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4-12-31 09:54:58 志华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大班教案模板11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精品】大班教案模板11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品】大班教案模板11篇

  大班教案 1

  一、运动配景:

  跟着气候的变冷及幼儿外出运动发明的落叶,使幼儿对冬天的到来有了开端的感知,对他们来说严寒的冬天太奥妙、太神奇了,他们想揭开冬天的面纱,他们对冬天盼望摸索更多的常识。如:他们会问:“为什么树叶会在冬天落下来”、“冬天为什么会很冷”、“冬天为什么会下雪”、“门窗上为什么有冰花”,另有的幼儿说:“冬天冷水会结冰,我们可以溜冰玩、冬世界雪我们可以堆雪人、冬天冷就不会有蚊子不会被蚊子咬了”等等。连系幼儿对冬天所孕育发生的秘密感和已相识的常识内容,我们开展了主题运动—冬天的机密,借此,让幼儿对冬天有更周全的熟悉,揭开冬天的机密。

  起首,我们在幼儿中开展观察,发明大部门幼儿对冬天的“冷”都感觉恐怖,这对他们来说大概对四序瓜代不敷相识,这须要我们的引诱解说,经由过程观察我们还发明幼儿对冬天的万物转变异常感爱好,特殊是:下雪、动物的蛰伏,从幼儿的好奇心动身,我们决议以“冬天的转变”为着眼点,举行主题运动的开展。

  二、运动的目标:

  1、运动中,让幼儿相识冬天的种种转变、动植物的过冬方法及差别处所的差别过冬方法。

  2、幼儿园教案冬天的运动及冬天的节日,使幼儿对冬天由更进一步的相识,从而对冬天有更深的熟悉。

  三、主题运动收集图:

  昼永夜短严寒雪花、冰雹

  转变的冬季蛰伏、南迁、躲

  气候征象差别处所贮备食品、蛰伏、

  圣诞节、元旦、春节冬天的景致

  过冬方法

  冬天的节日冬天的`机密动物

  动物妙闻

  冬天的运动植物人类的转变衣服的转变

  蔬菜、庄稼

  跳绳、堆雪人制造美丽树、花食品疾病取暖和天冷我不怕

  踢毽子的冬装

  常绿树、落叶树防备伤风

  树叶找家

  注:为预设内容、师生配合天生、为幼儿天生

  四、运动内容与目标:

  1、冬天的景致转变

  目标:

  (1)冬天到临,气候的转变及差别处所的冬季有何差别?

  (2)冬天种种事物的转变

  内容:

  (1)发言运动:(团体)

  冬天到了,气候有什么转变(严寒、雪花、冰雹、昼永夜短等)。

  (2)观赏各地冬天有何差别?你们看到的冬天是什么样的?(团体发言形势睁开)

  (3)凭据冬天的景致连系你们看到的冬天画一幅有关冬天的景致(施展幼儿想象力、自由绘画)。

  (4)说话《冬天到》

  (5)歌曲:团体运动《雪花飞》、《溜冰歌》。

  (6)手工运动:《五彩雪花》

  让幼儿用本身的作品装潢课堂、体验乐成的高兴。

  运动延长: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路制造《冻冰花》。

  2、动物的转变:

  目标:让幼儿相识动物奈何过冬及过冬的方法

  内容:

  (1)发言:动物到那里去了?(团体运动)

  知道冬天到了许多动物去蛰伏了

  (2)科学:《动物奈何过冬》

  相识动物奈何过冬及过冬的差别方法。

  (3)绘画:《本身喜好的小动物》

  为本身喜好的小动物探求它的过冬方法

  (4)动物的妙闻及故事《两只棉手套》

  总结所学动物的过冬方法报告动物过冬方法的妙闻,经由过程故事相识松鼠的过冬

  方法及松鼠爸爸的巨大。

  3、人类的转变:

  目标:

  1、相识接纳奈何的步伐防备严寒的冬天。

  2。、在冬天防备伤风及接纳的步伐。

  内容:

  (1)发言运动:冬天到了人们是奈何取暖和的?(团体运动)

  (2)社会运动:《取暖和器具多》

  经由过程进修让幼儿相识冬天人们经由过程什么门路取暖和及取暖和的要领。

  (3)冬天到了,种种食品有什么转变?小朋友应奈何防备伤风(团体评论辩论)

  总结发言内容,进步幼儿防备疾病的常识。

  (4)说话故事:《不怕冷的大衣》、《不怕冷的红气球》

  使幼儿明白天冷并弗成怕。

  4、植物:

  目标:

  1、让幼儿观察冬天到了种种植物的转变。

  2、相识哪些是落叶树哪些是常绿树?

  内容:

  (1)常绿树与落叶树(团体发言)

  总结幼儿发言内容,让幼儿相识常绿树与落叶树得异同

  (2)游戏运动:《树叶找家》

  经由过程游戏牢固幼儿对常绿树与落叶树的熟悉

  (3)科学运动:《熟悉球体》、《熟悉圆柱体》

  让幼儿找出圆柱体与球体的异同及我们身边哪些是球体?哪些是圆柱体?牢固幼儿所学常识。

  5、冬天的运动:

  目标:

  1、冬天有哪些节日?

  2、天冷弗成怕,可以从事许多游戏。

  内容:

  (1)说话故事:《冬天的童话》

  (2)发言运动:冬天你喜好玩什么游戏及运动?

  经由过程发言让幼儿勇敢颁发本身的看法,使幼儿更愿意加入种种体育运动。

  (3)康健运动:《格式跳绳》

  相识跳绳的几种跳法,加强幼儿体质

  (4)数学运动:《熟悉正方体与长方体》

  (5)冬天有哪些节日?(团体发言运动)

  知道冬天的节日:圣诞节、元旦、春节

  (6)手工运动:《美丽的冬装》

  让幼儿计划本身冬天喜好的衣服。

  6、年级组运动—冬游

  大班教案 2

  目的:

  1、根据提供的平衡台进行游戏,并且完成一定的任务。

  2、发展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及集体的合作精神。

  3、培养幼儿不怕困难、坚强、勇敢、积极向上的良好品质。

  准备:

  平衡台、擦汗毛巾、各种辅助材料、球、网球

  过程:

  一、 幼儿与教师一同做准备活动。

  1、绕场跑(越过不同的障碍)。

  2、自己选择平衡台做各种动作。

  二、故事情节:

  1、夏天到了,西瓜也成熟了,可是瓜地周围是一条小河,我们要想办法把西瓜运出来

  2、进行一些准备练习:站立传西瓜(引导幼儿多种方法)

  3、摆木桩进行游戏,开始运西瓜。(讲一些要求)

  4、加大难度运网球

  四。游戏评价。

  1、表扬有突出表现的和能大胆尝试新方法的幼儿

  2、鼓励全体幼儿要主动学会想办法克服困难。

  活动反思:

  运球给幼儿带来了快乐,锻炼了幼儿的身体机能,幼儿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游戏中去,在配合中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身体,养成了守规则好习惯,更进一步感受了集体的合作意识的重要性。

  大班教案 3

  目标

  1、提高幼儿控制身体平衡的能力和动作的协调性。

  2、激发幼儿对活动内容、动作变化的兴趣与想象力、创造力,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新动作。

  准备

  几块平衡板或平衡台、几个大沙包。

  过程

  1、让幼儿想运大沙包过小桥的方法。如,1个沙包怎样运?2个沙包怎样运?然后让幼儿按顺序轮流运沙包过小桥。

  可参考的方式有:

  ①手平托沙包过小桥(单手或双手)

  ②头顶沙包过小桥。

  ③背着沙包过小桥(走过或慢慢爬过)。

  ④手举高过头,托沙包过小桥。

  2、比赛看谁运沙包原方式多、走得稳,能顺利地过小桥。

  3、利用沙包开展一些运动量稍大的'活动。例如:

  ①把大沙包垒成小山或摆成一定图形作为障碍物,让幼儿助跑后跨跳过去。

  ②幼儿分为两组,一组围成一个圈,另一组站在圈内作被击打目标,圈上幼儿用沙包击打圈内幼儿。看谁灵敏,不被击中。

  建议

  1、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不同的活动方式,必要时给予帮助。

  2、活动要注意安全,不准用沙包击打幼儿的胸部以上。

  3、教师根据

  幼儿活动的实际情况,增减活动强度和难度,控制幼儿的活动量。

  大班教案 4

  活动目标

  1、让孩子们基本掌握系鞋带的方法和步骤。

  2、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为父母分担,在活动中,能互相帮助,领略团队的力量。

  3、可以锻炼孩子的手指灵活度。

  4、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5、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孩子掌握系鞋带的具体方法,如何去带动孩子的兴趣,主动去尝试系鞋带,加强孩子们的耐心,克服为难情绪。

  活动准备

  《小白兔采蘑菇》的音乐,小白兔头饰一个,大号的红色鞋子一双,闪光纸制作的鞋子数只,鞋带数根。

  活动过程

  1、播放《小白兔采蘑菇》的音乐。老师扮小白兔,穿着红色的大号鞋子(有一只没系好鞋带),摇摇晃晃的给孩子们打招呼,

  (摇晃的动作是为了引起孩子们的注意力)

  2、随着故意的摔倒,音乐停止,老师大哭,再次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红色的鞋子上,老师提问,让孩子们去发现问题的`所在,有孩子发现真正的问题时,抓住这个契机,

  3、提问,如果鞋带没系好,会是什么样子,让孩子们自由的表演,互相模拟滑稽可笑的样子。

  4、引发怎样去系鞋带?

  5、通过儿歌和讲故事的形式,突出本节课的重点,怎样系鞋带?老师边念儿歌边示范系鞋带(两条小虫子,转山洞,变呀变,变成两只兔耳朵,折呀折,绕一绕,弯一弯呀,拉亚啦,拉出蝴蝶飞飞飞!)

  6、分发材料,分组练习,让孩子们反复的练习,让他们学会互相帮助,互相关心,发扬团结友爱的团队精神。

  7、展示区,比比看,哪一组的鞋带最漂亮

  活动延伸:

  可以带领孩子们用手指穿着鞋子进行角色游戏的表演;还可以用废报纸来制作鞋带和鞋子。

  教学反思

  这次教学活动中,我有以下几点不足:

  第一:在选择材料时,不够新颖,应采取和孩子们一起用废旧报纸制作鞋子,这样他们更能提高兴趣;

  第二,教学活动的思维不够巧妙,具体的细节,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乃至整个活动有些按部就班的感觉;

  第三,在情感方面的引导有些欠缺,未能带动孩子和激发孩子去学会生活自理的兴趣。

  大班教案 5

  活动内容:

  科学领域《飞机为什么能飞上天?》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初步了解飞机的外形特点,飞机能飞上天的原因。

  2 培养幼儿对现代科技的兴趣,激发幼儿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

  3 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加强动手能力,深化对飞机能飞行的原理的感性认识。

  活动重点:

  让幼儿了解飞机的外形特点及飞机能飞上天的原因。

  活动难点:

  根据幼儿具体情况确定让幼儿了解原理的程度,过深过难的概念不介绍给幼儿。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 课件:飞机、小鸟、蜻蜓的图片。

  2 实验用宽1cm、长10cm的纸条。

  知识准备:

  对飞机飞上天的原理,及相关气流、气压的知识有所了解。

  活动过程:

  一 导入

  引导语:今天我给小朋友猜一个谜语:“有人说我像老鹰,我说我像大蜻蜓请你到我肚里坐,立刻带你到空中。”小朋友你们猜这是什么?你们是怎么猜出来的?

  二 展开

  (一) 解飞机的.外形特征。

  1、看课件,展示飞机、小鸟、蜻蜓的图片,让幼儿仔细观察。

  引导语:它们有哪些共同点?

  引导语:除了机翼飞机还有哪些部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飞机的构成。

  2、看课件,讲述飞机的构造。

  飞机由机身、机翼、尾翼、起落架和发动机等部分组成。机身的最前面是驾驶室,是驾驶员驾驶飞机飞行的工作间。机身的中间部分是乘客室或装载货物的地方。机身两旁的机翼,就像飞鸟的翅膀一样,能使飞机飞上天,并保证高空飞行。机身后部的尾翼能使飞机在空中平稳飞行和转向。(引申:小鸟的尾巴,鱼的尾鳍也有保持平衡、把握方向的作用。)机身下的轮子和起落架,用于飞机在起飞和降落时的滑行和支撑。

  (二)(老师示范)做实验——一吹就飘起来的纸条,用类比推理的方法使幼儿了解飞机飞行的原理。

  1、引导语:将纸条一端用食指粘压于嘴的下唇,然后向外缓缓吹气,让幼儿:发现随着吹气速度的加快,原来低垂的纸条就向上飘起来。这是因为嘴吹气时,纸条上面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而纸条下面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使纸条向上飘起。

  2、引导语:有翅膀就可以飞起来吗?请小朋友仔细观察飞机的翅膀,看看有什么不同?

  引导语:飞机机翼的上面部分稍稍鼓起,下面部分比较平,当飞机前行时,划过机翼的气流分成两路,上面一股因走了弯路,速度快下面的速度慢,这样就形成了上下流速不一样,上部流速快压力小,下部流速慢压力大,从而形成压力差,产生一股很大的向上的托力,使飞机飞上天空。

  (三)指导幼儿亲自做实验

  让幼儿通过亲自动手,加深对飞机飞上天原理的感性认识。

  三 延伸

  展示各式飞机图片。

  引导语:你喜欢什么样的飞机?你想发明什么样的飞机?

  激发幼儿对现代科技的兴趣,及求知欲望。

  小结:今天,我们通过自己的双手及老师的讲解使小纸条飘起来。明天,我们通过更多知识的积累和大家不断努力的探索,能设计出飞得更高更远的飞机对吗?

  大班教案 6

  【活动目标】

  1、让孩子们学会比较物品的长短。

  2、知道长和短的概念。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彩色胶带,彩色皮套,彩色绒线皮套,强力胶

  【活动过程】

  一、展开

  1、用启蒙积木向孩子们讲解长度的概念吸引孩子们的好奇心。

  到到到两个积木有什么共同点?

  到到到两个积木有什么不同点?

  到到到哪个更长?你用什么方法比较的长短?

  到到到你想比较什么物品的长短?

  2、比较不同长短的物品。

  ①准备好不同长度的物品。

  ②用彩色胶带量一量物品的长度。

  ③按照比较出来最长的物品排序。

  ④找一找什么能测出自己的身长。(用拃量,步子,脚印等等)

  ⑤用自己的身体来量一量教室里大的物品。

  ⑥说一说在测量大的物品时用什么测量更好。

  ⑦讨论用不同的方法测量物品有什么差异。

  (用尺子量准确。在测量长度长的`物品时用脚量比用手一拃一拃的量方便。)

  3、用活动纸中准备的材料表现出头发的样子。

  ①用两面胶粘出头发的样子。

  (一侧粘出短头发的样子,另一侧粘出长头发的样子。)

  ②用绒线皮套表现出长头发的样子。

  ③用彩色皮套表现出短头发的样子。

  二、结尾

  1、让孩子们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朋友们

  2、总结活动

  活动反思:

  整个教学活动流畅而生动,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教学准备工作很充分,将故事一张张展现给幼儿欣赏,帮助幼儿记忆和理解故事内容。在活动过程中,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较高,师生间的互动效果非常好。

  大班教案 7

  目的要求:

  1、使幼儿理解儿歌的内容,学习有表情地朗读。

  2、教育幼儿同伴间要友好相处,不能以强欺弱。

  3、教育幼儿遇到困难要多动脑,明白团结起来力气大的道理。

  4、学习动词:抬、抛、摇、踢、摔。

  预备:

  1、事先请一些幼儿排练儿歌的情境表演。

  2、儿歌课件一份。

  3、小狗、老虎服饰及头饰若干。

  4、用绳子做成的轿子若干个,扇子若干把。

  一、情境引入,激起幼儿学儿歌的兴趣。

  1、引导幼儿欣赏情境表演“小狗抬花轿”。

  2、提问:表演中有谁?它们在干什么?老虎做了什么事?小狗想了什么方法教训了老虎。

  二、利用课件,引导幼儿学习儿歌《小狗抬花轿》。

  1、师操作课件,共同观赏儿歌《小狗抬花轿》。

  2、引导幼儿跟随课件逐句理解儿歌、学习儿歌。

  3、观看课件中的'画面,让幼儿说说小狗、老虎的表情变化,并引导幼儿用夸大的动作表现动词:抬、摇、踢、抛、摔等。

  4、引导幼儿随课件录音一起有表情地朗读儿歌。

  三、幼儿自由争论,通过提问教育幼儿同伴间要友好互助,遇到困难时要多动脑,明白团结起来力气大的道理。

  问题:

  1、这首儿歌里,谁做的不对?

  2、一只小狗和一只老虎比,谁的力气大?

  3、为什么小狗们却能教训了比它们大的老虎?

  四、幼儿边念儿歌边再次观赏情境表演,以稳固儿歌。

  活动延长:

  幼儿分组跟随小演员们进展儿歌表演,自然完毕活动。

  大班教案 8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安全的参与喜欢的运动竞赛活动,激发他们参与体育运动的欲望和激情。

  2、在走、跑、爬、跳、平衡等综合运动中,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同时增强幼儿体质。

  3、养成勇于克服困难敢于挑战的精神,从小在幼儿心中树立——友谊、团结、公平的体育精神。

  活动准备

  1、各种进行爬、跳等运动的体育器材,布置竞赛场地。

  2、《运动员进行曲》 《国歌》等音乐磁带、盘,等

  活动过程

  一、 运动员入场

  在主持人的欢迎词中在《运动员进行曲》伴奏下,运动员入场并进行队列队形变化。

  二、 请运动员代表宣誓喊口号

  (遵守比赛规则和赛场纪律,尊重对手,团结协作,顽强拼搏,赛出风格,赛出水平,胜不骄,败不馁,尊重裁判,尊重对方,尊重观众。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宣誓人:......)

  口号: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赛出风格,赛出水平,拼搏奋力,永远进步,飞跃梦想,超越刘翔。

  三、 热身运动

  在《巡逻兵进行曲》的伴奏下活动活动身体。

  四、 熟悉比赛场地

  介绍:认识四个场地,让幼儿自己自由练习一下。

  热身之后请我们的运动员来看看比赛场地,今天的比赛有四个场地,分四组进行比赛,有跑、有跳、有爬、有钻,选自己喜欢的场地进行比赛,今天希望各位运动员遵守运动会规则,跑时沿着自己的跑道跑,爬时双膝挨着垫子爬,动作漂亮准确。

  1、现在请运动员们练一练,熟悉一下。

  2、可请个别幼儿示范。

  五、比赛

  请大家认识一下今天的裁判员,他们会记时,在每组运动员选出三名最勇敢、速度最快运动员,发奖牌,请运动员们一定认真比赛,赛出好成绩,但是在比赛中第一要注意安全,别摔着。当别的小朋友有困难或有危险时要去帮助。我们友谊第一奥!

  我为你们加油,加油加油!与幼儿一起做加油的`动作。

  六、放松运动

  在轻音乐的伴奏下做放松运动,提醒幼儿了解一些保健知识,如请小朋友注意激烈运动之后不能喝冷水,会刺伤嗓子的,运动热时,要慢慢散热,也不要坐到冰冷的地上休息等。

  七、颁奖仪式

  主持人宣读获奖名单,奏国歌,请园长、主任为金银铜得主颁奖,请老师们为其他幼儿颁发参与奖奖牌。

  八、运动员退场清理场地。

  在运动员进行曲中退场清理场地。

  大班教案 9

  【活动目标】

  1、知道故事名称、角色和主要情节,学习故事中的对话。

  2、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常见动物尾巴的用途。

  3、积极参加表演活动,能用不同语气和肢体动作进行大胆表现。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多媒体课件、鱼、虾、啄木鸟、狐狸、大黄牛动物图片、苍蝇头饰。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有一些动物尾巴用途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游戏:尾巴配对,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今天赵老师带来了几位动物朋友,看看他们是谁?

  二、借助多媒体课件,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动物尾巴的用途,学习角色对话。

  1、第一遍完整欣赏故事。

  谢谢小朋友帮它们找到了尾巴。可是有一只苍蝇,看见人家都有尾巴,心里很羡慕,就想去问别人讨一条尾巴,它会去找谁呢?会讨到尾巴吗?让我们一起听个故事《苍蝇讨尾巴》。

  2、分段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故事中的角色对话,了解动物尾巴的用途。

  3、再次完整倾听故事,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T:这个故事真有趣,让我们再听一遍,当苍蝇和小动物对话的时候,我们可以跟着一起大声地说。

  三、分角色表演故事,能用不同的语气和肢体动作进行大胆表现。

  四、扩展经验,了解常见动物尾巴的用途。

  刚才小朋友表演的真不错,每个动物的尾巴都有自己的作用,除了故事中这些动物,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尾巴有什么作用吗?

  老师还准备了一段录象,我们一起来看看。(播放录像)

  看了录像,我们又知道了许多尾巴的小秘密,让我们回到教室再编一个苍蝇讨尾巴的故事。

  附故事:

  有一只苍蝇,看见人家都有尾巴,挺好看,就想向人家去讨一条尾巴,装在自己的`身上。

  苍蝇飞到小河边。小河里有一条鱼、一只虾,它们俩都有尾巴。苍蝇对鱼说:"鱼儿,鱼儿,把你的尾巴给我吧!"

  "不行,不行!我可不能把尾巴给你。你瞧,我要往右拐弯,就把尾巴往右一摆;要往左拐弯,就把尾巴往左一摆,我游水少不了这条尾巴。"

  苍蝇对虾说:"虾啊,虾啊,把你的尾巴给我吧!""不行,不行!我的尾巴不能给你。你瞧,我的脚很细,划不了水,我的尾巴倒是又大又有气力。我用尾巴一拍水,身子就往前一弹,我就这么一拍,一弹,爱上哪儿,就上哪儿。你说,我能把尾巴给你吗?"

  苍蝇飞到树林里,看见啄木鸟蹲在树枝上。苍蝇说:"啄木鸟,把你的尾巴给我吧!"

  "不行,不行!我要是没有尾巴,怎么凿树干,找小虫吃呀?"啄木鸟说着,把尾巴往树皮上一撑,象坐在小板凳上一样,笃笃笃!在树干上啄了一个洞,从洞里勾出一条小虫来。苍蝇又往前飞了一会儿,碰见一只狐狸。嗬!狐狸尾巴真漂亮,蓬蓬松松,火红火红。"狐狸,狐狸,把你的尾巴给我吧!""不行,不行!我要是没有尾巴,就活不成了。猎狗追我的时候,我把尾巴往右一甩,自己往左逃。猎狗看见我的尾巴往右甩,就往右边追,这样,我就逃掉了。"

  苍蝇只好再往前飞,飞来飞去,看见一头大黄牛。就停在牛背上,它一瞧,大黄牛有一条长长的尾巴,就说:"大黄牛,大黄牛,你要尾巴干什么?把你的尾巴给我吧!"

  大黄牛半天没说话,后来,突然用尾巴往自己背上一拍,正好打在苍蝇身上。苍蝇掉了下去,六脚朝天断了气。大黄牛这才笑着说了话:"嘿,你要尾巴干什么?我要尾巴就是为了拍苍蝇!"

  大班教案 10

  一、设计背景

  幼儿的一日生活各个环节都离不开时间,平时活动时总会有几个孩子凑在钟表前议论纷纷‘这个针跑的快,这个针跑的慢’‘有的长有的短’,我发现孩子们对此产生了兴趣,为帮助孩子们解决疑惑,结合本班孩子的认知情况,我设计了本节课——认识整点。

  二、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时钟的表面结构及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学会看整点。

  2、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3、养成按时作息、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三、重点难点

  1、重点:学会看整点

  2、难点:会在钟面上拨整点

  四、活动准备

  圆形时钟一个、1—12整点卡片、实物钟若干

  五、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师幼互相问候。请幼儿猜谜语:“这是一首谜语歌,大家猜猜是什么?”

  一张大圆脸,没退也没嘴。

  没退会走路,没嘴能报时。(谜底:钟)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出示圆形时钟,请幼儿观察钟面,了解钟的表面结构。

  2、认识分针和时针,探索分针和时针的运动关系。

  教师慢慢拨钟,引导幼儿观察分针和时针的运动。让幼儿说出:分针跑得快,时针跑得慢。

  3、通过拨钟,引导幼儿认识整点钟。教师将分针和时针都拨到“12”上,然后调节钟背面的调时钮,使分针转一圈后正指向数字“12”,让幼儿注意时针有了什么样的变化。教师反复拨几次,让幼儿明白分针每走一圈,时针就走一个数字,经过了一小时。

  4、幼儿分成若干组,每组一个实物钟面。请幼儿轮流拨钟,观察并讨论分针和时针的变化,引导幼儿发现:只要分针正指“12”,时针就正指某一个数字。

  教师小结:分针正指“12”,时针指数字几,就是几点整。出示写有整点钟的`卡片,与幼儿一起拨整点钟。边拨钟边和幼儿一起说:“1点整、2点整、3点整……”直到两针在“12”上重合(即12点整)。

  5、游戏活动:老狼、老狼几点钟

  教师手拿1—12点钟的钟面卡片12张,走在前面扮老狼。幼儿跟在“老狼”后面边走边问:“老狼老狼几点钟?”“老狼”举起1点钟的卡片并回答:“1点钟。”幼儿继续问“老狼”,当“老狼”回答“天黑了”时,其他幼儿必须快速回到座位上安静下来。最后一个回到座位上的幼儿就被“老狼”吃掉,游戏反复进行。

  (三)结束部分

  师幼同唱“钟之歌”

  (四)延伸部分

  引导幼儿把一日生活环节与时间对应起来,如早餐时说“现在8点钟,我们吃早餐吧”,帮助幼儿建立时间观念。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幼儿观察发现了解时钟的表面结构,动手操作认识整点,知道分针正指12,时针指数字几就是几点钟,学会看整点。如果重新上这节课,我会教幼儿制作钟,以更好地掌握知识。

  大班教案 11

  一、活动目标:

  1、理解散文诗内容,了解散文诗的句式特点。

  2、有表情地朗诵散文诗,并尝试创编诗歌,丰富幼儿的想象力。

  3、感受作品所体现的优美意境,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二、活动重、难点:

  重点:通过看、听、说等多种教学形式,帮助幼儿理解散文内容,了解散文诗的句式特点。

  难点:尝试创编诗歌,丰富幼儿的想象力。

  三、活动准备:

  1、《落叶》PPT

  2、大树妈妈和小树叶的`头饰

  活动过程:

  一、趣味导入,引出课题

  1、出示落叶动态视频

  师:图片上你们看到了什么?那由此可以想到现在是什么季节呢?

  秋天到了,小树叶怎么样了呢?(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2、师:你们见过小树叶飘落的样子吗?小树叶是怎么飘落的呢?

  3、鼓励幼儿用身体动作尝试表现。

  师:现在老师是大树妈妈,谁愿意当我的小树叶,学一学树叶飘落的样子呢?

  4、角色扮演,深入情景

  师:那我想问问我的小树叶们,你们想落到哪里去呢?(幼儿会用完整的句子回答)比如:树叶落到xx

  5、教师小结:小树叶飘呀飘,有的落在地上,有的落在沟里,有的落在小河里,有的落在院子里等等。那从树上落下来的树叶我们就叫做什么?——落叶

  二、欣赏散文诗《落叶》,理解散文内容。

  1、播放散文诗《落叶》PPT,教师提问: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优美的散文诗《落叶》,跟老师一起读“落叶”

  师:大家听完后心里有什么感觉?(幼儿自由回答)

  师:老师觉得这首诗歌听起来很美!

  散文诗里说树叶都落到哪里去了?

  2、教师展示课件,引导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幼:树叶落到了地上、沟里、河里、院子里。

  师:散文里有哪些小动物?

  幼:小虫、蚂蚁、小鱼、小燕子

  (1)小虫爬呀爬,捡到一片树叶把它当作小房子

  (2)那么小蚂蚁、小鱼和小燕子把树叶当作什么了呢?

  3、出示多媒体课件,通过听、看、说帮助幼儿理解散文内容。

  师:提问:树叶落在了哪里?谁看见了,把它当做什么?

  幼:树叶落在沟里,蚂蚁爬过来,坐在上面,把它当作小船。

  师:提问:树叶又落在了哪里?谁看见了,把它当做什么?

  幼:树叶落在河里,小鱼游过来,藏在底下,把它当作小伞。

  师:提问:树叶最后又落在了哪里?谁看见了,把它当做什么?是怎么说的?

  幼:树叶落在院子里,小燕子看见了说:“来信了,催我们快到南方去。

  四、朗诵散文诗,进一步理解散文诗的内容。

  这首散文诗好听吗?我们一起来朗诵一下吧!

  师:你最喜欢的是哪一句?

  帮助幼儿掌握句式:树叶落在(),()看见了,把它当作()

  五、想象仿编诗歌。

  提问:还有谁会捡到树叶?他们会把树叶当作什么,会怎么说呢?

  (一)出示其他若干动物图片,引导幼儿进行仿编。

  教师示范:树叶落在山坡上,小山羊看到了,把他当做帽子。

  幼:树叶落到草地上,小白兔看见了,把它当作扇子。

  幼:树叶落到院子里,小蚂蚁看见了,把它当作被子。五。、结束部分

  小朋友创编的很有特色,老师也创编了一句想和大家分享,树叶落到幼儿园的院子里,小朋友们看见了,把它用来当作树叶粘贴画。现在,我们一起出发到院子里去捡落叶,做树叶粘贴画好不好,那还等什么,我们行动吧!

  附:

  散文诗欣赏:落叶

  秋风起了,天气凉了,一片片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

  树叶落在地上,小虫爬过来,躺在里面,把它当作屋子。

  树叶落在沟里,蚂蚁爬过来,坐在上面,把它当作小船。

  树叶落在河里,小鱼游过来,藏在下面,把它当作小伞。

  树叶落在院子里,小燕子看见了说:“来信了,催我们快到南方去。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经典)04-17

(经典)大班教案12-25

(经典)大班教案05-08

大班教案07-23

大班情绪教案09-20

大班健康教案09-08

梦想大班教案11-23

手指大班教案12-24

《过河》大班教案09-23

《钱币》大班教案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