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3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3篇,欢迎大家分享。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并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关注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悲惨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虚实结合写法的表达方法,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2、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通过回答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口语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同情心和人道主义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4月2日是什么节日吗?(世界图书日)这天,还是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的生日,他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他的作品《安徒生童话》曾被翻译成150多种语言。代表作有:《小锡兵》、《海的女儿》、《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皇帝的新装》等等。
2、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安徒生的经典童话作品——《卖火柴的小女孩》。齐读课题。
3、故事看过吗?这个故事给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4、是的,那么作者是怎样把小女孩的悲惨命运用文字展现给我们大家的呢?为什么能让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对这小女孩如此念念不忘呢?
二、了解梗概
1、让我们打开书本P67,请您快速默读课文,借助课题,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板书:卖火柴幻想死去)
*(板书:卖火柴火炉、烤鹅、圣诞树、奶奶、死去)这些美好的事物呀,都是小女孩擦燃火柴以后看到的——(板书:幻想)
2、一个可怜的小女孩在大年夜里卖火柴,她擦燃了火柴看到许多了美好的幻想,最后却独自冻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里。同学们,看了整个故事以后,你有没发现,这个故事和我们平时看的童话故事有点不同?
*动物为主——大部分童话故事都是想像、幻想的手法展开的,这个故事中,不光有幻想,还有——小女孩的——现实生活。
*美好的结局居多——幻想中也有美好的事物,但是你读着这美好的幻想,再联系结尾,你有什么感受?幻想终归是幻想,当幻想破灭时,我们反而会更加失望。
3、是的,安徒生正是用了这种幻想和现实相结合的方法,将小女孩的悲惨命运一步一步地带到了我们的眼前。
4、那么,就让我们走进小女孩悲惨的现实生活。
三、重点研读
1、请同学们自由读1-4自然段,找找哪些地方让你觉得特别难过,请你用横线画下来,在旁边谢谢批注。
【寒冷】【饥饿】
1、学生说句子
2、——那是有多冷啊!(板书:寒冷)
2、还有哪些细节也让你感到寒冷?(两处即可)
你能够抓住关键词来理解句子,真是太会学习了。
3、把你的感受放在朗读当中。
4、学生继续找句子。
5、我听到了赤着脚
那是一种刺骨的冷啊
我不光听到了寒冷,还有——饥饿(板书:饥饿)这么寒冷的大年夜,小女孩独自一人在卖火柴,已经够冷了,现在还没有吃的,这是一种饥寒交迫的痛苦啊!
小女孩实在是走不动了。
6、文章的字里行间都能让我们读出这份寒意,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PPT集中出示配乐)
你们的朗读深深地扎到了我的心里。
*【痛苦】
1、小女孩面临的残酷现实仅仅只有又黑又冷的.环境吗?同学们,文章还有哪里让你难过?
*拖鞋*
1、——为什么穿妈妈的拖鞋——自己有没有鞋——穷、可怜
——穿着不合脚的拖鞋遇到了什么事——大人——你想说什么——
还遇到了什么事——小孩——你会怎么做——
别人怎么对你——
2、小女孩走在大马路上,有钱的大人不顾忌她的安危,同龄的小孩也欺负她,她的内心是有多么——(板书:痛苦)
*大年夜*
1、文章不止一次出现大年夜,说明什么?
2、你能用一个词来说说你的大年夜。(欢天喜地、喜气洋洋、拿红包、穿新衣)
3、小女孩她有欢天喜地吗?有新衣服吗?有红包吗?她有的是什么?(指板书)她有的是寒冷天气下冻僵了的手脚、有的是咕咕直叫的肚子,还有火柴,她的内心是多么痛苦啊!(板书)
*一整天*
* 1、火柴卖出去了吗?哪里看出?
2、读得真棒!再请一位。
3、我呀,我这句子稍稍做了改动,请你对比着读一读,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4、(2生回答)
5、是的,哪怕是一根火柴,哪怕是一个硬币,对小女孩都是极大的帮助啊。
6、让我们一起动情地读一读这句话。
7、那么,这究竟会是怎么样的一天呢?
8、PPT引,凛冽的寒风练笔、(配乐)
8、你看,这比天还要冷的是人情呐!
9、*这让小女孩的内心是多么痛苦啊!
*所以小女孩的内心才会如此痛苦呀!
【孤独】
*1、一个人在外是如此痛苦不堪,小女孩为什么不回家呢?
2、父爱是最伟大的,为什么小女孩的父亲会这样对她呢?——补充一个背景,安徒生出生于19世纪初,而他开始创作的时间是19世纪二三十年代,此时的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失业的工人成几何数上升,全世界的失业人数达到3000万。(父亲是被生活所迫有苦衷的)
3、失去温暖避风港的小女孩,你会有一个什么词来说说她现在的处境。(板书:孤独)
四、结尾
1、我们一起来读读此刻的小女孩。(PPT出示渴望)
2、请生回答。
3、小女孩的渴望就是我们读者的渴望,是我们每一颗善良心的渴望。小女孩的渴望在现实中实现了吗?最后的命运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小女孩去世了,不过,她死的时候(点红)
3、这是为什么呢?从小女孩的笑容中,我们又能读出些什么呢?下节课学习。
板书
卖火柴幻想死去
寒冷火炉
饥饿烤鹅
恐惧圣诞树
孤独奶奶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 篇2
一、教学内容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第五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是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话,课文先叙述大年夜,天下着雪,又黑又冷,小女孩还在街上卖火柴;接着讲小女孩为暖和一下自己,一次又一次地燃烧火柴,从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种种幻象;最后讲小女孩被冻死街头。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摇篮、围裙、蜷腿、裂缝、填满、橱窗等词语。
2.通过了解小女孩悲惨的命运,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小女孩现实生活的悲惨和痛苦,设身处地地引导孩子走进文本。
2.难点:让学生体会当年小女孩的生活情境,感受小女孩的悲惨辛酸。
四、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他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作品,关于作者,你了解多少?
学生交流。出示资料:
安徒生(1805—1875),世界著名童话作家。因家境贫寒,安徒生幼年未进过正规学校,十四岁时独自去哥本哈根,在剧院里打杂。后来在一些艺术家的帮助下才正式上学。他刻苦学习,终于成为了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海的女儿》《拇指姑娘》《丑小鸭》《皇帝的新装》等。
(二)、检查预习:
1、生字认读、词语
2、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课文,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故事中的小女孩留给你怎样的印象?学生汇报
(三)、再读课文,加深理解
1、刚才有几位同学都交流时都用到了“可怜”、悲惨这些词,你们和安徒生的感受是一样的,看看书,哪个句子写出了作者的感受?谁来读读。
生:“可怜的小女孩”。
2、“可怜的小女孩”。哪些句子描写了她的可怜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1——4自然段,结合课文中的句子来谈一谈作者是如何写出小女孩的可怜的?
学生交流汇报
a、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
环境的恶劣衬托出小女孩的可怜。(环境描写)
b、“小女孩只好赤着脚,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
抓住了小女孩的外貌体会到了他的可怜。
c、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坐下来,蜷着腿缩成一团。动作描写写出了小女孩的可怜。
d、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硬币。
指导朗读 (强调三个“一”,抓关键词)。(强调“谁也没”,读起来体会不一样的感觉)
师总结:通过交流,我们发现作者通过外貌、动作、环境和一些小细节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小女孩是如此的可怜,然而,同学们,这篇文章最大的写作特点还不止这些,安徒生,这位伟大的童话大师用他独特的表达方式来诠释着小女孩的可怜。
(四)、合作交流,重点探究,感悟童话的表达特点,进一步体会小女孩的可怜。
小女孩一共擦燃了几次火柴,?每次她都看到了什么景象?结果又是怎样的呢?认真读书,填表格。
1、让我们先来走进小女孩第一次擦然火柴的情景。
大屏幕出示:来,请你来读。(第一次擦然火柴的情景)
(大屏幕上“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小女孩儿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变成红色。)为什么在火柴的光亮中看见大火炉?生(因为太冷,渴望得到温暖)
指导朗读。
学生速读,交流。师完善板书。
2、那我们再走进课文来找一找,小女孩5次擦然火柴的情景,哪些句子是写她想象的,哪些又是现实的'?
用括号括出想象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现实的句子。
生交流。
3、小女孩的现实就是这样,可是作者为什么要写上这么多想象的画面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学生体会:幻想越美好,现实就越残酷,同学们,这就是童话的特点,通过想象和现实的对比更让我们感受到小女孩的可怜。
4、那么带着你的新感受,再来读一读小女孩幻想的句子,找出你最想读的一次想象情景,读一读。
读完这些对幻想的描写,你得出了什么结论?生交流。
(这些都是美好的,而现实是残酷的,用幻想来衬托现实的残酷。这样写,让我们更感觉到小女孩的可怜。)
(五)体会作者情感,引起共鸣
那么同学们,小女孩的境遇为什么会如此可怜,为什么会有这么悲惨的命运?
联系社会背景(出示资料)
那么你还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生交流 同情 憎恨
过渡:小女孩在这美好的幻想中死去了,第二天清晨,小女孩坐在墙角里,脸上带着微笑,两腮通红,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
同学们来看,小女孩死了,脸上还带着微笑,你是怎么理解的?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让我们对小女孩的死不再那么悲伤,有了一丝丝的安慰。
所以文章的结尾写道,生齐: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师:小女孩真的得到幸福了吗? 生交流。
现在,你读懂了安徒生的情感了吗?那就是对出于社会底层人们的同情,对贫富不均现象的憎恶。有个叫刘倩倩的小女孩,读完这个故事后,写了一首诗歌,请大家读——《你别问,这是为什么》》。由此可以看出她对小女孩的同情。请你也写几句关注和同情小女孩的话,深情地读给她听,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
(六)、拓展延伸
《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感动了每一个读者,安徒生一生写下了168篇童话,象……(出示PPT)等,今天学习完卖火柴的小女孩,再来品读这些作品时,你又会有怎样的收获呢?希望同学们课外用心去阅读,相信你们一定会受益匪浅。
卖火柴的小女孩
寒冷 火炉 温暖
饥饿 烤鹅 满足
痛苦 圣诞树 渴望 快乐 同情
孤独 奶奶 疼爱
悲惨 奶奶 快乐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 篇3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目标:
1、生字:烤、灌、焰、烘、填。
2、新词:烤鹅、灌进来、火焰、填满、暖烘烘。
3、理解重点句:
(1)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2)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二、能力训练目标:
1、训练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段,归纳段意。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掌握构思剧本的方法。
3、展开合理想象,学会演绎童话,评价同学演技。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德育渗透目标:
通过演绎童话,进一步地了解小女孩的悲惨命运,唤起学生对小女孩及所受压迫的穷苦大众的深切同情,和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憎恨。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从小女孩一次次擦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和作者合理想象是课文的重点。
2、从最后三个自然段的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是课文的难点。
重点采用当导演、演绎童话、自己想办法感情朗读来深化理解。难点则采用四人学习小组来讨论、与CAI课件进行人机交流来突破。
课时安排:
三课时。
学生活动设计:
1、分段,归纳段意,抓重点编写剧本。
2、当导演,去演绎童话。
3、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评演技,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想办法朗读课文。
5、写一个片断作文,实际运用展开合理想象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1、CAI课件,演绎童话的道具。
2、搜集有关如何当导演、如何扮演角色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拟定本课的学习目标。
2、抓住课文的脉络层次,构思出演绎的剧本。
3、自由演绎,演绎中领会并掌握破折号的用法。
目标完成过程:
一、整体感知,构思剧本。
1、板课题,明目标。
同学们,看到这课题,你们知道些什么?到底是一件什么事呢?为什么要大家学这一个故事呢?请四人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有目的地阅读,然后结合课文的“导读”、“预习”、“思考与练习”完成制定本课的学习目标。
2、听歌曲,做填空。
(1)拟定出学习目标后,教师接着配乐朗读,把学生带进童话所描绘的氛围中。
(2)播放儿歌《TY》,“最伟大导演少不了,找人选,去扮演……”激发学生当导演、去扮演的兴趣。
(3)让学生结合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讨论如何当导演。老师最后点拨,总结出当导演的方法:1、想剧本;2、找人选;3、去扮演;4、评演技。(CAI课件的封面出现当导演的方法)
(4)我们该怎么想剧本呢?请各学习小组讨论,抓住课文的脉络层次,剧本就出现在你的眼前了。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分段,归纳段意。
(5)完成CAI课件弹出的子页1的剧本构思的提纲填空练习。如下表:
剧本提纲:(悲惨)的生活时间:下着雪的大年夜
(1-4)自然段形态:光着头、赤着脚,又冷又饿
不敢回家:没挣到一个钱,爸爸会打,家里和街上一样冷。
(美妙)的幻象寒冷:希望温暖,出现暖烘烘的火炉。
(5-11)自然段饥饿:希望食物,出现喷香的烤鹅。
孤单:希望过节,出现美丽的圣诞树。
无人疼爱:希望见到奶奶,出现慈祥的'奶奶把她搂在怀里。
向往幸福:希望留住奶奶,出现和奶奶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
(唯一)的结局
(12-13)自然段在大年夜冻死在街上墙角里。
二、读中想象,试演童话。
1、激趣,找人选。(指着CAI课件子页1)“剧本有了,没有适当的人选可不行。(CAI课件翻到封面)当导演的第二步是什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完成CAI课件子页2的“找人选”的练习。在练习中体会课文中破折号的用法,童话里的特殊背景。读中想象出小女孩的外貌特征及她的悲惨命运。
2、想象,去扮演。“有了人选,导演们开始行动吧!”每一学习小组派一人当导演,其他都在“导演”指导下,CAI课件的子页3的几个视频文件配合下去扮演。
三、布置作业,练习巩固。
1、读词语,并抄一抄。
2、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感情。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老师检查学习小组试演的情况。
2、按照学法领会深刻词句,体会怎样展开合理想象。
3、自由想办法感情朗读课文。
目标完成过程:
一、评演技,明目标。
1、过渡:“上一节课,大家都试演了童话,现在老师来检查检查一下。”
2、(请一、两组表演。)他们演得怎么样?失败乃成功之母,他们为什么演得不够感人?因势利导,总结出演不好的症结所在:文章中词句没有细细品读。
3、板出本课的学习目标:按学法领会深刻词句,体会怎样展开合理想象。
二、议学法,自己评。
1、指导学习课文第一段。
我们理解课文是按一定的方法去理解的。看,方法可多了。
(1)小女孩的细节描写你怎么理解?(介绍并出示读课文找重点词理解的方法。)
(2)小女孩不愿回家的原因,你怎么理解?(介绍并出示画图找对比理解的方法。)
(3)小女孩的头发描写你怎么理解?(介绍并出示表演中体会理解的方法。)
2、这三个方法,你们喜欢哪一种?请学习小组自己好好品一品第一段。
让学生合作学习,寻找合适的方法体会一下第一段的关键处怎么演,为什么这样写,应如何读。
3、总结学法。
大家可聪明了,想一想,我们是怎么学第一段的。(根据学生的回忆整理出学法:1、演一演;2、找一找;3、品一品;4、读一读。)
4、按学法自学二、三段,先演一演,再找一找,完成以下CAI课件的子页4的练习:
一、填空。
第几次擦燃火柴看到什么说明什么
一大火炉渴望得到温暖
二烤鹅渴望得到食物
三圣诞树渴望得到欢乐
四奶奶渴望得到疼爱
五和奶奶一起飞走渴望得到幸福
二、较带点词语有什么不同。
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
三、理解句子:
1、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飞到什么地方?这说明什么?表达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2、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地跟着奶奶一起飞到新年的幸福中去。(有几个“幸福”?第一个“幸福”指什么?第二个呢?体会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我们该怎么朗读理解了的句子?
三、去扮演,自由读。
领会了深刻的词句后,让学习小组各自在CAI课件的配合下,小组再从头到尾表演一次,然后自由
想办法感情朗读全文。
四、做总结,学写法。
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指导学生按目标来总结,让学生说出课文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
学生补充完整板书,进一步体会课文的想象合理性。
五、做作业,再巩固。
朗读课文,完成课后的练习。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相关文章: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06-22
【实用】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3篇09-17
【精品】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三篇11-30
《卖火柴的小女孩》说课稿07-03
卖火柴的小女孩说课稿06-09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01-27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03-26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03-28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反思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