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高中的作文3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中的作文3篇,欢迎大家分享。
高中的作文 篇1
作文在语文高考的总分中占据了重大比例,长期以来一直是教师狠抓的重中之重。随着教改的深入推进,作文倡导的教学理念与方式也实现了对传统方式的颠覆。要保证学生在语文高考中作文板块的稳定性发挥,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作文练习与教学中,紧密结合实用性与创新性,提高作文教学效率。
创新是教育源泉不息的动力,是丰富高中作文素材和写作模式的重要手段,教师自身作文创新力的培养对高中作文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到现实的高中作文教学课堂上,很多教师出现了作文教学资源贫乏、创新后劲不足的问题,比如有的教师在为学生布置了作文题目以后,会直接教科书式地为学生讲解从哪一个方面对题目进行审题,怎样立意,如何写作,以及何时收尾。有的教师更是拿出高考满分佳作讓学生进行阅读,并参考改写。这种作文训练形式定向而单一,会直接导致学生出现定向思维,使得所有学生的写作都将是一个模式,作文的字里行间及结构立意无法展现个体差异性和学生自身的创意与个性。
一、高中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重视写作形式轻视写作内容
目前,很多高中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都出现了过于重视作文结构和文体,严重忽略作文内容的引进和扩展的情况。如在作文结构的培训方面,要求学生多写后记、日记,注意小标题等,文体上布置散文、戏剧、访谈等,作文形式成为了教师作文教学的最重要内容,而真正涉及到的内容创新,教师却无话可谈。其实,高中写作在形式上是否表现出新颖和独特,这些都是相对而言的,真正实现创新只有从内容方面入手,在字里行间中用真情实感打动文章的读者,才能成为佳作。
2.重视华丽辞藻的运用轻视创造思维的培养
语言是基础的表达与华丽技术的结合,也是逻辑整合、思维延续的工具,如果学生缺乏相应的逻辑能力和思维活动,那么就形成不了思维活动结果,也就不能形成流畅的语言表达。高中语文作文的撰写,归根结底是让学生通过语言表达自身对某事物的情感与想法,逐渐培养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但在很多的作文教学课堂上,教师都表现得过于强调语言美的追求,运用大量的修辞手法,排比、比喻、拟人等各种方法的罗列与结合,缺乏了主心骨作用的创新思维,最终导致文章的立意不清晰,选材不适当,全文的语言整合结构较为混乱。
3.教师不重视学生的阅读积累方式
写作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和大量的阅读材料储备,只有材料丰富,才能在临时的作文写作需求中引用和创新更多的事例和感发,学生的作文才更具说服性。但是当前大部分的高中生由于生活阅历等原因,阅读数量和人生经历较少,此外,这还与教师的不恰当引导也有关联。如此下来,便会出现立异标新不明,作文跑题的情况。有的教师在平时的作文训练课堂上让学生对佳作进行阅读,却不正确引导学生对佳句的理解,仅以记忆和抄写的形式一味让学生去模仿,真正在写作过程中就会出现无东西可写的后果。只有培养学生作文阅读的引用水平和吸收能力,将其转变成科学的阅读积累方式,才有利于学生对作文主题的正确把握。
二、加强高中作文教学的实用性
1.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获取写作素材
高中作文源于生活,学生丰富的生活感悟与所经历的生活素材是其写好高中作文的基础,由于高中生普遍面临较为封闭的校园生活环境,与社会生活接触也比较少,因此面临了写作素材缺乏的问题。教师要让学生理解如何做生活的.有心人的含义,通过仔细观察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点滴变:如雨后竹笋般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人们逐渐改善的生活条件,不断提高的科技水平等等,让学生以慧眼去观察身边所发生的变化,捕捉有价值的写作亮点。积极引导学生感悟生活,将生活具体分为教学生活和家庭生活来进行写作,如校园的正能量事件、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校园中出现的各种与时俱进的新风潮等。而生活感悟,则要引导学生在日常活动中深度挖掘,或是通过学校、社会力量的手段为学生争取更多社会实践活动,带着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这些都可以有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积累更多的有效写作素材,积累作文运用知识。
2.设置高分作文总结方案,发挥思考潜质
在高中作文实用性教学理念的基础上,教师要培育出一批作文高分学生,就要有一套自己的高分总结方案。比如,一些高分作文的开篇运用得非常鲜明,开门见山让人眼前一亮,那么为了避免高起低落、虎头蛇尾的情况,教师可以隐藏高分作文的结尾让学生自行思考。针对写作训练开头与结尾的拿捏,要根据文章的不同类型和不同形式进行思考。此外,为了训练学生的文笔,教师也可以通过布置日记和周记的方法为学生积累日常写作素材。当然,作文的要求并不能简单地归结到实用意义的开头和结尾上。不同类型的文章必然存在不同的得分点,学生要找到象征性主题来突出重点。而当学生遇到象征性作文时,应使用叙述手法来描写,从而突出作文的中心思想,加深作文的含义,深化作文的高度。例如,某年的高考作文主要是以“父亲的肩膀”作为主旨,这样一来,写作范围较为广泛,因此要求也相应宽限了很多,有助于学生发挥想象空间。而该篇作文是一篇象征性的作文类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相关性的联想,如肩膀象征着责任,象征着承担等,这样就可以深化作文的含义,并让作文变得更加的精彩。总之,作文的教学是对学生的思考能力与文字水平的提炼,在学生掌握良好作文能力的前提下,多从现实生活中思考和总结,通过写博客、发微博、常演讲等,慢慢地磨练出实用性强且富于哲理的优美语句。
3.推荐实用阅读事例,拓展引用范围
如果高中作文的教学仅靠课本知识写作,那么无疑会形成一种创作制约力。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并推荐学生阅读更多的课外读物,才能拓展学生作文中的事例引用范围。如励志传记、名人事迹等,这些事例在高考的作文写作中将大量运用。教师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把阅读量提高,阅读素材增加,才能在写作过程中随手拈来,运用自如。我在作文的教学课堂上很喜欢为学生推荐《名人传》这本书,其作文素材量巨大,且在很多开头与结尾的撰写上都符合高中作文事例的运用,实用性强。
三、加强高中作文教学的创新性
1.作文教学创新的有效途径
从实际教学的角度出发,作文具有创新性,不仅有利于打开学生的写作思路,扩展学生的写作视野,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因此,教师应优化自身的教学策略,以促进学生写作综合能力的提升。例如,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时,可引导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搜寻写作素材,且只有懂得去观察生活,去感悟生活,才能在日常生活中找到更多意想不到的精彩,也才能写出更加新颖的作文。同时,为了对学生写作想象力进行培养,激发学生的写作发散思维,教师可以通过视频、音乐、绘画作品以及照片等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或者为学生搭建一个写作平台,并鼓励学生主动去创作,然后选择一些优秀的作为推荐至学校的期刊上、论坛上或者帮助学生将作文投稿至杂志社等,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主动性与积极性。另外,教师也可以组建一个群,并介绍其他班级的语文教师加入群里,点评学生的作文,并给出宝贵的建议,从而让学生不断优化自身的写作能力。
2.指点选题立意技巧,定题别具一格
保證写作文题与思路具有创意性,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文,在选题和立意的技巧培训上,教师要提高学生的思维敏捷水平。首先,题目是一篇创新作文最直接的表现点,既要提炼出整篇文章的寓意,又要具有新颖性,使老师和学生有阅读下去的欲望。比如,作文教材中《向青春举杯》的题目,直接将格调上升到励志向上的立意上,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思维倾向,而如果题目改为《感悟青春》《抒写青春》等,则过于平淡和普遍。教师要善于在选题和立意上为学生进行引导,从表象的素材中提炼出鲜明有趣的主题,可以是赞美,也可以是鞭挞,亦或是抨击,总之,主题的创新在写作创新工作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与写作思想直接挂钩,是整篇文章所要表达的内在情感线索。创新的引用还要贯穿始终,但必须紧扣中心,在表述描写的过程中循序渐进。我从长时间的高中作文教学中发现,在学生作文选题立意的阶段进行及时正确的指导,能够很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写作创新能力。
3.努力攻克重要踩分点,提炼作文风格
每一位学生都应该形成自己特有的写作风格,在大的作文格局上取得突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教师可以及时引导学生对写作的踩分点进行个人语言风格的展示。比如一篇关于野炊活动的记叙文,开头一句通常交代事件,大多数学生会简而言之以“今天天气晴朗”开头。这句开头虽然将事件交代清楚了,但却毫无新意。学生可以尽情发挥自己的写作风格,如“和煦的阳光俏皮地透露着暖暖的气息,为了享受这温暖笼罩下的美好,我们班集体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启了一次野炊之旅。”教师在引导学生形成自己写作风格的工作上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正确点评不同学生的差异性个性化的风格表现力,同时引进更多的好词佳句与修辞手段的利用,帮助学生形成自我写作风格,从而提高作文写作水平。
总之,高中作文的实用性和创新性双方面的提升并不是矛盾存在的,尽管以高考的视角去分析这两者的轻重时,实用性应该成为更稳妥的写作风格,但是要想在短时间内大幅度提升写作水平,获取作文高分,离不开创新。教师必须努力培养学生的基本写作能力,通过更多的训练提升学生的审题和立意水平,为学生灌输更多的写作技巧,使其懂得精准获取题目关键点的技巧与方法,同时充分发挥自己的个人风格和写作上的语言表达优势,在踩分点的重要环节上加以创新,不断提升写作水平,写出更多优秀的文章,尽快找到获取高考作文高分的途径。
高中的作文 篇2
如果说最美的记忆是有关花生的,那么最甜的记忆就是小时候看祖母熬糖了。
小时候年味特别浓,每到年跟前,家家就会忙碌起来,打豆腐、糍粑,炸炒米、花生,放(炸)麻花,馓子等等。因为家境还不错,我对这些都不感兴趣,只有一样是我最喜欢的,那就是熬糖。
熬的糖既甜又香味道纯美,还有吃它的时候可以好好玩味,这是其它年食都不具备的。因为这些原因打记事起我就对熬糖特别注重,因而对熬糖的程序特别清楚。
熬糖首先得准备麦芽,如果隔壁左右有已经开始生麦芽的被我看到了,我会飞跑回家向祖母报告,要祖母也立即准备麦芽。祖母就会量上几升麦子,在明亮的厅堂里,从不帮祖母做家事的我和祖母一起将秕的,烂掉的,生虫的麦子剔除,然后看祖母把麦子分装在筛子或者筲箕等用具里,撒上水,盖上布,才放心地玩去了。
麦芽长出来了,大约一寸多吧就可以了,把麦芽剁碎,用石磨磨好,就可以开始熬糖了。先是把细米或者米糊糊煮熟,然后倒进磨好的麦芽,这时奇迹就出现了,水和米分离开来,再过滤,那过滤好的水就是最初的糖水。这时的水是不甜的,得再到锅里熬。这才是最关键的,也是我最感兴趣的。
祖母为什么要到晚上熬糖,我小时候怎么也想不明白,现在我明白了因为过滤需要人手,只有在收晚工时等我妈我叔叔回了才行。糖水在大锅里熬着,水蒸气热烈地升腾,祖父守在锅边不断地往锅里添糖水,祖母不断地添柴。所有的糖水都入了锅,再熬一小会,就有糖的香气了,家里的人都诱惑到锅边来了,隔壁左右的人也闻香而来,这时大家就围在锅边喝糖水。
享受着,称赞着,笑着,闹着,我看着一张张愉悦的脸,听着一阵阵的欢歌,喝着浓香四溢的糖水,我的小小的心满足极了,幸福极了,美妙极了。直到如今这场面,这氛围都如花开在我的视野。
满满的.一大锅糖水像冬季的河水慢慢退去,锅边就会结晶一些糖,祖父用锅铲铲下来,奖给守在灶边的我。这种糖是最甜最香的,如果没有吃过这种糖,永远也就不会体味到糖最美妙的滋味。接下来就是要用小火慢慢地熬了,事情简单多了,祖父的瞌睡也来了,最后只剩下我和祖母。
坐在灶前,我靠在祖母身边,祖母慢慢地添柴,火光映着祖母满是皱纹的脸,映着她额前的白发,火苗在灶里欢跳也在祖母眼里闪烁,空气中的糖香越来越浓,窗外北风正紧,纷飞的大雪从窗缝里钻进来融化在灶间,融化在我们的脸上身上。许是祖母也怕寂寞,每当我睡瞌来了,呵欠骤起时祖母会给我唱歌谣,讲故事。
糖在这样的情景中熬成了,我的童年定格在这样的情境中让我直到如今不愿醒来。熬糖永远属于我的童年。
我的童年,我的香甜的童年,我的最甜蜜的记忆。
高中的作文 篇3
生活中不缺少细节,而是缺少发现细节的眼睛
——题记
那年的秋天,我感冒了,很严重,严重到不能呼吸,妈妈带我去了好几家医院,也开了许多药却都治不好。
那一天,我坐在公共汽车上,和妈妈一起去下一个医院。透过窗户看着路边的树叶,被无情的寒风击落在地上,显得有几分落寞,孤寂,像极了我当时的心情。因为呼吸不顺加上难以治好,整个心情都低落到了极点。“我这样是活不久了吧!”脑海中忽然涌现出这句话。
到了医院,妈妈拉着我走到了医生跟前,说清了我的情况。然后安排护士为我打一针,那是我心想:“又是打针,这都是第几次了,或许这就是这些庸医用来赚钱的手段。”我暗地里冷笑了一声,脱下裤子,等待着面无表情的护士用那渗人的针管刺入皮肤,输进冰凉的液体。
可令我惊讶的是,那种痛觉迟迟没有到来,当我正准备回头时,一双温暖的大手握住了我的`小手,传递着阵阵温暖。我愣住了,不知何时,心中某块角落砰然碎落。我疑惑不解地盯着护士阿姨,只见她对我微微一笑,说了句:“别紧张,疼一下就过去了。”我点了点头,心中带着点温暖,不禁升起了病好的那一天。
果真,我的病很快就痊愈了,家人也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这一刻我发现自己原来这么重要。护士一双温暖的手,家人久违的笑容,这些原本别我忽视的细节,现在想来是多么不可缺少。
是啊,生活中何处不存在着细节,而这些细节中又包含了多少真情?这些细节中又向我传递了多少力量?
【高中的作文】相关文章:
高中的作文11-29
在高中的作文09-21
高中的作文09-25
高中的作文10-26
母亲高中作文09-26
幸福高中作文09-22
宽容高中作文11-19
军训高中作文11-18
中秋高中作文09-12
诚信高中作文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