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4-09-28 11:06:53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大班教案集锦10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精选】大班教案集锦10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幼儿知道每年的3月12日是中国的植树节。

  2、教育幼儿通过各种途径来保护树木,保护我们人类的环境。

  活动准备:

  网上收集的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

  (1)幼儿观赏图片1

  师:大家看到这张图片感觉如何?

  师:图片上地球的各种颜色都表示什么含义?

  (蓝色代表海洋,绿色代表森林,黄色代表沙漠等)

  师:你们知道现在地球上的绿色变得越来越少了吗,这是为什么呢?(教师小结:现在的森林都在面临沙漠化,因为有些人为了谋取暴利对森林乱砍乱伐,使得树木长久被破坏,而沙漠是一个强大的敌人,它看到森林已经受伤了,它就马上去侵蚀它。)

  (2)观赏图片2

  师:这些人都在干什么?他们站着的是什么地方?(启发幼儿说出这是一片荒凉的黄土地,让幼儿知道这片土地已经很久没有绿色了,中国人民都希望能看到绿色的'土地,所以他们在3月12日植树节那天到荒地上来植树。)

  2、幼儿讨论:

  (1)当你们看到自己生活的地方变成了沙漠,你会怎样?

  (2)你有什么方法能阻止我们的土地沙漠化吗?

  3、幼儿操作:

  (1)观看其他幼儿的绘画作品,让幼儿能更大胆地在此基础上将自己的所想画出来。

  (2)幼儿绘画活动。

大班教案 篇2

  教育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亲情的力量。

  2、初步懂得珍惜美好的情感记忆。

  3、喜欢阅读图画书。

  教学准备:

  课件、绘本书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提问:

  1、知道 4月5日 是什么节吗?

  2、清明节的意义是什么?你参加过葬礼吗?参加时给你一种什么感觉?

  3、当你的亲人离开你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你心中有何感觉?

  二、介绍绘本《爷爷变成了幽灵》

  1、介绍小男孩艾斯本

  艾斯本有位非常爱它的'爷爷,可有一天爷爷离开了艾斯本,爷爷去了天堂。

  2、教师讲述故事

  结合课件播放,引导幼儿进入故事的情感,感受故事的内容。

  3、谈话提问:

  (1)爷爷离开了艾斯本,艾斯本心中如何?

  (2)爷爷几次回到了艾斯本的梦中?他们每次都聊了些什么?

  (3)爷爷为什么要回来看艾斯本?他到底忘了什么事?他有什么愿望?

  (4)当爷爷说完再见,为什么艾斯本的爷爷没有再回一下头?

  (5)艾斯本还会想爷爷吗?他还会那么悲伤吗?

  4、再次完整欣赏故事。(播放课件)

  (1)重点引导幼儿观察爷爷的脸部表情,(慈祥、失落、充满了爱)

  鼓励幼儿不再害怕亲人的离去。

  (2)让幼儿对幽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三、 教师总结归纳:

  虽然总有一天亲人会慢慢离开自己,但她不会从我们的心中消失,我们也不能太悲伤,因为他们会去一个更美好的地方。

  四、 出示绘本书

  再次感受亲情的力量,懂得珍惜美好的情感记忆。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优雅、诙谐的曲调特点,,并学唱歌曲。

  2.能根据不同提示用不同嗓音及肢体动作表现不同性格的猫咪。

  3.感受扮演角色的快乐,体验与同伴一同歌唱、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音乐、毛线团、猫耳朵头饰、角色标识物。

  活动过程:

  一、观察图片,激发兴趣

  1.出示猫咪图片:我这里有许多宝贝,今天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这里有各种各样的猫咪,你喜欢哪一只?为什么?

  2.小结:原来不同猫咪的叫声是各不相同的。各种各样的叫声可以表示不一样的心情,就像我们人说话一样。

  二、根据提示,练习发声

  小猫咪很喜欢玩毛线球。你们想不想玩啊?那试试看能不能用猫咪的叫声来问我要呢?

  1.练习气息的长短。

  小结:乖巧猫的声音是长的,调皮猫的声音是短的。

  2.练习高低音。

  小结:小猫还会根据毛线球位置的高低来叫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呢。

  三、欣赏音乐,学唱歌曲

  1.完整欣赏,初步感受歌曲内容与旋律。

  提问:宠物商店里有四只不一样的猫咪,希望你们成为他们的小主人,究竟挑选哪一只带回家?听听他们是怎样介绍自己的?

  教师连续范唱两遍,第一遍不加动作,第二遍加入小幅度提示性动作,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2.分段欣赏,幼儿按照猫咪角色特点学唱歌曲。

  提问:他们都是怎样的猫,你最喜欢什么猫?

  小结:笑眯眯的是可爱猫,动个不停的是调皮猫,打着领结、看上去特别精神的是帅气猫,露着牙齿、很厉害的是威风猫。

  3.完整学唱,尝试表现不同性格的猫咪。

  (1)提示歌词顺序,按顺序逐一用四句各系演唱四种角色的猫咪。

  (2)提出音色挑战,用嗓音的转换来表现不同性格特点的猫咪。

  四、角色分配,表演歌曲

  (1)用标识分组并确定角色,分角色演唱。

  (2)看指挥,分角色轮唱。

  (3)交换座位,再次轮唱。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练习双脚并拢向前跳以及过独木桥的平衡能力、

  2、通过念游戏儿歌玩游戏,进行快速反应及躲散练习。

  3、感受体验“大西瓜”游戏的乐趣。

  4、提高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敏性。

  5、学会与同伴协商合作游戏。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大西瓜》

  蘑菇卡片若干

  20厘米宽的平行线四条

  狐狸头饰一个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拉个圆圈走走。

  教师带领幼儿边唱歌边表扬动作。游戏表演2-3遍。

  二,游戏活动

  1、小白兔采蘑菇

  幼儿扮小兔排成两队站在场地一端,场地的中央有两个“独木桥”,场地饿另一端有许多蘑菇。

  游戏开始,前排两名幼儿两手竖起来做兔子的耳朵,两腿弯曲一下一下地向前轻轻跳,然后从“独木桥”上走过,再跳到蘑菇处采一个蘑菇,最后跳回家,拍第二排幼儿的'手,游戏继续进行。

  2、狐狸抓小兔

  教师将幼儿分成三人一组,两名幼儿手拉手撘成山洞,每个洞里有只小白兔,但是只有一只兔子没有山洞,再请一位幼儿扮狐狸。

  游戏开始,兔子可以钻出山洞到外面,一边玩一边念儿歌。儿歌:“小兔子,蹦蹦跳,钻出山洞吃青草“儿歌一念完,兔子赶快找一个山洞躲起来,而狐狸就抓没有躲进山洞的兔子,抓到兔子就交换角色,游戏继续进行。

  三,放松活动——《大西瓜》

  幼儿站成大圆,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开展《大西瓜》游戏,游戏可进行二边。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老师的角色转换没有完全统一,在活动中可以分层次进行联系,也可以采用互相帮助的方法来练习。在最后的小兔拔萝卜的游戏中,应该关注到全部的幼儿。在练习的环节,可以再提高一些效率,采用多种方式。最后的评价活动时候,可以尝试着让幼儿来评价。

  小百科:兔(Rabbit)是哺乳类兔形目兔科下属所有的属的总称。俗称兔子。生物学分类动物界脊索动物门 脊椎动物亚门 哺乳纲 兔形目。

大班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能大胆的设计实验的方法,并在活动中激发幼儿积极主动探索操作的欲望。

  2、进一步感受纸的特性—吸油性。不断积累对纸的认识。

  教学准备:

  拓蓝(红)纸、报纸、挂历纸、大小相同的盘子及相同的油量、记录表。

  过程:

  1、教师根据幼儿提出的`问题”餐巾纸能将桌上的油吸上来,别的纸呢?还有那种纸能吸油?”活动前组织幼儿选择实验所需纸张,设计实验方法,并将各种纸分类放好标出名称。

  2、

  幼儿猜测哪种纸能吸油,并将猜测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3、

  幼儿选择纸张进行吸油性实验,并将实验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4、交流实验结果,进行统计。

  5、延伸:幼儿可在活动区中继续尝试其它各种纸的吸油性。

大班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欣赏体验作品气势雄壮,音域宽广的特点,激发做个中国人的自豪感。

  2、学习运用多种手段表达,表现作品欣赏展示的内容。

  3、学习用乐器协调演奏歌曲,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受能力。

  二、重点

  1、欣赏作品的性质,结构内容。

  2、培养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感受能力。

  三、难点

  设计节奏图谱

  四、教学准备

  1、蒙古、xxx维吾尔族等五个民族的服饰一套,手巾若干。

  2、音乐磁带,课件,乐器若干。

  3、事先欣赏过《大中国》的歌曲。

  五、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介绍各民族的小朋友

  导入:今天我们班真热闹,来了许多客人老师,我们先向客人老师问个好(客人老师好),除了客人老师外,我们班还来了几位不同民族的小朋友,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放音乐,少数民族幼儿入场,幼儿拍手),有蒙古族,xxx维吾尔族,苗族,傣族的小朋友。

  认识新朋友真开心,让我们和少数民族小朋友一起快乐跳一跳吧。(放音乐,师生共同舞蹈)

  二、说说我们的大中国

  1、师:新朋友、老朋友们都请坐好,虽然我们来自不同民族,但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家,名字叫什么?(中国)说得好极了!你们喜欢我们的国家吗?(喜欢)那我们的中国是一个怎样的国家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2、播放课件,幼儿欣赏,教师随机解说。

  3、提问:

  刚才小朋友们看到了什么?

  中国是一个怎样的国家?(美丽,漂亮,很大……富饶)

  4、师:有一首歌便是赞美我们祖国的,让全世界的人一听就知道我们的国家有多大,多美,她的名字叫《大中国》,小朋友们会唱吗?下面让我们一起自豪地唱起来吧!

  三、唱唱我们的大中国

  1、播放课件《大中国》歌曲,师生自由哼唱

  2、提问:

  这首歌叫什么名字?是几拍子的?四拍子的节奏怎么表示?(强—弱—次强—弱)

  你们喜欢这首歌吗?你觉得它是一首怎样的歌曲?(非常雄壮,有力……)

  歌曲中唱了中国的那些美丽景色?(长江、黄河、珠穆朗玛峰)

  3、区分乐段

  师:如果请你为这首歌分乐段,你会怎样分呢?

  师生共同小结:首先我们从歌词上看,歌曲先唱了中国有许多美丽景色(教师哼唱第一乐段,并出示课件)我们把这一部分分成歌曲的第一乐段;接下来唱了中国很大,有56个民族永远伴随着她(教师哼唱并出示第二部分课件)我们就把这一部分分成是第二乐段;最后是唱我们永远祝福祖国,祖国永远在我们心里(出示课件第三部分),我们把她分为第三乐段;看!《大中国》歌曲我们可以分成三个乐段,下面老师把歌词去掉,我们一起跟着笑脸宝宝再来欣赏旋律,听听三个乐段的旋律有什么不同。

  幼儿听乐曲《大中国》,感受乐段。

  师生小结:第一乐段旋律很雄壮,第二乐段很欢快,第三乐段很抒情,优美。

  四、演演我们的大中国

  1、幼儿创编动作表现《大中国》

  《大中国》除了唱以外。我们还可以用其他方式来表现,小朋友说说可以用什么方法?(如:拍手、拍腿……)谁来创编一个四拍子的动作?

  刚才我们把乐曲分成了三个乐段,每一个乐段的旋律是不一样的,现在老师请第一组代表第一乐段,第二组代表第二乐段,第三组代表第三乐段,你们共同为自己组讨论出一个最棒的动作来表现,并选出一个代表。好,现在请每个组自由围在一块讨论讨论吧(让幼儿相互交流、商量,教师参与到其中引导,启发幼儿用不同的肢体语言表示。如:拍肩、跺脚、拍手等等)。

  2、随音乐表演

  幼儿听音乐自由用动作表现。

  3、创编设计节奏图谱

  刚才小朋友表现的真棒,老师这也有几张节奏卡,我们一起来拍一拍。(播放课件,幼儿拍节奏)

  节奏 1x x x x|x x x x|

  2x o x o|x o x o|

  3x — — —|x — — —|

  4x — x —|x x x o |

  请幼儿做个小小设计师,为《大中国》每个乐段设计不同的节奏,为歌曲设计节奏图谱,引导幼儿根据旋律选配节奏。

  (认识自由反复记号)如果后面的旋律和前面的一样,那我们就不需要再写节奏,只需要请一位朋友帮忙就行(出示自由反复记号),自由反复记号可以根据需要自由反复一遍、二遍、三遍……都可以,我们来看看有了自由反复记号的帮忙,第一乐段需要反复几遍?

  小结:有了自由反复记号的帮忙,这首乐曲就可以很完整的表演了,让我们一起来试试。

  4、音乐中表现 幼儿徒手拍出节奏乐谱

  5、音乐中的表现 选配乐器演奏

  (教师引导)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许多的乐器,看看有什么?(铃鼓、圆舞板、手铃、拨、碰铃、沙球、双响筒。我们来看看哪种乐器配那个乐段最好,最合适?

  配上乐器随音乐演奏

  4、 活动延伸

  师:这节课小朋友表现得太棒了,其实赞美我们祖国的歌曲还有很多很多,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妈妈一块找找,我们再一起为它配上好听的节奏,好吗?

  五、表演舞蹈《歌唱祖国》

  我们中国56个民族,大家相亲相爱,生活在祖国的大家庭中,让我们一起用舞蹈来表达我们心中的祝福,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明天更美好!(师生在音乐的伴奏下共同表演手巾舞)

  舞蹈结束后,大家一起大声欢呼:“祖国妈妈,我们爱您”耶。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能自由结伴玩报纸,体验集体活动与创造的快乐。

  2、在报纸上探索各种玩法,掌握跳、钻、爬等技能,发展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活动准备:

  利用废旧报纸制作的物品,旧报纸若干张,录音机、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幼儿散点式队形在教师的带领下听音乐做健身操。

  二、尝试活动

  1、参观用废旧报纸制作的物品展。

  2、讨论怎样玩报纸?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3、自由探索玩法:幼儿可一人玩,也可几个人合作着玩,引导幼儿探索多种玩法。

  4、鼓励幼儿相互示范并学习各种玩报纸的`方法。如单脚或双脚在报纸上跳,跨过报纸练跳远,横躺在报纸上滚动等等。

  三、幼儿结伴展示不同的玩法,教师对幼儿创造的方法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1、练习轻轻落地跳

  请能力强的幼儿示范,用单脚或双脚在报纸上跳,不把报纸弄破,幼儿自主练习,教师重点指导能力差的幼儿轻轻落地跳。

  2、练习跳远

  将大报纸对半折后平铺在地,请练得好的幼儿示范,可随意调节距离,幼儿分散练习,教师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尽量跳得远些。

  3、练习钻“山洞”

  指导部分幼儿把大报纸连起来高举过头,变成一座“山洞”,其余幼儿玩钻“山洞”的游戏。

  4、练习爬行

  指导幼儿把大报纸一张连一张平铺在地上,请一名幼儿示范,比膝跪在报纸上向前爬行,小心不能弄破报纸。幼儿分散练习,教师及时鼓励有进步的幼儿。

  四、集体游戏:横躺滚比赛

  1、方法:幼儿自由组成两路纵队,大报纸一张连一张分成两组平铺在地上。游戏开始,每队第一名幼儿横躺在报纸上,手脚伸直,和身体保持一条直线,连续做横躺滚动的动作,直到滚到最后一张报纸,然后起身跑回原地拍第二名幼儿的手,自己站到队伍最后,第二名幼儿按同样的方法接着横躺滚动,速度快,方法对者为胜。

  2、幼儿练习横躺滚动的动作。

  3、幼儿横躺滚动比赛,以快者为胜。

  4、在比赛中增加难度,并增加幼儿对游戏的兴趣,强调游戏中的安全,以快者为胜。

  五、游戏结束

  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幼儿自编报纸舞愉快结束,幼儿拿自制的报纸玩具回班。

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画面,能用连贯的语言描述看到的内容。

  2、能运用句式“xx是站着的。”进行纺编活动

  3、知道“时间是不停的走动的。”这一道理。

  活动过程:

  一、欣赏封面,知道图书的名称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本书,请大家看看封面上有什么?

  师:你觉得这个故事讲得是关于什么的?

  师:金老爷看上去像一个什么样的`人?

  师:这个故事的名字会叫什么呢?

  二、阅读故事内容

  1、阅读故事第一页:钟是站着的。

  师:金老爷的钟看上去怎么样?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什么也是站着的?

  2、幼儿发挥想象,自由创编

  3、继续阅读故事前半部分

  师:我们来看看,金老爷和钟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师:金老爷又去钟表店干什么呢?

  师:为什么他还要去买钟?

  师:他把钟放在了哪里?

  师:钟表店的老板是怎么说的?

  4、幼儿自由阅读故事后半部分

  师:金老爷的钟为什么总是会时间不正确呢,请你们自己看一看。

  师:你发现了吗?为什么金老爷买的钟时间总是不对?

  5、认读时间

  师:我们来看看这些钟上显示的时间都是多少?

  三、想办法帮助金老爷

  师:为什么金老爷的钟总是时间不对的?

  总结:时间是不停的走动的,金老爷在上楼下楼的时候,时间也在走动。

  师:那么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帮帮金老爷吗?

  四、完整阅读故事

大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用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为歌曲《朋友来跳舞》伴奏。

  2、尝试自选材料做打击乐器,并听辨其音色进行分类。

  3、体验演奏自制乐器活动带来的快乐。

  4、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5、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活动准备

  1、在活动区投放经过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如锅、碗、盆、筷子、积木等。

  2、幼儿利用废旧材料与父母合作自制的打击乐器,如纸箱、瓶盖串联、饮料瓶内装沙的沙球等。

  活动过程

  1、熟悉歌曲旋律,倾听音乐《朋友来跳舞》。

  2、设计用乐器演奏的节奏型。

  (1)边听音乐边即兴做身体动作。

  (2)教师归纳幼儿的创造,并带领幼儿随音乐做动作。(P51)

  3、分声部练习。

  确定一种节奏型,教师担任指挥,根据其节奏特点,进行分声部练习。如一组为××|,另一边×××|,其他节奏依次轮奏。

  4、乐器演奏。

  (1)倾听各自选择或自制乐器的音色。

  (2)持相同音色自制乐器的幼儿集中就坐。

  (3)由教师指挥,先确定节奏型,然后即兴指挥。

  (4)交换乐器演奏,体验各种自制乐曲用不同的演奏方法进行演奏带来的快乐。

  活动反思:

  以往的音乐图谱,我都会用一些图形、符号等加入,设计成幼儿容易看懂和接受的`图形谱,今天是打击乐活动,我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思考怎么为幼儿准备打击乐的图谱。教案中提及让幼儿来即兴做身体动作,让他们倾听音乐后创编动作,也就是随着节拍来伴奏,我想这个过程是幼儿自由发挥,建立在以往打击乐的基础之上的,我如果事先规定好了节拍,倒显得约束了孩子们的创编动作。于是我在设计图谱的时候,尝试了只用小节符号分割,然后让幼儿即兴创编动作填充节奏符号的方法,看看孩子们是否能够实现这一目标。课堂中孩子们倾听了音乐《朋友来跳舞》,几遍以后他们对于节拍和段落也了解了,然后我就让他们自己来为歌曲配动作,我发现大多数孩子们都能比较自然的拍打出简单的节奏型,配合歌曲也十分的合拍。特别是歌曲的第一段节拍相对比较慢,孩子们的节奏很清晰。歌曲的第二段唱的相对唱得比较快,孩子们竟也能快速地创编节奏,完全让我出乎意料。《指南》艺术领域有指出“让幼儿倾听和分辨各种声响,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他对音色、强弱、快慢的感受”,这也符合指南的精神,突出了幼儿自己的方式,尊重了他们自发的表达与感受。

  不足:由于没有提前准备好打击乐器,也成为这个活动的遗憾,孩子们徒手练习以后还想用打击乐器配奏,又由于时间限制,我只能把这个机会留于音乐室活动了。

  小百科:跳舞通常指伴随音乐按照有节奏的步伐而移动,或者单独一个人,或者带一个舞伴,或者以集体形式,是为了好看或是追求某种涵意。

大班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欢快、热闹的气氛,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2、在初步感应全曲曲式的.基础上,尝试用声势、乐器表现乐曲的顽固伴奏。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课前组织幼儿欣赏苏格兰风情图,观看视频。

  2、材料准备:多媒体课件、十六宫格图、声势图卡、铃鼓、圆舞板等。

  【活动流程】

  一、暖身活动——复习节奏

  1、肢体节奏模拍

  2、语词节奏模拍

  二、律动感应全曲曲式AABCA桥AA。

  1、完整欣赏乐曲,初步感应全曲曲式

  2、语词律动感应全曲曲式

  语词节奏及动作,如:洗洗洗水果 /切切切水果等。

  导语:我们多榨点果汁,给更多的客人也尝尝。好不好?(幼儿随音乐律动)

  A段:语词律动榨果汁

  A段:语词律动榨果汁

  B段:打嗝

  C段:请朋友帮忙榨果汁

  A段:语词律动榨果汁

  桥: 谢谢你们榨的果汁,我们再多榨点

  A段:语词律动榨果汁

  A段:语词律动榨果汁

  三、律动感应曲式——A段。

  1、分析曲式A段

  引导幼儿在十六宫格表上体现顽固伴奏。

  2、通过声势节奏感应

  引导幼儿以手拍等不同肢体部位创编演奏TaTaT TTa的节奏。

  3、乐器节奏感应。

  四、结束部分(互动)

  鼓励幼儿邀请客人共同游戏

  1、幼儿乐器演奏,客人老师肢体语词感应。

  2、客人老师乐器伴奏,幼儿跳舞。

  结束部分视时间灵活调整。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大班教案12-25

(经典)大班教案05-08

大班教案(经典)04-17

大班教案07-23

《落叶》大班教案12-22

《拼音》大班教案09-11

《灶》大班教案10-04

蚯蚓大班教案11-24

大班活动教案12-21

大班拼音教案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