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4-10-05 07:58:57 教案 我要投稿

【热门】科学教案三篇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科学教案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热门】科学教案三篇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认真观察图片,能正确数出围成圈的物品总数。

  2.初步了解蔬菜的不同特征,知道蔬菜是种出来的可以做成菜的植物。

  3.积极参与活动,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

  活动准备:

  1.《南瓜爷爷找邻居》PPT。

  2.幼儿作业单,红笔、黑笔。

  3.饼干、胡萝卜、鸭子等十张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谁的家——引起兴趣、说明要求

  1.这是谁家?从哪里看出来的?

  2.南瓜爷爷家来了很多客人,数数一共有几个?小结:今天的数数方法跟以前的不同,今天的东西排成了一个圈,所以要数清楚的话,就要先找一个起点,再挨个儿数下去,数过得不要再数,就能数清了。

  二、我是谁——观察图片、发现交流

  1.猜猜这些客人是谁?

  2.出示正影一一认识。

  3.是什么事情让这么多的菜来到南瓜先生家呢?

  4.原来是要找邻居(简单了解“邻居”的概念)。小结:原来邻居就是在自己隔壁的,或是楼上楼下的人。

  三、找朋友——幼儿操作、知识转化

  1.南瓜爷爷会找谁做邻居呢?

  2.第一次操作,根据自己原有经验勾出感觉是蔬菜的东西。(简单交流结果)

  3.南瓜爷爷要找蔬菜的朋友,什么是蔬菜?小结:种出来的、可以做成菜的植物。

  4.第二次操作,观察情况。(用红色的笔重新圈出是蔬菜的东西)

  5.依次讲评7种菜,究竟哪些是蔬菜。小结:原来土豆、青菜、胡萝卜、黄瓜等都是种出来的、可以烧成菜的植物。

  活动延伸:

  南瓜先生只准备了5 幢房子,怎么住下7个邻居呢?谁和谁住在一起比较好? 引导幼儿拓展思维。

科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研究的主题,自由组合形成合作小组,并针对问题提出研究方案,即明确做什么和如何着手做。

  2.能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动手办一份小报,懂得搜集资料是科学学习的的一种重要的方式。

  3.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研究活动结果,与同学进行交流、评议。

  4.扩展学习与本单元科学教学内容相关的基础知识。

  5.愿意提供自己的.研究资料和发现,与他人分享研究成果,体验合作的愉快。

  6.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

  教学准备

  1.搜集与自由研究主题相关资料和图片。

  2.白纸一张,铅笔、彩色笔、剪刀。

  教学建议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播放视频或阅读一段有关宇宙单元的。

  2.分析:

  (1)这些资料描述了哪些内容?

  (2)哪些是我们已经学习了解过的内容?哪些是新知识?

  (3)通过《无限宇宙》单元的学习,我们都知道些什么?

  (4)还想了解哪些内容?(教师可一一列举出来)

  3.整理和分类:

  针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可依次整理成书上的8个主题:我们的地球;我的太阳;银河迢迢;

  “神舟”飞船;月球,你好;天上星星知多少;“长二捆”,真棒!我驾飞船去巡航。如果有其他主题可另分成一类。

  二、自由组合,选择研究主题。

  1.问题:要想知道更多有关宇宙方面的问题,我们有哪些方法?

  2.集体交流。

  3.每个同学自由选择感兴趣的研究主题,形成合作小组。

  4.提出要求:

  每个合作小组按照确定的主题,进一步查阅资料,办一张图文并茂的科普小报。

  三、制定计划,合作研究。

  1.讨论:怎样才能结合自己的研究主题办好一份图文并茂的科普小报?分小组讨论,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小组可补充。

  2.教师小结办报步骤:

  (1)根据主题每个同学分头搜集相应的图文资料;

  (2)对搜集到的资料和图片进行分析、归类、整理,筛选出办报素材;

  (3)版面设计,根据筛选出来的办报素材进行排版,做到内容丰富,摆放美观;

  (4) 粘贴图文资料,并进行加工和美化,完成小报。

  3.分小组制定研究计划。

  4.汇报交流。

  四、布置作业。

  课后搜集相关主题的图文资料。

  第二课时

  1.交流个人搜集的图文资料,并进行整理和筛选。

  2.学生自己办报,教师巡视。

  二、展示与评议。

  1.讨论:

  各小组已经按要求办好了科普小报了,那我们怎样向其他同学展示和介绍我们的作品呢?可以用哪些方式?

  2.分小组讨论,设计展示方案。

  3.分小组展示科普小报。

  4.集体交流与评议。

  三、总结与交流。

  1.集体交流:

  (1)通过办小报这项研究活动,你知道了哪些天文知识?有哪些感受?

  (2)欣赏了各个小组的科普小报后,你又了解到哪些天文知识?

  (3)通过集体评议各组的科技小报,你对自己的作品有什么想法?

  2.提问:

  在这次活动中你觉得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3.教师小结:通过这次“自由研究”活动,大家都有很大的收获,希望大家回家后继续学习宇宙知识,了解更多的宇宙奥秘。

科学教案 篇3

  课程来源:

  幼儿对很多事情都感兴趣,哪怕是在地上拣到一小条纸也能在手中玩上半天,然而,大量的废纸每天都会出现垃圾箱中,有垫桌子用的报纸、画报,有手工纸的边角料,有被幼儿撕下来的图书,有美工区活动后用的画纸等,每天这些废纸都被到掉。老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需要,与其把这些废纸仍到,还不如再次利用,让幼儿与这些废纸相互作用,产生更大的教育价值,从而教育幼儿节约纸张,从小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因此,“怎样让纸发出声音”的.课程就生成了。

  目 标:

  1、培养幼儿初步探索让纸发出声音的方法。

  2、能够在集体面前大胆表现。

  准 备:

  1、画报、草稿纸、报纸、绘画纸等。

  2、记录纸和笔。

  过 程:

  1、激发幼儿尝试操作的兴趣。

  老师拿着一筐废纸告诉幼儿:这是老师和幼儿一起收集的各种废纸。这些废纸可以干什么用呢?老师拿一张纸,让纸发出声响,吸引幼儿注意力。

  老师提出问题:怎样让纸发出声音?

  2、幼儿尝试操作和纸做游戏

  每四名幼儿一组,各组进行比赛,在同一时间完成,看看哪个组做的方法多而且和别的组不一样。

  让幼儿自己动手来实验,尝试用各种方法让自己手中的纸发出声音。每组请一名老师帮助记录幼儿实验的结果。

  幼儿自己取纸实验开始,要求记录老师必须是幼儿做出来的才能记录。

  3、分享实验结果

  听音乐收记录纸,在记录纸上写上小组名字。提醒幼儿用过的废纸怎么办?

  展示每组的记录纸,请每组幼儿上来一两个演示实验过程,大家进行验证。

  4、老师小结幼儿验证的方法。

  5、结束:生活中有很多东西会发声,小朋友们可以去发现。带幼儿在班上或到户外寻找可以发声的东西。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精选)11-01

科学教案07-26

实用的科学教案07-31

(精品)科学教案10-28

科学教案[精]10-06

科学教案[荐]10-19

春天科学教案11-08

关于科学教案11-18

【荐】科学教案08-21

科学教案[精品]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