河蚌毫不示弱……活活地饿死。

  指名学生读。

  师:你从哪儿听出它们在争?

  生:从“今天”和“明天”听出来的。

  师:只是今天不放,明天不放吗?那后天呢?这是什么意思呀?——永远不放,直到对方被干死、饿死!

  指名再读一读。

  自由地再读一读。

  师:谁有不同的读法吗?也能读出它们各不相让。

  生读。

  生评:她在每个“不”字那里读得重。

  师:你听出什么了?

  生:谁也不放开谁。

  师:谁都不服谁。(师板书:毫不示弱)

  生:我想再创造一种读法。(生读。强调“干死”和“饿死”)

  师:它们互相之间都想争出个什么来?

  生:用生命在争,非争出个你死我活来。

  师:(染红两个“活活”)

  自由读文。

  指名学生再读这句。

  指名学生和教师互相读。(师读鹬,生读蚌。)(很生动)

  师:两个伙伴演一演吧。

  学生小组练习。

  指名两人读一读。

  师:鹬和蚌太温柔了,它们争起来了吗?

  再指名读。

  师:它们俩谁赢了?

  生:鹬赢了。

  师:实际上它们都没赢,让我们来帮一帮蚌吧。

  齐读蚌的话,那位读鹬的同学再读鹬的话。

  师:你们怎么反映有些慢呀,人们鹬都读完半天了,你们才说。再来一遍。

  再齐读。

  师读一遍。(声轻)我像你们那样大声喊了吗?我读出它们互不相让了吗?可以选择短适合自己的声音,不一定要大声嚷。再试一试。

  师:谁能不用大声喊,就能读出它们互不相让来。

  指名二生表演。

  师:它们是在什么情况下争的呀?

  生:从第一句话中看出的。

  生:从第二句话中看出的。

  师染红课件前两句。

  师:它们相争时想到会被一起捉去吗?

  生:没有。

  师:你们想到了吗?

  生:没有。

  师:现在想到了吗?

  生:想到了。

  师:为什么呀?

  生:先要看看周围有什么情况再争。

  生:要随时警惕。

  师:警惕什么?

  生:危险。

  师:什么样的危险。

  生:我候告诉它们一句话:退一步海阔天空。

  师:你真有一颗宽容的心,连汉字都懂得谦让,何况人呢?

  生:

  师:结果被第三个人得到好处了吧。那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生:如果

  师:如果它们要像同学们这样聪明,那就不会被捉走了。

  师:你知道这个故事从哪儿来的.吗?

  生:战国策。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妈妈让我背过一本书,书上说的。

  师:书真是我们的好朋友的。

  师:想听听吗?(师伴着课件读这个故事。三个人物:赵王,大臣,苏代出谋。)

  (故事略)

  后来,人们就把这个寓言故事演变成了一个成语,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生: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最后说……

  师:你真聪明。能从故事中就知道这一成语。

  师:这个成语还有其他说法呢,出示:

  鹬蚌相持,渔人得利;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师:你们想把这个故事变成课本剧吗?

  小组排练。

  指名小组台前表演。

  组一。(只是分角色读,没有表演。已下课。)

  专家质疑:

  娄湘生:

  今天在这节课上,为什么让学生花了这么多时间让学生读。你为什么让学生反复读?

  郑梅:

  我是想让学生读出不同的层次,来感受到其中的寓意,在反复的读中来体会这则寓言告诉人们的道理。而不仅仅是进行说理,语文课还是应该以“读”为主的。我今天设计的课件可能有些内容没有展示出来,我在想,假如今天学生读得不好,我该怎么办呢?我可以把重点词语出示出来,逐字逐句地读,让学生提高,来体会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

  娄湘生:

  “今天不放开你,明天不放开你,活活把你饿死”其实它的读法是多元的,还可以带着一种气人语气。不一定就像课堂上你所要求的那样,有可能是故意气它的语气。阅读课不一定只读够量,还要读出质。读法应是多元的。

《鹬蚌相争》教案最新4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字和一个多音字“燕”,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到朗读课文。

  3、能讲述“鹬蚌相争”的故事。

  4、了解这个成语故事的内容,懂得“互不相让,只能让别人得利”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1个生字,一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

  2、了解故事内容,并懂得成语背后的含义。

  教学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

  2、鹬蚌的图片。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通过课外阅读你一定又知道了许多成语故事,知道了哪些呢?能讲给大家听听吗?学生自主汇报积累的成语故事。

  2、大家知道的可真不少!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个新的成语故事《鹬蚌相争》,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认识“鹬、蚌”两个字。教师出示图片,介绍鹬和蚌。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文,画出不认识的字。

  2、学生在小组内轮流读课文,并交流识字方法。

  3、教师检查识字情况,抽读生字卡片,正音。

  4、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开火车。

  摆脱赵国燕国罢兵懒洋洋劝说夹住

  鹬蚌相争毫不示弱鱼翁占便宜

  5、找出带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

  6、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7、指名朗读课文,评一评,你认为他读得怎么样。

  三、学习会写字。

  1、出示会写字,读一读。

  2、同桌说词,看谁说的多。

  3、学生识记生字,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怎样写这些字才好看呢?

  4、说说你的`发现。

  5、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范写。

  6、学生练写,教师个别指导。

  7、书写评价。

  作业:

  1、读课文。

  2、写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生字。

  2、出示带生字的句子读一读。

  二、听故事,了解课文内容

  1、听故事,故事主要讲了什么?指名回答。

  2、自由读课文,看看通过读你又有什么收获。

  3、提出你心中的疑问,全班交流。

  三、朗读感悟

  1、学习课文3.4.5自然段。

  (1)自由朗读这一部分。

  (2)出示插图:学生观察,用自己的话说图意。

  (3)找一找,课文的哪一自然段写了这副图的情景呢?指名读一读。

  (4)找出第三自然段中的动词,画上“—”。

  (5)出示小黑板:

  河滩上有一只蚌,它舒服地了蚌壳……结果把鹬的长嘴了。

  (6)哪一个词写出了蚌收拢蚌壳速度非常迅速呢?你能用“连忙”说一句话吗?

  (7)指导朗读。

  (8)学生自由读4.5自然段,想想该用什么样的语气的读呢?

  (9)同桌间互相朗读,读后全班汇报朗读,分男女比赛读课文。

  (10)鹬蚌相争谁输谁赢呢?请大家读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从哪一个词可以看出鱼翁十分轻松的抓住它们俩呢?

  (毫不费力)

  分组讨论:鱼翁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鹬蚌它们听后又会说些什么呢?

  全班反馈。

  (11)齐读课文3.4.5自然段。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

  3、分组说说故事。

  4、指名说故事。

  5、学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呢?

  6、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讲解。

  7、学习课文1.2.7.8自然段。

  8、默读这一部分,从这里你知道了什么?指名反馈。

  四、拓展

  你现在明白了“鹬蚌相争,鱼翁得利”的意思了吧。学生自由回答。

  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呢?

  齐读课文。

  作业:

  1、读课文。

  2、把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使用搜索引擎查找本课更多相关资料:

  搜索时,“文章标题”“所有大类”“所有小类”这几项无需选择,直接输入课文题目关键的字就行!

  (搜索引擎在首页左侧)

  返回5ykj首页>>>>>>

【《鹬蚌相争》教案最新】相关文章:

鹬蚌相争的教学设计10-07

《登高》教案最新09-21

白杨教案最新11-04

最新中班美术教案10-24

小学最新教案01-20

《诚实与信任》教案最新07-31

2021年最新教案10-17

小班画篮球教案最新05-26

《伯牙绝弦》教案最新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