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小班教案三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教案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班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教会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
2、养成幼儿饭前,便后,手脏时洗手的卫生习惯。
教学准备:
关于洗手顺序的图片,脸盆,水,肥皂,毛巾。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拍手活动,稳定幼儿情绪
2、教师提问,引出课题。
① 教师:"请小朋友们伸出你的双手来,如果小手脏了怎么办?"(引导幼儿说出小手脏了应该去洗手)
② 教师:"谁能说说我们应该怎样洗手?"(请个别幼儿讲讲,也可以让幼儿小组讨论后再回答,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③ 教师小结,适时的给幼儿鼓励。
二、基本部分:
教师教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
1、教师拿出关于洗手的操作图片,幼儿边看老师贴上的图片顺序,边听老师讲解。
湿手--擦肥皂--搓手--冲洗干净--毛巾擦干
2、教师将图片打乱,请个别幼儿上去按顺序将图片挂好(进一步巩固洗手的正确方法)
3、教师示范:
① 教师将准备好的一盆水端来,让幼儿说出洗手的顺序,然后一步步的根据这个顺序洗手,让幼儿更真切的.感受到小手是这样洗的。
② 教师总结
③ 教师提问:"什么时候我们要洗手"(启发幼儿说出:饭前,便后,手脏时要及时洗手。培养幼儿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
三、结束部分
1、教师:"小朋友们,现在我们都知道了洗小手的方法了,让我们一起去将我们的小手洗干净吧!
2、将幼儿带出场。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一:科学《找瓶盖》
活动目标:
1、学习配对,知道大瓶子对大瓶盖,小瓶子对小瓶盖。
2、发展孩子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各式大、小瓶子
活动过程:
1、故事《瓶宝宝找瓶盖》引出活动主题,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师:瓶宝宝找不到帽子了,请小朋友帮帮他们,大瓶子对大瓶盖,小瓶子对小瓶盖。
2、操作活动《找瓶盖》,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分清瓶子和瓶盖的大小。
(2)鼓励能力较强的幼儿以瓶子的大小、形状来匹配。
活动二:《会唱歌的瓶子》
活动目标:
1、乐意说说家中部分物品发出的声音,知道其表示的意义。
2、喜欢玩瓶子小乐器,能表现轻响两种不同的声音。
活动准备:
课件(家里的声音)、黄豆若干、各种瓶子若干、音乐录音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教师与幼儿打招呼——预设问题:你的耳朵听到过什么声音?
二、听辨声音:边操作课件边听听讲讲猜猜各种声音:电话声、门铃声、闹钟声、马桶声等。
三、探索
1、出示画面瓶子;这是什么?瓶子会发出声音吗?怎么让瓶子发出声音呢?
2、玩瓶子乐器
(1)讨论:怎样装黄豆?
(2)幼儿自由选择瓶子装豆
(3)听听瓶子宝宝的声音(音乐伴奏)——引导幼儿与同伴比较声音轻响的不同
(4)讨论:为什么有的瓶子声音轻而有的瓶子声音响?
(5)小结:瓶子里装的豆豆少,声音轻;装的豆豆多,声音响;用力摇瓶子,发出的声音响;轻轻的摇瓶子,发出的声音轻。
(6)游戏:轻轻和响响
3、幼儿演奏
(1)倾听乐曲,拍手伴奏,说说音乐听上去有什么不同
(2)瓶瓶演奏
活动三:艺术《瓶乐会》
活动目标:
通过用瓶子乐器演奏活动,使幼儿初步感受用力大小与声音大小的关系。
活动准备:
《大猫和小猫》音乐、装有豆子的瓶子
活动过程:
1、让瓶子来唱歌:宝宝摇晃瓶子发出不同的声音,初步感受用力大小与声音大小的.关系。
2、演唱歌曲《大猫和小猫》,并用瓶子乐器演奏,提醒宝宝用力的大小要与歌词相匹配。
活动四:艺术《美丽的瓶宝宝》
活动目标:
学习用橡皮泥来装饰瓶宝宝,幼儿巩固练习搓、团等技能。
活动准备:
瓶子、橡皮泥、豆类。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实物——美丽的瓶宝宝,提问:美丽的瓶宝宝是用什么打扮的?
2、教师讲解示范搓长条和团圆的技能。
3、幼儿作品展示,体验劳动的快乐。
活动五:《好玩的雪碧瓶》
活动目标:
1、以游戏“骑自行车”,复习听信号走和跑的能力。
2、幼儿自由探索雪碧瓶的玩法,充分展示自己的创造潜能,体验成功的快乐。
3、通过“给小动物找食物”的游戏,练习绕着跑的技能。
活动准备:
空的雪碧瓶20只,音乐磁带,奖章10枚。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1、做“骑自行车”的游戏,复习交通规则的知识,练习听信号走。
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骑上自行车到游乐场去玩好吗?(好)马路上车很多,我们要注意遵守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在骑车的时候,可不能撞车呀,记住了吗?那我们就骑上自行车出发吧。
2、幼儿和教师一起玩“骑自行车”的游戏,复习听信号走和跑的能力。
二、激发情绪
1、随着音乐做瓶子的律动。
师:游乐场到了。你们听游乐场里传来了好听的音乐,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来做做运动,好吗?
2、放音乐,幼儿持瓶随跟着老师或自己随意创编各种动作
三、引导探索
1、幼儿自由探索瓶子的多种玩法。
师:跳得可真累呀,小朋友们可以坐下休息一会儿。刚才,我们拿着雪碧瓶当自行车、跳舞,好不好玩?那我们再想一下还有其他的玩法吗?一起玩起来吧。
2、幼儿探索瓶子的多种玩法,活动中提醒幼儿可以和小伙伴一起合作游戏。
3、重点练习绕过瓶子,“S”型跑的技能。
⑴师:刚才,老师发现了一个很好的玩法,我们一起来试一下。(练习绕瓶原地转圈)。
⑵师:请小朋友们想一下,把瓶子排成一排该怎么绕。(幼儿讨论并尝试)。
4、游戏“给小动物找食物”
⑴师:现在,老师要给你们布置一个任务。冬天来了小动物们的粮食都不够了,对面有许多粮食,请小朋友们绕过障碍去帮小动物们取一些粮食好吗?注意障碍很危险,小朋友分成四条路一个跟着一个小心的跑,谁完成任务就会获得一枚奖章。(幼儿游戏)
⑵师:小朋友们都拿到粮食了吗?那我们给小动物们送去吧。
小班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小猫的生日》原本是一个非常富有探究性的语言绘本活动,我根据幼儿园的科学课题进行了重新整合,把重点放在了绘本中的科学元素——认识动物影子这一知识点上,以幼儿熟悉的生活情景过生日为内容,借着故事内容的发展展开探究活动,充分利用了一个又一个隐形暗藏玄机的影子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从影子的整体或者局部轮廓猜测故事中各种动物,通过层层提问激发幼儿运用想象、推理,从局部到整体进行推测,既锻炼了幼儿的判断力,也使幼儿在阅读绘本中培养了观察推理能力,让幼儿在阅读过程中体验到了动脑筋的快乐。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PPT画面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2.能从影子的整体或者局部轮廓大胆猜测故事中的客人,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乐意表达自己的理解,体验与朋友一起过生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小猫过生日》PPT
2.自制动物影子图卡、对应的动物图片。
活动重点:
通过观察画面了解故事内容,乐意表达自己的理解。
活动难点:
根据影子的明显特征猜动物,体验动脑筋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出课题
导入:宝宝,看看这是谁啊?跟它大哥招呼吧!
1.提问:小猫今天特别高兴,你知道为什么吗?哪里看出小猫要过生日? (直接观察画面,让幼儿获取有关故事的信息,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了解故事隐藏的内涵。)
二、理解故事,观看图片
(一)观察图片,引出情景
1.提问:哎呀,突然小猫家里变得黑黑的,怎么回事儿啊?
2.提问:停电了,什么也看不见,怎么办?(手电筒)
(一片漆黑的画面,带给幼儿视觉冲击,结合生活经验发展幼儿语言及推理能力。此环节将贯穿这更个故事的手电筒引出)
(二)观察影子,推测动物
1.猜测小兔
(1)提问:门铃响了,小猫拿着手电筒从门洞里照一照,这是谁啊?你们帮小猫猜猜看长耳朵会是谁?为什么是小兔?
(2)小结:请小猫打开门看一看,哇,小朋友真厉害,从长耳朵猜出来是小兔。小兔请进吧!
2.猜测小猴
(1)提问:叮咚,又有人按门铃了,电筒从门洞里照照,这是谁?为什么是小猴?
(2)小结:哇。真的是长尾巴的小猴子。小猴子请进吧!
3.猜测刺猬
(1)提问:叮咚,又有人按门铃了,电筒从门洞里照照,这是谁?为什么是刺猬?
(2)小结:打开门看一看真的是小刺猬呢!小刺猬请进吧!
4.小刺猬家来了几位朋友?我们一起数一数吧!
(剪影的效果深深吸引孩子的探索兴趣,在充分的推测过程中,用局部到整体的观察方法完成语言的描述,从而对动物的特征有了更深的认识)
5.猜测三个动物
叮咚,还有朋友来啊!哇,一下子来了三位朋友,它们都是谁?你从哪里看出来的?送竹子的会是谁呢?打开门看一看吧!
(看送的礼物竹子猜测送礼物的动物,这是一个逆向思维。在这里需要孩子们发挥机智。通过这个环节能让孩子学会从动物的特点推测是哪个小动物)
三、观察剪影,匹配动物
1.叮咚,还有人来呀!还有谁呢?(教师出示好多黑影图)
2.看,有的影子只有一半哟!你能帮小猫找出这些影子吗?
3.操作:每人一张影子图,请将红色线朝上拿,先看看影子再到后面找一找,
把相应的动物贴在影子上。要让动物遮住影子才对,把找到的动物贴在黑板上。
4.请你说一说你找到了谁?你是从哪里出来它是XX?
(幼儿的这次操作活动主要是运用已有的观察经验,根据动物的明显特征进行影像匹配。所选的动物有的特征明显,孩子们一看就知道。有的需要孩子通过动物的轮廓观察才能正确匹配)
四、唱生日歌,结束活动
1.哇!电来了!小猫家里现在好热闹啊!我们来给小猫唱生日歌吧!
2.叮咚,谁的声音?我们不看它的影子听它的声音就知道了。
3.灰太狼真扫兴,小朋友不理他,咱们回教室给小猫过生日吧!
(最后结束,加入了声音,通过这个设计让小朋友知道在看不见的情况下,除了影子还有声音也能猜出是谁)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小班教案11-16
小班教案07-22
小班的教案11-15
小班音乐教案11-22
小班优秀教案11-26
小班教案[精]04-12
爆米花教案小班07-13
小班体能教案06-24
小班活动教案06-25
小班卫生教案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