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铺路教案

时间:2024-08-19 17:00:00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数学铺路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数学铺路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班数学铺路教案

中班数学铺路教案1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周围序列美的兴趣与探究欲望,培养乐于尝试和探索的积极情感。

  2、引导幼儿按物体的特征(大小、颜色、形状等)进行分类,并学习按规律进行排序,感受规律美在生活中的运用。

  3、发展幼儿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1、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欣赏周围一些序列装饰的规律和美感。

  2、事先组织一次结构游戏,指导幼儿拼插“房子”,在草地上创设动物新村的场景。

  3、颜色(红、黄、蓝)、大小不同的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瓷砖若干,小推车10辆,小树、小花等装饰物若干。

  4、幼儿人手一副袖套。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引入

  1、请幼儿装扮“小小建筑师”一起欣赏自己建构的动物新村,激发他们继续为动物新村铺路的愿望。

  2、引导幼儿观察“工地”上的瓷砖,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并启发他们按一定的标准将瓷砖分类归放。

  二、铺路活动

  1、 提出铺路要求:

  (1)、根据瓷砖颜色、大小、形状等不同特征进行有规律的铺路。

  (2)、取、放瓷砖时要注意轻拿轻放,注意安全。

  (3)、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困难可以向老师或同伴提出来,大家协商解决。

  2、让幼儿自由组合形成建筑小分队(不限制人数,允许幼儿独干),并启发他们进行分工合作。

  3、请幼儿挑选自己需要的瓷砖,并用小推车运到目的地。

  4、引导幼儿按一定的规律进行铺路。

  (1)、启发幼儿有创造性地设计出不同的排序规律。

  (2)、鼓励幼儿就自己和他人所铺的小路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5、用一些小花、小树为动物新村进行绿化装饰。

  三、欣赏活动

  1、师幼共同欣赏美丽的新村,感受各种序列的规律美。

  2、在铺好的小路上走走,体验劳动和创造所带来的成功喜悦之情。

  活动评析

  该活动能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兴趣需要出发,创设宽松自由的'游戏氛围,引导幼儿在“建筑工地”的情景中运用数学经验进行创造性活动。动物新村的环境创设、小建筑师的角色扮演、小推车以及瓷砖下角料等材料的提供都能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望,将幼儿各种能力的培养寓于“铺路”的游戏之中。

中班数学铺路教案2

  活动目标:

  1.体验动手操作带来的快乐,培养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

  2.复习巩固对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半圆形的认识及两种图形的转换关系。

  3.能正确的拼搭图形,并懂得帮助有困难的人。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画有背景图的房子、纸制小路(上面刻出不同形状的图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图片若干个。

  2.经验准备:对正方形、圆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有所经验。

  活动过程:

  1、以故事形式引出主题,加深巩固对三角形、正方形、圆形、长方形的认识。

  (1)故事:昨天,小白兔打电话给老师说它摔了一跤。它对老师说:“昨天森林里刮起大风,下大雨,,它的家门口有好多泥坑,我不小心摔了一跤,老师你能不能再帮帮我把路铺好呢?

  (2)出示小兔家门口的路,引导幼儿巩固对图形宝宝的认识。

  教师:路面上都有哪些形状的坑?有什么样的特点?

  (3)小结。三角形有三个角两条斜斜的边,一条直直边;正方形四个角四条边;长方形四个角两条短短的边,两条长长的`边;圆形只有一条圆圆的边。

  2.讲解如何给小白兔家铺路

  (1)教师: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给小白兔家铺路吧!

  (2)引导幼儿讨论如何把路铺好。

  教师:应该怎么样把路铺好呢?

  (3)教师讲解方法。如圆形的坑可以把相同大小圆形材料或两个半圆形的材料放在泥坑里。

  (4)路上还有很多其它形状的坑,请你用自己的方法去修好吧。

  3.幼儿操作材料

  (1)要求幼儿根据坑的形状、大小寻找相应的材料把路修好。

  (2)你刚才用了几种方法来修路呢?

  (3)小结。每个形状的坑都有两种方法。

  4、集体操作,巩固两种不同的方法。

  活动延伸:

  找找日常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分区活动时让幼儿用图形宝宝拼出各种玩具或动物。

中班数学铺路教案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能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知道接下去该铺什么。

  2、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小房子图片(3张),小动物图片(兔子。熊。刺猬),幼儿操作卡片以及各种图形,地板块。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用讲故事的方式引出课题

  森林里住着3只小动物,他们呀非常非常的贪玩,每次一跑出去玩就不知道回家了,每次他们妈妈都是东找西找的,有好几次都急的哭了,可是这3只小动物啊,还是不知道改正这个错误。有一天,他们又跑出去玩了,到了晚上还是没回家,他们的'妈妈又着急又生气,怎么找也找不到他们。这件事情啊,被森林里面的智慧爷爷知道了,非常生气,于是,智慧爷爷就告诉了这3只小动物,"你们不听妈妈的话,每次出去玩都不知道回家,你们做错了事情,还不知道悔改,那就要受到惩罚了,我已经把你们回家的路给没收了,每条路只留了前面几块砖,除非你们找出规律并且正确的剩下的砖铺对了,才能再回到家里"3个小动物一听,就嗷嗷大哭起来,这可怎么办啊,后悔自己没有听妈妈的话早点回家,他们呀就做在一起想啊想啊,想怎么把回家的路铺好,聪明的小兔子想啊想,想啊想,终于想出来了,找出了规律并且把砖铺好了,可是小熊和小刺猬伤透了脑筋也想不出来,一直在嗷嗷的哭着,他们哭着哭着就走到了我们小二班,小熊和小刺猬一想,小二班的小朋友都是非常聪明的,就想请你们来帮帮他们回到家,小朋友愿意帮忙吗?

  二、基本部分

  1、启发幼儿观察小路,并发现小路的排列规律

  ①请幼儿观察小兔铺的小路,让幼儿讨论其规律是什么(发现砖是一个红的,一个黄的排列规律)

  ②再请幼儿集体帮助小熊铺路。先观察:颜色一样,形状不同的排列,讨论一下后面应该怎么排,请幼儿讨论,并且集体说出来(如果小熊的路铺对了,就把小熊换成微笑的,如果不对,还挂着哭着的小熊)

  2、请幼儿操作帮助小刺猬回家(每个小朋友发一个操作卡)(水彩笔)

  ①教师指导

  ②请幼儿说出你是怎么铺的老师小结:观察前面是怎么铺的,后面的要和前面的一样铺下去。

  三、结束部分

  集体游戏:铺路

  玩法:请两个小朋友出来比赛,看谁铺的又快又好。(游戏可玩N次)

  活动反思:

  按规律排序是幼儿园数学活动的一项基本活动内容,有多种变化的规律。在活动中,我们发现孩子们常有不同的排列方式,如名称、大小、方向、数量的变化等多种排序。整个活动下来,孩子们的兴趣点和排序技能的掌握大部分目标已经达到了,还有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还需要加强指导。

中班数学铺路教案4

  活动目标:

  一、引导幼儿区分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并会进行分类。

  二、通过情景游戏等活动,让幼儿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

  三、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欲望。

  活动准备:

  1、知道各种图形的特征。

  2、纸制的“小路”,上面印有大小不同的图形“土坑”,将镂刻下来的图形做为铺路的“石头”。小路一折2、幼儿人手2套几何图形。

  3、音乐。(郊游)

  活动过程:

  一、情景游戏“捡石头”,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小朋友,今天的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到野外去郊游吧。(做郊游动作)幼儿围成一个圆做郊游,圆中间分散放第一套几何图形。

  2、教师提出操作要求:“快看!前面有很多漂亮的小石头,我们一起去捡石头吧。大家可以挑一块自己最喜欢的石头。

  3、捡石头。(捡好后围成圆圈坐下来休息一会)

  4、请小朋友来介绍一下自己捡到的石头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小朋友开火车一个一个轮流介绍(我是三角形,我的颜色是红色的;我是正方形,我的颜色是黄色的:等等)。

  5、游戏:听口令举“石头”。现在石头宝宝要跟小朋友来玩游戏了,听好了,老师说:“三角形在哪里?”手里拿三角形的小朋友边说边举:“三角形在这里。”......(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依次类推)

  6跟旁边的小朋友交换石头再次玩这个游戏。

  二、铺石头:

  1、“大家捡了那么多漂亮的'石头,我们用它来铺一条小路,好吗?”出示小路上半部分,(放在小朋友的中间)说:“这里有一条小路,小路上有很多的土坑,请小朋友把刚才捡到的“石头”铺到相同形状的“土坑”里面。(幼儿操作,老师在一旁指导)(完了坐在小路旁休息,请幼儿说说是怎么铺的?(如:“我把三角形的石头铺在了三角形的土坑里面。”)老师讲评操作情况,纠正个别不正确的地方。

  2、(发现问题):“老师发现这里有块石头很特别,是用两种颜色的石头拼起来的。”请个别幼儿介绍他的方法。(我们把2块小三角形拼在一起,变成了一个大三角形。)

  3、老师出示下半部分的小路。(出现问题):“呀,这里还有一条小路,上面也有好多的坑没有铺好,该怎么办?”(幼儿说说,想办法。老师出示很多的分解图形,说:“刚才,刘老师也捡到了很多的漂亮石头,(展示老师的石头)出示2块圆形的石头说:“你们看刘老师捡到了2块一模一样的石头,它们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如果我们把它们放在一起就会变成什么样子的呢?(圆形)让个别幼儿上前操作。后放在地上展示。依次类推。(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现在请小朋友到刘老师这里来每人拿一块石头,拿好后去找跟你手里一样颜色一样形状石头的小朋友,2个人铺一个坑,来把这条路继续铺好。”(幼儿操作)

  6、引导幼儿想办法互相合作,用老师的“石头”铺平“地上”的“坑”。

  7、教师小结:用2个相同形状的图形能拼出一个新的图形来。

  三、踩石头:

  1、“小路铺平了,心里呀真高兴,我们来玩个踩石头的游戏吧!”

  教师介绍玩法:“(郊游)音乐一响,小朋友就沿小路旁走,音乐一停就立即踩到“石头”上,并说说踩到的石头是什么形状、颜色的。

  2、(游戏)第一遍幼儿讲给老师听;第二遍幼儿之间互相讲;第三遍讲给客人老师听。

  3、我们到外面去玩这个游戏吧。幼儿出活动室,活动结束。

中班数学铺路教案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区分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并能按标记进行分类。

  2、通过情景游戏等活动,让幼儿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并能想办法解决问题。

  3、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幼儿动手能力,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欲望。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学会了各种图形的特征。

  2、自制的“小路”,上面镂刻大小不同的图形“土坑”,将镂刻下来的图形作成铺路的“石头”。小篮同幼儿人数。

  3、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图形标记,音乐。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捡石头”,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小朋友,今天的'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去郊外捡石头!”(随音乐进入活动室)

  2、教师提出操作要求:“快看!有那么多五彩缤纷的小石头,大家可以挑自己喜欢的捡。”

  3、引导幼儿观察、操作,鼓励幼儿边操作边交流。

  4、请小朋友大胆介绍自己喜欢的石头(颜色、形状)。

  5、游戏:按标记举“石头”。

  二、铺石头:

  1、“大家捡了那么多漂亮的石头,我们用它来铺一条石子路,好吗?”

  2、幼儿自由操作:把捡到的“石头”一一对应地嵌入相应形状的“坑”里。

  3、出现问题:“小石头没有了,但是还有坑没有铺好,该怎么办?”

  4、幼儿再次操作。

  5、发现问题:“老师发现这里有块石头很特别,是用两种颜色的石头拼起来的。”请个别幼儿介绍他的方法。

  6、引导幼儿想办法互相合作,用捡来的“石头”铺平“地上”的“坑”。

  7、教师小结:用几个不同形状的图形能拼出一个新的图形来。

  三、踩石头:

  1、“路铺平了,我们来玩踩石头的游戏!”

  教师介绍玩法:“音乐一响,小朋友就一边念儿歌一边动起来,音乐一停就立即踩到“石头”上,并说说踩的是什么形状、颜色的“石头”。

  2、游戏重复2~3次。

  3、让幼儿找找在幼儿园里有没有这样的图形,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1、幼儿操作材料放入活动室计算角,让幼儿在自由活动中继续操作。

  2、让幼儿回家找一找、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东西的形状是圆形、三角形、长方形及正方形,回园告诉老师,并列出图表。

  活动反思:整节活动,孩子在游戏中感知,在情境中体验,在交流中分享经验,有效整合提升孩子已有的经验,活动简单,真实,自然,孩子们投入的表情,快乐的情绪,让我在一次体验到“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生活中各种多边形无处不在,各种形状的多边形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然而对于幼儿园的孩子,尤其是小班的孩子来说,图形是非常抽象的的概念,孩子们的生活给了我智慧和灵感。

【中班数学铺路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数学活动《铺路》教案11-07

中班数学教案06-06

中班数学教案比较11-10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06-16

中班数学教案:找图形01-24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04-01

中班数学5以内的数教案及反思10-30

中班数学教案:大熊的储藏室01-09

【精选】中班教案08-11

中班教案(经典)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