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教案模板合集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雷雨教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雷雨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剧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及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本质。
2、了解戏剧结构的基本特点及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初步掌握戏剧鉴赏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纷繁复杂的戏剧冲突,欣赏异彩纷呈的戏剧语言。
教学难点:
认识周朴园思想性格的复杂性。
教学设想:
作为戏剧欣赏单元的第一课,可先给学生介绍〈〈雷雨〉〉的梗概,通过反复阅读或分角色朗读,弄清节选部分的主要剧情,进而把握其中的主要矛盾冲突,理解人物语言所表现的人物性格。用二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看过根据曹禺原作改编的电影《雷雨》。今天,我们一起来读读原作,看看在30年代作家为我们勾勒的酝酿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沉闷空气里的一场即将到来的社会大变动的雷雨画卷。
二、简介曹禺及〈〈雷雨〉〉
1、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我国杰出的剧作家,当代语言艺术大师。1933年在〈〈文学季刊〉〉上发表处女作〈〈雷雨〉〉,一举成名。此后又接连创作了〈〈日出〉〉(1935)、〈〈原野〉〉(1937),从而奠定了在中国戏剧界的大师地位。1940年创作了《北京人》,并把巴金的同名小说《家》成功地改编为话剧,从而进入了创作生涯的又一高峰。解放后,长期担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这一时期主要创作了历史剧《胆剑篇》(1961)和《王昭君》(1978)。
2、本文以“雷雨”为题的含义
《雷雨》写的是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矛盾,这些矛盾的酝酿,激化,在一个“天气更阻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的下午趋向**,最终这个罪恶的大家庭崩溃了。这一切都是在雷电交加的狂风暴雨之夜进行的,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同时,作者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大雷雨即将到来。这就深刻地反映了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的现实。
三、简单介绍戏剧的有关知识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我们这里讲的戏剧实际上是剧本,它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戏剧离不开戏剧冲突,它表现在人物性格的冲突上,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动作。
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 (即台词) 和舞台说明。
按照不同的标准,戏剧可以分为不同种类:
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分为话剧 ( 如《雷雨》 ) 、歌剧 ( 如《白毛女》 ) 、舞剧 ( 如《丝路花雨》 ) ;
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分为独幕剧、多幕剧 ( 如《雷雨》 ) ;
按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分为历史剧 ( 如《屈原》 ) 、现代剧 ( 如《雷雨》 ) ;
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分为悲剧 ( 如《屈原》 ) 、喜剧 ( 如《威尼斯商人》 ) 、正剧 ( 如《白毛女》 )
四、 本文的情节结构
本文可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写三十年后周朴园和侍萍再次相见。这一部分又以侍萍说明自己的身份为界,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主要写他们过去的矛盾。侍萍以叙述别人故事的口吻,诉说自己的悲惨遭遇,揭露周朴园的冷酷;第二层写他们现在的矛盾,通过周朴园认出待萍后态度的变化和侍萍的表现,暴露周朴园的伪善面目。
第二部分写周朴园与鲁大海父子、侍萍与周萍母子会面,通过周朴园和鲁大海的激烈冲突,提露周朴园贪婪、冷酷的本性,反映了工人阶级的觉醒和反抗斗争。
五、本文的矛盾冲突
冲突是戏剧的主要特点之一。课文中出现的四个人之间有交叉的多重矛盾;
( 1 ) 以周朴园为代表的资本家与以鲁侍萍为代表的下层劳动人民之间的矛盾冲突。这是根本利益的冲突。
( 2 ) 周朴园同鲁大海 —— 父与子的矛盾冲突。
( 3 ) 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矛盾冲突。根本利益的冲突。
( 4 ) 鲁大海与周萍 —— 兄弟之间的矛盾冲突。
( 5 ) 鲁侍萍与周萍 —— 母与子的矛盾冲突。
( 6 ) 资本家的冷酷、虚伪、自私和下层劳动妇女的善良、正直、坚韧两种思想性格的对立冲突。根本性质的冲突。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品味戏剧语言,把握人物心理与个性
教学方法:
发现探究、讨论点拨、朗读品味
一、导入
《雷雨》的成功,可以说首先就是语言上的成功。(投投影:“钱谷融语”。全体齐读:)
“我确实太喜欢曹禺剧本中的语言了,每次读曹禺先生的剧本,总有一种既亲切又新鲜的感觉,他那色彩明丽而又精练生动的语言,常常很巧妙地把我带进一个奇妙的艺术世界,给予我无限的喜悦。”——钱谷融
曹禺先生的剧作,正是以其精致的语言,塑造了鲜活的人物形象,从而创造了无比美妙的艺术境界。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经由一个个具体的语言场景,来把握周朴园这个人物形象。
二、品读
本环节主要由学生从文本中寻找、发现、讨论、分析、概括周朴园的性格,教师点拨归纳。
重点研读段落举例:(分角色朗读)
周朴园不觉地望柜上的相片,又望侍萍。半晌。
朴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 不是我要来的。
朴 谁指使你来的?
鲁 (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朴 (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小结:刚才的讨论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周朴园的内心世界极为复杂,在他身上,这种多情与绝情、温情与冷酷、人情味与铜臭味,时时交织在一起。难怪曹禺先生会这样说:“周朴园也是一个人,不能认为资本家就没有人性。为了钱,故意淹死两千多个小工,这是他的人性;爱他所爱的人,在他生活的圈子里需要感情的温暖,这也是他的人性。”所以人艺著名演员郑榕也很有感慨地说:“要完全认清周朴园这个人物复杂的、多层次的内心世界,把握周朴园的复杂性格,是有着相当的难度的。”但不论如何,要把握人物内心,理解戏剧的矛盾冲突,应从语言入手,且要重视对关键台词和关键舞台说明的分析。
三、练习
四、作业
品味戏剧语言,以“我眼中的×××”为题,写一篇随笔。
雷雨教案 篇2
第一课时
1、作者作品简介
2、分角色朗读
3、理解课文节选部分的矛盾冲突
4、课堂讨论:周朴园爱鲁侍萍吗?
一、导入
简介作者及《雷雨》的大致情节
二、速读
理清人物关系及矛盾冲突
三、讨论
课后练习二:主要矛盾冲突是什么?为什么?
四、课堂活动:辩论
正方:一二组——周朴园爱鲁侍萍
反方:三四组——周朴园不爱鲁侍萍
[通过辩论,疏通“重逢”一节的情节脉胳,赏析人物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总结要点:
1、 周朴园曾经喜欢过,甚至爱过
2、 他始乱终弃的原因(性格特点、阶级特性)
3、 周朴园的人物性格
五、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三
六、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1、 阅读赏析“斗争”一场
2、 归纳人物性格及主题
3、 课堂练习
一、阅读赏析“斗争”一场
讨论
1、周朴园有没有顾父子之情,为什么不顾?
2、剧中通过鲁大海的话交代了什么?
3、侍萍为什么不认儿子周萍?
二、讨论总结人物性格
1、周朴园:残忍、冷酷、自私、贪婪、虚伪的.反动资本家。
2、鲁侍萍:
3、学生自己归纳鲁大海的人物性格。
三、讨论
剧本为什么以“雷雨”为题?
四、归纳主题
通过一个封建资产阶级的家庭内错综复杂的矛盾,提示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和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反映了正在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20年代中国的社会现实。
五、课堂练习
品味个性化的人物语言。(让学生自己找印象深刻的句子,加以分析讨论。教师可点拔周朴园和鲁侍萍的台词中能表现人物心理的句子。)
雷雨教案 篇3
设计思路
随着轰隆隆的雷声,夏天的脚步渐渐朝我们走来。虽然夏天是炎热的,但对孩子们来说,一切是那样的惬意,那样的令人惊叹不已。为此我们开展了“夏天真有趣”的主题活动,让幼儿从自己的亲身体验中感知、欣赏夏天里的一切,让他们过一个快乐的夏天,从中激发幼儿对生活的热爱。
活动目标
1.理解歌曲内容,学会演唱歌曲,并唱好切分音。
2.能用一问一答的形式两两结伴演唱。
3.了解夏天的雷雨和闪电。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录有闪电、雷、雨声的视频课件,音乐《夏天的雷雨》。
2.在活动前引导幼儿观察雷雨前后的自然现象。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一)播放雷、闪电、雨声, 引起幼儿对夏天雷雨的回忆。
(二)提问:这是什么声音?发生了什么事?
(三)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说一说看到过的雷雨现象。
(帮助幼儿回忆再现夏天雷雨的现象,为下面学习歌词做好铺垫。)
二、欣赏、熟悉歌曲
(一)播放歌曲《夏天的雷雨》MP3,幼儿欣赏歌曲。
(二)再次播放音乐后,教师用“问一问,幼儿答一答”的句式,帮助幼儿熟悉歌词。
(三)幼儿以问答方式朗诵歌词。
三、演唱歌曲
(一)教师跟随音乐朗诵歌词,并示范演唱。
(二)播放歌曲《夏天的.雷雨》MP3,幼儿跟唱,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注意:1.唱“一闪闪”“哗啦啦”时,用响亮的跳音。
2.唱“轰隆隆”时,声音要大而有力。
3.幼儿演唱歌曲2-3遍。
四、表演歌曲
(一)请幼儿尝试在演唱的过程中根据歌词内容创编简单的“闪电、打雷、下雨”的动作。
(二)幼儿尝试两两结伴,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演唱。
(三)引导幼儿有表情地演唱。
两两结伴演唱,有表情地演唱,用自己的身体动作创造性地根据歌词内容表现夏天的雷雨,使每个孩子有表现表达的机会,让他们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教学反思:
在音乐欣赏方面我有一个特别深刻的体会就是无论聆听什么类型的音乐都要给幼儿留有一个想象和发展的空间。音乐有内容,但没有固定的内容。因此,音乐实践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不可避免的带有实践者的个性特征。所以我们在教学的时候一定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而是要利用自己现有的知识去引导幼儿去主动的聆听和欣赏。对于某一音乐作品如何理解,对于一首歌如何表现,我们都应鼓励孩子有不同的感受结果,有更多的表现方法,只有这样才能通过音乐教育使孩子的个性得到张扬和发展。
雷雨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学文,使学生知道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界出现的不同景象特点,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看懂图意,学会通过观察比较找出景物特点的方法。
教学重点:
图文结合,知道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景象特点。
教学难点:
通过准确的用词来表现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界出现的现象。
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学什么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生词、听写生词
2、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雷雨的?(板书:前 中 后)
(二)师生合作制定学习目标
1、在这节课你想学到什么或想知道什么呢?
2、老师补充本节课要完成的学习目标
3、出示学习目标 (自读 指名读)
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看看“雷雨”前后的具体景象。
二、我来学
(一)雷雨前
1、出示雷雨前录像:
师:你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生自由回答)
师:那么,课文中又是怎样描写的呢?
2、出示自学要求:
1自读课文,思考作者描写了雨前的哪些景物?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小组交流
3小组汇报:
组长:我们小组体会到一场大雨竟将来临。
组员分角色汇报理由:乌云压下、叶子不动、蝉不叫、大风吹、蜘蛛逃、闪电亮、雷声响
其它小组补充,可以说出不同的理解。
3、朗读指导
师:大家都体会到一场大雨竟将来临,关键词画的也很准确。
师: 那么,谁能做做“压”的动作?
师:我看到了,是用力地向下按,就是“压”,这乌云就像一双黑手,慢慢地从我们头顶“压下来”,此时你的感觉是怎么样的?
生:————————(师:你能用这种感觉来读读吗?)
师:大家再想一想:树上的叶子什么时候会摆动啊?
生:————————
师:而现在树叶一动不动,说明了什么?
生:————————
师:此时的空气多么沉闷。(师:谁能读出这种沉闷的景象?)
师:此时的空气真的很沉闷啊,连最爱鸣叫的蝉也——一声不叫了。你想蝉心里会怎么想呢?
生:—————————— (师:谁能读出此时蝉的心理?)
师:雷雨前还有哪些景色?继续汇报。
师随生汇报,板书(大风) 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
师:这是什么样的风呢?
生:大风
师:从哪看出的?
生:吹得树枝乱摆。
师:树枝乱摆是怎样的一幅景象?好现在小朋友你就是这棵小树。
微风来了!(生左右摇摆)
大风来了!(生身子前后左右乱摆)
师:同学们像这样没有方向地摆,就是乱摆,你瞧,树枝都乱摆了,这风大吗?
生:大(师:谁能用朗读表达一下呢?)
生1:...... (风再大些)生2:...... (我们一起来)
师:你还找到了什么?接着汇报
生: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这句话写出雷雨前的蜘蛛很害怕。
师:这个句子中有个词用得特别好,看谁是火眼金睛,一下子就能发现他。
点拨理解:“垂”
师:小朋友,蜘蛛从网上下来都是靠什么,你知道吗?
生:吐丝。
师:是啊,是先吐丝,然后慢慢地爬下来。那老师,这里给他换个词,把“垂”换成“爬”好吗?
(出示:蜘蛛垂的动画。)
师采访一名同学:小蜘蛛,你为什么这么着急啊?
生:因为风太大了。
师:哦,因为风大,你心里感到——害怕,所以才——垂下来逃走了。
师:那你能用朗读表达你内心的害怕吗?
生读(师评价:小蜘蛛,你是害怕了)
师:小蜘蛛们,大风来了,我们快逃吧!齐读—— 第二自然段
师:雷雨前,除了乌云和大风,还有什么?
生:雷雨前还有“闪电,雷声”。(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
师: 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吗?(电闪雷鸣,雷电交加)
师:这闪电——(生读):越来越亮,
师:这雷声——(生读):越来越响。
你还能用“越——越——”说个句子吗?
(二)、雨中
师:这雷电交加的场面,马上带来了,你想这会是怎样一场雨呢?
出示雷雨中的动画
师: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这场雨下得怎样?
生: 大、急
师:课文又是怎样写的呢?请同学们四人小组合作学习4、5、6自然段。
师:学习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我们是怎样学习雷雨前的景象的`?
回顾“雨前”的学习过程:
(1)读课文,划出重点词、句子。
(2)说说自己的感受。
(3)有感情的朗读
师:我们就按照这样的方式合作学习“雨中”部分
小组长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汇报:
生1: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师:你们是从雨的声音中感受到了雨的大,那你觉得这三个字应该怎么读呢?才能读出雨大呢?
生汇报读说明理由
师小结:1、“哗哗哗”三个字可以读得快一点,表现雨下得很急;
2、这三个字也可以读得慢一点,把“哗”字拖长一点来读,表示雨声很大;
3、“哗哗哗”三个字由慢到快,以体现雨下得越来越大……
师: 这雨真是大呀!还有哪些地方写出了雨大呢?
生2:我们坐在家里,往窗外望去——树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师:这雨太大了,我们眼前都被一连串的——水珠、雨珠,挡住了。
课件:完成填空
树看不清了,房子看不清了,还有( )、( )、( )也会看不清了呢?
师:是啊,总之外面的一切都——看不清了,这雨真是——大呀!
师:谁再来读读这段?读出雨大的感受。
师:加上这雨声,让雨下得更大些,哗哗哗,预备起——
师:这雨下久了,也下累了,渐渐地,渐渐地(轻)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师:这里用了两个“渐渐”,去掉一个,行吗?那么应该如何读他们呢?
指名读
(学生评价)
男女生对读:男生读雨大的二段,女生读雨小的一段。
师:这雨渐渐地小了,小了,到最后——停了,那雨停后又是在怎样一番景象呢?
(三)雷雨后
播放雨后的动画
师:雨后的景象怎样呢?
生:——————————
(1)那么,课文中又是怎么描写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7、8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哪儿让你觉得最美?
(2)生 读: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师:(你的挂字读得真好,老师仿佛看到了那条彩虹就像五颜六色的丝带。)
生读:蝉叫了,蜘蛛坐在网上,小青蛙又开始叫了。
师:蝉、青蛙在叫什么呢?蜘蛛做在网上干什么呢?大家展开想象想一想。
生想象、汇报
(3)师出示课件:
师引读,学生填空
雷雨过后,空气变得特别的(生补充:清新),太阳( ),一条彩虹( ),蝉( ),蜘蛛又( ),池塘里的水( ),青蛙也( )。
师出示图片:瞧,花儿草儿喝足了水,也开心的笑了,叶子上晶莹的水珠在太阳公公的照耀下还闪闪发光呢,这雨后的情景真(学生补充:美)。
师:那我们就美美地齐读最后一段吧!
男女生齐读。
(四)师总结:多么真实的雷雨场面啊!作者运用简炼的语言,形象地把一幅夏日雷雨图描绘出来。那么,作者为什么能写出这样真实的文章来呢?
师引导:因为他能仔细地观察,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如实地写了下来。
板书:仔细观察
师:希望我们大家都做能养成仔细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来发现生活中的美。
三、我来用:
师:雨停了,太阳出来了,彩虹挂在天空,小青蛙也叫起来了,小青蛙怎样叫?来!我们40只小青蛙一起来欢快地叫(呱呱呱)多么愉快的小青蛙啊!你坐在池塘里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大家写一写。
生:写一写,在汇报。
四、我来思: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板书设计:
前 闷
18、雷雨 中 大 仔细观察
雷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1、知道切分音,学习切分音的唱法,并掌握节奏;2、能记忆歌词内容,基本歌曲;3、喜欢歌唱活动,能用动作大胆表现歌曲内容。
活动准备1、已录好的音乐《夏天的雷雨》
2、歌曲内容图谱一份(每句一张,共8张),问答标志两个3、雷雨示意图一份,切分音节奏型图谱一张。
活动过程:
1、播放PPT,导入活动师:“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呀?”(引导幼儿观看闪电、下雨、乌云等等)“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歌曲,看看能不能从歌曲里找到答案。”“认真听,等等请你们告诉我都听到了什么?”(导入下一个环节)2.师示范唱,引导幼儿忆歌词师有感情地唱一遍歌曲,并提问。
师:“你们刚才听到了什么?”(引导幼儿回答)3、出示图谱,帮助理解记忆歌词内容(1)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此句歌词的图谱,并解释图标代表含义师:“你们还听到了什么?”
(2)播放音乐,再次记忆歌词师:“小朋友,你们有没有什么新发现?听到不一样的歌词了吗?”
(3)幼儿再次听音乐,重组图谱顺序,帮助记忆歌词顺序师:“你们有没有发现一个秘密?”(引导幼儿发现歌曲特点:问答式,第一段是提问,第二段是回答) 我们用‘?’来表示提问‘小嘴巴’表示回答,一起听听,提了几个问题,先问什么?后问什么?最后问什么?都是怎么回答的?(边引导幼儿回答边重组图谱顺序)“最后回答是什么?我们刚才看到的是什么?”(点题“夏天的雷雨”)
(4)看图谱演唱歌曲,巩固记忆歌词顺序师:“我们一起看图谱唱一遍!再认知听听,还有什么秘密时我们没有发现的?”(引导幼儿发现切分音节奏型)“你们有没有每次提问和回答的开头,节奏都是一样的,我们以前很少遇到的。”(导入下一个环节)4、分析讨论,演唱歌曲(1)出示节奏型图谱,认识切分音师:“是什么样的节奏?”(师范唱,引导幼儿发现节奏规律)“什么样的节奏呀?我们一起边唱边用手拍出来。”(引导幼儿学习切分音的`唱法,掌握正确的节奏)(2)分组演唱,一问一答,表现歌曲特点。
师:“我们请男生来问,女生来答。”
5、创编动作,表演歌曲
(1)、分析闪电、打雷、落雨的特点,通过不同的动作加以表现师:“闪电要一闪闪,可以怎么做?打雷轰隆隆地响呢?大雨落下来可以怎么表示落呢?”(引导幼儿创编,发现好的请其上前示范,不会的时候教师示范动作,并引导幼儿跟着练习)“老师发现某某小朋友做得很棒,我们跟他一起来一遍。”
“你们看,老师的这个动作怎么样?像不像闪电在发光?”
(2)、幼儿表演,体验愉快师:“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动起来!”
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歌曲,歌名叫《夏天的雷雨》。雷雨在夏天最常见,可是不一定夏天才有。雷雨的时间虽然短,面积也不大,可是雨量很大。庄稼最喜欢它。在咱们闷热得喘不过气来的时候,田里的庄稼它们又热又渴,都垂下了脑袋,希望痛痛快快冲一回凉,喝一个够。但雷雨的雨量过于集中,在山区和河谷地带,雷雨会造成山洪暴发,冲毁公路铁路、桥梁、农田、村庄,甚至淹死人畜。闪电有时会击毙人畜,引起火灾。下雷雨时,小朋友们要特别注意安全,不能躲到大树底下。
五活动延伸:
1、引导幼儿用各种材料来表现闪电、雷声、雨声的特征。
2、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选择是否合适?为什么?
【雷雨教案】相关文章:
夏天的雷雨教案范文07-19
《雷雨》说课稿11-21
说课稿:《雷雨》11-25
《雷雨》说课稿05-24
关于《雷雨》教案范文汇编五篇10-02
《雷雨》教学反思10-29
小学作文:雷雨12-10
夏天的雷雨说课稿10-20
雷雨初中作文11-16
雷雨小学作文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