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5-03-11 00:54:24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美术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术教案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的美术教案

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用两个圆连接的方法画小鸡。

  2、尝试用短线添画小鸡的嘴巴、爪子。

  3、鼓励幼儿应用已有经验添画小花小草等背景。

  4、使幼儿对探索小鸡感兴趣。

  5、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活动预备:

  1、小鸡图片

  2、范画、油画棒、画纸。

  活动进程:

  一、引发爱好。

  1、教师出示小鸡图片学小鸡“叽叽”地叫,小朋友听听是谁来了?、你们见太小鸡吗?小鸡是甚么模样的呢?

  二、讲授示范

  1、出示范画,引导幼儿观察:叽叽叽叽,可爱的小鸡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小鸡是甚么模样。幼儿回答,教师进行总结。

  2、小鸡真可爱,看看老师是怎样画的。

  教师:老师边讲授边示范小鸡的绘画方法:用玄色或橘黄色的蜡笔划

  一个圆,再画一个大一点的圆,两个圆连接起来,再用橘黄色的蜡笔划短段的.线做小鸡的嘴巴和爪子。

  3、请伸出你的小手和老师一起来画小鸡,带幼儿进行书空练习。

  三、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分发幼儿绘画材料,幼儿作画,并启发他们创造性地画出小鸡的动态。

  2、老师巡回指导,提示幼儿将小鸡画大一些,留意保持小鸡身体的干净,鼓励先画好小鸡的幼儿在天空中添画太阳,在小鸡脚下和旁边添画小草和五彩缤纷的小花和虫子等。帮助个别能力弱的幼儿学习画小鸡。

  四、评价幼儿作品

  展现幼儿作品引导幼儿欣赏。

美术教案 篇2

  内容分析:

  “借形想象”就是在开展幼儿美术教育的过程中,让幼儿借助物体、图形想象,从不同角度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挖掘创作潜能。我进行的"拖色借形想象"是中班上学期的活动内容。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幼儿熟悉的人、事、物为内容,借助实物想象、借画想象、借图想象,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幼儿分析:

  想象是孩子的一种创造性表现。中班幼儿的想象,常常是在游戏、制作、观察活动中有所发现而产生的突发奇想。如捧起米来,米粒从指缝间落下来,他们会叫:下雨啦。但如果给他们定下主题,让他们想象创作,就有困难了。因此,需要我们帮孩子找一个着眼点,或是示范想象。

  设计思路:

  活动以幼儿观察绘画材料开始,海绵或者棉棒成了幼儿在这次绘画中创造、表现的工具。在活动过程中通过“抛接球”方式提问,调动幼儿的借形想象的兴趣,激发幼儿的想象能力。在幼儿们看看、想想、说说、玩玩、画画的开心气氛中,我们开展以幼儿为主,教师为辅的绘画活动。

  活动目标:

  1.大胆想象,尝试将不规则的色块想象成不同的动物或者人物。

  2.感受创作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3.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4.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并能大胆画出来,拓展幼儿想象的空间,让幼儿自由发挥,不限制其创意。

  活动准备:

  海绵、棉棒、黑色卡纸、各色颜料、抹布、ppt和幼儿借形想象的知识储备。

  活动过程:

  (一)直接导入

  1.观察绘画材料

  师:今天的绘画材料和以前有什么不一样啊?(黑色卡纸、棉棒、海绵)

  2.l引导幼儿发散思维

  师:看到黑色的画纸,你们想到了什么?

  (二)大胆想象 拓展经验(播放PPT)

  师:现在让我们乘着你们想象的翅膀一起去神秘的太空遨游吧!

  1.①-②图引导幼儿自由观察、想象

  师:浩瀚的宇宙无边无际,灿烂的星空像明珠一样闪亮,看着这些美丽的星云图,小朋友们,你能不能大胆的展开想象,发现其中的秘密呢?

  2.重点观察③-④,引导幼儿从形态、颜色各方面大胆想象

  师:你看到了什么?有哪些颜色?

  (三)操作材料 技能提升

  1.幼儿尝试示范

  师:这么奇妙绚丽的星云图,我们就用桌子上这些材料把他们留在我们的画纸上吧!

  师:小海绵可以怎么画画?谁来试一试?

  2.教师提升示范

  教师根据幼儿的示范,提升出具体的美术绘画技能并尝试编成形象生动的儿歌。

  “小小海绵真有趣,来和颜料做游戏,沾一沾拖一拖,神奇的画面就出现。”

  “小小海绵真有趣,来和颜料做游戏,沾一沾转一转,神奇的画面就出现”。

  “小小棉棒作用大,星星点点都靠它。”

  美术技能提升:用海绵画画的时候颜色沾的多一点和少一点画面的效果是不一样的,这些大块的颜色一看就知道小朋友用色很大胆,那星云图上这些星星点点的小图案可以用什么做出来呢?

  (四)幼儿自由大胆创作(轻音乐):

  1.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师:你的星云图是什么样子的?你的星云图里会有什么小秘密?你的星云图里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现在选择你喜欢的`绘画工具和颜色,开始大胆的创造属于你的小宇宙吧!

  2.引导幼儿利用已有的美术技能完善作品

  师:现在把你的星云图扭一扭、转一转,找一找藏在里面的小秘密。

  (五)作品分享 展示

  师:我来采访你一下,用这样的材料画画你感觉怎么样?这次画画的感觉和以前有什么不一样?

  (六)活动延伸:

  和幼儿一起观察晴朗的天气下,观赏白云在蓝天下的千姿百态、变化多端。调动幼儿的对借形想象的兴趣,激活孩子的创新思维和想象能力。

  活动反思:

  优点:

  1.能够紧扣教学目标展开教学活动,活动中通过不断地提问,幼儿积极的回答,激发了幼儿借形想象的兴趣。像黑色让你想到了什么?小朋友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黑皮鞋、眼睛、头发;在观看星云图时,孩子们的想象让我惊讶,他们对周围的环境有新的诠释。

  2.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通过让幼儿使用平时不常接触的海绵来绘画,从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幼儿的主动参与意识和绘画兴趣。教师作为引导者,能够恰当地引导幼儿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借形想象练习,并对幼儿及时给予鼓励和正面评价。

  不足:

  活动开始时幼儿观察想象的环节可以再紧凑一些,突出后面幼儿操作的重点部分,做好有效的引导,使幼儿有层次地展开拖色借形想象的活动。

美术教案 篇3

  教学方法:讲解、行赏、比较、练习相结合

  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学习,

  2、使学生初步了解视觉形象的分类和造型要素的基本知识。

  3、通过对美术作品中形的认识和分析,

  4、提高学生对艺术形的欣赏能力。

  5、通过对本课的学习,

  6、使学生认识美术具有多种表现形式,

  7、从而

  8、提高学生对艺术形式美的欣赏能力,

  9、以及美术学习的兴趣与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写实造型、变形造型和抽象造型的区别,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识别美术作品的不同表现形式。

  难点:掌握基本要素的特点,并能运用基本要素分析作品。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自制造型要素挂图一张,不同表现形式的作品若干幅。

  学生:课本、作业本、软心铅笔、尺。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约2分钟)

  大千世界的各种物象形体,首先是被我们的眼睛感受到的,对视觉形象进行观察和研究,会使我们获得丰富的审美信息和多种知识,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板书:视觉形象的分类(约23分钟)

  尽管视觉形象复杂多变、丰富纷呈,但总体上可分为两大类,即自然形和人工形。由自然力造成的,叫自然形(如山石、河岸、动植物等),人类出于某种目的造成的形,叫人工形(如产品、工具等)人工形中以表达思想观念和审美感受为目的的,叫艺术形(如绘画、雕塑、工艺美术等)。

  板书:自然形人工形

  艺术形:表达思想观念、富于审美价值。

  提问:分别举出生活中的自然形、人工形和艺术形的物象。

  形还可以从不同方面进行分类,如材料上分,有纸材料造型、木材料造型、金属材料造型、石质材料造型等。

  (以问答形式讨论欣赏作品,再作总结)

  《饮水的熊》作者在创作中,用造型的基本法则之一即对称手法,巧妙地表现了饮水的熊和它的倒影,且将石质材料打磨光洁,以表现小熊的可爱和水的清盈感。

  《怀抱》以金属材料制作的富有动感的造型表现了母子欢快的神情。《母子》则用概括的手法打磨光洁的木质,表现丰润的母子形象,摇篮式的造型,激起了人们对童年的美好回忆。

  板书:造型要素:(约18分钟)

  造型要素主要有点、线、面、体块与空间、光与色、质地等。在艺术造型中,如能很好地利用这些要素,将使作品更具魅力。因此,我们必须认识了解造型要素及其功能。

  (结合造型要素范图讲解)

  点:最小的视觉单位。包括各种不同形状的点,能成为注意中心确定结构以及组成体面(参看课本P4生活中的点和表现点的节秦的绘画)。图①中,我们看到运用点的组织,产生疏密有致的变化,富有节奏感。

  线:可看作点运动的`痕迹,有方向和运动感,可以表达情感,限定形状,表现质地和描绘阴影(讲解挂图)

  面:由长度和宽度构成的平面形,面的形成有三种方式:线的包围、分割和表面色、质的变化。面可以分为几何形和自由形两大类(讲解挂图)。

  体块与空间:体块即长度、深度三维空间的占有形式,或者说是由长度、宽度和深度构成的主体形。(参看P4生活中的体块)。空间指物体间的远近层次关系和包容关系。(如雕塑)具有实在的体积和空间,而绘画艺术,则是在平面上创造体块与空间的幻觉。如《长城》一画,就是在平面上通过平俯视构图,运用了大-小的透视缩形规律,以

  及近实远虚的视觉规律,加上光与色的烘托渲染,画面气势磅礴,使我们增强了民族的自豪感和加深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光与色:有光才有色,视觉世界是由光显示出来的。(参见P4大自然中的光与色)。色彩的正确表现能使画面获得真实感。不同倾向的色彩还能给予我们不同的视觉和心理感受,引起情绪的变化,如红色能给人以温暖、刺激的感受,蓝色则可能给人以冷、宁静的感受。

  质地:指物体表面的解觉性或这种质地的视觉表现。(参看P4《雕塑》的质地)《雕塑》用粗扩的石质表现男性皮肤的质感。

  6、总结和布置下一课时内容(约2分钟)

  我们认识造型的基本要素,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千变万化,千姿百态的视觉形象,

  认识艺术家取自自然之法则,创造出的瑰丽艺术世界。我们下节课将进入艺术家创造的艺术世界。

  四、小组合作展示:先讨论怎样进行雕塑,准备好橡皮泥,然后开始雕塑,再展

  示自己的作品。

  五、教师展示自己的作品和教具让学生观看。

  六、教后感及其反思

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感知纸筒的外形特征。在引导线的提示下,进行秋季物品接龙图案的设计、彩绘。

  2、感受色彩对比和图案有规律变化的美感。

  3、尝试自主解决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5、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大小、高矮、色彩不一的纸筒,上面画好细的引导线。

  2、贴有接龙图案的黑板。

  3、在每张桌子上分别贴有“秋天的水果”“秋天的花”“秋天的农作物”“秋天的树叶”“秋天的农作物”的字卡;每桌冷暖两筐颜料。

  活动过程:

  1、表达对秋天的.认识。

  ——师:“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你最喜欢秋天里的什么东西?”

  ——追问:“你知道秋天还有哪些XX(水果、花、农作物、树叶)?”

  “你还知道菊花有哪些颜色?”

  “那些水果是秋天特有的?”

  2、感知纸筒特征。

  ——师:为了留住美丽的秋天,我们要把这些秋天的东西画在纸筒上。想想,在纸筒上画画和平时在纸上画画有什么不同?”

  ——教师示范:左手按住纸筒顶,右手握笔,边画边转。

  3、辨析图案规律。

  ——教师拿起纸筒凑近给幼儿看:“仔细看看,纸筒上还藏着小秘密呢,你们发现了吗?”“今天我们要把秋天的东西画在这些线上,我在线上也画了一些东西。”

  ——推出黑板,引导幼儿观察图案的规律。

  ——教师小结:他们都是秋天特有的东西,他们有的两个、有的三个、有的四个好朋友一组,一组接一组,每组都一样,这就叫接龙图案。

  4、选择专题,设计图案。

  请幼儿选择喜欢的纸筒到喜欢的组里设计接龙图案。

  5、相互欣赏点评。

  ——请完成作品的幼儿将纸筒放在展示台上,请幼儿集中欣赏。

  ——延伸:“其实接龙图案在我们生活中也很多,我们回家后一起找找看,好吗?”

  活动反思:

  操作中幼儿的表现方式各不相同:有个别孩子任务意识很强,拿到纸筒后先思考,想好后再动手;大部分幼儿先把喜欢的颜料一一画上,沉浸在涂色中,经教师提醒后才意识到要设计接龙图案;有的幼儿迟迟不下手,嘴里嘟囔:“画什么呢?画什么呢?”……幼儿都能围绕选择的小专题设计绘画内容,在操作过程中试着用合作、询问同伴、自己摸索等方式解决遇到的问题。有两个孩子突破了范例中的规律变化,但大部分幼儿对于接龙图案的设计还有或多或少的问题。如有的幼儿一组图案数量太多,画着画着自己都记不清规律了;个别幼儿不顾引导线的提示,单个物品排列无序;有的幼儿对单个物品形象的表现有困难……

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在西瓜皮上联想出多种物体,并通过添画表现其主要特征,激发想象力。

  2、能主动参与创编活动,用连贯的语言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发展语言,丰富联想。

  3、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创作的快乐,培养幼儿间的合作精神。

  4、作画时细心地蘸色,保持桌面和画面的干净,体验不同形式美术活动的乐趣。

  5、愿意参加美术活动,感受绘画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实物:半个西瓜皮;半个西瓜皮的图片人手一张。

  2、小动物卡片、画有几个西瓜皮的背景图、泡沫板、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对西瓜皮进行初步想象。

  ——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半个西瓜皮)

  ——这半个西瓜皮看上去像什么?(小船、小床、碗……)

  ——那西瓜皮口朝下看上去又像什么?(小伞、屋顶、台灯……)

  2、对西瓜皮想象并添画,尝试用句子进行描述。

  ——西瓜皮会变魔术,瞧!它变出了什么?(秋千),谁会在上面玩呀?(小猴子、小松鼠……)

  ——听,老师把这幅图编成了两句话:西瓜皮,变秋千,松鼠荡来荡去真有趣!

  ——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让西瓜皮变个魔术?变好魔术后想一想,哪个小动物会用它来干什么?

  ——幼儿自由想象添画并讲述。(提醒幼儿相互讲述)

  ——请个别幼儿讲述

  幼a:西瓜皮,变帽子,小兔戴在头顶上遮太阳。

  幼b:西瓜皮,变雨伞,下雨小猫用它来撑伞。

  幼c:西瓜皮,变木桶,小狗用它来舀水。

  幼d:西瓜皮,变篮子,小羊用它装青草。

  ——请幼儿把作品展示在泡沫板上,大家一起欣赏。

  3、引导幼儿再次对西瓜皮展开想象,小组合作创编《有趣的西瓜皮》的故事。

  ——老师出示背景图,示范编故事:

  有一群小动物到草地上玩,发现地上扔了许多西瓜皮。小动物们想:西瓜皮扔了多可惜呀!小猫捡了个西瓜皮说:“让我来做个翘翘板吧!”它到树林里找来一块木板,放在西瓜皮上,做成了一个翘翘板。小猫和小狗一起玩,翘呀翘,玩得真开心!小朋友,西瓜皮有许多,别的小动物会用西瓜皮来做什么呢?他们会怎么说,又会怎么做呢?请你们也来编个故事吧!一组上的小朋友你先编,再我编,再他编,大家一起接龙编个动听的《有趣的西瓜皮》故事吧!

  ——幼儿分组创编故事

  每组提供一幅画有几个西瓜皮的背景图、若干小动物(提醒幼儿选好小动物,再讲述)

  【活动结束】

  ——请个别小组讲述鼓励小组间相互讲述。

  【活动反思】

  这个有趣的情境为主线,利用直观图形建立直观表象,通过操作,亲身感受到整个探索过程,从而来揭示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运算规律,最终达到摆脱对图形的依赖,使学生能够直接进行同分母加减运算,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愉悦和成功。但这节课还存在几个不足之处:

  1、对新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学情把握得还是不够准确,所以教学内容安排过多,导致后面没有练习的时间。

  2、利用图形进行操作与探究算理还是没能很好的联系起来,所以学生在交流时只能在教师反复引导后才能说出同分母分数的算理。

  3、对提问题这个环节预设得太死板,所以临时生成的问题教师就没能做出很好的处理。应该乘机板书出来,并有针对性地选择几个重要问题进行研究。

美术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一、了解现代飞机的基本构成,通过欣赏,收集,研究新型飞机的图片资料,讨论未来飞机的发展与变化,让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创意设计,提高他们的创新水平。

  二、在设计未来飞机的过程中,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美术技能,将自己的创意表达出来。

  三、通过设计飞机,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

  教学重难点:

  研究新型飞机的特点,将自己想像与设计的内容充分表达出来。

  教学准备:

  多媒体,范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电影吗?喜欢看什么样的电影?昨天老师看了一部片子,觉得十分精彩,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其中的片断吧(教师利用多媒介体播放一段科幻电影,让学生体验未来世界生存的感受)

  感觉怎么样?交流。

  2)游戏揭题

  今天我们要来做一个游戏,名字是”突出重围”。假设若干年后,地球面临着毁灭,联合国召开紧急会议,人类要研制最新型的飞行器,能够带着人们飞向天空,寻找新的家园。这个宏伟的计划代号叫作”突出重围”。你们愿意来做这个游戏吗?

  二、讲授新课

  要想玩好这个游戏,必须要过下面的三关。

  第一关:观察与体验

  1)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人类从”向鸟类学飞到研制出第一架动力飞机”的历程。

  2)你有什么感受?(人类社会的进步凝聚着前人的智慧与汗水,飞机给人类生活带来了便利)

  3)多媒体继续展示从第一架动力飞机到最新型的飞机。

  4)你觉得它们的造型和功能有哪些变化呢?(造型越来越新颖别致,功能越来越强大)

  第二关:想像与描绘

  刚才我们了解了飞机的发展史,闯过了第一关,那么人类要走出地球,需要更新型的飞机,你觉得未来世界的.新型飞机应具备哪些功能呢?

  小组讨论,交流

  老师总结:,应在造型和功能上两方面进行设计。(出示多媒体)

  第三关:创造与设计

  刚才同学们设想的很好,如果能把它创造出来就更棒了!

  1)欣赏范作(绘画作品,拼贴作品,废旧材料制作的作品)

  这些同学设计的好不好?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够设计出比他们更好的作品!你们有信心吗?

  2)设计作品

  可以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做,采取2人合作形式。

  三、评价与鼓励

  做好的同学把作品放讲台上展示,请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

  今天我们用我们的智慧和双手创造出了这么多优秀的作品,相信不久的将来,这些设想会慢慢变成现实的!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也能多创造,多想象,说不定我们当中就会有未来的科学家呢!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再见!!

美术教案 篇7

  设计思路:

  在开展春天主题的过程中,我们请家长和孩子一起找找和春天有关的内容,有的孩子念起来了这首古诗。春来冰开,群鸭戏水是一幅怎样的意境。在诗里,鸭子像人一样知寒知暖。结合本班孩子的兴趣以及年龄特点,我设计了一个这样的活动。孩子们在欣赏、观察、感受、模仿的过程中,用炫彩棒勾画出鸭子戏水时的动态,并用毛笔蘸水的方法表现出水墨画的特点。

  活动目标:

  1.大胆想象鸭子戏水的情景并乐于用绘画的方式创作。

  2.在古诗优美的意境中感受春天的美。

  活动准备:ppt、黑色和红色的炫彩棒、小毛笔、水、宣纸等。

  活动过程:

  一.欣赏感受(意图:感受古诗意境。)

  t:这幅画面就表达了古诗的.意思,看,春天到了,鸭子们都干吗来了?

  小结:春天到了,河水变暖了,越来越多的鸭子出来了!

  二.观察讨论(意图:在观察中感知鸭子的动态。)

  图片一:

  t:这两只鸭子在干什么?你怎么看出来的?

  小结:有的鸭子伸长脖子在和朋友说悄悄话,有的鸭子低着头在喝水,有的鸭子在和朋友比赛游泳。

  三.创作表现(意图:创作小鸭戏水的情景。)

  t:春天到了,更多的鸭子来了!

  t:你觉得小鸭子会玩什么呢?

  作画要求:

  1.先用炫彩棒请出小鸭子,再用毛笔给它理理毛。

  2.鼓励孩子表现出动态的鸭子。

  3.提醒孩子沿着鸭子的轮廓来理毛。

  小结:赶快请你的小鸭来玩一玩吧!

  四.交流分享(意图:体验春江水暖的意境。)

  t:它在干吗?玩什么游戏?

  小结:春天的水暖暖的,鸭子们在水里玩各种各样的游戏,真开心!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教案09-02

小班美术教案01-08

小学美术教案11-03

《太阳》美术教案01-08

走进美术教案10-15

美术教案【精品】01-18

美术教案(实用)12-16

[荐]美术教案03-03

美术教案(通用)11-20

(热门)美术教案11-08