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幼小衔接

时间:2024-08-22 16:30:01 教案 我要投稿

教案幼小衔接范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案幼小衔接范文 ,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案幼小衔接范文

教案幼小衔接范文 1

教学目标:

  1、认识25个生字。

  2、通过游戏让幼儿园的小朋友感受小学的学习之乐,从而达到学校宣传效果。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贴纸及实物奖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直接揭题

  二、学习生字

  1、小老师教学生字。

  2、全班认读生字。

  3、个别认读。

  三、延伸词语:考考你

  四、游戏识字

  1、我说名称你来演

  2、表扬送图片礼物

  3、放松运动。

  4、摘苹果游戏。

  5、表扬送图片礼物。

  五、谈收获

  六、祝福语结束新课。

  七、板书设记:识字小能手

教案幼小衔接范文 2

  设计意图:

  在“五一”假期,我让幼儿统计自己每天起床、刷牙、洗脸、吃早餐等环节所花的时间。结果孩子们所花费的时间最长为60分钟,最短的为30分钟,大部分幼儿需要40分钟左右。从统计表上可以看出,幼儿的时间观念比较淡薄,做事拖拉的情况比较普遍。如何增强孩子的时间观念,改变他们做事拖拉的习惯,提高做事的效率,为他们入小学奠定基础呢?为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目的是想让幼儿通过体验,知道一分钟虽然短,但只要珍惜也能做很多事情,并逐步懂得参与各项活动都必须抓紧时间,珍惜时间。

  活动目标:

  1、体验一分钟的长短。

  2、懂得参与各项活动都要抓紧时间、珍惜时间,为入小学作准备。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一分钟能干什么”。

  2、幼儿操作材料若干:珠子、本子、笔、数学题活动过程:

  一、交流:一分钟有多长

  师:不久我们就要从幼儿园毕业,成为一名小学生了,大家都觉得要抓紧在幼儿园的每一分钟,那么你觉得一分钟有多长呢?(幼儿可能会回答“60秒”。)师:我们请时钟走一分钟吧。

  二、体验:一分钟能干什么1、一分钟有多长?(播放多媒体课件)幼儿观察时钟画面,体验一分钟的长短。

  (1)(教师出示钟面)我们都认识钟,请问哪一根针转一圈就告诉我们一分钟到了?(秒针)(2)如果有的钟只有两根针,没有秒针,我们怎么知道一分钟到了呢?(3)教师小结:秒针走一圈或分针走一小格都表示过了一分钟。 2、一分钟能做什么?师:人们在一分钟里能做很多事,老师上网查了资料,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教师边播放多媒体课件边解释:)●一分钟仰卧起坐

  师:这些小学生做的速度一样吗?哪个人最慢呢?小结:做事的速度很慢,那么他完成的动作就会很少。 ●一分钟赛车

  师:这辆车超过了几辆车?为什么这辆车能超过他们?小结:做事的速度很快,那么他就能超过别人。 3、我们一分钟能做些什么?(1)我们一分钟能做些什么呢?(经验提升)

  你们想不想动手试试?(2)教师介绍操作内容,让幼儿知道每组的材料都是不同的。

  1、2组穿珠子,3、4组写字,5、6组做数学题

  (3)秒针开始走时,大家要一起动手,一分钟到时立刻停下来,看看大家一分钟里能干些什么。

  (4)幼儿操作。(5)交流汇总

  A、请你数一下在一分钟里穿了几颗珠子(写了几个字、做了几道数学题)。 B、请幼儿分组介绍一分钟的成果

  C、同样花了一分钟时间,为什么每组的.结果不一样?结论:虽然时间相同,但每组做的事情不同,有的比较难,有的比较容易,所以结果也不同。 D、我刚才发现穿珠子小组的小朋友虽然做的事情相同,可他们的结果也不一样,为什么?(当场让该组幼儿再次报数验证。)结论:在相同的时间里做同样的事情,因为每个人的动作有快有慢,所以结果也会不同。

  三、讨论:如何珍惜时间

  1、前些日子,我们每个人对自己起床、刷牙、洗脸、吃早餐所花费的时间进行了统计,结果怎样呢?2、幼儿说说自己花费的时间。 3、谁花的时间最长?谁花的时间最短?4、为什么大家都做了四件事,但花费的时间会相差那么大呢?小结:时间是宝贵的,所以我们要珍惜每一分钟。 5、观看录像,这位叔叔在5分钟内完成了很多事情——叔叔在5分钟内完成了几件事情?——为什么他会完成那么多事情呢?

  小结:我们要学习叔叔那种珍惜时间,快速做事情的精神,为升入小学做好准备。

  6、小学生每天要自己安排时间,比如安排课间十分钟。谁知道课间十分钟要完成哪些事情?如果你拖拖拉拉结果会怎样?模拟课间十分钟:练习看课表准备文具书本、整理书包。

  7、总结: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希望每个小朋友能珍惜每一分钟,以后争做优秀小学生。

  活动反思:

  幼小衔接教育非常重要。在这个活动中,分析幼儿从“小朋友”到“小学生”角色转换过程中的问题,依据“我要上小学”的主题目标,充分考虑幼小衔接阶段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良好习惯培养的需要,力图在这一重要的过渡期给予幼儿一些必要的支持。

  一、立足问题,遵循需要

  幼儿园有序而宽松的生活节奏,使幼儿对时间意义的理解和时间长短的体验较少;幼儿园、小学截然不同的学习环境和要求,使幼儿面临着种种入学适应问题的考验。在“我要上小学”的主题活动背景下,设计了“一分钟有多长”等系列活动,以帮助幼儿熟悉小学生活,萌发对当小学生的向往之情。

  二、重视认知,整合实施

  “认识时钟,逐步建立时间概念”是上学之所需。顺应情景需要,导入对“时间”的感知,通过操作让幼儿感知一分钟时间的长短,体验做事认真、动作迅速对所用时间的影响,体现了在主题背景下整合幼儿各种经验、丰富体验、积累新知的思想。

  三、设计严谨,层层推进

教案幼小衔接范文 3

  游戏目标:

  1、让幼儿进一步了解书包的特征,并让幼儿用各种材料制作小书包。

  2、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几何形盒子,卡纸、蜡笔、浆糊等。

  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进一步了解书包的外形特点。

  1、教师出示各种书包,引导幼儿观察书包的外形特征。

  2、我们马上就要步入小学了,每个小朋友都要背着书包上学去!你们都看过什么样子的书包呢?这些书包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呢?

  3、我们看到的书包一般都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呢?(布料、或者是皮料)。今天我们来学习用纸张折书包!以前你们折过吗?

  4、出示上周的折纸:书包

  小朋友看这是我们上个星期学折的书包,小朋友都会折了吗?(会)我们上周用的是正方形的折纸来折出的书包,那小朋友想想除了用折纸的来折书包,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制作书包呢?(引导幼儿讨论)教师倾听幼儿讨论的'方法。

  谁来告诉老师你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制作书包呢?(请幼儿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5、幼儿交流。

  原来你们想到的是这样的方法,那你们要用那些材料呢?和你的好朋友商量商量吧!

  二、介绍区域的主题。

  今天的区域活动我们就要来制作书包,我们上次是折的书包,今天我们就要用其他的材料来制作书包。你想制作什么样子的呢?你们自己先想好,想好后可以到各个区域去制作。

  三.介绍操作材料。

  老师在手工区投放了各种的制作材料:有卡纸、海绵纸、、、等。在图书角投放了纸张和笔可以让你们先去设计,你先设计什么样子的、什么形状的书包你就先设计好,设计好后可以放到手工区去制作生产,制作好后在放到超市去买,想要的可以到超市去买。

  四、幼儿自选区域进行制作。

  1、你们想好了就可以到各区域进行制作了。

  2、幼儿自选区域,开展区域制作。

  3、图书角开展设计“我的书包”的设计。

  4、手工区的幼儿开展书包的制作。

  五、指导幼儿制作。

  1、引导图书角的幼儿大胆设计。

  2、指导幼儿大胆制作书包。

  六、各区域互动。

  图书角的设计,放到手工区制作,制作好后放到超市销售。效果分析:

教案幼小衔接范文 4

  一、激发孩子对新校园的向往之情

  二、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三、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

  四、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1、养成课前准备的好习惯

  2、养成正确的坐写姿势

  3、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4、养成良好的交际习惯

  幼小衔接的真正意义所在,是要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以及行为习惯。不仅仅是教幼小孩子学习知识,更加关注孩子的学习能力培养以及行为习惯的养成,真正让孩子从心理和能力双方面做好进入小学的充分准备。不是单纯的进行知识灌输,而是注重培养孩子自主快乐学习的兴趣,促使您的孩子爱学习、善表达、肯思考、有耐心、敢担当、会感恩

  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是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个转折点。由于生活习惯上的骤变,以及学习任务的繁重,使许多小孩在进入小学后出现疲劳、消瘦、害怕学习等不适应的现象。

  我们的`课程均精心安排,特色是重拼音、强思维、抓习惯。培养孩子自理及学习自律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和学习习惯,为孩子更好地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

  为帮助学龄前儿童尽快适应小学生活,思路教育特开设“暑期幼小衔接班”,借助多元化课程培训,紧扣小学教学模式,从知识、技能、心理等方面做好入学准备,以培养幼儿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参与活动的能力、社会交往水平等作为发展目标,为幼儿顺利升入小学奠定基础。

  一、招生对象及人数2015年9月入学的适龄儿童、12人/班

  二、开课时间2015、8、3——2015、8、28(周末双休)

  三、报名时间2015、7、1——2015、7、20

  四、报名地点寨子软件孵化器5楼

  五、咨询电话1506945620

  9、18906308155

  六、课程设置

  语文——拼音、阅读、识字

  拼音:23个声母及24个韵母的读、认、写及简单拼读;

  16个整体认读音节的运用;学习用拼音写短句。

  阅读、识字:独立诵读拼音儿歌及课文;

  学习并背诵一年级教材中的课文;

  看图讲述,扩充词汇量,会简单的阅读分析,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为作文打下基础;正确书写常用汉字80个。

  数学——数与计数、数学计算、空间与图形、逻辑训练

  数与计数:数的比较、10以内分解组成、群数、 50以内的按数取物。

  数学计算:20以内加减法(含混合运算、连加连减)、百以内整十加减法、学习列横式、竖式。

  空间与图形:认识几何图形、图形推理、等分、辨别空间、认识空间方位、认识时间。

  逻辑训练:认识钱币,运用算式解决简单问题,看算式编写简单应用题。

  体能训练:培养行为习惯、劳动技能,跳绳、拍球、体育游戏等;

  思想品德: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及与人相处合作互助、自己整理书包、物品。特色优质的教育资源、多元专业的培训课程、为儿童顺利升入小学奠定基础。

  每日作息8:00——8:20晨读《弟子规、三字经、中庸、大学、古诗》 8:30——9:10拼音

  9:20——10:00数与计数/空间图形课间操与水果时间10:20——10:50阅读/识字

教案幼小衔接范文 5

  一、激发孩子对新校园的向往之情

  二、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三、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

  四、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1、养成课前准备的好习惯

  2、养成正确的坐写姿势

  3、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4、养成良好的交际习惯

  幼小衔接的真正意义所在,是要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以及行为习惯。不仅仅是教幼小孩子学习知识,更加关注孩子的学习能力培养以及行为习惯的养成,真正让孩子从心理和能力双方面做好进入小学的充分准备。不是单纯的进行知识灌输,而是注重培养孩子自主快乐学习的兴趣,促使您的孩子爱学习、善表达、肯思考、有耐心、敢担当、会感恩

  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是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个转折点。由于生活习惯上的骤变,以及学习任务的繁重,使许多小孩在进入小学后出现疲劳、消瘦、害怕学习等不适应的现象。

  我们的课程均精心安排,特色是重拼音、强思维、抓习惯。培养孩子自理及学习自律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和学习习惯,为孩子更好地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

  为帮助学龄前儿童尽快适应小学生活,思路教育特开设“暑期幼小衔接班”,借助多元化课程培训,紧扣小学教学模式,从知识、技能、心理等方面做好入学准备,以培养幼儿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参与活动的'能力、社会交往水平等作为发展目标,为幼儿顺利升入小学奠定基础。

  一、招生对象及人数2015年9月入学的适龄儿童、12人/班

  二、开课时间2015、8、3——2015、8、28(周末双休)

  三、报名时间2015、7、1——2015、7、20

  四、报名地点寨子软件孵化器5楼

  五、咨询电话1506945620

  9、18906308155

  六、课程设置

  语文——拼音、阅读、识字

  拼音:23个声母及24个韵母的读、认、写及简单拼读;

  16个整体认读音节的运用;学习用拼音写短句。

  阅读、识字:独立诵读拼音儿歌及课文;

  学习并背诵一年级教材中的课文;

  看图讲述,扩充词汇量,会简单的阅读分析,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为作文打下基础;正确书写常用汉字80个。

  数学——数与计数、数学计算、空间与图形、逻辑训练

  数与计数:数的比较、10以内分解组成、群数、 50以内的按数取物。

  数学计算:20以内加减法(含混合运算、连加连减)、百以内整十加减法、学习列横式、竖式。

  空间与图形:认识几何图形、图形推理、等分、辨别空间、认识空间方位、认识时间。

  逻辑训练:认识钱币,运用算式解决简单问题,看算式编写简单应用题。

  体能训练:培养行为习惯、劳动技能,跳绳、拍球、体育游戏等;

  思想品德: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及与人相处合作互助、自己整理书包、物品。特色优质的教育资源、多元专业的培训课程、为儿童顺利升入小学奠定基础。

  每日作息

  8:00——8:20晨读《弟子规、三字经、中庸、大学、古诗》

  8:30——9:10拼音

  9:20——10:00数与计数/空间图形课间操与水果时间

  10:20——10:50阅读/识字

【教案幼小衔接 】相关文章:

幼小衔接算数教案11-30

幼小衔接数学公开课教案01-02

幼儿园幼小衔接数学教案12-10

幼小衔接工作总结10-26

幼小衔接工作计划12-15

幼小衔接工作方案12-29

幼小衔接活动方案08-09

幼小衔接教学计划01-31

幼小衔接工作总结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