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精选]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圆各部分名称以及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
2.能力目标:借助动手操作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渗透知识来源于实践、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的思想。
教学方法:
导练法、迁移法、例证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规、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结合实际、谈话引入新课。
谈话引入:今天非常高兴能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
研究一个数学问题。我们以前已经初步认识了圆,你能找出生活中哪些物品的形状是圆的吗?
师:看来大家平时非留心观察。课前请同学们画两个大小不同的圆,并把它们剪下来,你们准备好了吗?
师:把它们举起来,大家互相看一看。回想自己画圆、剪圆的过程,你能说说圆是什么样子的吗?(师一手拿一个圆)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圆的边是弯曲的,跟以
前学的长方形、正方形的边是不同的。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种平面上的曲线图形。(板书课题)
生举例
师强调——指物品的表面
圆是没有棱角的,边是弯的;圆的边是一条曲线。
二、引导探究新知。
1.导:圆里究竟藏有什么秘密呢?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把你的圆对折,再对折,多折几次,把折痕画出来,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并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汇报。最后看看谁的'收获多。(1分钟)
2.师:你们组观察得真仔细!大家的发现可真不少,现在我们就把刚才的发现整理一下。
3.展示探究结果。结合多媒体课件辅助,完整认识圆的特征(8分钟)
谁来告诉老师,你有哪些新发现?
那是什么原因呢?
你怎样发现的?
结合学生交流、汇报探究结果,及时引导梳理。主要从圆的圆心、半径、直径、等方面来认识。这里特别要注意通过板书帮助学生进行新知的有目的的整理。
4.学习画圆(5分钟)。
你是如何画圆的?
课件展示如何画圆。然后学生动手练习,并强调画圆时应该注意些什么。——揭示圆大小
位置的确定
学校要修建一个直径是20米的花坛,你能帮学校画出这个圆吗?生演示操作
三、应用拓展。
1.基本练习(4分钟)。
〈1〉投影出示
找出下列圆的半径、直径。
〈2〉半径、直径的相关计算。
〈3〉概念的判断和识别。
2.应用练习。(10分钟)
〈1〉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的,车轴应安装在哪?
如果车轮制成方形的、三角形的,我们坐上去会是什么感觉呢?结合课件演示
〈2〉你能用今天学习的圆的知识去解释一些生活现象吗
(举行篝火晚会时,人们总是不知不觉会围成一个圆形,为什么?
平静的湖面扔一小石子,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月饼为一般都做成圆形的,为什么?)
看来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蕴含着丰富的道理,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来认识它,解释它、运用它。
〈3〉同学们学到现在,已经很累了,我们来轻松一下吧。老师给大家猜一个谜语。有一个人在一片青草地上钉了一根木桩,用一根绳子拴了一只羊在那里。(利用电脑配上画面)
师:羊吃草的情况与今天学的知识有关吗?我们来看一看羊吃草的范围有多大好吗?
用电脑演示羊拉紧绳子旋转一周的情况,让学生直观的看到原来羊能吃到的草的范围是一个圆,拴羊的绳子与这个圆有什么关系吗?
(是这个圆的半径)钉在那儿的木桩是这个圆的什么呢?(是这个圆的圆心)如果要让这个羊吃草的范围更大一点可以怎么办?(把绳子放长一点,也就是把半径扩大)如果要让羊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吃草,可怎么办?(可以把木桩移动一个地方,也就是移动圆心的位置),这说明圆的半径与圆心与圆有什么关系呢?
圆的半径决定了圆的大小,而圆的圆心可以决定圆的位置。
四、总结全课(3分钟)
1.质疑
(篮球是圆形吗?表示圆心、半径和直径的字母可以随意改变吗?)
2.这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
不管怎么说,老师觉得同学们的学习表现是不错的,所以我提议:我们一起伸出手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句号是圆形的)
延伸
1.用圆作画。
2.谈谈我眼中的圆。
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平面曲线图形
圆心(o)圆中心一点,确定圆的位置
半径(r)线段
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确定圆的大小,长度都相等〈在同一个圆里〉
直径(d)线段,通过圆心,两端都在圆上,长度都相等。〈在同一个圆里〉
半径和直径的关系d=2r
教学反思:
要让学生明白只有在同圆或等圆内,所有的半径才相等;所有的直径才相等;半径才是直径的一半,直径才是半径的2倍。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列含有未知数 的等式解答应用题的方法.
2.进一步掌握列含有未知数 解应用题的书写格式和步骤.
3.提高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找出等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求未知数 (要求口述口算过程,并说出根据)
+40=56 -47=28 +25=42
-24=36 +18=60 -33=12
(2)板演(与口算同步进行)
农场养肉牛94头,养奶牛78头,养的肉牛比奶牛多多少头?
订正板演时强调数量关系(肉牛头数-奶牛头数=肉牛比奶牛多的头数)
二、讲授新课
教师谈话: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列含有未知数 的等式解答应用题的方法
(板书课题:列含有未知数 的等式解应用题)
1.教学例8
农场养的肉牛比奶牛多16头.肉牛有94头,奶牛有多少头?
(1)用以前方法解答
94-16=78(头)
明确数量关系:肉牛的头数-肉牛比奶牛多的头数=奶牛的头数
(2)用含有未知数 的等式解答,引导学生思考:
①设谁为 ?
题中求奶牛有多少头,应设奶牛有 头.
教师板书:设奶牛有 头.
②组织学生讨论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师板书)使学生明确:
A:奶牛的头数+肉牛比奶牛多的头数=肉牛的头数
B:肉牛的头数-奶牛的头数=肉牛比奶牛多的头数
③列式解答(根据不同的数量关系列式解答)
教师板书 A : +16=94 B:94-=16
=94-16 =94-16
=78 =78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减数=被减数-差)
答:奶牛有78头.
(3)比较列含有未知数 的.等式解答应用题与以前解答应用题的方法
①要设所求的未知数为 .
②未知数 和已知数放在一起参加运算.
③解出的未知数 所代表的数不写单位名称.
(4)练习
图书馆借出科技书35本,借出的科技书比借出的故事书少18本.借出故事书多少本?
三、巩固练习
1.选择正确的算式.
(1)某班女生比男生多4人.女生有27人,男生有多少人?
A.27- =4 B. +4=27
C.27+4= D. -4=27 E.27-4
(2)山坡上栽满了松树和柏树.松树有250棵,比柏树多120棵.柏树有多少棵?
A. B. C.
D. E. F.
2.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
(1)小明有连环画38本,小林比小明少13本,小林有多少本?
(2)中央广播电视塔总高405米,比北京国际饭店高出301米,北京国际饭店的高度是多少米?
3.一题多解
(1)工厂运来一批煤,烧了28吨,还剩13吨,这批煤有多少吨?
(2)四季香果园采用科学管理后,去年收的苹果比前年多16吨.去年收苹果84吨,前年收了多少吨?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列含有未知数 的等式解答应用题与以前解答应用题的方法有什么区别?
五、课后作业
1.工厂运来一批煤,烧了28吨,还剩13吨,这批煤有多少吨?
2.四季香果园采用科学管理后,去年收的苹果比前年多16吨.去年收苹果84吨,前年收了多少吨?(用两种方法解答.)
3.红星小学歌舞队原有37人,这学期又收了一些新队员,现在有45人.这学期收了多少人?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1、复习100以内的加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
2、统计的知识和人民币的使用。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整
学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熟练的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100以内的加减法。
1、看图说一说:小熊举的是什么类型的题?(两位数加两位数)
提问:我们在做题时应注意什么?
25+2125+27说一说计算过程。
小猴举的题:65-2265-29
2、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内容。
出示图片: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计算。
买羽毛球拍和排球公用多少元,应找回多少元?
15+12=27(元)30元5角–27元=3元5角
买足球和乒乓球拍还差多少钱?
30+10=40(元)40元-30元5角=9元5角
篮球、足球和排球一共要用多少钱?
50+30+15=95(元)
二、课题作业
计算下面各题:
59+827+2599-3831-24
63-938+4650-2377+23
88-5543-3412+963+36
三、观察与测量。
1、谁离大树最近。
房屋
5厘米
3厘米
蚂蚁大树
4厘米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教材: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p30-p31
课题:节日广场
教学目标:
1、通过有趣的情景,培养学生用乘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3、 继续学习体会从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简单物体的不同的形状,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不同形状。
教学重点: 乘法知识的灵活运用。
教学难点: 全面观察,收集信息,发现并提出相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教具。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1今天老师要带领同学们到节日广场去。那里现在是一片欢腾的景象。小朋友们,想不想去啊?(投影出示节日广场图)大家看,现在的广场上是不是很热闹呀?
二、问题探究
2 说说图上的内容,体会祖国的美好。
师:在广场上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生:图上有一群人在跳舞,旁边还有许多人在观看表演。
师:演出一定很精彩,我们也去瞧瞧。图上还画了什么?
生:广场上有五颜六色的鲜花,还有气球。
3 提出乘法问题。
(1)明确要求。
师:我们来侃侃智慧老人给我们提出什么要求。你能提出哪些才问题?(注意:你提出的问题必须要用什么方法来求?)
(2)独立观察画面,思考,把自己的问题在小组里说给其他同学听。
(3)集体交流。各小组派代表,将本小组的问题提出来,指名某位同学来回答。
生:请问共有多少人在跳舞?
生:共有15人。3×5=15(人)
生:广场上一共有多少个气球?
生:由2个气球。每束8个,共4束。8×4=32(个)
生:大的花有几朵?
生:四八三十二,工32朵。
生:小的花有几朵?
生:工12朵。可以看作2个4盆,也可以看作4个2湓。
生:看表演的共有多少人?
生:5×2=10(人),共10人。
生:照相的有几人?
生:4×3=12人。
学生可能会提出其他问题,只要是对的,都要予以肯定。
三、体验感悟
1 出示画面。
2 说说图上都有谁?在干什么?分别在什么位置?
生:一群少先队员排着整齐的队伍在向烈士纪念碑行队礼。
师:是的。先烈们用生命为我们换来今天幸福的'生活值得我们尊敬和纪念。同学们,请注意,队伍里面有一个我们熟悉的名字。
生:是淘气,他也在纪念碑前面。
生:图上还有小狗,它蹲在纪念碑的右侧。
生:上面飞来一只小鸟。
四、实践应用
1、学生观察图,发挥想象力,想想谁看到了哪幅图?连一连。
2、学生独立思考,动手连。
3、全班交流。
让学生说说小狗、小鸟、淘气分别站在哪一面,看到的纪念碑是什么样子的?
五、小结
今天,我们跟着陶气到了“节日广场”,参加了“庆祝活动”和“悼念活动”,所到之处,都有许多的数学问题,今天你有哪些收获呢?
六、布置作业
一课一练第22页
板书设计
节日广场
3×5=15(人)
8×4=32(个)
5×2=10(人)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教学内容:
教材第76页例6、做一做,第77页例7、8题、做一做,练习十五第3---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四则运算顺序,整理运算定律和一结规律,能应用运算定律或规律进行简便运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合理、灵活地进行运算的能力。
3、通过计算,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书写及自觉验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运用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
教学难点:
能够正确灵活地选择简便算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运算顺序(教材第76页例6)。
1、说一说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算一算:(710-184)2=
2、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一样吗?
3、算一算
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后做第一级运算。
在一个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外面的。
4、组内交流算法
5、完成教材第76页做一做。
二、运算定律(教材第77页例7)
1、根据表格,填一填
名称 用字母表示 举例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
2、算一算,学生说说简算过程及应用的运算定律。
3、 2.512.548
=(2.54)(12.58)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10100
=1000
(21- )71
5.03-2.14-1.86
4、完成教材第77页例7下面做一做。
三、出示例8估算的应用
1、学生交流、讨论。
2、完成例8下面做一做。
四、巩固应用
完成练习十五第3---7题。
五、总结梳理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
六、作业
板书设计:
数的运算
运算定律 叙述方法 字母表示
加法 加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
加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a+b+c=(a+b)+c=a+(b+c)
减法 减法的性质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从这个数里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a-b-c=a-(b+c)
乘法 乘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b=ab
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与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与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 (ab)c=a(bc)
乘法分配律 两个数相加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 (a+b)c=ac+bc
除法 除法的性质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除以这两个数的.积,也可以先除以第一个除数,再除以第二个除数。 abc
=a(bc)
=acb
其它 凑与拆 加上或减去接近整数、整十数的简算。拆成和分数分母相同的数,进行约分。再利用定律进行简算。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先让学生回忆,重温小学阶段四则混合运算及运算定律等有关知识进行系统整理。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四则运算顺序,整理运算定律,并能应用运算定律或规律进行简便运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配合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训练,培养学生合理、灵活地进行运算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案 篇6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42-43页。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求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求出圆锥的体积。
2、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逻辑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3、向学生渗透知识间"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在联系实际中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方面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圆锥的体积计算。
【教学难点】圆锥的体积公式推导。
【教学关键】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教具准备】简易多媒体、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空心实物各一个。
【学具准备】三种空心圆锥和圆柱实物各一个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圆柱的体积公式是什么?用字母怎样表示?
2、求下列各圆柱的体积。(口答)
(1)底面积是5平方厘米,高是6厘米。
(2)底面半径4分米,高是10分米。
(3)底面直径2米,高是3米。
师:刚才我们复习了圆柱的体积公式并应用这个公式计算出了圆柱的体积,那么圆柱和圆锥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圆锥的体积。(板书:圆锥的体积)
二、新课教学
师:圆锥的底面是什么形状的?什么是圆锥的高?请拿出一个同学们自己做的圆锥讲一讲。
生:圆锥的底面是圆形的。
生: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师:你能上来指出这个圆锥的高吗?
师:很好,因为圆锥的高我们一般无法到里面去测量,所以常常这样量出它的高。
师:你们看到过哪些物体是圆锥形状的?(略)
师:对。在生活中有很多圆锥形的物体。
师: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圆锥。现在我们再来研究圆锥的体积。请同学们拿出一对等底等高圆锥和圆柱。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研究出等地等高的圆锥和圆柱的体积之间存在什么关系,然后把你的想法放在小组中交流,再分工进行实验。下面我们采用实验的方法来推导圆锥体的体积公式(边说边演示),先在圆锥内装满水,然后把水倒入圆柱内,看看几次可将圆柱倒满。现在我们分小组做实验,大家边做边讨论实验要求,如有困难可以看书第23页。
出示小黑板:
1、圆锥的体积和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2、圆锥的体积怎么算?体积公式是怎样的?
学生分组做实验,老师巡回指导。
师:我们先来回答第一个问题。在你们做实验用的圆锥的体积和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生: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
生:圆锥的体积是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权的1/3。
板书:圆锥的体积等于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1/3。
师:得出这个结论的同学请举手。(略)你们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呢?
生:我们先在圆锥内装满沙,然后倒人圆柱内。这样倒了三次,正好将圆柱装满。所以,圆锥的体积是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1/3。
师:说得很好。那么圆锥的体积怎么算呢?
生:可以先算出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用底面积乘以高,再除以3,就是圆锥的体积。
师:谁能说说圆锥的体积公式。
生:圆锥的体积公式是V=1/3sh。
师:老师也做了一个同样实验请同学认真看一看。想一想有什么话对老师说吗?请看电视。
师:请大家把书翻到第42页,将你认为重要的字、词、句圈圈划划,并说说理由。
生:我认为"圆锥的体积V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句话很重要。
生:我认为这句话中"等底等高"和"三分之一"这几个字特别重要。
师:大家说得很对,那么为什么这几个字特别重要?如果底和离不相等的圆锥和圆柱有没有三分之一这个关系呢?我们也来做个实验。大家还有两个是等底不等高的圆锥和圆柱,请同学们用刚才做实验的方法试试看。
师:等底不等高或者等高不等底的圆锥体积不是圆柱体积的1/3。师:可见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的关键条件是等地等高。
师:下面我们就根据"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这个关系来解决下列问题。
例l:一个圆锥形零件,底面积是19平方厘米,高是12厘米。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
(两名学生板演,老师巡视)
师:这位同学做的对不对?
生:对!
师:和他做的一-样的同学请举手。(绝大多数同学举手)
师:那么这位同学做错在哪里呢?(指那位做错的同学做的)
生:他漏写了1/3。用底面积乘以高算出来的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还要再乘以1/3。
师:对了。刚才我们通过实验知道了圆锥的体积等于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从而推导出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即V=1/3sh。我们在用这个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时,要特别注意,1/3不能漏掉。
小学数学教案 篇7
教学内容:
课本第73-74页,做一做1、2。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万以内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形象的感性认识,发展学生的数感,了解大数的价值。
2、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单位进一步理解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3、学会读写万以内的数(中间、末尾没有零),知道数的组成,掌握数位顺序表。
教学重、难点:
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会数万以内的数,掌握数位顺序表。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计数器,一个数位顺序表格(空的)。
教学过程:
一、 准备练习。
1、 观察下列两组数,先回答是怎么数的,再接着数出后面的5个数来。
27、37、47、57、( ) ( ) ( ) ( ) ( )
110 、210、310、410、( ) ( ) ( )()()
2、读出下面的数。
375309420200
谁能说说读数时要从哪位读起?怎样读?
3、想一想,999是几位数?再添1是多少?它是几位数?
[设计意图]通过准备练习复习旧知,为学生迁移性的学习新知做好准备。
二、 讲授新课
师:同学们,昨天老师让你们调查了芜湖长江大桥的公路桥和铁路桥的长度,下面请你们来汇报一下调查的`结果。
学生汇报调查的数据,教师板书,并让全班同学认读。接着老师问同学们,有谁知 道南京长江大桥的公路桥和铁路桥的长度呢?
1、出示南京长江大桥的图。
(1)请学生说一说对南京长江大桥的认识。
教师补充说明,南京长江大桥是我国在长江上最早建立的公路、铁路两用桥。
(2)请学生认读公路桥、铁路桥的长度。
2、板书:万以内数的认识。齐读
3、教学例4。
(1)观察例4中的立方体。
数一数:一个大立方体中有多少个小立方体?
(请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数的。)
(2)一个大立方体中有1000个小立方体,这儿有10个大立方体,共有多少个立方体呢?
根据学生所说,师生共同数一数。(一千一千地数。)
(3)小结并板书。
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一万。
万也是一个计数单位,它和千是相邻的计数单位,千位在左起第四位,万位在左起第五位。
① 请学生指出计数器上的千位、万位。
② 教师拨一千,学生数一千,直到拨10个一千,学生数一万。
4、教学列5。
(1)教师拨出2356,请学生认出读。
根据学生认读板书:读作:三千三百五十六。
如何写出这个数?请一名学生板书。(写作:2356。)
(2)师:这个数是由( )个千,( )个百,(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3)有关这个数你还知道什么?
(多请几名学生说,学生可能说出它是几位数,最高位是什么数位。)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探究,掌握数位的顺序,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5、课堂练习。
(1)课本第75页的做一做第1题。
先写出各数,再读一读,最后说出这些数的组成。
(2)用计数器数数,一个一个地数。
①从994-1000;②从9995-10000。(男、女生分组数数,每组数一题。)
6、数位顺序表。
(1)说一说到目前为止,你已学过哪些计数单位?哪些数位?
(2)你通从左往左分别说出它们的顺序吗?
(3)教师拿出数位顺序表格问:有谁会填出这张表?
(教师请一名学生填写,其他学生在本子上自己制作。)
(4)记这个表格。(同桌互说。)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学习,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和组成,同时培养学生的推理、分析能力和知识的迁移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
同桌互相拨数、认读,并将认读的数写在本子上。
四、课堂小结说一说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学会归纳整理自己的知识体系。
小学数学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系统地理解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通过复习培养概括能力与计算能力。
3、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有关数学问题。
学习过程:
一、四则运算的意义。
1、阅读以下信息: A、我们折了36颗红星,还折了28颗蓝星。
B、我们买了40瓶矿泉水,每瓶0.9元。
C、我们有24m彩带,用 做蝴蝶结,用做中国结。
(1)你能提出哪些用计算解决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算式说明每一种运算的含义。
2、口答
①什么叫做加法?小数加法、分数加法的意义相同吗?
②什么叫做减法?小数减法,分数减法意义相同吗?
③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小数、分数乘法的意义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吗?
④什么叫做除法?小数除法、分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吗?
☆友情小提示:整数、小数、分数的'加法意义、减法意义与除法意义都分别相同。只有小数、分数乘法(第二个因数小于1时)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二、四则运算的方法
1、整数、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各是什么?
2、分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是什么?
3、有什么相同点?
☆友情小提示:
①整数加减时,数位对齐;
②小数加减时,小数点对齐;计数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
③分数加减时,分数单位相同。(也就是通分。)
4、分数、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
☆友情小提示: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算出积,再看乘数中有几位小数,然后在积中点上小数点。
小学数学教案 篇9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20页~第2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借助辨认方向的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
教具准备:
多媒体,挂图
学具准备:
正方形纸
教学过程:
活动一:
1、上学期我们一起认识了四个描述方向的词语,哪位同学能来说一说是哪四个词语?
生:东、南、西、北。
2、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怎样来辨认方向呢?
生1:可以看太阳升起的地方就是东方。
生2:可以看北斗星所在的方向就是北方。
生3:可以利用指南针,指针指向的方向就是南方。
3、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那你们知道怎样在图纸上标识方向吗?
生:可以在旁边画一个箭头,如果指向上而且写上北字,就表示的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4、现在我面朝北方,我的后面是什么方向?(南方)我的左边是什么方向?(西方)右边是什么方向?(东方)
谁能来象我这样说一说你们的前、后、左、右各是什么方向?(生描述)
5、那么你知道位于你的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的同学分别有谁吗?请你们同桌两人相互说一说。(生活动)
谁来说给大家听一听。(生描述)
活动二:
1、你们已经会用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词来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了,那么你们在生活中除了这四个方向词外,还听说过哪些方向词呢?
生: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辨认这几个方向。(板书:辨认方向)
2、(出示书P20挂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在图中你都获得了哪些信息?
生1:我看到有图书馆、体育馆、动物园、医院、学校、邮局、少年宫、商店、电影院这几个建筑物。
生2:我看到了一个指向北方的图标,表示这幅图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绘制的。
3、你能用已经学过的方向知识,来说一说体育馆、商店、医院、邮局分别在学校的什么方向吗?
学生口答后在书上填写认一认(1),并同桌互换,批改。
4、图中还有4个建筑物,它们对于学校所在的位置与以前所认识的方向有什么不同的地
方?
生1:在学校的斜方向的位置上。
生2:在两个方向的中间的位置上。
生3:分别在学校的左上角、左下角、右上角、右下角的位置上。
生4:图书馆在学校的西北角,动物园在学校的东北角,少年宫在学校的西南角,电影院在学校的东南角。
5、你们认为哪种描述的比较准确?
生1:第三种和第四种。
生2:第三种说法有点模糊,还是第四种说法比较准确。
6、现在谁再来描述一下这4个建筑物分别在学校的什么方向?
(先指名生说,再同桌互说,同时师板书: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活动三:
1、我们已经认识了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8个方向词,下面我们就
一起来制作一个方向板。
请拿出这张正方形纸,象我这样折一折,并在折痕上标出8个箭头(师在多媒体上演示操作方法,生仿效)。
根据我们作图的习惯,上方一般确定为什么方向?(生:北方)请你标出北方。
剩下还有7个方向,你们能自己完成吗?
(学生尝试制作方向板,师巡视并给予有困难的学生相应的指导。)
2、谁来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汇报展示)
你认为他制作的方向板怎么样?(学生评价,完善)
3、你们已经会自己制作方向板了,那么你们会根据我们教室的实际方向,把你的方向板按
照正确的方向摆放在你的课桌上吗?(生尝试摆)
同桌互相看一看,你们摆的一样吗?如果不一样可以小声地讨论一下应该怎样摆。(生互评摆放的方位对不对)
谁来给大家说一说你是怎样摆的?(生汇报)
4、老师这里有8张分别写有8个方向的.卡片,谁能利用你所学的知识,为我们的教室制作一个大的方向板?
听清老师的要求:以我们中间的这位同学为参照物,想一想教室的四面墙分别在他的什么方向,四个墙角的位置分别在他的什么方向,再把你所拿的那张方向卡片贴在相应的地方。
(组织学生活动,并把卡片贴在相应的墙壁上,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
5、同学们已经在我们的教室里制作了一个大的方向板,谁能来说一说在教室里的这8个方向上分别有些什么物体。
(生依次描述)
6、你们能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说一说自己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方向上分别有哪位同学吗?(能)
下面就请同桌两人先相互说一说。(生同桌互动后,再指名说一说。)
7、刚才我发现,有的同学在观察的过程中聪明的利用了自己制作的方向板,那么你们知道在使用方向板来辨认方向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吗?
生:方向板摆放的位置应和生活中的方向相同。
活动四:
1、(出示书P21的挂图)这是哪个国家的行政区域图?(生:中国)地图的形状象什么?
(生:象一只雄鸡)
你在这幅图上都看到了什么?
生1:首都北京。
生2:我们新疆。
生3:还有指向北方的图标。
2、我们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同学们在地图上找到了我国的首都北京和我们所在的新
疆维吾尔自治区,我们的家乡的位置大约就在这里(师指出大致位置),请跟我一样在这里作一个标记,谁能说一说我们的家乡和北京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03-15
小学数学教案07-27
小学数学教案08-31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05-24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12-26
小学数学教案优秀11-15
小学数学教案【通用】09-06
小学数学教案(精)10-28
实用的小学数学教案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